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怡宛_尋人啟事》
嗨,有事想問設計發浪的朋友們,不知道你們身邊是否有認識一位叫「戴怡宛」的長髮女孩?如果你剛好認識請告訴她我在找她,因為她有機會贏得一張去坎城露臉的機票!
好,今天不是愚人節,但以上都是我杜撰的!請原諒我擅自為這個要參加 #坎城創意節 競賽的影片寫了一個尋人啟事短文。去年大選之前,曾在社群上看到一個很好玩的「#選舉廣告看板產生器」,由兩個台灣年輕人——電機跨資訊工程師的 沈昇勳 Shen Sheng-Syun 與在廣告公司擔任創意企劃的 劉昱伶 ,在下班時間開發出一個 AI 聊天機器人,透過 FB-messenger 進行合成選舉看板的步驟,很像現在主管在LINE丟訊息給下屬,然後下屬完成之後就回報消息的狀態,模擬得非常自然。
而這個以AI人工智慧製作出來的女孩「 戴怡宛 」正是這個團隊擴編之下的作品!#沈昇勳 說,當初只是單純想去坎城創意節參加「Young Lions 坎城青年創意競賽」,發想過程裡經歷過台灣如此風雨飄搖的2019下半年,更感受到台灣在國際地位上被看見的必要性。我想大家也明白台灣在國際間大國角力與兩岸各種不可名狀的抗力,雖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明明在醫療健保、婚姻平權、開放政府等貢獻都足以作為許多已開放國家標竿,在國際間卻是分外地有志難伸,團隊心想,「如果以國家身份無法被認同,那以一個人的身份,這些成就是否能得到國際組織認可?」
於是團隊將「台灣」徹底擬人化,虛擬出一個身份——「戴怡宛」,並以台灣在 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成就作為編寫基礎,製作成一份經歷非常漂亮的履歷表!2006年從台大政治系畢業,雙主修公共衛生還輔修一個社會系,2009年拿到碩士學位,並發表了「儒家文化在台灣政府中的影響」論文。2009-2013年間擔任立法助理,在「每年與LGBT組織合作提升愛滋篩檢率」、「提升兩性平權意識,男性有25%開始願意做家事」、「編寫氣候變化的教材培訓超過2000位教師」等方面有卓越貢獻。花了四年就當上立法局長,「與藝術家和YouTuber進行宣傳合作,成功提高產前檢查利用率10%」、「建立內政資料開放平臺,超過600萬人次點閱」、「將台灣技術媒合到其他亞洲與非洲國家」等。
她不只有 CV 還有自己的 LinkedIn Profile,甚至還有 FB 個人帳號 #戴怡宛 ,會跟你真實互動。但問題來了,這些內容需要裝進一個外觀看起來極度逼真的人物當中,一切才會真的開始合情合理。於是團隊在在尋找誰能代表台灣時,想到了技術可以給出一個「相貌平均值」的解法,使用 AI 揉合了一萬張台灣人臉,去創造這位能為永續經營目標代言的「永續代言人」。
住在台灣島上的你我心中都有一個「戴怡宛」。沈昇勳說,這個影片不只是參賽作品,更希望真的能將這個虛擬人物成功被某個國際NGO組織看見,像是WHO、無國界醫生、國際特赦組織、國際人權組織、綠色和平等,在這些組織中獲得面試甚至錄取通知,來證實台灣的軟實力能被國際接納!我甚至希望台灣未來如果要製作 AI 機器人的話,能使用 「戴怡宛」 的臉,就讓這位新台灣人到國際組織裡為台灣發聲!
但現在,就先請各位用力轉發這個影片,把這個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團隊送進坎城去吧!
#至於爲什麼姓戴呢去給我看完影片!
#阿想問為什麼論文要寫儒家思想那就去看第一個留言
#DaiyiwanCanHelp #TaiwanCanHelp #畢業設計 #畢業製作
#新一代設計展 #書上設計展 #畢業專題
——
創意企劃:劉昱伶/沈昇勳
整體視覺設計:劉昱伶
網站設計製作:黃威愷、陳育律
LinkedIn、CV:黃威愷、陳育律
資料搜集整合:黃威愷
影片英文口白撰寫與配音:陳育律
中文文案:劉昱伶、黃威愷
動畫製作、AI 模型製作:沈昇勳
特別感謝:
Tricia Ting Lee 、大倫、Kenya Chiou、Chee Lin 、Kelvin Xu
無國界醫生 面試 在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再推一次救援視角
真心推薦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PS.尤其是學測要考醫學系的😏
不要什麼都不懂就在備審資料寫:
我讀醫學系就是為了
成為無國界醫生…之類的贛話XD
#無國界醫生 #救援視角 #MSF
#DoctorWithoutBorders
#學測 #備審 #面試
#醫學 #知識 #健康 #學習
#筆記 #讀書 #讀書帳 #讀書筆記
#醫學生 #醫學系 #日常生活
#見習 #實習 #路障 #醫生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Med #Medicine #Health
無國界醫生 面試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幾天我一直注意日本記者被恐怖份子殺害的新聞...
前兩天的分享也提到,我很佩服這樣為了信念,連生命都不顧的人...
對Kenji來說,他大可躲在自己的國家,透過網路發表文章...
不需要深入危險之地,去報導那些孩子或其他可怕的問題...
他之所以去,我相信不是為錢,也不是為名...
沒有強大的信念支持,怎麼會讓他連死都不怕?
確實,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追求著許多金錢之外(或金錢之上)的信念...
但可惜的是,我自己也常在現實與信念中疑惑或掙扎...
以前我擔任過某個醫學院裡,高中生入學面試的考官...
除了自我介紹之外,最常也最熱門的問題一定是:你為什麼想當醫生?
學生的回答都很制式:
我想要幫助人,我想像史懷哲一樣,我想當個無國界醫生...
我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史懷哲在非洲幹嘛?你知道嗎?
無國界醫生的任務是什麼?你知道嗎?
大部份的人都答不出來...
姑且不論他們的答案是真心的信念,或是補習班的面授機宜...
我想說的是,了不起的人之所以了不起,就是因為他們的成就沒那麼容易辦到...
等到有一天成為合格的醫師後,有太多太多的理由會讓你沒辦法成為史懷哲...
想想家庭,想想孩子,想想房貸,想想自己的貪生怕死,想想自己的惰性...
很多夢想,都真的只會在夢裡想而已...
我反而很希望有學生誠實地告訴我:
就是我爸媽叫我來當醫生的...
我希望畢業後能去幫人家打膠原蛋白賺錢...
至少,醫師是一份穩定的工作...
(不管收入或社經地位是否比不上過去,
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還是同意,醫師是個穩定的職業)
可惜大家都有理想(或不夠誠實),我沒有聽過上述的答案...
那天聽同事說,有醫學生把Peter Fu當做學習的標竿...
其實感動之餘,我也非常惶恐...
如果十幾年前,Peter Fu也遇到考官問我相同的問題...
我還真不知道該回答什麼答案...
"當個救人的外傷科醫師",雖然是十幾年後的現狀...
但或許在當年也只是個矯情的答案~~
我也有自私與懦弱的一面(而且可能是很大的一面)~~
對我來說,會走在醫療這條路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志向...
純粹喜歡這份可以幫助人的工作罷了...
在適合自己的路上一路向前,
或許這也算是一種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