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能夠為不同文化與語言帶來溝通與相互理解的可能性,不過隨著全球化在資訊流通的速度加快,有許多本來比較不容易在其他文化中看到的異文化飲食也逐漸變得常見。因此,有些菜餚的命名是帶有原生文化以及語言脈絡的邏輯,就會對翻譯成其他語言形成挑戰。一般來說,翻譯可以用白話的方式去描述這道菜餚的內容來協助消費者理解,不過,單獨描述食材或大概的處理方式,有時候沒有辦法表達出這道菜餚的精神或特殊脈絡。若是直接以這道菜餚的特色來進行翻譯,也有可能反而讓消費者摸不著頭緒。除此之外,對於自己文化中菜餚在其他文化的翻譯名稱,除了能夠標準化自身文化透過飲食的文化交流之外,或許也會涉及文化背後的國際政治角力?
——————————————
今年7月底,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宣布將Kimchi(舊譯韓國泡菜)的正式華文譯名訂為「辛奇」,雖然表面看來是終結了從去年11月起,因中國四川泡菜獲得國際標準化組職(ISO)認證,並聲稱韓國「泡菜宗主國」地位名存實亡而開始的「泡菜宗主國」之爭,但新聞一出,卻引發了另一波議論。
不只中國網友批評「管太多」,同樣使用華文的台灣,也出現不少表示不以為然的評論,就連韓國本土都出現反對聲浪,甚至在青瓦台公佈欄上發起請願,要求撤回這項措施。然而,隨著韓劇、防彈少年團(BTS)等韓流持續席捲全球,「Made in Korea」也逐漸成為一個品牌,比起單純的民族主義,這次的「辛奇」正名除了維護文化自主性,或許也將再次為全球化下的文化推廣,提供新的參考案例。
愚蠢的亡國政策」?韓食正名早有先例
「『김치』(Kimchi)是使用了上百年,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固有名詞」、「中國人要怎麼翻譯我們的固有語是他們的問題!」
包含擔心Kimchi的韓文字「김치」就此消失、批評政府不應干涉他國翻譯、擔憂宣傳效果下降,以及造成其他外國人混亂等,請願文中洋洋灑灑列出六大項反對「辛奇」的理由,不只稱政府這樣的做法,是拋棄韓國人的自尊心,甚至還痛批這是「愚蠢的亡國政策」。直到9月1日請願結束,也累積獲得1萬2千多人響應。
追溯Kimchi被稱為「韓國泡菜」的起源,是因為華文中並沒有相應的名詞,因此借用概念類似的泡菜代稱,並加上「韓國/韓式」加以區別。
但姑且先不論「辛奇」的出現是否會反而導致「김치」的韓文用法消失,雖然在面對未知事物時,習慣上確實會先以當地有的名詞稱呼,不過事實上早在2014年,韓國就已經有為食物「正名」的先例。
「想要提升『韓式料理』的品牌價值?就必須統一名稱標示方法!」2011年正當韓流開始席捲東南亞,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BC)就曾遠赴泰國曼谷採訪,點出當地韓式料理店翻譯不一的問題。以最基本的飯(밥)為例,有的店家是直接使用韓文發音寫成「Bab」,有的則會取意思寫成「Rice」。同時報導中也以當地日本餐廳作為對比,明明數量就是韓式餐廳的好幾倍,料理的翻譯名稱卻能夠完美地一致。兩年後,就在首爾外國觀光客人數超越巴黎,即將突破每年千萬人次之際,同樣的問題也再度被提出,只是主角換成了韓國國內的韓式料理店。
石鍋定食(돌솥 정식)被翻譯成「hot stone pot full」(很熱的石頭裝滿鍋子)、牛頭骨湯(곰탕)則變成「bear thong」(熊湯),看似在開玩笑的字詞,卻是當時外國觀光客在餐桌上最大的噩夢。
不只英文翻譯出包,日文翻譯也好不到哪去,除了醬油蟹變成「蟹の醤油ピックル」(螃蟹的醬油酸黃瓜),各種翻譯錯置的情況也屢屢出現,讓點餐彷彿成為一場「大冒險」。當記者詢問店家,卻發現對方只是直接委託招牌業者製作,10多年來都不知道上面的翻譯是錯的,而進一步追問招牌業者使用的翻譯方式,竟然是依賴最陽春的網路翻譯。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促成韓國國語院與文化體育觀光部,及農林畜產食品部(簡稱農食品部)合作,並在2014年發布了《主要韓食名稱羅馬字標記與翻譯標準事案》,針對200種著名的韓式料理,規定了標準的日文、華文與英文名稱。在這波名單中,被「正名」的不只有如今台灣人常見的拌飯(英文翻譯由Bibimbab、mixrice等統一為 Bibimbab)、冷麵、烤五花肉(過去也有人稱三枚肉)等,「紫菜飯卷」更是在此時與日本的「壽司」分道揚鑣。
有趣的是,這次引發議論的「辛奇」,因為製作過程與原本的翻譯「泡菜」不同,也曾經出現在2014年的正名名單中,但農食品部最後還是因為「無法在中國內產生影響力」而作罷。連帶的,像是「김치 볶음밥」、「김치전」等料理的華文翻譯,也定調為泡菜炒飯與泡菜煎餅。
然而,比起維護文化自主性,這次的「正名」實際上更接近於促進資訊流通的「書同文」政策,不只牽涉的語言較廣,對象也主要是韓國自家人。相較之下,2005年韓國首都由「漢城」正名為「首爾」,不論在對象或意義上都更接近這次的辛奇正名。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714937
同時也有3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0的網紅hi_Patti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DEL身形參考》 🔸Penny🔸 L號,160cm/64kg 肩寬43/胸圍95/腰圍82/臀圍98cm #Pattis #7月號 #專屬夏誌 00:00《7月號|專屬夏誌》L號試穿新品時間軸整理 00:01《G21001》溫柔告白 | V領鬱金香印花綁帶洋裝(米杏/紫) 00:47...
泡 麵 起源 在 阿全的世界拼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佳評如潮》
《吃完了,馬上要再加訂》
《快閃一天!09/03 晚上21:00 結單》
《義大利🇮🇹托斯卡納杏仁餅乾》
CANTUCCI or CANTUCCINI【世界第三大】最受歡迎的餅乾,風靡歐洲,美國 ,日本,俄羅斯。
《普拉托杏仁餅乾,在1867年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獲得殊榮。》
實質感受義大利托斯卡納的陽光,泥土,空氣,麥香的傳統甜點
Cantucci 傳統杏仁餅乾,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紀,拉丁語為一塊,或指角落,小部分之意。
據說最早發明的羅馬士兵,由於需要長途跋涉,需要適合耐存的食物,乾燥的脆餅能長期保存不易腐壞,榮登羅馬士兵的主食。
後來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梅蒂奇宮廷,被稱之為法國美食的西方烹調之母,凱瑟琳公主在引進作為當時的餅乾甜點製作,不過當時還未使用杏仁配方。
關於Cantucci第一份文獻手稿食譜記錄,就由18世紀的普拉托學者撰寫,至今保存在普拉托國家檔案博物館。
★★★★★至今托斯卡納的杏仁餅乾,義大利人公認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產,就是來自《普拉托省》。
【傳統製作配方】
特殊之處就在於它是烤2次的餅乾,傳統歷史配方不加奶油,先把麵團碩成長條狀烤一次,然後斜切成片再低溫烤第二次,烘烤的溫度決定餅乾的堅硬程度,以這種烘烤方式譲餅乾的水份蒸發,而且更耐於存放,歷代幾百年的傳統配方,不添加任何的人工防腐劑,吃的更健康,美味,安心。
【如何品嚐Cantucci】
單獨就已經很美味了,但如果你想要吃得更道地,在義大利,人們習慣將Cantucci與餐後甜酒Vin Santo搭配,浸漬在Vin Santo中的Cantucci,表面的細孔將甜酒慢慢吸附,軟化了餅乾的表面,又將Vin Santo層次豐富的香氣與之融合,堪稱絕配。當然,如果你不喜歡墨守成規,將它浸漬咖啡Espresso、卡布奇諾Cappucino, 利口酒Amaro或氣泡酒Spumante中,隨你所愛的大膽嘗試,相信不久,你就能找到屬於自己喜歡的味道。
★老饕美食推薦:來自普拉托省的米利亞納(Migliana)田園小鎮,這家1920年歷史悠久的甜點老店,麵包師至今堅守百年的傳統手工製作和創意,融合熱愛托斯卡尼大自然豐繞土地生長的風味果乾,賦予Cantucci更豐富的營養與口感,非一般超市或工廠機械化生產的餅乾可以比擬的絕佳美味!
《賞味期限:3個月》
1. 原味杏仁 淨重300g
售價台幣:580
成份:杏仁(佔總成份23%), 麵粉,新鮮雞蛋,糖,天然香料
2. 無花果乾 淨重300g
售價台幣:590
成份:無花果乾(佔總成份50%), 麵粉,新鮮雞蛋,糖,鹽,天然香料
3.杏桃果乾
淨重300g
售價台幣:590
成份:杏桃乾(佔總成份50%),麵粉,新鮮雞蛋,糖,鹽,天然香料
4. 黑巧克力磚
淨重 300g
售價台幣:590
成份:70%黑巧克力(佔總成分的50%),麵粉,新鮮雞蛋,糖,天然香料
#義大利手工餅乾🍪
#中秋佳節賞月吃不怕胖
#阿全嚴選
泡 麵 起源 在 Peggy's 陽光廚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午餐風景~
蘇格蘭蛋與鳥巢沙拉
咖喱飯
氣炸薯條
嘉鄉豆漿
馬卡恩覆盆子氣泡飲
又圓了一個內心擱置多年的料理,手寫清單上終於可劃掉這一項。
起源於英國,傳統的蘇格蘭蛋食譜,是用香腸內餡與血腸包裹一顆水煮蛋,經過麵粉、蛋液、麵包粉三關後油炸,成為一道節慶與酒吧常見的經典英式料理。
小家庭簡化食譜,用牛絞肉和豬絞肉混合,有點像做炸漢堡排的過程,只是包裹了水煮蛋後油炸。
外酥內軟嫩,咬下還有半熟蛋黃流出,超級好吃!
/
「流心的蘇格蘭蛋 食譜」
牛絞肉與豬絞肉比例3:1
洋蔥碎 半顆或1/4顆依肉量
大蒜末 1瓣
鹽 1~2小匙
黑胡椒粉 1小匙
麵粉.蛋液.麵包粉 足量
作法:
1.煮滾一鍋水,放入室溫雞蛋,計時4分30秒,取出立刻泡冷水,剝殼後備用。鍋熱加少許油,將洋蔥與大蒜末碎炒到略金黃色,關火後放涼。
2.選用較細的絞肉,加入洋蔥碎、鹽與胡椒粉(若有大蒜粉、紅椒粉、香草都可依喜好酌量放),混合均勻。
3.鋪一張保鮮膜,抓約一個拳頭大的肉量,完整鋪平,不要過厚。水煮蛋表面先裹一層麵粉,再放進絞肉中包裹起來。
4. 經過麵粉、蛋液、麵包粉三關,用180度熱油炸約5~7分鐘,至絞肉全熟,可升高油溫190度再炸一分鐘,起鍋即完成!
* 水煮蛋要半熟或全熟都可以。水煮蛋表面先裹一層麵粉,可讓蛋與肉之間不容易脫離。
*也可全牛肉或全豬肉隨自己喜好。絞肉的量我沒刻意秤,想多準備一些,剩餘的可以做炸肉丸,或是拍成漢堡排,用保鮮膜包好,冷凍備用很方便。
/
Peggy’s Kitchen_IG帳號「@peggyq_kitchen」
https://www.instagram.com/peggyq_kitchen/
#佩姬的陽光廚房食譜
#蘇格蘭蛋
泡 麵 起源 在 hi_Patti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MODEL身形參考》
🔸Penny🔸
L號,160cm/64kg
肩寬43/胸圍95/腰圍82/臀圍98cm
#Pattis #7月號 #專屬夏誌
00:00《7月號|專屬夏誌》L號試穿新品時間軸整理
00:01《G21001》溫柔告白 | V領鬱金香印花綁帶洋裝(米杏/紫)
00:47《G21002》奶泡與奶油 | 正反兩穿綁帶鈕扣上衣(白/米杏)
01:11《G21003》專制熱帶花林 | 2way荷葉綁帶印花長洋裝(紅/黑)
02:06《G21004》半糖日 | 蕾絲拼接鈕扣連身褲+彈性上衣(玫粉/藍)
02:58《G21005》*特*蕾絲感印花2way綁帶洋裝(薄荷綠/紫)
03:56《G21006》*特*花朵蕾絲小蓬袖上衣(白/粉)
04:18《G21007》唯一奉行宗旨 | 貓咪圖騰襯衫上衣(白/藍)
04:39《G21008》喜歡咖啡的年紀 | 雙色拼接鬆緊短褲(咖啡/黑)
05:28《G21009》花揉成的詩 | 鈕扣不對稱綁帶壓摺裙(白/碎花藍)
06:18《G21011》美好共鳴 | 2way葉脈印花一字領蓬袖洋裝(紅/藍)
07:26《G21012》靈魂記事書 | 藤蔓雙層綁帶長裙(米白/黑)
08:13《G21013》一知半解的謎底 | 壓摺領雙層蓬袖上衣(白/米杏)
08:50《G21015》飼養了一座花城 | 蕾絲拼接印花圓領上衣(紅/藍)
09:16《G21016》非絕對修辭法 | 雙層格紋綁帶撞色吊帶洋裝(橘/藍綠)
10:08《G21018》盛夏植栽剪影 | 藤蔓印花削肩綁帶長洋裝(淺藍/黑)
10:34《G21019》未完成的保護傘 | 傘袖V領雪紡上衣(裸粉/灰藍紫)
10:56《G21020》異國迷光花園 | 領片綁帶荷葉滾邊碎花洋裝(粉橘/粉紅)
11:22《G21021》欲擒故縱的吻 | 雕花蕾絲拼接圖騰綁帶洋裝(淺綠/黑)
12:09《G21024》*特*荷葉拼接法式條紋上衣(淺紫/黑)
12:32《G21025》戴上一個擁抱 | 車線馬甲綁帶背心口袋洋裝(米杏/黑)
13:58《G21026》藝術起源 | 幾何塗鴉感傘裙(綠咖/藍)
14:31《G21027》許了千年的願望 | 2way巴洛克圖騰一字領蓬袖洋裝(薄荷綠/淺藍)
15:22《G21030》大理石蛋糕 | 水波紋漸層綁帶洋裝(藍綠/淺藍)
16:10《G21031》一點可愛一點嗆 | 附綁帶圓領傘裙棉麻洋裝(燕麥色/芥末黃綠)
16:53《G21033》烘焙秘密信仰 | 麵包野餐舒棉T恤(白/麻花灰)
17:12《G21035》午後高溫的驟雨 | 襯衫口袋上衣+斜邊繫帶裙set組(丹寧藍/紅磚橘)
18:05《G21036》水與落花 | 附腰帶荷葉拼接襯衫領洋裝(淺藍/黑)
18:43《G21037》低飽和交會點 | 壓摺拼接菱格透肌裙(灰藍/灰綠)
19:13《G21038》復古戰爭 | 格紋配荷葉寶石釦上衣(薄荷藍綠/紫)
19:51《G21039》煙花切片 | 印花仿刺繡紋傘裙(黃藍/紅藍)
------------------------------------
20:24《G21010》永遠真誠以赴 | 桃心領拼接壓摺背心洋裝(米杏/淺紫)
20:44《G21014》專屬拉花 | 花瓣滾邊口袋鬆緊吊帶洋裝(咖啡/黑)
21:08《G21017》未知數青春 | 不對稱荷葉斜邊開叉裙(米杏/黑)
21:29《G21022》*特*削肩針織簡約上衣(棕/藍/黑)
21:45《G21023》亞熱帶嶼林 | 佩利斯紋花磚背心+落地長裙set組(卡其杏/藍)
22:24《G21028》最近的夏季光 | 雙面穿方領大口袋丹寧洋裝(單一色)
22:40《G21029》非模範生守則 | 開叉壓摺層次感褲裙(棕/黑)
23:05《G21034》野餐邂逅 | 彈性雙邊口袋格紋裙(單一色)
23:31《G21040》妳的仿造花園 | 浮雕小花方領短洋裝(白/藍)
23:54《G21041》推積白日夢 | 復古花磚格小花綁帶2way上衣(白/黃)
24:16《G21055》*特*絲滑彈力抓皺肩帶可調BRA TOP(白/黑)

泡 麵 起源 在 日本男子的日式家庭料理 TASTY NOT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喜歡日劇《萬福》都知道日清的安藤百福先生是將泡麵發揚光大的人,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可能不是發明泡麵的人喔!還有,杯麵的發明起源竟然跟美國有關。很有趣歷史故事,我來說給大家聽👀
0:00 前言
1:46 日清創辦人
4:23 泡麵發明
10:59 杯麵發明
13:02 爆紅原因
15:31 歷史的真相
---------------
★日本男子的日式家庭料理 TASTY NOTE★
食譜網站:http://tasty-note.com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tastynote
FB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tastynote.t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sty.note/
業務合作:info@tasty-note.com
LINE官方帳號:@tasty.note(一定要加@喔)
如果信件寄出後2天內沒收到回信,
請至facebook或instagram直接留言給我們。
----------------
如果可以的話請幫我翻譯英文字幕(´・ω・`)
----------------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KAZU(日本人)
我是愛講廢話的家庭料理研究家♡
介紹給你們一些輕鬆做的日式家常菜食譜的頻道♡
希望能藉由分享這些食譜,讓大家不用出國也能嚐到純粹的日式風味♡
----------------
楽曲提供:Production Music by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
#日清 #誰發明即席麵 #泡麵專利之戰

泡 麵 起源 在 CFABC 鵝肉麵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錯誤情報更新**
1:03提到皮蛋是台灣美食,但皮蛋的起源不在台灣,應該只能說是台灣人很愛的中華美食XD
特此更正~
----------------------------------------
光是雞腿用啃的跟切下來吃,好吃指數至少就差了50%!
沒錯,如何食用食物,是世界第一重要的事。
----------------------------------------
劇本&插畫&製作: 鵝肉麵
創意協力: 蘑菇凍
片尾曲: 象牙汁
薯條泡綠茶的人: 波比好朋友 ig: haopanyo_pixel
DESTRUCTION 聲音後製: pipipu ig: maononichijo22831
----------------------------------------
歡迎透過以下網址加入會員喔喔!
福利請見宣傳小短片哈哈哈哈哈
https://is.gd/x3QSt8
鵝肉麵的日常!ig: crispyfriedabc
歡迎追蹤我們的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ispyfriedabc/
我出貼圖囉!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5429955/zh-Hant
我(又)出貼圖囉!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96954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