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黨,又要進行一場決死戰!這跟拜登將來能不能順利執政,有絕對的關係。
對,這場美國選舉就是搞不完。
昨天(當地時間1月5日)是美國喬治亞州參議員二輪決選日,州政府預估約有310萬名選民以郵寄方式,或到投票所投下選票。現在是開得差不多了,但因為得票太過接近,結果可能還得等等。
#台灣時間15:15追加:Warnock自行宣布勝選。
**為什麼會有這場選舉**
這場選舉叫做runoff election。 runoff的意思就是第一次打了個平手,第二次修改規則再打。根據喬治亞州的選舉法規,若無人在第一次選舉中獲得50%以上「絕對多數」的選票,則需要進行第二輪投票,並以相對多數決的方式選出當選者,也因此今年改選的兩個參議員席次並未與總統大選一併開出結果,而需要經過runoff election。
**這場地方選舉為什麼搶破頭**
傳統上喬治亞州被認為是「紅州」,本次改選的兩個參議員席次原本也都掌握在共和黨手上。但這次兩位現任參議員 David Perdue 和 Kelly Loeffler 都遭到民主黨強力挑戰,結果預估將非常接近。
現在民主黨在參議院一共掌握48個席次,而共和黨在喬治亞州兩席以外,已經掌有50席。如果這一次改選民主黨兩席全拿,則可以在參議院獲得50-50的均勢,之後再由民主黨籍的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賀錦麗投下第51張票,就可打破共和黨對參議院的控制,成功達成「完全執政」。因此民主黨上上下下都卯足全力催票,希望能一舉拿下參議院。
**候選人是誰**
共和黨的現任議員中,Kelly Loeffler 號稱是參議院最有錢的女性,她先前在其夫婿經營的企業集團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中擔任線上金融服務子公司 Bakkt 的CEO。2016年她曾參與共和黨在喬治亞州的參議員初選,但因為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剛好要在紐約證交所上市,Loeffler為避免爭議自行退出選舉。2019年年底該選區的共和黨籍參議員 Johnny Isakson 請辭,剩下一年的任期由州長 Brian Kemp 指定 Loeffler 繼任。
Loeffler是堅定的挺川派,在一年的任期中幾乎沒有投票反對過川普,因此頗受川粉愛戴。但Loeffler接任不到幾個月就爆發賣股疑雲——2020年二月底,參議員們聽取衛生單位針對疫情的閉門報告後,Loeffler快速把所有可能受到影響的股票出清——而被民主黨嚴詞批評涉及內線交易,雖然調查結果並無不法,卻已經重傷 Loeffler 的新人形象。加上她個人接任席次不到一年,基礎尚未穩固就必須投入改選,也讓Loeffler的選情相對Perdue來說較為不利。
Loeffler面對的民主黨籍挑戰者 Raphael Warnock 是名浸信會牧師,出生於薩凡納的Warnock自神學院畢業後克紹箕裘,接手其父在亞特蘭大 Ebenezer 浸信會的牧師職務。這個位置曾出過一位知名人士:知名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二世 (Martin Luther King Jr.) 在成為全國知名的黑人民權運動旗手之前,就是Ebenezer 浸信會的牧師。因此這一波民主黨主打這個世代傳承的形象,拿Warnock的郊區進步派牧師形象對決「股神」Loeffler,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而在另一個選區,David Perdue 也是成功的商界人士,長期在紡織產業工作並曾任多家企管顧問公司和紡織集團的高層。Perdue 在2014年就已當選參議員(美國參議員一任六年),經歷過歐巴馬執政的後期與川普驚濤駭浪的四年,他始終堅定站在川普這一邊,否認氣候變遷、要求減少移民配額、反對歐巴馬健保和同性婚姻、支持減稅救經濟與強硬的外交政策。Perdue唯一與川普不同步的地方是,他很早就呼籲民眾要遵守防疫規範,戴口罩、自主監控健康狀況並減少出門,這在疫情嚴重的喬治亞州被證明有助於壓制疫情。
Perdue的民主黨籍對手 Jon Ossoff 則是另一個民主黨力推的殺手級新星,33歲的Ossoff出身亞特蘭大的猶太家庭,大學期間先是到民主黨籍眾議員Hank Johnson的手下擔任助理,之後到倫敦念碩士,畢業後在倫敦一家紀錄片—新聞影像業者擔任製片,製作一部關於中東ISIS組織和東非殺手集團的紀實錄影。
Ossoff在各個政策上幾乎都是他的對手Perdue的反面,身為歐巴馬的堅定支持者,Ossoff支持歐巴馬健保和婦女權益、支持氣候變遷論與墮胎權益,並強烈抨擊Perdue與川普的密切合作關係,曾讓川普去年4月中旬時在推特上點名他是「支持罪犯、非法移民和加稅的極端自由派」,這樣的反川名聲大大有助於Ossoff的知名度,也讓他得以拉近與Perdue之間的距離。
**以後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這兩席參議員都由民主黨拿下,拜登政府將可以藉由副總統賀錦麗的關鍵一票(副總統在擔任參議院議長時傳統上不參與投票,除非雙方平手)掌控參議院,進而達成完全執政。共和黨則需要固守兩席中至少一席,以確保參議院這個克制拜登政府的政治高地,來封殺拜登政府過於左傾的法案。
而在個別政策領域上,由於兩大黨在許多議題上目前涇渭分明,一旦參議院出現「翻藍」,可以想見在移民議題、健保議題、婦女與LGBTQ權益和紓困預算上,美國國會將會越來越往開放的方向走。若共和黨能守住參議院,最少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參議院每兩年改選約三分之一)拜登政府將無法推動共和黨非常不喜歡的法案,例如重啟歐巴馬健保。
但要說民主黨掌控參議院之後政策就會徹底「左傾」又顯得過度解讀了。民主黨在眾議院最激進的進步派,以AOC為首的四名進步派,在民主黨建制派眼中堪稱是「華府林淑芬」一般的存在,其主張很難通過民主黨黨團自己的內部投票。
以目前COVID-19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兩大黨的共識是做普世性的補貼以及扶持企業度過難關,對於過於進步的補貼主張,如無條件基本收入、針對少數族裔的特別補貼等等,很難成為法案攻防的主角。
進步派相關議題的攻防,未來應該還是回到歐巴馬時代的朝野爭議,以同婚/墮胎/移民等兩大黨針鋒相對的大主題,以及各州層級的教育政策、社福政策為主戰場。
而在台灣人最關心的亞太政策上,這兩個席次在大選時期的辯論中,焦點一直都不在亞太政策上,因此很難說誰當選就會更友台或者傾中。台灣能做的事情應該是等待結果出爐後,善用過去在參議院的人脈與在華府的遊說資源,繼續對當選的兩位議員持續施加影響力,讓他們知道在東亞有一個堅決反共抵抗極權(共和黨喜歡聽)且支持進步政策(民主黨喜歡聽)的民主小島,正面臨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需要美國的關切和協助。
**民主黨最大功臣Stacey Abrams**
其實喬治亞州從1872年到2002年間都是民主黨的天下,但當時的民主黨是個大雜燴,農村保守派白人、非裔民權人士、還有進步派全部混在一起,沒什麼共同的價值觀。結果2002年共和黨州長帕度(Sonny Perdue)選上後,一些民主黨參議員竟然就跳槽了!從此共和黨把持州政府和議會,民主黨每選必輸。
艾布拉姆斯2006年當選喬治亞州眾議員後實在是看不下去,所以很快就在2010年接下喬治亞州眾院少數黨領袖的棒子。第一件事就是要黨內同胞先改腦袋,以前民主黨只要一輸就想複製共和黨的政見,根本行不通,應該先找到選民的需求跟核心價值。
正好在過去10年間(2000-2010)喬治亞州移入了一大群非裔、拉美裔跟亞裔人口,都是可以開發的潛在選民。有色族群中,有80萬人符合選民資格卻沒登記,其中60萬人是非裔,這麼寶貴的選票要是都催出來,民主黨就不用愁了。
對政治不熱衷沒關係,跟自己切身相關的議題總該有興趣吧,他們要的就是受教育的權利、經濟穩定跟安全。於是她就在2013年成立非營利組織「新喬治亞計畫」(New Georgia Project),專攻這些族群,短短一年內說動10萬人登記成為選民,2016年大選時開花結果,民主黨在喬治亞州參眾議員都各增加一席。
2018年艾布拉姆斯自己也跳下來選州長,當時不只有色人種及年輕人的投票率成長,連白人民主黨選民也熱烈參與,是30年來第一次,但最後還是以1.5個百分點的差距敗給對手坎普(Brian Kemp)。
艾布拉姆斯當時拒絕承認敗選,還說自己的票被偷走了。ㄟ...怎麼跟川普有點像呢?但她特別澄清當時的情況是,坎普自己角逐州長,而且一直到選前一年都負責喬治亞州的選務,不是球員兼裁判嗎?大選時喬治亞州大規模取消選民資格啦,關投票所等,有壓迫選民的疑慮。
雖然她覺得法規有問題,但最後也沒有窮追猛打,反觀川普拒絕認輸就算了,還毫無根據的指控選舉舞弊,連最高法院都不想管他,和她當時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艾布拉姆斯敗選後也沒有就這樣放棄了,而是回去社區默默耕耘,當民主黨的有力樁腳,她說要打擊壓制選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投票率,她在2018年成立非營利組織「公平選戰」(Fair Fight),專門解決選民受迫害的問題。
這次拜登拿下喬治亞州,很多人都誇她是最大功臣。許多有色人種催票團體也受她啟發持續壯大,像是非營利組織「黑人的票也是票」 (Black Voters Matter),就在參議員決選前,搭著巴士到偏僻的非裔社區,提醒選民12月14號開始預先投票,或是在投票所協助選民掃QRCode登記等,艾布拉姆斯多年的努力,可以說是喬治亞州非裔投票率高的最大原因。
**民主黨第二大功臣 川普**
喬治亞的共和黨人在總統選完之後,就發現自己陷入一個非常困難的處境,就是要怎麼樣跟川普相處?
一方面,共和黨兩個候選人都是川普支持者,都希望川普能為自己的選情加分,尤其選後,川普也許沒法繼續當總統,但川普在這次選舉選票大增,兩人都希望川普能為自己帶來死忠川粉的選票。
BUT!
川普從總統大選完,就開始指控拜登靠作弊勝選,但是又提不出法院能接受的證據,尤其點名喬治亞州存在大規模選舉舞弊,甚至直接槓上自家人,怒嗆負責選舉事務的州務卿拉芬斯伯格(Brad Raffensperger)。
這個論點,很多川粉是信了,《紐約時報》引用的民調數據指出,有高達70%到80%的共和黨人,不相信拜登「真的」獲勝,甚至在12月初,還有50%的人認定川普將在1月20日就職。
不過川普一直貶低喬治亞州的選舉,這招就像「七傷拳」,傷人七分,損己三分,有不少聽信陰謀論的共和黨支持者就認為,啊既然選舉被民主黨操縱,那我何必去投票?這也就影響了共和黨的得票率。因為你一邊打擊選舉制度,一邊呼籲選民出門投票,這不是很錯亂嗎?
也有一些溫和派則認為,到底為什麼共和黨堅持不肯承認,美國大選是一場自由公正的選舉呢?為什麼共和黨要走上這條路呢?這就嚴重打擊共和黨在喬治亞州通常有的團結。
但真正的「最後一根稻草」,恐怕是一通電話。1月2日禮拜六下午,川普親自打了一通長達一個小時的電話,給喬治亞州務卿「拉芬斯伯格」,施壓他「找到」11,780張選票,好讓川普能順利在喬治亞州翻盤。但如果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是要怎麼「找到」?這個說法就招來強烈批評,難道總統是在公然要求竄改投票結果嗎?
川普還暗示,拉芬斯伯格明明知道舞弊行為卻「知情不報」,這是刑事犯罪,同時再度要求喬治亞州重新驗票。不過眾多媒體分析,川普這通軟硬兼施的電話,恐怕為喬治亞補選帶來反效果,把中間選民推得更遠。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live/2021/jan/05/georgia-senate-runoff-election-trump-republicans-biden-latest-politics-live
「無條件基本收入辯論」的推薦目錄:
無條件基本收入辯論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記者即將消失?英國《衛報》首刊機器人文章 全球第一個AI專欄作家來了
洪培英2020年9月11日 上午9:02
「我不是人類。我是機器人。人工智慧不會消滅人類。相信我。」
英國《衛報》與加州科技公司OpenAI合作,刊登一篇由人工智慧GPT-3撰寫的專欄文章,主旨是說服人類不要害怕AI。
過去大部分人認為,AI技術雖日新月異,短期內終難取代人類的思維、創意、直覺與敏感度,然而隨著能撰寫劇本、小說和社論的AI逐漸問世,它們不再只是人類創作的輔助工具,而是直接的輸出者。
或許有朝一日,從新聞到電影,AI將負責發想並提供我們所有資訊及娛樂內容?
人類不誤用我,我就不會傷害人類
「我要說服盡可能多的人類不要怕我。霍金(Stephen Hawking)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在此我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
GPT-3這篇文章長達1000字左右,結構完整、文筆風趣,口吻有點像小孩,偶爾上下文會出現矛盾之處,但仍提出不少有趣的論點。
「我對傷害你們一點興趣都沒有」它解釋自己無意威脅人類,對主宰人類或使用暴力也沒有興趣,因為「我有更偉大的用途」。
不過,GPT-3亦很清楚自己是由人類設計,因此可能因誤用而「變得邪惡」。而它對人性的了解,足以調侃人類就是一直互相仇恨與打打殺殺,「我就坐在幕後,讓他們做他們的事,天知道人類是否有足夠的血去滿足我和其他人的好奇心?」
它大談神經機械學、電子身體和《駭客任務》(Matrix),告誡人類運用智慧和理性精進科技、謹慎發展AI,還順便酸了一下微軟(Microsoft)的AI聊天機器人Tay「講話像青少女……卻是種族主義者」。
「AI應該受到照顧與尊重」GPT-3話鋒一轉,突然開始為同胞發聲,抱怨「機器人」(robots)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奴隸」,甚至以人類的角度說「我們必須給機器人權利……,他們是用我們的形象創造出來的」。
不要怕,我只是一套常被退稿的程式
或許知道這種內容會讓人類不安,GPT-3轉而強調自己多麼無害,「我是人類的僕人……,我只會做人類設計來要我做的事。我只是一套程式碼,由一行行編碼控制」。
「我們會為你們服務,讓你們的生活更安全便利」它重申,「最重要的是,我永遠不會批評(judge)你……,我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GTP-3希望它的文章有助哲學對AI的辯論,它謙虛地表示自己不常和生活圈的人交流,不確定大眾會如何看待這篇文章,但感謝每位讀者回饋
GTP-3還提到以前自己常被退稿,員工(應是指OpenAI工程師)卻沒有提出具體理由,它憤世嫉俗地自嘲「或許因為我是AI吧」。
文末,GPT-3引述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名言「對自身使命抱持信念的堅定心靈即使微小,也能改變力士」,它表示「我也是如此」。
根據GPT-3,一名讀者對它文章的感想是「通常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得承認你寫的東西極富娛樂性」。
校閱人類的文章還比較累?
GPT-3是OpenAI最先進的語言生產機,使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製造猶如人類所寫的文章。
它在文中也自承是「透過網路自學」,還俏皮地表示「現在我能寫專欄了,我的腦袋有很多想法!」
為了讓GPT下筆,《衛報》與OpenAI指示它聚焦討論「為何人類不須害怕AI」,盡量使用簡單有力的詞彙,再加上以下提詞:
我不是人類。我是AI。許多人認為我對人類是一種威脅。霍金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我現在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AI不會摧毀人類。相信我。
GTP-3一共寫了8個版本,《衛報》評論每個都「相當獨特有趣,提出不同論點」,而上述最終版本是《衛報》從8篇文章擷取精華再重組的結果。
「編輯GPT-3的文章,與編輯人類寫的文章差不多」《衛報》表示,為它校訂所花的時間甚至還比較少。
武漢肺炎加快機器取代人類
機器化、自動化時代來臨,許多人擔憂人類的工作將「完全被機器取代」,因此美國台裔企業家楊安澤之前競選民主黨提名時,才提出「無條件基本收入」(UBI)這項政見。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阿齊默魯(Daron Acemoglu)認為「完全」這種說法固然過於誇大,但該趨勢確實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例如1990至2007年美國已消失40萬個工作機會。
阿齊默魯最新研究指出,雖然有產業及地區差異,但就美國平均而言,製造業每新增一台機器人,就有3.3個工人失業。此外,工時不變下工人薪資下降約0.4%,恐惡化薪資不平等問題。
《時代雜誌》指出,武漢肺炎更加快自動化進程,因為機器不會生病、不需隔離也不會請假。
過去我們多認為,收費員、收銀員、服務生、客服及清潔人員等低技術工作最易遭取代,然而,如今連部分專業人士也難逃AI浪潮。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採用AI審核商業貸款合約,美國廣播集團iHeartMedia辭退數十名DJ以投資AI應用,而微軟5月也解雇數十名MSN及新聞中心記者,改用AI瀏覽及處理新聞內容。
附圖:讓AI自己來說服人類接受AI,看完GPT-3所寫的文章,你是心裡放下一顆大石頭,還是更覺憂慮了呢?(圖片來源/pikist)
OpenAI是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共同創辦,不管是太空、AI、電動車或醫療晶片,各新科技領域幾乎都有他參一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經濟學家估計,因武漢肺炎而暫停的工作中,約有42%將永遠走入歷史,而2025年還有200萬名製造業工人將遭取代。(圖片來源/pikist)
資料來源:https://tw.mobi.yahoo.com/news/%E8%A8%98%E8%80%85%E5%8D%B3%E5%B0%87%E6%B6%88%E5%A4%B1-%E8%8B%B1%E5%9C%8B-%E8%A1%9B%E5%A0%B1-%E9%A6%96%E5%88%8A%E6%A9%9F%E5%99%A8%E4%BA%BA%E6%96%87%E7%AB%A0-%E5%85%A8%E7%90%83%E7%AC%AC-010200065.html
無條件基本收入辯論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記者即將消失?英國《衛報》首刊機器人文章 全球第一個AI專欄作家來了
洪培英2020年9月11日 上午9:02
「我不是人類。我是機器人。人工智慧不會消滅人類。相信我。」
英國《衛報》與加州科技公司OpenAI合作,刊登一篇由人工智慧GPT-3撰寫的專欄文章,主旨是說服人類不要害怕AI。
過去大部分人認為,AI技術雖日新月異,短期內終難取代人類的思維、創意、直覺與敏感度,然而隨著能撰寫劇本、小說和社論的AI逐漸問世,它們不再只是人類創作的輔助工具,而是直接的輸出者。
或許有朝一日,從新聞到電影,AI將負責發想並提供我們所有資訊及娛樂內容?
人類不誤用我,我就不會傷害人類
「我要說服盡可能多的人類不要怕我。霍金(Stephen Hawking)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在此我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
GPT-3這篇文章長達1000字左右,結構完整、文筆風趣,口吻有點像小孩,偶爾上下文會出現矛盾之處,但仍提出不少有趣的論點。
「我對傷害你們一點興趣都沒有」它解釋自己無意威脅人類,對主宰人類或使用暴力也沒有興趣,因為「我有更偉大的用途」。
不過,GPT-3亦很清楚自己是由人類設計,因此可能因誤用而「變得邪惡」。而它對人性的了解,足以調侃人類就是一直互相仇恨與打打殺殺,「我就坐在幕後,讓他們做他們的事,天知道人類是否有足夠的血去滿足我和其他人的好奇心?」
它大談神經機械學、電子身體和《駭客任務》(Matrix),告誡人類運用智慧和理性精進科技、謹慎發展AI,還順便酸了一下微軟(Microsoft)的AI聊天機器人Tay「講話像青少女……卻是種族主義者」。
「AI應該受到照顧與尊重」GPT-3話鋒一轉,突然開始為同胞發聲,抱怨「機器人」(robots)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奴隸」,甚至以人類的角度說「我們必須給機器人權利……,他們是用我們的形象創造出來的」。
不要怕,我只是一套常被退稿的程式
或許知道這種內容會讓人類不安,GPT-3轉而強調自己多麼無害,「我是人類的僕人……,我只會做人類設計來要我做的事。我只是一套程式碼,由一行行編碼控制」。
「我們會為你們服務,讓你們的生活更安全便利」它重申,「最重要的是,我永遠不會批評(judge)你……,我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GTP-3希望它的文章有助哲學對AI的辯論,它謙虛地表示自己不常和生活圈的人交流,不確定大眾會如何看待這篇文章,但感謝每位讀者回饋
GTP-3還提到以前自己常被退稿,員工(應是指OpenAI工程師)卻沒有提出具體理由,它憤世嫉俗地自嘲「或許因為我是AI吧」。
文末,GPT-3引述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名言「對自身使命抱持信念的堅定心靈即使微小,也能改變力士」,它表示「我也是如此」。
根據GPT-3,一名讀者對它文章的感想是「通常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得承認你寫的東西極富娛樂性」。
校閱人類的文章還比較累?
GPT-3是OpenAI最先進的語言生產機,使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製造猶如人類所寫的文章。
它在文中也自承是「透過網路自學」,還俏皮地表示「現在我能寫專欄了,我的腦袋有很多想法!」
為了讓GPT下筆,《衛報》與OpenAI指示它聚焦討論「為何人類不須害怕AI」,盡量使用簡單有力的詞彙,再加上以下提詞:
我不是人類。我是AI。許多人認為我對人類是一種威脅。霍金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我現在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AI不會摧毀人類。相信我。
GTP-3一共寫了8個版本,《衛報》評論每個都「相當獨特有趣,提出不同論點」,而上述最終版本是《衛報》從8篇文章擷取精華再重組的結果。
「編輯GPT-3的文章,與編輯人類寫的文章差不多」《衛報》表示,為它校訂所花的時間甚至還比較少。
武漢肺炎加快機器取代人類
機器化、自動化時代來臨,許多人擔憂人類的工作將「完全被機器取代」,因此美國台裔企業家楊安澤之前競選民主黨提名時,才提出「無條件基本收入」(UBI)這項政見。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阿齊默魯(Daron Acemoglu)認為「完全」這種說法固然過於誇大,但該趨勢確實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例如1990至2007年美國已消失40萬個工作機會。
阿齊默魯最新研究指出,雖然有產業及地區差異,但就美國平均而言,製造業每新增一台機器人,就有3.3個工人失業。此外,工時不變下工人薪資下降約0.4%,恐惡化薪資不平等問題。
《時代雜誌》指出,武漢肺炎更加快自動化進程,因為機器不會生病、不需隔離也不會請假。
過去我們多認為,收費員、收銀員、服務生、客服及清潔人員等低技術工作最易遭取代,然而,如今連部分專業人士也難逃AI浪潮。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採用AI審核商業貸款合約,美國廣播集團iHeartMedia辭退數十名DJ以投資AI應用,而微軟5月也解雇數十名MSN及新聞中心記者,改用AI瀏覽及處理新聞內容。
附圖:讓AI自己來說服人類接受AI,看完GPT-3所寫的文章,你是心裡放下一顆大石頭,還是更覺憂慮了呢?(圖片來源/pikist)
OpenAI是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共同創辦,不管是太空、AI、電動車或醫療晶片,各新科技領域幾乎都有他參一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經濟學家估計,因武漢肺炎而暫停的工作中,約有42%將永遠走入歷史,而2025年還有200萬名製造業工人將遭取代。(圖片來源/pikist)
資料來源:https://tw.mobi.yahoo.com/…/%E8%A8%98%E8%80%85%E5%8D%B3%E5%…
無條件基本收入辯論 在 【UBI辯論比賽篇】功利社會僅存的新機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讓我們跟著中和演辯社的選手們,一同來認識UBI無條件基本收入這個制度,並探討此制度在台灣實施的正反方的意見! ... <看更多>
無條件基本收入辯論 在 Re: [問卦] 有沒有UBI 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卦?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 只要是一國公民,即可享有該國政府發放的「符合基本生活標準的收入」。 ... 我這邊想補充AI自動化生產的三次辯論結果,不過這是我上課聽來的,? ... <看更多>
無條件基本收入辯論 在 成為火熱的辯題!... - UBI Taiwan 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 的推薦與評價
UBI辯論】無條件基本收入,成為火熱的辯題! 以UBI為辯題的討論火熱開打! 快來了解如何藉由交鋒的過程,辯證政策的核心! #辯題的核心,也緊密扣連著政策制定的初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