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建築,也不一定走到百年遺跡。有些傳奇就在城市之間,也許外表奇特,成為留影地標;也許平平無奇,默默成為步行路線的導航,但若然打開它們的立面,探究裡面材質,沉默的一扇窗或一根柱,也在訴說城市的故事。
現代主義建築,又名「摩登建築」,為上世紀三十年代南來建築師的講法。現代主義建築,多使用工業化物料如鋼鐵、混凝土、玻璃,以抽象的幾何外形以及著重比例的設計呈現。隨著戰後人口急升,教育、住屋、醫療各類公共服務需求大增,建築紛紛落成以回應社會需要,如西營盤分科診所,既填補了當時短缺的醫療服務,現代化且科學的設計,亦成為政府管治形象的象徵。隨著工商、宗教、娛樂等用途的建築逐一落成,加上政府旗下的建築皆會逐個項目因應功能所需個別訂製設計,不同派別的設計師帶著自身視野,設計出性格迥異的建築,逐漸勾勒出本地現代主義建築的輪廓。
這些早期以功能主導且變化多樣的現代主義建築,無不流露設計者大膽創新的思維。以紅磡體育館為例,大家立時聯想到的,也許是心儀歌手的連場live show;但難以想像其時政府願意向難度挑戰,建一座頭大身細的「倒金字塔」—於1983年落成的紅館,坐落在紅磡火車站之上,由當時的政府工務局建築部設計,而回顧1968年的最初設計圖時,可以見到巨大的看台向四面延伸,平面呈一個十字形狀,與柬埔寨「現代建築之父」之稱的旺莫利萬(Vann Molyvann),在首都金邊的國家運動場設計有異曲同功之妙,兩者皆帶強烈結構表現特色。但看似簡單的外形,建造起來也甚具挑戰-先在地面建屋頂,然後整個由吊重機吊起,暫時安放在鋼架,檯底下的四個斜面興建完成後,才將屋頂結構下降到斜面之上,最後封頂……對比如今保守的公共建築,加上價低者得的投標方式及外判文化,實在難以再現當時大膽、進取的態度。
建築歷史博士同時也是英國建築師的黎雋維 @charlescwlai 笑言:「好的建築可以留芳百世,壞的同是。因此我們都需要更重視建築設計。」如書中引言所述,建築本身是當時社會、經濟、甚至是政治氣氛的物質化縮影。聆聽25幢現代主義建築的故事,可會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城景?
《迷失的摩登-香港戰後現代主義建築25選》
黎雋維、陳彥蓓、袁偉然 合著
@hkarchitecturalhistory
#現代主義建築 #摩登建築 #香港建築 #建築歷史 #紅磡體育館 #灣仔友邦大廈 #九龍麵粉廠 #清水灣邵氏大樓
灣仔友邦大廈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現代主義建築】灣仔友邦大廈將於今年整棟重建,中大建築學客座教授何培斌認為,它的風格能充分反映到當時建築設計傾向輕盈的精髓。全文:https://bit.ly/2l1z47J
那時期的建築,反映了一代人如何看待這城市的價值。
延伸閱讀:...
See More
灣仔友邦大廈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代主義建築】今年上半年,幾棟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視為標誌性的現代主義建築接連拆卸或重建,包括灣仔友邦大廈、怡東酒店、和記大廈等,令建築界為之惋惜。全文:https://bit.ly/2mCJLhb
出色的建築物,能夠反映出時代的精神面貌,也是香港如何會走到今日的見證。
在討論它們的價值之前,首先要問的是,到底什麼是現代主義建築?...
See More
灣仔友邦大廈 在 [網上建築保育系列] 灣仔友邦大廈(1969 - 2019)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AIA # 友邦大廈 #預應力混凝土#歷史建築 友邦大廈 位處司徒拔道1號,建於1969年,樓高27層(連地下5層)。 友邦大廈 是香港首座以「預應力」混凝土技術興建的 ... ... <看更多>
灣仔友邦大廈 在 【現代主義地標再拆一幢】 #友邦大廈... - WanChai's Mark 灣仔 ... 的推薦與評價
【現代主義地標再拆一幢】 #友邦大廈坐落灣仔司徒拔道1號嘅,經歷50年風雨,集團早前就決定今年4月開始拆卸重建 (又拆) 友邦大廈擁有唔少「第一」,包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