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蠻有趣的一個新聞,大阪一間柏青哥店竟然「不打小鋼珠」改打疫苗,特地暫停營業四天,將場地提供作為大規模疫苗接種中心。
機台上原本的呼叫按鈕是中獎時可以呼叫店員,現在變成接種疫苗後可以計時15分鐘,若民眾感到身體不適,可按鈕通知。也因為位於天神橋筋商店街附近,是熱鬧且交通便利的地帶,也吸引並提升了鄰近商店街成員、附近居民接種疫苗的意願。
去年疫情剛爆發時,日本部分柏青哥店不願配合政府呼籲暫停營,受到民眾嚴厲的批評。此次店家主動暫停營業,變成疫苗接種中心的此一舉動,感覺也幫忙挽回了一些形象,順便幫忙拉高日本的疫苗覆蓋率。
日本国内の接種人数(9/15)
一回目 64.4%
二回目 52.1%
台灣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9/14)
第一劑 48.75%
第二劑 4.53%
昨天分享日本送台灣疫苗第五彈的消息,有些粉絲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日本一直送他國疫苗、自己國家的疫情卻控制不了?
沒有喔~日本的疫情確實有好轉了耶!從8月下旬的高峰每日25000人左右,九月上旬已經降至12000~16000左右,這禮拜更是掉到了6000人附近。可見,日本在急速拉高疫苗覆蓋率之後,成效已經逐漸出來了,尤其是日本兩回完整接種人數已經超過5成,也就是已經有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完整打完兩劑疫苗了!
相對的,台灣疫情雖然控制得比日本好上許多,但完整接種兩劑的比例實在太低了(僅是日本的個位數....),當然這也跟疫苗數量不足與國家疫苗分配政策有關係。面對境外移入持續有那麼多Delta個案的威脅之下,這一點真的要必須想辦法多努力一下了!
日本疫苗覆蓋率雖已達五六成以上,但當然仍不足以對抗Delta這種R值這麼高、傳染力如此高的變種病毒株。雖然蠻多國家都在評估要打第三劑、甚至第四劑,國際間目前也在觀察至少在完整接種完兩劑之後,即使是感染的是Delta株,但重症率跟死亡率如果沒有被拉高,是否可以逐步解封,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 畢竟仍是得考量暫時要先救一下經濟的問題,不然越來越多公司店家都倒閉,也不是辦法。
日本學者也警告冬天之前很有可能會再來第六波的感染,因為他們有觀察到近期疫情趨緩之後,路上不戴口罩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人性總是這樣不自覺地又鬆懈了。別忘了,日本的法律至今仍無法強制要求民眾一定要戴口罩,也無法限制人民的行動自由。
在九到十月這段疫情稍微趨緩的期間,日本政府也應該要想辦法準備更多的醫療量能,像是大阪已經在籌備臨時方艙醫院。總不能下次疫情再起時,又叫大部分的民眾繼續自宅療養,仍舊要跟第五波這樣,必須自求多福這樣吧!
一場疫情,也讓我們看到了世界上不同國家的文化確實相當不同,我們無法以自己國家的角度,跟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背景,去論斷為什麼他國的人民會有這樣的想法?
日本其實真的還好,多數的民眾是會願意把口罩戴著,不戴口罩的算是少眾,而且日本可取得的疫苗數量也是足夠的,當然也要考量各家疫苗到貨率的問題。
上禮拜看了一段李四端雲端世界的影片報導,蠻多西方國家的人民是相當反對戴口罩、反對打疫苗這些事情的,像是美國就有幾個州就是堅決反對,不少家長跟團體甚至到學校去開會抗議。在這些地方孩童快樂的樣子,彷彿就是處在一個沒有新冠病毒的世界,但畫面的下一秒,就是一位11個月的孩童因為感染變成重症,全身插滿了管子....極為諷刺....
可見,全世界要一起好起來,真的沒有那麼快!肯定還需要好一段時間的。解禁過快、不接受戴口罩政策,也是很多西方國家即使擁有滿滿的疫苗,但疫情仍又飆升的主因。
台灣在疫苗接種涵蓋率還不足的情況下,大家都有把口罩戴好,也可以證明這樣確實對於防止病毒進去社區造成感染擴大是有一定效用的,至少這幾波Delta的攻擊都是有在控制範圍內的。或許「一劑疫苗+人人把口罩戴好」,整體的防疫效果也不一定輸「完整接種兩劑+不戴口罩」。但還是得快點生出需要且足夠的疫苗,快點讓更多民眾完整打完兩劑,有比較完整的保護才會比較安心啦!
在國內疫情趨緩的同時,接下來國家面臨的問題可能就要想辦法救經濟了,畢竟這段時間有蠻多營業店家是受到影響的。
加油吧!只要健康地活著,就一定會有希望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蒟蒻講幹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反智主義 #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看板Gossiping - [問卦] 為什麼西方人不戴口罩?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為什麼美國人寧願死也不戴口罩? 從歷史文化政治來分析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口罩防疫學看過來!!東方人有戴有保佑卻被西方人當成"異類"?? 的評價
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我們不想維持關係了,對方的種種缺點就出現了
.
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110年度心理健康月(線上直播活動)
故事大綱:
在愛情的世界裡,我們是彼此的怪胎。
陳柏青是一名嚴重神經性強迫症患者,有非常嚴重的潔癖,非不得已要出門時都是全副武裝;穿防塵衣、戴手套、戴口罩,還會不停的洗手,所以他幾乎沒辦法正常社交生活。在一般人眼中,柏青就是個異於常人的怪胎。每月的15號是柏青唯一一天出門採買的日子,就在某個命運的15號,他遇見了與他「同病相憐」的另一個怪胎—陳靜。陳靜除了跟柏青一樣有嚴重的潔癖之外,她的皮膚只要在家以外的地方待上超過四小時就會嚴重過敏,全身長出紅斑。原本以為自己要永遠孤單活在這世界上的兩人,老天爺讓他們相遇,發展出一塵不染的愛情,彷彿擁有了彼此就不再害怕被世界遺棄。然而這段看似命中註定的關係,卻在柏青的強迫症突然消失後,漸漸的變了調…愛情的承諾,真的能永保新鮮嗎?
.
《怪胎》(英語:I Weirdo,標題設計寫作:i WEiRDO),是台灣第一部全程使用iPhone拍攝的劇情長片,由廖明毅擔任導演、編劇、攝影和剪接四大要職,並由林柏宏和謝欣穎領銜主演。在2020年台北電影節特別放映單元進行亞洲首映,電影於2020年8月7日在台灣上映。
取自維基百科
.
《怪胎》在金馬獎入圍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視覺效果以及最佳美術設計。
.
強迫症(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縮寫:OCD)又譯強迫性疾患、強迫性障礙、強迫性病症、強迫症疾患、強迫性神經症,亦譯沉溺,是一種精神病。西方精神醫學中的強迫症包含強迫觀念(obsessions)和強迫行為(compulsions)。
罹患強迫症的人會陷入一種無意義、且令人沮喪的重複的想法與行為當中,一直希望結束卻又無法擺脫這些強迫觀念和行為。強迫症的表現可以自輕微到嚴重,但是假使症狀嚴重而不治療,可能摧毀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在學校的表現,甚至日常生活。最常見到的是重複而過度的清潔與檢查行為,有時患者已經害怕重複行為的執行,為了逃避進而引發對於特定髒污產生強烈的排斥心理,例如遇到手上有油汙會在大腦迴路上產生清潔的慾望,正常的大腦會在執行完後清除神經迴路的活性達到降低慾望進而結束動作,但是患者在清潔後卻得不到該有的神經回饋進而讓慾望控制身體。在老鼠動物研究上,對特定神經傳導受體進行基因改造而降低對抑制訊息的活性,實驗老鼠會因為重複的臉部清潔動作而磨光臉部毛髮。患者會感到需要不斷反覆地檢查某些事,並且在患者的思緒中,會持續地重複浮現某種想法,或是感到需要一再地執行某些日常行為。
常見的重複行為包含洗手、計算東西、檢查門是否上鎖、強迫他人、懂禮貌卻不守、重複寄發一樣的電子郵件、要求物品以特定方式擺放或排序。有些患者可能會對丟棄物品有障礙,如果有強迫症的人改了這些習慣就會陷入鬱悶的情緒。這些重複行為嚴重的程度,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比如患者每天會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去執行這些行為,大部分的成人患者能察覺他們的行為並不合理,強迫症的狀況和抽搐、焦慮等失調有關,也可能會導致自殺風險提升。
取自維基百科
.
我們討厭某個人的時候,要列舉出許多原因並不難。例如,我討厭他優柔寡斷。但同樣的我,過去可能認為他是一個好相處、不會任意指使他人的人。又或者,我原本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他做事井井有條,但後來可能又會嫌他老愛在小事上堅持。或者,以前覺得某個人不拘小節,後來卻覺得他太粗線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當我不想和那個人維持關係時(這才是找缺點真正的「目的」),我就不得不找出他的短處。這樣才能把不和他繼續維持關係這件事正當化。
~《阿德勒教你面對人生困境》
.
填寫回饋可以參加抽獎
連結請見直播留言
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群軟體平台的幫助,在我退休之後,加入了高一同學會的Line群組,又與曾老師聯繫上,得以經常閱讀到老師所寫的文章,私下也會向老師請教,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想要了解曾老師的話,歡迎自行Google上網搜索。)
我今天看到老師的一篇文章,談到中西文化對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美國和台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老師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兩者的缺失,並提出撥亂反正的辦法。
徵得老師的同意,與我的臉書朋友們分享。大師之作,切勿錯過。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1.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怕
回顧疫情,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中西差異:
首先,關於戴口罩,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加上勤洗手、少出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合稱防疫新生活。這種軟封城可說是繼上階段的成功加零之後,今年五月以來僅花70天就能把這波疫情壓下來的主要因素。令國外輿論在譏諷台灣過於自滿之後,不得不再度稱讚台灣的防疫能力。而反觀西方人則是對戴口罩非常反感,視為妨礙自由與人權。即使疫情高張,病亡甚眾,仍然要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或者不戴口罩群聚飲酒(許多西方人視上酒館為生活必備)。頗令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次關於打疫苗,台灣人多半非常緊張怕打不到,以致連少量殘劑都爭先恐後搶打,天天質問政府為什麼不早買夠疫苗?反觀西方人(如美國)卻疫苗過剩,要用種種方便服務、實質獎勵吸引人民來打;卻還是有一半的人質疑疫苗,選擇不打。以致美國至今完成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50%左右,難以達成群體免疫。也讓台灣人感到匪夷所思。
試問隔一個太平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雖然因素甚多,但主要的恐怕還是文化差異,才使得台灣人(代表中華文化)和美國人(代表西方文化)普遍所怕不同,所以面對疫情,也才有這麼不同的反應。
這文化差異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國人包括台灣人比較戀生怕死。這看法雖然似嫌粗糙,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國人常諱言死(連醫院大樓都沒有四樓),俗語更是直說「好死不如賴活」。真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賴活的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能堅靭地活下去,人還愈活愈多。即使病痛纏身,常跑醫院,每天吃一大堆藥,還是要活。就更不用說病危之時,家屬幾乎無例外地要求醫生用盡一切手段去急救挽回了(而不管是否徒增病人的苦痛)。所以在台灣,洗腎、葉克膜、達文西手臂、鼻胃管灌食、插管、CPR急救等等都有濫用之嫌。遂產生醫藥愈發達,不健康餘命愈長且愈苦痛的荒謬現象。真是執著於賴活到完全沒道理的地步了!那麼,過度緊張於執行防疫新生活是否也是其中一環呢?
當然,這種戀生怕死的所謂文化影響,早已不是中華文化的本來精神。相對的,西方人愛自由而不在乎染疫死亡(所謂不自由 毋寧死),延伸到也不在乎傳染給別人害別人死亡,其實也已經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墮落;變質為寡頭的個人主義,也並沒有比中國人的戀生怕死好到那裡去。總之,只要是從怕出發,不管是怕死還是怕失去自由,都一樣是文化的變質墮落;只是因文化性格不同,所以墮落也有不同形態罷了!
2.文化精神異化變質衍生種種心理恐懼病痛
原來中國人容易戀生怕死,是因中華文化根本就是一種生命精神,引申之也包括道德精神。狹義的生命精神是指一種肯定生命的存在與求生存的靭性彈性、適應力包容力;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但廣義的生命精神則要進一步問活下去所為何來?答案就是去創造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或說去立人達人愛人,亦即充分地自我實現。此即名曰道德性或理想性。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一旦活得下去,立刻就要求要活得優美」。亦即:生命主體性一定要自覺地發展出道德性來,才是真正的主體性(真我);否則,停留在努力求生存而忘了善用生命以創造意義與愛,生命精神就會失落,退墮到以維持形軀肉身的生存為唯一目的,遂衍為荒謬的戀生怕死心態。其所以荒謬,即在長生永不可得,戀生終必無望,所執只是假我。於是怕死之情也就永不能解除;人生將永只有苦而無樂,反成生命的實質否定。以否定生命(放棄意義之創造)來貪愛生命,此所以為矛盾荒謬也!
至於西方人之愛自由,首當釐清此所謂自由到底是指什麼?原來和莊子所謂逍遙、佛家所謂自在大大不同,而實指一種生存權或基本人權。如羅斯福總統許諾美國人四大自由,總言之實即生存權也。又如西方許多國家的國歌,歌詞大都提到與敵人鬥爭以爭取自由,甚至充斥血腥殺戮(法國國歌足為代表),主題實即國家民族之生存也。但此所謂生存,意思卻和中華文化脈絡下的生存不同:中國人是指素樸的形軀生存,意義是好活用此身以進行道德創造。但在西方文化(姑以基督教文明為例)的脈絡下,人身並無主體的身分(上帝是唯一的主),而只是上帝的工具。上帝頒布律法與上帝之國的藍圖,人則納入此律法結構中享生存生活之權利以盡為上帝服務以依上帝藍圖建構地上之國的義務。換言之,人的自由只是上帝誡命與法律規定下的行動自由(可稱為廣度的自由,與中華文化脈絡下之心靈主體自由或深度的自由不同),目的是藉此善盡待奉上帝的義務。因此,若忘記善盡作上帝博愛工具的責任,自由便會退墮為自我中心、自私任性,到玩法弄權,背叛上帝律法的地步。這當然是西方文化精神的變質異化,於是神化為魔,假冒上帝之名而實行魔鬼之事。西方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以自利,皆其流也。
3.文化退墮之病仍當用文化療癒
以上分析中西文化異化退墮的不同脈絡,而同歸於有所怕的虛弱心理。而不管怕什麼,都可總說為怕死(請參考前著《論生與死的詭譎相即》一文),亦即怕我之不存在;只是西方人的存在觀是「我自由故我在」(自由本質即生存權),中國人的存在觀則是「我活著故我在」(活著即一切可能之基礎)罷了!
而不論中西,其生命的存在都是要指向意義價值之實現的,差別只在實現的形態不同;在中華文化是善用形軀以作道德創造,在西方文化則是享自由人權以盡為上帝愛人工具之義務。所以,當其退墮為執小我自私的時候,都同樣會有假上帝或道德之名以自我文飾的虛偽。在中華文化脈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實則忘義逐利(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生活中,無論親子友朋乃至政府人民,口口聲聲為你好而實則以威權干涉宰制,不知尊重人權者多矣。在西方文化脈絡,則是假冒上帝之名而實則叛神歸魔(如浮士德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在社會與國際,自以為秉上帝旨意而對異國異族異教徒橫施歧視侵畧迫害滅族之暴行,不知衆生平等,皆當為上帝之博愛所蔭庇者亦多矣!於是落到疫情的面對,在西方美國,遂有將自我自由無限上綱而敵視戴口罩者、排斥亞洲裔(誣之為病毒源頭)之表現。在台灣,則有將戴口罩以免害別人被傳染之道德立場無限上綱,自居於道德優位而對不戴口罩者輕予指責,橫加干涉,教訓之餘,甚至還施予霸凌懲罰。這些實都是假自由假關懷、假正義假道德的表現,雖中西形態有異,其屬假冒為善則一也。
那麼,對這些因文化精神泯失扭曲變質而形成的病痛(其病徵則可總結為怕之一字,即《大學》所謂:「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也),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呢?而答案無他,就是回到文化發展的堵塞處重新求其通罷了!在此要點有二:一是問你的文化發展是因何堵塞的?二是那要如何才能彌補前愆重新走通?
先說中國文化這一面,問題乃出在由內聖(個人心性修養以成為仁者愛人的君子)跨到外王(事實上能普遍且有效地愛到眾生)時被卡住了,使得愛傳不過去,或在傳過去時愛變質為非愛。為什麼會如此?則因太容易用愛籠罩一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忘了現實上人我有別,當尊重對方的人權或自由意志。遂導致以道德、以義理、以愛傷人,而受傷者還得因感情故委屈忍受。子女忍受父母,父母也得忍受子女,愛之互動竟成互相折磨,遂成中華文化體中的普遍陰暗。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西方文化得到尊重人權(西方文化脈絡下之廣度自由)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實踐。由家庭以至於社會、國家,次第皆然;然後從修身開始推擴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才能走通;這當然進一步包涵現代社會、政治體制的合理運作,即所謂民主也。
再說西方文化一面,問題乃出在人僅自居為上帝的工具與僕人,生活在依法行政的體制運作中,只與認知理性相關,卻把價值問題丟給宗教,感情問題丟給文學藝術,自己只屬宗教文學藝術的受蔭庇者或受益人(西方人普遍有對教士與文學藝術家的崇拜情結),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是生命感情與道德價值的主體(這當然須經一番自覺的工夫修行)。於是生命主體沈隱成為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黑暗本我,當宗教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帶領薫陶力衰退,便會冒上來成為自利相爭的亂源。何止遺忘上帝的仁慈(仁慈更高於正義),更且將自私自利合理化為生存競爭的正義(達爾文的進化論、美國理直氣壯的所謂國家利益、美國優先)。遂致擾亂世界,各奉自己的上帝伸展自己的權利,而難以分辨誰屬上帝誰屬魔鬼了。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中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中華文化得到主體自覺(中華文化脈絡下之自由,即道家禪宗之深度自由也)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修行。啟動仁心的自覺,以培養根本自信,拓展宇宙心胸,超越一己一族一國一教的局限而直通上帝博愛的本懷,以天下為己任,為萬世開太平。這樣才能真走通依上帝心中的藍圖(大同世界?)以建設地上之國的康莊大路。
當然,以上提示的彌補療癒之道,實質上就是中西文化兼取其長的會通之路。這激盪會通事實從馬哥孛羅、利瑪竇東來就開始了,其間迂迴曲折、辯證跌宕,至今未已,也許才是又一波的方興未艾,而必蔚為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主旋律,吾人且拭目以觀,靜心以待。
2021-8-22 4300字
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為什麼美國人寧願死也不戴口罩? 從歷史文化政治來分析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不自由毋寧死,為什麼美國寧願死也不戴口罩? 這可與美國文化息息相關徹底圖解世界各國政治制度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4533 成為VIP ... ... <看更多>
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口罩防疫學看過來!!東方人有戴有保佑卻被西方人當成"異類"?? 的推薦與評價
在亞洲國家戴口罩大家會覺得是在保護自己但換作是歐美國家則認為你得了重症會被當成"#異類"看待!! 即使得了感冒或發燒也不戴口罩如果傳染給別人 反而會被說"# ... ... <看更多>
為什麼西方的人不戴口罩 在 看板Gossiping - [問卦] 為什麼西方人不戴口罩?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