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過年的習俗
過年期間到寺廟裡走春,朝拜,進香祈福都會迎來一年的富足。那麼佛教過年的習俗是什麼呢 ?
除夕敲鐘 :
透過殊勝的108法華鐘響,祈願世界平安,人人自在,家運興隆 ! 因應疫情的關係 #法鼓山 #除夕撞鐘改採線上直播 ! 法鼓山邀請民眾自2/11除夕夜晚間9點半起,在螢幕前收看線上直播,將所有人的祝福與善願,藉由社群串聯無遠弗屆,陪伴彼此度過嶄新的一年。
點燈 :
點燈有兩個意義, 一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提醒修行人努力修行利益眾生,不能懶散墮落。二為明燈,學習菩薩的智慧,以度眾生。所以點燈的重點在於「福慧雙修」
放生 :
放生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大自然生物環保意識的提升
寫春聯貼春聯 :
貼上新的春聯,除舊迎新,可以迎來豐碩平安的一年 !
提醒去佛寺走春祈福注意事項 :
1. 提前淨身沐浴
2. 整齊的衣服
3. 禮佛之前勿吃葷食
4. 讀經聽經要恭謹
5. 防疫優先,全程需戴口罩喔
果逸老師是法鼓山果字輩俗家弟子,佛教宗旨與紫微斗數宗旨都是「轉念」,轉念就能啟動改變的力量,人生也就翻盤了!幸福及勇氣就在你的左右手!
#紫微命理果逸老師
#祈福
法鼓山 宗旨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法鼓文理學院講座開啟心思維
由法鼓文理學院心靈環保研究中心主辦的「心靈環保與當代教育」系列講座,1/4上午10點於文理學院大講堂,舉行本學期最終場次,邀請法鼓山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為現場近百位師生,講述「心靈環保大普化教育之理念與演示」。
果毅法師從執事的經歷切入,向在場師生分享自己與佛學普化教育的因緣,並以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命名緣起,引領同學們從法鼓山的使命「三大教育」,重新認識創辦人 聖嚴法師對大普化教育的規劃與期許。
「用佛法來薰陶普遍的大眾。」作為《法鼓全集》專案召集人,果毅法師引用其宗旨,詮釋何謂大普化教育,也再次強調其解行並重、內容多元、系統次第等三大特色。果毅法師在在提醒,學院教育與普化教育的相互運用,對於佛法的推廣與普及格外重要。
佛教學系一年級的胡正宇說,歷經一系列心靈講座的薰陶,自己從內在思想與外在行為,確實都有正向的改變,更加覺得能做「生活化」的學問,是將來要努力學習的方向。
「透過講座及課後討論,都能學到不同的觀點與面向。」就讀生命教育學程一年級的初庭瑩表示,感謝校方安排專題講座課程,幫助自己準備功課,從中汲取不同的學習養分,回首這一學期的滿滿收穫,更是十分歡喜開心。
法鼓文理學院表示。110學年招生入學即將於2月展開,歡迎民眾踴躍前來就讀,共同學習生活化的佛法。相關系所報考方式,請至法鼓文理學院網頁查詢( https://www.dila.edu.tw/ )。
#法鼓文理學院
#心靈環保與當代教育
法鼓山 宗旨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佛學生活化 法鼓文理學院講座演示心靈環保
由法鼓文理學院心靈環保研究中心主辦的「心靈環保與當代教育」系列講座,1/4上午10點於文理學院大講堂,舉行本學期最終場次,邀請法鼓山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為現場近百位師生,講述「心靈環保大普化教育之理念與演示」。
果毅法師從執事的經歷切入,向在場師生分享自己與佛學普化教育的因緣,並以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命名緣起,引領同學們從法鼓山的使命「三大教育」,重新認識創辦人 聖嚴法師對大普化教育的規劃與期許。
「用佛法來薰陶普遍的大眾。」作為《法鼓全集》專案召集人,果毅法師引用其宗旨,詮釋何謂大普化教育,也再次強調其解行並重、內容多元、系統次第等三大特色。果毅法師在在提醒,學院教育與普化教育的相互運用,對於佛法的推廣與普及格外重要。
佛教學系一年級的胡正宇說,歷經一系列心靈講座的薰陶,自己從內在思想與外在行為,確實都有正向的改變,更加覺得能做「生活化」的學問,是將來要努力學習的方向。
「透過講座及課後討論,都能學到不同的觀點與面向。」就讀生命教育學程一年級的初庭瑩表示,感謝校方安排專題講座課程,幫助自己準備功課,從中汲取不同的學習養分,回首這一學期的滿滿收穫,更是十分歡喜開心。
法鼓文理學院表示。110學年招生入學即將於2月展開,歡迎民眾踴躍前來就讀,共同學習生活化的佛法。相關系所報考方式,請至法鼓文理學院網頁查詢 ( https://www.dila.edu.tw/ )。
#法鼓文理學院
#心靈環保
#法鼓全集
法鼓山 宗旨 在 《普門品》的修行法門-三講之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普門品》的修行法門-三講之一. 78K views 2 years ago. 法鼓講堂 ... 20221105果賢法師講座—《普賢菩薩行願讚》. 法鼓山 齋明寺. 法鼓山 齋明寺. ... <看更多>
法鼓山 宗旨 在 走路禪。在這堂課,我們學習了師父為維持法鼓山的方向不致偏移 的推薦與評價
法鼓山 的宗旨就非常明確:禪修,觀音道埸。用一般人懂的語言,把襌修,佛法用在日常生活中。 讀到聖嚴師父開示的「法鼓山的義工精神」中的「絕不可勉強他人」:「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