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疫苗5猝死 接種意願大幅降低
蔡政府應公開風險資訊 提供完善救濟管道!
高端疫苗傳出第五例死亡個案,國人對於高端疫苗的安全性產生疑慮,連帶影響施打意願。雖然陳時中堅稱沒有出現緩打潮,但是衛福部的「疫苗接種統計資料」,就顯示高端疫苗的接種人次逐日下降:
👉8/23 接種 167268
👉8/24 接種 112882
👉8/25 接種 59450
👉8/26 接種 48327
在爆出死亡個案後,25日的接種人次,直接下降將近五成,26日又再減少1萬人,國人對高端疫苗的擔憂,難道蔡政府視而不見嗎?
最令人無法接受的,就是CDC態度消極,不斷拿等待司法相驗來搪塞國人,更用糖尿病史、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等等理由,來淡化高端疫苗與猝死個案之間的關聯性。💢 💢 💢
要知道高端疫苗本來就沒有經過三期試驗,陳時中部長自己都親口承認,高端疫苗的防護效力不明,國人之所以願意施打,就是因為衛福部掛保證高端疫苗安全無虞,但是如今卻發現,施打高端疫苗依然存在嚴重的後遺症,甚至有猝死風險,恐怕會讓國人更加不願意施打高端!
我們也注意到,目前國內接種疫苗的受害救濟制度不足,因為疫苗與猝死之間的因果關係難以證明,導致許多家庭痛失家人,卻無法得到政府救濟,我們希望蔡政府對高端疫苗造成的猝死事件不要掉以輕心,CDC應該:
📌針對所有嚴重不良事件以及猝死個案,進行徹底調查,將高端疫苗風險,與不適合施打族群的相關資訊,公開透明的告知全民
📌蔡政府應盡速針對大規模施打新冠疫苗另外設立相應的審議小組與救濟基金
📌審議從寬、從速,採無過失補償責任
📌只要有施打事實與不良反應即予補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社福衛環委員會針對婦產科醫師荒的專題報告質詢衛生署長邱文達及法務部。林佳龍委員表示台灣要參考北歐「不責難醫療補償制度」,大膽的向前行跨過這醫病和諧關係這一關,成為現代進步的社會。 林佳龍委員表示,在台灣最重要的社會資本是信任,如果醫病關係建立在懷疑、利害的基礎上,而最後走上法...
無過失補償 在 高思博 A P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打疫苗和晚上銅牌戰都好緊張
#政府的疫苗救濟在哪裡
透過政府預約系統,我今天也施打第一劑疫苗。跟很多人一樣,準備要接種的心情,老實說是有點緊張的,擔心會不會有嚴重的副作用,我想這也是一些人至今不願接種疫苗的原因。
針對接種後的副作用,目前國際上已經有25個國家設置「特別補償機制」,採用「無過失補償」方式,由政府負擔起補償責任,提供及時、完善的疫苗救濟制度。但回頭看看我們政府做了什麼?
目前接種疫苗後的死亡人數已經來到535位,嚴重不良事件有1,786件,非嚴重不良事件2,250件。但政府只準備2.1億元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今年也只編列了1,684萬的預算,根本就不夠因應,顯然政府根本沒有把這件事看得多重要。
另一方面,政府的救濟機制除了要拖很長的時間外,更需要民眾舉證,根本就是加重民眾的心理與經濟負擔。政府應該參考其他先進國家作法,採 #無過失補償責任,只要有施打事實與不良反應,即予補償;死亡、傷殘結果是否與疫苗相關,可採推定的因果關係從寬認定。
政府不能只是一直呼籲大家接種疫苗,更要準備好面對接種疫苗後的各種狀況,而不是像現在 #預算編不夠 、 #申請流程冗長 ,完全沒有一點準備。
最後,祝大家都健康平安,我要來觀察我是疫苗認證的老人還是年輕人了!
無過失補償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救濟制度緩不濟急 國民黨三點建議 讓國人施打疫苗不擔心
為了對抗新冠疫情,全台上下都努力推動疫苗覆蓋率,但是我們卻發現,疫苗接種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事件數,也急速增加,統計至7/27:
📌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累計3,732件
📌其中嚴重不良事件為1,657件
📌施打疫苗而死亡的人數竟高達519人
💢蔡政府根本沒有建立新冠疫苗不良事件的救濟管道
現在民眾除了自行疫苗險,就只能自行向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申請救濟,相關救濟機制非常冗長、審定方式也過於嚴苛,整體救濟時程恐長達一年,許多民眾根本就得不到幫助。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規模不足
蔡政府明顯低估了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風險,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的預算編列過低,目前基金規模只有2億1533萬元,但是新冠疫苗接種的不良事件,如果要全部給付,最高恐怕要有70億經費,現在的救濟基金根本沒辦法因應。
增加疫苗覆蓋率是正確的政策,但是政府更應該同步提升國人施打疫苗保障,讓人民能夠安心,因此國民黨提出三點呼籲:
1⃣政府另行設立審議小組與基金,避免排擠原有常規疫苗救濟申請,提高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者的權益保障。
2⃣縮短審議流程與時間,不要讓人民擔心接種疫苗後,還需另籌醫療費用,避免加重國人心理及經濟負擔。
3⃣審議原則應「從寬」,採「無過失補償責任」,只要有施打事實與不良反應,即予補償。
死亡、傷殘結果是否與疫苗相關,可採推定的因果關係從寬認定。由政府承擔更多責任,也讓國人施打疫苗意願更提升。
國民黨強調,政府要「衝高疫苗施打率」,讓預防接種成為「必然事件」,民眾配合施打疫苗缺乏選擇權,絕不可將救濟、補償責任推給民眾自理,相關救濟制度不能遇到再補。
無過失補償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社福衛環委員會針對婦產科醫師荒的專題報告質詢衛生署長邱文達及法務部。林佳龍委員表示台灣要參考北歐「不責難醫療補償制度」,大膽的向前行跨過這醫病和諧關係這一關,成為現代進步的社會。
林佳龍委員表示,在台灣最重要的社會資本是信任,如果醫病關係建立在懷疑、利害的基礎上,而最後走上法院,是對台灣寶貴資產的一大傷害。林佳龍委員指出,目前產生醫師荒有所謂「五大皆空」,意旨內、外、婦、兒、急診等缺少足夠的醫師,深究優秀的人才不想從醫的原因,是因為工作非常辛苦,薪水又少,且醫病糾紛相當多。關鍵在於醫療傷害中過失的賠償制度影響整個醫界懸壺濟世的意願,這個議題長期來學界、法界有非常多的討論,其他的國家如北歐、日本等也有豐富的經驗可參考,如日本厚生省所頒佈無關對錯的補償制度,並從婦產科做起,台灣的文化跟醫療體系與日本相似,是否可以做為台灣借鏡參考?衛生署官員回答林委員日本一開始由醫師公會使用基金的方式來做醫療糾紛補償,而北歐國家因為是採公醫制為主的國家,政府辦理醫療院所,所以是從公務預算來支付醫療糾紛賠償。
會中,林佳龍委員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葉光芃醫師表達意見。葉醫師表示,當初日本婦產科醫師給政府很大的壓力,政府才實施無關對錯的補償制度,馬總統在四年前也提出相同的政見,但四年過去了都還沒做,也看不到探討原因的初步的輪廓。葉醫師指出,北歐採用不是非常大的成本,卻獲得非常大的醫藥品質。台灣的醫藥責難的系統結果就是讓醫療傷害數字都被掩蓋,台灣可以參考北歐「不責難醫療補償制度」,透過成立醫療事故補償的病人保險協會,當病患發生醫療傷害,可由醫療人員協助病人呈報,啟動補償,減少醫療訴訟,讓醫師免於訴訟之苦,當不幸事件發生時,醫師也會勇於認錯,甚至協助病患取得補償。
林佳龍委員要求衛生署及法務部應該回應社會醫界的要求。
邱署長答詢時表示, 醫療糾紛的處理的確影響到醫師荒,目前衛生署的作法是仿效藥物救濟及疫苗救濟先從生育救濟做起,最高額度兩百萬,但直至目前為止還沒有請求的個案。衛生署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醫療賠償的精神並不是著重金錢給付的多少,而是在追求真相與道歉,更希望醫師開誠布公跟病人家屬去解釋。目前辦法還沒公告,委員會組成後,從今年一月一日發生的生育個案都可請求。
林佳龍委員接著詢問法務部,有關醫療過失限縮在故意跟重大過失來處理醫療糾紛難道有這麼困難嗎?法務部回答林委員,目前有過失就要處罰,若限縮只在重大過失,會影響到整個體系,法務部在六月下旬七月上旬將召開公聽會整合大家意見再做制度上的調整。林委員表示,政府改革速度太慢了,醫療傷害無過失(或稱不責難)補償制度高峰會請來的是全世界的專家,大家都提出了世界前進的作法,在基層這個問題困擾所有醫生,台灣要大膽的向前行要跨過這一關成為現代進步的社會。
林佳龍委員也為台中的醫院請命,台中的醫院因為管理維護良好,致使急重症的病床增加,婦產個案也急遽增加,病患喜歡到這家醫院就診一定是醫院管理特別良善,但對於增加病患總額的醫院要負擔更多風險卻沒有任何制度來鼓勵或補助。衛生署承諾會針對此議題研議如何獎勵經營績效優良的醫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Dt2vOqa03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