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5, 2021 南特婚禮紀錄🥂 宴客Q媽家人👰🏻♀️🤵🏼
過去每年聖誕節 我們都會到距離里昂開車約7小時的南特Q外公外婆家拜訪他們幾天☺️
這次回法國的婚宴由於疫情的關係, 所以我們決定分開宴請家人🥰 距離7/10里昂婚宴兩週後的7/25第二場婚宴是辦在家族已經造訪了四十多年, 從Q曾祖母時期每逢重要節日就會在此聚餐的Benureau 🏡🌿
加上我們六個一共15人的午宴🥂 依然是只有最親的親人一起🥰
由於疫情的關係, 去年聖誕節Q跟我都無法造訪南特, 所以其實距離上次見到Q外公外婆還有其他家人們都已經一年半了! 再次見面終於是大家期待已久的這一天! 🥳
Q其實是Q媽家的長孫, (表弟妹都才不到20歲) 所以可以感覺的出來真的是家族好特別的一天! 🥰 我跟Q真的好感恩能夠順利的辦成婚宴☺️
雖然在香港註冊時 法國家人們也都有遠距線上看我們直播觀禮, 但是真的能好好的共處一室 一起慶祝 致詞 說出心裡感恩的話 真的讓我們好感動跟覺得圓滿❤️
尤其我真的好喜歡Q外公Pape! 雖然他聽不懂英文 我也聽不懂他的法文 但Pape的幽默跟風趣 還有在我第一年回到南特他就大方的送我一些特別的郵票給我有在集郵的老媽 真的讓我感受到以前沒有感受過的外公的愛😭
這場婚宴Q弟也準備了致詞 還很貼心的一段法文一段英文 讓我跟Q都哭的一把鼻涕 一把眼淚😭 完全可以感受到Q跟Q弟之間的兄弟情深❤️
感謝所有家人過去近十年來的支持☺️ 人生如梭 我們會好好把握珍惜 相聚的每一刻🌿 Santé! Cheers!🥂
—
Posted • @quentin_lta
Few memories of our second wedding celebration in France, this time in Nantes with the other side of the family. Many great memories of this day, especially being all reunited after 1.5 years without seeing each other! @missfifishih rocking a new dress as well 👀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sie Woo 戴舒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教學的經驗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可能詞彙和文法的能力不錯,但有一些英語發音卻還需要加強,所以今天我要來分享三個常見的英語發音錯誤,希望能幫助大家改進正確的英語發音喔! 00:21 ‘A’ 的發音 02:13 '-ed' 過去動詞的發音 04:12 ‘Wo’ 的發音 05:31 結尾 ❗ 我...
「法文過去分詞」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Fifi的貪玩學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Oscar Ngan 顏昊天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休伯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Re: [問題] 請問什麼是超複合時態? - 看板Francais 的評價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法文複合過去式(passé composé) - Part 1- 組合介紹篇|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網路上關於法文自反動詞-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網路上關於法文自反動詞-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法文過去分詞 在 網路上關於法文自反動詞-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法文過去分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再愛的人也是別人
#未來仍在遠方
有一段時日,我習慣去某家芳療館做SPA,幫我按摩的總是伶娜。
伶娜清秀白淨,留著齊耳的短髮,臉上永遠有著淺淺的笑意,讓人覺得可以放心把自己交給她。
在那八十分鐘的療程裡,除了輕柔到若有似無的音樂,一切都很安靜。我是為了放鬆而來的,除了必要的告知哪裡需要加強、選什麼味道的精油之外,並不想有任何交談,而且聊天也會干擾對方的工作,所以我們並不說話。但我總是在想,人與自己的按摩師之間是多麼奇妙的關係,你在她面前褪除一切偽裝,她碰觸到的是你最深的私密,然而你們只知道彼此的名字,其他一無所知。
如此過了兩年。直到某個初夏,當療程快要結束時,因為那天我的眼睛不舒服,伶娜特別為我熱敷眼睛,她的手一邊輕輕按壓著我的額頭與太陽穴,一邊淡淡地說:
「我下個月要出國了,去魁北克。」
魁北克?我的腦海中浮現加拿大的楓葉地圖一角,那是很冷的地方啊。
「去旅行嗎?」
「不,去打工換宿,或許也會再去讀書。」
伶娜說她要去打工的地方也是一間SPA館,網站圖片看起來很美,讓人願意在那裡長期待下來。她在那兒沒有薪水,但她準備了一筆錢,若有適合的學校,她打算去修一些與人體結構有關的學分。
「啊,所以妳要離開這裡了嗎?」我問。
「是的,我再過十天就離職了。」
「為什麼選魁北克?」
「因為我的法語比英語好,而魁北克是法語區。」
「妳會說法語?」
「嗯,我在法國讀了五年的書,唸的是機器人工程。」
伶娜接著解釋什麼是機器人工程,但那太專業,比人體結構更難理解,我沒聽懂,只是心裡頓時出現驚嘆號與問號。
「那……那妳不是應該在竹科工作嗎?」我思索了一下,在腦海裡找到那個詞彙,「妳應該是人家説的那種竹科新貴。」
「我曾經是啊!」她輕輕笑了笑。
那天我是SPA館的最後一位客人,其他人都離開之後,我和伶娜還聊了許久。她告訴我,她學的是化工,大學畢業之後當了幾年的工程師,時間久了,漸漸渴望有些改變,於是存夠了錢就到法國去讀書。
「其實當時我一句法文都不會,之所以選擇法國,很單純的原因是那裡學費很便宜。」她又輕笑了起來。「但我後來才發現,哎,法文真的好難。可是我已經在那兒了,不能放棄。」
法國回來之後,她在一間很大的半導體公司做了一年的事,寫機器人程式,然而每天凌晨一點下班的非人生活讓她實在撐不下去,於是又離職了。
「為什麼一樣是那麼長的工時,我去法國之前可以待上幾年,從法國回來之後卻很快就不能忍受了?大概是法國讓我變得比較自我了吧。我不想把自己全部賣給工作,我需要生活,但忙碌的工作沒有生活。」
然後,抱著一半自我療癒,一半自我奉獻的心態,她到蘭嶼去當代課老師,每天看著大片的天空,大片的海洋,感覺曾經被工作麻痹的自己慢慢回到有笑有淚的狀態。她曾經想在那裡待下來,但一年後因為對教育體制的質疑,她又離開了。
回到台灣之後,她參加了職訓局的課程,然後就成為一位專業按摩師,直到今天。
我和伶娜認識兩年,卻是直到這時,對她才有了更多的了解。從工程師到按摩師,從面對電腦到面對人體,這樣的變化實在不可思議。她一直是那樣清淨秀氣的樣子,說起這一切時,也是淡淡的沒有情緒,但我想,這其中的心路歷程,必然是一言難盡的吧。
「不會想再回到科技界嗎?」我問。
她搖搖頭,「我想應該不會再回去了。我已經離開那條路了。」
「讀了那麼多年的書,不會可惜嗎?」
她還是搖搖頭,「經過這個過程,我明白自己想做的是面對人的工作。」想了想,她又補充:「是真正的人喔,不是機器人。」說著她自己都笑了。
時間已經很晚,SPA館必須打烊。而我總覺得意猶未盡,還想再與她多聊一些,於是過了兩天,我找了一間法式餐廳,約休假的她一起喝下午茶。
那是我們第一次在SPA館外見面,她沒有穿SPA館裡的棉布制服,而是穿著T恤、牛仔褲和帆布鞋,提著一只帆布袋,看起來像是一個清純的女學生。聽到我這麼說,她微微一笑,說:
「噯,能當學生很好,可是我已經不年輕了。」
是啊,像她這樣年紀的女子,想要的無非是一樁安定的婚姻,或是一份安穩的工作,為什麼她卻要到那麼遙遠又寒冷的異國去,用沒有薪水的打工,來交換住宿呢?
「為什麼啊?」她雙手交握,認真思索了一下,「其實也說不出來為什麼,大概就是跟著自己的心往前走吧。我沒什麼錢,所以想用一種比較不花錢的方式去多看看這個世界。反正我也沒有什麼可損失的,想做的事就去做做看。」
她說自己過去一直是個理性思考的人,選讀理工好像也很理所當然,但她雖然擅長寫程式,卻不擅長應世,總覺得生命裡好像有一塊空白的地方一直沒打開。後來在法國那五年的生活帶給她很不一樣的衝擊,讓她知道人生並不局限於一種狀態,可以有無限選擇。
留學生活在物質上是貧窮的,但精神上卻充滿異文化的滋養,不斷打開她的心界與眼界。那時她常常買一杯咖啡,到杜麗樂公園去散步,坐在塞納河畔的椅子上曬太陽,感受那種無所事事的平靜與悠閒。「以前我是個一定要做什麼事,否則就感到不安的人,但在那段日子裡,我覺得人生即使就這樣暫停下來也無所謂,就算眼前太陽落下去,明天還是會升起,沒什麼好擔心的。」
她交了一個法國男友,在一起好幾年,對方年齡比她小了許多,但後來沒有繼續下去,因為他去澳洲工作,而她回到台灣來,遠距戀情維持不易,慢慢也就淡了,可是也還是朋友,偶爾會聯絡。
「認識他那年,我二十九歲,正是很想結婚的年齡。然而那時他還太年輕,結婚並不在他的人生選項裡。也許再過幾年,他也會想到婚姻,不過對象已不會是我了。」她還是那樣清清淡淡的語氣,「人生就是這樣啊,時間到了會遇見,時間到了又再見,都無法強求。」
「這是一種隨遇而安的人生哲學呢。」我頓了一下,又問:「但結束一切,到陌生的國度去開始未知的生活,妳不會憂慮未來嗎?」
「未來總會來的,但若未來與現在沒什麼兩樣,那有什麼可期待的?」她轉頭望著窗外,說,「不,我不憂慮未來,我害怕的是一成不變。」
那天與伶娜走出那間法式餐廳,在街角與她擁抱道別之後,我站在綠意盎然的欖仁樹下,看著她離去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轉角,我仍站在樹下許久,許久……然後我拿出手機,打了一通簡短的電話,和交往多年的某人分手了。
而那並不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伶娜,在她去魁北克之前,我與她又見了一面。
那回我們相約到大安森林公園去野餐,我準備了咖啡,她帶了蛋糕與水果,還有鋪在草地上的墊布。那天有很舒服的風,很美的陽光,我們兩人也有很放鬆的心情。她說我會是她日後懷念台灣的一個理由,但我並沒有告訴她,其實她幫我做了一個一直想做該做,卻遲遲未做的決定。
多年之後的此時,又是欖仁樹綠葉滿枝的初夏,我想起伶娜,一個勇於離開現狀、對過去告別的女人,無論此刻的她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相信她都會有自由遼闊的人生旅程。
──《再愛的人也是別人》/ 彭樹君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R6RGzx
.
.
🌹另一本彭樹君著作
#從今以後一個人住
#購書連結|https://bit.ly/3gj8zRH
法文過去分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別想擺脫書:書永遠不死》艾柯&卡里埃爾對談錄
* 這是一個對談。
對談雙方艾柯&卡里埃爾,一位是百科全書式學者、作家,另一位是傑出的編劇,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
他們都是愛書人、藏書家,海闊天空聊談由書延伸的種種話題。
詩人海涅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在他們開始燒書的地方,他們最終會燒人。
書,永遠不該死去。
⋯⋯⋯⋯⋯⋯
卡里埃爾: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趨向:收藏技術竭力淘汰的東西。
我有個比利時朋友是電影編劇,他在地下室放了十八台電腦,就為了可以看從前的影片!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沒有什麼比永久性載體更曇花一現。我們還能讀一本五個世紀以前印刷的書,卻無法看一張只不過數年以前的電子錄影帶或LCD老光盤。
除非把舊電腦都留在地下室。
卡里埃爾:真正令我震驚的,在於當下的完全消失。我們從未如此著魔於仿古風尚。過去在全速追趕著我們,很快我們就要服從前一季度的時尚。
未來永遠不確定,當下卻漸漸在縮短和退避。
艾柯:現在的消失,不僅因為從前持續三十年的時尚如今只持續三天。這同樣與我們講到的事物的過時有關。從前,你花幾個月時間學騎自行車,一旦學會,這就成了一件終生有效的家當。如今,你花兩星期學用一個新的電腦程序,等你漸漸能操作時,更新的程序又出現了,你不同意也不行,手機軟體會強制更新。
因此,問題不是集體記憶的喪失。在我看來,這更像是當下的不穩定。我們不再活在一個平和的現在之中,我們只是沒完沒了地為未來努力做準備。
卡里埃爾:我們處於運動、變化、更新和轉瞬即逝之中,矛盾的是,正如剛才所說的,我們的時代卻是一個越來越長壽的時代。
我們的祖父母的一生顯然要比我們的短暫,但他們始終處於恆久的現在之中。
我叔叔的祖父從前是個鄉下業主,他在每年的1月1日為來年整理賬目。前一年的賬目基本預示了下一年的狀況。什麼也沒有改變。
03
艾柯:記憶具有雙重用途——無論個人的記憶,還是集體的記憶(即文化)——一是保存某些數據,二是讓那些沒用並有可能充塞我們腦袋的資訊沈於遺忘。
一種文化若不懂得過濾過去幾個世紀的遺產,就會讓人想到博爾赫斯在《博聞強記的福內斯》中的人物福內斯,那個能記住一切的記憶專家。
但這恰恰與文化背道而馳。文化,是所有從此消失的書和其他物件的墓園。
卡里埃爾:如果借助在網上搜尋的資料,我們在邏輯上必須覈實這些訊息的可靠性。網絡工具讓我們方便地找到一切假訊息,真實的和不真實的,但事實上也讓我們陷入某種極端的困惑之中。我想,有關安貝托·艾柯的網上訊息一定充滿謬誤,至少充滿不確定性。
艾柯:當某某研究院的某先生出版克萊蒙梭或柏拉圖研究著作時,我們應該相信,他提供的資料確切可靠,因為他一生都在圖書館裡覈實這些來源。然而今天,某先生很有可能從網絡獲取資料,一切都變得不可靠。說實話,這一切早在網絡之前就已存在。個人記憶和集體記憶,本來都不是過往事件的真實寫照,它們只是重構。
05
卡里埃爾:你和我一樣知道,國家主義的約束在何種程度上歪曲了我們對某些事件的看法。直至今日,歷史學家們還常常屈服於本國公開或隱秘的意識形態……阿塔蒂爾克命人改寫土耳其歷史,聲稱早在羅馬時代,土耳其人在羅馬人入侵以前就在土耳其生活了幾個世紀。
諸如此類的事情處處都有……我們即便想覈實,又上哪裡覈實呢?
我們一般認為,土耳其人事實上來自中亞細亞,而現今土耳其的最早居民沒有留下任何書寫遺跡。怎麼辦?
06
艾柯:如果記憶像一張軟體,人到五十歲就會得阿爾茨海默症。遠離阿爾茨海默症或其他各種老年痴呆的方法,就在於持續不斷地學習,比如每天早起背一首詩,做各種智力練習,甚至字謎或者變位構詞遊戲。
我們這一代人在中學還必須背誦詩歌。但接下來的幾代人越來越少這麼做。熟記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訓練記憶力和智力。今天,我們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但我們恰恰要強迫自己進行這種日常練習,否則就有過早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險。
卡里埃爾:我恰好還記得一句引文——我的記憶剛剛夠用——「我還記得一個擁有非凡記憶力的人,但我忘了他都記住些什麼。」也就是說,我只能記住遺忘。這樣一來,我想我們的交流有助於區分法文中的「知識」(savoir)和「認識」(connaissance)。
知識塞滿我們的腦袋,卻不總是有用。認識則是把一種知識轉化為生活經驗。
07
卡里埃爾:我們的歷史書的書寫往往從民族主義傾向出發,從短期利益出發,從這兒那兒感受到的意識形態的選擇出發。
任何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歷史都不是清白無辜的。丹東本是19世紀法國那些歷史學家們的偉人,到處可見丹東像和丹東街。後來他失寵了,被證明墮落了,廉潔的羅伯斯庇重新獲得青睞,受到阿爾貝·馬蒂埃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的大力支持。於是在法國的某些左派社區有了幾條羅伯斯庇爾街,在蒙特伊–蘇–布瓦甚至有了一個羅伯斯庇爾地鐵站。
明天又會是誰?又會有什麼動靜?
08
卡里埃爾:我們全都受著過濾的教育,這種過濾早在我們之前就已完成。正如你所說,這是一切文化的本質。不過,我們不該禁止對這樣的過濾發出質疑,事實上我們也不缺乏這類質疑。舉個例子。在我看來,除了蘭波和波特萊爾以外,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均默默無聞。他們是17世紀初的巴洛克詩人們,布瓦洛和其他古典詩人曾對他們施加了致命的打擊。他們的名字是讓·德·拉塞佩德、讓–巴普蒂斯特·夏西涅、克洛德·霍皮、皮埃爾·德·馬爾波夫。我有時會背誦他們的詩,但這些詩人的作品只有古本,也就是他們在世時的版本,非常罕見,極其昂貴。這些詩幾乎沒有再版。我堅信他們屬於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之列,遠遠超過拉馬丁、繆塞,儘管後兩位的作品作為法語詩歌典範而暢銷不衰。
09
卡里埃爾:偉大的俄羅斯小說家們相互通信,甚至和他們的法國同行保持書信往來,比如屠格涅夫和福樓拜。一個作家若想避免被過濾,那麼他最好聯合、參與某個小群體,而不要保持孤立。
艾柯:莎士比亞之謎在於,人們不能明白,為何單單一個演員就能創造出如此天才的作品。有人甚至推想,莎士比亞的戲劇可能出自培根之手。但是不對。莎士比亞並非孤單一人。他生活在文大學者圈中,和其他伊麗莎白時代的詩人們保持密切往來。
10
卡里埃爾:在古老的文化傳統裡並不存在對偉大創作者的膜拜。不計其數技藝超凡的古代匠人進行創作,卻從未在他們的作品上署名。他們從不把自己視為、也從不被人視為藝術家。
艾柯:他們也沒有創新的概念,這是西方的標誌。在某些文化傳統裏,「藝術家」(artists)的野心只是極為忠實地重複同一種裝飾圖案,並把前輩教下的技藝再傳給學生。他們的藝術即便有變化和差異,我們也察覺不到。
11
卡里埃爾:佛里茲.朗還為人所知,至少電影愛好者們記得他的《殺手M》。但其他幾位呢?過濾,正無情、無影地全面實施,甚至電影學校也一樣,這由學生們來決定。突然,某位「被過濾的」導演重新現身。因為他的某部電影在這裡或那裡放映,並造成轟動。因為新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書。但這總是極其罕見的。
我們幾乎可以說,電影一旦開始走進歷史,也就走進遺忘。
卡里埃爾:突然之間,活力不再,導演老去,演員也是,作品被不斷重複,某種精髓的東西正在喪失。義大利電影一去不復返,儘管它曾經在世界電影名列前茅。
這讓我們笑、讓我們顫抖的三十年,如今還留下什麼?
費里尼始終讓我心醉神迷。安東尼奧尼一直讓我心懷敬佩。你看過他最後的電影短片《米開朗基羅的凝視》嗎?這是有史以來最美的一部電影!安東尼奧尼在2000年拍攝了這個不到十五分鐘的短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他有生以來第一回把自己拍進電影。我們看見他獨自一人走進羅馬的聖·皮埃爾·奧里安教堂。他緩緩走向教皇尤里烏斯二世的墳墓,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沒有對白的對話,是安東尼奧尼和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的相互凝視。我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自我展示和言論表達的瘋狂,毫無來由的焦慮躁動——全被否決在影片的沈默和導演的凝視之中。
12
卡里埃爾:如今唯一還保持手寫的東西————是醫生的藥方。手寫信消失將造成一整個行業的消失。
筆跡學,代人寫信,手稿收藏者和商人……使用電腦讓我懷念草稿,尤其那些對話場景的手稿。我懷念塗抹的槓子,刪改的字句,最初的混亂,向各個方向發射的箭頭,它們標誌著生活、運動和依然困惑的探索。
13
卡里埃爾: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裏,書籍處處輕易地得到傳播,它是一種挽救文化的工具,正如在古羅馬帝國末期,有些知識份子隱退到修道院裡,抄寫一切他們可以從正在衰敗的文明中輓救出來的東西,他們感覺到它將要分崩離析。
這種現象發生在所有文明陷入危難的時代。
可惜的是,沒人採取這一方法來挽救電影。你知道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嗎?書名很漂亮,叫《消失的電影攝影集》。那些電影只剩幾張劇照,我們必須從這些劇照出發,重新建構電影本身。這有點兒像那個伊朗書籍裝訂師。不僅如此。把電影改編成小說,就是說把電影提煉成帶插圖的書,這種做法早已存在,可以追溯到默片時代。這種改編自電影的書有一部分保存了下來,而電影本身卻早已消失。
書比電影更長久,儘管書的靈感來自電影。這麼說來,電影也有考古學。
14
艾柯:從那以後,這本書每次重新出現在拍賣目錄裏,我都會去查看,書價再也沒有回落過。這樣的價格,讓書再也不可能落入真正的收藏者手中。
卡里埃爾:它成了一件金融產品,一件商品,這很可悲。收藏家,也就是真正愛書的人,往往都不是特別有錢。書一旦變成可以賺錢的物品,貼上「投資」的標籤,有些東西就丟失掉了。
艾柯:必須強調一點,古籍已不可避免地走在消亡的路上。我要是擁有一件珠寶珍品,或甚至一幅拉斐爾的畫,在我死後我的家人會賣掉它。但我若收藏書,一般會在遺囑上註明,既然我花了一輩子把它們收集在一起,也就不希望它們將來被拆散。這樣一來,這些書要麼只能捐給某個公共機構,要麼通過佳士得拍賣行賣給一家大圖書館,一般會是美國圖書館。從此,這些書就永遠地從市場上消失了。在每任擁有者去世的時候,鑽石都會回歸市場。至於印刷初期珍本,從此只能在波士頓圖書館的館藏書目上看到。
艾柯:永遠也不可能。因此,除了所謂的投資者造成的破壞以外,每一冊古籍都變得越來越稀罕,也必然地越來越昂貴。至於年輕一代,我不認為他們喪失了對珍本的愛好,我倒是懷疑他們是否曾經具備這種愛好,既然古籍的價格總是遠遠超過年輕人的購買能力。話說回來,一個人若真的感興趣,也不一定非要花很多錢才能成為收藏家。
15
卡里埃爾:愚昧往往接近謬誤。
對愚昧的興趣促使我關注虛假的研究。這兩條道路完全被傳統教育所忽略。每個時代既有其真理的一面,也有眾所周知的愚蠢的一面,極大的愚蠢,然而傳統教育只負責教授和傳播真理。
從某種程度而言,愚昧被過濾了。是的,確實有「政治上正確」和「理智上正確」之分。換言之,有一種所謂的好的思考方式,不管我們願不願意。
艾柯:虛假並不一定是愚蠢或弱智的表達方式。虛假就是一次謬誤。違心地行事,就是言與知相悖。
人們一直都在真誠地犯錯。
謬誤橫貫人類的歷史,這不算壞事,否則我們就成了神.....托勒密真的相信地球靜止不動。在托勒密身上絲毫沒有弄虛作假的成分,隔著歷史來看,這只是一個謬誤的知識罷了。
卡里埃爾:我有很多年沒回到這些問題上了。但我再次感到震驚,研究愚蠢問題是如此讓人興奮。
不僅因為愚蠢引出書的神聖化問題,還因為愚蠢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中的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說出類似蠢話。我們總是處於說傻話的邊緣。
我再讀一句夏多布里昂的話,他評論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的拿破侖:「其實,他就是一個戰爭大贏家,除此之外,任何將軍都比他能幹。」
艾柯:當我們決定談論愚蠢,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們在向人類這一半天才、半愚昧的造物致敬。
而當我們漸漸臨近死亡——正如咱倆的現狀——我們開始覺得愚蠢勝過美德。
卡里埃爾:在研究愚蠢問題時,我們發現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自己是傻瓜。顯然,我們不可能把別人當成傻瓜自己卻不受懲罰。
我們最終會意識到,別人的愚蠢恰如一面鏡子朝我們張開。
一面永久、精準、忠實的鏡子。
卡里埃爾:我們的精神都有些狂熱。我們收藏的書全都見證了我們的想像令人眩暈的程度。一邊是不著邊際的妄想和瘋狂,另一邊是愚蠢,想要區分這兩者尤其困難。
艾柯:我們可以強調文明的各種進步,這些進步極為顯著,並且涉及在傳統中毫不相干的各個社會範疇。但與此同時,愚蠢也越來越多。
從前的農民不說話,並不是因為他們愚蠢。受過教育也不一定意味著智慧。
不。今天有這麼多人渴望被人聽見,致命的是,他們只被人聽見了他們自己的愚蠢。
從前的愚蠢沒有爆發,不為人所知,今天的愚蠢卻肆意橫行。
16
艾柯:我承認,我直到四十歲才讀了《戰爭與和平》。但我在閱讀以前就瞭解這部小說的精髓。你剛才提到《摩訶婆羅多》:我從沒讀過,雖然我收藏了三種語言的三個版本。誰從頭到尾讀過《一千零一夜》?誰真正讀過《愛經》?
但人人都在談論它,有一些還加以實踐。這個世界上充滿我們沒讀過卻幾乎無所不知的書。
問題因此在於,我們是怎麼知道這些書的?巴亞爾說他從沒讀過喬依斯的《尤利西斯》,但他打算向學生們講解這部小說。
卡里埃爾:說到我們書架上那些沒有讀過並且永遠不會去讀的書,很可能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只是暫時把它們放在一旁,我和這些書有個約會,不過是在以後—很久以後,甚至來生。
有些垂死的人感到自己大限已到卻尚未讀過普魯斯特,這樣的哀嘆實在讓人受不了。
艾柯:當有人問我是否讀過這本或那本書時,我出於謹慎總是這麼回答:「您知道,我不讀書,我寫書。」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閉嘴。但有時還會有人堅持不懈地提問。「您讀過薩克雷的小說《名利場》嗎?」我最終屈服了。連續三次我試著讀這本小說,每次都半途而廢。
—-文章來自於本書部分摘錄
法文過去分詞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從教學的經驗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可能詞彙和文法的能力不錯,但有一些英語發音卻還需要加強,所以今天我要來分享三個常見的英語發音錯誤,希望能幫助大家改進正確的英語發音喔!
00:21 ‘A’ 的發音
02:13 '-ed' 過去動詞的發音
04:12 ‘Wo’ 的發音
05:31 結尾
❗ 我談的是英國口音的發音
🔔原來這些英語單字來自法文► https://youtu.be/FN-4CqLVCIU
🔔日常聽不懂英文的原因► https://youtu.be/dCiMmadqOAU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https://www.susiewoo.com/zhtc-group-tutori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發音 #英語 #英國口音
法文過去分詞 在 Oscar Ngan 顏昊天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盧廣仲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OscarNganCover
「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
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主題曲
繼《魚仔》、《幾分之幾》之後
盧廣仲第三度應瞿友寧導演之邀演唱影視主題曲
為你刻骨銘心的初戀,寄出最後一封情書
///////// 數位平台全面發行 /////////
https://crowdlu.fanlink.to/YourName
iTunes:https://apple.co/34tvnfp
Apple Music:https://apple.co/31iPN8V
Spotify:https://spoti.fi/3ggZqcp
KKBOX:https://bit.ly/3hjrMDZ
MyMusic:https://bit.ly/3gri01m
friDay音樂:https://bit.ly/2FNt78x
LINE MUSIC:https://bit.ly/34kAnTx
網易雲音樂:https://bit.ly/34AkVm2
咪咕音樂:https://bit.ly/3la6tHD
MOOV:https://bit.ly/31nFGzB
JOOX:https://bit.ly/2CTVhgK
YouTube Music:https://bit.ly/34wtq1A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主題曲
詞曲:許媛婷、佳旺、陳文華
編曲:黃雨勳
演唱:盧廣仲
Oublie-le(法文:忘記你)
好幾次我告訴我自己
越想努力趕上光的影
越無法抽離 而已
Je t'aimais(法文:我愛你)
刻骨銘心只有我自己
好不容易交出真心的勇氣
你沉默的回應 是善意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於是謊言說了一次就一輩子
曾頑固跟世界對峙
覺得連呼吸都是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你藏在塵封的位置
要不是這樣我怎麼過一輩子
我住在霓虹的城市
握著飛向天堂的地址
你可以翱翔 可是我只能停滯
尋找你 茫茫人海卻又想起你
好不容易離開思念的軌跡
回憶將我連繫 到過去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
希望讓這世界靜止
想念才不會變得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你藏在塵封的位置
要不是這樣我怎麼過一輩子
我住在想你的城市
握著飛向天空的鑰匙
你繼續翱翔 還有我為你堅持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
希望讓這世界靜止
想念才不會變得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演唱:盧廣仲
詞曲:許媛婷、佳旺、陳文華
製作人 / 編曲 / 混音:黃雨勳
管樂錄音師:黃雨勳
管樂錄音室:夢想之翼創意多媒體工作室
民謠吉他:Josa
古典吉他:張仲麟
長笛:宮崎千佳
長號:宋光清
法國號:蕭崇傑
小號:古嘉訢
吉他錄音師:單為明
吉他錄音助理:于世政
吉他錄音室:Lights Up Studio
-----
「 各大數碼平台均可收聽 」
Itunes : https://apple.co/3eAHhZC
Joox :https://bit.ly/3uCjGgn
KKbox : https://bit.ly/3exdDEg
friday Music : https://bit.ly/3tAUeXe
My Music : https://bit.ly/3exencw
Amazon Music : https://amzn.to/3tCdhRb
QQ Music : https://bit.ly/3o5mKiP
顏昊天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oscarngann
顏昊天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oscar_ngann
Redstone Production : https://www.facebook.com/redstonepro.hk
「起點 Meet Again」
Composer:Oscar Ngan 顏昊天 / Gee.F
Lyrics:Oscar Ngan 顏昊天
Arrangement:Oscar Ngan 顏昊天 / 蔣航
Modeling @ 細糖
Director : Oscar Ngan
DOP : Pang Liu
Assistant Camera : Edward Chris
Recording Studio : Ho Tin Creative Production
Jewelry Sponsor : Marc Mirren
合作聯絡? :
+852 91777830 ?
oscarnganmusic@gmail.com ?
◼️
評判 | 司儀 | 歌手 | 教學 |
錄音 | 作曲 | 填詞 | 樂手 |
NEWAY卡拉OK
?顏昊天?
法文過去分詞 在 休伯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休:
在一次網路瀏覽中聽見了蝦米的翻唱版,覺得這麼好聽的聲音一定必須讓更多的人聽到跟看到,於是主動跟蝦米討論了拍攝MV的這個提議,當然蝦米
本身也很期待能跟他共同創作的人出現,於是乎我們就討論相約拍攝這件事當然很高興能夠將麽好的聲音透過我的鏡頭來把她呈現出來,與大家分享這
個好聲音好作品好音樂,希望大家能夠享受蝦米翻唱這首歌帶給大家的感覺
我是休伯特,如果喜歡我的拍攝與影片歡迎追蹤我的IG
IG: hubert0228
蝦:
大家好,我是蝦米!這次很開心可以和Hubert一起創作,我喜歡音樂、他喜歡攝影,自然的聚在一塊,這是我第一次重新cover一首歌,從重新編曲、
錄音、混音到拍攝、後製,是一個漫長的時間,琢磨了很久依然不夠精緻,但是是我認真努力過,問心無愧的作品!我很喜歡這首歌,希望你們也是,
一起來聽聽不同風格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我是蝦米!如果喜歡我的音樂歡迎追蹤我的IG!
IG :shrimp_84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作詞:許媛婷/佳旺/陳文華 作曲:許媛婷/佳旺/陳文華
Oublie-le(法文:忘記你)
好幾次我告訴我自己
越想努力趕上光的影
越無法抽離 而已
Je t'aimais(法文:我愛你)
刻骨銘心只有我自己
好不容易交出真心的勇氣
你沉默的回應 是善意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於是謊言說了一次就一輩子
曾頑固跟世界對峙
覺得連呼吸都是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你藏在塵封的位置
要不是這樣我怎麼過一輩子
我住在霓虹的城市
握著飛向天堂的地址
你可以翱翔 可是我只能停滯
尋找你 茫茫人海卻又想起你
好不容易離開思念的軌跡
回憶將我聯繫 到過去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
希望讓這世界靜止
想念才不會變得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你藏在塵封的位置
要不是這樣我怎麼過一輩子
我住在想你的城市
握著飛向天空的鑰匙
你繼續翱翔 還有我為你堅持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
希望讓這世界靜止
想念才不會變得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法文過去分詞 在 法文複合過去式(passé composé) - Part 1- 組合介紹篇|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法文 的複合過去式(passé composé),強調的是一個事件/動作的完成。 通常用在幾種情況: 過去明確時間裡發生且已結束的事件。 ... <看更多>
法文過去分詞 在 網路上關於法文自反動詞-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Les verbes pronominaux 反身動詞3/4 法文動詞有很多規定,過去分詞不會跟主詞變化,除非: 1.COD在動詞前(這裡要跟COD而變化) 2.助動詞是「être」 反身動詞的助動詞 ... ... <看更多>
法文過去分詞 在 Re: [問題] 請問什麼是超複合時態? - 看板Francais 的推薦與評價
上篇誤解。誤解的原因在於:雖然複合的時態會表示先後,然而比較的
對象並不是imparfait,差別也不在於副詞。副詞是構句非必要的部分,語
義上它可以幫助理解,然而不能用它回去分析時態。
Surcomposé這個問題要從composé說起。Sur-是指它在複合中又有複
合。複合中之所以又要複合時態,功能是在強調「之前再之前」。形態是助
動詞也會變化成過去分詞,之後再接一個過去分詞。於是變成avoir+eu/ été
+ pp。第一個avoir依照基本的時態不同有很多變化暫且略過。這裡有三個
在文法上會導致混淆的問題:
1. composé並非只表示先後關係。所有人第一天學到passé composé的用
法都是先告訴你這表達一件過去發生的事情。然而表達過去發生的事情
可以獨立使用的只有passé composé、imparfait、passé simple這三
個時態。究竟哪一種可以再「複合」?
2. 使用être為助動詞、被動語氣與être變分詞的這三個composé說法與
單純的imparfait分不清楚。前三者若是再多複合一次的時候主動詞是哪
一個?究竟是哪一種時態、哪一種語氣?
3. 以一個先學過了英文再來學法文的人確實會像前篇回答一樣用助動詞去
想。甚至會覺得助動詞的變化已經可以滿足先後關係的說明。例如覺得
plus-que-parfait足以表達,不需要多說一個eu或été。確實同樣的疑
問也存在於以法文為母語的人之間。單純的composé藉由助動詞的時態
變化可以有futur antérieur、passé antérieur、plus-que-parfait
這些足以說明先後的時態。
純就形式上來講Académie française說明了最常用的就是直說法passé
composé的surcomposé:elle a fait cela,變成elle a eu fait cela。
Il est parti,變成Il a été parti。其餘包括直說法的plus-que-parfait
、futur antérieur、passé antérieur、條件句的passé、虛擬句的passé
、plus-que-parfait、擺在條件子句的虛擬式plus-que-parfait這些都存在
但是非常罕用。pronominal動詞現在已經不用這種surcomposé了。
Imparfait沒有surcomposé的問題。它本來就不是一個複合(助動詞加
分詞)的時態,沒有第一次composé也就不會有再次(sur-)的問題。
imparfait與其他時態之間沒有辦法在同一個文脈之外比較先後關係。
這個時態也並沒有被淘汰或遺忘,相反地今天還是偶爾會說。"Il a été
parti"這樣的說法還是可以聽到(注意這無法用il était parti來取代)。
。包括巴爾扎克、斯湯達爾、雨果乃至於普魯斯特等著名的大作家也使用過
。文法這種東西有大作家用了就是對的、或者是可接受的例外。不一定是邏
輯或用途的問題。助動詞加分詞這種複合時態古典拉丁文根本沒有,是中世
紀因為拉丁文教育衰落一段時間、動詞變化記清楚的人越來越少才漸漸產生
的。今天去比較法文的passé simple與例如西班牙文的「不定過去式」
preterito indefinido,很快會發現法文用來說過去的事情,passé simple
已經幾乎是書寫專用的,西班牙文中來源與passé simple相同的不定過去式
卻是一個平凡無奇、口語也天天使用的時態。拿英文來比較就很難理解了。
英文是一個晚出的語言,動詞變化的基礎簡化很多,也與法文比較無關。
最後回到那個吵半天的態度問題。我相信任何一個知道surcomposé是什
麼、或者不知道但去查出來究竟是什麼的人,會很快發現:要簡單清楚而且
正確地解答這個問題,提問者需要有相當紮實的文法基礎才可能理解。否則
就像是去翻一本超過自己能力的外語字典一樣,為了看一個字的解釋,要翻
十個字的條目。問題很不幸地就如此這般地膨脹下去直到超過當時的腦力可
以負載的程度。況且這實在不是一個過不了就學不好法文的里程碑問題。也
就是說,現在試圖搞懂這個問題只是治絲益棼,把學習者從原本的路徑上拉
開太遠,而現在不搞懂也毫無損失。這時候如果真的像前篇的回答者這樣寫
大大一篇(姑且不管寫對寫錯),形式上看起來誠懇回答了問題,實質上卻
是害慘了提問者,他原本可以有時間去把其他基礎練得更熟,或搞懂其他學
不會過不了關的里程碑問題,卻為了這個複合再複合的枝節問題耗費很多精
神。
結果到頭來,如同lesmots所期待那種「好好回答」是什麼?那種好好回
答只是害了提問的人,轉移了他的注意力,浪費了他的時間;真要說對誰有
好處,只對手癢愛寫、或半瓶水又愛現的人有意義罷了。前篇想要認真回答
結果其實誤會,我把這些寫出來可能只對他有意義(或許根本沒有也說不定
),對原本提問的人毫無用處。其實如果有個中等程度,要去google真的也
不太難,不需要在這個學習零到兩年之間使用者常出入的地方用中文發問。
也根本不需要出現這一篇。
一個不但無法消除提問者的疑惑、又讓他迷失在文法術語叢林裡的答案
是什麼答案?主張要給這種答案的態度是什麼態度?有些人自己沒什麼本事
但臉皮薄得不得了,或是向來以為自己很行,深怕別人瞧不起,這一類的草
包太多了。一個非母語的語言會或不會有什麼好丟臉好自卑、彷彿別人告訴
你這個你還不會就是在踐踏尊嚴、就是驕傲自大?學習進度人人不同,否則
這個版只要把文法書章節一一貼上來,有問題的人自己看,就可以廢掉了。
針對每個人的問題、以及產生問題的背景,提出在那個時間點對他最有幫助
的建議,這才是讓他從看到眼花的les mots通往自己可以抓住的les choses
的方式。
這個板上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有資格與我「切磋」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
數人學習的時間在零到兩年之間。而提出問題最多的尤其在零到一年之間的
學習者。我非常清楚這個情形。或許lesmots有那種需要,但我並不需要隔幾
天來充滿初學者的板上感受一下:「啊!我法文真好啊」云云。進來看這個
板就是知道初學者多,而絕大多數的初學者過不久就把法文荒廢掉,會得多
或少其實根本沒有意義,也根本不是一個能讓人有什麼自大的東西。我不曉
得哪些一輩子耗盡力氣只是要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的人覺得一個語言摸很熟
是有多了不起,這個自我滿足感究竟存在在哪裡,真的是要去問覺得這東西
存在的人。
初學不懂沒什麼好介意的。就是因為初學所以不懂。法國也充滿了一堆
法文說得亂七八糟的人,一如台灣也充滿了即使國語是母語也說得亂七八糟
的人一樣。覺得別人告訴你這個你不懂就不敢問的話,那是在跟你自己的臉
皮作戰。告訴初學者這個你不懂,並不是要他花錢來買答案,而是某些問題
等時機成熟再回答,才會水到渠成,讓他有效地吸收這個答案。
否則要打嘴砲誰不會?嘴砲打完爽到打嘴砲的人,辛苦是辛苦別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3.52.24.1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