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我們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如果一個男孩對著一個女孩說,「你要好好保護自己.」
這個隱喻是令人不安的,對於這個女孩而言.
如果男孩這麼說,「我會保護你.」
那麼,女孩可能會感到安心,不過,若你是經過的路人,看到這兩個人,聽到這句話,感受到不安的情緒的,可能就是你了.
因為那危險的隱喻是,「只要能保護你,這個世界怎麼樣也無所謂.」,對於那個路人而言.
所謂公平,就是如此,一百種人有一百種角度,每個人都可以嚷嚷著這世界對自己不公平,他人都歧視我,但我們還必須這麼問,所謂公平是什麼?
那就是每個為他人著想的心,總結起來的集合體,而不是各種私平,串聯起來的混和物,不是針對單一一個人,或者是僅限我所在意的那一個,那一個部分,他是特別的,所以我責問你們全部.
在台灣,面對疫情並不輕鬆,有嚷嚷著要普篩的,有懷疑日本女學生是在台灣被感染,總而言之,一群人不信任台灣的防疫結果,拼命想戳破他以探求所謂的「真相」,但另一方面,又拼命要求開放陸生回台,台灣很安全,要收容更多人,如同口罩要出口中國,若不順她的意,就破口大罵「你還算是人嗎?」又,經濟很重要,趕快開放,有些人「犧牲」是難免的,算不了什麼.
例如我們台大校長管中閔,呼籲儘速開放陸生入境,一面又喜拿新加坡比較,說明中國的數字如何可信.
又或者如八卦版柯糞,稱美國衛生部長訪台,要隔離14天,如不照辦,中國人入境也要比照辦理.
所以我實在想不到,這時候刊登這種情侶卿卿我我的畫面,用意是什麼,就算再怎麼強調這兩人如何分不開彼此,從來沒有像現在分開這麼長(就算在一起也不過三年罷了),有多麼的黏,如何去餵家裡的一隻貓-在神父看來,在大眾充斥著焦慮和不信任甚至各種矛盾和懷疑的現在,這時放著戴著口罩互相親吻,以及浪漫的小故事,都只是在強調自己有多麼重要而已,大於其他人.
一個原則,每多開放一個額外的人入境,就是增加全體感染的風險.
沒有要就全部開放,不然就是歧視,這種荒謬的話來,全部都開放,不設防,這才是對所有台灣人民極度不公正的事情.
陸生來台灣是為了求學,在世界各國早已關閉學校或者進行視訊教學的現在,硬要來台灣說為了學習,受教權如何至上,當作唯一而絕對正當的理由,台灣人有義務去實現他們,這是不公正的事.
台灣人收容非本國公民,本來就是超義務的行為,做了應該獲得讚賞,做不到,也不應該被謾罵.
陸生在台灣,印象並不好,反送中的時候,撕毀連儂牆,和港僑生起衝突,大批的陸生成為學校的搖錢樹,主導了教育的走向,而不是以台灣學生的需求和福祉為依歸.
因為教授上課提到了毒奶粉,被指控歧視,道歉時提及中華民國台灣教授,是在「碰瓷」,是藉「道歉」偷換成統獨的話題便於炒作.
什麼時候強調起中華民國台灣教授,是在偷換統獨議題?這很明顯,陸生已經將所在國家的不正常觀點,悄悄的概括台灣的學校教育之中,使之進行典範的轉移.
如果說,你遇到的「陸生」伴侶是特別的,不能用其他陸生概括,但這名港生女友,指控起台灣來「看到台灣為了仇恨中國而放棄原則和事實」就能將台灣所有人一桿子挑起然後打翻?
非公民就是非公民,不會是次等公民;台灣之所以能享有如今防疫成功的安全環境,來自於所有台灣公民的付出和努力,非公民的待遇不會等同於公民的待遇,要求他人對自己付出責任的時候,想想,你對於台灣盡了什麼樣的義務?做了什麼樣的貢獻?
台灣已經保護了在台港生的生命安全,沒必要再去為了港生的陸生伴侶去多付出什麼代價,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不是香港.
如果口口聲聲說把台北當自己的家,卻因為台灣無法讓你的陸生伴侶團聚,使你們切成一半,而你們分不開彼此,就因此變成「台灣是和中共一樣的無恥渣男」,說出這種話來,我看不出,你愛這塊土地什麼,信任這塊土地上的人什麼,有什麼資格端出「結構性的不信任」.
如果打從一開始就不信任這裡,這裡的所有人,又要如何要求別人信任你什麼東西?
說陸生像棄子,又何嘗不是把自己當作過客,把台灣當成了旅人過客的旅店,要提供各種服務,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為這裡做些什麼,若不滿足,就破口大罵,台灣人不愛我們,不理解我們,逐著水草,到下一個宜居的地方.
對你們來說,這裡或許是一個移居的旅店,對我們來說,這裡就叫做家,旅店不滿意可以換,家如果失去,就失去了生存立足,唯一的地方.
我所存在之處,我們的地方.
你知道仇恨的來源是什麼嗎?就是把別人的家鄉,當成自己的愛巢,傲慢地稱自己為異鄉人,視所有存在於該地的人於無物,讓他們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好滿足自己.
去吧,去一個愛中國人的地方.
去一個沒有歧視的地方,去一個沒有差別待遇的地方,或許那是存在於夢中的共產世界,又或者,那是一個人吃人的地獄,正是因為沒有歧視,所以可以永遠認為其他人都在歧視自己,正是因為沒有差別待遇,所以所有人都得到同樣的壓迫,同樣的謊言,同樣的疫病,同樣的災禍,將政府的獨裁,當成是天災,將人禍,視為是意外,將不自由,當作是平等,對著每一個能報復與遷怒的理由,當作是出口,將壓力釋放給無辜的人,滿足自己的公正.
在這樣的世界裡,每個人對每個人都沒有責任,去到那樣的世界裡,他們要求別人對自己付出責任.
就連中國人,都不愛自己是個中國人.
別說陸生到不了台灣,就連台灣人自己,也回不了台灣.
一名拿著中華民國護照的台灣人,在外國想搭飛機回台灣,卻被阻擋,
「他們說我們必須要武漢肺炎檢驗報告陰性才能登機,我們就說,拜託我們台灣人耶,那是給外國人的.他們就一直說是他們的系統上說的.」
「後來我們打給長榮航,繼續釐清台灣人並不受限,那只限定外國人.他們打死不信.後來搞半天,才發現他們根本搞錯我們的國籍.」
原來,他們的國籍被設成中國,因為被設定成中國人,所以不能回台灣,明明是為了保護台灣而設的限制,卻因為中國施壓更改國際航空運輸規定,台灣被當作中國的一部份,所以台灣人不被當成是台灣人,被排除在外,連自己的家園都歸不得.
所以我們要變更台灣的護照,去掉China,而國內居然有一群中華民國的中國人,毫無道理的反對著.
當中國施壓台灣的時候,這個陸生和港生可有說一句話?中國在為惡的時候,是不是視而不見,當作理所當然?是不是害怕自己被制裁,或失去前途,而默不作聲?
還是在中國迫害台灣或者維吾爾族或是香港的時候,相較於那些被傷害的人,在他們面前理直氣壯的說「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是如此」?
他們有沒有試圖去阻止中國政府代表自己?
「為甚麼台灣政府會相信你這個僑生可以自我隔離,但她這個陸生就做不到了?至少我得到為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機會,但她一開始就被排除了這個機會」
因為這個機會不是你創造的,是台灣人創造的,台灣的公民意識造成了防疫成功的結果,人們犧牲自己些許的自由,聽從指揮官陳時中的指揮,人人戴起口罩,而口罩覆蓋著人群,因為信任而構築了平安的保護網.
台灣人有權力決定,該讓誰進來,誰不能進來,決定該為誰犧牲自己,承受代價,使自己置入風險之中,因為我們就是付出而創造出機會的那一個,而不是中國人,香港人.
是台灣人.
若我們給陸生較不好的待遇,是因為他背後的那群人,正是壓迫台灣、恃強凌弱,對於各個族群施予強暴要他們當中國人還大聲叫好的那群人,就算該名陸生未曾參與,但他無力阻止也無法改變.
若我們給港生較好的機會,也是因為他背後的那群人,同樣是被該國壓迫的對象,他們抗暴追求民主,悲痛地揚起榮光的旗幟,無懼於金錢堆砌起來的脅迫與中國人的恫嚇,我們認同他們的勇氣,他們贏得了我們信任,我們稱他為手足,但不會因而替代掉我們的本質.
因此優待港生,就算他不曾參與過.
這個決定不會是讓所有人都上船來,都覺得公平滿意,然後使小船顛覆,因為小船的空間是有限的,那些醫院、病床,原本就不是為陸生而設,是台灣人付出自己的稅金,為了不可知的未來而設.
這就像,當台灣成為一個疫病蔓延的小島,根本不會有人跑來提什麼愛、公民、自由民主的條件,你們應該如何云云,又或者羞辱和詛咒,「台灣終有一天會爆掉」、「沒見過那麼無恥地居然還在講什麼自由民主的政府、民進黨趁亂把舊生(在學學生)無法回台的責任再嫁禍給中共」.
也不會有自我中心般的囈語和情緒勒索,「她們對這種歧視最為敏感」、「沒有人在乎我們這些非公民也是人」、「台灣你欠了你自己」.
為何?因為那時你早已不在這裡了,台灣已失去了利用價值,也沒有罵的必要了,你早已去尋求下一個讓兩人結合的伊甸園,歌誦情愛的奶與蜜之地.
今日,有一群香港僑生到神父這裡來,他們說他們的意見被替代掉了,真正香港大多數僑生的心聲卻無法傳達出來,他們反對這樣的意見.
猶令我驚訝的是,蘋果日報居然會刊登這樣的羅曼故事,在世界上許許多多人面臨真正的生離死別,親人為見染病的祖母,奮不顧身地爬上醫院的圍牆,隔著玻璃看著對方嚥下最後一口氣,面臨真正的痛苦,因為來自中國病毒的傳染,浸潤在無止盡的喘息與悶痛之中,連呼吸都是一種奢侈,說話都是一種珍貴,在自由的國度之中,毫無道理的溺水.
他們或許覺得很浪漫,但我覺得噁心,更感嘆同為香港人,握有的話語權是如此的不對等.
如果說中國和台灣一樣,那就是把中國的暴行栽贓給台灣,認為台灣應該為中國的疫情善後,甚至負責;如果中國和台灣一樣,都是渣男,那麼到哪去都沒有分別了,去你該去的地方,由你們兩個人證明自己的愛情,而不是要2300萬人去證明它.
我覺得這位港生對於台灣的羞辱和唾罵,不能代表港生,不過有一群媒體很樂意讓她這麼做,因為事關他們的利潤和祖國的意識形態,有這麼一枚站在道德高地(事實上並沒有)的茱麗葉,吶喊著歧視、迫害,「你們都討厭陸生!」,彷彿諸多不幸與家族仇恨,正在阻礙他們的愛情,再以此推及到全體陸生,去台灣沒有鍍金學歷、沒有階級流動、沒有光環,大多只有一片單純的求學心,噢,她忘了說,還有一位港生的免費漂白劑,用她的單純與無知,去隱蔽黑暗裡的圖謀和不軌.
是阿,台灣的學歷不值錢,台灣的教育沒有名校的光環,台灣並不在金字塔的頂端,但台灣有可以令你安心呼吸的空氣,維繫生命安全的環境,這超越了英國牛津、美國耶魯,這不就是所有人用各種方式,搶破頭還是要來台灣的唯一理由嗎?
到底是誰在疫情來時,說了諸多謊言?
仇恨台灣,可以將無比的激進,說成無比的溫柔;置台灣於險境,無視整體台灣人的福祉,可以說成是為了全體人類生存的偉大情操.
看著這樣自溺而自我哀憐的言語,實在令人感到難過,他們對台灣無窮無盡的索求,宛若次等殖民地的要求收容她和她的愛人和與她的愛人相關的人的各種各式各樣更好的待遇,對於台灣人框架的奇異的道德標準,其實有不少是來自過份放大的意淫和恐懼-這建立在她對中國的無知之上,對於中國的不可抗拒性,讓她只能稱呼令人不明所以的「大陸」,讓她以為逼迫台灣人服從就等於是一種抗爭,是台灣人抗拒這種近乎濫情濫用同理心的認知.
當她喊著「喔,羅密歐,你為什麼是羅密歐呢?」
當地的農民嘴巴都掉了下來,是什麼允許她來到別人的院子裡架起舞台,讓所有人不能自主地成為她的觀眾呢,用辛苦種植的米穀去供養他們的幻想.
這不是追求平等,
這是自私.
這樣的自私,像極了愛情.
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追求自由平等不博愛】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林宣Xuan L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久違了各位!!!這次回了一趟台北,5天後我又搭回台東了。 這次不小心搭到了Hello Kitty的列車,想說就乾脆來拍一支影片吧! 但因在火車上,擔心吵到其他乘客,畫面上、收音上有些問題希望大家別介意啊~~~ 我的FB:https://www.facebook.com/first.travel.x...
無嘴貓長榮航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父的鹽
我們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如果一個男孩對著一個女孩說,「你要好好保護自己.」
這個隱喻是令人不安的,對於這個女孩而言.
如果男孩這麼說,「我會保護你.」
那麼,女孩可能會感到安心,不過,若你是經過的路人,看到這兩個人,聽到這句話,感受到不安的情緒的,可能就是你了.
因為那危險的隱喻是,「只要能保護你,這個世界怎麼樣也無所謂.」,對於那個路人而言.
所謂公平,就是如此,一百種人有一百種角度,每個人都可以嚷嚷著這世界對自己不公平,他人都歧視我,但我們還必須這麼問,所謂公平是什麼?
那就是每個為他人著想的心,總結起來的集合體,而不是各種私平,串聯起來的混和物,不是針對單一一個人,或者是僅限我所在意的那一個,那一個部分,他是特別的,所以我責問你們全部.
在台灣,面對疫情並不輕鬆,有嚷嚷著要普篩的,有懷疑日本女學生是在台灣被感染,總而言之,一群人不信任台灣的防疫結果,拼命想戳破他以探求所謂的「真相」,但另一方面,又拼命要求開放陸生回台,台灣很安全,要收容更多人,如同口罩要出口中國,若不順她的意,就破口大罵「你還算是人嗎?」又,經濟很重要,趕快開放,有些人「犧牲」是難免的,算不了什麼.
例如我們台大校長管中閔,呼籲儘速開放陸生入境,一面又喜拿新加坡比較,說明中國的數字如何可信.
又或者如八卦版柯糞,稱美國衛生部長訪台,要隔離14天,如不照辦,中國人入境也要比照辦理.
所以我實在想不到,這時候刊登這種情侶卿卿我我的畫面,用意是什麼,就算再怎麼強調這兩人如何分不開彼此,從來沒有像現在分開這麼長(就算在一起也不過三年罷了),有多麼的黏,如何去餵家裡的一隻貓-在神父看來,在大眾充斥著焦慮和不信任甚至各種矛盾和懷疑的現在,這時放著戴著口罩互相親吻,以及浪漫的小故事,都只是在強調自己有多麼重要而已,大於其他人.
一個原則,每多開放一個額外的人入境,就是增加全體感染的風險.
沒有要就全部開放,不然就是歧視,這種荒謬的話來,全部都開放,不設防,這才是對所有台灣人民極度不公正的事情.
陸生來台灣是為了求學,在世界各國早已關閉學校或者進行視訊教學的現在,硬要來台灣說為了學習,受教權如何至上,當作唯一而絕對正當的理由,台灣人有義務去實現他們,這是不公正的事.
台灣人收容非本國公民,本來就是超義務的行為,做了應該獲得讚賞,做不到,也不應該被謾罵.
陸生在台灣,印象並不好,反送中的時候,撕毀連儂牆,和港僑生起衝突,大批的陸生成為學校的搖錢樹,主導了教育的走向,而不是以台灣學生的需求和福祉為依歸.
因為教授上課提到了毒奶粉,被指控歧視,道歉時提及中華民國台灣教授,是在「碰瓷」,是藉「道歉」偷換成統獨的話題便於炒作.
什麼時候強調起中華民國台灣教授,是在偷換統獨議題?這很明顯,陸生已經將所在國家的不正常觀點,悄悄的概括台灣的學校教育之中,使之進行典範的轉移.
如果說,你遇到的「陸生」伴侶是特別的,不能用其他陸生概括,但這名港生女友,指控起台灣來「看到台灣為了仇恨中國而放棄原則和事實」就能將台灣所有人一桿子挑起然後打翻?
非公民就是非公民,不會是次等公民;台灣之所以能享有如今防疫成功的安全環境,來自於所有台灣公民的付出和努力,非公民的待遇不會等同於公民的待遇,要求他人對自己付出責任的時候,想想,你對於台灣盡了什麼樣的義務?做了什麼樣的貢獻?
台灣已經保護了在台港生的生命安全,沒必要再去為了港生的陸生伴侶去多付出什麼代價,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不是香港.
如果口口聲聲說把台北當自己的家,卻因為台灣無法讓你的陸生伴侶團聚,使你們切成一半,而你們分不開彼此,就因此變成「台灣是和中共一樣的無恥渣男」,說出這種話來,我看不出,你愛這塊土地什麼,信任這塊土地上的人什麼,有什麼資格端出「結構性的不信任」.
如果打從一開始就不信任這裡,這裡的所有人,又要如何要求別人信任你什麼東西?
說陸生像棄子,又何嘗不是把自己當作過客,把台灣當成了旅人過客的旅店,要提供各種服務,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為這裡做些什麼,若不滿足,就破口大罵,台灣人不愛我們,不理解我們,逐著水草,到下一個宜居的地方.
對你們來說,這裡或許是一個移居的旅店,對我們來說,這裡就叫做家,旅店不滿意可以換,家如果失去,就失去了生存立足,唯一的地方.
我所存在之處,我們的地方.
你知道仇恨的來源是什麼嗎?就是把別人的家鄉,當成自己的愛巢,傲慢地稱自己為異鄉人,視所有存在於該地的人於無物,讓他們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好滿足自己.
去吧,去一個愛中國人的地方.
去一個沒有歧視的地方,去一個沒有差別待遇的地方,或許那是存在於夢中的共產世界,又或者,那是一個人吃人的地獄,正是因為沒有歧視,所以可以永遠認為其他人都在歧視自己,正是因為沒有差別待遇,所以所有人都得到同樣的壓迫,同樣的謊言,同樣的疫病,同樣的災禍,將政府的獨裁,當成是天災,將人禍,視為是意外,將不自由,當作是平等,對著每一個能報復與遷怒的理由,當作是出口,將壓力釋放給無辜的人,滿足自己的公正.
在這樣的世界裡,每個人對每個人都沒有責任,去到那樣的世界裡,他們要求別人對自己付出責任.
就連中國人,都不愛自己是個中國人.
別說陸生到不了台灣,就連台灣人自己,也回不了台灣.
一名拿著中華民國護照的台灣人,在外國想搭飛機回台灣,卻被阻擋,
「他們說我們必須要武漢肺炎檢驗報告陰性才能登機,我們就說,拜託我們台灣人耶,那是給外國人的.他們就一直說是他們的系統上說的.」
「後來我們打給長榮航,繼續釐清台灣人並不受限,那只限定外國人.他們打死不信.後來搞半天,才發現他們根本搞錯我們的國籍.」
原來,他們的國籍被設成中國,因為被設定成中國人,所以不能回台灣,明明是為了保護台灣而設的限制,卻因為中國施壓更改國際航空運輸規定,台灣被當作中國的一部份,所以台灣人不被當成是台灣人,被排除在外,連自己的家園都歸不得.
所以我們要變更台灣的護照,去掉China,而國內居然有一群中華民國的中國人,毫無道理的反對著.
當中國施壓台灣的時候,這個陸生和港生可有說一句話?中國在為惡的時候,是不是視而不見,當作理所當然?是不是害怕自己被制裁,或失去前途,而默不作聲?
還是在中國迫害台灣或者維吾爾族或是香港的時候,相較於那些被傷害的人,在他們面前理直氣壯的說「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是如此」?
他們有沒有試圖去阻止中國政府代表自己?
「為甚麼台灣政府會相信你這個僑生可以自我隔離,但她這個陸生就做不到了?至少我得到為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機會,但她一開始就被排除了這個機會」
因為這個機會不是你創造的,是台灣人創造的,台灣的公民意識造成了防疫成功的結果,人們犧牲自己些許的自由,聽從指揮官陳時中的指揮,人人戴起口罩,而口罩覆蓋著人群,因為信任而構築了平安的保護網.
台灣人有權力決定,該讓誰進來,誰不能進來,決定該為誰犧牲自己,承受代價,使自己置入風險之中,因為我們就是付出而創造出機會的那一個,而不是中國人,香港人.
是台灣人.
若我們給陸生較不好的待遇,是因為他背後的那群人,正是壓迫台灣、恃強凌弱,對於各個族群施予強暴要他們當中國人還大聲叫好的那群人,就算該名陸生未曾參與,但他無力阻止也無法改變.
若我們給港生較好的機會,也是因為他背後的那群人,同樣是被該國壓迫的對象,他們抗暴追求民主,悲痛地揚起榮光的旗幟,無懼於金錢堆砌起來的脅迫與中國人的恫嚇,我們認同他們的勇氣,他們贏得了我們信任,我們稱他為手足,但不會因而替代掉我們的本質.
因此優待港生,就算他不曾參與過.
這個決定不會是讓所有人都上船來,都覺得公平滿意,然後使小船顛覆,因為小船的空間是有限的,那些醫院、病床,原本就不是為陸生而設,是台灣人付出自己的稅金,為了不可知的未來而設.
這就像,當台灣成為一個疫病蔓延的小島,根本不會有人跑來提什麼愛、公民、自由民主的條件,你們應該如何云云,又或者羞辱和詛咒,「台灣終有一天會爆掉」、「沒見過那麼無恥地居然還在講什麼自由民主的政府、民進黨趁亂把舊生(在學學生)無法回台的責任再嫁禍給中共」.
也不會有自我中心般的囈語和情緒勒索,「她們對這種歧視最為敏感」、「沒有人在乎我們這些非公民也是人」、「台灣你欠了你自己」.
為何?因為那時你早已不在這裡了,台灣已失去了利用價值,也沒有罵的必要了,你早已去尋求下一個讓兩人結合的伊甸園,歌誦情愛的奶與蜜之地.
今日,有一群香港僑生到神父這裡來,他們說他們的意見被替代掉了,真正香港大多數僑生的心聲卻無法傳達出來,他們反對這樣的意見.
猶令我驚訝的是,蘋果日報居然會刊登這樣的羅曼故事,在世界上許許多多人面臨真正的生離死別,親人為見染病的祖母,奮不顧身地爬上醫院的圍牆,隔著玻璃看著對方嚥下最後一口氣,面臨真正的痛苦,因為來自中國病毒的傳染,浸潤在無止盡的喘息與悶痛之中,連呼吸都是一種奢侈,說話都是一種珍貴,在自由的國度之中,毫無道理的溺水.
他們或許覺得很浪漫,但我覺得噁心,更感嘆同為香港人,握有的話語權是如此的不對等.
如果說中國和台灣一樣,那就是把中國的暴行栽贓給台灣,認為台灣應該為中國的疫情善後,甚至負責;如果中國和台灣一樣,都是渣男,那麼到哪去都沒有分別了,去你該去的地方,由你們兩個人證明自己的愛情,而不是要2300萬人去證明它.
我覺得這位港生對於台灣的羞辱和唾罵,不能代表港生,不過有一群媒體很樂意讓她這麼做,因為事關他們的利潤和祖國的意識形態,有這麼一枚站在道德高地(事實上並沒有)的茱麗葉,吶喊著歧視、迫害,「你們都討厭陸生!」,彷彿諸多不幸與家族仇恨,正在阻礙他們的愛情,再以此推及到全體陸生,去台灣沒有鍍金學歷、沒有階級流動、沒有光環,大多只有一片單純的求學心,噢,她忘了說,還有一位港生的免費漂白劑,用她的單純與無知,去隱蔽黑暗裡的圖謀和不軌.
是阿,台灣的學歷不值錢,台灣的教育沒有名校的光環,台灣並不在金字塔的頂端,但台灣有可以令你安心呼吸的空氣,維繫生命安全的環境,這超越了英國牛津、美國耶魯,這不就是所有人用各種方式,搶破頭還是要來台灣的唯一理由嗎?
到底是誰在疫情來時,說了諸多謊言?
仇恨台灣,可以將無比的激進,說成無比的溫柔;置台灣於險境,無視整體台灣人的福祉,可以說成是為了全體人類生存的偉大情操.
看著這樣自溺而自我哀憐的言語,實在令人感到難過,他們對台灣無窮無盡的索求,宛若次等殖民地的要求收容她和她的愛人和與她的愛人相關的人的各種各式各樣更好的待遇,對於台灣人框架的奇異的道德標準,其實有不少是來自過份放大的意淫和恐懼-這建立在她對中國的無知之上,對於中國的不可抗拒性,讓她只能稱呼令人不明所以的「大陸」,讓她以為逼迫台灣人服從就等於是一種抗爭,是台灣人抗拒這種近乎濫情濫用同理心的認知.
當她喊著「喔,羅密歐,你為什麼是羅密歐呢?」
當地的農民嘴巴都掉了下來,是什麼允許她來到別人的院子裡架起舞台,讓所有人不能自主地成為她的觀眾呢,用辛苦種植的米穀去供養他們的幻想.
這不是追求平等,
這是自私.
這樣的自私,像極了愛情.
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追求自由平等不博愛】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無嘴貓長榮航 在 魔法烘焙達人 何國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的故事第七集
海外教學
我大學畢業了
人生中第一次得獎
教育部第五屆資深師傅獎
達人的故事~讓你妳貼近達人
了解達人的烘焙點滴
2011~2014海外教學
第一次去海外教學與顧問
第一個國家馬來西亞🇲🇾吉隆坡
台歐國際專業烘焙學院合作
第一次與陳國勝到馬來西亞柔佛新山
那幾年與學院合作幾乎每年去兩次
每次去的地方是教育展烘焙表演
後來台歐學院也開了烘焙麵包店
懷念去馬來西亞🇲🇾唯一就是嘴饞
吃貓山王榴槤
元培馬來西亞學生說沒吃過馬來西亞的榴槤,不要跟我說泰國榴槤好吃
最記得學院老闆都會帶我們去吃
榴槤吃到飽真的是吃到飽
那些年走過馬來西亞各地,新山、
吉隆坡,檳城、麻六甲
最記得有一次馬來西亞的時候
機場驚魂記
到了吉隆坡後被機場海關人員攔下來因為簽證過期~哈哈無言因為自己沒有注意到,台灣的空服人員居然沒有檢查到,讓我飛到馬來西亞去
被困在機場8小時後來買機票到新加坡一日遊,最後由長榮航空服務人員協助,進入了馬來西亞🇲🇾
完成了那次的任務
短暫幾年到馬來西亞協助學院教學
招生感謝馬來西亞老闆喔
2012
第二次海外教學與顧問
第二個國家印尼🇮🇩雅加達
印尼黃老闆來台灣找師傅到印尼教學
透過一些管道找到我
當時中華職訓小雅老師推薦我
與印尼黃老闆認識聊了一些教學產品
就說過來吧~邀請我印尼教學
還提醒我,你來印尼不用辦簽證
不要浪費錢,我會去機場裡面接你出來,因為馬來西亞的經驗,我還是偷偷地先辦好簽證,就怕萬一他沒來接我怎麼辦。
我的膽子算蠻大的與黃老闆見過一次面之後就機票買了,就飛去印尼
哈哈這個老闆還真的在機場裡面接我特殊管道出去很特別的經驗
黃老闆是印尼華人原料商
在印尼有很多的原料品牌
上課需要透過翻譯才可以完成課程
唯一特別的經驗每天早上五點就聽到有人在念經拜神儀式,國情不同生活方式就是不同,又一次的特別經驗。
2012給自己一次機會
原本要去雲南開店
當年一個機會,以前麵包店的房東
來找我,説是否有機會與我兒子合作去內地開店,後來才知道房東的親戚在大陸雲南是台商會長,有很多房子與店面,希望一起合作到内地開店
當年還與房東的兒子,一起去雲南考察了一個禮拜,特別的經驗,如果當年條件有談妥,可能就沒有在台灣教學了。
2012
第三次海外店家顧問
内地廣東湛江~甜心熊烘焙店
當時台灣業者有一點忘記名字
透過網路平台部落格找到我
找我說他有投資大陸麵包店是否可以請我去内地幫忙研發當技師
當時我到内地時,他們已經計劃開第二家店,真的好特別開店經驗
記得當時是農曆過年前,我先到當地服務幾天之後,小孩放寒假與老婆就過來了一起海外過年🧧
雖然有一點小插曲讓我見識到與其他台灣師傅合作模式有些⋯
也認識水吧拉花超厲害的金毛師傅
雖然最後條件與工作內容沒有談妥
我也見識到內地開店的模式
真的太厲害了
2017~2018
第四次海外教學
上海娜屋糖藝教室
由林品瑩老師邀約到貴教室教課
印象中好像去了三次老師人超好的
下課會帶我去吃特別的上海菜
還有带我逛上海的景點
很謝謝老師當年的邀約上海教學
 特別的教學經驗
2019-2020第五次海外教學
廈門真麵包教學
透過貴人的介紹也認識了廈門真麵包錢方老師,效率超好的,透過微信聯絡幾次後,買機票就到廈門去教學
哈哈第一次前見到 錢方老師
那麼年輕經營教室真的有一套方法
超感謝她的邀約,讓我見識到内地的教學課程,印象最特別的就是帶我去廈門大學,逛逛超特別的廈大
希望趕快解封可以再一次到廈門教學
感恩謝謝老師喔
2019第六次
香港創意廚藝學苑教學
謝謝HeIen Wu邀約
到香港教學還認識了一些來台灣上課的學生超級有親切感,感謝老師邀約

2013
教育部第5屆資深技藝師傅
聽說這一個技職教育獎項一年一次
全國技職教育業師推薦遴選
每一個項目只取得一個最有成就與資深的業師,這個榮耀真的得來不易
謝謝松山工農班導 蔡英敏老師推薦
2015
我大學畢業了
自己都覺得很奇妙的一件事情
當年那一個不愛讀書的我
為何去讀大學
第一次到大學教烘焙課程一段時間
上課~上到一半突然ㄧ位學生發問
老師您的學歷多高⋯
我高職畢業啊怎麼啦
學生說為何可以來大學教書
(當時我外型讓人家覺得很年輕
讓學生覺得不可思議)
只跟他講~我在業界當師傅20多年了
自己有開店(雅力根坊)
我有乙級證照三張~夠資格了吧
這位學生提問問題,深深地影響了我讓我有一種動力,也謝謝當年黃寶元院長的鼓勵當時候問我有沒有興趣讀大學啊很多業界師傅都來修學分
有機會來學校讀大學把修學分修完吧
如今讓我修完大學學分順利畢業
(我應該感謝那位學生👨🎓)
當老師才知道學歷多重要
對我來說從小就不愛讀書
現在卻當起烘焙老師
如今被封為黑暗料理界的邪惡老師
一路走來感受很深
讀高中的時候班導一直鼓勵我
以後有機會把大學學分修完
在此感謝
謝謝醒吾科技大學~
院長,主任,班導,老師及同班同學
一路相挺的貴人~好多好多人
魔法烘焙達人~何國熙
我的故事給高職畢業的學生一個省思吧
各位抱歉應該要講到第八集了
成立小孔明社團
全省教學過的學校43家
成立魔法烘焙小孔明學院社團
團隊27位成員
小孔明的崛起未來的烘焙明日之星
小孔明與我出書了
至今19本20本21本書要出版了
魔法烘焙達人何國熙在記錄人生目標
第八集最終章
無嘴貓長榮航 在 林宣Xuan Li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久違了各位!!!這次回了一趟台北,5天後我又搭回台東了。
這次不小心搭到了Hello Kitty的列車,想說就乾脆來拍一支影片吧!
但因在火車上,擔心吵到其他乘客,畫面上、收音上有些問題希望大家別介意啊~~~
我的FB:https://www.facebook.com/first.travel.x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