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權缺席 誰來扮防疫黑臉
陳秀鳳/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台北市)
去年十二月卅日閣揆蘇貞昌出席防疫周年記者會,觀賞紀錄片「我們」首映;映後致詞表示:「這個影片裡面我覺得還少一段,我們這麼多記者朋友長年以來在第一線,應該把記者朋友這麼認真的堅守崗位、詳實的報導,讓全世界看到」。
傳播典範中,記者主要工作,是代替民眾前往事件現場,或接觸當事人,將真相及其代表意義,透過報導呈現於大眾。然而,當指揮中心記者會社群直播介入,不但縮短消息來源與閱聽人間距離,傳播過程亦出現政府記者會從未出現的高聲量「噪音」。
過去一年,隨著疫情變化,指揮中心「守護台灣」形象深植民心,網友評論漸漸轉向現場記者提問內容、語調、措辭,甚至穿著,及「有沒有禮貌」和「有沒有報名字」;這種情況尤以去年三一七有記者提問質疑「政府是否因為控制篩檢量,營造沒有社區傳播的假象」達到最高峰。
從直播記者會畫面觀看,當時提問記者沒有報姓名,也沒有出現在鏡頭,但根據筆者研究訪談得知,記者會一結束,這名記者手機收到蜂擁而至訊息,提醒她快關掉臉書等社群媒體,但家人小孩照片還是迅速被肉搜出來,甚至有人揚言對她不利,讓她崩潰痛哭。事後調查,有網友第一時間將這名記者提問內容打成逐字稿上傳臉書,並點名記者,迅速獲得超過四千人次以上分享。
這件事對記者採訪生態、網友言論走向產生「定錨」作用。往後,社群媒體「放大」記者傳播行為案例不斷發生,只要到記者提問時間,網友評論焦點都在記者一舉一動,在記者圈起了寒蟬效應。
提問,是記者的天職。觀察指揮中心Youtube直播平台聊天室,充斥著 「不要再問了」、「讓阿中部長休息好嗎」、「統媒」、「紅媒」、「白癡記者」等謾罵字眼洗版,甚至要求採取固定座位實名制記者,提問要報出所屬媒體和姓名。在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現在,這種社群霸凌威力,從線上到線下,有網友因「不滿意」記者提問,甚至追到媒體組織或個人社群,直接打電話謾罵或留言攻擊。
這場由政府主導的防疫戰爭,透過每天直播記者會,政府掌握主動話語權與詮釋權,表面上看似公開透明,加上先前疫情控制不錯,指揮中心變成救台灣的「好人」,本應站在權力對面的提問記者,變成愚蠢或唱衰台灣的「壞人」,再加上社群霸凌、帶風向,導致科學討論停滯,媒體被削弱監督力道,許多公衛專家也不敢公開發言,嚴重壓縮公共討論空間。
隨著防疫戰爭破口愈來愈多,誠如一位受訪記者所言:「疫情指揮中心或許沒有做得不好,但記者的角色是督促你更好,如果我們只會說你好,那有網軍就好了。」
民主國家權力向哪一方過度傾斜,都是危險的!沒有人要為難台灣、更沒有人要唱衰台灣,因為病毒蔓延了,沒有人是局外人。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焦點 訪談 逐字稿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柯文哲的網軍,大概是首次入侵ptt的最大宗.
他們不只把風向帶去挺柯,挺柯以後順便引去挺韓,然後是帶起一股對本土的仇恨,無上限的教訓民進黨政府.
我觀ptt近年發生的質變,百分之百可以確定,是從柯文哲和Kofan開始的.
那時的「兩岸一家親」風向很有趣,除了有秦楊聲稱要拍兩岸一家親的電影,強調是省對省的愛情故事,還有在市長選舉前夕,涂們在金馬獎上大喊「高興來到中國台灣當頒獎嘉賓,並感覺到兩岸一家親」,滿街四處跑的兩岸一家親宣傳車,可惜,還是喚不回人們醒覺的意識.
只要看一下這個時序的ptt,就能知道是怎麼回事.
舉凡任何天災,或者政府部門疏失,都會是這股被操作的厭憎,如聖甲蟲鑽進埃及人的傷口,任何瑕疵並能放大並且血流如注,好比南部發水災,上傳了一堆中國水災的假影片,人們大肆嘲諷,好似在踐踏什麼境外之地似的,有用了15年ptt的鄉民忍不住跳出來說話,他說以前莫拉克風災,大家都在相約救災、集氣,捐物資,交換訊息,現在不知為何都在「幸福城市、自己愛選死好、老天有眼、德不配位什麼的都出來了」.
神父個人,看到Kofan洗的風向頗為驚異,好像過去沒有參與過八卦版的人寫出來的東西,比如別人談到鄭南榕,就盛讚朱高正,直接竄改了民進黨的歷史,用來怒罵姚文智,民進黨是法西斯.
更有甚者,說鄭南榕如果在世,一定會成為沈富雄或者施明德,被罵做是背骨,這些人,捧柯已經捧到去搬別人的神主牌了.
到了言論自由日,稱鄭南榕沒什麼貢獻,造成公共危險,還說是妻子點火害死丈夫,這般荒謬的話來.
並還是老招數一般,學柯文哲那樣「他們自己做死的」、「自己害死自己」,講鄭南榕過往被黨外人士檢舉入牢的經歷,說是民進黨陷害自己人,又利用鄭南榕,事實上,神父寫篇文,說明民進黨那時還沒成立,而且主謀是國民黨政府.
神父本來不想發文的,畢竟曾經立下過約定,母豬教不滾不回ptt,不過為了鄭南榕,還是開個56上去解釋個一番.
Kofan在ptt的所作所為,有如鳩佔鵲巢,連母豬教主都看不下去,這傢伙,一開始跟著一起吶喊挺柯,後來又反柯粉不反柯,但是呢,Kofan網軍肆虐ptt太過劇烈,他也忍不住,大罵柯糞.
Kofan過往帶起的論述,例如兩岸一家親=實質強台,柯文哲=台獨,一邊又好罵台獨吉娃娃,有事沒事就攻擊台灣獨立,柯文哲本身也很會說謊,說什麼打柯=倒英,自稱「只有我是會說真話的人」,然後操著乞丐皇帝的論調,「所以我每次講,還是要看《武狀元蘇乞兒》,如果皇上英明神武、國泰民安,鬼才要當乞丐,每次人家問,我都這樣回答,不要防備柯文哲,我現在只是丐幫幫主而已.」合理化自己對社會的負面行為,責歸民進黨政府,怎麼看,這些論述,都是在抄襲鄉民的文化而已,不過拿來做為親中政客的開脫之詞,不久,就被韓國瑜拿去用.
那時候,這些Kofan,瘋狂狩獵吳音寧,進攻質詢的北市議員,把曾經批判過柯文哲的議員,做起了柯黑議員名單,要其他人去抵制他們,又習慣在政黑板操作民調,推文當投票,然後計算後成為了「網路民調」,被中國時報拿去用,帶現實社會的風向.
那時,還有人公然在ptt上徵人,徵Kofan參加訪談和直播節目,到後面還有算什麼時薪價碼,沒多久,一隻隻奇怪的柯粉名人被捧了出來,儼然就是個產業鏈了.
阿,順道一提,我還看到當時吳崢,因為拒簽認同卡,被發到版上噓爆,這些巨奸選民,居然對著他意識檢查,公開這樣罵著,「時代力量是否支持以下四個理念,1. 廢死2. 台獨3. 同婚4. 廢核」,稱,「你們(時代力量)是完全站在年輕人和柯文哲的對立面」,就可以看到這些Kofan網軍已經完全想像自己是一種政治正確,是ptt的主流了,敢公然質疑別人的信念,不禁令人想問,柯文哲原本是代表什麼東西?他用什麼口號去欺騙選民?說自己跟大家一樣進步?
這些人到底是從哪裏來?要帶其他人往哪裏去?他們是原生居民?還是境外勢力?如果是ptt原來的自然使用者,他們是如何被洗腦的?從洪仲丘到現在,從太陽花和1985到柯文哲.
柯文哲的逐字稿每天都會定時定量的板上,一字不漏地貼出,最後,韓國瑜和柯文哲、國民黨合流,喊出的口號是「1124滅東廠」.
1124過後,他們的確達成目標了,不過,台灣社會承受的代價也很明顯,那就是因著兩岸一家親,中國的滲透開始一點一滴地浮現,因為過去的合理化,使得人們擱置懷疑,那些捧韓的,捧柯的,開始露出真面目,風向是「和平統一沒問題阿」、「和平協議沒問題啊」等等,加上韓國瑜種種跳票,和柯文哲力量不夠大小聲會被笑,與種種內政的失能,與失言,引起了人們的反感.
ptt這時在幹什麼呢?在抓綠網軍.
這時,我笑了.
有柯粉版主,散播了神奇id濾鏡,把批判柯文哲的人做記號;網軍怎麼抓,都是綠的,其實,那種亂槍打鳥的方式,無辜的人所在多有,只要上板務版,就會看到很多人明明沒說話,只因為id有所連結,就被點名了,然後他們要自己上來解釋自己不是.
神父個人其實是反對任何網軍,或政治勢力,介入網路和ptt,但我也不是個左膠,如果有親中候選人介入已經十分嚴重,要其他人在旁嚴守高潔,勿沾網路,好比搶匪已經洗劫村莊,村莊內部的村長之流,早已失能,若其他人在高唱和平主義,而不用點手段抵制搶匪,訴諸於清高的標準,放任白粉作亂,謠言四起,那,才奇怪呢.
說到謠言,除了蘇啟誠的大阪處事件,陳其邁的耳機,中國新歌聲事件,有台大鄉民反映問題,卻被指稱造謠,禁言水桶,有Kofan堅持「堅持場地沒有經過文化局」所以誣指他人造謠,事實證明,「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科長全程參與協調」,蔡英文在雲豹甲車上不願涉水、吳音寧送紅酒、圖利...等等.
對於所謂1450,我不會認為那是一種正義的一方,或者是必要之惡,不過若從Kofan檢舉的角度來說,有些只是挺香港,然後被檢舉,1450;有些是捧蔡英文,1450,有些是澄清假消息,1450,有些宣揚政府政績,1450,有些批判柯文哲,還是1450,整體來說,危害並不大,反而具有正面的意義.
反而是Kofan的危害較大,他們拿特定人士單方面的檢舉-來塑造對1450的恐慌,網軍都是綠的,來危害我們的印象,並成為柯文哲、韓國瑜的政治籌碼,兩人同聲一氣,用來轉移焦點,迴避自己的質疑.
柯文哲買的公關公司網軍行為有見報的,韓國瑜選舉時出現的中國騰訊員工成立的挺韓粉絲團,短時間聚集了萬起跳粉絲,操著廈門話假裝台語的youtuber,最近還有什麼x國人的,據說原本只是個街頭藝人,看他說的話,似乎是寫好稿子,上頭有不少中國用語.
若要把這檯面下的東西當作一種議題來打,柯文哲滿嘴新媒體、自媒體,台北市各種奇奇怪怪的預算條目,人事任命,韓國瑜的境外勢力大軍,這些基本上都是不堪檢驗的.
神父仍然希望網路正常化,不過在網路行銷公司產業興盛的現在,這個灰色產業鏈恐怕遏止很難.
不過,我仍希望盜亦有道,仍然需要遵守某些「價值」,不要去侵奪自然使用者的空間.
像是柯文哲和韓國瑜,我想是沒什麼資格去講網軍這回事,因為他們當初的所作所為,早已逾越了價值這回事,brother.
焦點 訪談 逐字稿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父的鹽
三立記者報導柯文哲「擦槍走火」的新聞,被北市府發言人黃瀞瑩指稱「希望不論媒體或外界,能看待市長談話的重點,勿過度解讀,對於三立新聞以標題帶風向,引起香港部分意見領袖的誤會,北市府表達強烈抗議」
仍然無畏懼北市府和柯文哲帶風向的發言,在蔡英文接受訪問時,勇敢提問,「關於香港的事情,柯市長昨天說這整體事件是擦槍走火,那今天他也再度重申,他覺得自己並沒有失言.總統你怎麼看這件事情?」
蔡英文則回答,「我想這件事情畢竟涉及到政府的執法人員的用過當的手段,造成人民受傷,這件事情,其實我們還是要以更嚴肅的態度來面對。」
不得不稱讚一下,三立記者的專業精神,還有道德勇氣.
雖然說,許多人認為媒體經常製作假新聞,但事實上,政治人物,尤其是柯文哲和其團隊,本身更擅長製作假新聞,不僅製作假新聞,還能反指他人製作假新聞,可以說是假新聞的大宗製造中心.
柯文哲製作假新聞的方式,就是所謂自欺欺人,竄改語意,話說出口,發現苗頭不對,立即更改自己的意思,說我是另一個意思,其竄改的方式,超乎常人的價值判斷,並藉由Kofan2400的逐字稿和散播壓力的方式,把假的凹成真的,於是,照實報導的媒體,就被迫吃了虧,反而還必須更正,然後,被罵是假新聞.
這種純粹的謊言,可以說是說謊的最高境界,例如,兩岸一家親和九二共識被汙名化,柯文哲說是口誤,並稱自己想表達的是「標籤化」,然後要媒體更正.
「事後竄改」或者「事後反悔」,是他一貫的伎倆,柯文哲講的話不能代表柯文哲,通常他喜歡語出驚人,針對別人進行攻擊,如果沒人反應,那我說的為真,如果有人反應,或得到不良的影響,那你們聽得為假,我可以隨意更改,你必須探求我「真正的意思」,以我的意思為準,而我的意思卻可以隨著時空場景變換.
柯文哲接受鳳凰衛視專訪,說「我跟你講,第一點,蔡英文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說,如果她繼續當,兩岸到底要怎麼解決?這是她要回答的,因為,弄得太僵了.我跟你講,華人...我們都是Chinese中國人很愛面子的國家,你這樣給人家,大聲小聲…」
Kofan2400居然可以用諧音添字,「都是」變成「都說是」,表示柯文哲說的是「我們都說是Chinese中國人」,這已經非常勉強,北市府居然事後澄清為「市長柯文哲於接受專訪時內容應為『華人或Chinese中國人,他是一個很愛面子的國家,你就是要跟人家大聲小聲』,從未提及『我們都是中國人』等字眼.」
居然把前面「都是」都去掉了,「我們」也去掉了,變成了「因為這個弄得太僵了,我跟你講華人或Chinese中國人」並且強塞進原新聞內容下面.
仔細看他的訪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7EdBUQLcog
柯文哲確實有說「都是」這兩字,至少「華人喔,你知道,我們ooChinese中國人」,至少前面oo兩字必然有東西存在,北市府卻把它四捨五入掉了.
柯文哲非常擅長這種「微言大義」,並且自我欺瞞,不只覆水可收,也正因為由於他可以竄改來源,所以經常使人陷於錯誤,他充分利用測不準的原理,讓自己的話語變成是空的,然後隨時變更反咬其他人,「你們都聽錯了...阿北的意思其實是」,這是Kofan經常說的台詞,他們其實也是經常被欺騙的對象.
長期這樣竄改自己的話語,矇騙自己也矇騙別人,其實很容易導致心靈不健康,這是一種心靈防衛機制,也是陷害他人的武器,更是挑起紛爭的開端.一個人若連自己的講話都不穩定,並經常改成全然不同的語意,久而久之,自己也會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又因為經常使人誤會,或者指控他人「誤會自己」,其他人也不會相信他在說什麼,因為他說的話可能是沒有定性和常識可言,就像是在說火星語.
語言與對話是互相的,意即,你說話的人,可以詮釋一部分,但聽的人,也有資格詮釋一部分,在對話過程之中,建立在彼此一定程度的默契和信任之上,至少必須符合語意常識,絕非單方面的,指鹿為馬,要人強加接受.
說錯話,那就是失言,說錯話,還能怪別人,要相信自己的「不為真」,那基本上,就是推卸責任以及詐騙了.
以柯文哲口中對於反送中被開槍的學生,以「擦槍走火」形容,被指涉的群集,香港人周庭、黃之峰立即反映,周庭指正「柯文哲市長,這不是擦槍走火」,黃之峰說「以擦槍走火來形容港警意圖謀殺,實在是對中槍學生的侮辱.該名學生仍在醫院,情況相當嚴重,柯市長,你欠他一個道歉.」
令人詫異的是,2400居然去洗版人家臉書,拿著薄弱的逐字稿,要他人體會他們的文哲.
文哲的逐字稿,怎麼看,都無法澄清他指涉香港學生被槍擊的事件是擦槍走火.
「第二點,作為人類總是關心另外一個人類的安危,醫生的立場…,今天早上幕僚跟我報告,我第一句話是問說那個打到有沒有生命危險?有時候職業病,就會問說是打到哪裡,不過這樣,一個學生被警察開槍,這聽起來就很聳動,我們還是關心那個學生的健康安危,不過還好聽說沒有生命安危,但是這樣,這種紛擾一下去難免擦槍走火,所以我覺得這實在很危險,如果昨天那個學生被打死,哇,今天一定是世界頭條,所以有時候北京政府在處理香港問題還是要面對問題.」
柯文哲事後又稱「擦槍走火不是在講個案」,但後頭卻是在指稱「如果昨天那個學生被打死」,若不是講個案,那是在講哪一案?若是在講通案,把港警大規模的暴力行為,無論是攻擊孕婦、射擊印尼女記者使其失明、又或者是用布袋彈射擊女救護員,這些,都維持他語意的整體不變-其他人的反駁也不變,這些都不會是「擦槍走火」的「意外」.
事後,柯文哲情緒性的說,
「我還是這樣講,台灣這種媒體帶風向,我還是非常不屑.」
他先前才將反送中引導至高房價的問題,也就是中共一致的口吻,如今,又帶風向是擦槍走火,媒體引用他的話語,供人檢視,具有十足的正當性,哪怕所引用的,是他見不得人的那一句.
如果媒體都照著他擴大的「斷章取義」,凡不利於我的,皆是斷章,凡有損於我的,皆不能取義,按照這種標準,媒體要嘛一則新聞,全部貼滿他的逐字稿,妨礙讀者閱讀,要嘛,皆只能報對他有利的,「斷章取義」在眾人認知的語意中,也有客觀的標準,柯文哲這樣超過負荷的標準,只要媒體呈現他的言論,都是斷章取義,因為和其他被檢驗的政治人物一樣,媒體都只能報導他們的關鍵的、主要的言論,它們都是「部分」.
柯文哲並且說文解字起來,
「香港這種紛擾不解決,意外一定會繼續發生,所以他才講,如果那開槍打死人,這個不得了,『所以是這樣,那個是開槍走火不是擦槍走火,擦槍是你在清槍、當過兵的才知道,清槍什麼才有擦槍走火,那就是開槍走火,我講的擦槍走火是指在一連串事件當中常常會有意外發生,我還是這樣,三立你要這樣搞我是非常不高興.』」
柯文哲無論跳針開槍走火還是擦槍走火,文意都不變,就是他把香港反送中黑警暴力事件定調成意外,而聚焦在開槍還是擦槍更顯得其心中焦急感還有國文造詣不足,因為後頭都有「走火」,走火就有意外成分,柯文哲言下之意,即是我的「擦槍走火」不是「開槍走火」的那個事件,被開槍走火是那個學生,而我說的是「擦槍走火」,就不是那個學生.然而,在他的說話上,不管前言後語,擦槍走火都在對應那個學生,而「開槍走火」也很少這種用法,跟他當不當兵沒關係.
我們看柯文哲的行為,就像一個不斷在自我否定的人,為了免於被批判,又想影響別人,所以他是個「無責任的說話者」,做錯事,說錯話,不斷運作心理防衛機制,強調「我沒有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不曾說那種話」,那麼,他到底意思是什麼?在說誰?就像個迴圈,擴大否定不該否定的,連他自己的話語原意都否定掉了.
柯文哲曾經為了兩岸一家親道歉,其市府團隊事後又否定「不是為了兩岸一家親道歉,而是為聽到這一詞感到不高興、不悅的民眾致歉.」事後國台辦立即表示「對澄清注意到了」,國安會a、b講稿事件,又稱國安會「放我一個人對付阿共仔」,事後被發現送去的稿子有兩個版本,送給國安會的是一份談參,裡面沒有兩岸一家親,那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有記者揭發此事,反被攻擊是造謠抹黑,被Kofan霸凌,然後失去工作.
語言和言語,其既定的規則是這樣,並不是你說了什麼,就是什麼,還有其責任歸屬;當你說話的時候,必定有參考眾人意識形成的感知,起碼,由感知締結的常識,這是基礎的,否則,便是無意義的嚎叫而已,或是,鸚鵡式的語言.
當你透過這一層,話語必然也會得到眾人的檢驗,在眾人之中,與常識裡,會得到什麼樣的理解,然後,再透露給對話對象,或所指涉和牽涉的,聆聽到的、被影響的對象.
被接收的對象,有其解讀,這個解讀就是構成你話語的一部分,依據眾人感知,產生的解讀,也是一部分,如果你更改自己的意識,就不能去更動被動影響的人的想法,或將責任推給他們,甚或去更動常識,更動語境、語法、語用,在對話中,說話的人,要負較大的責任.
如果你不想要負這種責任,只想要單方面完全得利,完全不能由其他人去解讀,那你最好自己一個人對著牆壁說話,這樣,你就會得到一個「只有自己的語言」,可以隔絕眾人的成分,聆聽者的成分,只有自己能定義的語言,不需要其他人的理解,或在你的言語詮釋中佔有一席之地.
當你應對眾人的想法,所發出的語言,是不能因為自身個人利益,去任意更動的,無論是去更動自身「設想他人理解的能力」,或是試圖去更動「眾人實際理解的情形」,都會讓自身的話語邏輯產生嚴重的矛盾.
眾人理解到的事實和價值,你說「我理解到了,我當時就是如此」,但實際上,你當時並非如此,如此,說一個謊,就必須用更多的謊來圓,為了一圓你當初沒做到的,一群人就必須被迫聽錯,因你話語受傷害的對象,反而變成「你不准要求道歉」,然後變成「隨意指控的人」.
柯式的謊言,有兩種情境,一是「語意的悖離」二是「虛假的而且有害的關心」,隨意解釋事實,事後又反悔,企圖使人陷於錯誤,而只為了成就他自身的「我沒有錯」,對於侮辱不但沒有道歉,反而對當事者(香港反送中的關係人)進行雙重侮辱.
「虛假而且有害的關心」,就是假意關心受槍擊的學生,事實上,順道要人收下更惡毒的篡改事實.
「我一再呼籲,年輕人會不滿、會上街頭,一定是他有憤恨,據我所知,香港的高房租高房價,這已經變成階級剝削,所以我們看香港要想說台灣的高房租高房價要小心,所以絕對不要相信說 200 萬人,一個 700 萬人的地區有 200萬人為了一條法律上街頭,不可能啦,一定是有一個潛在的憤恨不平.」
他藉機偷渡自己的觀點,否定著,稱「反送中不是為了反送中」,而且「絕對不要相信」,是為了個人的私憤和利益,並和中共口徑一致,把風向帶到「高房租高房價」,和他們訴求無關的議題,企圖轉移焦點,並且要「台灣小心」.
也就是說,對話責任歸屬移轉,原本是中共對於民主的踐踏,承諾的毀棄,乃至於使香港人陷於恐懼,剝奪他們的自由,在台灣島內,就是中國的統戰侵略,本是親中人士應該懼怕的事情,變成是,蔡政府可能會引起的,因房價導致的民粹行為,於是,中國幹的事,反而是蔡政府要負責.
一個700萬人的地區,當然有可能為了一條法律,200萬人上街頭.
柯文哲收割的白色力量,使他當上市長的原因,洪仲丘事件,即是為了一條法律上街頭的.
洪仲丘因軍中霸凌,導致熱衰竭致死,在那時,范佐憲、軍檢以及八卦版上一干9.2,把事實導向「意外死」,軍檢包庇加害人,甚至在洪姊姊公布錄音檔後,檢察長曹金生脫口「我覺得我們被她(指洪姊姊)突襲啦!」,引起了眾怒.
曹金生對16支監視器80分鐘關鍵畫面消失,不斷跳針「沒有畫面」,被譏為「國防布」,因此,人們發起了1985公民運動,身穿白衫,是真正的「白色力量」,並導致了立法院通過軍事審判法修正案,是為「洪仲丘條款」.
2013.8.3「萬人送仲丘」,令人動容.
而今,柯文哲脫口而出反送中是「小波浪」,又說黑警開槍是「擦槍走火」,又將反送中運動導向是「高房價」,正和當時軍檢導向「意外死」是相同的,乃至於檢討洪仲丘白目、不聽話、犯眾怒,如果當時萬人凱道送仲丘,被說成只是為了相對剝奪感,年輕人因為高房價憤恨,階級剝削,所以才上街頭,不知人們做何感想?
當初的白衫軍,現在的Kofan,乃或是,打著1985的名義幫柯文哲工作的人,是否,還記得初衷?
現在,柯文哲組的台灣民眾黨,居然還派人去爭洪姊的選區,這些人,這些事,還不變質的厲害嗎?他們可能連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幹嘛吧?
身為台灣人,我想我必須代替柯文哲,和反送中的香港學生們,道個歉.
真是抱歉,台灣養出了這麼不要臉的政客,讓你們被誤解,讓香港人受到傷害,讓事實被錯誤解讀,明明是這樣無法對自己言論負責的人,卻天天對時事進行評論,賺取自己的政治利益.
身為一個台灣人,選出了危險親中的政客,讓你們遭此羞辱,我很抱歉,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揭穿柯式謊言】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