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按摩滾筒Foam rolling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運動後的放鬆!!!非常非常重要~很多人因為忽略掉了這點,影響了運動表現或身體的平衡,更糟糕的是導致受傷的可能性發生!!!
V哥我之前玩街頭健身為追求好身材,但因為「懶」健身結束後都沒再做放鬆的,所以各處的肌肉過於緊繃,導致駝背及動作角度受限的問題,因為過於嚴重,因此休息一段時間不能健身且要進行接受物理放鬆治療,直到恢復身體平衡後,才又進行訓練,經過這段時間後我才覺悟到肌肉及筋膜放鬆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麼我每篇文章最後都要提醒大家要做放鬆的主要原因!!!
如果大家有預算的話,去給人家做按摩深度放鬆當然再好不過了,不過如果沒有的話我覺得可以用所有放鬆器材中,CP值最高的「按摩滾筒」來達到放鬆效果最適合。
使用按摩滾筒的好處:
放鬆筋膜
使用滾筒能有效的讓緊繃的筋膜恢復靈活及彈性。
增加柔軟度
滾筒按摩放鬆時會增加肌肉的彈性,並且能提高運動表現!!!
促進血液循環
放鬆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外也能讓身體恢復活力!!!,另外國家運動教練協會進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使用滾筒按摩後,動脈硬化的程度降低,血管內皮細胞的免疫功能增加。
能放鬆肌肉
使用滾筒按摩是很好的運動前後,能有效的放鬆肌肉及減少疲累程度
能預防運動傷害
放鬆緊繃和疲勞的肌肉,有助於避免運動時受傷減緩痠痛,而美國國家運動訓練師協會在2015年1月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滾筒在減少肌肉疲勞和酸痛方面非常有效。
經濟實惠
用滾筒按摩放鬆像是找按摩治療師進行深層按摩一樣,不過只需花費一次滾筒的費用。
有效加速乳酸代謝
乳酸堆積通常會導肌肉疼痛和疲勞,按摩放鬆後可以加速身體在運動後分 解乳酸。
使用按摩滾筒放鬆5大要素 :
滾壓 :在滾筒上前後滾動放鬆
點壓 :在肌肉部位單點做深層放鬆
加重 :用雙腿或雙手加壓 做深層放鬆
揉 :在滾筒上左右移動
肌肉關節角度收縮 :在使用滾筒過程中收縮關節進而做到放鬆
另外在放鬆的過程中呼吸很重要!如果憋氣或無法深呼吸,代表強度太高了,但如果在點壓不舒服的狀況下能自然的深呼吸代表強度是OK的~
上背(位置:肩膀以下,肚臍往後連線以上)
手放脖子後方微往後躺,臀部微翹起上身離地慢上慢下來回~
停在胸椎點的位置身體定住,雙手打開畫圈,讓背不做到自主收縮能力而做深層的放鬆~
下背(位置:肚臍往後連線以下,髖關節以上)
有提到下背放鬆不適合在地板上操作,避免受傷,所以靠著牆放鬆,雙手握拳放胸前,身體側向一邊上下來回放鬆(左右交換)
闊背肌(胸椎第六椎往下一大片斜上到肱骨外側)
一開始可以側臥(微向後傾)在滾筒上方(壓的位置接近肩頰骨外側)用腳帶動上下滾動或前後揉動放鬆都可以 !
另外括背肌的起始點放鬆也是很重要,位置在肱骨的後側外側(約後三角位置),旋轉或微滾動
胸肌
(胸大肌鎖骨內側1/3到胸骨開始一路到肱骨位置)(胸小肌用手比對,手掌跟在乳頭,指尖落在尖峰位置)
胸大肌:滾筒斜放在胸大肌上,手大角度游移,讓胸大肌被滾桶大區域的掃到,一路一動到肱骨位置定點旋轉,有時也能配合一點滾動放鬆
胸小肌:用滾筒外側切在胸小肌位置,一手固定滾筒,移動手或收縮肩膀(感覺肌肉輕微跳動)達到肌肉放鬆
大腿前側、內側
(過程中不要壓到膝關節及髖關節位置,避免受傷)
雙手手軸撐地,雙腳前側放在滾筒上或一腳腿伸直大腿前側放滾筒,一腳可以屈膝,前後水平爬行來回滾動(雙腳外八可以放鬆大腿內側
滾筒移到大腿中間,把腳跟踢向臀部做肌肉關節角度收縮 ,能更深層的放鬆大腿筋膜
大腿外側
身體斜側邊,滾筒放大腿外側,單腳支撐,微滾動、揉動或肌肉關節角度收縮(勾腳)
大腿後側(坐骨到膝窩位置)
可以雙手撐地,滾桶放在大腿後側前後滾動放鬆,不過我覺得雙腳一起滾動比較沒有感覺,所以我通常會把一隻腳加重在另外一隻腳上加重做滾壓,點壓……等,放鬆效果我認為比較好
臀部
雙腳踩地板,手往後撐,翹腳身體壓向一側,手扶翹腳膝蓋,來回滾動(左右交替~
一樣動作使用按摩球順時鐘逆時鐘旋轉,這個動作會壓到較深層的梨狀肌所以我覺得會蠻痛的!!!動作一樣左右交替
小腿後側
(過程中不要壓到後側腳跟及膝窩位置,避免受傷)
滾筒放在小腿上,雙手撐在臀部旁來回滾動(腳必須伸直避免前後晃動)放鬆小腿內側及外側,另外把一隻腳加壓在另一隻腳上來回滾動,能更深層的按摩讓筋膜放鬆
也可以使用按摩球壓小腿肚(腓腸肌縫隙)或左右兩側)長時間按壓再移動或微滾
※※※小叮嚀※※※
小腿肌肉屬於細長型,如果小腿肌肉較發達,筋又比較緊的朋友(訓練或走路姿勢影響),因為小腿肌是修長型的所以筋膜容易崩到很緊,一開始滾壓會蠻痛的!!!不過真的需要蠻有耐心地慢慢點壓放鬆
小腿前側(脛骨斜肌,脛骨斜外側)
輕鬆四足跪姿一腳放在滾筒上稍微斜外側,利用滾動跟按壓進而放鬆小腿前側
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按摩滾筒
市面上的滾筒,有分大小、密度、及硬度,選對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如果是初學者的話建議用比較軟的滾筒,因為較軟的滾筒對於筋膜的刺激性較輕,也不易造成肌肉傷害,而對於針對深層小肌肉不同的凹凸紋路,對於按摩也有不同效果! 假如你是比較進階者的朋友,可以選擇硬度較大、紋路較多的款式,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取決於按摩部位及個人需求啦~
文章出處:https://muscle-fun.com/foam-rolling/
「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艾迪麥足體健康工坊-行動廚房Adimate massage/mobile kitch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陸元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為什麼女人坐著喜歡翹腳?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健康小知识~为什么不能翘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北投仁安堂- 翹二郎腿的傷害你在翹二郎腿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請問為什麼有些人的機車要改避震器? 騎乘起來的感受真的有差 ... 的評價
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張圖是因為一位媽媽詢問「媽媽群組的對話內容」的真實性,而傳過來的Line群組截圖,各位認為圖中有哪一句話內容不正確嗎?
答案晚一點公布
====
發燒的確是一個令父母很緊張又頭痛的事情。
舉這一個對話的例子,並非要批評誰,也不是要勸那位媽媽退群組,是想要藉著這個機會跟大家導正一些錯誤的觀念
答案:三句話都有些問題,或者不完全正確的地方。
1:「退燒藥是抗生素,要非常小心使用」:當然是錯誤,退燒藥不等於抗生素。
但是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誤會,因為退燒藥也算是一種「消炎藥」,而有些醫生或民眾,會把抗生素形容成「消炎藥」,所以有時候會混淆。但是要再說一次:退燒藥不等於抗生素
二:「兒科醫師建議用活動力來判斷要不要給退燒藥,而不是用體溫來判斷。」
這句話,說對了一半。的確是可以用活動力來幫助判斷,但並非完全不考慮體溫。
正確來說,以體溫和活動力、症狀、本身疾病史(有沒有熱痙攣病史、家族史、心臟疾病、本身免疫系統狀況)和發燒可能的原因⋯這幾個因素,綜合來判斷。不是單單以「活動力」來判斷。
例如:如果38度以上,但是孩子精神活動力很好,醫生也判斷這是一般的感冒,本身沒有熱痙攣的病史,則的確可以考慮不用吃退燒藥。
又反過來說:如果體溫37.1’C,但是孩子精神活動力不好、病懨懨的,那麼也要給退燒藥嗎?
三:「有些寶寶燒到40度,還能吃能睡,這種就不用給退燒藥」
這段話爭議最多,跟上面的第二點有相關。
若是把它簡化一下,變成比較直接的問題:「到底燒到幾度就要吃退燒藥呢?」
這沒有一個絕對答案,很多因素,這要看「整體」和「孩子的體質」和「父母對於狀況的了解程度」,有很多不同的狀況、所以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一般來說:父母可以在心裡面設一個停損點/界限。39.5到40度應該是一般父母的心裡極限了,我會建議父母:
生病的話,請看醫生,醫生評估過是一般的狀況,可以在家裡休息的話:如果孩子精神佳 跑跑跳跳,完全看不出來生病,照樣跟您頂嘴、跟弟弟搶玩具,也沒有身體不適、頭痛、喉嚨痛、情緒跟平常差不多等等,就可以先不要急著退燒。可以先用物理退燒:例如用個毛巾泡溫水,擦拭身體,讓他先散散熱,喝一點水,他會舒服一些。但是請您跟孩子的醫生討論。
但是如果已經燒到39.5到40度,一般小朋友都會看起來不舒服,病懨懨、頭痛、情緒不好、翻來翻去、呼吸顯得比較費力,這樣高的溫度,就要考慮要使用退燒藥了。不過,這是以「一般的狀況」而言,總是有例外的
如果孩子本身有熱痙攣體質,使用退燒藥就醫需要比較積極
若孩子燒到40度,而父母還能夠翹腳喝咖啡淡定看Netflix的話,的確很不簡單。
我們兒科醫師大都會認為:發燒並不是一件壞事。而發燒也不見得是一件「非要解決不可」的壞事,它是告訴我們孩子身體出了狀況,免疫系統正在作戰的訊號,不是告訴我們說:「趕快幫我退燒,最好37度以下」才算是「正常」。
另外很多父母也會問:「如果小孩子已經睡著,但是半夜摸起來很燙,這樣到底要不要叫他起來吃退燒藥?」
幾年前美國兒科醫學會,有發表過關於兒童發燒的指引,其中一項,就是針對晚上已經睡著了,不用再叫他起來,特地吃退燒藥的說明。除非,孩子一直發抖、翻來翻去,甚至醒來說頭痛、或哭鬧,這樣就最好用適量的退燒藥讓他舒服一些。
退燒的原則,是讓孩子舒服一些,不要讓他太難受,不是要把溫度數字降到37度以下,才算是「完成任務」。我們要治療孩子的疾病,不是要看漂亮的溫度數字
「為什麼吃了退燒藥,效果那麼慢?」
退燒藥需1-1.5小時左右才開始作用,並非15-30分鐘。
還有一個觀念:並非退到37度以下,才算有作用,很多時候在急性期,吃了退燒藥,可能只有降溫一些些,隔一兩個小時後,又會開始燒上來,反反覆覆。這是感染急性期時常見的狀況
最重要的觀察重點,是在「燒退」的時候,孩子的精神活動力如何?如果溫度已經降了之後,精神活動力仍然不佳,這就要特別注意,盡快就醫。
「那要怎麼知道狀況有改善呢?」
如果燒與燒之間的間隔,有慢慢拉開( 4小時➡️6小時➡️8小時➡️12小時),或者燒的最高溫有慢慢下降,這些都是代表病程有在趨緩的跡象。
以上是一些一般原則,當然也會有例外的狀況。有疑問的話請洽您孩子的醫師
參考資料: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pages/AAP-Issues-Advice-on-Managing-Fevers-in-Children.aspx
#左手量耳溫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 📸 http://www.instagram.com/drblackeye
#追蹤偶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drblackeye/
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陸元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個褲子在陸元琪gogo購不公開社團開團囉❤️
這個禮拜好多棒棒的商品已經在昨天晚上開始開團囉,大家手刀快速進社團逛逛吧😄
這個禮拜有個日本超夯超紅的新商品,那就是『洗衣新概念』,一邊在洗衣服的時候,就可以一邊清洗我們的洗衣槽喲!
怎麼這麼神奇?!到底是什麼東西?!
那就是貝殼粉!!
天然❗️不傷害敏感肌膚❗️不傷害嬰兒肌膚❗️對大自然無污染❗️
洗衣服的時候同時放入兩錠,不影響洗衣精、洗衣粉或軟衣精喲!蓋離孩❗️❗️❗️
快到社團搶購喲🤙🏻🤙🏻🤙🏻🤙🏻🤙🏻🤙🏻🤙🏻
這款商品已經不新了,但最近我們母女兩又開始穿了起來,妹頭穿了表示:『以前我穿的時候屁股都不會痠,這次穿好痠。』
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
1.翹腳
2.坐姿不良
3.側睡
骨盆歪歪啦😅
⚠️當然⚠️如果您歪得很嚴重,麻煩一定要看醫生調整⚠️
這個能輔助我們不嚴重的歪,在睡眠時跟平時調整回來。
尤其側睡習慣的我們,腰跟屁股很容易歪掉,穿著睡至少被保護著,起床腰也比較不酸痛。
看她每天乖乖穿著,我也乖乖的穿了起來,坦白說,我的屁股也痠,因為我也有翹腳病🤫
把骨盆矯正好,屁股才不會一直大,橫肉才不會亂飆喲☺️
雖然短板的有標示是睡覺穿的,但我跟女兒是整天穿著(除非外出的衣服不適合)
妹頭愛穿短版,我覺得短版的效果更好,但我穿長版,因為我要綁橫肉🤣🤣🤣
先說啦,這是我今天早上忽然想到要好物分享,(這真的是超好的商品)但我不知道我親愛的Tina有沒有庫存喲😳
🌟長版的蕾絲好柔好舒服😌
陸元琪gogo購
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健康小知识~为什么不能翘脚?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翘脚 其实是个不良坐姿无论是办公室白领,还是户外工作人群,时不时会翘起二郎腿。会有这样的习惯,是因为感觉翘起腿来会 比较舒服 。但是长期翘二郎腿, ... ... <看更多>
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北投仁安堂- 翹二郎腿的傷害你在翹二郎腿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你有沒有坐下後不知道腿該往哪兒擱,翹著二郎腿才舒服? ... 翹二郎腿的時候,假設蹺右腳在上,左邊的臀部比較高,身體要維持平衡,腰椎會往右邊彎曲,胸椎要往左邊 ... ... <看更多>
為什麼翹腳比較舒服 在 為什麼女人坐著喜歡翹腳?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 女人坐著喜歡翹腳? 好奇發問聽說這樣坐會脊椎側彎不過我觀察到很多女人都喜歡這樣坐我就不懂了有沒有女生能說明一下呢謝謝.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