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到家,孩子們就等不及地奉上母親節的驚喜。
大女兒尾隨著我上來,給了我愛的卡片與五擇二許願兌換券。小女兒則是自製驚喜包,放了她喜歡的玩具、小錢包、貼紙等小物,要求我「貌似驚喜」地拆開。小兒子據說在冰箱裡放了小蛋糕與卡片等著我發現,但卻是拿了一束包裝精美的康乃馨來給我。
至於老大,現階段人生目標只有追求「看起來很酷」的人,當然是沒有準備、完全展現真我就是對媽媽最好的交代,顯然已經對此節日無感。
看到商周前同事佩修在母親節前夕寫的這篇,感觸很深。曾經我也是一個愧疚感極深的媽媽-----周末帶孩子去辦公室加班是家常便飯、常常比狗還要累,遑論早起做早餐、天天夜歸,還好婆婆都會餵飽孩子,反而是孩子知道都不按時吃飯的我晚上9點才進門肯定還沒吃,還要招呼我快來吃這個;哄睡、講故事的時候,連3歲不到的孩子都會問我:馬咪等一下等我們睡著,你還要去隔壁(房間)打稿子嗎?
雖然記者工作的彈性讓我可以不用請假就參加各種校外教學,但是面對班親會、園遊會、運動會,孩子數量高於平均值的我,依然無法給每個孩子專注且專屬的陪伴時間,總是帶著歉意跑班,對每班的老師說抱歉再抱歉,女兒的班陪半個小時後再跑到兒子的班,而大孩子也知道我總是給幼兒園的孩子最多的陪伴時間,因此他們總是殷殷地提醒:馬咪,我排在10點顧攤位,你一定不要忘記、或是老師說班親會最晚8點半會結束,馬咪你真的來得及嗎?或是,這一次的校外教學在禮拜二耶,你是不是禮拜二早上都要開會,那還能去嗎?...........
還好,我的孩子們都很體諒,也會很驕傲地跟同學分享:我媽媽是記者、我媽媽有寫書喔、我媽媽有再教小孩理財喔......
前年決定離開記者無限迴圈截稿無極限的工作模式。我成了一個周間天天做早餐的母親,為兒子做便當的媽媽,早晨6:50叫醒老三吃早餐、7:00叫醒老大、7:05送老三去球隊、7:30叫老二起床綁頭髮、吃早餐、8:10叫老四起床綁頭髮、上學.......即使睡眠不足也依然堅持,因為,我自己明白:做這些無非是一種自我救贖,彌補過去我力不從心、錯過的那些時光。作為母親小小的願望就是「孩子吃飽穿暖出門、開心上學去」,如此而已。
一路走來,總是有很多幸運,還好有神隊友婆婆的幫忙,可以讓我在無法分身的時刻,張羅孩子的大小事。所以,婆婆媽媽們母親節禮物千萬不能忘!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