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不堪又不離婚:我等著把胸口的刀往你身上插!
我在Podcast的留言裡看到很多人對於分手的課題特別感興趣,坦白說,「分手」或是「決定關係是否繼續」也是我在諮商的過程當中最常見的主題。
在婚姻關係,為什麼有些人的婚姻已經走到了很深怨恨、仇視,每天如同活在痛苦的泥淖當中,但他們還是不願意分開,究竟背後是哪些心理在糾結?
我們身邊常會看見所謂的「怨偶」,像前幾天有則新聞,一個八十多歲的醫師跟妻子婚後育有三名子女,五十多年前他帶著妻小前往美國打拼,日子好不容易漸入佳境,妻子卻經常表示很後悔與他結婚,連看台灣連續劇,也會被妻子罵沒水準,長期言語上的辱罵讓老醫師終於忍無可忍,索性提出離婚訴訟。
一段婚姻最後怎麼會走成這個樣子?我們從新聞中可以看到,妻子天天都在抱怨,很後悔嫁給他,她甚至在紙條寫著:「我已做了你一生的踏腳石,前世今生欠你的也該償還了。」
然而,對於醫師提出離婚訴訟,妻子也提出反擊,她說丈夫一週只在家三天,她不僅要操勞家務又要照顧小孩,丈夫家屬到美國時,她還得殷勤款待,像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兩人也就常容易因為瑣事而爭執。
在這個新聞中,我十分能體會這個妻子心中的怨念,因為她長期辛苦的付出,犧牲了她的青春、大把的時間以及很多的精力,但很可能最後,她並沒有辦法獲得相對應的回應。
看到類似的新聞,很多人就會問:「婚姻經營得這麼辛苦,既然兩人已經到了相看兩相厭的情況,為什麼還不離婚?」
有時候,像這種相看兩相厭是更難離婚的,原因就在於當她決定要離婚時,就等同於是讓對方自由的情況。
我們常說,愛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漠,而當我們對一個人有很深很深的恨意,其實代表的是我們對於對方還有很深很深的期待,只是那些期待始終都沒有被好好的回應跟滿足的,而那些長期的恨意是「我已經為這個家操勞了這麼多,你卻沒有回應給我。」在內心其實就會產生一種很強烈的背叛感與傷害感。
如果用一個畫面來描述這種傷害的感覺,就像是這個妻子知覺到她的丈夫在精神上背叛了她,也許他們在前往美國打拼時,丈夫給了她一些允諾,好比我們在美國會過著什麼樣的好生活等,而當這樣的允諾沒有達到,妻子就會有很深的失落,但同時又不願意放棄對丈夫的期待。
這樣的婚姻就等同於,「我的胸口被你硬生生地插了一把刀,而我的胸口還在淌血,除了淌血之外,還有很多沒有清創的傷口已經潰爛,十年、二十年都沒有癒合;所以我要用婚姻這條線來拉住你,直到有一天我可以好好也在你的胸口上次上一把刀。」
你也可以說,保住婚姻是某一些人的「報復手段」,有些人會說,離婚有時候是放過對方,然後放過自己的選擇,坦白講,會說這句話其實是無法理解別人的痛苦的,因為我們不知道她在婚姻裡到底承受了多少的痛苦。
因此,比較精確的語言會是,離婚是一個放過自己跟放過別人的過程,差別在於,放過對方指的是原諒對方,指的是「你不要再耿耿於懷、不要再斤斤計較」,也就是在說,這個追著對方跑的當事人是一個小鼻子小眼睛的人,所以「放過別人」這句話反而會讓當事人更加痛苦。
但若順序調整成放過自己、放過別人,說的意思就會是「你願不願意回頭看看刺在你胸口上的那把刀、那一個傷口?」因為我們常會忘記的是,如果我被刺了一把刀,我身上的痛苦是會蔓延到身邊所有的人,可是當事人不一定有所知覺,而對他們來說,他們總是要等到對方身上也是血淋淋的時候,他們才會覺得稍微甘願一點,因為他們希望把痛苦也傳遞到對方身上,當對方真正能感受到當事人的痛苦時,他們才會稍微地善罷甘休。
親愛的,如果你是想藉由婚姻來讓對方同樣感受到你的痛苦,長期下來,你只會越來越痛苦,因為你的眼光無法回到自己身上,無法照顧自己的傷口,所以你要問自己的是:「我們不要再繼續受傷,而是把我們的傷口修復好,好不好?」成為自己的拯救者,你才有機會脫離那痛苦的泥淖,去迎向更好的生活。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80的網紅OP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什麼原因,可以講究地過生活 而不是將就地過生活? 答案是,財富自由 一般人看收入 往往是著重在工資收入 在意自己的薪資是多還是少 有錢人對於收入的想法 則是著重在於非勞動的收入 即使不工作 每個月仍然有持續性的收入 可能是來自於房地產出租 可能是來自於股票的股息股利 或是投資的公司分紅 也就是說...
淖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份開學禮物:為孩子帶來覺知的學習】
今天是舉國(父母)歡騰的開學日,久違的學校,被疫情給隔離了學習的距離,父母只好在家和孩子纏鬥了一百多天的遠距線上教學,多少的爭執與戰爭,在每個家庭裡上演著。
不管孩子是否已經收了心,今天都是孩子們上學的日子,在這一重大日子裡,除了防疫工作得繼續嚴密的進行,親愛的父母在歡送孩子進校門之後,還能做些什麼?
今天是重要的開學日,昨日的課題(一致性對話),讓我先擱在一旁,因為在那之前,有一個更重要的課題,關於孩子開學,更關於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的重大課題,想藉由今天開學日,一起交在父母手裡。
在談孩子學習的議題之前,請你先看看底下的影片。
這是一隻關於跌落泥淖的馬兒的故事。
一隻馬不小心跌入泥巴坑裡了,他的主人在馬跌進去之後,曾經鞭策過這隻馬,要牠努力一點,要牠別放棄掙扎,要牠再費點力氣掙扎上岸。但是馬兒試了幾次之後,覺得上岸根本不太可能,於是放棄了。
一匹放棄努力的馬兒,無視於主人的鞭策與努力,主人最後知道自己救不了牠,只好放棄努力了,只能忍痛割捨牠,讓馬匹自己在泥巴深坑裡自生自滅。
居住在大草原上的人們都知道,一匹馬有多麼珍貴,而這個主人把這麼珍貴的馬匹割捨了,心裡該有多痛?
草原上其他同伴三人,聽說泥淖中有這樣一匹馬,騎著馬結伴而來,特地來看這隻馬。
其中有兩個人,一個看似頭兒的首領,非常專注的觀察馬匹,以及馬匹身處的環境與泥地,首領的旁邊,則跟著一個聒噪部屬,在一旁的不停叨念:可惜了一匹好馬,真的沒辦法就了嗎?就這樣眼中中看著牠死亡嗎?難道不能對這匹馬伸出援手,拉牠一把?
首領看看鬆軟的泥地,又看看聒噪之人,說了一句:能不能上岸,得看牠自己的意思了。去把我們所有的馬群都趕過來,繞著這塊沼澤地跑上幾圈。
聒噪的部屬得令,很快的把圈養的馬匹都趕了過來,開始繞著掉進泥淖不停的快跑著。
掉進泥淖的馬匹,雙眼筆直盯著一群又一群跑過眼前的馬腿,耳朵聽著馬蹄踏踏的響聲來回狂奔,一群狂奔的馬兒,一陣震撼人心的馬蹄聲音,讓掉進泥淖的馬匹受到極大的鼓舞,牠的內心揚起了慾望:
「我也想要狂奔」
一旦是自己想要的東西,死也要拚命去追求。
受困的馬兒不停的爬起又跌落泥濘,但牠一直沒有放棄,因為牠內心有渴望,牠就是想要和同伴一起在草原上狂奔,那種想望,不停的燃燒著牠的動力,同伴的狂奔,無須語言,而僅僅只是透過姿態,便一次又一次的傳給受困的同伴。
最後,受困的同伴沒有外力介入,靠著自己的驅動力,成功的上岸了。
拯救牠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這和孩子的學習有什麼關連?
關聯可大了,因為深陷泥淖的,就是我們的孩子,而大人們總是扮演著不停鞭打馬匹,想要馬匹上岸的主人。
看清楚了嗎?我們是馬匹主人,但只要孩子沒有內在動力,沒有產生「想望」,只要孩子是被動的,無論馬主人再怎麼凶猛的抽鞭子,馬匹都無法生出力氣去拼鬥,唯有燃燒他們的學習動力,讓他們產生覺知,動力會自然而然的跟上了。
藉著這部「生命影響生命」的影片,送給全國父母一份迎接孩子開學的禮物:「面對孩子的學習課題,點燃他們心中的想望,遠比鞭打、責罵的方式,更有效。」
祝福孩子們開學快樂,學習快樂。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AIMYkpV78&t=2s
──────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2022年工作坊日期出爐:4/23-24(台北)、6/4-5 (台中)、9/17-18 (台北)、12/10-12/11 (高雄)
淖意思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很有限的職涯裡也遇過幾次用「open source」的工程師,他的三觀神奇到讓我眼界大開。
.
例如說:「來告我啊,告我我就紅了。」 (Hello?)
.
例如說:「我也不知道我用了哪些程式碼。但我們都有在管控啦。」(後來證明沒有。他也不知道不同的授權模式是甚麼意思。)
.
例如說:「我們只是先證明功能做得出來。未來客人要買,我們會從頭寫來證明可以掌控這些程式碼。」(你真的知道你用了多少行的程式碼嗎?全部重寫? ... 是要 copy & paste 改變數名稱嗎?)
.
好像還有一些 ... ... 我覺得台灣固然有很多跟全球接軌的軟體工程師。不過也真的有很多 programmer 視這些東西於無物 ... 。這不好笑,這很可怕 ...
淖意思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什麼原因,可以講究地過生活
而不是將就地過生活?
答案是,財富自由
一般人看收入
往往是著重在工資收入
在意自己的薪資是多還是少
有錢人對於收入的想法
則是著重在於非勞動的收入
即使不工作
每個月仍然有持續性的收入
可能是來自於房地產出租
可能是來自於股票的股息股利
或是投資的公司分紅
也就是說
有錢的人都著重在於建立一個系統
什麼樣的系統?
錢會自己流進來的系統
有錢人會不斷地去尋找有價值的資產來投資
而一般人
則是把時間耗費在工作上
甚至是變成有錢人的system中的一環
甚麼意思?
他們花錢買下你的時間
然後讓你去替他們創造更多的財富
所以,你如果想要逃離這個無止境的泥淖
你想要享受人生,而不是忍受人生
請從今天開始,學習投資理財
淖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介紹
訪問作者:陳志恆
內容簡介:
曾經在懷裡親密撒嬌的孩子,什麼時候起,竟成了冷漠的背影?
親愛的孩子,我好想再像從前那樣,緊緊擁抱你……
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刺蝟孩子,只有正確的陪伴與溝通能軟化尖刺!
在造成受傷的孩子與成為壞掉的大人之前,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陪伴是親子關係最重要的關鍵字,但是否每每想與孩子好好談心,面對的卻是惜字如金,甚至面露不耐的回應?來自十年教育現場的深刻觀察,諮商心理師陳志恆結合實務經驗與專業背景,一一破解親子矛盾,讓你擺脫關係泥淖,與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進而成為孩子人生路上前進的堅實後盾。
孩子,為什麼你不再願意和我說話?
你是否常常覺得……
□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卻不懂得感恩與珍惜。
□越想靠近孩子,孩子似乎躲得越遠。
□孩子的情緒起伏不定、反覆無常,不知道如何適切安撫才好。
□被孩子陰晴不定的情緒反應給激怒,理智線難以接回去。
□每次讚美孩子,孩子都不領情,甚至情緒變得更糟,不知道自己說錯什麼了。
□孩子的口中只剩下「不知道」「還好」「隨便」幾個字,真叫人抓狂。
□孩子在課業、人際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才好。
□孩子有著某些偏差、極端又怪誕的觀念,不知道該怎麼幫他矯正過來。
□常冒出「如果這麼難教,乾脆不要管好了」類似「放棄教養」的念頭。
□因為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而心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家長。
□總是不自覺地把怒氣發在孩子身上,事後又後悔不已。
□整天忙於孩子的事情上,卻沒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是否題題都令你心有戚戚焉?別擔心,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關係困境而生。
親與子是世界上最難割捨的關係,無疑相愛卻又很難無怨。不久前還圍在身邊撒嬌,沒完沒了地纏著說話,怎麼轉眼間,熟悉的孩子成了渾身帶刺的刺蝟,碰不得,講不得,一句話不對,隨時引發一場家庭風暴。
其實,他們的一字一句甚至每個動作,都在傳遞著訊息,都在等待著被理解。擁有專業背景與十年輔導現場經驗,最懂孩子心的心理諮商師陳志恆以36個真實情境切入,逐一剖析親子關係常見的風險,再分別提出解方,帶你讀懂話語背後代表的真正聲音。只要學會從中自我檢視,依循專業建議,就能達到有品質的關鍵陪伴與對話,也更能走入孩子內心,恢復過往無話不談的親密關係。
讓我們用愛軟化孩子的刺,拆去藩籬,重新擁抱。
作者簡介: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
曾終日與青少年孩子為伍,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
著有《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
學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1155號)
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Master Trainer)
全球NLP訓練與諮詢社群(GTC)認證成員
臺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常務理事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訓練合格治療師
愛心理(iSpace)管理顧問公司特約講師
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
作者粉絲頁: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淖意思 在 Stephen Rong榮忠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ummer” is an electro-pop song written by Holly Lou and Stephen Rong. “Summer” is the celebration of the vitality of summer and the happiness it brings. But just like all things, it eventually comes to an end. We could always see this inevitability as something to fear, but wouldn’t it be better to focus on the in between? After all, the journey and the stories we collect are what really matters at the end of the day.
一直想寫一首代表夏天的歌
對我來說夏天是一個充滿活力歡笑的季節
我經常在夏天計劃安排很多出遊的活動
也許是家人,好友從美國來台灣
或著是三五好友的郊外踏青
更是一個人的異國之旅
雖然我很怕熱
但除了炎熱的大太陽之外
更多的是歡快的記憶
對比於人生
若說春天是一切的初始
那麼夏天就是絢麗的過程
泰弋爾說Born as the bright summer flowers
「生如夏花」
我想就是這個意思
和Holly羅維真並非第一次合作
在聯合創作 「夏天結束前」過程中
彼此的默契連我自己都很surprise
而瑞秋的詞
更讓「夏天結束前」猶如高空中的煙花 亮眼奪目的美好
副歌部份首次嘗試不填入歌詞
歡騰的音律活脫脫的跳躍在夏天熱浪裡
自由描繪著自己「夏天結束前」的回憶
初次看到MV可能會覺得結局是個BE
但我們想表達的是
生活從來不會輕易的讓你得到你想要的
夢想也不是唾手可得的容易
即使全力以赴於任何一個機會
追夢路上的坑漥與泥淖總會讓你不由得懷疑起人生
黑暗中以為迎來即將東昇之旭日却有可能仍是閃逝而過的流星
人生會結束在何時 誰都不知道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個現在,當下和此刻
認真的鮮活著我們的生命
縱使人生會給我們無數的課題
却總也會在不經意之處給予驚喜
可以因為挫折而跌倒 可以因為跌倒而哭泣
但是啊
也會因為成功而開心 因為開心而歡笑
愛的豐富與伴隨 始終是讓人帶著笑容向前走的動力
KKBOX:► https://kkbox.fm/7a4rOK
MyMusic:► https://bit.ly/30tVuhc
friDay:► https://bit.ly/2PbJ5gN
iTunes:► https://apple.co/2NpWgIA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2zi0byQ
Spotify:► 待補
LINEMUSIC:► https://bit.ly/2KP004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導演 Directed by Edward Chyau
MV 製作人 Produced by 榮忠豪 Stephen Rong
編劇 Storyboard by 榮忠豪 Stephen Rong
攝影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Arthur Yang Edward Chyau 妝髮 Make-up/Hair 斑斑 Joanna Lee
標題設計 Title Design Ivy Chen
演員 Performer
Irene Chen
Donny Wu 吳旭冬 Holly Lou 羅維真 Stephen Rong 榮忠豪
音樂
演唱 Singer:Stephen Rong 榮忠豪 x Holly Lou 羅維真 作詞 Lyrics:瑞秋
作曲 Composed:Stephen Rong 榮忠豪、Holly Lou 羅維真 編曲 :HollyLou 羅維真
製作人 :Weien Lou 羅維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