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極少數我願意接受邀稿寫作的文章...
【面對變動的時代,更需要獨立書店的觀點】
~二0二0年友善書業獨立書店「非文學類」排行榜觀察(文章出自《閱讀的島》)(此文近3000字)
文|洪震宇
二十一世紀才邁入第二十年,就遇到這個世紀變動最劇烈的一年。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席捲全球,讓全世界閉關自守,人心惶惶之際,只有台灣迄今安然無恙,但是全球化的停滯,衝擊各行各業,台灣也不能倖免。
此刻,當時代的高速轉輪突然停滯的時刻,正是透過閱讀沈澱與靜思的時機。從今年友善書業合作社的非文學類排行榜的變化來看,可以看出變化幅度與軌跡。
觀察2017到2019年這三年的十大排行榜,共同點就是台灣在地化的課題。2017年是職人類書籍掛帥,包括《做工的人》、《靜寂工人》、《開店指難》與《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談的是工人、獨立書店店長與記者的職業故事,另外幾本也都以台灣議題為主。
2018年入榜的書籍,幾乎都以生態、農業與環境、藝術與文化主題為主。像《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手繪台中日和》、《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等書。
2019年的台灣在地主題更豐富多元,進榜多達九本。從山林與海洋構成的自然環境,包括《黑潮島航》、《台灣山林百年紀》,建築類的《台灣日式建築紀行》與《街屋台灣》、飲食類的《台灣漬:24節氣的保存食》、地圖指南類的《台灣地圖》、《臺北歷史地圖散步》與《台灣最美的地方:國家公園地圖》、歷史,甚至還有屏東在地書籍《本地The Place03:屏東》。
這三年的排行榜,融合城市與鄉村,山巔、海濱與群島各個不同類型獨立書店的非主流觀點。這些觀點不同於主流銷售排行榜,也與金鼎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Open book」年度好書有所區隔(2017年《靜寂工人》獲得金鼎獎、《做工的人》入選「Open book」、2018年《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與2019年《黑潮島航》入選「Open book」)。
==2020年排行榜的年度課題==
獨立書店的觀點,也會隨著大環境挑戰而流轉與變動。從大環境來說,2020年呈現跟過去三年截然不同的劇烈變動。疫情的衝擊改變過往的生活型態,例如無法出國,要保持社交距離,也增加更多個人時間,在動蕩不安的環境中思考未來的因應之道。另外,下半年的報復性國旅,也增加國人往在地旅行的機會,同時香港抗爭的議題一直延燒,雖然疫情讓這個抗爭熱度趨緩,但是中國對抗爭人士大動作的拘捕,仍然引發台灣人的關心。
在這些趨勢下,2020年十大排行榜名單展現很大的變動。主要是出現兩本翻譯書、兩本與政治議題有關的書,還有三本關於香港議題的書,相對於去年九成都是台灣本土文化、生態與歷史為主的書,今年只有兩本入榜。
仔細檢視榜單,前三名內容就跟過往特色截然不同,也代表今年獨立書店的三種新觀點。前三名依序是《給未來的讀者》、《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自由時代》雜誌編輯室報告文選》與《風土經濟學: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分別呈現自我反思與探索、伸張民主與真理、創造在地與世界連結的三種觀點。
==三個觀點,三種探求==
先談自我反思與探索的角度。《給未來的讀者》最令人意外,過往第一名都是談比較大的議題,例如《黑潮島航》談環境,《如此人生》與《做工的人》談的是被忽視的勞動者,然而《給未來的讀者》看似非常軟性的「雞湯文」,其實是談很堅硬的閱讀價值,透過簡短溫暖的文字,鼓勵閱讀者在個人的微小世界中,創造好奇探索的旅程,才能創造不同的未來。
由於作者李惠貞經常帶領讀者在獨立書店進行閱讀探索的活動,也曾在友善書業的社員大會演講,對於獨立書店的店長來說特別有共鳴,更會與讀者分享《給未來的讀者》的觀點。
另一本進榜的翻譯書《就是走路》,也類似《給未來的讀者》的風格。文字簡短溫暖且知性,透過走路來探索自我,也是一種閱讀世界的方式。這兩本書在疫情動盪的年代,傳達追尋平靜時光與自我沉澱的意義。
今年排行榜呈現的第二個觀點是伸張民主與真理。以《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自由時代》雜誌編輯室報告文選》為例,這是鄭南榕1985~1987的文選,為什麼要閱讀三十多年前的文章?身處自由時代的我們,再去看當年的論述,依然覺得很熟悉,沒有任何違和感,同時論理清楚,仍具有時代精神與意義。
榜上另一本也讓人意外的是《北農風雲》,作家吳晟談的是女兒吳音寧在北農擔任總經理時,被政黨與媒體惡意打壓的過程。同樣也是清楚的說理,運用證據去反駁惡意抹黑,目的是還原事實,追求公平的真理,具有透過公共論述來突破假新聞的價值。
伸張民主與真理的觀點,也適用在三本香港議題的書籍上。《被消失的香港》是藝術畫作,呈現香港人民抗爭的意義,以及威權打壓的恐怖。《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則是運用台灣與香港兩地的媒體力量,透過現場報導與攝影,有脈絡的第一手記錄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歷程。《香港第一課》是有系統的探討香港遭遇的各種問題,從認同的爭議、制度的爭執與未來的方向,一層一層追根究底,找出底層的問題與脈絡。
這五本書都是談公共議題的政治之書,在今年排行榜上比重最高。獨立書店的店長們一定特別關心民主與自由,真理與公平的價值,才會推薦給讀者,希望持續關心台灣與香港的未來。
最後一個觀點是創造在地與世界的連結。在地化不是為了內縮,而是為了與外地、世界更好的溝通,入榜的《風土經濟學: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談的是台灣熱門的地方創生議題,主張深度找尋台灣各地的風土價值,透過系統化的方法與流程,以人類學的在地紮根態度與方法,由下而上的挖掘與設計,不能濫用政府資源,才能夠帶來文化、社會與經濟三贏的價值。
這本書能夠排行第三名,代表散落在台灣各個角落、重視風土文化內涵的獨立書店,也關心書店如何能成為共好平台,協助地方、社區實踐文化、社會與經濟的三贏。本書作者也經常到各地的獨立書店演講,希望與讀者面對面溝通,討論地方風土如何創造永續經濟的議題。
另一本《通往世界的植物:臺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則是深入高山肌理深處,透過臺灣高山植物擔任引路者,呈現百萬年來臺灣島與全世界的連結,讓讀者重新認識臺灣高山的生物多樣性,以及獨特價值。
最後一本翻譯書是比較學術的《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要讓讀者反思觀光發展的正負面衝擊,包括保留文化遺產、發展生態觀光維持生態保育,也有失去地方主體性、環境污染等議題,讓我們思考發展觀光的類型、方式與價值,也能與《風土經濟學》相互呼應,也傳達獨立書店重視觀光議題的公共性。
==獨立書店,向讀者提問==
綜合觀察2020年非文學類榜單,能看出獨立書店的觀點與選書提案力,對不同議題的倡議與主張。尤其今年榜單有三本書各自獲得其他書籍大獎,是四年來最多的一年,也能看出店長的慧眼,包括《風土經濟學: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獲得金鼎獎,《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得到台北國際書展的編輯獎,《通往世界的植物:臺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入選「Open book」美好生活書。
在這個閱讀日漸式微、讀者不太去書店買書的年代,每年還會出現三十家新書店,這傳達什麼意義與價值?也許是與變動的時代對話,更重視獨立思考的價值。
如同《給未來的讀者》最後一章的提問:「你想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
獨立書店用2020年的這十本書向讀者提問,也為讀者解答。
海洋生物多樣性解答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日一色你來挑戰 Zoom In & Zoom Out
#猜猜答
今日解答:是海洋藍,還有那些我們丟棄的塑膠垃圾藍。
【藍色】
天下雜誌 報導,台灣綠色和平、荒野保護協會在2019年7月發布「#台灣海岸垃圾總體檢」報告,發現全台灣一年的海岸垃圾,可以裝滿15萬袋的黑色大塑膠袋。
其中九成的海岸垃圾都是塑膠製品,最常見的就是 #塑膠瓶蓋。聯合國警告,再不行動,未來海洋中的垃圾將比魚更重。
-
藍色不只在海裡,也在河裡,昨天網友在苗栗竹南鎮驚見「#藍色多瑙河」,整條水溝變成阿凡達藍,疑似是被上游工廠排放廢水,環保局已經展開追蹤稽查。
-
不只水,藍色更常出現在電影跟卡通人物視覺形象用色。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的業務報告上,國民黨立委陳雪生也開玩笑的問為何交通部長 林佳龍 只打綠色領帶,要求下周改打藍色領帶,林佳龍也當場答應(????)
總的來說,藍色對我們意義重大,#淡水河 每年排進去大海的垃圾是全世界第16名,更常被象徵對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的追求。
還有快泳蛙。
其他顏色挑戰,去 未來城市FutureCity
===
【藍色】BLUE
· PMS : 7461 C
· C 96 M 41 Y 6 K 0
· R 10 G 151 B 217
· HEX: #0A97D9
===
// 是說,你們為什麼做這個企劃? //
我們這次跟 未來城市FutureCity 合作每日一色的顏色挑戰,藉著對視覺畫面的 Zoom In & Out,改變視距,觀察社會運作。
Zoom-In 是把視距縮小,對事物近距離觀察,Zoom-Out 則是相反,讓你綜觀全局。不同人的遠、近視角,必然會有不同詮釋結果,這才是 Zoom In & Out 企劃的核心。
為了讓艱澀的議題好入口,加上 #顏色 是我們了解社會真實的重要媒介,我們決定透過距離與視差與大家交心。
#colorchallenge #ZoomOut
#藍色 #CSR #CSR天下 #企業社會責任 #顏色Pantone #Pantone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海洋 #環保 #海廢 台客劇場 TKstory RE-THINK 重新思考 #海洋 #減塑 時代在走 愛地球要有
海廢照片: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