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903)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9月1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人民日報》網頁摘出重點文字,其中一句是:「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是不切實際的。」
幾千年來,中國老百姓所想的,不過就是太平日子。過去數以百萬計的大陸人逃來香港,也不外想過太平日子。現在,由中國最高領導人告訴人民,想過太平日子是不切實際的。
前文講到我參與創辦《伴侶》半月刊時期的一些往事,網上留言中居然有四位讀友說曾經是《伴侶》的讀者,其中有記得他讀過的篇章,和與編輯的互動。真是像故友重逢那樣高興。
在我的人生中,1967年前的太平日子,是我經日夜進修、磨練寫作和開始有點成績的十來年。1963年1月創刊《伴侶》,到1967年6月,這四年多我每月編兩本、其後是三本雜誌,每月寫幾萬字文章,認識了不少文化人,從他們身上獲得實際經驗和教益。
從閱讀經典名著中,我領悟到任何寫實寫情的文藝作品,最終總會觸及到哲理。讀著托爾斯泰、契訶夫的小說,都往往讓人停下來思考;所有透過情節而宣示的哲理,都發人深省。於是我在寫輕浮小說的同時,也努力去啃一些大部頭的哲學、社會科學著作,想豐富自己的知識,並將這些大部頭著作消化而寫成一本本入門的小叢書。那幾年,我在上海書局出版的有《哲學初步》《美學初步》《心理學初步》《邏輯學初步》《經濟學初步》等共七本。每本幾萬字,因為寫得顯淺,也受年輕人歡迎。1992年我應邀在馬來西亞幾個城市演講,還有讀者記得這些叢書,並向我詰難。我寫這些入門書時的思想,仍然是馬列主義佔主導,比如《經濟學初步》,介紹的就是馬克思的《資本論》,當然對讀者有誤導了。但像《美學初步》,卻是我讀了不同方面的著作,才綜合寫成的,花的時間較長,至今仍然不悔這本少作。寫這些入門書,無疑對我的邏輯和哲學思辨,有較好提升。
那幾年我的另一個興趣是西方古典音樂,並因此結交了藝術家盧景文、鋼琴家溫其忠等年輕朋友。溫其忠是當年我所認識的「怪人」。他從馬來西亞來香港上高中,考入港大建築系,當年這是有最好出路的科系,溫其忠卻念了一年就輟學,醉心他的音樂去了。他喜歡教鋼琴,以此為生。有出名的演奏家來香港,他事先買幾張票,臨開場前打電話叫朋友來大會堂欣賞,也不管朋友有沒有空,和夠不夠時間趕來。我就是他的朋友。有一天,他打電話告訴我,說幫我買了一座鋼琴,會送來我家。我那時只住一個小房間,左騰右移地挪出地方來放鋼琴。然後他就來教我鋼琴,我已經28歲,還來得及學鋼琴嗎?但他就是認定我可以學他可以教,我也真的在他的指導下半年就彈到第五級。他又教我樂理,教我聽歌劇,我也因此學會了作曲。《伴侶》雜誌還在大會堂舉行過兩次音樂會,邀請歌唱家、演奏家演出,招待讀者。還組織了合唱團。1965年我去大陸旅行一個月,回來發現溫其忠已經離開香港,去英國學藝了。我的音樂課就停下來,音樂細胞也不活躍了。
那四年的青年歲月,在太平日子中我們憑興趣而揮灑,不顧年齡去學鋼琴,不顧幼稚搞音樂會,幾個人經常聚在一起,聽音樂、講音樂、講文學、讀小說。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不知道那時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精力,雖輕浮但也寫出那麼多文章,雖未經深入鑽研也出版了那麼多社會科學小叢書。也許因為年輕,因為沒有包袱,因為不知好歹,儘管收入少、稿酬低,但可以過日子就行了。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那感覺真好。
1965年我參加出版界參訪團到大陸旅行一個月,那是文革前一年,是大躍進帶來大飢荒之後由劉鄧掌權的經濟回暖和文化小陽春的最後一年。我見到的北京領導者都溫和講理,對香港政策是尊重港英管治「長期存在」。其後參訪團西行乘火車去洛陽、西安,看了碑林、半坡遺址、華清池、黃帝陵等等古蹟文物,這些古文物引發我思古幽情,也增加了對華夏的認同感。而且,似乎中共政權對文物都很珍惜愛護。接著我們乘公車去了「革命聖地」延安。在那裡被灌輸中共版的毛澤東光榮革命史;然後去上海、蘇杭等地遊山玩水後回香港。
回港後,按照我獲悉的中共對港政策,積極籌備再出版一本《文藝伴侶》月刊。但隨著大陸學毛熱潮升溫,大批判到來,言論趨於一元化。1966年文革爆發,那些我剛參訪過的文物遭到破壞。到1967年,文革病毒感染香港,一年多前在北京獲知的中共對港政策來了一個大顛覆。香港的太平日子遭到了挑戰。(58)
圖1,9月1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的「重要講話」。
圖2,1965年9月2日《伴侶》音樂會上的三重唱:盧景文、吳厚蕊、溫其忠。
圖3,1965年伴侶合唱團郊遊時唱歌,右一是我,其他人認不得了。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LILLIAN.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馬爾他的行程是這邊訂的:https://www.wandermalta1.com 我離開馬爾他之前安排了三天跟著他們走了馬爾他交通麻煩但是必去的景點如:哥佐島/姆迪納古城等地,有專車接送還有地陪推薦道地餐廳&秘境❤️如果是自己搭公車或是搭船去的話交通單趟就可以花掉兩個小時左右了吧!真心推這間華人...
清 大 校 際 公車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躋身組織的前30%關鍵人才】
從小就喜歡深思的杜書伍,腦子裡無時無刻不在轉動思考,成為企業家之後,這更成為他帶領團隊向前走的管理方式。「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杜書伍說。爲此,2000年之後,他乾脆當起「老師」,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召集幹部「上課」。隨著聯強國際規模不斷擴張,杜書伍再進一步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讓全體員工都能了解他的思維。
大老闆為文創作,想必離不開嚴肅與教條的成分吧?一點也不。這系列後來以「聯強EMBA」為名,隨電子報發送的短文,因為談的是工作中人人會碰到的課題,角度深入淺出,以小窺大,不僅內部幹部受用,連收到的外界客戶、經銷商、合作夥伴都深覺有收穫,無形中爲杜書伍養出一批忠實閱讀的「粉絲」。
大方分享自己的心得,杜書伍笑著說,希望透過文字帶來影響,說不定就此改變某個人的職涯,或讓某家企業從此降低基層運作的成本。「公開這些是帶點理想性,」他說。
問:你對自己的職涯一直都有清楚的想法,是不是少年養成的過程帶給你一些影響?
答:我覺得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種穩定的力量。我的家庭教育一直教我要踏實,假如沒有這個,人就會浮躁,風一吹就會搖來搖去。第二,我成長的年代,是台灣非常期望走向富裕的年代,對自己有希望成功的強烈企圖心。有了這種企圖心,就會去動腦,想要突破。但有了先前穩定的力量搭配,我不會躁進,或一看到旁邊的機會,就方向搖擺。
問:父母親怎麼教育你這種態度?有特別的方式嗎?
答:這些認知有的是來自父母正面的言教,但也有來自負面的;好的可以學,壞的記取教訓。像我母親是正面教材,我父親的中年危機,則算是負面教材,他本來教書教得很好,收入也很高,但後來他想當校長,就從教育界退休,參加別人的辦學,最後卻沒有成功。這件事對我的影響是,當我要做重大決定時,我會很審慎,會陷入長考。多思考,就會把範疇拉大,把考慮的時間拉長。長考也是另一種穩定的力量。
問:你的職涯中,哪些是你需要長考的時刻?
答:我出來工作大概快四年時,有人用雙倍的薪水來挖角。我那時候負責英特爾的微處理器的推廣,他做電子打卡鐘,當時我的薪水兩萬出頭一點,他用五萬挖我,那時候,這筆錢很大很大。因為他的產品要外銷,他還對我說:「我就給你五十萬,你跟我去國外跑。」我想,天底下從來不會有好康的事掉下來,這個人出手這麼大氣,代表他的行事作風不踏實。這筆錢我能拿六個月還是一年?所以最後我就沒有去。
另外一次,是我大四時在補校教高三數學,服完兵役回來後,校長又來找我,要我晚上再去兼課。我約略算一下,去教書至少一個月有四千五,當時我的薪水差不多是七千塊,等於是兼一份差,薪水增加六成,但我還是拒絕了。因為老師領的是鐘點費,薪水雖然不錯,但增幅有限,又不是我的主業。相反的,我專注投入公司的工作,薪水可能會成長很快,所以我拒絕了,決定專注做我的本業。
問:很多人面對機會難以拒絕的理由,是認為它稍縱即逝,你不擔心這一點?
答:沒有實力,機會都不是你的。機會其實隨時都有。我用公車來譬喻,儘早讓自己站上公車站牌,機會來你就上得去。但有時候你站在那裡,機會還沒來,你也要耐心等。
我在學校時就經常思考自己的未來,我知道我學的是Computer Science(微電子),但我希望未來走管理職、業務職,所以大學時代除了本科之外,我還去修了很多管理課程,為未來作準備。
進入職場後,第一個職務是擔任研發工程師,原本我為自己設定花兩年時間熟練技術實務,之後再轉調業務,但我做了九個月,就被公司要求轉調業務,因為覺得我在技術的磨鍊還不夠,所以當時陷入另一個長考。不過,一方面是配合公司需要,另方面,我想到只要肯花時間,做業務時還是可兼顧研究產品、累積技術含量,這樣不也更會賣。所以我轉換職務時,白天跑業務,晚上K書作研發,兩個兼具。這段過程也讓我思考,怎樣讓兩件衝突的事情協調,能夠一魚雙吃。
問:像個人生活,娛樂這些面向,都不在你的考量內?
答:(笑)我出社會前面十年,只看過一、兩部電影。
問:你從什麼階段開始真正讓自己從「部屬」的思維,提升到「管理者」的思維?
答:在學校時,我就常思考自己的未來出路,因為不是狹隘地讀書,想的時間也比較長遠,所以習慣以比較高的高度看事情。從學校建立這樣的習慣後,這一輩子,我都是拉高高度來看事情。第二,我念了管理,自然而然就有管理的背景,讓我後來在做主管的過程中很自然,沒有任何門檻。
問:在管理端經常要面對人的問題,你都沒有摸索或挫折的過程?
答:(大笑)多了。以我的職涯來說,可以分成幾個階段。我一九七六年出來工作,第一階段大概到一九八五年。這個階段都在打基礎摸索。這九年時間,我cover的範疇很多,這段時間的挫折就很多。
打個比方,我認為任何事都應該節儉。我剛開始做sales,感覺常常跑呀跑,沒有結果,卻要花錢,所以我出去都坐公車,管理下屬也是這樣。但另外有個部門出去就直接招計程車,於是部門間,大家就會比較。我就對部屬說,我們今天這樣節省,紅利會比較好。結果呢?並沒有比較好。最後我拿我自己的紅利出來分給大家,結果他們都不收,而且認為我這個主管有guts(膽識)。在這樣的要求下,第二年,我們的紅利的確就比較好。
問:你碰過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答:最大的挫折就是部屬被挖角。投注心力去帶他們,後來他要離職。或是覺得某位女性同仁很不錯,她卻說:「抱歉,我要回家生小孩。」爲了這個,我還寫了好幾篇文章,談雙薪家庭的重要,甚至上媒體談怎樣料理家事,教太太給先生一律穿白襯衫、買同樣顏色的襪子,垃圾桶一次套好幾個塑膠袋,更換的時候才方便.......減輕女性同仁的負擔。我甚至還教她們如何準備四菜一湯。
問:說到有員工想回家帶小孩,你一路走來,都被強烈的危機意識跟企圖心引導,你認為現代人對工作仍然需要這樣嗎?
答:關鍵在經濟基礎。這次金融危機就回過頭來告訴大家:未來環境的變化是你沒辦法控制的。你有把握目前的經濟條件一生無虞嗎?每個人對經濟安全的定義不一樣,但長遠來看,門檻還是蠻高的。就像誰會想到現在存款利息幾乎等於零?
問:經過金融海嘯,職場發生很大的變動,也顛覆很多人對生涯的想像。你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答:回過頭去看,我很高興我很多想法是對的,這些現象,終究證明我的價值是對的。
我本來就看金融業是「虛業」,不是「實業」,過度擴張的結果,本來就應該泡沫化。再看很多垮掉的百年老店,很多都是老大不堪,沒有危機意識,長時間下來像是國營事業,怎麼經得起環境變化?
雖然很多人失業,但我認為好的人從來沒失業過。景氣好,人員通常會寬編,企業只淘汰績效最差的3%,但景氣不好時,企業淘汰10%,這才是真正人力精實的編制。所以如果你在這最後的10%中,平常沒事,但是就像人家說:「退潮時,才知道誰沒穿褲子」,碰到考驗,誰沒穿褲子就看得到了。
組織中,70%都是基層員工,30%屬於幹部級;真正屬於中級主管以上,比例可能只有3%。經濟不景氣時企業砍最多的,是基層員工跟不好的幹部;所以你希望自己永遠都很安全的話,就要努力擠進組織的前30%。大家必須有危機意識,也要與對現實有正確的了解,讓自己進入真正安全的範圍;否則在不安全的範圍中,當然會被砍。
不過,整體來看這個世界還是人才不夠的,而且好的人才的價值比過去還要高;如果你是人才,不僅絕對不會失業,還到處搶著要。
問:專業工作者或經理人可以從金融海嘯中學到什麼?
答:要學到未來變化是很大的,絕對不能認為它不變或變化很小。另外,經濟安全與危機意識是必備的。經濟安全還包括能力安全,要讓自己一直跑在前面,不要落在後面。
很多人聽不進去,因為他們根深柢固認為工作是痛苦的,休閒是快樂的。我認為這是絕大的錯誤。你鑽進工作中,那種知識的滿足跟喜悅,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才是真正的快樂。玩就快樂嗎?不見得喔。玩是你要付錢給人家,工作是人家付錢給你,你又很快樂,而且獲得愈多,表現愈好,給我的錢愈多,何樂而不為?
問:你不斷強調思考的重要,你思考時,有特殊的程序嗎?
答:我無時無地不在思考,腦筋不動就渾身不對勁。因為思考是不分場所的,我連走路也在想事情。假如想出東西,那就很高興了。年輕時,我對我的主管,或公司做法,有時不是很認同。但是我心裡會想:「我只有兩年工作經驗,人家是我的三倍,其中必有道理。」我就照做,有時候會問,有時候就持續當作一個議題,隨時找答案,很可能五年以後才找到答案。養成習慣後,現在留在我腦中還有很多懸案(笑)。
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所以我自己體悟到什麼,我就講給部屬聽。2000年以後,因為幹部太多,我開始正式上課,再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一個人要觀念正確,才能有效率的工作。金融海嘯發生後,不少企業出狀況,倒是解答我很多懸案。
問:爲什麼?
答:我相信,全世界的事物都是成常態分配,大部份是落在中間,特別好或特別不好的相對少。常態分配跟我們講的中庸之道是契合的。站在穩健的角度,我們只要落在中間就好,不需要在兩邊,因為很outstanding的這邊,畢竟是例外,有時候甚至得靠運氣,所以不要去想這個。就經營企業來講,盡力做就對了,不一定非要第一。為了做第一去冒險,可能會變成第十。我只要持續努力,可以從第三變第二,從第二變第一,不是很穩嗎?想去樹梢摘最漂亮的果子,可能會跌倒,這也是我講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問:不管是穩定或穩健,能不能爲它下個定義?
答:你踏的每一步,把握度都很高。它的風險是你輕易可以承擔的。比方說,我有七成把握,三成會失敗,而且失敗以後不傷筋骨,這樣可以做。
有些事情是你有九成把握,但那10%一旦發生,你承擔不起,這樣不能做。反過來說,這件事情九成會失敗,但承擔得起,就可以做。過去媒體說我很開創、敢突破,表面上看起來我很冒險犯難,其實每一步我都知道企業能不能承擔得起,而且是輕易承擔,不會傷到筋骨。
問:當讀者要吸取你的觀念時,你會建議他們怎麼使用?
答:關於管理的書籍有三類,第一類是教科書,非常理論,都是專有名詞;第二類是管理大師寫的書,很多例子都是國外或大公司的例子,對本地的讀者有距離感;我寫的聯強EMBA文章算第三類,題目都很小,就在每個人的周遭,很貼近職場。所以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它是最接近、最能轉化使用的。這是我當初題目愈寫愈小,愈來愈貼近員工的原因,其實是每個人工作中都會碰到的經驗,只是過去發生時,自己不見得感覺到。因此,要努力思考在工作經驗中相對應的場景,然後去模擬使用看看。那你就會真正把觀念跟實務連結在一起。一方面,這會使你對觀念理解更深入,二方面,它會融入你的腦海,達到內化。這樣,你以後隨手就能應用這些觀念,幫助自己職涯的發展。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本文收錄於《打造將才基因》,作者:《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
#連結閱讀
1. 斜槓人生,好嗎?
http://bit.ly/3mZU0Wk
2. 杜書伍:有三大能力才是人才
https://bit.ly/3zDWeSC
3. 杜書伍:你懂得「想」,就成功一半!
https://bit.ly/3CZLOyy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清 大 校 際 公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和你的親密距離>
我時常在想,什麼是人與人之間最適當的距離。
-------------------------------------
說一個很久以前發生的,但花了我20幾年才整理好的故事。
大學打工時,認識了一個女生。原本就只是一個共同打工而認識的朋友而已,現在想想她大概是開啟我對於「人際界線」的導師。
這個女生很漂亮,做事很認真,感覺是個人生很有目標的人。
當時只是缺錢去打工的我認識了她,覺得她好耀眼。
某天打工回家時,發現我的包包裡面被塞了好幾個打工飯店的杯子。
回家打開手機,收到一則訊息「怎麼樣?還喜歡我的禮物嗎?」
「這是飯店的杯子吧!這樣是偷竊吧?」
「我不說,妳不說,偷竊這件事情就不存在。」
我時常回想這件事,如果當時我有把杯子還回去,和飯店經理說明事情原委的勇氣,也許後面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
莫名其妙就變成共犯的我,一邊緊張的繼續打工,一邊在長長的打工時間聽她說著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從來不曾從家庭得到愛,相較起來妳還比較像是家人。」
漸漸的我們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我和她變成在那個懵懂年紀可以互相陪伴,像是姐妹般的存在。
後來她離開台灣一陣子,有天回來了,提著行李箱突然出現在我家樓下。
「我沒有地方可以去了,讓我暫時住在妳家好嗎?」
她住了一陣子,每天等著我下班買晚餐回家給她。在長長的夜晚,聽著她說著自己如何在愛情中受傷,被同居男人趕出門的經過。
「那男人還對我申請保護令呢!真是可笑。」
有天晚上她突然說
「妳知道這世界上最美的死法是什麼嗎?」
「我不知道。」
「我現在去打開瓦斯,我們一起死好嗎?妳是我最重要的朋友。我希望我們可以一起死。」
那晚我整晚沒睡,一早請她離開。後來好一陣子我們都沒有再聯繫。
可是故事沒有結束。
-------------------------------------
後來她聯繫我,說找到很棒的工作,振作了起來。
「妳知道只要在遊覽車上說我父母雙亡,大家就會掏錢。」
「這樣說不好吧?」
「反正我父母並不愛我。」
「另外我找到了很棒的打工喔,妳明天下班來看看。」
依著她給我的地址找到了打工處,在某大樓的高樓。警衛跟我要了通關密碼,我打了手機給她,才順利進去。
裡面很暗,但裝潢非常豪華。她穿著非常裸露,客人往她的馬甲塞錢。我坐在吧台邊吃炸雞薯條想著這地方有沒有逃生門。
「要不要來打工,時薪超高外小費也非常可觀喔!」
「喔!不了我很喜歡我現在的工作。」
那天晚上我跟她說,這地方好複雜好危險啊。
「妳懂什麼啊!就是要從有錢的人身上賺錢才賺得快啊!」
-------------------------------------
後來她就一下消失,一下又出現,每次都帶著新的故事,每次的故事都比電影還精彩,超乎我的想像。
我去英國時,她也跟著來。但因為課業和生活已經把我弄得筋疲力盡,我跟她說
「我來這邊是來好好生活和唸書的,沒有辦法這樣天天陪著妳玩。」
「妳太自私了,我決定和妳斷交。」
看著她的背影,我覺得有點惆悵,又好像有點鬆了一口氣。
-------------------------------------
後來學校放假從英國回台灣,收到她的聯繫。
她一下說自己現在非常認真工作,然後把我帶到直銷中心買東西加入會員。一下問我有沒有錢可以借她,我知道她把自己人生搞得亂七八糟,但更清楚我幫不了她。
後來回英國,某天趕著在百貨公司上班時,突然看見她。
「Surprise!」她從收銀機後面跳出來。
說真的我真的差點嚇到心臟病。
「我現在要上班,如果有什麼事等我午休時間說。」
她在百貨公司的咖啡店等我,說著她把台灣的生活搞砸了,欠下了一大筆債務。碰巧遇到一個願意資助她生活的金主,所以就來了。
「那不是該請金主也幫忙把債務付清嗎?」我問。
「他只負責我的生活費,不負責以前的部分。」
「所以妳來倫敦想做什麼?」
「我不知道。」
後來她就每天都在百貨公司等我午休和下班。
「可以不要一直跟著我嗎?妳沒有自己的生活嗎?」
「我需要有人聽我說話,妳知道全世界只剩下妳會聽我說話。」
有天她又跟著我走到地鐵站,我問她
「妳不能放過我嗎?」
「不能。因為我的憂鬱症就是妳害的。」
「怎麼說?」
「因為憑什麼妳就可以過任何妳想要的生活,太過分了!我多希望妳現在馬上就死掉。」
隔天再也受不了她的糾纏,下班後我快速從員工出口離開,跳上公車。
-------------------------------------
那天晚上是我到現在都忘不了的夜晚。
記得是晚上11:00左右吧,我聽到倫敦家的門鎖被用力地旋轉,接著聽到瘋狂踹門的聲音。
「妳現在就給我滾出來,聽我說話。」
我從貓眼看見她拿著刀。
「妳把刀放下,我們隔著門講。」
「妳給我滾出來。妳不出來我就自己往自己身上插刀,然後告訴全世界是妳下的手。」貓眼外她歇斯底里。
接著我聽到她瘋狂慘叫,我聽著自己的心跳巨響,按下999報警。
-------------------------------------
警察很快來了,把她帶走後我也接受了整晚的偵訊。
那天之後,她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我的視線中過了。但我時常做夢,一下子夢到她說要開瓦斯和我一起自殺,一下子是她拿刀在門外歇斯底里。
每次醒來我就會寫一封信,把事件原委寫清楚,並告訴身邊的人如果哪天我被消失了,並不是出於自願。
-------------------------------------
幾年後輾轉聽到她的消息,據說是結了婚,過著平靜的生活。
她沒有像她自己以為的那麼想要死,而這世界上也有除了我以外,還有願意一直聽她說話的人。我真心希望如今她也找到愛自己的方法了。
時常回想起這段往事,不斷的拆解到底是哪邊出了問題,或者我到底在哪個段落就該設下停損點。總是相信的人肯定會從谷底爬起來,人生肯定有足夠的陽光可以照亮黑暗的我,發現自己根本就不明白人這種生物有多複雜。
究竟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人性?什麼才是安全的關係?我根本一無所知。
20幾年來,就這樣一路讀著腦科學,心理學,人際關係,靈學書,一點一點的拆解這個事件與自己。
-------------------------------------
回想起來她教會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如果要和別人建立親密以及健康的關係,那條人與人的界線是非常必須的。
你可能會很悲傷,可是那個悲傷不像蛋糕你可以拜託別人幫你吃一半,妳必須知道人一生會有很多悲傷的時刻,而你才是那個知道怎麼與自己的悲傷共處的人。
你可以很生氣這個世界不公平,但在路上隨便抓個人說,「我就是想殺死那個看起來很幸福的人」,並不會讓你往幸福邁進。
還有千萬不要落入這種「你不說,我不說,這件事就不存在」的共犯陷阱裡(這種事超多,而且包裝手法千變萬化),超出你個人道德與原則的事就是要堅決說不,才不會落下讓對方控制你的把柄。
-------------------------------------
人生幾次經歷這種需要報警的事件,我也才體會到自己很缺乏保護自己的意識,現在當了媽媽我也時常提醒,好好保護自己是自己對人生的尊重與負責,不好好保護自己的話還很可能會連累到自己身邊親愛的家人朋友。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entaikotokyo/
-------------------------------------
推薦我自己剛讀完的這本《自私的藝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3849
如果你是個很容易陷入情緒勒索,道德綁架的人,裡面有許多種案例可以參考。許多因為力道不平衡而產生的關係問題,其實是有方式可以去應對的。
pic:曾經這是個我根本不敢提起的故事,但終於我有勇氣去面對它,面對自己過往的恐懼與脆弱。以後會記得在人生路上給自己設置界線以及平交道的。
清 大 校 際 公車 在 LILLIAN.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馬爾他的行程是這邊訂的:https://www.wandermalta1.com
我離開馬爾他之前安排了三天跟著他們走了馬爾他交通麻煩但是必去的景點如:哥佐島/姆迪納古城等地,有專車接送還有地陪推薦道地餐廳&秘境❤️如果是自己搭公車或是搭船去的話交通單趟就可以花掉兩個小時左右了吧!真心推這間華人地接社!
這天真的超級開心,因為清晨偷偷搬出了讓我覺得壓力很大的寄宿家庭,雖然因為我私自搬出去後面又鬧了一波,但我這次的贊助代辦 ”Study DIY 自助家遊學網“ 真的太讓人感動了,不但不反對我私自搬出去(會給他們帶來一些麻煩,學校跟轟媽方面等等)也願意補貼我額外多出來的住宿費用,但搬出來真的好開心啊!(我真的是很有禮貌的學生,我不認為我是那種會讓寄宿家庭很反感的人,真的是因為很多事情所以我決定趁家裡沒人的時候火速搬出去外面飯店,後面有空會拍影片跟大家討論我遇到寄宿家庭的問題),搬出來之後加上這天回到一年多前在美國舊金山進修過商英的EC在馬爾他的分校(目前是淡季但也有三百個學生左右!真的可以交到很多世界各地的好噴友),就這麼剛好當時在舊金山EC的日本學生經理Mayu桑也剛到馬爾他EC工作!在異地見到朋友真的超級開心~加上EC老闆跟我聊了很多還幫忙介紹學校~帶我進教室參觀(看帥哥?),最後甚至拿了一杯拿鐵給我!拜託不管你要去世界各地哪裡遊學!只要當地有EC分校!我一定大推EC!超級有人情味而且教育制度跟系統真的都很完善!這天因為很早起搬家+回母校耗費很多體力XD下午跟著Access To Malta在地旅行社去了瓦萊塔放空,旅社又帶我去吃了一間當地人最愛的小餐廳(真的滿小的),結果天殺的真的超級好吃!我雖然不挑食但這真的也太好吃了!!!原本疲累跟壓力大的搬家再回到EC跟吃到瓦萊塔超好吃西西里餐廳之後今天變成我在馬爾他最完美的一天❤️
🔶 本次英國馬爾他遊學代辦:Study DIY 自助家遊學網 https://www.study-diy.com.tw
🔶 我有寫馬爾他遊學的詳細文呦~(歐洲遊學)部落格文章~https://lillianmin019.pixnet.net/blog/post/403965923-%E6%AD%90%E6%B4%B2%E9%A6%AC%E7%88%BE%E4%BB%96%E9%81%8A%E5%AD%B8%EF%BD%9C%E5%88%B0%E6%AD%90%E6%B4%B2%E7%89%88%E7%9A%84%E8%8F%B2%E5%BE%8B%E8%B3%93%E5%AD%B8%E8%8B%B1%E6%96%87%E5%90%A7%EF%BC%81%E5%8F%83%E8%A7%80EC%20Malta%E9%A6%AC%E7%88%BE%E4%BB%96%EF%BC%8B%E8%AA%B2%E5%BE%8C%E7%9A%84%E9%A6%96%E9%83%BD%E7%93%A6%E8%90%8A%E5%A1%94%E7%BE%8E%E9%A3%9F%E6%97%85%E8%A1%8C%EF%BC%81%E9%81%8A%E5%AD%B8%E4%BB%A3%E8%BE%A6%EF%BC%9AStudy%20DIY%20%E8%87%AA%E5%8A%A9%E5%AE%B6%E9%81%8A%E5%AD%B8%E7%B6%B2
🔶 本次強悍的歐洲行李箱品牌:希梵(百貨專櫃品牌)
希梵行李箱官網:fh-bags.com.tw
希梵行李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L.Bags/
🔶 歐洲鐵路火車高鐵票券:飛達旅遊 http://bit.ly/2SwHwX2
( 折扣碼:LILLIANM省6歐開票手續費用 )
歐洲 31 國火車通行證:http://bit.ly/2StDgrl (歐鐵搭到飽通行證)
全歐12G電話/網卡:http://bit.ly/2Sq9unq (全歐通話3000分鐘)
🔶 本次歐洲行穿搭: SHEIN
台灣站: http://bit.ly/2Eam9bk
國際站: https://goo.gl/XpB7uS
折扣碼:Q2Lillian200(满NT$1599折現NT$200,到6/30)
本次帶到歐洲的SHEIN服飾:
(本片)SHEIN 酒紅厚高領毛衣 http://bit.ly/2X0WIiI
我的歐洲睡衣(深藍絨毛運動套裝):http://bit.ly/2QuDLVe
黑色高領毛衣:http://bit.ly/2PdVqMb
SHEIN 紅白燈籠袖薄毛衣 http://bit.ly/2BACoeQ
SHEIN 白色袖條紋拼接大學 http://bit.ly/2BBHRSJ
SHEIN 深灰套頭高領 http://bit.ly/2GpRpo7
SHEIN 海軍藍紅白條紋T http://bit.ly/2UZdAEU
SHEIN 卡其色高領人造毛皮高領 http://bit.ly/2EclftO
SHEIN 白色紅藍條紋高領 http://bit.ly/2IgFNFz
SHEIN 酒紅字母印花連帽衫 http://bit.ly/2Gqdu5L
SHEIN 黑色前開襟氣質毛衣外套 http://bit.ly/2UZXBpY
SHEIN 綠色厚高領毛衣 http://bit.ly/2TNy9nm
🔶 我的髮型設計師:A’mour文山店的Tony( Line : boy00622 )
FB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amour7hairsalon/
🔶 * BGM
---------------------------------------------------------
Most of my BGM is from NCS, Concordia Recordings, FreeMusicWave & SkyBlew :
NCS:https://www.youtube.com/user/NoCopyrightSounds/videos?disable_polymer=1
Concordia Recordings:https://www.youtube.com/user/concordiarecordings/videos
FreeMusicWave:https://www.youtube.com/user/freemusicwave/videos
SkyBlew : https://soundcloud.com/SkyBlewMusic
---------------------------------------------------------
🔶 FIND ME HERE: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illian.MandTheTaiwaneseTheMalaysian/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illianmin_/
◎Business合作邀約請至妮妮 : niny598@gmail.com
——————————————————————————————————
清 大 校 際 公車 在 涂醒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重整嘉義市都市計畫
※終結派系把持,啟動都市計畫
1. 結合國土永續開發策略
2. 提高土地價值,阻止失序亂象
3. 鼓勵廠商進駐成立企業總部
4. 打造特色商圈,提高居住品質
5. 帶動嘉市經濟、社會、空間轉型
※善用都市更新,改善前後站風貌
1. 改造市區街廓景觀,啟動垂楊路造街計畫
2. 打造觀光夜市文化區、眷村文化區
3. 規劃阿里山茶文化街、彌陀路咖啡街、舊城區徒步街等
※平衡東西區域,全面發展嘉義
1. 建構藝文新廊道,再現「畫都」光榮
2. 成立青年創意產業園區
3. 公園特色化
※縣市合作,互利共榮
1. 推動大阿里山觀光特區
2. 嘉義縣市資源整合,觀光、產業行銷一條龍
3. 嘉義市為研發行銷中心
4. 嘉義縣為製造重鎮
二、打通交通任督二脈
※實現鐵路高架化,整合轉運站機能
1. 優先編列市府預算,協調中央立即動工
2. 檢討火車站周邊土地使用
※廢除垂楊路BRT專用道,打造安全行車環境
1. 恢復機慢車專用道
2. 設置交管行控中心
3. 規劃大眾運輸網絡系統
4. 成立嘉義市公共運輸與智慧發展處
※建立環市自行車系統,形塑單車友善城市
1. 鼓勵市民以自行車取代機車
2. 建構Smart-Bike系統
3. 廣設自行車租借系統
4. 定期舉辦自行車比賽
三、打造健康防老園區
◎涂醒哲:讓嘉義市蛻變為台灣的佛羅里達,是「防老」不是養老!
◎涂醒哲:人口老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就必須有前瞻性的規劃,除了養老,更要防老!我要打造嘉義市為銀髮樂活的健康城市,還要創造就業機會,以吸引年輕人返鄉服務,與老人共享天倫。
※建構衛星防老社區,創造就業機會
1. 成立健康產業研究中心,吸引廠商進駐設立企業總部
2. 導入TMO「Tow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市鎮管理組織)營造機制
3. 提供健康管理、教育與社福、護理師等醫護工作機會。
4. 衛星社區以增加五萬人口數為目標
5. 各行各業預計可增加20%營業額
6. 打造雲嘉嘉特色商圈
※營造幸福住宅社區,共享天倫之樂
1. 吸引有老人的家庭移居嘉義市
2. 標榜環保綠建築、無障礙空間設計
3. 興建出售或出租的一般與老人住宅
4. 公共空間管線地下化
7. 輔導社區營造、商圈經營與城鎮營造
※善用嘉義豐沛醫療資源
1. 全面盤點醫療資源,避免重複浪費
2. 園區規劃電動公車交通服務
3. 開辦日間照護與護理之家
4. 定期舉辦健康講座與健康生活輔導計畫
※提高重陽敬老津貼,老人長壽久久久
1. 設籍本市3個月以上並實際居住者
2. 年滿65歲至79歲,每人新台幣5,000元整
3. 年滿80歲至89歲,每人新台幣6,000元整
4. 年滿90歲至99歲,每人新台幣9,000元整
5. 年滿100以上,每人新台幣12,000元整
四、建構「食品安全」首都
※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
1. 培植嘉義市專業認證分析實驗室
2. 推動食育自治條例
3. 仿效日本推動校園食農教育
4. 根據地方特色,建立食品安全優先防禦順序
5. 啟動「在地食材供應計畫」
※嚴格管控、源頭管理
1. 要求食品業者提供添加化學物質清單
2. 訂定新上市食品申報與核可機制
3. 不定期、不定點抽查
4. 加重罰責、提高檢舉獎金
※建立「集體訴訟」求償平台
1. 協助受害者求償(含括民眾、廠商)
2. 由市府協助集體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