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Bloomberg重點摘要
<美洲新聞>
IHS Markit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與服務業PMI為62.2 為2009年以來最高
美國產能創紀錄擴張 製造業和服務業訂單也來到2009年以來第二高
拜登有意將收入百萬美元以上富人的資本利得稅 提高近一倍至39.6%
白宮擬將富人資本利得稅增加一倍 加上投資收益附加稅 百萬美元收入者最高稅率可達43.4%
首次使用回收的太空艙和火箭 SpaceX再送人員前往國際太空站
全球基礎建設之戰升溫 貨幣市場從中找到了贏家
美國基建計畫重點 推升了澳洲、加拿大和智利的貨幣
國際社會呼籲藥廠放棄專利權以擴大疫苗普及率 輝瑞和嬌生同聲強烈反對
<歐洲新聞>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稱 到七月為止歐盟疫苗採購將足以供應70%成人接種
英國一份社區追蹤研究指出 施打一劑AZ或BNT疫苗的新冠罹患率降低達65%
英國宣布即日起所有從印度入境的旅客 均須至特定場所隔離篩檢10天
土耳其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執行長疑詐騙投資人後棄逃海外 土耳其展開全球尋人行動
法國氣體巨擘將氧氣供應設備 分流到因新冠疫情而滿載的印度醫療院所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 在第24天停止絕食抗議
支持捷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行動 波羅的海國家也驅逐四名俄國外交官
盧布震盪恐釀通膨風險 俄羅斯央行無預警宣布升息兩碼
<亞非中東新聞>
日本首相宣佈新的緊急事態宣言 包括東京、大阪等府縣將實施最嚴格防疫
中國大陸有意放寬接種非陸製疫苗的旅客入境 但所有旅客仍須強制隔離14天
中國環球時報報導 北京最快在七月批准BNT疫苗的使用
中國能源排放量十年內必須降低66% 才能達到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
新加坡內閣改組 總理接班人選之一黃循財接任經濟部長
意外沉沒的印尼潛水艇 分析師稱既老舊又超量運載
日本Honda汽車宣布 2040年以前將實現全面銷售電動車的目標
即使是創紀錄的新冠死亡人數 都可能掩蓋了印度實際疫情的嚴重性
印尼政府宣布即日起 禁止來自印度或是在印度轉機的旅客入境
疫苗計劃推出牛步 澳洲邊境恐持續對外關閉到2022年
晶片短缺 三菱汽車計畫下個月全球總計減產16000輛車
澳洲海外收入稅率 在 澳洲人妻日誌 Una+Paul=Love in o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澳洲防疫政策快報🇦🇺10月6日
▶聯邦政府政策、新聞
→政府希望減稅能從這月底開始實施,本財年為人們增加收入120億澳幣。這項減稅計劃將把適用19%稅率的收入上限從37,000澳幣調整到45,000澳幣,32.5%稅率區間收入上線從9萬提高到12萬澳幣。
→作為澳洲聯邦政府重新啟動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分,在未來五個月中,澳洲老年人、身心障礙和家庭福利將獲得兩筆現金補助,共計250澳幣。
→政府的“經濟復甦計劃”使該國擺脫由於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預算赤字激增到2137億澳幣,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 這是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赤字。
→澳洲財務部長表示重建我們的經濟並確保澳洲未來旅程。我們的計劃將促進經濟增長、我們的計劃將創造就業機會、我們的計劃將繼續保證澳洲人所依賴的基本服務。
→根據一項40億澳幣的僱用年輕人計畫,企業將獲得獎勵,聯邦政府表示將支持450,000個工作崗位。作為預算的一部分,財政部長Josh已在週二晚間推出JobMaker招聘信貸計劃。僱用16至29歲的員工每週200澳幣,僱用30至35歲的員工每週100澳幣。從10月7日起的12個月內,雇主可以為他們創造的每份新工作獲得報酬。從每名合格員工開始算起,最多可支付12個月的招聘信用額度。為了符合領取資格,新進員工必須在被雇用前至少三個月中的一個月收到Jobseeker、青年津貼或育兒津貼。新員工每週必須工作至少20個小時。
▶地方政策
⬛昆州
→新增0例,共1,160例,死亡6例。
→7個活躍病例,6例正在醫院治療,1例住在重症加護病房。
→24小時內2,506測試。
→一名澳洲人在海外病毒檢測呈陽性,目前正在昆士蘭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由於該病例已在國外被列入,因此不會列入昆士蘭或澳洲的病例總數;但是,該患者被認為是活躍病例。
→昆士蘭將在10月31日投票選舉,而他們選出的任何人都將任職至2024年。昆士蘭近半百萬人已簽署郵政投票,這些申請將於10月16日截止。
→昆州最新疫情消息https://www.qld.gov.au/health/conditions/health-alerts/coronavirus-covid-19/current-status/contact-tracing.
⬛新州
→新增11例,共4,057例,死亡55例。
→新病例全從海外返回,住在隔離飯店。
→新州24小時內共進行5,385次測試。
→新州目前50人在醫院治療,3例住重症加護病房。
→新州連續11天沒有社區傳播。
→新州衛生局表示在新州的污水監測系統在North Richmond and West Camden 污水處理廠檢測到感染反應。
→雪梨正在做出重大改變,要加強戶外用餐,來鼓勵人們外出用餐。新州政府正在修改酒類許可規定,允許招待場所擴展到外部。放寬規則將從10月16日在岩石區開始,然後在11月1日延伸到CBD的其餘地方。
→新州最新的疫情消息https://www.nsw.gov.au/covid-19/latest-news-and-updates.
⬛維州
→新增15例,共20,233例,新增死亡1例,共死亡807例。
→目前維州有216例活躍病例。
→在總病例中,墨爾本大都會區18,837例,維州其他地區有1,195例。有30例在醫院治療,包括3位住在重症加護病房的患者。
→新病例8例與已爆發病例相關,其他7例仍在調查中。
→66例活躍病例與養老院相關、27例與醫護人員有關。
→維州州長Daniel Andrews說,儘管火車製造商與中國維吾爾族的強迫勞動項目有聯繫,但他已得到保證,維州的新火車沒有使用強迫勞工來製造。
→Westfield Southland的 Coles和Aldi被列為高風險區。
→維州疫情更新請上官網查詢 https://www.dhhs.vic.gov.au/media-hub-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
⬛北領地
→新增0例,共34例,死亡0例。
⬛首都領地
→新增0例,共113例,死亡3例。
→坎培拉地區居民可以在以下網址找到離您最近的檢測診所:http://www.covid19.act.gov.au/testing
⬛西澳
→新增0例,共687例,死亡9例。
→活躍病例14例。
→聯邦預算中與西澳有關數據似乎是基於模型的,該模型假設西澳將保持關閉狀態直到明年4月1日。
⬛南澳
→新增2例,共472例,死亡4例。
→活躍病例3例。
→新病例全從海外返回,住在隔離飯店。
⬛塔斯
→新增0例,共228例,死亡13例。
▶企業政策
→澳洲聯邦儲備銀行(RBA)宣布將官方利率維持在0.25%,是歷史以來最低水平。
★聯邦政策和各州政策詳細內容,請自行到政府官網查詢。
★如果你在澳洲發現自己有可能感染病毒,請勿自行到診所或醫院,請打電話給你的家醫或打電話到政府的24小時防疫專線1800 020 080,如需翻譯請打131 450。
★如果遇到緊急醫療情況,請致電000。
★請照顧你的心理健康,如果在澳州你或你知道有人感到憂慮、焦躁需要找人聊聊,或適遇到家暴、性侵等,請善用利用以下熱線電話。
澳洲全國性的家暴、性侵專線 1800 Respect National Helpline: 1800 737 732
維州安全步驟危機專線:1800 015 188
婦女危險專線(NSW):1800 656 463
生命線 13 11 14
兒童求助熱線 1800 551 800
澳州男性熱線 1300 789 978
Suicide Call Back Service 1300 659 467
戰勝憂鬱 1300 22 46 36
Headspace 1800 650 890
如果需要電話口譯服務,請撥打電話131 450。
今天澳洲新增28例,共27,175例,死亡895例,世界病毒感染第78名。今晚聯邦政府開會關於聯邦政府預算和政策,今天維州新增病例增加到兩位數,不知道跟之前海灘多人聚集是否有關連,新州和其他州今天仍沒有新增境內病例。這次政府也是為了救經濟,預算想了一些增加就業率的方法。希望在疫情控制不錯後,接下來經濟能慢慢復甦,澳洲政府赤字也能早日還完!
住熱點區的朋友,防疫還是要小心。祝大家在疫情中健康平安,也謝謝辛苦的第一線防疫人員和家屬,還有乖乖遵守規定的人們。記得多聯絡親友,跟異鄉的家人朋友報平安!如果你喜歡Una的澳洲防疫政策整理,歡迎給個支持點讚和留言🤗,祝福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度過這次疫情,記得吃好、睡好、運動,然後少抱怨,看一下澳洲政府的努力,讓我們繼續為澳洲和世界禱告,希望大家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澳洲海外收入稅率 在 趙氏讀書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保護主義確保了香港醫療質素嗎?
九七前,英聯邦國家畢業的醫生,都可免試在港執業;九七後,只有香港畢業的醫生才免試,本地醫生操控了海外醫生考試的生殺大權,每能海外畢業而赴考者只有數十人。
人才是求回來,而非設立考試,公開招聘回來,除非香港以十倍計的工資招募,則另當別論。現時,哈佛、牛津、劍橋畢業的醫生、教授們也不能在港免試執業,本地醫生的保護主義導致醫療服務水平下降。要是擔心大陸醫生蜂擁而至,則只需開放大學醫學院排名比本地高的學府,免試來港,則解決了排外而產生的種種問題。
翻查資料,德國的醫生,平均收入為九萬歐元一年,遠比香港為低,而且還要付高稅率。目前,香港就有派醫生到德國受訓,偏偏德國醫生來港就必須通過考試才能執業。全球開放可使供應增加,香港醫院的管理費下降,水平上升。
海外一流的人才,或因本港公立醫院的工作量而卻步,開放人才後,他們可以去私院工作,或自己開業,而競爭可令原已在香港開業的醫生,回到醫院,最終抒解公院人手不足的壓力。
如果設立考試是比不設立考試有益,那有設立考試的香港,應比沒有設立考試的新加坡為優,可事實上卻不然。香港每1000人只有1.7個醫生,澳洲是3.7,美國是3.2,英國是2.8,新加坡亦是2.8,韓國是2.6。香港的醫生人手,簡直是「一枝獨秀」。 原因是新加坡開放了全球158醫學院,其畢業生免試而獲新加坡承認其資歷。職是此故,新加坡每年吸納約400名海外醫生,紓緩了人手不足的壓力,假定培訓一名醫生,大學要付出百萬計的貴用,每年400名醫生,不出三年,就節省了上億的開支,更可籍此改善醫療設備。可是,香港每年只能吸納兩位數的人才,實在有差天共地之別。本土醫生成本太貴,永遠應付不了社會需求。
我的立場是,根本不應該討論是否增加委員會成員,而是應直接開放市場,廢除海外醫生考試,主動到名牌大學(醫學院長期排名在中大之上,則可免試)求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