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pacito爆紅之後,大家都愛上了來自波多黎各的reggaeton曲風,世界各國歌手都在玩reggaeton。但我發現,中文好像還沒有... 然後我還發現,中國樂器加進去好像還蠻適合的,於是,這首歌就產生了。
中國痛! China Reggaeton MUSIC VIDEO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wxfYlgG-M
「數位音樂服務 Digital Music Services」:
KKBOX: https://kkbox.fm/tNYvfV
Spotify: https://spoti.fi/38rXSZs
iTunes &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2TPau8Z
网易云音乐: http://bit.ly/2RkldGP
QQ音乐: http://bit.ly/36jZ4wv
JOOX: http://bit.ly/2sUgZwi
friDay音樂: http://bit.ly/2v8WDzY
MyMusic: http://bit.ly/2GiGB90
Tidal: http://bit.ly/2RkWpyA
Amazon: https://amzn.to/2sMAOp4
波多黎各國歌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尋晚去咗個 Brainstorming 飯聚,規矩係 Chatham House Rule;即係可以公開講當中提出嘅概念,但講還講唔好講係邊個講。其實我哋呢班朋友,相識冇十年都有八載,所以大家都好清楚規矩,亦都有信任。
二,Brainstorming 一定有目的;尋晚嘅目的係「化解中港矛盾」。嘩,好大個題目。召集人(即大台)更加準備咗一張清單,方便大家去有個起點去討論。
三,清單係一條都幾長嘅 laundry list ,冇乜次序或結構;不過,簡單二元咁分立,可以歸納成「與資源分配相關」以及「與資源分配無關」。
四,「與資源分配相關」議題例子:新移民獲編配公屋、綜援金;又或者政策資源分配,例如「普教中」撥款、本地大學生學位、單非在港產子之類。
五,「與資源分配無關」議題例子:智能燈柱、海水化淡等。
六,從呢個清單可以見到呢個大台認為,中港矛盾源於一系列資源及政策傾斜,撥亂反正嘅話,港人條氣可能會順返少少。
七,「究竟我哋係想徹底咁處理中港矛盾,定係幫市民消消暑先?兩樣好唔同喎。」有人問(Chatham House Rule:就算係我問,都會用「有人問」。下同。不過,「有人問」又唔代表一定係我問。)
八,「假如係單純出啖氣,我感覺係呢張清單錯重點。」講呢句話嘅人再諗諗:「要市民消消氣?不如提倡『所有警太都有打 RFID Chips』;聽日一定會有人問,我哋個會點申請加入。」
九,「你依家係消除矛盾定增加矛盾呀?」話說呢個小組,都係一班有幽默感嘅斯文人,所以大家都知道見香港氣氛咁緊張,講個笑咁解嗟。
十,「講真,智能燈柱我覺得唔需要全拆,但收集得到嘅所有資料都一定要完全公開。即係假如收集嘅係氣溫、濕度、空氣質素、交通狀況之類,應該 open data 畀個市場去諗應用。不過,如果政府收集到嘅資訊係咩私隱,唔可以公開,政府 at the very first place 根本唔應該收集。所以,一係就所有 data 都公開,唔可以公開嘅就唔可以收集。」
十一,「咁不如唔好起,行政上會比較方便。」大家結論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政府慣常嘅文化作風,呢項政策壽終正寢嘅機會最大。
十二,跟住,大家都討論咗好多其他政策;但結論係,關乎資源分配,尤其是香港人視為 entitlement 嘅權利,似乎比較易執行,亦似乎會有更多香港人覺得關乎自己切身利益。
十三,亦有人提出港交所壟斷(令香港股市變成大陸海外 ATM)、要求政府將來往銀行帳戶資料公開(例如有幾多個 current account、邊幾間銀行、結餘同交易額幾多,銀行提供利率又係幾多之類)。
十四,「我明白大家都想有切實有效亦可行嘅政策改變去舒緩香港目前嘅緊張局面,不過我覺得好似仍然未中重點。」
十五,重點係乜?簡單講,自從 1997 年主權移交,香港一直存在一個非常關鍵但又一直含糊不清嘅問題:何謂「高度自治」?即係咁,曾經我哋以為,高度自治解「除國防外交」,其實一切由特區政府去做決定。不過事實係,好多政策香港只有配合中央,特區政府冇任何 option。
十六,「國家對你咁好,你要咩 option?」我知道,有好多 120% 支持中央嘅人,一定會咁講。呢個係原則問題;你話係優待,都唔代表香港人一定要受。「點解唔受?」所謂嘅高度自治,就係唔接受都唔需要畀理由,明唔明?當然,唔需要唔代表唔會,但係唔需要係一個前提。如果你睇得明以上 subtle 嘅分別,你就知道中港矛盾真正嘅核心,就係呢個文化上嘅差異。
十七,每次北京將本來應該香港自行決定嘅事,提升到「國家主權」層面去講,即係以「主權」凌駕「治權」,香港人就覺得自己嘅自由同「原有生活模式」正在一步一步消亡。換句話說,要將香港穩定落嚟,北京一定要好具體清晰咁將「主權」範疇裡面嘅政策,同「治權」下特區政府自行決定嘅政策,清清楚楚列明。呢個討論嘅延伸就係:基本法肯定有唔清晰唔全面嘅地方,唔處理,最終問題唔可能解決。
十八,睇返過去十幾年,每次「主權」凌駕「治權」,香港就會有抗爭;廿三條、反國教、八三一到送中都如是,就係特區政府明明有治權去處理,但選擇去進行國家級任務。至於一帶一路、大灣區,亦一樣係。
十九,香港人嘅理性預期係特區政府從香港人最大利益出發,而唔係犧牲香港人利益去完成國家嘅任務,呢個就係「高度自治」嘅核心精神。你話香港人自私?算,吧,啦。作為自由主義者,我哋嘅信念係「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明冇?
二十,即係話,高度自治代表特區政府有權去否決中央提出但屬於香港「治權」範圍嘅事。家陣嘅現實係,只要係由中央提出,特區一定要死跟,而且一定要做到,而且要高調咁做,好似要咁先至可以彰顯「主權」。
廿一,你話北京係咪有「自卑情意結」吖?之前都講,成日要提住「香港係中國㗎」「香港嘅事係中國內政」,知啦~都話知咯。點解你搞唔搞得掂先?你當路人甲乙丙行過見你搞唔掂,好聲提醒句:「好心你就咪夾硬來啦。」你就又「主權」凌駕一切。唉!
廿二,另外,關於殖民地同宗主國嘅關係,尋晚有個好有趣嘅討論。殖民地同宗主國,最理想就梗係殖民地嘅人好想成為宗主國嘅一部份,但宗主國就唔係好想。假如香港同中國就有如波多黎各同美國,咁就一天光晒。By the way,除非打仗,美國唔會無端端同人講:「波多黎各係美國不可或分嘅領土」。
廿三,無錯,「主權」呢個概念,除左好表面嘅國旗國歌又或者行禮如儀,就只有打仗嘅時候你企邊一邊先至會見到。中國唔少人成日都覺得,自己要同人打一鑊,會有人佔領自己嘅土地,所以成日「主權」「主權」「主權」。當然,有少少智慧嘅人都睇得出,唔少極權政府將自己嘅存在同手段合理化,就係製造敵我矛盾,包括階級敵人同民族敵人。
廿四,所以,化解中港矛盾,正如數學入面,好多問題表面上簡單,但係答案可能幾個世紀都冇人諗到。不過,數學問題解唔到,好小事;政治死局拆唔到,結果就係一個秩序嘅瓦解(但唔代表新嘅秩序可以處理之前嘅矛盾)。
廿五,當年戴卓爾夫人曾經有提出過同北京以「主權換治權」」。北京拒絕,但換來「港人治港」嘅承諾。但幾十年後,大家先明白北京嘅理解中:「主權即治權」。
廿六,北京所理解嘅高度自治,其實係「你哋自己負責返執行政策」;即係話香港係「有責無權」。
- 完 -
波多黎各國歌 在 吳祥輝 Brian W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書名:勇士的國土
副題:環遊美國50州二部曲
眉題:09 吳祥輝經典作品集 美國三部曲
扉頁:獻給 所有為台灣制憲努力的人
目錄:
第一部 獨立 制憲
31 獨立宣言的誕生地:費城
32 獨立三部曲
33 精彩的制憲故事
34 美國憲法的原創性
第二部 建國 建軍
35 遷都華盛頓的條件交換
36 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帝國首都
37美國夢的歷史性奇蹟
38 橋和隧道建構的紐約市
39 小個體大雄心的常春藤:普林斯頓
40信用卡首都:威爾明頓
41美國國歌的誕生地:麥克亨利堡
42 最危險的城市:巴爾的摩
43美麗的海軍學院校園:安那波利斯
44平民的命名,貴族的翻譯:華盛頓特區
第三部 政黨政治
45茶裡加炸藥的昆西亞當斯
46民主黨和共和黨的誕生
47西點軍校打西點軍校:南北戰爭
48謙卑謙卑再謙卑的阿米許:蘭開斯特
49中國是美國再度偉大的希望
50對總統最無情的國度:美國
第四部 民權運動
51 RV旅行首途:維儂山莊
52美國稱霸全球的起點:諾福克
53北美的第一個殖民地:詹姆斯鎮
54以叛國為榮的城市:里奇蒙
55三個維吉尼亞大學最著名的秘密組織
56夏洛特賽車名人堂和哥倫比亞杜立德空襲
57廣場城市薩凡納獨特的慢遊車
58不受理的波多黎各公投建州案:佛羅里達
59金恩博士的故鄉:亞特蘭大
60非暴力抗爭的聖地:蒙哥馬利
(圖為詹姆斯鎮各州發現,建立殖民地和加入美國的簡介牌)
波多黎各國歌 在 職人SHOKUZiNE #世界女子網球單打冠軍 #什麼是國家 ... 的推薦與評價
為她的國家波多黎各帶來史上首金,然而在季初,普克的世界排名不過是百名以外。 ... 台上,現場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播放波多黎各的國歌,她一邊聽一邊淚流滿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