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神面前,有一些人比你我更加脆弱
疫苗開打以來的這段期間,特權插隊、順序一再調整、類別定義模糊的亂象層出不窮,誰應該先打?誰應該後打?挑動了許多人的敏感神經。
該怎麼處理攸關生命安全的疫苗施打順序?#保護在死神面前最脆弱的同胞?我有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
首先,到上週五為止(6/11),COVID-19在台灣已經造成385人死亡,65歲以上的老人就有306人,占了全部死亡數的八成(79.5%)。65~74歲的確診死亡率是6.62%,75歲以上的確診死亡率,更是高達20.12%。
毫無疑問,疫苗應該 #優先施打高死亡率的年齡層以及 #醫療衛生工作者,這個原則,在WHO的指引表述的相當清楚。
2020年9月14日WHO 發布的「世衛組織免疫戰略諮詢專家组『用於分配 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和確定疫苗接種優先次序的價值觀框架』」( https://reurl.cc/noZvKd )中列了幾個原則,在人類福祉的原則中,第一項就是「减少 COVID-19 大流行造成的死亡和疾病負擔」。
據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紹華於端傳媒一文:「劉紹華:當我們討論『誰先打疫苗』時,必須先正視結構性暴力」( https://reurl.cc/vqmzOe ):「依據首要設定目標「#減少死亡與疾病負擔」,疫苗施打的優先族群無疑即是「死亡或重病」高風險者,如老人和感染風險最高的第一線醫療人員。」
再看2020年10月20日WHO發布的「世衛組織免疫戰略諮詢專家組在供應有限背景下優先使用COVID-19疫苗路線圖」( https://reurl.cc/vqke9L ),也在社區傳播的環境下,將「傳播風險高至極高的衛生工作者」和「基於年齡的風險界定的老年人」,列在第一階段(疫苗供給有限,供應總人口1-10%)的優先施打者。而在疫苗供應量達總人口11-20%時,則進一步納入其他老年人、因身體或社會因素重症和死亡風險明顯較高的群體、參與接種的衛生工作者等類型。
在已經進入社區傳播的區域,不論是英國、日本、南韓,根據不同的在地參數所推算出的模型,高齡者、高齡者的照顧者、醫療衛生工作者都是在最優先的幾個順位。
那台灣的優先施打順位呢,可說是獨步全球。
除了醫護、急救人員(救護、消防、警察)、照護機構及人員,還有許多群體,排在年長者的前面。
指揮中心(6/9)最新公布的順位, 直接畫重點,#75歲以上長者,排序第6。
第一類:醫事人員
沒問題,很明確。
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
昨天指揮中心說,第二類下已造冊人數,已經達到16.2萬人。在這之中,「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到底包含哪些機關?各有多少人?那些層級以上才算是「重要官員」,至今外界一無所知。
今天副指揮官陳宗彥說,中央重要官員3300多人,包括總統府、中央部會、指揮中心第一線防疫工作人員,地方重要官員4100多人。
第三類:高接觸風險第一線接觸人員。包含國籍航空機組員、防疫車隊駕駛、防疫旅館、港埠作業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第四類: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
第五類:機構、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及洗腎者。
多在各國最優先順位的照顧者,竟然排到了第五類。更不要說,有沒有包含占台灣家庭照護者六成數量的家事移工,猶未可知。
第六類:75歲以上長者。
第七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
這些排序屢經調整,原理原則為何?有沒有模型評估?不清楚。
為什麼65歲至74歲的長者不見了?為什麼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不見了?沒有解釋。
特定人員順位往前不是不行,但一定有明確原因、具體範圍、清楚造冊,特別是屢屢引起爭議的第二類,否則如何以昭公信?
誠如林達檢察官所言( https://reurl.cc/yEm9Ml ) :「中央所訂優先類別看似明確,實則充滿灰色地帶,加上造冊程序闕漏,等於倉門洞開。前面優先類別若持續「放寬定義」,不斷「自我膨脹」,不同行業階層相互嫉妒仇視,老年優先施打年齡持續「調高」,如此不公,恐將造成民間嚴重撕裂,未來要如何重新團結?」
每一個國家的疫苗優先施打順序,有其社會疫情狀況與本地的背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原理原則要清楚,分類造冊要明確。
請指揮中心在擬定疫苗整體政策時,千萬別忘了疫苗對 #轉重症群死亡 的保護效用,盡快將脆弱的長者族群順位上移,特別是75歲以上的長者,優先保護讓生命脆弱性高的國民。
畢竟在死神面前,他們比我們更脆弱。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為何 要設定目標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疫情當前,誰應該獲得 #疫苗接種 優先權?】閱讀全文:https://bit.ly/3gAi3u9
#劉紹華:疫苗施打順位的考量,國際上主要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0年9月14日提出的「價值考量框架指引」。依據首要設定目標「#減少死亡與疾病負擔」,疫苗施打的優先族群無疑即是「死亡或重病」高風險者,如 #老人 和感染風險最高 #第一線醫療人員。
然而,與國際通用標準相比,#台灣 疫苗施打順位的考量顯得有些奇特:由政府定義的特定職業「#身分」者,被列入「#優先順位」的人數愈來愈多;而一般民眾,尤其是風險最高的65至74歲者、慢性病與重病人口,順位卻愈來愈後——這樣以以 #與政府關係親近性 為導向的治理模式,讓不少民眾憂心焦慮。
台灣的順位安排,為何呈現與國際疫苗優先接種精神背道而馳?這裡面的政策思維,又蘊含著怎樣的 #結構性暴力問題?這篇評論帶你從另一角度一探台灣疫苗施打問題:https://bit.ly/3gAi3u9
#相關閱讀
陳亮甫:疫情期間又見醫療暴力事件,健保卡註記能解決問題嗎?https://bit.ly/3zgeYYu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台灣 #COVID19 #疫苗 #防疫 #台灣疫苗 #高端疫苗 #台灣疫情 #2019冠狀病毒疫苗
為何 要設定目標 在 地圖並非疆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早鳥最後一天!(10/18)
日本最強NLP訓練師 - 加藤聖龍即將來台灣!
你只要花台幣400元!
對,你沒看錯!只要場地費400元!!!
就能直接見到加藤聖龍老師!
這次的課程名稱為:《NLP語言魔力:虎之卷》
對,直接教你NLP的語言魔力!
這次加藤聖龍老師帶來了更不一樣的NLP課程
也就是讓你了解如何利用語言來影響人:
🔥你知道如何只靠站姿,在還沒說話前就先取得掌控權?
🔥你知道如何利用「預防接種」的說話技巧,讓對方接下來乖乖聽話?
🔥「真.呼應導引」- 如何借由模仿,讓對方聽你的話?
🔥如何使用「視線」,讓對方能接受你,或是被你震攝?
🔥你知道要發出有影響力的聲音,是有起點也有「終點」的嗎?
🔥為何一個成功的對話,要設定「目標後的目標」?
什麼人最適合來參加本課程?
✔想利用語言魔力,讓自己在職場中得意的你
✔想利用語言魔力,讓自己在情場中得勝的你
✔想利用語言魔力,在人際關係中能四面玲瓏的你
✔想利用語言魔力,在家庭中能讓孩子好好聽話的你
✔稍微知道NLP,想多了解NLP的你
✔學過NLP,但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你
✔學過NLP,但無法有效運用在日常生活的你
✔很喜歡NLP的技巧,想多學幾招的你
✔已經是專業執行師,想更深造NLP的你
✔想了解Bandler流派的NLP的你
✔想要一見日本頂級NLP大師的你
●課程時間:
【台北場】2019年10月26日(週六)13:30-16:30
【台中場】2019年10月27日(週日)13:30-16:30
●課程地點:
台北:樂生活學苑 — 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3段53-2號3樓
台中:台中市西區忠明南路42號5樓(中港巨人大樓)
●講師:
加藤聖龍老師親自授課
課程皆備有翻譯,逐步口譯,不必怕日文聽不懂!
並附精美講義!
●課程費用:
日本請過來原價:3000元(報名及繳費期限:10/19~10/24止)
推廣價只要:400元!!!(報名及繳費期限:即日起~10/18為止)
●報名連結:https://bit.ly/2n1kz4b
如果你還不知道「加藤聖龍」是誰的話,我幫你介紹一下:
加藤聖龍,美國NLP協會(理查.班德勒)認證訓練師。擔任班德勒系列、日本官方事務局「NLP Millennium Japan」理事。從邏輯和創造性等看似矛盾的觀點、角度出發,令人欽佩地將NLP的精髓協調融合,透過幽默與巧妙敘述等話術,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達,並舉辦相關講座,廣受好評。關於班德勒催眠之相關內容,更以卓越、一流的演講實力著稱。
我得說,在日本,沒有比他還更具代表的NLP訓練師了!
他是唯一NLP創始人理察.班德勒(Richard Bandler)的日本代理!
是的,有如理察.班德勒一樣,外表看起來吊兒啷噹,但內在卻是鋒利無比!
他是一位不斷創新的NLPer!
更是一位知名的NLP作者!
是的,他也是唯一由2010至2017年,在台灣連被翻譯出版三本NLP專門書籍的日本重量級訓練師!
能被如此肯定的NLP訓練師,我想也找不到其他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