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之思─教育要帶孩子去哪裡
薛慧綺/教(台東市)
國中會考中,仍有偏鄉考生對某些考科是直接放棄。本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廿四日「會考自然科,出現城鄉差距」的報導,讓我想起擔任會考監試委員時無意間發現的情境,藉此分享一下我的所見。
我監試的考場,有一半是某國中體育班學生,坐在講桌正前方的一位,特別引起我的注意。社會科、國文科都非常認真思考、作答,答案也近乎正確,寫作測驗更是寫到第二面的三分之一,且段落明晰。然而,數學科卻是幾乎不看題目的隨意畫卡;自然科剛開始還努力答題,遇到滑輪、電路等與物理相關、可能需要計算的題目時,就是一臉懊喪,胡亂填答;英文科第一大題還勉強,後面遇到閱讀題,也是直接放棄。
從這位學生的表現來看,他可以算是有心想讀書的孩子,社會、國文,乃至於自然科中的化學或生物,應該都有認真準備吧?但為什麼其他科目,會選擇無奈地放棄呢?這樣的孩子,我相信不只是這裡,全國各地皆有,為數不少且逐年增加。可以想見,這樣的孩子即使上了高中,也只會加深挫折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數學不要硬背公式、自然科要實驗與探究、英文要重視聽力與口說,都是新課綱「素養」精神的要項,也是值得努力的目標。設計課綱與決定教材的專家學者們,是否捫心自問:什麼樣的情境下,可以不透過前人的理論或知識基礎,就發現一個公式且運用自如?可以自己傾注溶液、組裝零件、摘花採果,就知道自然界的道理?可以隨時如身處國外,自然而然地會聽會講?尤其在各方資源不足的偏鄉,可能連基本學科都顧不上時,這樣的教學與考試內容,無疑是不公平的。
教育部國教署強調,已補助各地方政府辦理相關提升教學設備計畫,鼓勵各校申請實驗設備的建置,同時亦辦理中小科學教師探究課程設計工作坊,以補足偏鄉教師資源。但這不僅是硬體與師資的問題,而是教育根本步驟錯誤的問題。
一○八課綱新增了跨學科彈性課程之後,基礎學科時數大減,對科目的基本認識不夠,要懵懂茫然的國中生如何依興趣選擇課程?基本理論都不會,如何走進實驗室自由探究實作?學問有其順序與邏輯,如今已站在最高學術殿堂的學者們,是否就忘了自己以前求學的過程與面對課題的困境?
朱熹強調「格物致知」,萬事萬物皆可有理;王陽明面對竹子數日,僅得到飢腸轆轆與頭暈幻聽的結果,並未「格」出任何「知」來。兩位學者如此大的分歧在於,朱熹認為應從外物去證明事理的存在,是先有理而證之,王陽明若未先得理,則如何得證?套用到現今的教育現場亦然,國民教育應該是培養全體國民達到某一知識水準,且以此為基準,發展各項專長。如今在還沒認識根本,就要往分枝邁進,無疑是教孩子邯鄲學步,最後一事無成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T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 👉🏽 http://bit.ly/sub_tao 🔥免費 [10週訓練重訓計畫 ] 下載點 https://goo.gl/ee8Eud 💻#10週科學減肥 系列:https://goo.gl/V23AdL 💻#有問有答 系列:https://goo.gl/7X7PdS 💻#人生攻略 系列...
「滑輪組題目」的推薦目錄:
- 關於滑輪組題目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滑輪組題目 在 健身卡波 Fitness Coupl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滑輪組題目 在 輔大金剛狼邱柏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滑輪組題目 在 Ta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滑輪組題目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滑輪組題目 在 [問題] 國中滑輪組加速度問題- 看板Phys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滑輪組題目 在 [題目] 高中滑輪組加速度問題- 看板Physics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滑輪組題目 在 [題目] 高中滑輪組加速度問題- Physics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滑輪組題目 在 鼎國補習班- 國三看過來,滑輪組(包含了動滑輪與定滑輪) 的評價
滑輪組題目 在 健身卡波 Fitness Coupl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健身】有關女生體態訓練的一些想法(文長)
前天發文後我們就在想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
可是看起來讀者們很給健身卡波面子,
並沒有大力抨擊XD
在開始閱讀之前我想先請大家試著回答兩個問題:
1. 請你在3秒內想出一個針對上臀肌的動作
2. 請你在3秒內想出一個針對上胸肌的動作
第2題是不是比第1題容易回答許多呢?
以下是幾點說明:
● 訓練方法要依照目標來調整設計
這是前天po文的核心概念,
就這句話,我想大家不會有太多意見。
但如果以體態作為目標進行訓練,
我相信,「平均而言」男女的目標會有不同吧。
比如說:在健身房問問男生最想要哪部分的肌肉?
扣掉腹肌,我猜大部分會說胸肌、二頭肌或肩膀。
那女生呢?扣掉腹肌,可能會是臀部肌群,
無論如何,我們都較少聽到女生想要先把胸肌跟二頭肌練大。
當然,也是有女生的體態目標就是厚實胸肌、渾圓肩膀,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前天就有一位女神現身,
所以我剛剛有強調「平均而言」。
我們不管「男女平均而言目標不同」這件事是否合理,
(因為這是連女權人士彼此之間都會有的困難爭議。
就好比女生穿女裝到底是出於自由意志還是父權遺毒一樣,
到現在經常還是爭論不休)
我們要探討的是「#既然目標不同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那麼要怎麼幫助女性達成她們跟一般男性不同的體態目標。」
● 為什麼特指女性?
健美圈長期被男性霸佔,
所有的鎂光燈,所有的訓練方法,
所有的運動科學研究都是圍繞著男性。
(這邊說「所有」是有點誇張,但是七成以上跑不掉)
在傳統健美的下半身評分中,腿部的重要性也遠遠超過臀部,
甚至連小腿可能都比臀部還重要。
於是健美先生、教練可能會用十幾招、各種複合式、孤立式動作來鍛鍊
股四頭肌、股二頭肌、縫匠肌、半腱肌、半膜肌、比目魚肌、腓腸肌,
而臀部肌群呢?
某些動作會順便練到,不用再加強了。
所以說一般人健身者可以輕易回答出上胸肌怎麼特別鍛鍊,
但卻從來沒聽過什麼動作可以針對上臀肌,
更別說有更多人連臀肌可以分成上下部分都不知道。
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
大部分(但不是全部)女性最想要的臀部肌群就只能
用那些「順便練到臀部肌群」的動作來打造臀部,
你有看過哪個滿身筋肉的健美先生做臀部的孤立訓練嗎?
我想應該很少見。
就連大家最常聽見用來打造臀部肌群的動作──深蹲與硬舉,
即便是這兩個動作中,臀大肌的肌電活性也遠遠不及腿部肌群。
當然,也是有人用這兩個動作就能將臀部肌群掌握得很好,
但那畢竟不是多數。
所以針對主流女性的目標體態需求開發更好的動作、
更好的課表,有什麼不好呢?
例如:臀舉(hip thrust)可以讓大部分人更快速的掌握臀部肌群的發力,
並且產生兩倍於硬舉與深蹲的肌電活性,
臀舉對於臀大肌的肌肥大效果比深蹲多了40%。
相較於流行的一週一肌群一次的bro-split,
女性的生理更適合一週訓練多次。
( l-翹臀-l 臀舉 vs 深蹲 ── 雙胞胎實驗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220190628 )
● 我們在叫女生不該舉起大重量?
當然不是,
可以看看大頭的IG,她是用120KG的臀舉在做4組8下的訓練,
(https://www.instagram.com/p/BUek1LvjUai/)
120kg的臀舉相當於90公斤的硬舉,而大頭的體重不到50公斤。
(Bret Contreras 臀舉紀錄是815磅, 硬舉是630磅,算3/4好了。
但這不代表每個人都這樣,也不代表大頭硬舉的實力就是臀舉x3/4,
只是讓沒在練臀舉的人了解臀舉與硬舉的相對力量。)
我們也在先前的文章提過機械張力是肌肥大訓練最重要的元素
(肌肥大大師Brad Schoenfeld的回顧論文(上)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183312517 )
● 我們在鼓吹臀部「孤立訓練法」?
孤立訓練當然是一個方法,
但是有follow我們的讀者都知道我們已經提過不只一次
「複合式動作優先於孤立性動作」的觀念。
例如:
肌肥大大師Brad J. Schoenfeld的回顧論文(下)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184549699
你一定也搞錯過,三頭肌才不是小肌群!!
https://goo.gl/34W7Qs
我們在上篇文章內會舉例說男生們很少用孤立動作來訓練臀部
並不是在鼓吹用孤立式訓練取代複合式訓練,
而是在說明偏好的肌群有所不同。
翻開我們最新翻譯的翹臀書,
訓練課表的每一頁也都是從複合式動作開始。
回到一開始的第一道題目:
上臀肌相較於下臀肌有更多的髖外展與髖外旋的功能,
所以牽涉到主動髖外展、外旋的動作,
例如:彈力帶髖坐姿蛤蜊、滑輪髖外展都能針對上臀肌,
另外單邊下肢的動作,
例如:單腳羅馬尼亞硬舉、分腿蹲雖然沒有明顯的髖外展或外旋,
但也會需要上臀肌一直在出力對抗內收與內旋。
● 額外補充一些其他的不同,以及課表安排的例子
- 訓練量與頻率
假設一般男生一週的能負荷的訓練量是80組,
那麼女生可能會多一些,例如:90組,
因為女生的體重比較輕、雌激素比較高、肌肉的脂肪滴較男性多,
這些都讓女生的恢復比男生稍快一些,
不管是組間休息或是訓練過後的恢復。
研究顯示男性一週訓練同一肌群兩次會比一次效果來得好,
至於三次呢?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比較好。
而女性的訓練次數呢?很抱歉這方面的研究相當少,
但根據Bret Contreras訓練過上千位女性的經驗,
女性可以比男性訓練更多次,
特別是臀部肌群,一週訓練3-5次會最好。
但是訓練的頻率也跟選擇的動作有關,
越容易造成肌肉微創的動作,會需要更多的時間恢復。
- 訓練量安排
假設一個禮拜預定要練70組,
以一個目標是重視上半身、腿不要太細的男生來說,
他的安排可能是35組上半身複合式動作,再加上10組孤立式動作,
然後下半身是25組複合式動作。
以一個目標是S曲線加上漂亮背肌的女性來說,
她的安排可能是25組上半身動作,背肌的訓練量多過胸肌,
下半身35組複合式動作,在加上10組孤立式動作訓練臀部。
(當然,如果是一位熱愛翹臀的男性,他的安排就會跟後者差不多。)
- 女性解剖與生理
女性有月經週期,月經週期會影響疲勞度與力量的變化,
經痛可能也會影響訓練動作與強度的選擇。
【女孩們!把你的健身課表和生理週期紀錄在一起吧!】
https://goo.gl/2LKbkw
- 女生會遇到懷孕,懷孕中懷孕後對於身體會有不一樣的影響。
韌帶變化、胎兒循環、骨盆底肌……都有特別考量。
- 女生的骨盆比較髖,加上社會價值觀經常要女性坐姿要端莊,
生物力學上這可能會較不利女性進行下肢訓練。
文章很雜亂,
渾雜著我個人的意見(也可能是偏見)與實際的訓練科學,
希望有激盪出大家新的想法。
滑輪組題目 在 輔大金剛狼邱柏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照片中的黑人名為Herschel Walker,Walker曾打過11年的NFL,退休後又轉戰綜合格鬥技,你覺得照片中Herschel Walker的身材是他幾歲時的狀態?
.
.
.
.
.
答案:53歲......
但Herschel Walker最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並不是他在知天命的年齡依然能保有超人般的體態,Herschel Walker最引人非議的是他的訓練方式,根據Herschel Walker本人的說法,他從NFL退休後只有做三種運動-扶地挺身、拉單槓、仰臥起坐,其他什麼槓鈴、啞鈴都不用,壺鈴在他的眼中只是小孩子的玩具而已......,結果十幾年下來,他的身材反而比在NFL球員時期更勇猛健壯了!
詳細全文~
https://www.facebook.com/Shawn0107/posts/975396229165187
【鐵金鋼的啟示】
.
其實這篇文章早在8月份我就想寫了,但沒想到後來被車撞,然後住院時鐵金鋼又跟女休粉捲入桃色糾紛,為了避免人家說我落井下石,所以這篇文章就一直擱置在待寫清單中......
.
照片中的黑人名為Herschel Walker,Walker曾打過11年的NFL,退休後又轉戰綜合格鬥技,現在我要出一個題目給大家猜猜看,請問,你覺得照片中Herschel Walker的身材是他幾歲時的狀態?
.
.
.
.
.
答案:53歲......(遮臉感覺慚愧)
.
.
.
.
.
但Herschel Walker最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並不是他在知天命的年齡依然能保有超人般的體態,Herschel Walker最引人非議的是他的訓練方式,根據Herschel Walker本人的說法,他從NFL退休後只有做三種運動-扶地挺身、拉單槓、仰臥起坐,其他什麼槓鈴、啞鈴都不用,壺鈴在他的眼中只是小孩子的玩具而已......,結果十幾年下來,他的身材反而比在NFL球員時期更勇猛健壯了!
.
沒錯,他就是「西洋版」的鐵金鋼,甚至比本尊還更強大、過之而無不及。
.
很多人知道鐵金鋼這號人物後,第一個產生的疑問通常都是「真的有可能只靠自體重量就練成那樣嗎?」事實證明,滿足某些條件下,真的有可能,但多數人從一開始就問錯了問題,因為支持鐵金鋼或Herschel Walker體態的關鍵,並不是他們「練了什麼」,或者是「怎麼練」......
.
我們真正要思索的應該是.......「他們練了多久?」,這才是重點。
.
不管是PTT或臉書,我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問題,我不會討厭大家來問問題,但我也必須很坦白的說,大部份的人,大部份的人的問題都太細、也太瑣碎了,比如說像「滑輪背闊肌下拉,該握寬一點還是窄一點?」、「肩側平舉時,前臂應該完全打直或放鬆?」、「一個星期該練三次還是五次?」、「高蛋白什麼時候吃?」諸如此類的問題。
.
我並不是說這些細節不重要,沒錯,這些細節當然會影響我們的訓練成果,但那個佔的比例可說是微乎其微,或許只有1%、或許只有5%,我們並不清楚,可是不管是健身、健美、健體、健力、增進運動表現,最終決定成果的關鍵因素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時間。
.
換句話說,很多初學者常有的疑惑「為什麼我練了那麼久都沒有成果?」的答案都一樣-就是我們練得不夠久而已,練一年就想有練三年的成果,練三年就想有練五年的成果,練五年就想有練七年的成果,但除非你擁有超人的基因或使用化學藥物,不然任何神奇的訓練方法或動作都不可能打破時間的生理限制。
.
但「練得不夠久」,這個答案雖然看似簡單,其實卻是最困難、也最難辦到的一部份,至少根據「一萬個小時」的法則來說,就算每天都練2個小時,你也得苦練十年才能摸到自己的生理極限,而支撐你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練下去的動力,並不是誘騙你走上什麼「5分鐘速成術」或「跟我這樣做就對了」等捷徑的大師或達人,真正能伴隨你邁向目標的只有孤獨、嚴格的自律,這一點不僅是在運動領域,舉凡音樂神童莫札特、暢銷小說家村上春樹,甚至是王永慶、張忠謀、賈伯斯,這些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他們比別人更認真」。
.
練習時間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但也就是因為如此,導致一般人很難對運動科學客觀討論,本文中提到鐵金鋼或Herschel Walker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證明了一件事-一個人不管練法多奇怪、多極端、多不合科學,只要他能持續鍛鍊20年,一樣能得到十分驚人的成果,所以你在健身房可能會看到那種做二頭肌彎舉甩來甩去、或者是臥推永遠只推2公分的人一樣壯到不行,但現在你應該知道了,這跟他們的練法無關,真正的關鍵其實是他們練了很久,幾年下來累積的訓練量遠遠超過了你而已。
.
回過頭想想,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研讀跟運動有關的書籍呢?嚴格來說,這些知識確實不能幫助你練出更大的肌肉,但至少你可以避開一些「近乎無知」的健身房謠言或迷信,舉例來說,前幾個星期我在健身房聽到兩個大學生在聊天,討論為什麼有的籃球員「滯空能力」比較好?然後其中一個比較胖的學生就開始大放厥詞,說因為後衛身材比較瘦,所以他們跳在空中能停留比較久時間.......
.
孩子,你是社會組的嗎?國中物理就有教了,5元硬幣和10元硬幣從比薩斜塔上一起丟下來,兩個硬幣著陸的時間是一模一樣的......和重量一點關係都沒有......,而像這樣白癡白癡的發言,只要你每天去健身房運動一定都會聽到很多(多流汗瘦比較快、肌肉不練以後會變肥肉ETC.),如果你有了最基本的「常識」,你就有能力分辯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避免無謂的運動傷害。
.
我從開始運動以來,一直有紀錄每日運動菜單的習慣,在車禍休息兩個月之後,最近我回頭檢視一下,發現自己的力量大概退回了去年四月的水準,如果維持訓練時間「不間斷的累積」是最重要的事,那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動作像「倒酒杯式」的肩側舉、或握很寬的臥推,或許真的能讓你在肌肉肥大上有一點優勢,但就像前面所說的,這個優勢是3%?5%?我們不知道,我不是說做這些動作就是錯的,而是說若你學網路上的肌肉男做這些動作覺得「不舒服」,你就不應該勉強自己再做下去,因為不間斷的累積運動時間才是最重要的,假如因為模仿別人搞到自己受傷,結果就會像我這樣休息兩個月就退步一年多,這樣子反反複複只會讓你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而已。
.
最後,雖然我不喜歡這句話,但對於大部份人來說,你需要的不是高蛋白飲料或某某健美選手的秘密訓練菜單,你需要的只有一句話-練就對了。
.
沒錯!練就對啦!
滑輪組題目 在 Ta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 👉🏽 http://bit.ly/sub_tao
🔥免費 [10週訓練重訓計畫 ] 下載點 https://goo.gl/ee8Eud
💻#10週科學減肥 系列:https://goo.gl/V23AdL
💻#有問有答 系列:https://goo.gl/7X7PdS
💻#人生攻略 系列:https://goo.gl/utjNgQ
💻Jeff 臥推影片:https://youtu.be/vcBig73ojpE
💥TAIGER 👉🏽 https://www.taigerapparel.com [ 95折扣碼 tao ]
⌚️SWOLE 👉🏽 https://www.swoleoclock.com [ 9折折扣碼 tao ]
💊Myprotein 👉🏽 http://tidd.ly/8b59ba2e [ 75折扣碼 tao25 ]
㊙️台蓄雞胸肉 👉🏽 https://goo.gl/fpciPC [ NT$250折扣碼 CFTTAO ]
✍🏾工商 ONLY 👉🏽 business@ricegvng.com
📤來問我問題 ✍🏾
♛ WEIBO: Tao-Taiger负责人
♛ Instagram/IG: ricegvng
♛ Facebook : ricegvng
🌊贊助我們,讓我們影片品質提升🙏🏾
Paypal: https://www.paypal.me/ricegvng
▬▬▬▬▬▬▬▬▬▬▬▬▬▬▬▬▬▬▬▬▬▬▬▬▬▬▬
歡迎回到我的頻道
今天是禮拜天
現在大概快要十點鐘
因為下午有一個聚餐
可能會攝取比較多的熱量
所以我等一下要準備去健身房
稍微做一點訓練後呢
再做點有氧
由於過去的一週
我做的菜單是一週三練的菜單
這菜單你可以在影片底下找到
因為我已經把它做完了
所以今天要練的項目主要是做一些補強的動作
也就是說我會專注於一些肌群是我想要讓肌肉線條更好的
例如像我的胸肌中間這一條線
還有我的三角肌後束
在這邊
還有一些背部的訓練
需要我的背部再更厚一點然後再更飽滿一點
那我接下來還會再做一兩項的核心訓練
也會做小腿的訓練
所以這些訓練呢基本上可以在一小時內就可以完成
然後我們用的重量也不會重
所以次數會比較高
主要會專注在肌肉的感受度
做完訓練後我們會再做三十分鐘的有氧
讓我們的熱量再燃燒一些
之後我們就可以回來享用我們今天的聚餐
okay
所以我們就廢話不多說
健身房見
好 我們到健身房了
在我面前呢有一個躺椅
這個躺椅呢
我只有在這個時段敢搬過來
因為今天禮拜天現在才中午以前
所以還沒有那麼多人的時候呢
不會造成別人的不便我才這樣做
那我們今天要做的動作
主要會用一個躺椅加上滑輪
我們可以做到一些平常我們沒辦法做的
因為平常可能就是健身房比較多人
那我們今天第一個動作呢是要練背
那這個背
我們會用滑輪的方式去增加我們的背闊肌
讓我們的背闊肌再更寬一點
第一個動作呢就是做三組
然後我記得好像是八到十下
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當你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
一定要盡量去控制它的速度
不要太快
因為我們用滑輪的話就是它全程都是會有
全程都是會有阻力在的
所以我們就是要去盡量的運用它這全程的阻力
對 馬上試給你們看
所以你需要呢是一個這個躺椅
把它架成是這個快要九十度的角度
然後把它放在這個滑輪以後的地方
所以你有一點活動的空間
再來呢
就是抓這個把手
調到適當的重量
我們今天要做的 重量呢
大約會讓你可以做六到十下的重量
然後是標準的姿勢
剛那個次數有點太少
因為我這個動作其實不常做
那時候我剛做到這個角度呢
其實感受度蠻好的
那如果只做十下太可惜
但是如果再做更重一點的話
可能就會失去那個感受度
所以我們把它調成十二到十五下
然後剛剛的重量
那你在做這個呢
任何像是背部的動作嘛
你一定要在啟動這個動作以前呢
先後收你的肩胛骨
你們剛才可以看到
我的影片 我突然有
我這個動作在第一下以前呢
都是肩胛骨先後收
後收以後呢
我再將我的手肘
我的上臂骨
就是我的二頭和三頭肌包覆著的骨頭
讓它往軀幹的地方靠近
所以我帶動的這個起點其實就是我的手肘
是我的手肘去把它靠近我的軀幹
然後我的手只是抓住這個握把
沒有很用力
只是勾住它而已
所以可以試試看這樣
我們等一下還有兩組
然後一組會做大概目標十五下
十五下好多了
剛這十五下剛剛好
現在覺得有點各種腫脹的感覺
剛那個背部動作呢
速度應該是要explosive
就是爆發
向心然後大概兩到三秒離心
中間在頂峰的時候可以停頓一秒
兩到三秒離心
這樣做
那這個動作完以後
我們就要進入下一個是滑輪的夾胸
那滑輪的夾胸我們也是一樣要用到這個躺椅
那這次躺椅呢
我們會做一個decline這種角度
我們會用一個decline的這種躺椅
因為我們平常在練的時候都是在
大部分都是做平板
要不然就是做incline
所以難得有機會做一下decline
然後動作示範給你們看
我們這個動作的話也是做三組
所以要倒數一下
你可以看到我剛剛在做
在夾胸的時候
我的握把不是放在這邊
我是讓它這樣子交叉
因為當你交叉的時候呢
你會增加那個range of motion
你其實會感覺到更深層的緊度
尤其是這種刺激在胸部這邊
所以增加它的活動範圍
可以提高它的肌肉刺激的效果
可以試試看
那一般來說的話
我剛戴手錶會一直卡住
你可以一組做交叉同一邊
在下一組的時候呢
換成是另外一手在上
另外一手在下
這個動作就是要做慢
全程去感受這個肌肉發力
還有肌肉的充血度
okay繼續做下一組
剛那個動作真的很屌
將來應該會繼續常做這個動作
接下來我們要換到三角肌後束
就是這小小的一顆
我們會用滑輪然後也會用躺椅
但這次躺椅就要把它立回來
立成就是剛剛的那個九十度
重量呢是可以十二到十五下的重量
所以是全程的話也是向心的時候要快
向心就是爆發至向心的頂峰
然後再慢慢的回收這樣子
三組
十五下
Let's go
這個動作算是我最喜歡做訓練三頭的動作之一
因為它可以很有效的單獨訓練到三角肌後束
那一般來說我都用站著的方式
那今天剛好是躺椅
那我們就用躺椅
定你的上肢軀幹
讓你不會這樣前後晃動
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再多增加一點點重量
像我剛剛覺得
做完十五下
RP大概是在六左右
所以我剛就增加了這種
最小單位重量
然後等一下我們要繼續再朝十五下做滿
剛才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
它應該是要有一個上方的角度
然後往後拉 往後帶
可以自己去想像這個弧度
因為我平常攝影機是先放在後面
所以可能看不到
但是我做動作的時候
我的弧度是這樣 向後的
所以是像
這樣才會抓到那個後三角的感受度
接下來我們要做spider crawl
Spider crawl是什麼
也是用滑輪然後再用這個躺椅
這個spider crawl我真的很喜歡用滑輪的方式做
因為滑輪它是全程都有這個阻力的
當我們用槓鈴或是啞鈴做spider crawls的時候
當我們啞鈴舉到快要呈九十度的這個時候呢
基本上是沒有任何阻力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全程都有阻力的話
這樣建議你可以用滑輪替代
所以滑輪其實算是不錯的
這個動作也是做大概十下左右
然後也是著重在肌肉感受度
三組
這個spider crawl順便講一下
躺椅大概是會落在你的胸部一半的位置
所以你大概半個胸部會是騰空的
那你的腳呢是踩在地上
屁股不是坐在椅子上
當你在握的
會建議選這個握把
會選像是這種easy grip
因為它會對你的手肘的關節會比較好
它不會
它會有一個很自然的這種curvature
很自然的彎度
像我這種手肘會痛的啊
就一定只能抓這種easy的
我沒辦法抓槓鈴去做任何的骨頭彎曲
yeah差不多這樣
試試看
放慢速度
然後去抓肌肉感受度
我覺得是對於我自己二頭增長是從以前到現在最有效的
當然你可以去變化它的重量還有組數和次數
會對你才更有效果
okay再來
我們要做三頭
我們這次三頭呢也會用躺椅
因為躺椅真的是可以固定你的上半身跟軀幹
所以我們用躺椅呢也會用同樣的握把
我們要做三頭下壓的動作
然後也是用滑輪
這是我們今天的set up
okay
這個的話我們會做三組
一組會做十五下
這個時候椅子呢就可以把它恢復到原來的
大概這種稍微有點傾斜的角度
不用完全是垂直
okay
我們現在來到我們今天的最後一個項目
今天最後一個項目呢就是
hanging leg raise
那很多人在做這個腹部訓練的時候呢
包括我以前自己也是一樣
我都是把
我都會把我的腿提在
提到大概九十度
和軀幹呈九十度的位置
那其實以這樣子的方式的話
你都是在訓練你的hip flexors
你很少在動到你的核心
所以如果你今天是把腿提到這個位置的話
基本上核心的作用是沒有太大的
所以我等一下給你看
該怎麼樣把這個動作做正確
去達到最大的核心訓練效果
這樣懂我意思嗎
如果你今天只是把腿提到這個位置的話
那你只是在練你的髖屈肌
所以你一定要把它整個捲起來
這動作你可以用拉力帶
因為你如果手不夠力的話
其實抓在那邊的時間不會太長
如果你沒辦法做這個動作的話
其實有很多其他腹部的動作可以代替
不一定要做這個hanging leg raise去達到核心訓練的效果
將來我會再做一些其他核心訓練的動作跟你們分享
但今天我們就是把這個做完後呢
就要回家吃飯
剛剛練完了
我現在要來我今天的第一餐
我今天的第一餐呢
就是新口味的Myprotein乳清
通常我吃第一餐的話
不會是先從乳清開始啦
但是因為等等呢會有蠻多好料的
那我現在其實也蠻不想要自己弄一道沙拉
我聽說等一下Ashlee會準備沙拉
所以我要先來試試看Myprotein新的口味
而且這個口味呢
是 應該說美國人歐洲人很喜歡吃的一個口味
這叫做peanut butter cup
Peanut butter cup
它是一種甜點
它是一種那種便利商店可以買得到的那種小零食
非常非常香的花生味
所以我們現在就來試試看
我還沒有喝過
那我這個人呢
是只要喝乳清的話
不管它這個乳清多好喝
我一定要加糖 代糖
之前我就有做一個影片有關於代糖
它是不是對身體有害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的話呢
可以在影片底下找到這個連結
但是我就直接跟你講
基本上是沒有害的
所以我今天要加
我大概加個四匙
大概加了四匙的話大概是二十四克左右
有研究指出是即使你每一天吃到八十克都不會對人體有任何的問題
目前的科學文獻來說啦
當然這個東西
這個風險是你自己要去拿捏的
但是我現在超級迫不急待想要快來試試看這個口味
大概加個四十七克吧
大概兩匙快兩匙
好 五十克就夠了
哇~香
這時候我再加一點冰塊
然後再加一點點的水把它打成冰沙
至於冰塊到底要加多少
我覺得這是個人
看個人自己的喜好
我個人的話是我喜歡這種
冰沙是很有黏稠度
不喜歡它太稀
所以我都會加大概
蠻多的
我也不知道怎麼算
反正就很多冰塊就對了
然後加一點點的水
但有時候如果你水加的太~少的話
就可能打不動這個冰沙
所以你要自己去調整okay
yeah
看到了嗎?
大概是這個程度
好 我要來試喝了
Oh my god
好 我推薦這個口味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這個口味就是很濃濃的
濃濃的花生味以外呢
它好像又帶有一點不太一樣的層次感
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它不像是那種
我剛剛加蠻多代糖的
一般來說這種花生口味的乳清喝下去
如果加那麼多代糖的話應該會蠻甜的
但是我其實喝起來我覺得
可能它裡面有放一點點
有一點點鹹味的感覺吧
超好喝
這兩隻根本就網美狗
超高興的
嗚~~超餓
真的超餓
哇~看起來超好吃的
有干貝 bagel 牛肉
鵝肉 還有沙拉
史上餓現在
現在就在等而已
開始狂騎
舌頭都吐出來了
這麼開心的
喔應該是
唉唷唉唷唉唷
那這支影片就先到這邊
等下我們要看個電影
然後就當作是一個放鬆的禮拜天
希望你喜歡這集vlog
希望你喜歡這集內容
我們下次見
Peac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Gn-7VT4Qw8/hqdefault.jpg)
滑輪組題目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由遊戲廠商 Lohika Games 開發的《Machineers》是一款適合機器迷們挑戰的冒險解謎遊戲,遊戲世界中東西都是用機器的零件所構成,而玩家扮演一位修理工兼發明家,利用合理的零件組合與位置來讓機器順利運作,利用機器上的線路分佈與手上零件來修復機器,遊戲裡有著齒輪、活塞、滑輪、皮帶等零件,遊戲多達5個章節與各式各樣的謎題,目前遊戲只在IOS平台上架,想要動動腦訓練腦力的玩家們,這款遊戲是個不錯的選擇唷。
(C)Lohika Games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qDMZi8HiBg/hqdefault.jpg)
滑輪組題目 在 [題目] 高中滑輪組加速度問題- 看板Physics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題目] 高中滑輪組加速度問題 ... [領域] 高中牛頓力學(題目相關領域) [來源] 補習班講義(課本習題、考古題、參考書. ... 第一題假設滑輪被往上拉x cm ,b物體不會移動. ... <看更多>
滑輪組題目 在 [題目] 高中滑輪組加速度問題- Physics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題目]高中滑輪組加速度問題@physics,共有50則留言,11人參與討論,17推0噓33→, [領域] 高中牛頓力學(題目相關領域)[來源] 補習班講義(課本習題、 ... ... <看更多>
滑輪組題目 在 [問題] 國中滑輪組加速度問題- 看板Phys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不曉得國中怎會出這題,感覺是很遙遠的高中物理
題目是有一滑輪組(滑輪與繩之質量、任何摩擦力皆不計),
定滑輪下掛一甲砝碼,質量40kg
動滑輪下掛一乙砝碼,質量60kg
當甲砝碼下降11公尺時的速度約為多少公尺/秒?
答:約根號40 m/s
我知道甲下降11公尺那乙會上升5.5公尺,所以兩砝碼加速度比是 2:1
但是要如何算出兩者的加速度是多少呢?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197.15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448049596.A.87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