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是一個不斷複製的過程。好的印刷,才將故事及創作的精華,好好地再現讀者面前。而在這個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最難的,大抵是如何保持對創作的熱誠。
每三個月進行一次的印刷工序,《就係香港》編輯部都會前往印廠與印刷師傅面對面溝通,既是希望藉著師傅的專業經驗,將過去數月以來由題材構思以至美術排版等過程的結果,盡量貼近原意或原作的需要呈現出來,也是一再提醒我們自己,要用紙本去講故事,不只是想出讓讀者有共鳴的題材,寫好一篇文章,影好一輯照片,或者做好美術設計而已。紙本是一個整體,沒有前面幾種因素,固然無法吸引讀者,一旦選擇以紙本作媒介,一如你要焗出一個美味的麵包,沒有好的原材料或心思當然無法做好,但缺乏恰如其分的焙烘技術,亦無法帶出應有的味道。
每期前往印廠去觀看印製過程,感覺就像進入一個「巨型焗爐」去目擊新鮮麵包出爐。作為編輯,看到書中每一頁內容在印刷機內滾動,然後帶著油墨的溫度來到眼前時,總會湧起各樣感覺——數月來繃緊的製作過程雖然告一段落(但下一期已同時展開),看到雜誌「真身」的一刻,才算得上真正完成了一期書的製作。當中,有時會喜出望外,更多時候卻需要調整心情,如何保持細節的完整度不辜負原作,又能兼顧整體(包括時間和資源)。印刷就是一個不斷取與捨的過程,而我們總是希望,能在有限條件下取得最高的完成度,同時沒有捨棄對質素的追求和堅持。
在這樣的時代裡,放棄往往比堅持更容易,不去遺忘初衷也要投以更大的決心。每季把新一期《就係香港》捧在手中的時候,如果雜誌本身已能令讀者感受到書中每一位參與者為此付出的努力,已是編輯部最大的欣慰。本期我們也特別將內容加厚,以誌《就係香港》三周年。
夏季號《就係香港》將於本周五正式出版,密切留意。
立即訂閱
shop.beinghongkong.com
#2021就係香港夏季號 #即將出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艋舺拼場揭幕!5大產業、12組跨世代職人交手,印刷、理髮、金工、刺繡、青草玩出新風貌 今年來到第二年的「艋舺拼場」,再度以策展作為新舊職人傳承交流的平台,為期兩週在龍山文創基地展出。 傳統與新世代職人在艋舺同場比拼!去年獲選SD「Taiwan Design Best 100 台味新詮釋」...
油墨印刷機 在 貝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印書很難。
一般人應該很難想像印書有多難,一本幾百塊的東西,有的還會被笑挺爛的。但製作的過程裡,不同的紙質、照片、油墨的濃淡含水量,紙張存放的方式、裁切、裝訂。
一本書,要經歷很多,這只是印製的部分。
編輯的過程中,還有內容協調、字句統一,以及作者寫稿的掙扎,各方面,好多好多人,完成這件事。
印書最刺激的是,即便你打了傳統樣,也不可能百分百掌控,但出版了難以再改(除非再刷)。
所以久了發現一點問題,多數我們會一笑置之,下次再努力,下次不要再犯。
但是,也會遇到讀者不諒解,或作者因此崩潰在網路上開罵(但這是別人家的啦,我們的倒是沒有,大家真的都很幫忙,互相體諒)。
其實做書就是個,傻瓜行業。
利潤很低,眉角很多。
四色印刷機下去,沒人知道怎樣,剛印出來的樣子,有時候跟兩天後乾了的樣子不一樣。
裝訂的過程裡,也有可能不小心就出錯,喔還有,什麼上亮P、霧P,滿版黑色等等,太多了,太多因素在一起。
只能盡量仔細,誠惶誠恐。
在擔任編輯的過程中,我這非科班出身的大菜鳥,永遠都在學,前東家大塊的印務,常被我抓著詢問,她真是個太棒的活字典。葉揚的媽媽,同時是一位資深編輯,退休後,偶爾會擔任校稿,在一次合作後,每本書都委任她幫我做最後把關,聽她教我編輯的奧義。
還有印刷廠的老闆老闆娘,也會跟我分析,為什麼這個東西印錯,可能哪裡出問題。
最重要的是時間。
我是急性子的人,以前都喜歡把任何東西抓得剛剛好,剛好時間出門(遇到塞車就遲到了),剛好時間睡覺(然後失眠就睡不飽了)。
可我剛入出版這行的主管就跟我說,「時間一定要夠。」
人不要太自滿,要預留犯錯的時間,有了時間,才有機會去調整,去看狀況,因為印刷是很神秘的,沒人知道會怎樣,但如果失敗了,那重新來過的錢,要追回來也很辛苦。
於是就這樣抱著誠惶誠恐的心面對每次書本的印製,而這種有點危險跟未知的緊張,偏偏又是出書的感動。
創業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以前在當編輯時,遇到這種事,常會笑運氣不好、東怪西怪,不過,當一切自己來時,很多時候才發現,原來各部門同事,面對了很多考驗。
而且總是這樣,你越在乎,越會有一點點小考驗讓你記住,去學習經驗值。
印刷,真的很難。所以每次在印刷廠,我都很認真地去詢問師傅各種可能,有時也很懊惱自己不夠火眼金睛。
可那就是令人著迷的過程,而我相信,每個行業,都有這樣的劇情,只要你醉心於你的工作,飢餓似的想要做到最好,在最好的過程裡,你就會發現,永遠差幾步,永遠都要學得更好。
油墨印刷機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吉鋒印刷的老闆劉添木,阿木,是讓我們一直放心印刷品質的支柱。
但前幾個月,他給了我們一個震撼彈,說是他要退休了,只做到八月底。
他還真的很堅決,把機器都賣了。去看他的時候,心情顯然很低沉。
這兩天因為已經到了八月底,再去看他。讓他帶我在印刷廠裡轉了一圈。聽他講和那些機器的感情。還有他的拿手絕活----特別色印刷,以及他多年積存的一罐罐特別色油墨。搞定女人、布瓜的世界、微笑的魚、一行禪師、俗女養成記.......每一罐都有他的專業和故事。
「這些油墨都有同業訂走了。」他跟我說。
不過,這一次他心情看來好了許多。聽他講創業的時候三個月沒回家,講他如何從一台小印刷機起家。阿木是台東人,十六歲帶了四百元來台北,大約和我來台灣的時候差不多。
阿木是個工作狂,剛創業時只有一台小機器,他日以繼夜地拚命,有三個月沒回家,也沒出廠區。印刷業和出版業一起有過一段黃金歲月。
這次他說要退休,問他為什麼,他說想休息。可是我們總覺得這位工作狂不該就帶著他的絕活消失在江湖上。
他因為在工廠裡工作、生活,所以常自己下廚做飯給大家吃。紅燒肉尤其做得好。
那天吃著他做的紅燒肉,我問他那廠房空下來之後呢?
他說先空一空,等到過農曆年再說。
同事塗說,阿木的絕技不能失傳,他應該開課講印刷,尤其是特別色,一定爆滿。
我說給他另一個建議。
「那還有好幾個月,你先散散心,然後再另買機器,年底再來吧!」我跟他說。
阿木笑而不答。
很希望如此。
油墨印刷機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艋舺拼場揭幕!5大產業、12組跨世代職人交手,印刷、理髮、金工、刺繡、青草玩出新風貌
今年來到第二年的「艋舺拼場」,再度以策展作為新舊職人傳承交流的平台,為期兩週在龍山文創基地展出。
傳統與新世代職人在艋舺同場比拼!去年獲選SD「Taiwan Design Best 100 台味新詮釋」的「艋舺拼場」特展,今年邁入第二屆,取材由艋舺擴大至北中南萬華,以印刷、理髮、金工、刺繡、青草5項經典產業為主題,邀請經典/新創共12個品牌參展,於龍山文創基地開展拼場。
插畫品牌「漫。熱」與活版鉛字印刷老店「東鑫印刷廠」同台拼場,影像與文字共舞,在一張紙卡的厚度裡,深刻地刷印出另一個新世界的入口。
日治時期《日日新報》在萬華設廠,戰後報社解散,印刷技術開枝散葉,成就萬華活版印刷輝煌年代。後繼數位印刷到來、活版印刷沈寂,現年78歲的老闆洪東漢,14歲踏進活版印刷、30歲創辦「東鑫印刷廠」,至今沒離開過鉛字與油墨的氣味、紙張傳送與印刷機作動的聲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oKJGeDwQ68/hqdefault.jpg)
油墨印刷機 在 常見數位印刷機有哪些?4大類型帶您認識|數位印刷設備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輕鬆了解數位 印刷機 ❣一、雷射印刷 雷射數位印刷廣泛用於廣告輸出、影印 ... 二、UV直噴印刷 藉由 油墨 噴到列印材料上,再通過UV光源照射使 油墨 固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