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寶寶鼻樑鼻子會變挺? 小心直接變藥罐子》
為了讓小寶貝的鼻子又高又挺,長輩說 : 「每天輕捏寶寶的鼻樑,長大後就能擁有挺鼻」,真的有效嗎? 事實上鼻樑的高挺是由基因決定,除非做侵入性手術,否則無法藉由外力改變,捏鼻子只會傷害鼻腔器官,對「塑形」一點幫助也沒有。寶寶通常在1歲到1歲半前囟閉合後,面骨和鼻骨才會加速發育生長,鼻樑也才會漸漸變高,鼻骨骨骼會持續到青春期後才定型,而用捏、夾的,並不會讓鼻子達到高挺效果。捏寶寶鼻子不只不會變高挺,反而會讓寶寶鼻子受傷,因為小寶貝的耳咽管比較短、比較水平,常常捏鼻子,容易讓鼻腔分泌物或鼻涕跑到耳咽管裡,嚴重可能造成中耳炎。而且大人一直捏小寶貝的鼻子,寶寶不太會表達,但他的眼睛會一直盯著捏他鼻子的那隻手,看久了還有可能產生鬥雞眼。最糟糕的是寶寶的鼻黏膜比較脆弱,用外力捏,容易造成鼻黏膜出血,反而讓孩子常常反覆流鼻血。至於其他偏方爸媽也最好不要嘗試 ,不然孩子受傷了 ,可就得不償失!
法鬥鼻子手術 在 葉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
這幾天,大家居家防疫的日子還好嗎?
因為臨時停課的關係,
日子真的變得苦苦的。
但自從羅比的疝氣手術後,
我個人秉持著"低期望便快活"的人生觀,
所以還算順利活著。
覺得對著人生抱持"低期望"這個概念很難理解的人,
讓我解釋一下,我是這樣想的--
如果我的人生是一部電影,
我現在假設寫我人生的劇本的傢伙,
就是個菜鳥,
是那種大學剛剛入學不小心選到電影系的新鮮人,
(可能還正在準備轉系)
所以他寫出來的東西過於冗長,
毫無邏輯,浪費時間或是寓意不明,
都是很常見的新手錯誤。
比如說,
這個劇本長這樣:
"葉揚是個母親,
某日她一整天都在跟兒子纏鬥,
家裡變得很亂,明明煮麵但地板有飯粒,
兒子日記寫一半堆完積木不收,
接著騎著腳踏車牆壁有輪胎印,
他還吃一大堆不營養的食物,
最後晚上跟葉揚在家打球的時候,
於無人介入的情況下,
兒子在奔跑時自己的食指戳到自己的眼睛,
躺在地上生氣又胡鬧最後被父親罵,
現在他睡著了,
好像有點氣喘,呼吸咻咻叫。
葉揚想:
明明才開完疝氣,
現在又要過敏發作了嗎?
人生好苦啊好苦啊......
一天結束,本劇終。"
大概就是這樣的劇本,
可能是電影票用免費贈送的都沒有人要來索取,
這樣程度的慘烈劇本喔。
#而我則是幻想自己是一流女演員
#被迫演三流電影或許是因為個性好推不掉吧
2.
當然啦,
每周每周地過,
也還是偶而會出現一些好笑的事情。
雖然彼得跟我一樣,
這幾日育兒育到鼻子都噴煙了,
但貝齒哥可是堂堂正正的外星生物,
他還是日復一日語出驚人啊。
舉例說明:
大家最近有看Netflix上的一部片叫做"緝魂"嗎?
是張震跟張鈞甯演的,
(我是否已過時)
雖然這部片劇情特意打造得相當懸疑,
又有一點靈異,
但彼得一開始就完全猜對了劇情走向,
我並不曉得他怎麼辦到的。
就在電影開始的十五分鐘吧,
彼得立刻肯定說出:
欸,是這個AAA愛這個BBB啦,
然後他把他的腦從這邊換到那邊去了,
哈哈哈。
#完全猜對百分百劇情
#明明這男人平時是背誦唐伯虎點秋香的華安啊
3.
緝魂這部片,裡面有個橋段,
是一個叫做RNA修復技術的醫療計畫發表,
其中主角之一的檢察官張震,
在這個RNA修復技術的募資說明會上,
問了台上博士一個實驗室的問題:
如果大鼠003被植入了另一隻健康大鼠的大腦,
會怎麼樣?
我立刻被這句話吸引住了,
心中出現了千百個可能性。
這時彼得悠悠地說:
你知道張震說大鼠,
這讓我想到什麼嗎?
我緊張地問:
怎麼樣,你想到什麼?
彼得:
喔,我想到今天中午我也吃了大薯!!
#我還瞬間幻想
#該不會我們天造地設心有靈犀想的一樣
#結論是世間誰有可能跟彼得想得一樣呢
#明月照溝渠大薯買一送一
4.
講到這個讓我不禁想起,
發生在母親節過後不久,
羅比也說了一個諧音梗。
(不過他不是故意的,他是天然呆)
那是一首必唱之歌:
母親像月亮一樣,
照耀我家門窗,
聖潔多慈祥,
發出愛的光芒~~~
就在我高唱這首歌時,
坐在後座的羅比疑惑地問:
媽媽,
歌詞說,
花出~~愛滴光芒......
我:
嗯嗯,怎樣?
羅比:
那個花出愛滴光芒的花出,
是不是跟英文的"花出your name”一樣?"
#跨語系的花音不標準
#一時之間令人感到為難非常難糾正啊
5.
回到貝齒哥。
最近可能是因為家庭時間變超多,
彼得的這種諧音梗習慣便無法無天了起來。
比如說前兩天,
電視台在播"赤壁之戰",
小喬林志玲跑去曹營,
希望曹操張豐毅不要打這場仗。
曹操意氣風發地問:
他叫你來的?
小喬柔柔地說:
是我自己來的。
曹操:
你來幹什麼?
小喬堅定表示:
請你退兵。
這時彼得不知道發什麼癲,
突然轉頭,
對著一起坐在客廳看電視的羅比大聲說:
羅比你看,
小喬也說要退冰吧,
因為這樣喉嚨才不會痛~~~
看吧,喝飲料要先退冰,
這個道理連三國的小喬都知道......
#寓教於樂真簡單
#曹操你嚇到了吧
#小喬等一下可能還要無糖呢
本週週記關鍵字:
#最近是人生劇本慘了點 #本人可是一流演技
#你吃大薯了嗎 #花出_your_name
#小喬說請你退冰喔
後記:
照片是我在網路隨意找來的赤壁之戰劇照,
(找不到繁體版的請見諒)
我現在已經沒辦法好好看這個電影了,
吳宇森導演無論如何請救救我。
法鬥鼻子手術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值得的忙碌
「邱醫師,急診有一台緊急手術,病人腸子破掉,但狀況不太好,需要您來術前評估適不適合本院手術。」
昨天早上的無痛腸胃鏡做到一半,接到急診護理師同事的電話,手邊的病人沒辦法暫停,我也無法暫離,就算是腸胃鏡,就算是在偏鄉,就算只是很多健檢診所跟你輕描淡寫地說「睡一下而已」,既然是麻醉就有風險,既然你相信我,我負責讓你睡著,就要負責讓你醒來,所以,麻醉醫師還是要全程在場。
電話中聽完病情,評估完緊急程度之後,我請急診同事稍待,等我結束手邊無痛腸胃鏡的麻醉,就會立即過去。
「RBBB,一度AV Block,右心肥大,心輸出也很糟糕。」
「病人生命徵象穩定,失智,但血糖將近一千,否認有糖尿病史。」
以下省略一千字,包含心中跑過的幾千頭羊駝。
。
。
。
摸摸鼻子認了,反正我五行缺金、命裡缺錢、出生時辰帶鳳梨,這大概也就是聖母指引我從市區來恆春的價值吧?
原則上,24小時內不手術會有生命危險的病人,我是不擋刀的,但還是要跟家屬說清楚。
『我是本院麻醉專科醫師邱豑慶,這個手術如果要做,只能全身麻醉。
我會先給病人點滴,視情況打上中央靜脈導管和動脈導管,從點滴給予藥物讓他睡著,接著從嘴巴插上呼吸管,術後不拔管,需要去加護病房觀察。』
『麻醉的風險除了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等等,他的狀況並不好,坦白說今天如果在高雄,我會阻止並取消這台手術,建議你幫他轉去醫學中心。』
『但我知道這裡是恆春,到高雄千里迢迢,我知道你們有千難萬難。所以我給你幾個建議,你聽看看:
一、轉院去高雄的大醫院,看是高醫或高雄長庚。
二、決定留在本院開刀手術,我沒辦法保證任何事,只能保證我會盡全力照顧他,但凡事都有意外,更何況醫療是不可控的。
三、不手術保守治療,但破這麼大洞不開刀大概是撐不過去,除非你們想要「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其實就是等死的婉轉說法,十幾年來在偏鄉從醫,我知道有時候這就是家屬說不出口的選擇,不說放棄,怕家人多受不必要的折磨;說了放棄,又怕被人家指指點點的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不孝」、「怕花錢不救」,既然如此這個坑我背,我來開口提供家屬選項,對家屬來說,這個抉擇是種壓力,亦是種悲哀,但或許也是一種解脫。安寧?好死不如歹活?這是個大課題,我也仍在學習。
『生死有命,人都會死,我相信你會盡力,你相信我不會告你。』家屬誠摯的看著我,這樣子回答。
『但我也需要跟弟弟說明一下,讓他知情,畢竟老母是大家的。』
『好,我需要等你弟弟來嗎?』我詢問家屬。
『不用,他在你們醫院樓上加護病房住院。』病人家屬回答我。
啊?乾,原來是我下一台手術。
前一日從高處跌落,原因是要去包芒果,摔下來的時候被生鏽的鐵條插進去腹股溝,腸子從傷口跑出來了。
生鏽的鐵條造成的大出血幾百cc,傷口有感染,怕感染到腸子,也需要儘快手術。
我離開急診,又像一顆戰鬥陀螺,轉啊轉的趕去加護病房,跟病人解釋他的手術必須要全身麻醉,還有解釋他母親也需要手術,還有風險。
「生死有命,人都會死的,不是嗎?你盡力就好。」加護病房的病人豁達的這樣回答我,他的答案和他大哥驚人的相似,或許這是恆春人的特質?這裡的風土民情,也許也是留我下來的原因。
「所以我會躺在我媽旁邊手術嗎?」病人睡著前這樣問我。
「不會,我又不會分身,一次一個人慢慢來,我等等就讓你睡著了,慢慢深呼吸。」
「我種蘋果芒的,我醒來下次請你吃芒果。」睡著前病人這樣說。
萬幸,聖母庇佑,我雖然值班都很旺很帶賽,但手氣一直都不錯,兩台一整天的手術,他們都很平安。
昨天還在急診室看到琉球籍漁船觸礁後,在海上漂流36小時,送來恆春旅遊醫院的病患,我還看到醫院的主管親自去對面商場幫病人買換洗衣物,這大概就是 #屏東永遠多一度 的溫暖吧?
一直陸續忙到現在,陪玩哄睡完孩子,才有空發個文。
快要兩天沒發文,是因為醫院和生活都在忙,絕對不是因為在手機聯絡簿漂亮老婆的備註寫上雌老虎,而被老婆打死,必須要聲明。
週五忙了整整一天,週末也得留在恆春,值著三家醫院的班,剛看到私訊有些朋友私訊來跟我告狀,說有辣姬又在蹭我和史書華的熱度,我只能說「人生有更值得努力的事情」,有人要把自己活成一個笑話,大家就尊重他的選擇,我們要告誡自己不要把年紀徒活到狗身上,更不要跟豬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