唉 沒有那個命
看來我們都是沉默的大多數。
文: @rbin89434
·—————————·
筆: 三菱 uni style-fit 0.38mm原子筆
紙: 習慣寫字 方格紙
·—————————·
#手寫字 #鋼筆字 #楷書 #練字 #硬筆字 #療癒 #語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852郵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沉默的大多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 在 土法練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 在 何博文服務處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 在 [分享] 沉默的大多數?經典垃圾話術! - 看板FuMouDiscuss 的評價
-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 在 books/《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pdf at master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 在 沉默的大多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 在 沉默的大多数 的評價
沉默的大多數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夜讀 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中國當代學者、作家,《沉默的大多數》是他的一部雜文集。王小波在這部作品中傾注了其對中國民眾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去解析複雜的事態。
沉默的大多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早讀到馬傑偉教授的【寫給留下來的人】,想起好朋友阿真前陣子考慮移民台灣,「當發生了蘋果日報被迫停刊這樣時代大事時 ⋯」怎麼了?決定立刻離開嗎?「我就決定要留下來。」竟然是這樣子啊!她說,「就是時局壞得太快太急,我突然覺得很想留低,總有一些事情可以做,再微小也好,就算我教到的只得一個學生,還是有其價值。」又想起另一位朋友,他計劃先讓妻女離港,自己單身寡佬留下來,努力鍛煉身體,好好學習,支持同路人,為未來做好準備。
好感動。
這陣子大家都很灰心、很沮喪,連自由表達想法和感受都彷彿變成很危險的一回事,或許不需要說話太多,只要簡單一句「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大家就有繼續撐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馬教授的【寫給留下來的人】,值得好好細讀。
————————
明報 P08 |2021-07-04
【寫給留下來的人】/馬傑偉
在醫院任職的舊同事,屬於移民誘因最大的一群——中年、專業、已婚、有孩子在學。他傳來短訊,慨嘆移民走難,變成了強勢話題;留下來的人,被描繪得最多的只有兩類,一是港豬不理世事,二是陳義甚高的有心人。舊同事沒有去意,他不是港豬,也不是義士,不多說時代責任的高調。大部分像他那樣的普通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留在香港,卻在移民熱話之中不見蹤影,其實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
上周四,《蘋果》出版最後一份告別號,我的傳媒朋友比較多,臉書一片愁雲慘霧。星期五出海浮潛,早前約好的,卻碰上新聞自由的黑暗日子。同船十多位朋友,似乎完全不受時局影響,在無人的小島開派對,吃滷水鮑魚,嚐冰鎮鳳梨,高唱懷舊金曲,情緒高漲,一片歡樂,與我社交圈子的壓抑與鬱結,對比有若雲泥。我站在沙灘上,灰雲天,水清見底,想起一個個獄中的朋友,回望這一群把忌廉蛋糕塗在臉上作樂的新朋友,一陣詭異的情緒湧上心頭,「個心好實」;多少人為香港承受苦難?又有多少人心中已經忘記了香港的創傷?
但回過神來,今天我離開同溫層,同船都是新相識,社會背景殊異。憂國憂民,為信念作出犧牲,是一撮人。普羅百姓,才是大多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近年港人在社交場合,都避談政見,我根本不知道這群風騷快活人,心裏對香港隕落作何感想。他們留在香港,如常生活,遊山玩水,郊野秘景,他們如數家珍。只不過十多人,當中有美食家、攝影師、山藝專家。途中有人大聲吐出「蘋果日報」四個字,我一驚,暗忖下一句是「抵佢死,停刊天下太平」,還是「我買咗一份留念」。怎料他說,「呢條路線,記者介紹過㗎!」自由、法治、子女教育,是不少中產家庭的核心價值。但眼前這一群,50到60多歲吧,自由和法治,不一定上心,但好鍾意香港奇妙地景,他們嚴格實行帶走垃圾的環保價值。
沉默的大多數 各自活出信念
最近回中大午膳,遇上一群舊同事,久別喜相逢,嘻嘻哈哈,聲浪之大,幾乎整個餐廳的食客都聽到我們大放厥詞。我在中大多年,最親近的不是教授,而是一眾supporting staff 。我問,「你哋幾時移民?」他們答得很爽快,又大聲,還在笑:「冇錢移咩民呀!」打工搵食,解決3餐,柴米油鹽,是日常的主體。對他們來說,留在港可以預計,移民反而風險更大。他們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港豬,在安全範圍內,會關注,會批評,只不過不想走、或走不來。其實這一群有態度、有政見,但生活更重要,他們留在香港,用他們的民間智慧,適應新香港。
中產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走定唔走?去邊度易適應?稅務、樓房、教育、就業市場,討論區有答有問,流量驚人。然而,香港還有一大群留下來的人,有若干的一部分是「小確幸」,天真的認為,我不理政治,政治不會拍我的門。也有相當的一部分,如常生活,你卻不能把他們簡化為「港豬」。《蘋果日報》最後一期,100萬份,賣清光,排隊的人不計其數。蘋果結業,大樓內的植物要人「領養」,同樣是排長龍,很多人「拔刀相助」。阿布泰被針對,排隊支持的都是普羅大眾。留下來的人,用自己的方法,活出自己的信念,審時度勢,不想以身試法,沉默,但心裏仍然堅守信念。
盼望是心念 心念不犯法
有一些親屬,政治價值觀不同,愈來愈少見面。我也有一些完全不理政治的親屬,如常看TVB,追劇集,《愛回家》情節滾瓜爛熟。移民對他們來說很遙遠,但談到社會不公平的政治事件,他們會彈一句,「呢班友,有牌爛仔!」是非黑白,看得清楚,只不過他們不選擇移民避政。考慮移民的朋友,眼見形勢急轉直下,香港每日在滑坡下沉,必定忐忑不安。這篇文章暫且不談移民心事,集中談一談留下來的普通人,大家如何共謀對策。
時有勢,勢難擋,水勢洶湧,很難逆水行舟。今天時不我與,唔好同呢個惡時勢鬥力。退一步,以靜制動。不准我說話,我就暫時不說話。要拉要鎖,我現在就不作拉扯。我老婆的經驗談:她做職業治療,有一段時期,甚得某專科主管歡心,受重視,江湖地位高,醫生們都樂於轉介病人。幾年後,該專科換主管,新來的,完全不買馬太的帳。我老婆精明,把精力放在其他領域,擴闊專業範圍。過幾年,風向轉,她的部門又派上用場。
中國與香港目前的時局,超高壓而不穩定,唔知幾時變。時勢有順有逆,起伏難測。今天留下來的人,耐心等,如此極端的時勢,一定會變。可能轉好、可能轉壞,無論如何,盼望就是力量,盼望有一天,去與留的人,喜見香港重生。想吓啦,希望在明天。盼望是心念,心念不犯法。
「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
自覺保持身心健康,對留下來的人,至關重要。要等到、看到時勢逆轉,多運動,操fit 啲,每天半小時,跑步、游水、健身單車,操練身體,要有體力抗衡主流大勢。不必把心理健康想得神神化化。有鬱悶、有心事,就搵朋友開解一下。參加課程,裝備自己,修練更強大的心力,可面對留在香港每時每刻遇到的心理衝擊。香港的心靈自強運動,正在默默形成。30 多年未見面的牧師在大嶼山相聚,他說有心人正在照顧心靈創傷的年輕人,在教會體制之外策劃安全網。身邊也出現不少民間舉辦的細胞小組,互相扶持,共渡時艱。我自己每兩周參加的疫情支援聚會,不經不覺舉辦了40多次,大家坦誠分享,同行同在,就是力量。這一類的群組,為留下來的人,加深生活的勇氣。
最後,找尋自己可以努力的方法。在一個社會生存,無論環境多惡劣,若能發揮所長,觀感會完全不一樣。留下來的人,可以做什麼?自救、助人,你和我都可以,就單單是立願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做一個更有慈心的人,也會令你活得更有意義。被辭職的傳媒工作者,靈活變通,轉行做拉麵師傅、電器銷售員、潛水教練、電競KOL ……找一個自己可以發揮的生存方式,連結你在身邊可以接觸到的同路人。生活上,若找到自己可以出力的位置,就更容易節哀、順變,避風頭,隱於市,在廢墟中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移民或留港的理由。文章寫到最後,我就談談自己的想法吧。我今年61 歲,健康活躍的年日,只剩下十多年,移民心理負荷大,兩三年才可以settle down。我人生的quality time又短了一截。留下來,代價是要承擔香港淪喪的心理創傷,自忖還應付得來。另一方面,留下來在香港經歷時代變化,用不同的方法表述記錄出來,又可以與有需要支援的朋友接觸,患難與共,留港有確實的意義感。
這個星期大家都很難捱,朋友在群組寫了一段心聲:
「我執起筆想寫,但不知從何寫起。
想叫,想大叫,想大聲地叫,想找個樹洞大叫,想找個山洞大叫,想聽到回音,想你知道我在大叫。無言是外在的一種狀態,心裏卻翻起千層浪。
想聽到遠方有道聲音給我說: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
然後大家一起留言回應:「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就是這樣簡單的分享與聆聽,給予彼此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完稿後發生了銅鑼灣悲劇,鮮花與告票,仇苦深結,說不出的劫難,我們聽到彼此,知道彼此,明白彼此。)
沉默的大多數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沉默的大多數 在 何博文服務處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來衝 做更多
~~何博文參選板橋西區立委聲明
親愛的人民頭家、麻吉好朋友:
您好!明年是台灣前途發展關鍵時刻!跟博文一樣熱愛土地,希望為台灣守護住民主價值、經濟成果、生活方式的好朋友,一定很擔心,台灣未來前途要何去何從?
博文投身政治志業,這幾年來,沒日沒夜地投入工作,為人民頭家打拼,就是希望幫台灣多做一些事,為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而今,在大家努力的果實逐漸萌芽茁壯之際,看到一股逆流而上,相信鄉親們都跟博文一樣擔心,明天、甚或明年的台灣會變成什麼樣貌?
博文和沉默的大多數鄉親,有著同樣深沉的焦慮。關鍵時刻,我知道我不能沉默、不能毫無作為,更必須要回應熱切期待的鄉親,希望我能為這塊土地有更多、更大的貢獻。
因此,博文決定,投入明年板橋西區的立委選舉,讓最強的人選來守護住板橋立委席次,延續中央執政、延續改革、發展經濟、鞏固主權、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博文有使命感、有信心、為人民、為台灣,守護住板橋這一席!
多年來,媒體出身的博文,不僅熟稔中央政治體制及相關事物;議員的歷練,更讓我累積豐富的基層經營、地方服務的經驗,我深切了解人民的心聲與地方建設的需求。
在板橋大大小小的巷弄街裡穿梭,和多少鄉親們共度許許多多的挑戰,不管協調、會勘、議會問政,在每一個鄉親熱切期盼的眼神裡,博文一直和您站在一起!就是這個信念,請給博文一個機會,讓我為您打拼,守護這塊土地,守護我們的價值!
黨內競爭,是為了真正的團結與合作。博文將與張委員,進行一場君子之爭,讓真正最有勝選機會的人選,代表民進黨來與他黨決一勝負!博文也宣布,倘若初選由張委員出線,一定支持到底!但博文更有信心,要為板橋鄉親、麻吉好朋友守護住這一席!
懇請您的支持!我來衝,做更多!博文謝謝您!

沉默的大多數 在 books/《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pdf at master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一些图书. Contribute to 471448446/books development by creating an account on GitHub. ... <看更多>
沉默的大多數 在 沉默的大多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November 18, 2019 ·. May be an image of text that says '我們選擇沉默並不代表我們.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Like. Comment. ... <看更多>
沉默的大多數 在 [分享] 沉默的大多數?經典垃圾話術! - 看板FuMouDiscuss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0342996f-33d7-4064-895b-8497d31d6e51
2014-04-14 13:57
范姜提昂
資深媒體工作者。
曾參與 1980 年代台灣新電影運動;
之後曾任「電影行銷廣告」主管;
五年後調任衛星電視台「製作資源」部門主管;
兩年後轉往無線電視台,主管創台初「企業識別系統導入」及製播器材管理,
以及量化管理觀眾服務等不同領域工作十年。
https://www.peoplenews.tw/upload/news/0342996f-33d7-4064-895b-8497d31d6e51.jpg
太陽花學運暫時退場,就爆發「警察違憲濫權」導致包圍中正一分局群眾事件;
這種上下交相賊,說話不算話,認定「機不可失」就刺激群眾的超爛模式,
乃國民黨黨國體制老梗!
一點都不意外。
她女兒舌戰老師,課堂有夠驚悚!
訝異的是,太陽花展現台灣民主的高素質印象,
因為這個「憲政層次起義事件」出現瑕疵,而相當程度被扭轉!
王炳中等「反太陽花烈士」電視激情演出,既亢奮又悲壯,
為國際普遍認知的不義政權辯護;
而臉書上,一則媽媽PO文,逐字記錄課堂上「女兒舌戰老師」的經過,更是驚悚。
老師在課堂上說自己(略刪節):
「曾經參加野百合,野百合二訴求,
一是,郝柏村當上行政院長後,人民訴求反對軍人干政;
二是,當時臺灣治安很亂,黑道很多,是因為郝柏村而改善很多,但之後,
李登輝當選總統後,把郝柏村的院長職務解任,理由是換總統就要換內閣,
因此野百合運動變成反對郝柏村被解任。」
這?
甚麼跟甚麼!
老師冒充「野百合」就算了,居然膽敢乾坤大挪移,重組編年史,簡直無知到無恥!
而國民黨標準話術,老師照單念念有詞:
「少數大聲不代表多數,318 學運只是少數人的運動,少數人不能代表多數台灣人,
少數的大聲不代表多數」。
耳熟吧?
金小刀回國前就定的調:「少數人的高音量,並不能代表沉默大多數」。
偉大的同胞們!
沉默的大多數!
經典垃圾術語
這話不是普通話!
睽諸歷史,
沉默的大多數 Silent Majority 乃 1960 年代,
美國總統尼克森發明的政治術語。
美國憲法對總統職權,
語焉不詳,
得以有效制衡,
是歷史進化的結果,
其中最大力量來自媒體所呈現的公民社會運動。
當時,
公民運動指控尼克森「瞞著國會,秘密轟炸」設在柬埔寨的越共軍事基地,
是「濫權擴大越戰」;
而面對全美風起雲湧的反戰示威,
尼克森自鳴得意,
採取前所未有的白宮策略:
反過來指控「鼓噪反對越戰」是美國社會的少數,
他以「偉大的同胞們!沉默的大多數!」
高聲呼籲美國人民支持他的「先打再談,體面撤軍」戰略;
狀況不同,
其理之歪歪斜斜卻神似馬的「先簽再審,先結婚再離婚」。
操弄民意話術,濫權丟臉的歷史標記
結果,
精心設計的電視演說之後,
尼克森獲得 77% 壓倒性支持。
問題是,
後來被揭穿的「水門大廈竊聽醜聞」證明尼克森說謊成性、濫權成癮,
被迫自動下台。
請問,
還有哪位美國總統再用「沉默的大多數」操弄民意?
至少,
再也沒有出現像尼克森那樣,
大張旗鼓的媒體印象;
因為,
這個政治術語已然成為象徵「濫權、欺騙、丟臉」的歷史標記。
搞清楚這個典故,
再回味金溥聰「少數人高音量,不能代表沉默大多數」的話術公開示範,
及反太陽花「烈士」的前仆後繼碎碎念,
實在有夠白目,
可嘆復可悲!
--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於是我們奮力前進,卻如同逆水行舟,註定要不停地回到過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88.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uMouDiscuss/M.1397544779.A.7A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