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沒有機會好好感謝
「芳銘哥」,
他是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許芳銘教授,
昨天遇到他,聽到好多故事,
也想起好多回憶。
在我念神學院前二年,
他是我的同班同學,
很納悶一個大學教授,
為什麼還來念浸神,
他說因為他想要裝備自己,
可以服事更多年輕人。
昨天聽著他在東華的服事,
在校園中直接、間接的
得著了當時還不信主的學昕傳道,
誰都沒想到,
今天神會這麼重用當年在課堂中
質疑信仰的學昕。
我的論文也是芳銘哥幫助我很多。
記得我當時是同學中少數做量化研究,
學校也沒有人可以幫忙,
芳銘哥那時候台北花蓮二地跑,
又是系主任的工作量,
可想而知有多忙,
但是
二話不說幫助我,
常常到他家煩他,
印象中就是照片中的這種表情,
總是笑咪咪、總是鼓勵人。
想到這裡我就想到,
從我唸書到現在,
一路上在校園中總是有很多
默默為學生付出的「芳銘哥」,
這些學生事工的服事者,
他們一生奉獻在教育,
為著學生福音工作打拼,
或許四年後學生畢業就把他們忘記,
但是,
他們的熱情不會因此受到任何影響,
因為他們暑假過後,總是在想:
「大一新生又要進來了」、
「有又新的一批年輕人要在校園中遇見耶穌了」。
謝謝芳銘哥,
謝謝所有委身在學生工作的老師、職員、輔導、學長姐.......
校園團契、學園團契、長青團契、信望愛社.....
數不清、叫不出名字的宣教士、校牧室,
你們的付出,
絕對不會白費的,
因為我們都記得學生時期陪我們成長、
最接納青澀又不成熟的我們、
讓我們蹭飯、聽我們分手故事、
為我們考研究所禱告、
我們都感念在心。
你學生時期有沒有這樣的一個輔導
趁這個感恩節來臨前,
可以給他們一通電話或一個訊息,
謝謝他們為你曾經的付出,
我想,
他們會非常感動,
因為做年輕人工作的輔導,
要的都不是什麼,
而是一個感謝就夠他們開心很久了。
#謝謝
#真的非常謝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萬的網紅有仇必記- 何志光頻道 Ho C K Jonath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仇必記 - 何志光 https://www.facebook.com/%E6%9C%89%E4%BB%87%E5%BF%85%E8%A8%98-%E4%BD%95%E5%BF%97%E5%85%89%E9%A0%BB%E9%81%93-Ho-C-K-Jonathan-107477263993422...
浸神 院長 在 柳子駿Ziju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寧願經歷許多艱難而進天國,
好過憑藉虛假的平安。~馬丁路德
『耶利米書6章14節』
他們輕輕忽忽的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
十字架的神學是經歷苦難才來的,
我們做牧者的
不能輕輕忽忽講平安
卻不講經歷苦難的必然。
我們喜歡
『腓4:13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但要同樣常常提到下ㄧ節經文
『腓4:14然而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
教會真正的寶庫
是上帝赦罪的恩典,
基督徒不要只求避免,
反而尋求在神的管教中
更緊的抓住神。
#浸神學術論壇有感
#蔡院長的論文發表
#重新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