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通咁有通?】🧐🧐🧐
今天早上財建委員會進行局處工作報告,我對台北通提出幾項質疑,但柯市長大力推動的台北通,資訊局除了APP會員數之外,每月會員成長數、活躍會員數等資料,無法說明,就連註銷帳號的機制也不完備。這樣的回應實在讓人傻眼。
市府長期迴避台北通的本質,對外總是說是一種便民的市政服務整合APP,是一套「台北市民身分憑證系統」。但其實,它本質上就是柯文哲私自發行的 #數位身分證!
1⃣ 台北通美其名為整合服務,實際上恐有個資安全疑慮
數位身分證引起爭議的最大原因,就是相關的法制並不完備,尤其在個人資料的管理及使用。人人一張的身分證,它的法律依據只有《戶籍法》第51條「國民身分證用以辨識個人身分,其效用及於全國。」不只身分證沒有專法規範使用,台灣對於數位資料交換也欠缺相關立法。
相較於有完整立法後才發行數位身分證的歐洲各國,台灣目前仍然欠缺發行數位身分證的法制基礎,台北市當然也沒有這些法制基礎。民眾黨的高虹安委員,也曾質疑數位身分證是拿民眾當 #資安白老鼠。但民眾黨主席柯市長卻在台北市大力推行柯文哲版的數位身分證:台北通。
台北市的資安究竟可不可靠,其實不必我多說,大家隨手google就可以找到一堆局處遭駭,或者市民個資外流的新聞。
2⃣ 一日台北通,一輩子台北通?
台北市的多個卡證如敬老卡、愛心卡、數位學生證都綁定台北通,今年還開始將中低收入戶證明納入台北通之中。民眾們在取得台北市各種票證的同時,也可能默默擁有了台北通帳號。加入很容易,那退出呢?台北通的 #帳號註銷機制 在哪裡?
對於這個問題,呂新科局長回答得相當模糊,一開始說有退出頁面。但有安裝台北通的 潘懷宗 議員 在現場找半天,就是找不到註銷帳號的畫面。局長才說:必須 #打電話停用 。
實際上,根據資訊局的資料回覆:目前註銷會員得民眾來電提出申請,核對身分無誤後,即刪除其會籍;台北通網站另外設有「停用」帳戶功能,目前停用註記共有2,586件。退出真的好困難!市府透過各種手段,迫使民眾使用台北通,蒐集大量的個資,卻沒有提供同樣便利的退出機制,甚至電話撥打之後,是不是有真正刪除帳號,也無從查核。
3⃣ 台北通有多少「 #活躍會員 」?
資訊局今天回應安裝台北通APP的人數有 128萬。但根據我的索資,截至9月13日為止,台北通總會員數達 199 萬。有實質數位身分證能力的 #金質會員 有176萬3,560人,其中有79萬7,897人是 #非台北市民。而在96萬5,663個台北市民中,有 #大約三成 的民眾,是因為申請其他卡證而被迫加入的。尤其是市府的員工。因為柯市長的台北通簽到政策,已經必須人人一個帳號。甚至在最近,連府外委員、一般民眾到台北市府開會也必須申請台北通才能簽到、參與視訊會議。
今天的會議中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苗博雅 MiaoPoya 也針對台北通的「活躍會員」提出詢問,以瞭解使用現況。局長一開始說會再提供資料,大家都以為是現成數據。第二輪我再次詢問,實際上是: #目前沒有資料 。根據資訊局的回覆:「台北通的會員活躍數,是以『認識市民 (KnowYour Citizen,KYC) 』為核心,整合實體悠遊卡及線上會員機制,發展為台北市市政服務會員中心,並提供各項個人化之市政服務,為保護使用者之個人隱私,故未有登入操作之統計。」這麼基礎的台北通使用統計數據都無法提供,不禁令人懷疑,除了衝會員數之外,台北市府到底有沒有真心想要營運台北通,還是只是想要取得民眾的個人資訊?
這些問題,市府必須說清楚,講明白。因為民主國家的數位化,要以保護民眾的個資為前提,而不是以騙取民眾的個資為前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
「潘懷宗爭議」的推薦目錄:
- 關於潘懷宗爭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潘懷宗爭議 在 潘懷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潘懷宗爭議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潘懷宗爭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潘懷宗爭議 在 [新聞] 潘懷宗涉貪醫界掀黑歷史狠酸:夜路走多- 看板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潘懷宗爭議 在 潘懷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潘懷宗爭議 在 潘懷宗 的評價
- 關於潘懷宗爭議 在 身價破億!潘懷宗學歷曝光被爆「醫藥界對他很感冒」 的評價
- 關於潘懷宗爭議 在 Re: [FB] 姚文智FB (回應潘懷宗代言爭議)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潘懷宗爭議 在 [新聞] 潘懷宗涉貪醫界掀黑歷史狠酸:夜路走多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潘懷宗爭議 在 潘懷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蝦皮平台代購詐騙兼洗錢好所在 報警根本沒用!】
因疫情關係,「零接觸經濟」盛行,根據網路調查,約有七成民眾轉向網路消費,擁有第三方支付功能的網購平台,原本應是最能確保網路交易安全,但部分網購平台卻淪為詐騙者的洗錢好所在!
一位江小姐六月份在蝦皮網購平台請日本代購幫忙買一款當地限定販售玩具,該代購賣場非常多5星好評,近期也持續有訂單紀錄,且江小姐在網路上搜尋到該賣家同時擁有1萬6千人點讚的臉書專頁,因此便不疑有他,直接全額付清 。結果付了錢卻沒收到貨,賣家完全失聯!江小姐說到,通常預購完或付完訂金,之後就是等到商品到貨寄出,有時候會等一個月甚至是半年,因此不會天天去看訂單狀況或一直詢問賣家,過了幾天,因為想確定其它購買商品到貨日期,沒想到點開蝦皮APP,才赫然發現日本代購賣家把賣場上所有商品通通刪掉,且好幾天沒有上線,評價從平均的5星好評降到谷底,非常多人修改評價說賣家是騙子,根本沒收到貨!這時江小姐才驚覺自己可能被詐騙了!
台北市議員潘懷宗指出,根據台北市法務局統計,近三年來,網購平台消費爭議案件數皆以蝦皮購物居冠,分別為:108年305件、109年584件、110年(1-6月)645件,件數年年上升外,其占前十名爭議案件總數比例也愈來愈高,從108年時占整體爭議案件比例31.6%,到了今年已變成56.2 %,近6成消費爭議都從蝦皮來!
在意識到可能被詐騙第一時間,江小姐立刻打電話給信用卡公司,詢問筆款項能否刷退? 信用卡公司建議先跟購物平台聯繫,確認該筆交易是否真的是詐騙? 江小姐心想這也合理,或許賣家突然發生什麼事所以聯繫不上,接著就跟蝦皮提交疑似詐騙案件申訴。
江小姐在提交消費申訴之後3天沒收到任何回音,去電蝦皮客服後得到請她耐心等候的回覆,再過3天,接到蝦皮回信,卻只有建議民眾直接去報警?! 民眾抱怨:等這麼久,蝦皮到底是在忙什麼? 什麼資料也沒提供,就請我去報警,警局再去函到蝦皮,蝦皮會提供賣家資料給警方做調查,從此之後,這筆糾紛就變成我跟賣家的事??
江小姐質疑,「蝦皮不是會托管款項,為什麼我付的錢消失了?」
民眾認為,蝦皮提供平台,當然有義務去審核過濾賣家,自己也是透過蝦皮第三方金流進行付款,會暫時託管款項,不會像坊間社團將錢匯入私人帳戶,而且自己是在消費七日內發現自己可能遭到詐騙,理論上這筆款項在短時間內應該也會受到保障。
根據日本代購賣家評價,有上百筆修改過的1星負評,看評價日期自己應該不是第一個提出疑似詐騙案件申訴的買家,且江小姐詢問客服,詐騙賣家帳號何時被停權?電子錢包何時被凍結? 客服說是6/19,恰好就是江小姐購買付款那天。
按規定,買家支付款項會先存在蝦皮電子錢包中,若賣家想領錢,提交後需要3-5個工作天前才會存入銀行帳戶,因此江小姐心想付款後當天賣家就被停權,錢應該還來不及轉出,只要調查清楚,錢應該可以拿回。不料蝦皮客服卻回覆:賣家電子錢包餘額為0,至於原因,則因沒有權限無法回覆…
潘懷宗指出,根據台北市警察局統計,今年5月中宣布三級警戒至今,發生網路購物詐騙案件的財損金額為225萬餘元,較去年同期多出將近65萬元,網路購物詐騙手法,除創立大量帳號洗評價外,主要是一直以代購、進口延遲等話術不斷拖延。但實際上只要受害人一匯款,犯嫌便立即將贓款自虛擬帳戶轉出,把贓款從A口袋轉到B口袋,或向其他賣家交易購買高單價商品後轉售變現。透過以上方式,當天立刻轉移贓款,進一步來說,蝦皮網購平台可能已淪為詐騙者的洗錢好所在!
潘懷宗指出,有關網購平台業者之管理,台北市雖已研訂「臺北市網路購物平台管理機制」,但卻是由市府各權責機關依照販售商品屬性各管各的,並無專法管理或課予責任義務。例如:情色用品為警察局管轄、食品及醫療用品是衛生局、防蚊用品是環保局。然而,在現今電商發達的時代,釐清平台業者與買賣雙方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已顯得迫切需要。像江小姐的案例,若網購平台積極處理,應可從詐騙賣家的交易紀錄,循線查獲資金如何轉移,設法歸還受害者被詐騙金額,而不是叫受害人去報警,把交易糾紛丟給交易雙方、把責任推給警方去查,蝦皮自己穩穩賺交易手續費!
另外,潘懷宗提到,詐騙賣家帳戶是在與江小姐交易之後當天被凍結,表示有更多買家在江小姐之前就進行案件申訴,才導致詐騙賣家帳戶被凍結。此段時間,蝦皮購物平台是否有義務主動告知提醒這段時間有跟詐騙賣家交易的人? 如果在江小姐付完款當天,這個賣家帳戶就被凍結,蝦皮有主動提醒江小姐的交易可能有被詐騙的疑慮,江小姐就可以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信用卡公司,要求刷退款項,這是非常有可能能將錢追回的(因為不是刷卡後就會馬上被請款),但蝦皮並未主動告知,而是一周後江小姐主動發現。
再退一步來說,當江小姐向蝦皮提出詐騙申訴後,蝦皮是在一週後才通知民眾去直接去報警,但卻是在江小姐付款當天就凍結詐騙賣家帳戶,邏輯其實非常奇怪? 蝦皮客服應該是在江小姐一提交申訴就知道:可能又多一個受害者,第一時間就建議江小姐去報警才是。
最後,潘懷宗認為,雖然目前沒有電子商務的獨立專法,而是透過現有法律及制度謀求解決,但可研議是否設置專責機關,具體要求網購平台業者,踐行消費者保護之責任,舉例:
一、網購平台若發現疑似詐騙行為,應主動警示通知期間有交易的受害者或買家,讓他們可以盡早採取處理措施,如退刷或報警。
二、蝦皮電子錢包款項,大量金額應有信託,若詐騙賣家透過電子錢包消費直接在平台上洗錢,購物平台應將其視為個案,歸還受害者損失金錢。
潘懷宗爭議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民進黨高層之子涉販毒詐欺的黑幫爭議,坦白說是台灣地方政治嚴重崩壞的冰山一角。
過去這幾年來,台灣各地傳出的地方政治亂象,難道還不夠令人驚嚇嗎?
沒錯,我們都以台灣的民主自豪,喜歡說台灣是亞洲民主的燈塔。對比香港、新疆及緬甸等,台灣的民主成就真的令台灣人自豪。
這些都沒錯。然而,捫心自問,我們卻也無法否認,台灣的地方政治,正在全面崩壞,而且不分藍綠。
還需要我舉例嗎?
1. 民進黨籍屏東縣議員周碧雲,涉嫌詐領助理費,交保候傳。
2. 國民黨籍台南市議員王家貞,涉嫌詐領助理費,交保候傳。
3. 無黨籍新竹縣議員鄭昱芸,涉嫌詐領助理費,聲押。
4. 國民黨籍台南市議員洪玉鳳夫妻,涉嫌詐領助理費,判刑。
5. 國民黨籍高雄市議會議長曾麗燕,涉嫌詐領助理費,交保候傳。
6. 新黨台北市議員潘懷宗,涉嫌詐領助理費,聲押。
7. 國民黨籍新北市議員黃永昌,涉嫌詐領助理費,起訴。
8. 民進黨籍前麟洛鄉長蔡志和,涉貪污,棄保潛逃。
9. 前車城鄉長林錫章,貪污案,被判刑14年半定讞後棄保潛逃。
10. 民進黨籍前屏東縣議員潘淑眞,涉貪污,棄保潛逃。
11. 屏東縣議員周碧雲經營樂樂養雞場,污染枋寮空氣。她的先生郭振堂,承攬超過四億元的屏東縣營養午餐標案,涉違反《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
12. 無黨籍屏東縣議員周陳文彬因買票解職,今年1月底由買票遭判刑定讞的國民黨戴文柱遞補。該選區當時只有兩名候選人,遞補來遞補去都是買票的。
13. 國民黨籍新北市議員曾煥嘉,涉貪污,起訴。
好了,我不想google了,例子太多,大家有興趣可以幫我留言接龍。
今天爆出爭議的,之所以讓大家瞠目結舌,是因為這是赤裸裸的黑道勢力,已在地方政治勢力中盤根錯節。不是那種打擦邊球的黑道小混混,而是紮紮實實的動刀動槍販毒的黑道。
那種連我發這篇文時都不得不再三猶豫,擔心我的家人生命安全的那種黑道。
沒錯,「2020 台灣要贏」,我們去年非常驕傲地用選票大聲向中共說不。
但如果我們不正視台灣地方政治崩壞的亂象,台灣的民主終有一天,會灰飛煙滅。
為何?道理很簡單。現在或未來檯面上可能的總統候選人,不都是地方百里侯嗎?如果連地方執政都跟黑道妥協,都無法終結貪污亂象,我們又要如何期待他們未來能領導國家?
事實是,台灣各縣市的地方代議士素質,參差不齊,代議功能嚴重低落。不是沒有好的地方代議士,有,但太少了。
而偏偏台灣的選舉文化,卻讓這些拐瓜劣棗,一再連任。而沒有資源的新人,卻只能苦苦作戰,不然就是跟財團建商妥協,失去從政初心。
今天看到新聞,我真的很痛心台灣的地方代議士素質如此低落,地方政治如此醜陋不堪。
這不該是我們鍾愛的台灣,我們深愛的土地。
請讓我們一起努力改變它。
民主必須深化,地方代議士必須大幅汰換。唯有如此,台灣的民主才能更加健全。
潘懷宗爭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N-ywPotLSU/hqdefault.jpg)
潘懷宗爭議 在 潘懷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黨台北市議員潘懷宗及擬參選人郭榮先、季節今舉行協調會解決爭議。潘懷宗表示,家屬懷疑馮小妹死因與疫苗有關,立刻線上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案,按理衛生局應承接 ... ... <看更多>
潘懷宗爭議 在 潘懷宗 的推薦與評價
: · 爭取設置幼兒園外無菸人行道 · 勞動局帶頭違法,捍衛勞工權益的勞檢員亦過勞! · 共享機車違停造成市景亂象 · 美食外送平台消費爭議-台北市議員潘懷宗 · 天空計畫清整拖多年 ... ... <看更多>
潘懷宗爭議 在 [新聞] 潘懷宗涉貪醫界掀黑歷史狠酸:夜路走多- 看板medstudent 的推薦與評價
yahoo 陳凱俊
潘懷宗涉貪 醫界掀黑歷史狠酸:夜路走多總會遇到鬼
新黨台北市議員潘懷宗遭檢方查出,涉嫌在12年內詐領助理費多達300萬元,士檢昨(27
日)聲請羈押,而法院裁定以200萬元交保。
涉貪消息曝光後,潘過去的黑歷史也再度被翻出,有人爆料,他的身價破億,還接了超多
代言和主持,還要貪這點錢是「個性和格調問題」,而他議員也沒當好,卻憑著媒體曝光
的優勢,「幾乎每屆都躺著選」,醫界對於他如今終於踢到鐵板都不意外,更有人狠批:
「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
潘懷宗身陷貪汙疑雲,這並不是他第一次惹出爭議。臉書粉專「水鏡政經學院」指出,根
據2011年的財產申報,潘的身價早已超過1億,這些年來保守估計,代言收入超過3,000萬
,還不含電視節目主持費、通告費、演講費,其實根本不缺錢,但卻連300萬助理費也要
貪,是個性和格調的問題。
「水鏡政經學院」翻出潘懷宗過去代言出包的紀錄,更指出外務眾多的潘,連議員的本分
也沒有盡到,北市議會開議期間根本鮮少到場,甚至曾將15分鐘的質詢時間分送給其他議
員,「諷刺的是,因為上節目培養婆媽粉絲的媒體優勢,潘幾乎每屆都躺著選」,「水鏡
政經學院」直言,醫界對他非常感冒,認為他以專業形象誤導大眾,這次出事醫界一致反
應都是「終於!」
另外,有不具名的藥師表示,潘懷宗的學歷是「化學博士」,卻只因在陽明大學藥理所有
開課,就不停的出書、上節目、拍廣告到處聲稱是藥理學博士,實際上他既不是藥師也不
是醫師。
該藥師透露,潘確實在陽明大學藥理所的藥理學這門課有授課,但是合授課程,與近20位
專業人士共同開課;另外在神經保護這門課,亦與其他7人合開課程,「他是學化學的,
神經藥理學跟化學很有關係,可是僅止於這個部分,但他卻說得好像整個藥理學的內容都
是他的專業,感覺是藥學專家一樣。」
藥師痛批,潘混淆民眾的認知,散布不正確的健康觀念,甚至為含有致癌物的洗髮精代言
,還曾上節目疑似問診,更在疫情流行期間謠稱病毒來自美國,如今被指控詐領助理費用
,他狠酸:「只能說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
https://tinyurl.com/y2frbfty
心得:
應該很多人賭爛他很久了,尤其很多民眾都以為他是醫師,把他的話奉為圭臬,明明學歷
是「化學博士」,卻只因在陽明大學藥理所有開課,就不停的出書、上節目、拍廣告到處
聲稱是藥理學博士,實際上他既不是藥師也不是醫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5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611995175.A.1A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