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德國記者說:「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非要找一個最討厭俄羅斯的國家,那很可能不是烏克蘭,也不是美國,而是立陶宛」這是一個傾全國之力抵抗共產的歷史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千里外的民主之友,#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
Republic of Lithuania
獨立於1918年2月16日
立陶宛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1939年,希特勒在歐洲大肆侵略,立陶宛夾在早就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波蘭,和還在長大的蘇聯之間。蘇聯自知抵擋不了希特勒,為了保全自身,決定和德國簽下《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不僅拆分了波蘭,更埋下波羅的海三國日後淪為蘇聯加盟國的種子。
1940年,蘇聯紅軍開始西擴,陸續佔領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在二戰期間像砧板上的魚肉,被德國和蘇聯兩把利刃來回宰割,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內,就被德蘇反覆併吞了四次。最終納粹德國戰敗,蘇聯笑納最後的勝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通通成了蘇聯囊中物,東歐赤化正式開始。
立陶宛在1940年到1990年之間的名字不叫立陶宛共和國,而是「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他們不喜歡這個名字,更不喜歡蘇聯。蘇聯加盟國的這段期間,立陶宛境內的民族主義運動時而有之,但沒人能真的推翻蘇聯,大家都只能咬牙忍耐。
終於等到1989年,行將就木的蘇聯已奄奄一息。立陶宛人民的「爭取改革運動」成立,他們邀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200萬人手牽手,形成巨大的人鏈,一起高喊「打倒俄羅斯帝國」、「俄羅斯人從波羅的海滾出去」。
隔年,立陶宛成為第一個宣布獨立的蘇聯加盟國。
你以為立陶宛就此自由了嗎?
當然不,蘇聯不可能善罷甘休。
1991年1月13日黎明時分,蘇聯將坦克開進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他們攻佔了行政大樓和電視台,目標是逮捕「爭取改革運動」的領袖、當時的立陶宛議會主席蘭茨貝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蘇聯萬萬沒意料到,立陶宛人民的堅韌意志以及對蘇聯的厭惡,是他們用坦克都壓制不了的。
成千上萬立陶宛人一起走上街頭,形成人盾守衛,他們手持棍棒和獵槍,拚了命要拯救被抓走的蘭茨貝吉斯。蘇聯軍隊越是對守衛的人民開炮,人民就越憤怒,最終有5萬人包圍著電視台,但他們沒有攻進去,而是高唱民族歌曲,並舉行祈禱。在這場對峙中,立陶宛政府不斷向西方世界發表聲明,希望各國譴責制裁蘇聯。最後戈巴契夫擋不住國際上的壓力,下令蘇軍停止攻擊。
這場「一月運動」最後造成14人死亡,700人受傷,但誘發了往後兩年內,蘇聯另外十多個加盟國陸續獨立。立陶宛人民用盡全力刺了蘇聯一刀,這一刀雖不致命,卻有著空前影響力。
立陶宛向世界示範,蘇聯不是無堅不摧,
極權共產是可以被推翻的。
脫離蘇聯恢復獨立後,立陶宛積極與歐洲、美國等國家建立關係。也在2004年加入北約和歐盟,快速融入到西方體系當中。這麼多年了,就算蘇聯換成了俄羅斯,立陶宛人還是一樣討厭來自東方的那個霸道大國。基本上不只是立陶宛,整個波羅的海區域都瀰漫著「仇俄情緒」,這幾年不斷用法規、制度想辦法「去共產化」。
不過仇恨沒有拖慢他們的進步速度。
2020年,立陶宛的各項表現如下:
人均GDP:22,245美元,全球第38名。(台灣27)
人類發展指數:極高,全球第34名。(台灣未列名)
全球和平指數:全球第37名。(台灣34)
全球幸福指數:全球第34名(台灣24)
民主指數:全球42名。(台灣11)
立陶宛雖然是個不到300萬人的小國,
但整體發展在全球前段班,和台灣相當親近。
除了俄羅斯,那隻新的共產巨獸,立陶宛也要抵抗。立陶宛上個月宣布退出中國17+1合作機制,不僅如此,它還呼籲東歐各國一起退出。這機制是中國主動和東歐國家提的,主要還是走一帶一路的老路線,撒錢換友誼。但立陶宛說,中國承諾要投資的那些基礎建設通通都沒實現。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Landsbergis)強調,這個17+1的合作幾乎沒有為立陶宛帶來任何好處,更糟的是還會分裂歐洲,所以建議其他國家也考慮退出。
對了,這位帥外交部長,就是當初在電視台被抓走的主席的孫子!
除了退出17+1,立陶宛更是幾乎在同一時間由國家議會表決,將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的行為定調為「種族滅絕」。提案的議員已經被中國列入黑名單,但她不怕,她還說:
「我們支持民主,因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共產黨政權佔領下生活了50年的殘酷教訓。」─薩卡莉妮(Dovile Sakaliene)
蘭斯伯格斯(Landsbergis)昨天發推特說:「熱愛自由的人,就應該彼此照顧。」但其實這不是立陶宛第一次對台灣友善。今年3月,立陶宛宣布要來台灣開設貿易代表處,又在5月,力挺台灣參加WHA。抵抗共產獨裁大國,是立陶宛用歷史累積出來的意念和能力。「捍衛民主」在立陶宛不只是政黨口號,而是所有人民根深柢固的精神象徵。
最後我想貼上一段一樣是由他們的帥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說的話。還記不記得白俄羅斯有位「婦仇者」─季哈諾夫斯卡婭。她代夫出征參加大選,結果被「歐洲最後一位獨裁者」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迫害,最後逃到立陶宛。五月初,盧卡申科要立陶宛把人交出來,
蘭斯伯格斯這樣回他:
「立陶宛過去和將來都是一堵牆,所有受到政權迫害的民主力量都可以在這堵牆後面尋求庇護。因此,每一個在立陶宛找到避難所的人都可以感到安全,因為他們不會被引渡。既不會因為他們爭取民主的鬥爭,也不會因為言論自由和宗教觀點而被引渡。
地獄凍結之前,立陶宛都不會把Tikhanovskaya交給白俄羅斯。(地獄烈火永生,不可能凍結,意味者立陶宛永遠不可能引渡)
(‘Hell will freeze over’ before Lithuania hands Tikhanovskaya to Belarus)」
謝謝立陶宛,
30年前你們向東歐國家示範極權共產是可以被擊敗的。
30年後的今天,
你們再次為全球示範,
再小的國家,都不須畏懼不合理的強權。
參考資料和200萬人牽手照都放在網站上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623-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阿湯趣歷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波羅的海 三國 加入北約 在 Kai Chi Leung 梁啟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整理。
【港大「民主與民族:香港自決路上的兩難」論壇2】
[梁啟智:凡有利贏得公投的事就應去做]
「我不覺得這樣是合理化。」現職時事評論員的梁啟智這樣回應。
同為論壇講者、前《學苑》總編輯梁繼平,剛稱梁啟智為「老師」後向他提問:即使由下而上去實踐民主,不改變中港政治關係,實踐空間會愈發收窄,而左翼是否助長並合理化了「權不在我們」的既定現實,如沒審批權就不如想如何融入、而不嘗試去取回這權,因而令人不去爭取改變。
「第一件事唔好叫我老師,我唔係好鍾意啲人見到我,係咪都叫老師。」梁啟智未說完,旁邊的朱凱迪忍不住身同感受開聲笑道:「係啦,我都聽到很肉麻呀。」朱凱廸對被人稱作「議員」也似感到毛管直豎,桌上的名牌本印著「朱凱廸議員」,後來他把紙折起,牌上只剩下「朱凱廸」三個字。
言歸正傳。梁啟智除了理解既定現實的存在,更會就此作出挑戰,思考能做什麼去達到最終目的--他認為,香港人走向命運自主,是「天經地義」。
「我就是在這前設下,儘量在香港擴大接受和支持自主的人之圈子,無論做什麼我也是會支持的,不理是用什麼語言、什麼標簽符號,沒所謂,在這前設下我要這樣做,但不代表我同意(既定現實)的存在,絕不是這個意思。」他說。
這位怕被稱為「老師」的學者,七月向中大請辭後,因今年是蘇聯解體25週年而特地到波羅的海七國一趟。他指,當年愛沙尼亞、拉脱维亞和立陶宛這三個蘇聯加盟共和國中,俄羅斯人所佔的人口比例不低,情況有點像原屬烏克蘭、兩年前公投後「脫烏」、加入俄羅斯聯邦的的克里米亞。1990年後,三國相繼就去留問題進行公投。誰有權投票?當年每個居民,在這重要的關口之前,都有投票權;而最後結果是脫離蘇聯成功獨立,2004年加入北約及歐盟。他又提到,兩年前加泰隆尼亞和蘇格蘭的獨立公投,採取的亦是所有公民都有投票權。
這位地理學者,看重的是能達致前途自決的道路,認為任何能增加可能性的方法,都不應在思考中被排除,尤其是當在可見的未來一段時間,單程證審批權仍牢牢地掌握在北京手中,內地人會不斷來港,在這情況下,當有朝一日要就香港自主作公投時,他們無可避免地亦成為被爭取對象。
「如你想好像波羅的海般『贏到開巷』時,譚仔那個講廣東話不正的『阿姐』一樣是你爭取的對象。問題是如何在爭取自主時,連她這票也要取得。」梁啟智說。「凡是有利於我們贏得這次未來公投的事情,我們就應去做!這是我去檢驗任何主義、分析甚至字眼的一把尺。」
「獨立不是終點來的。」他續說。「我看了七八個國家獨立的案例,發覺這絕不是終點來的。 而且還有『路徑依賴』的問題:我們如何爭取獨立,會影響之後的自主能不能穩健。」梁啟智說,用什麼方法、框架或字眼等去推動香港自主都要小心選擇,有些方法或會帶來負面影響。
中國:或望香港成白俄羅斯
他指出了一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的事:「新移民未必是香港自主的最大阻力,雖然有很多人也相信威權。每次選舉很多去投建制派的不是新移民,而是在港住了幾十年的人。」他認為要多作民主討論,因為即使確立香港自主,也要保衛其中的民主價值。
梁啟智以旅途中經過的白俄羅斯為例,這東歐內陸國家1991年時亦脫離蘇聯,但由於與俄羅斯有千絲萬鏤的關係,即使獨立但分別卻不大。「如果有一天香港獨立了,特首叫『葉劉月娥』,是選出來但都是假選舉來的,她可以連任十次,會以『香港共和國』身份跟中國簽各種的賣港條約。」他說。「我懷疑中國係想要咁嘅嘢,多於一國兩制。」
「我們真的要想想有關『路徑依賴』的事,在這過程討論時要少擺些立場、多說實際情況。我相信在座大多數人目標一致,理念上沒有什麼好拗的。問題只是,完成這件事的方法。」
朱凱廸:把握時間開新戰線尋突破
朱凱廸認為,取回單程證審批權是共識但並不足夠,要就著未來數十年人口的下降趨勢,仔細研究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影響。「若說『落閘』、『取消單程證你回去大陸團聚吧!』只是在表達某些情緒。」他說。「單單聚焦在取回審批權並不足夠。很多要跟進的問題未有人問,是需要有些『功課』交出來。」
他不同意梁繼平指左翼似「忘記中國因素」的說法,他說,很多香港的社會運動直接對抗的,就是中國巨大的身影,如高鐵和土地發展這些社會公義問題,涉及很多大陸資本及本地財團利益,故此要有對足夠的對抗力量,在議會取得過半議席,是民主派目標之一。
朱凱廸日前與民間勞工團體會面,他們提到在爭取政府清潔工外判制標準的修訂,根據現時條件和經驗,可能要花四五年時間。「民族主義者看來,真是『嘥時間』到不得了。」他說,提出把「自主自決」思維滲入傳統勞工議題。「不是直接說勞工政策問題,而是『兜一個圈』,去說居民自決垃圾管理問題,把屋苑或屋邨垃圾站『合作化』,以取回少少請人權利、勞工權益待遇或會好一試。」
「這是個動態鬥爭,最重要的是有否把握時間去開拓一些新的戰線,以突破某一些位。」其中一個戰線,當然是他揭露與橫洲「官商鄉黑」關係密切的鄉議局,不過他笑稱明知困難重重:「咁係難啲啦,冇咩人和應我。開新戰線在這動態鬥爭中,要維持或壯大力量,但又明白下次立法會選舉他們唔俾你玩、冚咗檔、議會路『交义』了會點做,我也答不了你。」
梁繼平:獨派與自決派分岐不深 存對話空間
《香港民族論》編者之一的梁繼平指,中國的「中華民族主義」霸權,企圖把其文化和政治影響力蔓延至其他地區,在意識形態上作操控; 而「香港民族主義」就是要挑戰和對抗這種霸權,以公民價值作為核心,提高香港人自主意識和公民實踐,以在未來能自決前途,與傳統民族主義強調內在條件如血緣、宗教和背景等有所區分。
這就是為何大部份年輕人抗拒推行國教和普教中,他說,他們認為這是中國企圖同化身份認同、以達政治控制的手段。「很多時政權控制一個地方的切入點,並非直接派兵,而是通過文化和身份認同達至長遠政治控制。故此我們抱持怎樣的香港人價值,是會影響未來的政策。」他說。「(民族主義)認為不能忽視背後身份角力和政治影響力。」
他亦以克里米亞為例,指其人口有五成八是俄羅斯人、兩成八烏克蘭人和一成二韃靼人。他指,俄羅斯人長期驅逐有很強身份意識的韃靼人。公投時,最後八成俄羅斯人贊成脫烏。「一片土地作自決公投時,也不能忽略其中身份政治的角力,並非所有人都有同一意願,而背後是為哪個『祖國』服務,或是用哪個身份意識的利益作依歸,都對公投結果有很大影響。」
有不少本土派支持者指責「左膠」的,是有關支持「分配正義」的看法,梁繼平不認為本土或自決的理念,會令公共資源重新分配予弱勢社群被忽略。他說,香港人對新移民的不滿,不少源自制度上的漏洞,即單程證審批權在北京手中。解決本地人與新移民對立方法之一,首要是取回審批權,至於申請來港人士是否要合符懂廣東話和香港的政活制度等,都是未有被真正討論的議題。「沒有institutional trust,social trust就難以出現。這種漏洞助長社會上不信任的論述,覺得這是人口殖民等。」他說。「解決了後,會有助新移民融入我們的政治制度。」
他相信,一個歷史概念被建構和應用在某歷史條件下,以達至其作用;但當歷史條件轉變時,這概念就要被解構和批判,如台灣民族主義,當年是為對抗國民黨和中國民族主義霸權而生;當民主政制穩定下來時,這主義就受到挑戰,例如原住民如何在這論述中得到認同、資源如何分配等。
「香港在這時提倡民族主義,是要對抗中國的影響,培養內部自治意願。」梁繼平說。「在這歷史條件下,民族主義有其一定作用,未必與左翼的分配正義或自決公投有矛盾,兩派的矛盾未必這樣深和沒對話空間。」
==========
小小後記:
今次論壇後,主辦的港大《學苑》送贈深綠色小錦旗與講者們。作為講者的梁繼平回座後,便與梁朱商量,二人立刻拿出小旗讓這名前《學苑》總編,幫手「回收」:)
【港大「民主與民族:香港自決路上的兩難」論壇 1: video】
https://www.facebook.com/…/videos/vb.56…/10153844914047056/…
【港大「民主與民族:香港自決路上的兩難」論壇 2: video】
https://www.facebook.com/…/videos/vb.56…/10153853589817056/…
Socrec 論壇記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kcDz7r-Pk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Kai Chi Leung 梁啟智
波羅的海 三國 加入北約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強國復興的賭局
華爾街日報/ Walter Russell Mead
誰是本周冬季奧運最勇猛矯健的身影?
不是某位滑雪運動員,而是普丁(Vladmir Putin)。
這位俄羅斯總統破釜沉舟般的地緣政治博弈
已成為最熱門的“比賽”。
近日來俄羅斯在外交“賽場”上大顯身手,
其動作之回轉,步法之華麗比任何一場冬奧會賽事都來得精彩。
普丁克服重重障礙,在美國和歐盟的政治對手身邊滑起了圈子,
令他們茫然困惑。
擺在普丁面前的最大問題說來簡單: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是一個弱國。
如果拋開其油氣資源、核武器庫和
冷戰(Cold War)時期留下的情報網絡不談,
俄羅斯也就不剩下什麼可圈可點之處了。
俄羅斯經濟總量僅似意大利,俄羅斯族人口衰減,
近鄰中國正強勢崛起,高加索地區局勢持續動盪。
如此情境之下的俄羅斯難見強國光彩。
然而普丁無法讓民眾安然看待國家的衰落,
與英國或法國不同,江河日下是俄羅斯無法忍受的事情。
蘇聯解體距今並不久遠,帶來的傷痛太過強烈。
1999年普丁上台後不久便成功鎮壓了車臣的分裂叛亂、
掃平其首府格羅茲尼,並終結了車臣實質上的獨立。
盡管此事令普丁聲名遠揚,然而被消滅、關押的世俗反叛力量
卻在隨後被兇殘的伊斯蘭勢力所替代。
普丁若想長久握穩大權,就必須肅清國內的恐怖主義及叛變勢力,
振興國家力量,在國際社會中受到尊重,
並在後共產主義時代重塑昔日帝國光輝的道路上邁出腳步。
雖然離實現目標還差得很遠,
但普丁已取得的進展超乎許多西方人的意料。
他停住了冷戰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朝著俄羅斯周邊國家進行東擴的步伐;
繼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之後,
未再有前蘇聯加盟國急於加入北約。
與此同時,隨著美國在阿富汗的戰事日漸平息,
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開始增強。
然而對普丁而言,
沒有什麼比拉攏烏克蘭進入己方陣營更為重要的事情。
烏克蘭曾是前蘇聯加盟國中繼俄羅斯之後的最大國家,
也是最重要的國家。若烏克蘭真地和歐盟建立經濟同盟,
就注定俄羅斯最多只能是歐洲的第二大力量。
長達三個世紀的帝國復興工程將以失敗告終,
而俄羅斯也將像英國、法國等告別了帝國時代的歐洲國家那樣,
只能在世界秩序中扮演更小的角色,
被迫制定新的自我形象和外交政策。
普丁的計劃曾在去年秋天險些被斷送。
當時歐盟認為和烏克蘭簽署聯系國協定的時機已經成熟,
而這必將使俄羅斯的帝國之夢破滅。
但俄羅斯眼疾手快地向烏克蘭承諾了150億美元貸款
(估計也讓烏克蘭某些能夠幫忙的寡頭政治家們嘗到了些許甜頭),
令烏克蘭回心轉意,扮演了一回“落跑新娘”
把歐盟悲慘地丟在了婚禮的殿堂上。
俄羅斯計策的成功令歐盟和美國倍感詫異,
目前歐盟和美國正力勸烏克蘭改變主意,然而迄今仍未成功。
歐美雙方在公私場合間的相互貶損也沒給此事帶來助益。
在最近發布在YouTube網站上的一段通話記錄中,
奧巴馬政府一位負責歐洲事務的高級外交官員
在與美國駐烏克蘭大使交談時爆粗口說“歐盟滾蛋”,
通話記錄的發布者可能是俄羅斯人
(美國聯邦政府指責俄羅斯使用情報手段獲取錄音)。
與此同時,普丁繼續他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
只要烏克蘭繼續猶豫下去,普丁的夢想就會延續下去,
而對於社會分裂、政府軟弱、寡頭政治家勢力強大的烏克蘭來說,
這種猶豫是很自然的事情。
再看更遠的地區:在中東,普丁也取得了顯著的外交成就。
考慮到遜尼派(Sunni)聖戰主義者在高加索地區的活動日益猖獗,
加上莫斯科長久以來與敘利亞、伊朗關系密切,
普丁認為,如果什葉派(Shiites)能在困擾中東良久的宗教爭鬥勝出,
俄羅斯將更加安全。
他指出,眼下一些車臣和其他俄羅斯公民
在敘利亞和伊拉克與遜尼派阿拉伯武裝分子並肩戰鬥,
而由什葉派把持的伊朗政府也與他一樣
相當仇視和提防遜尼派聖戰主義者。
此外,伊朗和俄羅斯都希望殺殺美國在中東的威風。
過去六個月以來,莫斯科在中東真是如願以償.
美國人多次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
對美國總統歐巴馬單邊劃設的“紅線”
(即禁止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大肆戲弄;
企圖推翻阿薩德政權的遜尼派由於內訌而節節敗退;
華盛頓的最親密盟友(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
對美國決策或決心的信心降至罕見的低水平;
而埃及政變後掌權的新政府和反對派穆斯林兄弟會
竟然都持有反美主義的政治觀點。
普丁在輿論宣傳方面也取得了成果。
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合同雇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事件
對於俄羅斯來講是一次絕佳的勝利,
而對於美國而言則是一次顏面掃地的挫敗。
作為一位克格勃(KGB)老手,普丁很清楚
情報和宣傳能力是前蘇聯最重要的遺產之一;
現在,俄羅斯的間諜和公關專家們又光榮回歸了。
斯諾登向世人抖露出了美國國安局監聽項目,
這件事並不僅是人們茶余飯後的娛樂談資,
更是在美國與其歐洲伙伴之間打進了一個楔子。
如果布里茲涅夫和史大林在世,一定會對此稱賞不已。
不過普丁並沒有佔到“天時”之利。
自從1989年以來,俄羅斯就一直沒能有效振興經濟,
這使得普京無法大展拳腳。美國的外交手段也許挺拙劣,
但美國對頁巖石油和頁巖氣的成功開發
擊中了俄羅斯經濟的要害。
隨著美國停止進口天然氣,大量剩余天然氣湧入全球市場,
俄羅斯天然氣的客戶們因此紛紛要求獲得更優惠的能源供應條款。
水力壓裂技術讓普丁的國庫“縮水”,
更何況俄羅斯向來都是囊中羞澀。
更糟糕的是,無論俄羅斯怎麼做,都擋不住中國在東方的崛起,
而在西面,德國的身影也正日益活躍。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人口結構正發生變化,
佔少數派的穆斯林人口正快速增加,
而信奉基督教的斯拉夫人的人口數量則在萎縮。
在俄羅斯南部地區,穆斯林教徒正悄然進入
清真寺和伊斯蘭宗教學校。
隨著俄羅斯民族力量的逐漸衰弱,
普丁將不得不施展各種手段來扭轉、推遲或者遮掩這種衰落。
單從表面來看,普丁絕對是全球最遊刃有余的外交家。
笨拙的中國人只要稍有動作就會引起對該國崛起的鄰邦的擔憂,
而凱瑟琳﹒阿什頓(Catherine Ashton)和約翰﹒凱瑞(John Kerry)
這樣最頂尖的歐盟和美國外交家則經常是手忙腳亂。
但在腳下冰層逐漸融化的情況下,
普丁的花樣溜冰還能滑多久呢?
即便如此,美國人也不應太沾沾自喜。
有時候那些聰明的韜光養晦者反而能笑到最後。
普丁炫目的外交策略若想成功,
他最需要的是:對手犯錯。
迄今為止,美國和歐洲已經給足了他所需要的一切良機。
如果西方國家不趕緊重振旗鼓嚴陣以待,
那麼普丁很有可能笑傲賽場,
最終將“金牌”攬入囊中。
(本文作者是巴德學院(Bard College)教授,他還著有《特別眷顧:美國外交政策及其對世界的影響》(Special Providenc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How It Changed the World)一書。)
波羅的海 三國 加入北約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