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古硯偉:(全文請看留言)
這個議題已經好一陣子,甚至被其他場外爛事洗掉了,上上週看到拋出這議題的當下,其實有在臉書上提出一些批評,但想想不夠完整,就關掉了。
這篇嚴格來說比較像是上周Podcast的講稿,這是我第一次錄Podcast做了這麼多準備,光是摘要重點就超過兩千字,但當天仍有講得不夠盡善盡美之處,所以現在花了點時間整理成文字。
為什麼需要整理成文,因為不僅僅是球迷,連不少媒體都抱著薪資公開無妨的觀點,讀完這篇會不會有幫助我不知道,但如果理解為什麼是倒果為因,我想會比較容易吸收一點。
如果要說重點,這幾年讀過劉仲敬的著作,對於華人圈無法內化進而產出文明有很強烈體認,同樣的,職業運動亦同。
能不能走出自己制度,就是能不能內化好的經驗,只懂照抄,那和清末中體西用,用武狀元帶兵想對抗船堅炮利沒什麼兩樣,但很可惜的是,一百多年後,我們發現台灣價值觀還是和中體西用差不多,這是很難過的。
從去年到現在,看到很多人支持台灣職籃(這就不單指哪個聯盟)要薪資透明,我是覺得很匪夷所思,但後來想想,這是一個台灣只看NBA和MLB的後遺症,我們以為和世界很近,其實很遠,遠到連身邊國家發生什麼狀況都不知道,想要一步登天,結果也不好好思考別人怎麼走得這麼遠。
西方工業革命後,緊接而來的是啟蒙運動,那是整個世代的思想革新,清朝選擇關鍵18和19世紀鎖國,最後被打穿國門,結果回到台灣輪到自己動手的時候,不過百年前的經驗,好像價值就只是歷史課本上的課文而已。
我曾說過,台灣要做職籃,有兩個職業聯盟不必學,一個是NBA,另一個是CBA,因為一個是社會主義的理想型,另一個是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奴隸主義,前者全世界沒人學得來,後者全世界都不該學。
但NBA不該學的是妄想讓聯盟均富,該學的是他們走向制度化,要經營一個成功聯盟,最重要的是制度,制度,還是制度。
如何制定因地制宜的制度,不是拿制度做公關,不是拿制度當皇后貞操,不是讓制度介於有跟沒有之間,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走下去呢?我看過現在全世界成功的國家,不覺得哪個國家經驗可以抄功課照抄,你連小學抄算數都知道不能只抄答案,現在比申論題還難的職業運動建立,怎麼會覺得用抄能夠抄到幾分?
去年說過,職業聯盟最重要的不是行銷,而是聯盟想建立並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如果想把職業運動不是如蛋塔那樣瞬間崩塌,比起薪資要不要公開這種假議題,還不如從頭開始,好好思考怎麼把台灣建立屬於職業運動的文化,這才是思考職業運動的第一步。
最後,為什麼選擇這張寫著1957年的照片當封面,因為這是NBA球員工會第一次實質爭取到勞方權益,花了三年,每天七美元的食宿津貼。
如果想要薪資透明,這是職業運動歷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我覺得很重要,所以放在最前面,那,支持沒有經過正當程序而薪資公開的人,能理解這一層嗎?
「清朝鎖國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Fw: [問卦] 如果清朝不鎖國中國到今天還是皇帝制嗎? 的評價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財經週末趴】中國鎖國害人又害己?台灣自立自強錢圖無限 ... 的評價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台灣絃樂團Academy of Taiwan Strings - 【清代訪中的小提琴大師 的評價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沖繩ptt 2023 - araban.online 的評價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沖繩ptt 2023 的評價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沖繩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沖繩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清朝鎖國時間 在 沖繩ptt 2023 - yukir.online 的評價
清朝鎖國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我大學念體育系的時候,好快樂,每天都可以學習到很多能增進我健身練肌肉的知識與方法。感覺自己的實力一直在提升,讓我對人生充滿了希望。而且文思泉湧,開始了這個粉專,每天都可以寫好多東西(同時我也會看很多資料來提升自己的知識量)。
幾年之後,粉專巨幅成長,我變得妄自尊大,覺得自己是標竿了,不需要學習,我不喜歡看書也不上任何課(當時心裡覺得那些老師都沒有我厲害);是別人需要跟我學習。
減少學習,是我沈淪的開始。
逐漸地,文思乾枯,寫不出新內容,理想與熱情亦失,每況愈下,遂選擇消聲匿跡。
幾年過去了,載浮載沉。我越來越看不到未來,我只記得曾經的榮光,活在過去,患得患失,對於當下的自己充滿自我懷疑。
去年開始,我覺得自己不行了,開始去上各種課程。一路以來也不是非常順遂,有時候喜歡學習,有時候又覺得無聊,沒有很熱衷,沒有很確信學習這件事情。
近期因為時間窘迫,想要快速學習新技能的關係,我逼自己要快速學習看很多書。對於不喜歡閱讀文字的我,其實並不是很愉快的事。
但堅持讀完一本又一本的書之後,我深刻體悟到,越是投入學習,越能看見希望。除了有一種苦盡甘來的成就感,還感覺到自己朝著理想邁進,還同時產生了更多理想(不斷學習得到新體悟)。每天都活得正面積極而開心。
寫著寫著,我想起了中國以前的歷史
清朝以前的古代中國,一直領先全世界,但在滿清統治時期,西方開始工業革命,進入熱兵器時代之際,清朝仍閉關鎖國,抱著自己的冷兵器自詡天朝上國。直到鴉片戰爭被列強的堅船利炮打得滿地找牙後,才開始「師夷長技以制夷」。
原文網址:https://kkne.ws/5L1Bnj
從現在開始好好念書學習,創造不一樣的歷史💪036/100
清朝鎖國時間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國歷史上清醒看世界第一人
郭嵩燾銳意求學。立志進取,飽讀詩書,經世致用,不恭虛浮。他18歲考取秀才,22歲中舉,29歲摘桂進士做官。封建士大夫趾高氣揚,固步自封,而他不輟腳步,崇尚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學貫中西。
郭嵩燾一生著述頗豐,代表作有《郭嵩燾日記》、《禮記質疑》、《大學質疑》、《中庸質疑》、《使西紀程》等。縱觀眾多「質疑」,可看到他的研究洞徹,蔑視權貴,思維創新的精神一以貫之。在當時社會,其學問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情勢。
-------------------------------
祭郭嵩燾誕辰200周年
南湘陰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咸豐四年(1854年)至咸豐六年(1856年)佐曾國藩幕。同治元年(1862年),被授為蘇松糧儲道,旋遷兩淮鹽運使。同治二年(1863年)任廣東巡撫,同治五年(1866年)罷官回籍,在長沙城南書院及思賢講舍講學。光緒元年(1875年),經軍機大臣文祥舉薦進入總理衙門,不久出任駐英公使,光緒四年(1878年)兼任駐法使臣,次年迫於壓力稱病辭歸。光緒十七年(1891年)病逝,終年73歲。他是中國史上第一位出國外交大臣。
郭嵩燾三題
其謂一題名字,二題封諡,三題自銘。適逢晚清重臣郭公誕辰200周年之際,重閱了其一生業績,令人感佩不已。世之評論甚多,容予從小處發之筆端。
一題名字
見諸史冊的,郭公有九個名字:齡兒、先杞、嵩燾、伯琛、筠仙、雲仙、筠軒、玉池山農、玉池老人。
齡兒、先杞,應該是父母居三井頭孩子出生地所取。郭公生於1818年湖南省的湘陰縣城西。郭氏祖籍系吳越一支發脈。曾祖郭熊是湘陰的富商,且是貢生。祖父郭銓世繼續祖業,經營田地、鹽業和錢莊。其父郭家彪精通醫術,矜貧恤獨,經常施藥鄉里,深受鄉鄰尊重。郭家世代既經商又讀書,受儒家文化影響比較深,為孩子取名頗有講究。為何取齡兒?內涵玄機。郭家祖人壽命都不過60左右。望兒長壽,仕進長遠。郭公的老家雖在湘陰城西正街普田巷三井頭,但已在長沙開有商鋪,尋找了一個吉祥的街道,名「壽星街」;嵩燾其名,亦有「壽」字內涵。家人常以「崧(燾)齡」呼喚,可見父子心中的勾畫。郭公晚年賦詩中有「流傳百代千齡後,定識人間有此人。」寓意精神長壽,千秋不朽。先杞之名是入學名,即家族排行名。先,取自「世家先立本,道德與文章」排行詩中。杞,本名枸杞,養生延壽藥物(注意:父親從醫出身)。又有「杞人憂天」一說。據《左傳》,魯莊公七年(前687年)所言: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國一帶,落星砸毀半個國家,房屋焚燒,大火連燒三個月。故經歷過此事的人,總是害怕天再塌下來。後世雖笑迂腐過分擔心,然則憂天憂國,為讀書人首要之則;不然讀書人與俗夫何異?父輩的執着,潛移了兒子的執着。大凡皆有靈驗。郭公慧眼超前通變,第一個寫出《使西紀程》,求國家不可閉關自守,學習西洋技術,遭到保守派的鋪天蓋地謾駡、諷刺、打擊,認為這樣偉大的清朝,還怕英國、法國乎?簡直杞人憂天。任憑詆毀,我行我素。先杞,國家在先,他擔心的是國家的命運。只有曾國藩、李鴻章、曾紀澤讀懂了他。今天,我們更認識了他的遠見卓識。
嵩燾者,喻志也,當為居長沙父子同心而鳴。嵩,山上小山,極高,猶喜馬拉雅山之珠穆朗瑪峰。燾,由壽(年限很長)和四點火(光明)組合,寓意經久不熄滅的長明燈,照亮後來的路。從姓名學來看,知識豐富,中年得貴,光照遠處,出國跡象。有表字伯琛,兩相呼應。伯,老大、第一;琛,又謂貢寶,大貴。真正所謂要,出類拔萃,非同凡響。
郭公銳意求學。立志進取,飽讀詩書,經世致用,不恭虛浮。他18歲考取秀才,22歲中舉,29歲摘桂進士做官。封建士大夫趾高氣揚,固步自封,而他不輟腳步,崇尚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學貫中西。
郭嵩燾一生著述頗豐,代表作有《郭嵩燾日記》、《養知書屋文集》、《養知書屋遺集》、《郭侍郎奏疏》、《禮記質疑》、《大學質疑》、《中庸質疑》、《使西紀程》等。縱觀眾多「質疑」,可看到他的研究洞徹,蔑視權貴,思維創新的精神一以貫之。在當時社會,其學問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情勢。
郭公有超人見識,提前走向世界。曾國藩欲遞辭呈時,他力阻其行,曉以國難,助創湘軍,興辦水師。左宗棠受挫之時,他給左打氣,督促迎難而上,披掛上陣,始有新局。封建士大夫們熱衷於天朝自大,盲目排外。他卻要平等看洋人,反對呼「蠻夷」。既然洋人要侵華經商擋不住,我們就要開門了解西洋,學習成功的東西。特別是重任出使英、法欽差大臣後,一系列變格圖存模式都是常人未曾企及的:與洋人打交道,以和為貴,談判爭勝,「戰無了局」,中國的刀槍劍戟太落後。後果確實如此。學習洋人的工業技術,更重要的是改革政治體制,富國強兵。「其本在朝廷政教。」「君民兼主國權。」這一點,他是最早預見並提出的。郭公1859年上書「疏通夷情」,是說洋人對中國瞭若指掌,而「通市二百餘年,交兵議寬款又20餘年,」國人卻不知外情不懂外語,現在必須要辦外語學堂,使「轉相傳習」。必須要使實學代替八股,以應對外交。他反對重農抑商,發展民族工業,名聲好的商人可以做官。這些振聾發聵的高論,不亞於地震!天下譁然。
再看筠仙、雲仙、筠軒諸名,都是自取號名。筠,青皮有節操的竹子。仙,神仙。軒,卿大夫之車,有高貴欄杆。總起來分析,暗示了其人個性很強,性格秉直,愛國遠見,超脫一般,不會消失。
為什麼又叫玉池山農、玉池老人呢?其意表示不忘耕讀出身。他的老房子長沙壽星街,房子雅稱玉池別墅,內有小塘;自取別號玉池山農、玉池老人。玉池從何提起?郭公祖父在普田巷經營鹽業發財,郭公父親重修新宅。因庭院內種有兩株石榴樹對著書齋,故名「面榴軒」;院內有個大水池,名「玉池」。從郭公有《九日邀同吳南屏、張子恒等登定王台、天心閣,歸飲養知書屋》一詩,測知,三人乃步行游觀,長沙城裏的定王台、天心閣離家不遠,邀請回來喝茶很方便。那麼,養知書屋且在何處?今之開福區六堆子是也。雖已蕩然無存,但書香隱隱未了。
二題封諡
1891年郭公壽終正寢,消息傳來,李鴻章十分懷念,惻隱之心頓生,上書朝廷求封賜諡號。按功績,清朝第一使臣,開放眼光,無私朝廷,應予追封。聖旨下來卻是:「郭嵩燾出使西洋,所著書籍,頗滋物議,所請著不准行。」
「不准」的主要原因是,他寫的書籍產生了普天下的指責。什麼書?主在《使西紀程》。指責他的是些什麼人呢?閉關鎖國的上層官僚以及不明真相的莽夫「東亞病夫」,有魯迅所指的「看客」。於是乎,真正焦慮國家前途命運的人,卻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皇帝畏懼「輿論殺人」嗎?是朝廷不知其人的良苦用心嗎?
當初公使出洋是熱行的,去職回來是冷走的。船到漢口,老友李瀚章要他「先期回京不待假滿」。他知道,這是恭親王和李鴻章的意思,要朝廷給他一個官職,不能冷下了。他腦子裏打了幾個圈圈。
記得遺老遺少們老早就攻擊他的洋務策略,立功不討好;又考慮年已花甲,一身病,怎麼還能遠涉重洋?但兩太后幾次招見,非他莫屬,無人頂替。慈禧太后還給一顆定心丸:你只一味替國家辦事,不要管別人瞎說,橫直皇上總知道你的心事。什麼心事?外交應與英人和談,和為貴。打架不是英法對手。他得了尚方寶劍,抱病出使,辦成了不少的事,穩定了局勢,而皇上太后不認帳了,以《使西紀程》滿朝非議賣國撤職。
只為超前認識。一、郭認為,不可小瞧洋人,他們也有兩千年的文明歷史。我們現在落後了,不如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國際參與意識。——清朝坐大,蒙昧不知天外有天。這還得了,如同炸了鍋,上下沸騰,不被認可。二、郭批評因循守舊,要學英國政教制度,「法度嚴明,仁義兼主,富強未艾,寰海歸心。」——只有我天朝才是文明古國,大罵郭對天朝有二心,漢奸。三、郭認為身在他國,應當尊重禮節獲得好感,學習長處以為國用。遊甲敦炮臺,接受披了一下洋人衣;巴西國王入會,大家起立他也隨之站起;在白金漢宮聽音樂有音樂單,他也同洋人一樣閱看。——這便成了他投降賣國的罪名。隨吏劉錫鴻告陰狀,必欲置之死地。從未見過大場的滿清官員們,拿起芝麻當西瓜,大加撻伐。四、他提出,絕不能以為日本彈丸之國,經濟和野心發展很快。果然,郭死後三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慘敗。他說,「三代以前,獨中國有教化耳,故有要服、荒服之名,一皆遠之於中國而名曰夷狄。自漢以來,中國教化日益微滅,而政教風俗,則不及各國乃獨擅其勝。其視中國,亦猶三代盛時之視夷狄也。」五、鋒芒畢露。郭嵩燾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張,以攘夷狄為義,而置民父于不顧;必使覆國亡家,以快其議論而為名高」 ,呼籲國人要摒棄傳統的「夷夏之辨」,引起公憤。
他的遠見卓識,作為井底之蛙的腐儒昏官是覺察不到的,統治者反倒害怕口狂危及到社稷。所以,他痛徹悟到與其共事,不如回歸故里。
三題自銘
郭公前前後後所著書籍共40多卷。在那個時候軍務洋務忙碌,用毛筆撰寫,著作等身,實在是鱗毛鳳角。沒有封諡,也有自銘,這些詩書典冊,可謂千秋永存,非帝王空空封諡可比。
本節略從他個人詩聯中,管窺他的自我評估:自信、遠見和執着。
其一:「面榴軒」宅院中,祠堂楹聯——
文章千古事
忠孝一生心
聯語既是對郭家的總結,也是對對子孫的訓辭。要讀書深造,要盡忠盡孝。從郭公留下的絕筆《枕上作七首》,其一曰:「三人同瘦命偏長,共道吾家兄弟強。兒輩尚能規進取,莫忘先世有書香。」證明郭公站得高看得遠,「吾人行事,必具有天下一家、萬物一體之心,乃能於事有濟。文章氣節不納之道義,皆是浮動之氣。」他的洋務觀點,天下一家、萬物一體,納之道義,是為急切拯救搖搖欲墜的滿清王朝,忠心耿耿,哪裏投降賣國?曾紀澤當慈禧太後面,很替郭嵩燾抱不平。這一點,太后心知肚明,儘管滿朝口誅筆伐問罪,還是算了,隨他去吧。
其二: 對聯自題——
無補清時,終老書叢原宿志;
偶談瀛海,重攤詩卷紀前遊。
「自題」 上聯,講朝廷不重用我了,我就回到老家養老,但是,決不會享受清福,仍然筆耕書田,坐案寫事,留給後世,為實現早期的夢寐志向。這一點,他已經做到了。下聯講嘴巴還是封不住的,腿子還是要動的。「偶談」什麼呢? 瀛海,前遊。罵由他們罵,我還是要講國家外交。郭公出使英國時,長沙的居所曾受到守舊派的圍攻。返鄉後,親友都規勸他少談洋務。那怎麼行?他硬要宣講:「歐洲各國日趨富強,推求其源,皆學問考核之功。」「彼之所長,徇而習之;我之所短,改而修之。」「誠得其道,則相輔以至富強,由此而保國千年可也。」並將自己有關洋務的論文編成《罪言存略》一書,自費刊行。
其三:光緒十四年三月十日夜賦詩——
成仁取義生平志,老死柴門亦數然。
豈分三醫連四表,竟愁一藥送餘年。
慚無身後完存稿,盡有人間未了緣。
家國友朋多負負,來生犬馬志猶堅。
此詩重點體現「志猶堅」。首聯即開宗明義,生平志向以正義為最,即使罷官老死或被殺,折磨多次,本性不移。頸聯訴述多病之軀,一邊吃藥,一邊寫奏表。愁的是藥送終年,而不是表得落妥。曾記得曾經澤討還伊犁與俄交涉前,他上表獻策六條。第一條就是應聽從左宗棠的意見。朝廷認為可備考,密囑李鴻章將表折內容轉給曾經澤。他多次上書要求禁煙,在長沙開設禁煙會。頷聯是說,我慚愧擬定存稿未付梓,洋務願望不能付之實施。主講思賢講舍,並立王船山祠,授徒講學。尾聯遺憾對家庭、朝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多有辜負,表達來世就是變成犬馬效勞,也會不變初衷,意志更加堅定。這可以說是湖南人的「霸得蠻」的一塊金字招牌!
其四:臨終前兩年的《戲書小像》吟——
傲慢疏慵不失真,盡留老態待傳神。
流傳百代千齡後,定識人間有此人。
世人欲殺定位才,迂拙頻遭反噬來。
學問半通官半顯,一生懷抱幾曾開。
此詩表達重在對身後的自信。首聯是自我畫像,確實如此,栩栩如生,毫不掩飾,光明磊落。頸聯自信,讓時間說話,有如「西門豹治鄴」:千百年後,令子孫思我言。我這個人是不會消失的。頷聯回顧所受之冤屈,誣衊譭謗,紛至遝來,甚至要他坐牢,要殺人。 「謗毀遍天下,而吾心泰然,自謂考之三王而不謬,俟諸百世聖人而不惑,於悠悠之毀譽何有哉!」尾聯有自謙「學問半通」,有自白「官半顯」。他1860年辭職還鄉兩年,著書不輟。1862年再度出山。1866年廣東巡撫任上被彈劾,回家講學。1875年又啟用入總理衙門。國難當頭,又任出國公使第一人。1879年罷官海外,回來寫回憶錄,宣傳洋務。所以是「一生懷抱幾曾開」,不屈不撓筠仙在。
中國遣使,始於光緒初。嵩燾首膺其選,論交涉獨具遠識。李鴻章認為,當世所識英豪,與洋務相近而知政體者,以筠仙為最。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知史 #中國歷史 #郭嵩燾 #李鴻章 #清朝
清朝鎖國時間 在 【財經週末趴】中國鎖國害人又害己?台灣自立自強錢圖無限 ... 的推薦與評價
誰害慘全世界?中國這 時間 宣佈 鎖國 ,太遲了?※中國的經濟,第一季慘到中南海也不知道?※中國股市沒漲過,基期低可進場?但美國會對MSCI中國權重下指導 ... ... <看更多>
清朝鎖國時間 在 台灣絃樂團Academy of Taiwan Strings - 【清代訪中的小提琴大師 的推薦與評價
... 仍是抱持著排拒西方外來文化的鎖國政策,所以並沒有留下相關的紀錄。 ... 比照中西方的年代史,就可得知白里奧在世的68年時間,正好經過清朝四位 ... ... <看更多>
清朝鎖國時間 在 Fw: [問卦] 如果清朝不鎖國中國到今天還是皇帝制嗎?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H8tUc7X ]
作者: saw6904 (小餅乾)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如果清朝不鎖國 中國到今天還是皇帝制嗎?
時間: Tue Feb 19 21:01:24 2013
※ 引述《qweewqq (qq)》之銘言:
: 當年乾隆 嘉慶,以天朝姿態,讓英國人碰了釘子
: 及至後來道光鴉片戰爭,被打得灰頭土臉
: 如果清朝學學日本,在美帝黑船開進東京灣後當下覺悟
: 向西方強國好好學習,如日本明治維新般
: 跟西方好好建立友誼關係,那麼後來的英法聯軍 八國聯軍應有機會避免
: 假如當時清廷姿態能更圓滑點,避免戰爭或迷信神拳(義和團)
: 那麼有可能到二十一世紀,中國還是皇帝制嗎?
: 想想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皇帝福利跟後宮選妃會有多麼的驚人(跨國選秀)
: P.S
: 如果清朝到二十一世紀還在,那後宮甄嬛傳就不是古裝戲而是偶像劇囉
基本上這種想像無拂屆
就連俄羅斯人都在想沙皇還存在的話,現在的俄國會是什麼境地
不過合理幻想應該是:
假設當時清帝選擇不鎖國
清帝及清廷內統治階級的官員將會隨著時間拉長,約 10 ~ 20 年的時間
親眼見證到西方列強的工業、科技、軍事乃至於民生上的強大而能辦到的事
其中包括歐洲列強在非洲大陸的殖民與交互征戰
亞美利堅在中美的橫行無忌
這些在在都會讓清廷的統治者了解,想保王朝永世不墜
必定師法西洋各種層面之術,壯大自身實力,如此不僅可以嚇止列強侵犯
甚至可以將國力伸向西亞與北非與歐洲列強爭鋒
延伸至中、南美與亞美利堅一爭雄長
更何況當時亞美利堅還有大量華工,只要投以錢財,就可獲取當地可靠情報
以上所說大家感覺好像很熟悉,是的
目前繼承清王朝正統的共和國政府:「中國」,正在做這些事
而清末也在做,只是做的時機太晚,錯過先機
現在要推斷當時清帝,及後世所謂「清世宗」,雍正帝
未實行鎖國之後會是什麼樣的情形
假設時間從西元 1730 ~ 1900 年,這一百七十年清帝國將會發展到何地步
注意!此為推斷,不可能嚴格考證,噓之前請先思考
第一階段:1730 ~ 1760 年
清國人還在渾渾噩噩,但見識西方知識與科學的力量
統治者在這時期開始舉行〝西學〞學習,但還不會廢科舉
民間會出現西學與儒道佛並存與摩擦的情形
此時統治者與民間會藉由教育首次〝嗅〞到歐洲有〝革命〞這個行為
聰明的統治者開始會思考如何不讓革命產生
並會思考如何利用所學知識應用到更有效的統治手段
第二階段:1760 ~ 1810
歐洲列強交互征戰、侵略、佔領,北美與大英國協對抗而獨立
這些不僅有勇敢的士兵與團結的國民
也是有較先進科技與戰術才能辦到
此時民間已有一批為數不少受過西學的人 ( 或〝奴〞 ) 才
此時期的清帝與其統治者也知道國家已經有了可以擴展勢力的〝國本〞
〝大舉留洋〞提前開始
清帝有更強的慾望想知道列強的一切!
工業、更先進的知識、更方便的生活與行動 ( 為了侵略而準備 )
更重要的是軍事,舉凡戰略、編制、後勤,清帝想知道這一切!
第三階段:1810 ~ 1840
此階段清國發展飛快,各種學習西法的器械與木工
伴隨傳統的獸力在清國民間不斷融合與應用
行政上可能更有效率,重點在軍事上已有一批現代化的士兵
騎兵與步兵將同時並存於軍隊
此階段清帝想驗證近一百年來〝違背祖訓〞可以得到甚麼成果
首當其衝的並非日、俄
很有可能會是朝鮮半島與中南半島的國家
雖此時這兩區域國家都還臣服於清國,但反對與對抗聲浪還在
這給清帝一個藉口,清國鐵騎將侵入這兩區域,驗證戰術、戰法
無論成敗,清國都有時間修正
清國人也將因國家的強大對清國更有向心力
西方列強將震驚於存在於東方的強大力量,而不敢妄動
第四階段:1840 ~ 1870
國力經過復原與修正後
清國為更有效管理廣大的土地,並能對外侵略
發展出更具效率的行政體系與更現代化的軍隊 (包含陸、海軍)
對民間人才需求更為亟需,為此教育普及度提高
經貿發達除為賺錢,也未向外侵略籌備資本
第一批清國現代化的資本家於此時誕生
兵役制度也走向徵兵與募兵雙重並行
此時清國已可牢牢掌握朝鮮與中南半島
並將勢力向西伸向南亞、西亞,向東染指夏威夷
而在觸及夏威夷前,日本可能先遭殃
清國內部的〝征日論〞可能會有相當激烈的辯論
此時清帝為國家戰略利益,而欲掌控太平洋,如同台灣為〝不沉的航空母艦〞
對清帝來說,日本就是守衛北清門戶的〝不沉的萬里長城〞
對日侵略展開,同時與歐洲列強在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南洋
在政治、資源與各種利益上展開交鋒
此時清國面臨多線作戰的境地
第五階段:1870 ~ 1900
清國征日成功,美、俄意識到,在清國國力完全恢復後
清國很有可能成為地球上最大的霸權
想要揮軍入侵此時的清國已不可能
於是美、俄聯手在政治與軍事上施加壓力,軟硬兼施
迫使清國坐上談判桌,進行太平洋的利益分配
此時日、朝已完全成為清國禁臠,為清、美、俄檯面下的犧牲品
歐洲列強也知道想在亞洲戰場取勝有後勤優勢的清國已不可能
於是也在談判桌上分享亞洲利益
而此時期清帝的野心也將投向西亞、非洲,並想染指南美......
以上的一切如果在一百年前就已發生的話
根本就不會有〝中國〞這個可笑的自慰詞
孫文這傢伙在清國也不會有任何舞台
清國人民只會忙著在清帝帶領下,獲取更多資源,過更好的生活
.........................................
好吧,以上都是想像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1.149.33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aw6904 (134.208.1.73), 時間: 02/20/2013 15:52: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