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疫情失控的大半年來,#台灣政壇 成為一片搖搖晃晃的天涯,只有政治人物各種殘破失焦的圖謀,構築成蒼白猥瑣的海平面與天際線,完全「#看不見台灣的未來」!連下一批疫苗,都不知會在何方?千萬別不幸染疫死了或打疫苗死了,#民進黨 的眼裡 #台灣人「#死了就死了」,反正你的家人親友們會哭。>
民進黨立委 #范雲 的政治生涯,走到一個流浪狗的邊際。從女權社運出身,口才便給犀利,卻在被民進黨收編入不分區立委之後,成為一個貼附、舔舐權力的悲情人物。
桃機3+11成為全民眾所皆知的疫情破口,范雲在神隱80多天之後,為了呼應陳時中「3+11不是破口、只是群聚」的甩鍋新招,重新現身記者的麥克風前。社運女神以一種慌張、口吃、跳針的神態,心虛地回答記者們的質問。對於政治權力的渴望,徹底肢解了一個人畢生努力累積的社運光環,成為嘴臉不堪的政治小丑,范雲做了一場悲情又完整的示範。
#蘇貞昌 一意孤行的五倍券,終於在蔡英文的強力干涉下,最終成為五張普發的消費券。政局中不願伏驥、還想奔馳的綠營老人,迎來了被關上主燈的舞台,河馬在黑暗中獨跳芭蕾,只搞出了令人不悅的動靜。
「這傢伙該撤換了!」幾乎成為蘇貞昌面對集體沉默的潛台詞。從對三倍券的癡迷,到繼續異想天開推出五倍券,紓困一團亂,竟然還想瞎搞,於是這一波黨內的反撲,對撞且席捲了蘇貞昌的政治算盤。「公投」是蘇貞昌政治命運的最後期限,他開始進入下台前的最後一百多天。
至於 #蔡英文,只剩最後一千多天就將走入歷史,連任倒數的慌張飢渴逼出了她的「政績焦慮」。扶植高端疫苗與生技產業、達成TIFA台美雙邊貿易新高度,是她心中唯二的聖杯,於是再也容不下任何基層人命或悲情苦難。
對於疫情擴散以來,染疫與施打疫苗死亡的千條同胞人命既無關切,也不道歉,蔡英文忙著致哀拜登家的狗、蹭奧運的人氣,這種「人性的、女性的」性格冷漠扭曲備受質疑。事實上,蔡英文身為「有錢人家、談判專業」的背景,她是一個政治謀略上「只看大、不見小」的精算性格!
關於人命悲情的政治負面,蔡英文始終「淡薄、被動」的寧可不碰觸。雲豹戰車上看水災還在偷笑,探視太魯閣號傷患傻問痛不痛,這些冷血與無知或許反倒有一種誠實,誠實顯示她真正的關注與盤算:「執政將近6年幾乎沒有可真正說嘴、留下歷史痕跡的成績單」!至於任何瑣碎頻發的基層不滿,除非逼近執政危機,否則完全可沉默無視。
在剛愎主導的防疫政策下,#陳時中 逼出了連同他自己在內,各路政治人物性格本質的不堪與真相,尤其陳時中對於「疫情數字、疫苗進度」的控制欲與支配欲,早已瀕臨變態的程度。倘若沒有每天下午出現在電視螢幕,接受萬眾矚目的洗禮,他當天應該會轉側難眠。防疫責任是這位牙醫的「精神鴉片」,讓他的政治光芒遠遠強壓過朝野任何一人,連蘇貞昌、蔡英文也難以匹敵。儘管讓台灣成為全亞洲「疫苗採購進度完全不明」的唯一國家,但那是陳時中端坐覆巢之下的一根羽翼而已,他早已無視體制公義,訴說過無數的謊言與強辯。
搖搖晃晃的政壇天涯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16000476-260109
「瀕臨死亡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瀕臨死亡英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瀕臨死亡英文 在 張麗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瀕臨死亡英文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瀕臨死亡英文 在 遭雷劈去世28分鐘後竟復活! 瀕死體驗帶回百則預言皆成真 的評價
- 關於瀕臨死亡英文 在 A RAY | Facebook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瀕臨死亡英文 在 瀕臨英文的推薦優惠必買,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瀕臨死亡英文 在 瀕臨英文的推薦優惠必買,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瀕臨死亡英文 在 瀕臨英文的推薦優惠必買,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瀕臨死亡英文 在 張麗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苗自購一小步幸福雲林一大步
#已委託盛弘醫藥公司
#採購100萬劑輝瑞BNT疫苗
#已正式向食藥署遞件
相信昨天傍晚大家就已透過新聞快報得知,雲林縣政府皆同花蓮縣、南投縣與台東縣政府,共同委託盛弘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代為採購BNT疫苗,而盛弘醫藥已於昨日上午正式向食藥署正式遞件提出購買500萬劑BNT疫苗的申請。至於這批500萬劑BNT疫苗,其中就包括了雲林縣政府亟欲採購的100萬劑。
自5月29日麗善向大家宣布,將採購100萬劑疫苗,至今已將近一個月。但就在這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截至今(6/25)日為止,台灣本土的Covid-19確診人數就已攀升至13,245人。令人感傷的是,死亡人數則已累積610人。數字雖是冰冷的,但它背後代表的卻是無數支離破碎的家庭、瀕臨破產的中小企業與自營業者,以及永遠也難以平復的悲傷與哀悼。
疫情的發展至今,我們都知道,要終結疫情擴散,唯有施打疫苗才是打贏抗疫戰爭最重要的武器。我們不該再抱持佛系防疫的態度,坐等國際的疫苗捐贈。唯有加快步伐與時間賽跑,才能保全更加保護鄉親的安全。
自從麗善下定決心為雲林鄉親採購疫苗後,即與各種管道接洽協商,其中包括醫藥公司與代理商。然洽商的過程中,由於雲林縣採購數量僅100萬劑,於國際疫苗商業採購市場上可謂微不足道。缺乏談判籌碼的狀況下,我們實在難以用合理的價格取得疫苗。另一方面,先前行政院堅持需提交「原廠授權書」,刻意忽視國際商業交易早已行之有年的代理商制度。正因為政治因素的干擾,導致雲林縣自行採購疫苗的路途上,產生諸多困難。
然當永齡基金會郭台銘董事長登高一呼,揭起民間團體主動協助採購疫苗的大旗後,台灣所面臨的疫苗匱乏困境顯然露出了曙光。此外,根據2021年6月10日TVBS的民調顯示,34%的民眾表示最想施打BNT的疫苗,19%選擇莫德納,10%選擇美國嬌生,7%選擇台灣高端,而英國牛津AZ及台灣聯亞則有4%民眾選擇。調查數據已清楚顯示,BNT是最受國人期待與青睞的疫苗。而BNT更是民眾心目中,最安全且保護力最強的疫苗。
所以,這是本府延伸轉向購買BNT疫苗的主因。於是快速與國家防疫隊盛弘醫藥公司表達,希望連同台東縣政府,能與花蓮、南投縣政府共同委託、共同採購BNT疫苗,如此方能符合社會全民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美國現已實驗允許12歲以上的青少年施打BNT疫苗。我們之後亦可參照美國的實驗結果作法,將BNT疫苗施打的年齡層下修至17或16歲,使得BNT所能保護的群體範圍更大也更廣。
如同蔡英文總統所言,針對BNT原廠的疫苗購買,「將採取多管齊下、多多益善的方式」。我們尋求第三方醫藥公司代為恰購疫苗,就是多管齊下的表現。而雲林若因此在行政院的協助下成功添購100萬劑疫苗,更完全符合蔡總統多多益善的美意。
截至昨天為止,雲林縣施打AZ疫苗者共有43,060人,而施打莫德納疫苗人數則為1,924人,因此已施打疫苗的雲林鄉親共有44,984人,施打率佔18歲以上人口的7.74%。若與全球平均施打率33.6%,可謂相距甚遠。而7.74%的數據,僅相當於非洲國家辛巴威(7.5%)、或東南亞國家菲律賓(7.3%)的水準。
倘若中央執政當局願意秉持「多管其下、多多益善」的原則,協助這批BNT疫苗順利進口。100萬劑的BNT疫苗將能受惠於50萬雲林鄉親。本縣18歲以上、尚未施打疫苗的民眾共計537,999人,若能全數順利施打兩劑,施打率即能提高至92.94%,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
如此,鄉親就能儘速恢復正常的生活,經濟得以活絡復甦。人與人之間因疫情警戒而保持的距離,得以消弭。原先應有的親情、友情、愛情,就能迅速恢復。彼此走出戶外出遊,甚至出國旅遊。台灣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仍能保持外交友誼,善盡國際責任,共同迎向後疫情時代的曙光。
法國著名的文學家卡謬在其名著《瘟疫》曾描述,瘟疫所帶來的第一個結果就是「放逐」。我們被放逐於既有的社會支持性網路之外,我們被放逐於人際間原有的親情、友情,甚至是愛情之外。處於疫病肆虐期間,我們不得不假設身旁周遭的每個人都是潛在的帶原者,帶著懷疑眼神凝視從外縣市到訪的親友和旅客。經濟凋敝之時,人際關係隨之疏離。
但麗善深信,我們已邁出自購疫苗的第一步。第一小步雖然艱辛,但清楚地指向著光明的彼岸。全島一心,只要團結一致,凜冽的疫情寒冬必將因夏至的到來而溫暖和煦。
最後,麗善仍衷心期盼,行政院能儘速提供必要的協助,兌現蔡總統對全民的承諾。於此國難當頭之際,彼此均能放下黨派成見,傾聽基層鄉親的心聲,正視廣大群眾於此段期間的焦慮與吶喊以最快的速度協助雲林順利購得100萬劑BNT疫苗。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6avGe6
瀕臨死亡英文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熱門話題四:同溫層
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確診的人數始終居高不下,而死亡人數繼續攀升。我的親友、同學群裡,大都是年紀相近、70歲左右的同齡人。看到老年人的重症和死亡比率,又不知道何時才能打到疫苗,鄰居、朋友、同學都慢慢地躁動了起來。
許多不滿的情緒在我的網路社群裡,蔓延起來了。有人抱怨政府,有人支持政府,於是攻擊、挑釁、爭吵等等,就在最近一兩個星期開始加劇了。
我在網路上看到這段影片,忍不住分享給我的同學和朋友們,希望能夠降降大家的火氣,讓他們的心情放鬆,帶給他們一些快樂的氣氛。同時我也留下一小段留言。
「生活再怎麼窮困,環境再怎麼惡劣,沒有人可以剝奪我們的快樂。跟這些孩子們學學吧。」
對於有爭吵的同學群裡,我加了下面這一段。
「快樂是自己的選擇,不管我們還有多少日子,不快樂的過,又有什麼用呢?同學交流不要傷了多年同窗之情,更不要因此而生氣不快樂。
可能我年紀大了,看到同學間爭吵,怎麼我心裡特別難過?
於是我再看了這一段非洲孩子們的影片,我心情又好起來了。建議大家多看幾遍,歌舞都很棒。
我一邊看,一邊跟著跳,心情特別好,建議同學也可以跟著這些小孩子一起跳舞,感覺好棒。」
同學阿芬回覆:「今天才知道臺灣歌『小姐請妳給我愛』是由這個英文歌曲來的。而且這些小孩跳舞真好看!純真無邪可愛⋯⋯
小的時候簡單就是快樂
老的時候快樂就是簡單!」
我也立刻接著留言:「阿芬,你沒有提起的話,我都已經忘記了這首歌有台語版。這就是同學們在一起聊天講古的好處,很多回憶就跟著回來了。」
原來有些火氣的同學也出聲了:「感謝同學們的關心、提醒,對啊,都70歲了,少點憤世忌俗,國家大事交給年輕人吧。」
其他同學也紛紛跳了出來,滅了大家的火氣。同學群又回復了往日的美好,也恢復了理性的討論。
但是,在一個親友群裡,同樣的影片和第一段留言:「生活再怎麼窮困,環境再怎麼惡劣,沒有人可以剝奪我們的快樂。跟這些孩子們學學吧。」
卻得到不同的留言回應:「死亡⋯⋯,非洲有太多來不及長大就夭折的孩子。我參加了『地球村』的活動,請你去看看那一張又一張,無助、瀕臨死亡的孩子照片,讓我內心非常難過。同樣是人,為什麼世界這麼不同?」
在一個「同溫層」同學群,我也貼了同樣的影片和第一段留言。除了一位給我鼓掌之外,其他同學繼續他們有興趣的話題。我的影片和留言,不夠辛辣和爽快,一如既往的,沒有引起任何回應,彷彿沒有發生過。或許這就是同溫層社群的好處,不會有不同的意見,也就不會有爭吵了。
最近在網上流傳「白色僧侶幻覺」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搜尋體驗),同樣顏色的兩個圓球,由於背景顏色和前面遮蔽的小點點顏色不同,使得兩個球的顏色看起來就不同了。由此證明,環境和先前印像,對認知的影響有多麼大。
「同溫層」就是圓球前面的遮蔽物小點點,它們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改變了你看到的圓球顏色。在同溫層裡面,你看得到「事實」嗎?你追求得到「真理」嗎?或是,如同溫水裡面的青蛙,水的溫度不重要了?
結語
人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不僅僅是「感官」,而是「認知」。如果只看感官的話,我們遠遠不如大部分的動物。
當人類面對一個物體時,我們的感官會從各個方面去感覺它。眼睛感覺顏色和形狀,耳朵感覺聲音,鼻子感覺氣味,舌頭感覺味道,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可以依靠觸覺感知冷、熱、軟、硬等各種特性。
其實這沒什麼稀奇,因為所有的動物都能依靠感官,來感覺外部世界,很多動物的感官系統都比人類強大。
但是動物得到這些感官訊息之後,只能做到單一的、簡單的生理反應,而人類在接收到所有的感官訊息後,會進行加工處理。
我們會把所有這些零散的、雜亂的感官訊息,整合成「一個事物」,然後全面把握這個事物的所有性質。
康德(伊曼努爾·康德 I. Kant, 1724~1804)把這種能力叫做「統覺」(Apperception)。
他說:「動物有理解能力,但是沒有認知、沒有統覺,不能把這些表象變為一個普通概念」。簡單的說就是,「只有人類才具備有給一個事物下定義的能力。」
人類可以形成完整的認知,動物不行。人類獨有的認知,加工出了世界的模樣。但是,每個人的認知除了一些普通的、基本的概念相同之外, 由之衍生出幾層的自我認知,都不一樣。
因此,我們眼前的世界並不「真實」也不「相同」,因為它不過是每個人的認知「加工」出來的產物。
同樣一段影片和感想,貼在不同的群裡面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即使在同一個群裡,不同的人也會看到、聽到不同的訊息。
這也就難怪,不論執政黨或在野黨怎麼對民眾溝通,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台灣社會越來越兩極化,越來越不穩定,越來越動盪。
讀者們看看我附上的這一段影片,然後想想,你看到的是真正快樂的,還是被加工過的,事實上是死亡的非洲孩子們?
你再想想看,你想看到的是快樂還是死亡?你再想想看,能夠讓台灣變得更美好的,是快樂還是痛苦?
https://youtu.be/VyfgUNAsNQ4
瀕臨死亡英文 在 A RAY | Facebook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看看你,瀕臨死亡#肥宅語錄- 肥宅語錄貼圖http://line.me/S/sticker/1371006. ... 英文小老師我錯了. 7 年 檢舉. 查看下一則回覆. 陳韋丞,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
瀕臨死亡英文 在 遭雷劈去世28分鐘後竟復活! 瀕死體驗帶回百則預言皆成真 的推薦與評價
瀕死 時會到另一個世界大家相信嗎..? (BK編)#創作授權【馬臉姐】 https://youtu.be/nYu8neeZfwM#遭雷劈#復活# 瀕死 體驗#預言#另個世界 追蹤我們ℹ 官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