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爭取見城館新增外語文宣
#不分族群見證鳳山縣城風華
你知道高雄有兩座古城嗎?你知道居住在新舊鳳山縣城裡,不同時代與族群交融的雙城文化嗎?
左營舊城(舊鳳山縣城)是全臺保存城池較完整的古蹟,起從明鄭的開墾初期,度過清代的林爽文民變,土牆建成石牆毀於歲月風霜,鳳山縣城也從左營走到下埤頭街(現鳳山區),開啟臺灣獨特的雙城記。
我在議會提案「建請左營見城館介紹文宣,新增語言」,感謝
改變趁現在!邱俊憲、陳致中 Chih-Chung Chen連署,後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支持,見城館也預計明年文宣改版時,同步新增越南語及印尼語等外語。
我對文化局的積極給予肯定,未來除了希望邀請不同族群,一同見證左營舊城的興衰變化以外,我也期待能用以不同語言,紀錄這塊土地曾經寫過的生命故事。
見城館|https://reurl.cc/pyWmMx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龜山巷157-2號
---
捷伴同行,一起前進!
👉 留言、分享、私訊
🤳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jie_official/
🖥 Youtube:https://npptw.org/nJWmqB
📁 公開資料:https://issuu.com/voteforfongshan
🕕 服務處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 地址:鳳山區中泰街42號
☎️ 電話:(07)710-1230
🖨 傳真:(07)710-1230
📬 信箱:voteforfongshan@gmail.com
清代鳳山縣雙城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清晨06:30,領銜人陳冠榮、wecare高雄發起人尹立、台灣基進張博洋,一同來到高雄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追思。與大家分享尹立發起人文章。
《#稟先烈文》
民主會因罷免而深化,
責任誠信政治於焉樹立。
中國操弄台灣紅媒真相大白,
高雄終將再一次偉大。
今日是228事件的73週年,
還記得70週年的時候我擔任高雄市文化局長,
協調國防部開放後備指揮部壽山營區。
首度公開,
當時彭清靠議長及黃仲圖市長等人7位和平代表,
與彭孟緝談判的「高雄要塞司令部」會所。
228第一槍就開在高雄,愛河曾經血流成河。
還有「雄中自衛隊」的學生們挺身對抗軍隊,
這是高雄人苦痛的記憶也是驕傲的印記。
#高雄會是民主聖地其實是經過許多的磨難。
不管是清代第一起民變-蔡機功事件(1684),
或者是朱一貴到林爽文事變所形成的一縣雙城,
到日本統治時期簡吉協助了鳳山農民組合的抗爭。
1947年發生228事件時,
高雄是第一個被軍事鎮壓的地區。
而後的橋頭事件到美麗島事件,
高雄都是站在苦難卻又是民主發展歷程的第一線。
2018所謂韓流,
已經證實是境外勢力結合紅媒的網路輿論操作。
2019年落跑市長參選總統更證明法律未竟之處,
在韓國瑜賭徒算計下出現法律漏洞,
責任誠信政治被踐踏。
因此高雄發起台灣民主歷史上首次罷免直轄市長,
12月21日更是數十萬人走上街頭見證這歷史一刻,
竟被韓國瑜形容成是民主的遮羞布。
罷免是民主公民權行使,
2020是高雄由打狗更名的第100年,
高雄人將再一次證明我們的堅韌。
我們要稟告先烈,
二月高雄人創造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
罷免市長連署書數量超過五十多萬...
#民主會因罷免而深化,責任誠信政治於焉樹立。
中國操弄台灣紅媒終將真相大白,
#高雄終將再一次偉大。
清代鳳山縣雙城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最多秘辛的城池
#高雄好過夜新春好讀書
文/左營楠梓翰-李欣翰
你知道高雄在清國時期曾是官不聊生的恐怖之地嗎? 你知道左營舊城是座從未正式啟用過的「廢城」嗎? 除夕夜吃完年夜飯,來聽好過夜介紹好書說故事。
下午「#台灣好過日」參觀恆春舊城時,提到了我們左營正進行著再現歷史的舊城 #見城計畫。隨計畫進行,高雄市府文化局邀請了《大地地理》雜誌前總編、同時創作過《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等多本知名文史書籍的陸傳傑先生來爬梳左營舊城的故事。是本左營和鳳山鄉親都非常值得一看的小史。
為什麼特別指名這兩處呢?
●來的官員有去無回:鳳山縣傳說
這邊就要從我們高雄早年的政經發展史講起,在清國佔領台灣後,現在的高屏平原主要屬於鳳山縣管轄,縣治設在 #興隆莊(左營)。但在清治時期一開始,鳳山縣,特別是縣的南部,是個官員聞之色變,被派來要先寫遺書的恐怖地方。
有多可怕呢? 清領早期,鳳山縣令和官署都龜在 #土墼埕(台南中西區到南區)的典史公館處理公務,這裏根本就是在府城門口,抬頭遠遠就看到文廟了。
不過也不要怪官員都是天龍人,隨便舉個例子來看,1699年,鳳山縣有狀況,總鎮署派了一支百人隊伍到下淡水溪一帶警戒(今萬丹、東港),結果無人生還,而且沒有人知道探險隊發生了什麼事情。當時,鳳山縣除了鄰近府城的區域以外,基本上處於無政府狀況。鳳山縣志甚至記載,「淡水巡檢司署,原在下淡水東港,水土惡毒,歷任皆卒於官,甚至闔家無一生還.....」。
那麼,為什麼清國不要大力建設鳳山縣,甚至長年年縣城都不蓋呢?有人說是因為怕盜匪佔領縣城,奪回困難,不過這或許是倒果為因。真正的原因,是地方沒錢,中央也不給補助。
更深一層來看,其實清國根本不認為台灣是「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是垃圾領土。在清國剛佔領台灣時,朝中不少官員出現棄台論,例如「台灣府,古荒服地,#先是未隸中國版圖。」 、「海外丸泥,不足加中國之廣,裸體文身,不跌共守,日費天府而無益,不如徙其人空其地矣。」 等言論紛紛出籠。
甚至康熙帝本人也認為「…海賊 ( 指鄭氏 ) 乃疥癬之疾,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只是因為施琅強力反對,擔心又有叛軍以台灣作為「反攻基地」,清國才「勉強」佔領台灣一下。
●毫無防禦力的鳳山縣城第一代
隨著朱一貴事變等民變迭起,當局主要以分化閩客、操弄原住民等方式,來抵抗叛軍勢力。同時也上書中央申請經費建城,但對於台灣官員申請築城防禦的公文,中國當局的回應大概都是:喔,要蓋可以蓋啦,但是要自己出錢喔~
受不了的當地官民,沒錢蓋磚石城,只能蓋竹籬土城。於是在1722年,鳳山縣第一座土城完工了~ 但薄弱的兵力和下雨就被沖倒的城牆,對於反叛勢力是沒什麼作用的。
雖然城牆左倚龜山,右連蛇山,以天險為防線,但1786年林爽文事變時,莊大田進攻縣城,直接爬上龜山就跑到鳳山城裡啦。
事變後,鳳山縣治改遷到 #下埤頭街(現在捷運鳳山站附近)。遷到這邊是有原因的,當時因台灣人口漸多,下淡水溪平原憑藉著強大的農業產出,已成為鳳山縣經濟中心,人口早就超過興隆里(左營)。因此,仕紳都比較滿意新城位置。就算一開始只種了幾排竹子當城牆的下埤頭縣城後來也輕易被海盜攻陷過,也沒有要再搬家的打算。
●根本就是蚊子城的鳳山縣舊城第二代
直到1824年,楊良斌之亂再起,民眾大為恐慌。當時知府方傳穟,乘機倡議官民捐資重建興隆莊舊城。但打的算盤其實是舊城控制了鳳山縣北上府城的道路,對台南的防禦較有幫助,同樣屬於(清代的)天龍思維。
在知府「強力募資」下,民眾「樂捐」約12萬銀元的約七成五,興建了全新的石城, 但蓋好以後,縣府卻從未進駐!大家還是賴在鳳山新城不走。
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 #蚊子館 嗎?而且規模更大,全石造的城池當時算是全台最豪華,但為何長年閒置不用?也沒有官員受到處罰?
講到這邊好像有點長了,大家就自己去看書吧!
總之,左營鳳山雙城的故事,可從清代矛盾的殖民地管理政策說起,衍生到高屏平原的經濟發展脈絡,在造就了蚊子城的同時,也誤打誤撞的讓舊城得以成為台灣保留最完整的城池之一。
而到了日本殖民時代,西門周邊被拆毀,甚至留有和特攻隊有關的遺跡。在中國殖民時代,左營延續日本規劃,成為海軍重鎮,城牆也變成了眷村的一部分,直到幾年前才重見天日。
在見城計畫進行之際,閱讀這本書,不但可以讓我們了解左營舊城史蹟的豐富意義,也見證了多重勢力角力下,高雄數百年政經史的拉扯痕跡。這麼精彩的故事,過年時推薦給親朋好友,一起來閱讀吧~
延伸閱讀:
陸傳傑,《舊城尋路》 。新北市:木馬文化,2017
#高雄 #左營 #鳳山縣舊城 #鳳山縣新城
清代鳳山縣雙城 在 Cheap - 【戰鬥民族在高雄】與【左營、鳳山的一哥之爭】 現在 ... 的推薦與評價
蓋這種簡陋的城,完全是把戰鬥民族看沒有,1786年林爽文事件,響應林爽文的莊大田攻下左營鳳山城,雖然隔年清兵收復,但不久又被叛軍攻下,兩年後才由福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