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叫空蕩蕩的地球,就是在講全世界人口可能在2060-80年代逆轉負成長的問題。因為沒有繁體中文版,所以我是看簡體版電子書。
書的開頭非常震撼,他說人類曾經是一個差點被滅絕的物種,在七萬年前,印尼蘇門答臘的多巴火山爆發,火山灰覆蓋了歐亞大陸,長達六年之久,那六年都是冬天,只會用工具與火的智人幾乎完全滅絕,剩下了幾千人。如果沒有他們,人類不可能成為現在的地球優勢物種。
雖然這個論點存在爭議,但是人類是幾經掙扎才成為今日地球的優勢物種,事實上恐龍也曾經居於同樣位置,然而恐龍滅絕了。人類的存在並非理所當然,我們有生之年太短,能見到的事情太少,好不容易學到了些什麼,這一生又要結束了。
人口的負成長是全世界正在發生的現象,即使還有一些國家生育率保持6,一名女性平均生六個孩子(要維持人口不墜的生育率是2.1),但大部分人口學家與聯合國的預估,都認為這些現象會終結,全球將會在百年以內一致走向負成長,速度之快,我們只是首當其衝。
人口學家已經發現,只要是城鎮化的地方,生育率就會下降,城市外圍的貧民窟生育率顯著下滑,其中一個原因是兒童不可以再工作了,童工被禁止,城市警察會來取締,父母維持大家庭沒有意義,兒童變成負債而非分攤經濟者。現實往往出人意料,我在中國時就聽過太多頻頻發生礦災的煤礦被政府查禁,但當地人都希望繼續採礦的例子,因為那個地方沒有其他經濟活動。這些事情都是我們這種已經高度人權化的社會難以想像。
全世界都在發生人口減少的趨勢,必然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女性受教育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原因,一旦女性自主,有了工作與自己的想法,她們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像男性一樣,婚姻不見得必要。因此有人口學家說,大腦才是最重要的生育器官,想法變了,家庭就變了。
這點我非常感同身受,在職場上,有孩子的女性無法得到和男性一樣的機會,有小孩的媽媽一到五點半就要去接小孩,我總是要注意開會不能太晚,我不希望讓她們焦慮,覺得會被主管討厭;她們假日不可能讀資料或做事,因為要陪小孩,甚至有公婆的事情要處理,我自己還擔任過幾次公婆問題諮詢;她們更不可能隨時出國出差(我有一次真的問對方公司我的下屬可不可以帶孩子一起去美國出差)。
我手下曾經出現同時有三個孕婦的情況,產假甚至重疊,我也會有吃不消的感覺,但是同樣身為女性,我知道如果今天有孩子的人是我,我會希望別人怎麼對我。媽媽員工們非常可靠,她們的耐心比一般人強,也更願意負責,都敢為小孩負責了,答應一個工作有什麼困難?但是當我每次想把好的出差機會給她們,我看到她們想去的眼神,但最終放棄,我知道她們犧牲了什麼。
這本書的簡體版是中國攜程旅行網創辦人梁建章寫序,他是有名的北大才子與人口學家,他的序文非常震撼,他說人類對地球並不重要,地球並不需要人類來保護,但是人類是唯一一個出現過愛護地球的想法、是唯一可能跟地球合作的生物,人類不應該忽視自我存續的意義。
我們過去擔憂人口過度膨脹,人口膨脹是族群繁衍的煩惱,是對未知未來的不安;然而人口萎縮的終點卻是確定的,那就是人類的滅亡。
我想這些話也特別適用於台灣,在我們這個人口不多的小島上,基於歷史與地緣位置的特殊,我們共同經歷了非凡的命運,這兩千三百萬人的命運成為目前舉世關注的焦點,我們決定怎麼走,走出什麼樣的路,都是一項你與我正在創造的非凡紀錄。沒有理由輕視自己,願上天庇佑台灣。感謝每一個台灣的母親。
火山爆發 例子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你下一秒就要火山爆發或情緒崩潰之前,試試看這麼做]
我有個朋友嫁給美國人,結婚十多年,還是甜甜蜜蜜的,這在我們外人眼裡看來,還真是奇蹟啊!因為兩人出生背景不同,語言與文化不同,對人生與世界的看法也不同,還能相處融洽如此久,這其中一定有什麼秘訣是我們不知道的。有天我忍不住問朋友:
「你們都不吵架的嗎?」
她回答得可妙的呢!
「吵啊!吵不起來呀!」
怎麼會?很多人互看一眼就能殺機立現,更何況吵架!
「我的英文太爛啦,而他是一句中文都聽不懂,我必須想辦法擠出正確的英文單字去描述事情與心情,而他也要很用力才能夠聽懂我在說什麼。我們兩人都專注在事情上面,就都忘了吵架。」
昨天上英文課時,主題是「如何消解社交場合中的緊張氣氛」,老師是加拿大人,提到有一年到西班牙旅行,訂房出了錯誤,對方是民宿,老闆不太會說英語,而他只會幾個西班牙單字,兩人簡直雞同鴨講。於是他必須努力讓老闆了解錯誤發生在哪裡,而他想要老闆怎麼幫他解決問題,結果是—
「忘了生氣……」
從上面兩個例子看來,語言不通雖然溝通有障礙,卻能夠減少爭執,倒也是一個意外的好處。不過它帶來什麼啟發?那就是轉移焦點,有助於化解紛爭。當我們冒火時,我看過一些做法,套用的也是這個原理,你不妨也試試看:
1. 用你正在學習的外國語言去思考
想著想著,會發現還真難表達,就放棄不去想,不過這時候火氣自然也消了一半。
2. 走出去,抬頭仰望天空的雲朵
我的朋友作家朵朵是這麼做的,我也照做,每次一抬頭看著藍天白雲,心情不自覺就舒暢,而且軟綿綿的雲朵真是讓人感到療癒極了。
3. 滑開手機,看看你喜歡的人
是照片也好,是影片也好,是聲音也好,你都會瞬間忘卻世間的所有煩惱。最好請這個你喜歡的人錄製一段影片或聲音,是在你憤怒或沮喪時的打氣。
不過你一定沒有料想到還有個做法,是好幾個讀者告訴我的,他們會把我某本書擺在桌上,當在職場委屈或生氣時,就默唸三遍書名。你猜是哪一本?呵呵……就是《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唸完之後,就頓悟了也認命了,然後大嘆一聲「這就是人生啊」,很奇妙的,當下就轉念了,心平氣和很多。
歡迎加入,請搜尋「洪雪珍:找工作不如找收入」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56934515092053
*** ***
免費斜槓講座【斜槓2.0必修課】課程報名:https://enstar.cc/Z6vcF
有任何課程問題可以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
洪雪珍最新著作《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各大書店有售,歡迎馬上網路訂購:
博客來:https://pse.is/38r6sl
城邦讀書花園https://pse.is/38a3h5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39u6gp
誠品網路書店:https://eslite.me/395zmf
Pchome:https://pse.is/38h6nl
攝影:旅居加拿大的畫家吉仔冰GiABing
火山爆發 例子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嗎?【留尼旺火山、熱點、與恐龍共舞】
#灼熱的地科冷知識 文末連結影片
歷經一天的疲勞,來看爆發中的火山,平靜一下身心靈(物理)吧。有沒有感到熱烘烘的,那是遠紅外線。
啊?火山通常不會形容是平靜的齁。沒錯,尤其是這座。Piton de la Fournaise (法語:熔爐山,直翻英文大約是 furnace peak)是位在法國的海外領土——印度洋西側的留尼旺島(Île de la Réunion),就在馬達加斯加島的正東方海上。是全世界最活躍的火山,沒有之一。
因此,假設例如文Θ的世界周報報導說「法國留尼旺島火山再度噴發」,聰明的各位可以繼續喝茶,溫暖身心,而無需感嘆:「欸欸欸噴火了,地球怎麼了?」地 球 並 沒 有 怎 麼 了,熔爐火山在近三百年以來噴發了約兩百次,這樣平均 1.5 年一次的高活躍度,是一直正常地活躍著的好孩子 XD。
_
從各種角度標準來說,留尼旺都是「南半球的夏威夷」,首先火山的成因和夏威夷一模模一樣樣,都是位在「熱點」上面:地球內部洶湧的熱對流上升到地表,持續的把咱們地殼這薄薄的幾十到百餘公里的「岩石圈」燒熔出一個個洞洞,好像線香遇到透明塑膠袋。
也和夏威夷相似的是,火山中冒出的也都是高流動性的玄武岩岩漿,而形成盾狀火山,噴發形式也幾乎都是夏威夷式(熔岩流)。只有較少見的爆炸噴發,後者是當周遭的地下水足夠豐沛,被岩漿庫加熱膨脹所致——火山活動往往讓地球變成一具蒸汽機(熱機)。
有時候噴發出的熔岩,冷卻所形成的玄武岩石中間還含有肉眼可見的大顆黃綠色礦物,那些是橄欖石 olivine。橄欖石的存在驗明了岩漿的來歷與正身,因為,橄欖石這種礦物只有在深度約 400 公里的上部地函才能穩定存在。
橄欖石之所以能在地表出現,都是因為被對流「咻」的一下帶到了地表,還來不及重組。是這樣,在地表的低壓下,橄欖石熱力學不穩定,如果持續保持高溫就會重組成其他礦物了,但熔岩上升速率太快,迅速冷卻,晶體結構就凍結而保持住了。
這和鑽石其實在地球內部更深的 600~800 公里處到處都是,但很偶爾才會在地表找到是一樣的原理,如果將鑽石加到高溫,在地表的低壓力之下它會重組成熱力學更穩定的石墨結構。但金伯利岩的熔岩上升夠快夠勁才帶著鑽石安全抵達地表,沒變得黑黑。
_
說到對流,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常識中地函是什麼狀態,固體還是液體呢?我們都用「對流」形容了恐怕是液體吧,對吧對吧,錯!地球內部就只有外地核是液體。地函是扎扎實實的固體喔。
科學家之所以沒去過地心就知道地心的狀態,這種事是透過觀測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行進。長話短說:地震的 S 波是「剪力波」,所謂剪力就是捏臉或是捏啤酒肚,然後扭來扭去的力,顯然是沒辦法扭動液體,故 S 波也無法在液體——例如外地核——中傳導。但由於看起來 S 波通過地函毫無障礙(除了在一些地帶會略減速),就證明了地函是固體
處在地球內部的特高溫度和壓力之下,地函的岩石這固體具有黏彈性(viscoelasticity,黏置性和彈性的和稱,例子是布丁),在非常非常長的時間之下會逐漸做著液體一樣的苟且之事 (?)。關鍵是人類時間和地質時間的尺度差太多,讓我們有點無法直觀理解「固體會對流」這種事。地老與天荒。
順帶的順帶一提,常溫之下的玻璃的流動性是......根本是零,即使過一百億年都不會流動一奈米。只有在加熱到「玻璃轉化溫度以上」才會明顯的顯出黏彈性、流動、並且可以加工塑形的喔。
地函岩石要局部的熔化,形成岩漿,只有在某些特別的狀況下: 1. 減壓熔化 (decompression melting) 例如在張裂性板塊邊緣往兩邊拉的地方熔點降低形成新的枕狀熔岩,新的海床。 2. 混入雜質的助熔劑融化 (flux melting),當海洋性板塊隱沒時輸送大量的水到岩石圈深處,水分子混進高溫的岩石中,降低了岩石的熔點,水也降低了密度,因此這些熔岩才會上浮到地表,捅穿岩石,形成海溝後方常見的火山島弧。
_
回來講主角留尼旺的火山
* 快速查了為什麼這個島取名做「會合島」(reunion)這麼奇的名字,結果是和法國大革命中某次會師有關。更搞笑的是隨著隨後的政治起伏,該島又曾經被改名為「波旁島」←法王室,和「波拿巴島」←另一個法王室,後再改回。
關於留尼旺熱點......是熱點 hotspot,不是火鍋 hotpot 千萬別弄錯啦~~誰會弄錯啦 (/‵Д′)/~ ╧╧
有另一個【必講不可】,錯過要等到下次大滅絕的梗:
它已經持續活躍了約六千五百萬年了。而每個科宅看到六千五百萬這數字就該心生「該不會和恐龍有關」的聯想。
還真的有關......搞不好有關,或許有關。是這樣,在大約六千六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的最末期,留尼旺熱點的旺盛活動,噴出海量的「洪流玄武岩」(flood basalt),形成了今天的南印度德干高原的廣大火成岩地帶:德干暗色岩(Deccan traps)。
暫停 ⏸,只要稍微有一點點現代地理常識的同學,就一定會妙麗舉手說「抗議,印度是印度,留尼旺是留尼旺,之間相隔了一個印度洋,熔岩是會飛嗎?」
啊啦~這就是整件事最奇特的地方惹,熔岩不會飛,會飛的,是印度! (???!!!) #抗議無效
中生代末期,本屬於岡瓦那大陸之一部的印度,原本是貼在非洲的東方,但「印澳板塊」不久開始一同加速往東北跑,印度在 *路過*「留尼旺熱點」的上方的「那一瞬間」(就地質時間來說)忽然就被穿了孔,還噴了滿身玄武岩。>////<
印度不以為忤,再帶著整塊玄武岩繼續跑,逐漸封閉了原忒提斯洋的東半部。最後也不減速地一頭撞上了亞洲,形成峰峰相連到天邊的喜馬拉雅山脈。其實說起來,超大陸「岡瓦那」的名稱正是取自印度的一個地名,就不意外非洲印度地質上本是一家了。然後因為韋格納,所以非洲南美洲也本一家。最後南極洲也本與岡瓦那做伙,發現恐龍化石也不意外。
長話短說,熱點源自於地球內部「熱柱」←不是炎柱大哥,是熱柱上升的熱點,相對上不會亂動,但地球表面的板塊卻會相對滑動,往往產生一整條長弧線的火山遺跡,就是被熔出的那一排洞洞。相同的故事在黃石熱點和夏威夷熱點等地都曾發生過、正發生中,那一條火山的遺跡甚至可以用來推知板塊在古代曾經移動的方向。再度點出了留尼旺和夏威夷真是有像。
所以法國版柯南要改到留尼旺島習得各種方便技能了(x)。
_
回到德干暗色岩,每當地球歷史上發生大面積洪流玄武岩(長期大面積活躍的一種火山活動型態)肆虐現世,常會伴隨生態圈的災難性事件,主要是大量排放的火山氣體,足以暖化氣候,改變敏感的生態平衡,給生物圈添亂。#那不就是人類正在做的事
所以其實白堊紀末,恐龍滅絕的原因現在學界仍然有一派提倡著:「笨蛋們,別只看隕石啊,德干暗色岩的火山(留尼旺熱點所射)也很威。殺恐龍之大業,它必定有份!」
而且得利於越來越精確的同位素定年法,火山滅絕派的地質證據也相當充足。例如顯示火山活動大大的早於隕石。看來恐龍的滅絕原因的全貌並不單純。這場「論戰」不能簡單一槌定音~~嗎?
あの.....如果說,火山滅絕派、隕石滅絕派,兩派都說對了豈不妙哉?
這個故事最奇妙最奇妙的一點在於看全局。
有點像韋格納當年盯著地球儀得到靈感。不過這次要看的是中生代末的古地球地圖 ﹝推薦 youtu.be/bzvOMee9D1o?t=327 5:27 秒處﹞,就會觀察到一個奇想天外的,未免也太巧的巧合:
當奇克蘇魯隕石 (Chicxulub asteroid) 砸下來,砸到今天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頂端——依照慣例這邊插入一張北美洲的某暴龍抬頭看了最後一眼的插圖——的同一時間,留尼旺熱點就位在......在隕石坑幾乎準確隔著地心相對的正對面,也就是對蹠點 (antipode) 上面啊。
兩者之間難道有奇妙的關聯?#是緣分是注定好漢剖腹來參見
* 各位若有印象,這個「巨大隕石坑的正對面有火山」的巧合其實在火星上也可以找到好幾處(參看:火星地理學的導讀 www.facebook.com/Nerdxplain/posts/723862905104484)。
考慮隕石以強烈地震波形式釋放的能量,會以各種路徑,穿過地球內部。強烈的震波會團團繞地球、裡裡外外跑好幾趟才平息。而由於球體對稱性,顯然波動在隔著地心的正對面(對蹠點)會有匯聚,好幾次,搖了又搖。
再想如果那兒有一鍋岩漿庫,這樣搖來搖去是否就會像汽水般炸開呢?岩漿和汽水其實蠻像的,溶解了一堆氣體,其氣壓大小是產生火山活動的重要因素。
但可惜——可惜呀,科宅搖搖頭說道——這個絕妙故事,目前還只是理論階段而已。「地震會誘發火山活動說」之中,有許多未確立的環節(推薦國家地理雜誌〈地震會引起火山爆發嗎?科學家為此吵翻天〉一文)不容忽略。
因此「隕石陰錯陽差,引起地球正對面的留尼旺/德干大規模火山爆發,產生的多重打擊,讓鳥類以外的恐龍全滅絕了」→ 雖然聽起來很酷,但請各位暫且不要這樣教小孩。但說來,地球無論物理化學還是生物真的都是一個整體呢。
_
截圖出處為
Julien Pedragosa 12月12日上午5:14 · 片長 7:16
Piton de la Fournaise - Éruption du 7 décembre 2020
www.facebook.com/watch/?v=143579863908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