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eon我的香港回憶009】祖父作為大埔縣的「地主階級」,他自然和其他大家族一樣,很害怕共產黨,而且後來他的個人經歷,又令他害怕共產黨的原因更多,「恐共」肯定是他畢生一大心結...... 祖父這一代的廣東客家人、特別是客家地主,對共產黨的恐懼,不可能和二十年代一段被遺忘的大屠殺無關......
假如「國民教育」教科書問,中共建立的第一個政權是哪個,自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是較多人知道的「中華蘇維埃政權」,而是彭湃在廣東省海陸豐建立的「海陸豐工農兵蘇維埃政府」,時為1927年11月,政權大概存在了三個月。彭湃是「毛澤東1.0」,被毛澤東稱為「中國農民運動大王」......
彭湃的政權以極端殘暴著稱,入城時就決定「殺盡地主」(不少都是他的家人鄰居、或海陸豐人陳炯明的家族),訂下了「二十殺」政綱,號召屠滅二十種人,而且過程極盡恐怖之能事,除了後來變得家常便飯、但當時已經非常震撼的批鬥族長然後公開處決等行為,還包括酷刑折磨士紳階級,甚至有記載食人肉,而且要以食鄉里人肉來考驗新加入同志的忠誠。這種變態管治之下,海陸豐的40萬人口在三個月之內,就被直接處決了一萬多人,同時有超過5萬人走到廣州、香港避難 ......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840820
李龍鑣:我在汪精衛政權下生活的日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C-4SWxxpk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失傳行業】兒時窮人恩物豬油渣麵 堅持自己炸仲有呢間 https://bit.ly/2HjeZVr 豬油渣麵本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街頭的流行小食,因價錢平民又飽腹,很受貧苦大眾歡迎。但隨着香港經濟起飛,香港成為美食天堂,選擇多樣化,各國美食都有,加上現代人注重健康,覺得豬油渣不健康,這等不起眼的小...
海陸豐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銅鑼灣到海陸豐 | 盧斯達 on Patreon】
……對藍絲而言,歷史教訓擺在眼前:2019 年發生衝突時,示威者面對警員清場,沒有乖乖坐下被捕,而黃絲也沒有一如以往割席譴責。藍絲事後想來,應該會認為社會各界那一刻沉默,助長了之後「歪風」。
仇恨有如核幅射,但人為核幅射以及天然物件例如岩石的幅射,強度差好遠。天然幅射一般不會死人,人為幅射就可以殘留很久。核幅射不會因為蘇聯權力牢不可破而自動停止擴散,甚至是因為蘇聯權力太過牢不可破、社會缺乏監察和真話,導致情況更加失控。
最近讀彭湃的歷史。彭湃是民國年間的海豐青年,是最早投身農民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知青,早年留學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從那裡接觸了共產主義,就回國搞革命。他對海陸豐農民的考察成果《海豐農民運動》,直接啟發了毛澤東那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彭湃在自己二十幾歲時,已通過號召農民暴動,取得海陸豐實際控制權,成立全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因戰功而被中共委任為「中國共產黨東江地區特委書記」,據說三十歲前後就成為「地區領導人」。
1927年國民政府清黨期間,國共鬥爭燒到海陸豐地區,引發地主階級和暴民互相殘殺。彭湃軍便對「地主階級」展開激烈報復,海陸豐出現後來赤柬出現的歷史:手段原始但有組織的仇殺,隨內亂不斷展開。事件導致幾十萬海陸豐人口裡面,有數萬人逃到廣州甚至英治香港。國民政府很快就攻陷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彭湃亦經香港逃亡,最後在響應中共命令前往上海期間被抓捕槍斃。
彭湃被黨史視為革命先烈,成為海陸豐偉人。然而彭湃「殺孽」太深,在本土留下一堆仇家。到了文革期間,原來好像一聲不響的海陸豐仇家又出來了。他們響應文革號召,並順勢批鬥彭湃親屬,當地又出現一輪原始仇殺活動。可見改朝換代多年,文革時候的海陸豐人還未忘記民國年間的事情,幅射遺留多年。(節錄)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海陸豐人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銅鑼灣到海陸豐 | 盧斯達 on Patreon】
……對藍絲而言,歷史教訓擺在眼前:2019 年發生衝突時,示威者面對警員清場,沒有乖乖坐下被捕,而黃絲也沒有一如以往割席譴責。藍絲事後想來,應該會認為社會各界那一刻沉默,助長了之後「歪風」。
仇恨有如核幅射,但人為核幅射以及天然物件例如岩石的幅射,強度差好遠。天然幅射一般不會死人,人為幅射就可以殘留很久。核幅射不會因為蘇聯權力牢不可破而自動停止擴散,甚至是因為蘇聯權力太過牢不可破、社會缺乏監察和真話,導致情況更加失控。
最近讀彭湃的歷史。彭湃是民國年間的海豐青年,是最早投身農民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知青,早年留學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從那裡接觸了共產主義,就回國搞革命。他對海陸豐農民的考察成果《海豐農民運動》,直接啟發了毛澤東那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彭湃在自己二十幾歲時,已通過號召農民暴動,取得海陸豐實際控制權,成立全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因戰功而被中共委任為「中國共產黨東江地區特委書記」,據說三十歲前後就成為「地區領導人」。
1927年國民政府清黨期間,國共鬥爭燒到海陸豐地區,引發地主階級和暴民互相殘殺。彭湃軍便對「地主階級」展開激烈報復,海陸豐出現後來赤柬出現的歷史:手段原始但有組織的仇殺,隨內亂不斷展開。事件導致幾十萬海陸豐人口裡面,有數萬人逃到廣州甚至英治香港。國民政府很快就攻陷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彭湃亦經香港逃亡,最後在響應中共命令前往上海期間被抓捕槍斃。
彭湃被黨史視為革命先烈,成為海陸豐偉人。然而彭湃「殺孽」太深,在本土留下一堆仇家。到了文革期間,原來好像一聲不響的海陸豐仇家又出來了。他們響應文革號召,並順勢批鬥彭湃親屬,當地又出現一輪原始仇殺活動。可見改朝換代多年,文革時候的海陸豐人還未忘記民國年間的事情,幅射遺留多年。(節錄)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海陸豐人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失傳行業】兒時窮人恩物豬油渣麵 堅持自己炸仲有呢間
https://bit.ly/2HjeZVr
豬油渣麵本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街頭的流行小食,因價錢平民又飽腹,很受貧苦大眾歡迎。但隨着香港經濟起飛,香港成為美食天堂,選擇多樣化,各國美食都有,加上現代人注重健康,覺得豬油渣不健康,這等不起眼的小吃幾近淘汰。
老三油渣麵王
地址:土瓜灣新山道4號長城大廈地下1A鋪
電話:6736 2623
營業時間:12nn-11pm
末代蛇王靠蛇羹吊命 行家被毒蛇咬救唔返:做地盤都無咁危險 (05:06)
https://bit.ly/3l8URmL
成叔十三歲就跟着當蛇王的父親工作,自小就不怕蛇,邊撕着蛇皮,他邊緬懷過去劏蛇的盛況。在九十年代以前,每間蛇店都擺着一個放滿蛇的蛇箱,客人會來店前買走一副副劏好的新鮮蛇肉:「嗰陣時煲個蛇湯係一日人工,啲人都叫負擔得起,而家?五、六百蚊買蛇肉,加埋啲材料,成千蚊一煲湯,唔係個個食得起。」如今,蛇店購入活蛇數量大減,從東南亞購入的蛇肉,都已經是半製成品,用作煮蛇羹。幸而,蛇羹依然有大量的捧場客,成叔估計,冬季時分一天賣上過千碗,勉強補貼了夏天的虧損,「蛇王呢一行根本就應該列做高技術人士,不過而家落後啦,冇人欣賞。」
蛇王業
地址:深水埗南昌街139號地下
電話:2728 8675
營業時間:11:00AM - 10:00PM
地址:旺角廣東道1076號地下
電話:2771 4898 / 2771 4998
營業時間:11am-8pm
是菜是茶?小店賣汕尾家鄉菜茶 老闆:好嘢唔想佢失傳
https://bit.ly/2Tr4VQ7
就如汕尾海陸豐人的菜茶,就列入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對汕尾人棉姐而言,菜茶就如太陽般,自小就曉得它的存在。她興高采烈地表示,菜茶其實還有別名,就是「開丁茶」,取其好意頭。每逢過年、有客人到訪或是添丁之喜,都會製作菜茶慶祝。所謂菜茶,就是把多種蔬菜切條,正切着椰菜的棉姐開口道:「咩菜就要睇時令,菜要逐樣炒好再撈埋粉絲同大地魚粉一齊。」
粿然好味
地址:太子界限街41C號鋪
電話:2295 0959
營業時間:10:30am-11pm
獨門柴火燒肉皮脆肉香 香港最後一家地爐燒豬 師傅每朝四點半開工:退休的話就成歷史
https://bit.ly/3fBtUH8
榮興儀記的地爐,屹立至今已逾六十年。踏進工場,內頭共有三個爐,每個直徑五呎,深八呎,由磚和瓦片砌成。火爐看似尋常,但其實是座歷史遺跡——鑑於環保條例,政府於1986年已停止發牌,地爐因而漸漸絕迹。加上太空爐盛行,沒有人願意花時間燒柴做豬,店家全都轉行。沒老字號堅持,沒後來者接力,最後只剩一家,全港僅存。今年53歲的李權新,是字號第二代傳人,於火爐前工作了28年。他亦笑言:「行內我應該最後生了。」乾笑聲中,聽出行業如何青黃不接。
榮興儀記
地址:屯門藍地桃源圍1號
季季紅風味酒家
地址:屯門藍地大街1號
電話:2462 7018
網址: http://www.redseasons.com.hk
註:地爐工場已易手至季季紅風味酒家。如欲享用地爐燒豬,可到訪他們旗下酒家。
【失傳行業】香港仔35年魚湯艇仔粉 64歲檔主一腳踢燙傷也堅持:全港所剩無幾 (4:35)
https://bit.ly/3fi7cnm
流叔1980年代初開始做艇仔粉,他不是水上人,但見親戚做得有聲有色,遂頂手一隻艇試試,就這樣,靠一門小生意,養活了一頭家。一艘艇,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他在此煲湯、淥粉、斬燒味,由早上六時開始準備,忙至傍晚五時做完清潔才回家。只他一人,凡事一腳踢,對六旬老人來說,也算辛勞。
流記 香港仔艇仔粉
營業時間:10am-4pm
電話:9140 2628
Facebook:流記 香港仔艇仔粉
註:平日可致電給流叔,約實位置吃艇仔粉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豬油渣麵 #蛇王業 #菜茶 #粿然好味 #榮興儀記 #艇仔粉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04q4QUs9B0/hqdefault.jpg)
海陸豐人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口一个的小米是海丰人的挚爱,也是大秋在这家小店里面的至爱!我说的小米不是手机,而是海陆丰地区一种传统美食,有点像虾饺。除了小米,这家店铺还有一系列海陆丰特色美食:譬如牛肉饼、蟹黄面、菜茶...总之,如果你是一个海陆丰人,一定会爱上这里就对了!最后说个八卦:听说姚大秋要脱离曾老板自立门户?还公然说要挖走导演陈振、摄像达达?你觉得他能成功吗?
店铺名称:海丰小吃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水库新村82号
大众评价:口味8.2 环境7.1 服务8.2
人均:20/人
电话:1375003783 / 15999682991
营业时间:11:00-0: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Oy6wRcLDOA/hqdefault.jpg)
海陸豐人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文化嘛。
吃塊羊酪、喝點紅酒;
圍爐烤肉、哼歌載舞;
小菜一桌、乾杯共嘗;
屈膝對坐、刺身冷飯配清酒。
一切,豐儉由人。
反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食物,是一種文化。
就如汕尾海陸豐人的菜茶,就列入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對汕尾人棉姐而言,菜茶就如太陽般,自小就曉得它的存在。她興高采烈地表示,菜茶其實還有別名,就是「開丁茶」,取其好意頭。每逢過年、有客人到訪或是添丁之喜,都會製作菜茶慶祝。所謂菜茶,就是把多種蔬菜切條,正切着椰菜的棉姐開口道:「咩菜就要睇時令,菜要逐樣炒好再撈埋粉絲同大地魚粉一齊。」
先於湯碗內放入炒好的雜菜,加入以豬骨、雞腳、蝦乾、蝦粉熬煮五小時的高湯,撤上大量米通,最後鋪上花生、魷魚、蝦乾即成。兩大碗熱烘烘的菜茶擱於桌上,棉姐的同鄉姐妹即拿出一對筷子來,只見二人左手拿起湯碗,右手拿着一根筷子插進碗內,把碗中物扒到口中,棉姐笑謂:「用一隻筷子食係傳統,不過而家好多人都用番一對食啦。」
食物,是一種習慣。
汕尾女人有一個戒不掉的習慣,就是擂茶,又稱鹹茶。每朝打理好家務後,各家的女人就會聚集在一起擂茶。棉姐拿出一個缽,倒入一些茶葉,加一點水,用木棍磨蹭着:「茶葉就睇個人喜好,不過枝木棍一定要用石榴木,我都唔知點解!」磨茶頗費力,待她磨好再灌入熱水及撒鹽之時,已見有點氣喘。把茶焗一陣子,她也正好回一回氣。此時,同鄉拿出幾隻小碗,把茶舀到碗內,撒上芝麻、米通、花生,棉姐隨即拿起小碗大口地呷下。她們擂茶還有一個小習慣,就是要配上一些小食,如小米餃、魚丸、腸粉或千層糕。
飲食,是一腔熱誠。
廚房內,棉姐正在做千層糕。先把米浸兩小時,待米心浸透,將其磨成漿,再逐層蒸熟。她抹一把汗:「一層比一層時間長,第一層兩分鐘;第二層就要三分鐘,一路蒸到十幾層,時間要好準確。」最後一層撒上芋頭粒、魷魚、蝦米等食材,蒸熟後切片上碟。一碟賣相平庸的糕點,功夫卻多。棉姐調侃着:「唔係啲咩高級菜,只係家鄉小食啫,但咁好嘅嘢唔想佢失傳。」說到底,香港最容易失傳的,是對做食物的熱誠,她徐徐說着。
優雅或庸俗,只源於一念。
採訪:黃寶琳
攝影:周文禧
粿然好味
地址:太子長沙灣道1-5號長勝大廈41號C舖
電話:2295 0959
營業時間:8am-9pm
你都去過呢間食店?即上 https://goo.gl/m4hc93 留低你嘅食評!
想知最快最新飲食資訊?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
http://etw.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oCnFTGeIR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