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師呼籲:請重視氣候變遷與人類健康的密切關係】
去年(2020)台灣面臨56年來首度沒有颱風登陸的一年,今年(2021)台中、苗栗地區也面因為缺水,各地面臨停水,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的問題,又再度引起討論[1]。
氣候變遷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許多方面的影響,比如高溫引起的熱壓力[2]與高溫事件,可能使心臟、血液循環系統和呼吸道相關疾病惡化,提升這些疾病的致死率。另一方面,高溫有利接近地面的臭氧形成,而這些臭氧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例如可能導致肺功能下降。
水災或暴風雨等極端氣候現象更頻繁出現時,也會對人體健康帶來更多隱憂,比如人可能因此受傷,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等。此外,原本已經受到汙染的水域,可能因為強降雨和水災而提升傳染病爆發的風險。
在德國,氣候變遷帶來的另一個影響就是花粉季時間延長,使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狀更加惡化。而且這樣的氣候條件更有利引起過敏植物的生長與繁衍,如豬草(Ambrosi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3]。
■氣候變遷,顯然不只是極地的人需要面對
談氣候變遷最大的困難,就是很難讓人感同身受,居住在台灣的民眾,或許很難感覺到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也只有缺水、下冰雹的時候才會重新被提起。
詩人顏嘉琪創作的詩作〈極地〉,字字句句都提醒了我們,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只是變熱,跟著詩句將畫面拉到遙遠的極區,以一般人多多少少都在新聞照片看過的冰層融化、極地生物困境,作為整首詩的主題;詩名雖然叫極地,但詩中描述的事件,卻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對的困境。
■〈極地〉
一切早有了變化
冰在水裡延遲著
季節的鋒芒
有些更敏感的沼澤
被鹿群溫暖的腳趾
穿成雪靴
溪流嚮往的
不再是湖泊
湖床抬起許多
未曾捕獲的魚骨
滿天鹽層像灼熱的星
裂開了
冰的背脊
凍土層還給水
遷徙的自由
記憶沿著鹿角
岔出新的死亡
醒來是島
屍體在夢裡著火
土壤裡孕育的病菌
解散了十萬頭馴鹿
和守候雪崩的西伯利亞牧人
狗兒趴上牠最愛的雪橇
他們埋的很淺
世界是一頂帳棚
掛在門邊[1]
■什麼是氣候變遷?
牛津辭典2019年選出的年度關鍵字,由「氣候緊急」(Climate Emergency)拔得頭籌,成為使用度最高的字辭,不僅顯示大眾對氣候變遷的意識提升,更代表氣候危機正在全球發生。究竟氣候變遷是什麼?它是怎麼造成的?對你我生活又帶來哪些影響?
「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是都市傳說嗎?也許大部分的人都聽過,卻不見得知道它正在發生。這個在聯合國會議的決策中時常被提起的關鍵字,我們真的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4]
▶氣候變遷是指氣候平均狀態的顯著改變或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典型的為10年或更長)的氣候改變。氣候變遷的原因可能是地球的自然過程、外部力量,或者人為對大氣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續性改變。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中「氣候變遷」的定義
「氣候變遷」指「在一段可比較的時距內,所觀測的自然氣候變化以外的氣候特徵,且直接或間接歸因於人類活動所導致的大氣成分改變,而引起之氣候變化」。
▶在此所指氣候變遷專指受人類活動影響的部分,與受自然因素影響的氣候變遷作出了明確的區分[5]。
許多人對於氣候變遷的認識,是從2006年上映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得知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現象,指的是大氣和海洋中的溫室氣體過量(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氧化亞氮),使地球猶如被籠罩在厚厚的溫室中,太陽照射的熱量難以散去,導致溫度升高,引發各種極端天氣如乾旱、暴雨、熱浪等[4]。
■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
NASA定義,全球暖化是過去一個世紀地表平均氣溫異常迅速增加的現象;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於 2018年出版的1.5℃特別報告中解釋,由大氣觀測資料可知,全球暖化指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在30年期間快速增加。
總體而言,全球暖化是地球氣候系統的長期發熱,通常被測量為地球表面氣溫的平均增加。根據IPCC於2013年發布的第5次評估報告(Fifth Assessment Report,AR5)指出,自1880到2012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0.85℃,且正以數十年到數千年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此全球暖化的現象極有可能(超過95%的可能性)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燒)增加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導致的。而根據「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指出臺灣全年氣溫在1900-2012年上升約1.3℃,且近50年、近10年增溫有加速的趨勢。
■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可能為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之一
發生氣候變遷的因素有很多,IPCC指出自工業革命起,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不斷上升,當前已達到最高水平,主要是因經濟和人口增長所造成。
值得注意的是,1750年至2011年間約一半的人為CO2排放是在最後40年間產生,造成大氣二氧化碳(CO2)、甲烷(CH₄)和氧化亞氮(N₂O)的濃度增加到過去80萬年以來最高點。CO2排放約40%留存在大氣中;剩餘的CO2從大氣中移除,儲存在陸地(植物和土壤)和海洋中。海洋大約吸收約30%的人為排放CO2,和水反應產生碳酸導致海洋酸化。整個氣候系統受到各種人為排放溫室氣體的影響,都可能為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之一[5]。
■全球醫師呼籲:請重視氣候變遷與人類健康的密切關係
地球暖化與極端天氣事件(extreme weather events)例如:風暴、洪水、乾旱、熱浪)逐年增加增強,已嚴重侵害人類生存,乾淨的空氣與水、充足的食物、安穩住所與免於疾病危害等健康生存的條件,都面臨威脅。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將「氣候變遷」 (climate change)訂為該年度世界健康日的主題,希望世界各國能重視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並且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
根據聯合國跨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 2007年的評估報告,全球平均溫度升高將導致:
(1)部分地區水資源減少及乾旱增加
(2)物種滅絕或遷移
(3)部分地區農作物會減產,而魚類的分佈與產量也會改變
(4)海平面上升等等現象,造成人類飲水、食物取得困難,生態失衡
(5)氣候變化對於工業、居住環境與社會將造成負面影響
(6)更將損及幾百萬人的身體健康
以下針對上述評估報告中提到的人體健康影響議題,進一步彙整出可能造成的重大危機:
(1)糧食不足
(2)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將導致更多人因為熱浪、洪水、風暴、火災和乾旱而生病、受傷或死亡
(3)水資源不足以及暴雨會導致衛生環境不佳
(4)熱浪將導致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的增加、氣喘等呼吸系統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加
(5)氣溫與降雨型態的改變會導致媒介動物之地理分佈的改變,造成瘧疾、登革熱、血吸蟲病(Schistosomiasis)、萊姆病(Lyme disease)、蜱媒腦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等傳染病之散播。
▶提到這,相信你我都已深刻感受到氣候變遷確實與傳染病傳播有著密切的關係。
■氣候變遷與傳染病
研究學者在2008年回顧「氣候變遷與傳染病」對北美洲可能的影響時,曾提到4類傳染病:
1. 「人畜共同傳染病與蟲媒傳染病(Zoonotic and vector-borne diseases)」
病原會因為氣溫升高,而縮短在媒介昆蟲體內的發育時間,增加能夠感染人體的期間;而氣候改變會改變媒介昆蟲與動物宿主的地理分佈與族群數目。
▶例如:萊姆病、登革熱、瘧疾、狂犬病、西尼羅病毒出血熱(West Nile Fever)、屈公病(Chikungunya)、兔熱病(Tularemia)等。
2. 「水媒與食媒疾病(Water- and food-borne diseases)」
某些病原菌在溫度較高時其存活與繁殖較好,而暴雨及洪水將增加病原進入水源的機會。
▶例如: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v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彎曲桿菌(Campylobacter)、沙門氏菌(Salmonella)、志賀氏菌(Shigella)、弧菌(Vibrio)、退伍軍人菌(Legionella)、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腸梨型蟲(Giardia)、隱胞子蟲(Cryptosporidium)。
3. 「傳染性呼吸系統疾病(Communicable respiratory diseases) 」
冬季氣溫上升可能會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但是氣候改變造成空氣污染物的濃度升高會對呼吸道黏膜造成傷害,進而增加感染傳染病的機會。
▶例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4. 「侵襲性黴菌疾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s) 」
生態和氣象變化會改變當地的土壤生態、水文與氣候,造成侵襲性黴菌持續存在於環境中,並且釋放出孢子。
▶例如: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 dermatitidis)、隱球菌(Cryptococcus gattii)、粗球黴菌(Coccidioides immitis) [6]。
■氣候變遷與人類身體健康
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向各國政府提出警告,若不減少排放量,氣候暖化可能透過4種方式影響人類身體健康。
▶「蚊蟲傳播」
氣溫升高提供蚊蟲繁衍的溫床,例如攜帶登革熱的蚊蟲更為普遍,且蚊蟲分布的活動空間比過去還廣[7]。
▶極端氣候將導致「細菌透過水源傳播」
據喬治梅森大學的氣候中心主任莫娜所說,氣候異常易產生短期降雨量暴增,進而引發洪水氾濫,雨水與污水混合,將導致食源性疾病傳播到食物生長地方。
▶「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與氣候升溫有關
根據《BMJ護理雜誌》報導[8],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與氣候升溫有關,但仍需要精確的實驗證明,專家目前推測與棕色脂肪組織有關。棕色脂肪組織在較冷天氣時會燃燒脂肪並產生熱量,反之,氣溫升高會降低這些組織的活性,可能刺激胰島素分泌異常與糖尿病。
▶「呼吸疾病」
最後一點是最直觀的呼吸問題,溫室氣體與化石燃料污染物會在大氣中,產生固體顆粒與液體的混合物,可能侵入肺部與血液中。據《柳葉刀》報導[9],這些粒狀混合物恐降低肺功能及增加心血管疾病(如中風)的風險,該報導統計,全球每年有800萬人死於空污[10]。
全球氣候變遷與人類健康兩者間的關係是多樣、複雜且重要的,極端的天氣更會影響人的健康、安全及存活。許多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消化道疾病、神經疾病、精神疾病、傳染性疾病、熱相關疾病、意外災害及癌症等都與天氣變化息息相關。
因此在天氣變化時應提高警覺,隨時掌握天氣動態,留意身體的情況,當氣溫特別熱或特別冷時應小心有無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疾病或熱疾病的相關症狀,及早發現不適症狀並及時就醫治療。
而預防勝於治療,臨床醫療人員應了解氣候變遷對於人的影響,具備天氣變化可能造成相關疾病的知識,知道不論氣溫過高或過低時都會增加死亡率,寒冷效應持續時間比熱效應長,並能夠提供病患諮詢和當天氣變化時先提醒病患,尤其是老人及本身罹患慢性病的人更應叮嚀其注意身體情況有無變化,將有助於減少併發症及死亡率。
藉由努力了解氣候變化對於健康的影響,建立預警系統隨時掌握當地最新的氣象動態,以及提升醫療體系對於緊急情況的快速反應,可以減少或避免人體健康遭受天氣所帶來的威脅[1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接地氣的現代詩】顏嘉琪〈極地〉:詩中描述的氣候變遷,顯然不只是極地的人需要面對:https://bit.ly/32PPYbv )
∎[2] 指逾量生理代謝熱能、作業環境因素(包括空氣溫度、濕度、風速和輻射熱)及衣著情形等作用,對人體造成的熱負荷影響
∎[3] (中時新聞網)「氣候變遷與健康」: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423000005-260405?chdtv
∎[4]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什麼是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原因?有哪些影響?懶人包一次告訴你」:https://bit.ly/3xmfa7D
∎[5]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氣候變遷衝擊-天氣與氣候」:https://ccis.epa.gov.tw/know/detail2
∎[6] 飛資得醫學資訊 (FlySheet Med-Informatics) 「全球醫師呼籲:請重視氣候變遷與人類健康的密切關係」:http://vip.flysheet.com.tw:8080/mednews/003/item/115-003-hot.html
∎[7] (Medical Society Consortium on Climate & Health) MEDICAL ALERT! Climate Change Is Harming Our Health :https://medsocietiesforclimatehealth.org/wp-content/uploads/2017/03/gmu_medical_alert_updated_082417.pdf
∎[8] Blauw LL, Aziz NA, Tannemaat MR, et al. Diabetes incidence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prevalence increase with higher outdoor temperature. 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and Care 2017;5:e000317. doi: 10.1136/bmjdrc-2016-000317
https://drc.bmj.com/content/5/1/e000317
∎[9]Cohen AJ, Brauer M, Burnett R, et al. Estimates and 25-year trend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Study 2015. Lancet. 2017 May 13;389(10082):1907-1918. doi: 10.1016/S0140-6736(17)30505-6. Epub 2017 Apr 10. Erratum in: Lancet. 2017 Jun 17;389(10087):e15. Erratum in: Lancet. 2018 Apr 21;391(10130):1576. PMID: 28408086; PMCID: PMC5439030.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7)30505-6/fulltext#articleInformation
∎[10] (台灣醒報)「氣候變遷危害健康 IPCC:提防4種疾病」:https://anntw.com/articles/20181015-zjUN
∎[11] (台灣內科醫學會)內科學誌-氣候變遷與人類健康:http://www.tsim.org.tw/journal/jour23-5/05.PDF
➤➤照片
∎[3]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氣候變遷與健康: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6-1/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氣候變遷 #健康 #不願面對的真相 #全球暖化 #溫室氣體 #傳染病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圓潭溪生態區, 靠溪的環境,也吸引了青蛙的青睞,一到夏天夜裡,蛙鳴不絕。圓潭溪所流經的地層屬砂頁岩互層,由於節理發達有多階層的瀑布及壺穴、高聳的峭壁、溪谷窄、坡度陡等特徵,是觀察中海拔溪谷地景最佳場所。另外,環境水氣充沛、溼度極高,適合性喜潮濕及著寄生植物生長,此區域常見的大樹有大葉楠、香葉樹、山香...
溪流植物特徵 在 書架玩多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蓋封閉式的苔蘚缸冒出二隻長腳大蚊,根據翅膀上的三角狀斑紋及白色長腳關節處的黑斑特徵,搜圖找到"萬麗長大蚊",進而搜尋文章~苔蘚植物容易找到大蚊幼蟲,幼蟲像蚯蚓般可分解腐植質,進而改善土質,又能對其他在水中或土壤中生存的生物提供新的生活環境。成蟲的大蚊不會吸血,也不進食,只吸食水分,可存活1-2週,通常可在溪流邊或水邊的綠色植被上發現其蹤跡.....詳蚊見留言
所以下次看到大蚊別急著"啪"下去!人家又沒有弄你🤟
萬麗長大蚊 Dolichopeza (Nesopeza) gracilis
溪流植物特徵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埔行腳】日本公園的蛻變。記憶的容顏
(景點路線一):★文昌祠停車場(或鎮公所前停車場→廣和宮)→成功街202巷→福德祠、文昌祠,→彩繪階梯→百階好漢坡→百年老榕、百年福德祠土地公、夫妻樹打卡→日本公園B入口→右轉休閒步道→公園觀景台→櫻花林、羅漢松、LOVE裝置藝術、俯瞰鳳山溪、犁頭夕日、夜空觀星、春夏追鷹→竹編獨角仙裝置藝術→(右轉)櫻花大道日本公園A入口→(1.沿紅磚道直行、左轉)文昌祠。或2左下成功街170巷→林家祠→成功街170巷→寶研齋→中美茶室→百年義順製冰廠→花燈巷馬賽克壁貼、藝術彩繪→新興戲院(文昌祠停車場)。
(景點路線二):★中正路陳家祠路邊停車→新生照相館→花燈巷花燈巷馬賽克壁貼、藝術彩繪→成功街170巷→林家祠→日本公園A入口→櫻花大道→左轉步道登山→竹編獨角仙裝置藝術→公園觀景台→櫻花林、羅漢松、LOVE裝置藝術、俯瞰鳳山溪、犁頭夕日、夜空觀星、春夏追鷹→范宅三合院→范宅古井→日本公園B入口→無患子樹→百年老榕、百年土地公、夫妻樹打卡→百階好漢坡→福德祠、文昌祠,新興戲院→源香屋粄條(新埔農會對面)→回陳家祠停車處。
(景點路線三):★義勇廟停車場→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成功街→(右轉上樟樹路一段)→日本公園C入口→福德宮(顯伯公)→櫻花大道口→右轉步道登山→竹編獨角仙裝置藝術→公園觀景台→櫻花林、羅漢松、LOVE裝置藝術、俯瞰鳳山溪、犁頭夕日、夜空觀星、春夏追鷹→范宅三合院→范宅古井→松鼠窩→日本公園B入口→百年老榕、百年土地公、夫妻樹打卡→百階好漢坡(拾級而下遇電線桿左轉)→日本公園A入口→1.直下成功街170巷→左轉林家祠→回成功街170巷→花燈巷馬賽克壁貼、藝術彩繪→成功街寶研齋→中美茶室→百年義順冰店→東波煙腸→義勇廟停車場。
新埔舊名為吧哩國,原為平埔族打獵的荒埔。最早來新埔地區開墾之漢人,是清朝雍正年間來自廣東惠州府陸豐縣等地移民。19世紀初期的清嘉慶年間,新埔街庄已經成為米、蔗糖、茶葉和樟腦等重要農產品的集散地。
新埔鎮位於店子湖台地南側,山多平原少,鎮上主要的聚落沿著鳳山溪谷的河階地往東西兩側發展,在狹小的沖積平原聚集成街。新埔後街(成功街)於西元1923 日治大正十二年成形。當年新埔鎮區主要道路只有尚未拓寬的中正路、成功街、和平街三條,以及連外前往枋寮義民廟道路、前往南平、北平、楊梅道路,與前往關西(鹹菜甕)、龍潭等聯外道路。
日本公園位於新埔街北,屬於保安林地,目前在成功街170巷40號劉阿焜 宅前,仍有一水泥樁 為保安林的標誌。日本公園觀景台位於公園山頂上,大雪山餘脈的大屏山系屏障新埔街,可遠眺南方鳳山溪與頭前溪之分水嶺.-犁頭山脈,以及自東而來的鳳山溪與自東北方向來的霄裡溪匯流後,整條綿延的鳳山溪流。以往40年前,我在未受汙染前的鳳山溪垂釣,常可滿載而歸。
日本公園山崗觀景台上,可仰望桃園機場往南航道,或台灣南部與香港等地進入桃園機場航道。由於未受工業汙染,加上九降風吹拂使得懸浮微粒少,光害也少,是觀察星空或看飛機的優良處所。
由於日治大正年間新埔成功街已形成聚落,為居民生活、休閒、農產交易等重心,為居民憩地需求,日治政府規劃為公園。不過,在新埔鎮誌與歷史考據中,一直到 西元1945 年、昭和22年,這一段歷史中都沒有提到成功街後山公園。
日本公園山下有文昌祠、林氏家廟與范氏家廟。公園以石壘步道穿梭林間,公園規模粗具,應是休閒性質的公園,並非當時重大建設,加上後來日本戰敗,公園未完整成型。
日本公園因地處制高點,日治政府於此設一木造防空警報塔,內製手搖式蜂鳴警報器,並於其西側另建一涼亭,以避風雨。我小時候,經常到住家對面的「日本公園」去玩耍,我鄰居是范阿安阿公,也是走過清朝(日治)時代、民國時代的鄰長,他告訴我,日治時代對面山丘即是日本公園。 我因頑皮,也喜歡童軍等,還常進去「公園」的樹叢中,搭起天然帳棚躲在裡面。 以前,日本公園內,經常有吸食強力膠的青少年,那時候,不流行安非他命毒品,我看見吸食強力膠後留下一大堆的塑膠袋,就報請新埔警分局警察上山來捉人。
世居當地與公園毗鄰而居已70年的范木河先生敘述,對日本公園記憶深刻,以前的防空警報器是裝設在約10米高磚砌方柱體上,基礎設在范家柿餅場前緣邊。公園平台上還有涼亭乙座中間並有桌椅,60年前屋頂就已破損,范家還在水泥地板上曬蘿蔔等農作物,山坡有用石砌坡崁作水土保持,絕大部分種植油加利樹。
日本公園各種鳥蟲動植物分布其中,自然生態算是相當豐富。松鼠、貓頭鷹、長尾鵲、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畫眉(近期已經消失)、甚至天上遨翔的大冠鷲都相當迷人,住民早上都是陪伴著鳥鳴起床,或說,雞鳴鳥叫就是最佳的鬧鐘。大冠鷲聲音鴻亮而且在空中盤旋時總是叫個不停,所以在藍天中,只要聽到「呼悠~悠」聲音,抬頭稍微找一下,通常都可以很快的找到牠。
日本公園西側山谷有防空洞兩座,洞口步道前有山溝,具洩洪功能,更內處遇天險絕壁,有簡易短距靶場,以往為新埔警分局員警訓練射擊用(現已經廢除)。經常在訓練期間,可以聽到打靶聲音槍聲轟隆。 等打靶完畢,我們ˋ潛入靶場山壁挖掘練習打靶的鉛彈,從泥土中將彈頭挖掘出來收藏或變賣賺零用錢。
進入山溝右側有兩座防空壕洞,腹地縱深淺而幽暗。 山溝其主要的功能在大雨時,宣洩日本公園山崗的洪水,順著大排宣洩而下。壕溝大水沖刷下來後,沿著排水路(現在的成功街170巷)沖刷而下,直奔第一銀行(如今的花燈巷)。當時,大排水溝並未加蓋,也沒有路。山區居民要前往第一市場(傳統老市場),會沿著兩邊都是竹林與樹木拱起的排水溝,取道林家祠拐到中美茶室後面、及民宅旁巷子出去成功街,就是現在的義順冰店。
由於 「日本公園」為新埔鎮的置高點,小時候,經常有國軍部隊演習,會在周邊挖壕溝、行軍、駐守,是軍事演習的場所之一。我居住在日本公園側的崗頂三合院,由於 「日本公園」為新埔鎮上的置高點, 以往,我小時候,國軍經常有部隊演習,會在周邊挖壕溝、行軍、駐守,是軍事演習的場所之一。
小時候,我除了前往日本公園玩耍,要前往新埔國小時,也會取道鄰居范宅前,經過日本公園,前往新埔國小。沿路還可以看見柿餅加工削完的柿子皮。新竹縣新埔以柿餅、水梨特產聞名(現在椪柑已經減產),目前日本公園旁有范家柿餅曬製工坊,祖孫三代飄滿柿香。
新埔鎮日本公園由現任鎮長林保祿爭取中央經費規劃、設計、整建,逐步完成,已經是鎮民以及外地遊客、歸鄉遊子、回娘家女兒的後花園,除以往雜林、相思木、木麻黃、竹林、矮灌木,鎮公所陸續在公園廣植樹木、櫻花、羅漢松、藤蔓植物,同時加強公園的步道、照明設備、『LOVE』與獨角仙等裝置藝術,加上盆栽與植栽花卉,風貌煥然一新,橫臥相思木更是一絕,成為攝影最佳景點。
日本公園西側入口處不遠,也有范宅古井、三合院古厝(曾是電視劇拍攝場景)、松鼠窩、無患子樹長尾鵲、百年老榕樹、百年土地公、夫妻樹、挑戰113階好漢坡等打卡景點,沿著步道或欣賞芭蕉樹、楊桃樹,或聆聽鳥語啁啾,居民晨昏運動、健行、上下學、飼養家禽、砍柴挑擔,有如桃花源,到新埔除了吃粄條,看天穿日花燈,日本公園更是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慢活好所在。
(文與路線規劃/ 黃旭昇2018.02.20)
— 在新埔日本公園。
【新埔行腳】百年大葉雀榕。珍貴樹木代代相傳
老樹,不僅是珍貴的綠色資源,更是地方記憶傳承的結晶。新埔百年大葉雀榕,位於新埔「日本公園」西側,北緯24°49 ’48〞,東經121°4’32〞,海拔90公尺,雀榕樹徑胸圍3.6公尺,樹冠幅約120平方公尺,樹的胸圍大概要三、四個人才能圍抱,依據世居大樹側宅耆老范錦河敘述,樹齡超過100年之久。
大葉雀榕,又名大葉赤榕,為桑科榕屬下的一個種。榕屬(Ficus)植物有幾項容易辨別的特徵,一是植株有乳汁,二是氣生根,三是隱頭花序。大葉雀榕是靠鳥兒傳播種子發芽的。
此株百年大葉雀榕成長於清代,大樹旁有一土地公廟「福德祠」,原有居戶范姓、何姓、黃姓、農姓、阮姓等多戶,世代遷移與凋零,目前樹旁僅存黃宅,守護這塊閃耀著生命與歷史光澤的綠色寶石。
百年大葉雀榕與土地公靜靜的守護這片鄉土,大樹成蔭迎春風,也是日常松鼠、長尾鵲、麻雀、白頭翁等覓食好所在。以往,更早時候,還常可看見貓頭鷹,甚至猴子,生態豐富並未遭到嚴重破壞。雀榕英姿長情形大致良好無虞。
登高望遠好心情,曲徑通幽樂趣多(張永鎰聯)。樹下可以遠眺新埔小鎮的風貌,延展的枝葉與偉岸的樹型成了天然的休憩歇腳處,清風徐來,也是寫生、欣賞鳳山溪畔夕陽的好所在。從「花燈巷」或文昌祠沿著階梯拾級而上,大葉雀榕是通往日本公園的必經之地。
水泥階梯以往是石階步道,山區缺水,住民必須前往山下的水井取水挑擔而上,更顯得先人篳路藍縷。目前,新埔鎮公所、新竹縣議會、新埔鎮民代表已經在階梯左側建設不銹鋼扶梯,提供年長遊客更安全的休閒登山步道。
新埔百年雀榕從丘陵下的新星國小即可遠眺,也是生態戶外教學好所在。自然教室結合珍貴樹木,讓樹保觀念帶入戶外課程中,將大葉雀榕變成活教材。
新埔日本公園是新埔賞櫻的重要景點,兼具自然及文化價值的珍貴老樹,與文化氣息濃厚的黌宮兩相輝映,承載當地的無數記憶,新春期間前往日本公園賞櫻踏青,別忘了造訪「百年老榕樹」,拍照打卡,享受一下宜人的自然風光。
20180219 (夸父)
【新埔行腳】范宅百年古井 飲水思源慎終追遠
新竹縣新埔鎮日本公園南側的范宅古厝三合院與百年古井,是鮮少人探訪的私密景點。若非熟人帶路,往往忽略此一人文歷史價值與住民息息相關的田野生態景點。
位於新竹縣新埔鎮旱坑里上樟樹林的古井,具體創建時間不明,但依據世居的范宅居住與耕作年代回溯,古井歷史已經超過百年。
古井位於范宅古厝三合院左側廂房後側。古厝為台灣傳統三合院的磚柱、木梁、土角屋、馬背的瓦房建築。前有庭院(埕、客家方言稱禾秤)。正身由三個房間排成一排,出入口在中間。建築群核心正廳供奉神佛及祖先牌位,是家庭祭祀中心,也是接待賓客的地方,左右兩側為「護龍」廂房,埕前有圍牆,堂前植有含笑花、桂花、楊桃、柿子樹等。
范宅古厝原主人為范阿清、范阿火兄弟,現管理維護為下一代世居70年的范木河先生、范錦河先生兩兄弟。古厝基礎為石材,外觀可以看見交叉堆疊的圓石。依據范錦河先生回憶,以往在古宅側興建新房舍時,建地也挖掘出不少的大石頭,據此研判,古宅建築的牆基石材或來自於當地採集。
范家古宅使傳統客家式建築,使用的屋頂瓦為「板瓦」(紅瓦),瓦片接合處以水泥石灰混和漿包覆,正廳右側有採光玻璃天窗,建築採硬山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這種屋頂造型的最大特點是比較簡單、樸素,只有前後兩面坡,而且屋頂在山牆牆頭處與山牆齊平,沒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沒有變化。硬山式屋頂是一種等級比較低的屋頂形式,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並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更不能使用琉璃瓦。這與附近黃宅白虎側使用琉璃瓦的情形不同。
除古宅建物基礎是石材,屋身梁與門窗是木材,柱為紅磚,而壁面採用紅土磚牆,粉以白石灰。從部分外露的紅土磚可以一窺傳統建築利用土石居住的生活樣貌,以及利用稻穀夯實紅土為磚的建築,可說是人類居住演進史教學活教材。
范家有田有園,宅前廣埕可以曬穀子,一旁還有脫穀機訴說歷史的歲月。竹林旁還可以瞧見松鼠窩,可以見證周邊居民注重生態與維護環境的用心。因范宅古樸,還曾經是大愛電視台拍攝電視劇的重要場景之一。
旱坑里地勢高,早年取水不易,這口超過百年歷史的古井,扮演范宅用水極重要角色,依據范錦河先生回憶,他記得小時候就有打水井的師傅來家裡「打井」(鑽探水井),不但要鑽探也要逐步挖掘,直到出水。當年先人如何找到水脈?在山區又怎會有水脈?古井有多深?都令人好奇。
范宅古井是漢人以水桶打水的封閉式圓形井,井身與棚架四個方柱已經新砌紅磚。原古井是否為石壘或磚砌仍待考證。不過,古井仍保留打井的手搖轆轆,利用井上方横梁上的支架,手搖轉動繩索省力。
20日我帶領著已經退休的前新埔國中老師張永樑夫婦,探訪范宅古井秘境後回憶,以往到井打水,不似范宅古井,有時沒有遮棚,經常要日曬,且以手拉繩索,相當費力,當水桶從井底打上來,手掌都紅通通了。如今,自來水方便,范宅已經不使用古井,古宅作為祭祀祖先之用。
范家古宅左廂房還有故事,已經在西元2009年5月13日辭世的前慰安婦,新竹縣新埔鎮的客籍阿嬤蘇寅嬌,就曾租屋住在范宅古厝內。在日治時期,她與其他慰安婦當年原本應徵食堂服務生及看護助理的工作,卻被騙到中國海南島成為日軍性奴隸。
蘇寅嬌出生於1923年,從小被賣給祖母姻親作養女,隨母親打零工維生。二十歲時得知有人在招募女子赴海南島食堂工作,與妹妹背著家人出發,從高雄港抵達榆林,結果被當慰安婦。後因盲腸炎開刀,身體虛弱無法再接客,才得以返台。與蘇寅嬌一同搭船回台灣的彭姓軍夫,因憐惜蘇寅嬌遭遇,決定娶她為妻。但因為她受性蹂躪而無法生育,只好收養一名男孩作養子。
以往蘇寅嬌在世時,常會坐在我家門前的石桌椅上打嘴鼓(聊天),上下街到市場或上台北參加抗議慰安婦活動時,都會經過家門前,循著石頭階梯到小鎮。她的歷史也見證大時代的悲劇,與戰爭的殘酷無情。蘇寅嬌女士住的房子,早已經人亡屋空,留下一個衣櫥(不知是否為蘇女士的),日軍說她們是『慰安婦』,但誰來還給她們的人生一個安慰與公道? (文/黃旭昇 2018.02.21)
溪流植物特徵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圓潭溪生態區,
靠溪的環境,也吸引了青蛙的青睞,一到夏天夜裡,蛙鳴不絕。圓潭溪所流經的地層屬砂頁岩互層,由於節理發達有多階層的瀑布及壺穴、高聳的峭壁、溪谷窄、坡度陡等特徵,是觀察中海拔溪谷地景最佳場所。另外,環境水氣充沛、溼度極高,適合性喜潮濕及著寄生植物生長,此區域常見的大樹有大葉楠、香葉樹、山香圓、樟葉槭、台灣朴樹、山黃麻、墨點櫻桃等,著生植物則有山蘇及崖薑蕨。值得一提的是,充足的水分不僅造福有機物體,座落溪邊的大石、瀑布旁的崖壁也可參與自然演替,孕育出一小型生物鏈,從地景地貌的演變、水縱系切山脈成谷,喜濕植物分成群,草食昆蟲成為各種鳥類進駐索食的目標,加上水系生態從浮游生物、魚苗、蝦蟹到兩棲類生物,羅織出整個園區無比豐富的生態體系。
水社寮
位於嘉義縣竹崎鄉的仁壽村,因為出入經過瑞里,故習慣口稱瑞里水車寮,原名為「水車寮」
雲潭瀑布
位於台灣嘉義縣梅山鄉,生毛樹溪上游粗紙坑溪支流,屬濁水溪流域。瀑布分上、中、下三層,上層與中層瀑布間有一段約5公尺的小瀑,若將其計入則為四階連瀑,總落差約200公尺。為瑞里風景區內最為壯觀的瀑布,有「瑞里第一景」的美稱
• Licens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YOUTUBE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Be The One (feat. Anaïk) by Vendredi https://soundcloud.com/vendrediduo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nwAaGLo8OE8
溪流植物特徵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宜蘭的林美村。林美村原本地名稱為「林尾」,意指礁溪庄最後開墾之山林部落。林美村位處雪山山脈 ,山地就佔了百分之八十六以上。但林美山山勢平緩,海拔皆在四百公尺以內,除了有翠綠的樹林,還有多處湖泊、瀑布、溪流,亦可鳥瞰整個蘭陽平原。是個無論生態還是地理環境都擁有絕佳優勢的寶地。
1.短腹幽蟌:短腹幽蟌是台灣的特有種。牠們最大的特點在於後翅有一個大型的黑褐色斑紋,佔據翅面約2/3的面積,翅斑上並有藍紫色的光澤。短腹幽蟌廣泛分布於低、中海拔的溪流或溝渠,是台灣最常見的溪流型豆娘。每年3~12月均可發現牠們。繁殖季時,會棲在水邊的石頭上,佔據周圍一小塊領域,當成自己的繁殖水域。
2.皮竹節蟲:皮竹節蟲的成蟲主要出現於夏、秋季,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區的草叢之中。為夜行性昆蟲,習慣於夜晚覓食活動,是屬於植物性昆蟲。體長70~100 mm,體色公蟲多為褐色或黑褐色;母蟲則是褐色、深褐色或綠色。辨別公母的方式是,公蟲觸角略長於前腳。但無論公蟲、母蟲,台灣皮竹節蟲都沒有翅膀。
3.繡眼畫眉:繡眼畫眉外觀上有明顯的白色眼環圍繞著黑眼珠為其辨識特徵,也因而得名「繡眼」。是台灣特有種鳥類。廣泛分布在中低海拔,是海拔2000公尺以下森林中數量最多的鳥類。有成群活動的習慣,也會其他小型畫眉鳥混群。繁殖季常出現在中、低海拔闊葉林下層的灌叢中。覓食時會上到森林中、上層,以漿果、昆蟲、種子、嫩芽、花蜜、花粉為食。
4.紫青銅天牛:紫青銅天牛為台灣特有種。外型與紫豔大白星天牛相似,但全身呈現深藍或是紫色、綠色的金屬光澤。紫青銅天牛最大能長到三公分左右,以花蜜為主食。每年的7月到10月在低中海拔山區的闊葉林中,有機會能發現牠們的蹤跡。
5.野桐:野桐又名「白葉仔」、「白匏仔」。是台灣的原生植物,屬於半落葉小喬木,高可達 10 公尺。普遍分布於台灣全島平地原野至中海拔山地約 10~1,800 公尺處,是極為常見的植物。野桐有分公樹、母樹,公樹所開的花只提供花粉,不會結果。此外,野桐葉片基部有兩個會分泌蜜糖的腺體,免費提供螞蟻取食,而螞蟻則為野桐驅除蟲害,而形成互利共生的關係。
6.黃盾背椿:黃盾背椿具有發達的臭腺,遇到危險時刻就會釋出臭味來驅敵。此外黃盾背椿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成蟲生活在平地、低海拔山區,幾乎全年可見。雌蟲於在野桐、血桐、白匏子等大戟科的植物的葉背上產卵。雌蟲有護卵、護幼的行為。黃盾背椿剛產的卵是白色,快孵化的卵呈橘紅色。而若蟲剛孵化後會聚集在一起,過一段時間才各自覓食。
7.白高腰蝸牛:白高腰蝸牛為台灣特有種蝸牛。為特殊的樹棲型蝸牛,分布在台灣低海拔山區,棲息在森林內之樹林或矮灌叢中層,會在樹枝間活動,多出現於樹枝或葉背。辨識特徵為牠的殼為中小型、右旋的,螺塔稍高,殼呈淡黃、白色。
8.光蠟樹:又稱神仙樹、獨角仙樹。因為獨角仙的成蟲喜歡吸食它的樹汁,會用觭角挖破樹皮,加速樹汁流出供其吸食,而得名。又因其木材色具有油蠟色澤,材質堅軔優良,很類似雞油,但顏色較白所以又名為「白雞油」。高可達18公尺,樹皮灰白色,幹上留有雲片狀剝落痕跡。每年4~5月開花,花色為黃白色,有香味。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溪流植物特徵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素有「櫻都」美稱的霧社。霧社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海拔1148公尺,全區日夜溫差極大,氣候隨海拔高度概分為副熱帶及溫帶季型氣候。南有濁水溪流域、中有烏溪、北有北港溪,東北則有大甲溪流域,形成高山廣佈、河流交橫的特殊地理景,也因此有著多樣且豐富的自然生態。
1.印度蜓蜥:印度蜓蜥廣泛分布在臺灣本島15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區域,以及馬祖、龜山島、小琉球各離島地區,為臺灣蜓蜥屬蜥蜴中分布最廣也最常見的種類。印度蜓蜥在森林底層生活、活動,因此腐植土內的無脊椎動物都有可能成為其佳餚;印度蜒蜥鑽到腐葉堆,口含住蚯蚓,破土而出。印度蜓蜥的食性很廣,從環節動物到昆蟲都有。
2.紅紋沫蟬:紅紋沫蟬是低海拔或平地林緣最常見的大型沫蟬,會停在植物枝條上吸食植物莖幹的汁液。紅紋沫蟬又稱「泡沫蟬」, 因為牠們的幼蟲在尚未長大之前會吐泡泡,然後把自己藏在泡泡中間,讓天敵看不到牠,藉此保護自己。等到牠變成成蟲、有自保能力之後,牠才會離開那個泡泡。
3.冠羽畫眉:冠羽畫眉是台灣的特有種鳥類,分布於中、高海拔的闊葉林及針葉、闊葉混合林,常成群活動於樹冠,非常活潑。牠的最大的辨識特徵在於,頭上暗褐色、高聳的羽冠,也因此成為牠名字的由來。冠羽畫眉的食性偏素食,特別的是牠還會吃花蜜。為了快速的吃到花蜜,冠羽畫眉舌頭的構造和一般的鳥類不同,牠們的舌頭經過演化變得像毛筆一樣,舌尖有分岔、還有很多一根一根細細的刷毛,這樣在吸花蜜時就跟乾掉的毛筆吸水一樣,能一下子就把花蜜吸到嘴裡。
4.菝契:菝契為蔓莖植物,它身上長了很多刺,一是為了保護自己,二是為了能夠牢牢地扣住其它的枝條,讓它可以抓緊之後再繼續延伸。菝契的果實的形狀像煙火炸開一樣,果實無毒,早期曾有人拿來食用。
5.台灣深山鍬形蟲(中部型):台灣深山鍬形蟲喜歡住在海拔五百到一千六百公尺的山區森林。公蟲最常能長到8、9公分左右。全台灣都能發現台灣深山鍬形蟲,但因為區域,牠們有分三種不同的形態:北部型、中部型,還有南部型。中部型的台灣深山鍬形蟲整體的大顎較北部型的台灣深山鍬形蟲要細長一點,北部型的大顎比較粗短。
6.赤煉蛇:台灣赤煉蛇為日行性蛇類,常常以山區溪流、樹林底等潮濕環境為棲地。以青蛙、蟾蜍為食,偶爾以魚或其他蛇類果腹。會在夏季產卵,每窩約8-47顆卵。台灣赤煉蛇有儲存毒液的特異功能,牠們能夠在捕食蟾蜍的同時,將蟾除皮膚腺中的毒液分離出來,然後將這毒液物質集中儲於背側頸部的腺體中,以備不時之需。
7.樹皮螳螂:樹皮螳螂喜歡住在低中海拔森林,牠身上的顏色跟像地衣苔蘚非常相近,不但躲藏得很好,而且非常敏感,警覺性很高,大部分的人很難發現牠們。樹皮螳螂的若蟲,在長成成蟲之前不會離開一出生就棲身的樹,只會在同一棵樹上面。因為牠來到地上的時候,移動並不像在樹幹上那樣敏捷,危險性會增加。所以在成蟲之前,牠盡量會讓自己待在樹上。等變成成蟲,有翅膀了,牠就比較容易能離開生長的樹木。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溪流植物特徵 在 因材網-自然科學領域(七年級-生物科-翰林版) 的推薦與評價
Fc Ⅳ 1 7 地球上有許多不同特徵的生態系,每種生態系的環境因子與生物皆具不同的差異。 ... 生產者主要為耐旱植物,消費者需克服乾燥且缺水的環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