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看似廣闊無垠,其實有漁場、船舶航道交錯,想要設置風場須得步步為營規劃。然而政府宣示的目標卻極為緊迫,未來,將有約四成的西部海域都將成為風場,插滿兩千多支風機的海洋,在沒有排除捕魚熱點的規劃下,漁民將無容身之處。
(他國開發離岸風電如何兼顧漁業?請閱讀英國、德國與日本的良好規範: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5678/)
位在苗栗竹南龍鳳漁港外僅2公里的「海洋風電」案場,高聳的22支風機離岸極近,覆蓋了苗栗漁民最重要的作業區域。漁船只要靠近,就會遭到風電公司的工作船驅趕,看著龍鳳港的出海口,那個傳統上稱之為「海門」的方向,老漁民感慨,風機插下去後,海門就此關上,大海再也不屬於他們。
若說離岸風機擋住苗栗漁民的家門,彰化漁民簡直是坐困愁城,台灣現在規劃中的風場,有八成都位於彰化海域,預定插上六、七百支160米大型離岸風機,恐怕全縣的捕撈漁業都要奄奄一息。
風電的開發過程出了什麼問題?「資訊不透明」是主要問題核心,風機對不同漁法造成程度不一的影響,現行制度無法辨識不同利益關係人受到的損害,是問題的核心。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5745/
【重磅調查: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
https://www.newsmarket.com.tw/wind-energy/
台灣是世界級的優良風場,將風轉成電,是能源轉型契機,可惜台灣制度尚未完備,風電即已急行上路,導致海線居民生活生計與生態受到巨大衝擊。
《上下游》歷時一年田野調查與跨國採訪,發現相較風電先進國的良好規範,台灣陸域風機與社區距離規範過於寬鬆,噪音眩影妨礙生活,海上的離岸風機則因缺乏海洋規劃與專法管理,風場與漁場、航道高度重疊,重創以家計型漁業為主的沿近海漁業。
《上下游》調查,全球離岸風電最大國─英國,制度最為完善,不僅成立專責海洋管理單位,也極為重視民眾的早期參與,透過「漁業聯絡」制度,風電商在開發初期就與當地居民和漁民開啟對話,謀求共存共榮之道。
《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專題,由海岸的田野到跨國經驗分析,遍訪專家學者、政府相關單位、事件中各不同利害關係人,歸納出風電制度五大缺失和解方,企圖找出綠能與社區共存的可能解答。
https://www.newsmarket.com.tw/wind-energ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海洋風電 在 張淵翔 JCI Sean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4 星期三 農曆六月廿六日 天氣 晴
基隆市議員張淵翔服務處新式工作法✨
👉方式:臉書粉專線上直播服務
👉時間:週一~週五 9:00~9:30
👉內容:接受各方建議,分享有趣的時事與基隆市新聞分享
因應新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大家都少出門,少了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因此淵翔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大家有問題也可以上線來問我歐👌
🎥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sean/live_videos/
或是臉書搜尋keelungsean
張淵翔Line ID: @m0937507877 聯繫電話:02-24692122
📣直播了一段時間,分享好友葉文昌留言說:「這7月初說有個環評說明會,基隆有哪些人參加?內容如何?就在我們家後面,我有船也停在外木山港,也很關心。」
分享好友張智涵留言說:「填海造陸 只讓天然氣用30年要永久破壞生態 現在還在反核傻傻的 海洋風電台灣真的適合嗎 要去查看看風電損壞率」
海洋風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tw, 就在我們昨晚分享說明圖片ㄧ內容的那個時刻(07/29晚間七點半),台灣的風力發電總發電量為107.2MW (out of 總裝置容量840.2MW), 光是竹南海洋風電離岸風場就貢獻了50.4MW (out of 128MW裝置容量), 也就是說,在這個當下,台灣的風力發電(陸域+離岸)的淨發電量/裝置容量比為11.235%,但是竹南海洋風電本身的數值卻是42% (50.4/128)。
很清楚的,實際資料一再重複指出,在超過決大部分風力機組的啟動風速,通常是每秒三公尺風速之後,離岸風力機組的發電效能,可以明顯優於陸域風力機組,然後這樣的效能優勢隨著風速提高,會逐漸縮小,直到風力狀況好的讓無論陸域或離岸風力機組都可以滿載發電,發電效率不分軒輊。
至於 cut off 風速 (因風速過高,風機自動進入保護狀態停止發電,待風速降低到安全標準之後,再自動恢復運轉發電),我們目前的理解是離岸風力機組的抗強風能力會普遍優於陸域機組,這也表示在除了強烈颱風等級以上這樣的極端強陣風的狀態下,分散式分佈在海域各處的離岸機組都還可以有局部、間歇性發電的能力,不致於像大型集中式核、火機組那樣,只要一部大型機組故障下線,立刻讓供電系統少掉一大塊供電量。
分散式發電模式有其不可輕忽的韌性與彈性!千萬不要小看、誤判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電這種分散式發電模式的優點。
PS. 無可諱言地,夏季是台灣風力發電的度小月季節,尤其是在每年的七月、八月兩個月份的風況,實在對風力發電最為無情,但是,即便如此,風力發電機組還是默默的盡忠職守,運用所有可能的風力來進行發電。
先讓我們來觀察一下過去十天以來,台灣風力風電的即時運轉發電狀態視覺化統計圖表 (07-20 19:30PM ~ 07-30 10:30AM)。(圖二)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07/21 凌晨01:30AM開始一直到07/24 上午10:30AM 期間,因為受到煙花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風況良好,讓台灣的所有風力發電機組的運轉發電狀態都很暢旺。
即07/24晚間07:30PM開始,又受到颱風外圍環流遠離之後,從台灣西南海域所引進的旺盛西南氣流季風的影響,風力發電一直到07/26晚間07:30PM期間,也都能夠有不錯的運轉發電表現。
回復到台灣夏季常態的天氣型態之後,風力發電還是可以維持夏季正常的遠轉狀態,我們可以隱約觀察到,夏季風力發電量的底部,大約落在50MW~100MW的水平之間,這大概就是現階段,在大規模的離岸風力機組陸續加入運轉發電之前,台灣夏季風力發電的典型實際運轉常態了。
言歸正傳。
讓我們再從一張07/29晚間21:30PM,台灣每天用電量開始進入夜間離峰時段的風力發電即時運轉狀態(圖三),從這張電力運轉即時資料也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全台灣該時段總數超過300多架風力機組的總發電量43.6MW,其中光是目前唯一進入實際商轉發電的一座僅有22架前一世代離岸機組的竹南海洋風電的發電量就站了17.2MW, 光它一座小離岸風場就貢獻了40.74%的總發電量。
再讓我們再觀察一下這張今天(07/30)上午10:20AM時段的風力發電即時運轉狀態統計表(圖四),當全台灣開始要進入每天用電尖峰時段的時刻,風力發電的即時運轉狀態,在上午10出頭的時段中,台灣風力機組總共發出230.2MW的電力(總裝置容量為840.2MW),換算淨發電量/裝置容量比(%),該時段的平均發電效率為27.398%,但是光是唯一商轉發電中的竹南海洋風電22架離岸風力機組的發電量就達到89MW(總裝置容量128MW),佔當時全台灣300多架風力機組的總發電量的38.662%佔比,海洋離岸風電當時段的機組平均發電效率達到69.531%,遠遠高於當時段的全部風力機組加總起來的平均發電效能27.398%。
事實上,當時段陸域風力發電機組發電效率最高的是位於台中港區的陸域風力機組,其發電效率是40.278% 。
69.531% (離岸風電) vs. 40.278%(陸域風電最佳者) vs. 27.398%(全台所有風力機組總平均),離岸風電的效益不言自喻,一目了然!(圖片五)
見微知著,我們目前還有數百架裝置容量更大,更深入風況更佳的海域、發電效能更優的新世代離岸機組今年正在施工興建或者明年開始即將投入施工。不是嗎。
離岸風電的威力,才剛要開始展現而已。
<3
海洋風電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海洋風電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海洋風電 在 海洋風電 - 沃旭能源 的相關結果
海洋風電 (Formosa1)是台灣首座離岸風場,位於台灣西北部苗栗外海約3公里處。沃旭能源於2017年初起參與投資,取得35%的股權( 其他持股者為JERA 32.5%、麥格理25%、 上 ... ... <看更多>
海洋風電 在 海洋風電-台灣首座離岸風力發電場 - 能源教育資源總中心 的相關結果
圖1 海洋風電場(PHOTO BY 海洋風電)。 龍鳳漁港,位於苗栗縣竹南鎮龍鳳里,位置緊鄰著西濱公路,是冷水溪出海口及龍鳳大排 ... ... <看更多>
海洋風電 在 Formosa 1 – 海洋風電– Offshore Wind Farm Pioneer 的相關結果
Formosa I 海洋風電位於苗栗外海,風場面積10.27平方公里,為台灣首座離岸風場。第一階段容量8MW已於2017年商轉。第二階段容量120MW預計2019年年底完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