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談重點: 一、如何快速看書,又能抓住書的邏輯思維? 二、想要提高閱讀速度,可以怎麼做? 三、要怎麼把讀到的資訊,表達得出來、用得出來?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
溝通能力的培養與心法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杜書伍用人心法 突破職場三盲點】
一個人能否在職場上大放異彩,取決於工作的觀念。如果只懂得埋頭苦幹、只想靠熬年資升遷,這樣的「努力」是不會有結果的。
每個人畢業後進入職場,起跑的時間差不多,但是五年、十年後,位置卻差很多。為什麼?其中一大關鍵,就在於工作的觀念。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特別重視觀念。
「觀念就是軟體基因,從根源影響我們,」杜書伍認為。觀念就是認知,認知改變態度,態度主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許多人因混淆的觀念,所以無法跳脫困境,不停原地打轉。
所以,杜書伍幾十年來培養人才,特別著重溝通觀念,除了用電子報跟不同世代溝通,也整理成「打造將才基因」系列書籍,成為許多企業內訓的教材。
杜書伍跳脫從正面闡述的方式,直接點出「不對的」觀點,以掃除卡在前方道路上的障礙。不論是職場新鮮人或是潛力職員,只要突破三大盲點,釐清觀念,就能夠讓職涯走直線。
盲點一:努力就會有結果?
很多人都知道努力的重要性,而大力投入時間、精力。但你是否曾檢視過自己,因努力而忘了用腦力?
杜書伍發現,有些人努力靠的是「毅力」甚至是「蠻力」,無形中便形成「太用力」與「太專注」。太用力就容易僵硬,且不會思考變通,無法融會貫通而提升;太專注反而會忽視或排斥周遭事物。
努力需要「用力」去突破、需要「毅力」去持續,但更需要的是用「腦力」去理解體會,以能思考變化、突破提升。
初期的努力,靠「用力」可以獲得成效,但久而久之就容易相信只要持續用力就會有成效,而忘了腦力。養成凡事都要用腦力去理解、思考並融會貫通的習慣,才有機會讓經驗歷練昇華為能耐、智慧。千萬不要只用蠻力,最後陷入「沒功勞,也有苦勞」自我憐憫的地步。
盲點二:老是懷才不遇?
人才永遠不夠,但在自認懷才不遇之前,應先自我檢驗,自己是否為人才?
每個人在不同的成長歷程中,父母、老師、企業以及自身身處的環境,皆提供專業訓練,教導學習方法;然而,個人吸收能力、用心程度,才是形成不同知識含量與經驗積累的關鍵。
隨著時間,每個人的能力持續蛻變,因而產生不同的職涯成就。只要長期累積的基礎愈好,在公司展露強烈的學習意願,便能「浮出」成為潛力的幹部。
也就是說,好的人才、幹部,是在一群人中自然而然「浮現」,並不是主管特別關愛,刻意「拉拔」。所以,能否成為幹部,並非取決於主管,而完全決定於自己。
盲點三:都是環境的錯?
每個人剛進入職場,都因不會做、不熟悉而努力學習。逐漸熟悉後,有些人以為如此便能應付工作,學習意識減弱,心態轉為安逸,無視內外環境的變化。
然而,世界不斷改變,企業更會積極提升,企求超前世界與社會的變化。因此經營者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洞悉力,才能預知改變、及時面對競爭。
個人也是相同,若不跟隨企業的改變,不久便會感覺做事愈來愈不順手,主管的關注愈來愈多,產生嚴重的落後與脫節。
因此,個人若不與時俱進,就會漸漸落後,一旦差距大到企業無法忍受,就會被公司淘汰;若是依然故我,再換工作也只能在條件更差的企業,才有容身之地。
其實,改變是有方法的。首先,是認知的調整,先從認知上比較「前後的差異」及「差異的核心樞紐」;當人能從心理上認知差異的所在,並集中心力在調整核心樞紐;樞紐一鬆動,其他就容易變,改變就成功一半了。
其次,當人經常做小改變,就會「習慣」改變過程的種種心理與生理調整,使得「經常的小改變」成為新的習慣。
如此一來,不僅做到與時俱進,並且因為練就經常思考世界、產業、企業內的些微改變,而能提前準備、提前改變,永遠領先對手一步。(本文摘錄自天下雜誌596期,白詩瑜整理)
#連結閱讀
1.努力,但不要用蠻力!
http://bit.ly/2Bji3ef
2.幹部,是浮出來的
http://bit.ly/2S5zho9
3.與時俱進,否則就有被淘汰的風險
http://bit.ly/38jcf2A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溝通能力的培養與心法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利用工作來強化你的微特質】
日本有一個字詞叫 #Ikigai(#生き甲斐),意思大概是「生存的意義」。根據這概念所說,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事情,既是你擅長和享受的,而這剛好又是世界所需要的,別人又願意付錢請你做,那這就是你的Ikigai,這將成為你「生存的意義」。
這樣的願景很夢幻很完美。如果換作是以前的我的話,大概也會很想追求這種境界,很渴望找到這樣的一個事情、一份工作,甚至慨歎自己為甚麼如此不幸還沒能夠遇上。
但在這些年的生命修行中,我領悟到一個道理:與其等到完美出現才踏上旅途,倒不如在自己有能力的範圍下開始起步,然後在過程中一步一步走向完美。換句話說,追求完美永遠都只是一個過程,而絕非起步的先決條件。
Ikigai 中談到的四個主要元素,如果在這當下未能夠同時擁有的話,那大可先從其中一個開始,慢慢向那中央的同心圓進發。但更大的難題在於,我們該從哪裡出發?
剛畢業出社會工作的我們,對於自己真正擅長的大多不太確定,而自己所享受做的事,又好像無法變成職業,於是大多選擇做任何「#別人願意付錢請你做的事」,從這開展自己的職涯。簡單一點來說,就是誰願意聘請,我就為誰打工。
隨著往後幾年的經驗累積,有些人抓到心法,做起事來開始駕輕就熟,這工作慢慢變成了「#專業」,賺到的錢也因此越來越多,但內心卻不禁感到空虛且遺憾。因為這好像並非自己所享受的,無法從中感受到熱情。
另有些人從工作中看見更宏大的使命,慢慢將工作變「#志業/天職」,渴望能為世界帶來改變,不惜掏空所有心力去達成目標。但宏大的使命往往超出了自己能力所及,儘管感到力不從心,卻偏偏逼著自己硬著頭皮向前衝。
更令人氣餒的是,有些人既練不成「專業」,又找不到能夠讓自己不顧一切、奮勇向前的「志業/天職」,唯有繼續做任何「別人願意付錢請你做的事」,一直在職場中浮浮沉沉,無法找到自己的價值。
享受和擅長做的事情(簡稱 #熱情),雖然也可後天培養和強化,但更大程度上,天生已經有其基礎設定。這就是Human Design 人類圖中所說的天賦才華,也是我常說的「#職場微特質」。
要從「別人願意付錢請你做的事」中找出熱情絕不容易。相反,面對自己享受和擅長做的事情,我們自然能夠每時每刻都沉醉其中,要從中發展出使命感和專業,就相對簡單得多。
我天生擅長和享受拆解問題,所以小時候就喜歡玩樂高Lego,大學時諗政治學,畢業後做行銷工作,後來做市場顧問,到了今天作職場解讀。我並有刻意作出這樣的職涯安排,甚至直到近年才覺察到自己有這樣的能力。但無論我是否有察覺到,這能力本來就存活在我的身體裡。我要做的,只是單純透過眼前的工作將其運用出來。換句話說,我是利用工作來強化自己的微特質,讓後者成為我的最大賣點。
當你認清自己最厲害的微特質是什麼,就找適合的工作去讓你一邊領薪賺錢,一邊強化你這些本來已經擁有的天賦吧。假如你是一個天生游泳很厲害的人,那幹麼不找一份工作,可以讓你天天游泳,享受自己熱愛的同時,卻有人願意花重金買你的專業。
假如你是一個很具創意,擁有很多天馬行空想法的人,那專注找對空間去創作這一些想法就好。別分心去想如何將這些想法實現出來。或許你會問,那這些想法不溝通出來,不落實出來,不就浪費了嗎?怎麼可以?
對,但誰說後面那些事非你做不可?你大可找一個很懂溝通、很懂落實,但缺乏創意思維的人去幫你忙。只要大家都認清自己的價值和長處,就自然能夠發揮協同效應,在每個人展現出個人獨特性的同時,又能一起創造更多。
在過去100-200年,由於工業革命、大企業的形成以及全球化的緣故,職場越來越強調合作與分工。個體彷彿不再重要,大家都只是這世界工廠中的一顆螺絲釘。工作的本質由以前看重專業技藝(#craftsmanship),轉變為機械/系統的運用。但這真的就是未來的必然進程嗎?
我認為,與其說這是未來的一個必然趨勢,我更認為過去這100-200年的工作模式,其實反而是歷史洪流中的一個U型峽谷,只是剛好拐了一個大急彎而已。隨著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的出現,人類更大可能會回歸於個體工作模式,再次回到講求專業技藝(craftsmanship)的時代。
試想想,當有天人工智能的自學功能變得更完整,那機械/系統大概就不再需要人為操作。今天大部份的工作將會消失,能夠剩下的(或者會蛻變成的),就是需要創新、帶有創造力的工作類型。這正正回應到Human Design人類圖常說,2027年後慢慢走向的個體人世界。
其實這個趨勢,早已成形。就像我以前的尼爾森工作,我常跟同事強調,如果我們的賣點只是單純給予分析,必定會很快失去競爭力,很容易被取代,因為在這範疇上,我們遠遠比不上電腦。但當我們賣的是看事情的眼光、闊度和深度,即使是很強大的計算機,也不一定能夠取代你。因為客戶買的,並不一定是計算出來的最好選擇,而是你獨一無二的眼光。
在千變萬化的職場環境中,任何職業都很容易過時。Never put all eggs in one basket。如果你打算花光幾十年在單一行業上發展,成為某特定領域中的專業人士,這無疑是一項風險甚高的投資。我認為,我們真正要重視的,並不是在工作中的專業知識,而是我們可以隨意帶走的職場微特質,我們的軟實力。
當你能夠找到自己的職場微特質,無論你如何在職場上轉換跑道,你都必定能夠一直變強。因為你賣的已經不再是你的行業經驗,而是你那獨一無二的核心價值。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靈魂事務所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溝通能力的培養與心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對談重點:
一、如何快速看書,又能抓住書的邏輯思維?
二、想要提高閱讀速度,可以怎麼做?
三、要怎麼把讀到的資訊,表達得出來、用得出來?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732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9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2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867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802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99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13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771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64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25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新平台露出】受夠YouTube廣告?!
這裡讓你專心學習:https://odysee.com/@%E5%95%9F%E9%BB%9E%E6%96%87%E5%8C%96:c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OXKzyhtJKA/hqdefault.jpg)
溝通能力的培養與心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對談重點:
一、身為主管,怎麼給下屬確定感?
二、身為下屬,如何跟老闆保持剛好的親近?
三、老闆「因材施教」的心法是什麼?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pse.is/wj5xx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2021/3/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1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2"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2021/4/1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八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CNqghiskv4/hqdefault.jpg)
溝通能力的培養與心法 在 烏龜妹Cecil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遠距工作的時代來臨,你是不是也想要帶著一台筆電,自由決定要在家裡或咖啡廳工作,過著不用到公司打卡上班,被老闆緊迫盯人的生活呢?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來賓 S 編,就要跟你分享你如何能培養遠距工作的競爭力,也要獨家揭密她從職場到遠距工作的心法。她不只擁有豐富的海外工作經驗,也在職場上成功把老闆 Fire 掉,走入遠距工作,還成立了自己的個人工作室,成為社群上第一位自媒體的專屬社群顧問。
不管你目前是上班族,或你已經是遠距工作者,相信對你都會有很大的啟發。
重點節錄:
02:56 S編的自我介紹
06:20 談談自己如何成功換三份工作,還越換越好?
13:14 本身具備什麼能力和條件,在過去受到老闆的重用與信任?
20:00 如何克服文化衝擊,在國外成功帶領文化不同的團隊?
24:30 曾合作過的團隊夥伴具備什麼樣的特質?有哪些軟實力和硬實力?
34:08 遠距或自由工作者如何克服拖延症?
38:29 給想轉換成自由或遠距工作者的上班族的建議
43:01 如何培養遠距競爭力,讓自己在職涯上更突出?
51:10 怎麼從職場走到遠距工作?又如何找到現在的遠距工作夥伴?
55:18 遠距工作夥伴具備的特質有哪些?
59:13 與遠距工作夥伴如何調整工作的節奏和溝通與培養默契?
01:04:55 S 編的人生哲學是什麼?
01:06:18 S 編推薦的兩本和遠距工作有關的書
01:07:17 S 編的線上課程介紹 — 生涯定位設計課【職涯版】【斜槓版】
01:10:14 聽眾要去哪裡找到 S 編呢?
【關於 S 編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style.cycle/
• 個人網站|S 風格社群工作室:https://s-style-cycle.com/
• 生涯定位課:https://bit.ly/2CZ3YGs
.
.
如果想看完整的文字稿,歡迎至部落格上閱讀並收聽。
👉 https://bit.ly/2EdxKI5
.
.
節目於每週四晚上九點更新,如果喜歡節目內容,別忘了在 Apple Podcasts 留言並給予五星評分,讓更多人有機會聽到這個 Podcast喔!真的非常感謝你的收聽。 ❤️
.
——————————
🎧 《旅創浪人Life Show》收聽平台:
.
•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2JJgFj
•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2Ejz8sL
• Spotify|https://spoti.fi/2DsMUcp
• Youtube|https://youtu.be/6YA4etXhbaY
.
————————————————————
Facebook 臉書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turtlegirl.travel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urtlegirl_travel/
.
部落格
👉 https://ttgirltravel520.pixnet.net/blog
.
臉書私密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3913880285719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YA4etXhbaY/hqdefault.jpg)
溝通能力的培養與心法 在 學會5大溝通技巧,5種主管性格都能搞定 的相關結果
溝通 技巧1:傾聽 ... 好的溝通不外乎由「聆聽」與「對話」兩種元素組成。當你希望對方採納自己的意見時,最好能先學會傾聽,一旦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就可以化 ... ... <看更多>
溝通能力的培養與心法 在 溝通能力的基礎 - 天下雜誌 的相關結果
因此,提升溝通能力的第一個要訣,在於對於欲表達的「事」,自我檢視是否的確有系統性、結構性的了解與掌握;若否,則預先思索、結構之。深一層思考,若在 ... ... <看更多>
溝通能力的培養與心法 在 如何加強自己的溝通能力? - 今周刊 的相關結果
如何加強自己的溝通能力? · 1. 從聆聽開始 · 2. 問對的問題 · 3. 溝通時注意對方的反應 · 4. 隨時準備更多的話題 · 5. 說話前的邏輯架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