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某天和同學一起提著垃圾袋,沿著圍牆走向校園最邊角的垃圾場。那同學應該不是在混的,然而不知怎地得罪班上一個女同學,女同學有在混的哥哥領著一幫高中生,截下了我們。幾個人圍住了他,幾個人圍住了我,這時女同學走來,對她哥哥說:「右邊這個不是。右邊這個是乖的。」高中生們於是讓出了我的路,我也就自己拖著垃圾袋繼續未完成的值日活。解決了垃圾袋,沿著原路回去,高中生們都走了,而同學竟在原地等我一起回教室。
⠀
⠀
始終不曉得同學在我倒垃圾的時候受了什麼威嚇。倒是忘不掉女同學的那句「他是乖的」。前陣子看《我英》,日本黑幫頭子對少主說:「我們黑道是不能對普通人出手的。」想想,原來這樣的事是發生在我身上過的。我是普通人。我所不屬於的地方,基於我並不知悉的道義,主動保護著我的無關。然而那卻是被保護著的我人生裡最江湖的時刻啊。再也不曾被誰人包圍過了我往後的際遇。這些,就是我聽 COLD DEW 的時候想起的事情。
⠀
⠀
不全然和歌有關,或許更是那些人。台北聽團仔的場子一眼看上去也不就是個武林嗎,奔三的我們確實不再以誰乖誰壞這種句子讓開誰的路了,只是偶爾我在 REVOLVER 小地方甚而連 LEGACY 排長長的隊,都覺得下一刻會有人圍住我,說:「你不是混的。」想辦法讓臉在一個地方待得夠久,久到這張臉在那個地方有意義,然而圈外感依舊時時刻刻截下我。我是真喜歡在 live house 換團的空檔聽熊和他認識的人聊天,一個又一個我還沒記住的樂手的名字,一段又一段我不明所以的八卦。有時熊會停下來為我解釋,有時不會,現在我比較喜歡他不的時候。因為如果他解釋的話,我就又是那個乖的了。
⠀
⠀
大團見證那晚,盧恩送我一張印有哲安的貼紙,說上頭是意識不能招待所那場演出的現場照片。我點點頭,怯怯伸手接下,說唉呀那場我不在。貼紙在口袋裡,四個紙角尖尖的,我的手指在口袋裡不斷碰著那些尖,聽盧恩和熊聊了好久,聽到四個角都鈍了。其實我仍深怕我的愛是乖的,我的愛是圈外的,我因書寫而被他們知道,像不會武功的王語嫣因為熟讀招式而被江湖知道。可王語嫣永遠不是武林中人。
⠀
⠀
被沒在混的人愛上,他們是會開心的嗎,抑或其實就像我所擔憂,他們心底終歸是客氣、不忍說破的,一邊隱隱想著那喜愛可能帶著些許錯解,一邊怯怯地,伸手接下了。
⠀
⠀
後來,來不及和他們分享,一週半後我和胡靖看了另一場演出。完全不是聽團仔場子的那種演出。台上有主持人,歌與歌之間介紹曲目,歌手在台上帶著角色,歌也是名曲而非自己寫的。那又是另一個江湖了嗎?我坐在台下,忍不住想自己到底多久沒聽這種會在歌和歌之間介紹曲目的現場了,但隨即又想到,其實《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的樂團,反而比較像這樣啊:主持人、國外來的熱門音樂、主唱試圖再現某個外國歌星的聲音,而非自己。心中掃過一遍熊書裡寫到的歷史,好想知道為什麼後來樂團的現場文明演化為另一種典型,熱門音樂時期的那種現場的標本卻反而被保存於不在聽團圈內的、或許當代聽團仔終其一生不會經過的地方。
⠀
⠀
捷運站裡和胡靖聊了整整一個半小時,試圖釐清自己再也不習慣破壞劇場幻覺的現場演出的原因。連 talking 也避免講得像排演過的時代裡,原來我在一個更巨大的光譜裡終歸還是偏向這一邊的,有點感動,又感動得有點卑鄙。對胡靖說:「那下次換我邀請妳看團。」結果四天後疫情擴散,三級警戒,我至今還再沒走進過捷運站。
⠀
⠀
訪問只能透過鏡頭,我感激團員們總是對我坦率。其實,我的受訪者總是和善,每每聽聞曾有誰被受訪者暴怒洗臉都深感自己十足幸運,但或許那也正因為我總還不是那個有在混的?我感動哲安向我提到新墨鏡的時候體貼備註,那是先前一個如何如何的樂團 —— 其實因為愛人和超級尬團鼓手亮瑩組過團的緣故,我竟在二十出頭就聽新墨鏡了。偶爾,極其偶爾,會有這種發現自己竟在某條小徑上比江湖料想的更江湖的時刻,而那就足以讓遙遠未來的我在想起時歡欣整夜,如我想起自己曾被一幫混混讓路,因為不屬於而坐擁一整個垃圾場背景的魔幻記憶。
⠀
⠀
他們準備要錄 EP 了。三首歌,不過有半小時。我很期待。像王語嫣那樣期待。
⠀
⠀
⋯⋯
⋯⋯
⠀
⠀
2021 年 4 月 18 日,第四屆「意識不能招待所」,這系列由野花惹吵主辦,主打後搖、瞪鞋、迷幻等另類曲風的中型音樂節,在台北延聲音樂工作室繼續第二天的節目。在開場一首四分鐘無人聲的〈舊時〉、以 A 段繁複變速勾人心魄的〈山地情歌〉之後,COLD DEW 的貝斯手蔡瑀晟終於開口。
⠀
⠀
「嗨,大家好,我們是 COLD DEW。」他說,「他是主唱林哲安,然後我是貝斯手蔡瑀晟,然後他是吉他手吳征峻,然後他是鼓手吳征鴻。」然後、然後,不知是刻意還是真有種討喜的木訥,然而台下顯然捧場 ——「講得好!」有聽眾大喊。林哲安隨口接了句:「啊不然你順便講一下大家的職業?」蔡瑀晟竟真的介紹了起來:我還是學生、征峻是吉他老師、哲安是教科書編輯、征鴻最近考上研究所了⋯⋯
⠀
⠀
聽眾迴響越來越熱烈,彷彿真的對他們的職業興味盎然。事實或許是底下的人都知道這場接下來沒有 talking 了 —— 成團以來,COLD DEW 不會講話這件事出了名,甚至當傷心欲絕吉他手官靖剛聽見他們演出,讚許之餘給他們的建議是「你們的歌不錯,但建議歌與歌之間加一些底噪做串接」。
⠀
⠀
他們心想也好,反正不擅長說話,索性採納建議,一場 set 八首歌,往往聽起來像兩首或一首長長的歌。曲與曲之間,偶爾是吉他手捕捉效果器的殘響,偶爾是延續上一首歌的澎湃音牆;有時也用極戲劇化的演奏音量或樂句做出劇烈對比,十足撩撥情緒。而如〈山地情歌〉那樣花俏的多段變速,則讓現場聽眾驚喜於樂手以絕佳默契所擦出的靈光。
⠀
⠀
噪音、串接、戲劇性極強的編曲,往後成為 COLD DEW 定番。「串接這件事情已經做到有點走火入魔,那時練團三分之二時間在練這個。」採訪時,林哲安笑說。
⠀
⠀
正如幾乎所有樂團的聽眾,COLD DEW 的歌迷當然也有儀式,比方〈六神無主〉這首歌必然是一整場 set 的最後一曲,比方〈海邊〉器樂時的衝撞;更深入一點的聽眾,可能會曉得四個團員聽表演時其實反而都是不衝撞的那種人。但假如只光聽音樂,人們不會知道被視為 COLD DEW 樂團特徵幾個要素,究其緣由其實都和串接歌曲這回事一樣隨性。「像細碎的吉他 delay 聲響這件事,其實我記得是因為早期做〈海邊〉現場,開頭有一大 part 是林哲安自彈自唱,我就覺得我不要在台上沒事幹,那就加一些。」吳征峻說。
⠀
⠀
弟弟吳征鴻的鼓也是這樣來的:「啊變速這件事,其實是哲安做歌的時候又在和我們講畫面了,說現在要進入一個地方這樣子。啊我就想說,進入一個地方的感覺,應該就是變速吧?」
⠀
⠀
當我問老用一句畫面帶過所有做歌想法的林哲安,為何他的歌詞從早年個人時期創作的社畜生活牢騷,轉變為「阿~阿~阿~變成一朵雲」的朦朧詩派,他長長地嗯了一聲,說:「可能,是因為這幾年開始爬山的緣故吧?」
⠀
⠀
有點玄,更玄的是這個樂團留下的軌跡:沒有一夕爆紅,沒有可供討論的明確議題性,原只一口飯一口茶地上著演出的 COLD DEW,光靠著樂迷之間口耳相傳、招引各大舞台注目。2020 年,他們跑了 26 場表演,意思是平均每兩週就能在島嶼某處看見四人,演奏著他們酒精濃度 9.9% 的音樂。
⠀
⠀
⋯⋯
⋯⋯
⠀
⠀
⠀
⠀
⠀
⠀
一台各自狂放的改裝車,專訪樂團 COLD DEW:「做這種曲風,有人聽就不錯了」
https://bit.ly/3emH3Vk
⠀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照片提供_ 盧恩瀚⠀IG@luenfilm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蔡健雅 Tanya Chu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蔡健雅 #Bluebirds #陳珊妮 向自由不羈的許諾 化作追尋萬善的青鳥 振翅於顛倒之上 〈Bluebirds〉承接整張《DEPART》專輯的首要概念 - 人們對於未知的嚮往。然而現狀不安的暗潮洶湧,是非紛擾讓初心動搖,但我們何不就像青鳥一樣?義無反顧地向天空振翅高飛、懷抱單純的信念朝希...
「然而吉他譜」的推薦目錄:
然而吉他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叮咚。
桌上的手機震動並發出聲響。
少女抬起埋在枕頭中的臉,細碎的頭髮粘在哭濕的雙頰。
「有好好吃飯嗎?」
手機螢幕上的文字不知道為什麼看起來又大又亮又刺眼,簡直要刺中她的心口。於是她哭得更兇了。
「沒有」她火速的回覆。
大約十秒過後,「要記得吃啊」對方也很快的回覆了。
所以呢?然後呢?就這樣?
那你還不如不要傳這封LINE。
少女用力地把手機扔進棉被裡,躺回枕頭上被枕出的洞中,用嬰兒般地嚎啕大哭開啟她的一天。她還記的很清楚昨天晚上發生什麼事,近來總是跟她爭吵不斷的男友,喔,不!是前男友,說因為他們的個性太不適合了,還是退回朋友關係吧。她甚至一字不漏地記得他們昨天是怎麼約法三章的:
「我們還是可以關心對方,但是不能講電話,因為聽到聲音太容易動搖了,傳LINE就好,如果有了新對象,也記得要告訴對方。」
然後她的前男友還哭了。
他到底有什麼好哭的,不就是他提出的分手嗎?不就是他覺得個性上的不合適是無法解決的根本問題嗎?
迷迷糊糊的又睡了許久,少女再醒來的時候才發現竟然已經下午四點了。她聽見肚子咕嚕了一聲,似乎有一點餓了,可是她還是不想吃東西,不知道這是一種懲罰還是一種儀式,失戀的人本來就應該要不吃不喝的。在床上又躺了不知道多久了,叮咚聲又響了。
少女火速從棉被裡翻找出手機,點開。
「現在吃東西了嗎?」前男友傳來訊息。
「沒有」簡直像在報復似地,她立刻回覆。
「妳是不是又哭哭了?」正在線的前男友立刻回傳。
「對」
「妳哭會頭痛,這樣不好,趕快吃東西喔,我要練球了,先掰」
很好....反正,你也不會打來。
正如你說的,我們不可以講電話。
少女一陣惱怒,立刻發了長篇訊息:
「你問那麼多,有什麼意義,反正你也不會關心。我吃沒吃,頭痛死那又怎樣,你又不會打來,那你問個屁,不如再也不要聯絡了,既然都沒有要在一起了,你練不練球幹嘛跟我說...................」
一封長長地抱怨訊息發出,精神也來了,少女終於走出宿舍門口。室友這幾天去畢業旅行,只剩她一個人,再耗弱下去,真的沒人會來救她。
原來肚子真的不會因為心情很不好就沒有感覺。一天下來,終究還是會餓的。
胡亂吃完一個便利商店的加熱麵包後,喝起了奶茶,喝著喝著不知道為什麼眼淚又流了下來,少女翻開手機,晚上六點五十分,前男友仍未回訊。
他是不是又覺得我煩了?
他最不喜歡我在他練球時煩他。
他可能去吃飯了吧?
他....
不對!關我什麼事。
少女忽然想起來了。
我們已經分手了。
手機訊息聲在晚上十一點多響起。
「妳看妳又來了,我從來沒有說不關心妳,練球沒回訊就是不關心妳嗎?去吃飯沒回訊就是不關心妳嗎?所以就說我們不適合」
映入眼簾的文字像是一條條的繩索,緊緊勒著少女的脖子般,令她啜泣著無法呼吸。
對啊,他們總是在重複這樣的對話,這樣的抱怨。
她不喜歡他總是半夜出去吃宵夜後就不接電話,她不喜歡他練球的時間比陪她的時間多,明明她可以為他放棄了加入吉他社,只為彼此有多點時間相處,為什麼他就不能為自己犧牲一點?
每次發完脾氣,她總是後悔,她也希望當個乖順的女友,像那些前男友哥們的女友那樣,但是她就是做不到,直到現在,她後悔了,那還有用嗎?
有用的,他說,他還關心自己。
於是,少女拿起了手機,播出那個她熟悉的號碼。
但是前男友並沒有接。
沒想到這種事一旦開始,竟停不下來,等少女回過神來,她已經製造了11個未接來電。一模一樣的場景,一樣爛故事般的劇情,這次,甚至她連對方的女朋友都不是了。少女掩住臉龐,陷入了巨大的抽泣聲中。這一夜她難以入眠,每次彷彿快要睡著時,就會慣性地驚醒,就要查看一次握在手裡的手機,當然,每一次都沒有收到前男友的回電或者是回訊。
「我不是說過不要打電話嗎?妳還好吧?」
第二天的下午一點,前男友傳來訊息。
「我不好」已經過了遊魂似的一夜和一早上,少女簡直是投降般的求救。
「我也不好啊,但是妳要加油,要乖乖的」
一看到這樣溫柔的字句,少女感覺到所有的愛情就像大法師的魔蟲全部奔回木乃伊的身體那樣全部都回來了。她立刻問到:
「我可以打給你嗎?」
這一次,前男友約莫過了快半小時才回傳:
「我不是說了不要打電話嗎?我要出門了,先不說了」
少女的淚水湧出,但是她明明沒有哭,她覺得她好像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沒想到,淚水卻還是有這麼多,不用透過哭,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流下臉龐,滴落下巴。
就這樣,這是他們分手第二天的聯繫。
這樣的日子又持續了快兩個月,少女每天總是期待來自前男友的訊息。
有時候他會傳來「早安,要記得吃早餐」,然後一天杳無音訊。
有時候是中午,下午各傳一封。
更有些日子,他們會密切傳訊一個晚上。那時候少女甚至都忘記他們已經分手了。
但也有那幾天,一整天都沒有消息,甚至少女主動問了,也沒有回應。
這期間旅行回來的室友見狀,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不能講電話。可以傳簡訊??每天傳?這是怎樣?」
「也沒有每天,這幾天他很少傳,偶爾。」少女漫不經心地回應,在跟第三方討論這件事時,她感覺有那麼一絲彆扭。
「So?」室友瞪大眼睛,擺出一個「你在開玩笑嗎?」的滑稽表情後,轉頭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少女陷入一陣沈思。
是啊,so?然後呢?他們不再見面。這樣下去到底可以一起去哪裡呢?
「對了,明天晚上有幾個朋友找我去吃飯,他們是玩樂器的,妳之前不是想學吉他嗎?不然要不要一起去?」室友忽然又轉過頭來若無其事地說著。
少女看著日曆,想著明天前男友不用練球,他可能會有時間跟自己『訊息』聊天,
「喔,明天,不用了我有事。」
「有事,妳有什麼事?」室友果然沒有放過她,還在直勾勾地問。
少女沒有回答。
然而隔天的晚上,前男友依舊音訊全無。
「在練球嗎?」少女試著傳訊問問,當然她整晚只得到了一個亮也沒亮的手機螢幕和一個再度哭泣的夜晚。
過了幾天,前男友又煞有其事地在晚間傳來訊息:
「有乖乖吃飯嗎?」
彷彿這幾天的失去音訊不曾存在過一般。
這時躺在床舖裡的少女正歷經生理期,這一次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痛的厲害,室友剛好不在,眼見自己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
「我生理期肚子好痛,你可以陪我去買點熱的嗎?」
她鼓起勇氣,生理上的虛弱讓她的精神也在脆化的邊緣。
沒過多久,手機傳來訊息:
「我不是說我們不要再見面了嗎?」
第一次少女覺得這個手機竟然是有溫度的,只是這個溫度又冰又硬,她歷經生理期的神經一碰到它都覺得快要暈厥。
少女沒有回傳訊息,她只覺震驚。
震驚自己怎麼會如此後知後覺,到今天才知道這一切是怎麼回事。
當然前男友也沒有再傳訊過來。
你不是說還可以是朋友,你不是說還可以關心?
就算是普通朋友,聽見對方說不舒服也不至於如此冷血。
原來所謂的朋友,是他無聊沒有別的朋友的時候可以是朋友。
原來所謂的關心,是他想關心的時候再來關心。
在身體極致敏銳,心靈連帶脆弱的這時候,少女的眼淚突然流光了似的停住。她面部扭曲,只是因為肚子痛,內心卻無比清澈。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釋放,就像第一次泡溫泉時才知道什麼叫放鬆的那種釋放。身體雖然疼痛,內心所有的煩惱卻都一溜煙蒸發掉了,她沉沉地睡去,一夜無夢。
隔日,在室友的陪同下,少女去醫院做了檢查,幾天後檢查結果顯示,是子宮肌瘤,不過還沒有到需要處理的程度,只需要好好調養,定期回診。
「天啊,你不要再惡搞了,好好照顧自己好嗎」室友皺著眉。
「好拉~我知道」少女半撒嬌地說著,她都忘了,原來跟朋友也可以撒嬌的。
「還有,從今天起妳不要想給我喝冰的」室友板起臉來。
少女卻呵呵笑個不停,她忽然覺得關心這兩個字,原來從來不是美好漂亮溫柔的字眼,而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會出現的那種自然語言。她和室友兩個人在賣場挑了好幾種又濃又厚的高湯包才回家。
叮咚,手機傳來簡訊聲。
「這幾天還好嗎,肚肚好點嗎?」
少女突然覺得自己的白眼可以翻到後腦勺了,這都幾天了,要等到現在還在痛還有命嗎?她真覺得完全不想回應。要回就等下再回。順勢她把手機塞進了口袋。
直到隔天,她整理手機,才忽然想起這件事,她忽然很驚訝。
我竟然可以把這個人的事忘了沒想起來!?
原來....也不是很難嘛?少女苦笑了一陣,反覆看著手機螢幕上的字,終究,她把LINE頁面關掉了。
然而就在幾天之後,世界彷彿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聞裡播放著所謂「新冠病毒大爆發」的字樣,大家都在惶恐,學校忽然間好像也不能去了。人們的生活習慣被迫改變,平常一直視為理所當然的事都不能做了,確實感到無比恐懼和空虛。
桌上的手機忽然震了幾下,最近少女把鈴聲改成了震動,以免自己注意手機。前男友依舊不時會傳訊息,偶爾她心情還會被牽動,會回應一兩句,但她發覺,只要還跟他連繫的那天,自己就會心神不寧,因此乾脆把手機調成震動,當下能沒發現就沒發現吧。不過,此刻,室內安靜地怕人,疫情,似乎讓一切都沈寂了。
「妳還好嗎?會不會很怕,要戴好口罩喔,有事要跟我說。」
跟你說幹嘛?難道你還會來救我嗎?少女冷笑一聲,她想起從前,她最喜歡前男友這種溫柔的口吻,但是現在卻恨透了這種毫無意義隨心所欲的假溫柔。她記得前幾天她還聽到其他朋友告訴她,有看到他的前男友和別的女生走得很近。她想起他們的約法三章,想起這兩三個月發生的事,想起最近毫無進展的人生,想起現在,世界忽然也被暫停了,但是,她覺得已經浪費了好多時間,她已經不想再停了。
於是,她按下回應鍵,一個字一個字地用心打著:
「從今以後,希望你不要再傳任何訊息給我,你已經沒必要再對我好和關心我了,再見」
檢查了一遍之後,她按下傳送,之後她找到封鎖加刪除選項,毫不猶豫地勾選,就像市場黑貓要逃離陌生人那樣頭也不回地按下確認。
幾個月前,她絕不相信會有這一刻,她會做這件事。
然後她從地上的黑色箱子裡拿出跟室友朋友借的老舊木吉他,仔細地將有一點點生鏽的琴弦擦了又擦,把電腦裡早已下載好的初階和弦譜點開。她邁力地按著,直到額頭都冒出了汗。也許。人生就像是彈吉他一樣,怕痛的話,是無法往前的。
也許,世界不知不覺改變了,然而少女從「前男友」那學到最好的事,就是知道該怎麼好好照顧自己,和用自己的力量,來面對一切的未知。世界必須暫停的這一陣子,她大概不會害怕,也不會空虛,她正有好多計畫,要開始執行呢。
-來自「離開後別對我好」
然而吉他譜 在 Durga Devi 陳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多梵文字翻成中文都是 “梵唱”
#本文不看沒關係,最重要的寫在文末一定要看
Mantra、Kīrtana、Bhajana、Stotra、Sukta…….
這些梵文字有什麼差別嗎?從最常見的 “Mantra” 開始為您輕輕揭開:
.
ॐ #Mantra मन्त्र
常見中文翻譯:梵唱、梵咒、真言
就定義上來說必須是梵文。可以說是中文翻成梵唱裡面最精純的一種。精細的聲響震動,在最深層的冥想靜坐狀態裡掉進聖賢、仙人的意識中。是瑜伽及修行者用來達到超脫的工具之一,持續唱誦時能夠使能量從世俗的意識狀態擴張。
千百年來無數的修行者虔敬神聖的持續唱誦更加使得 Mantra 有了遠遠超越字義的隱藏實力。這樣的現象是Mantra Śhāstra(這個詞可以理解成梵唱的科學、梵唱後面的運作原理) 。可從日常生活我們常用的字句會帶有相關連的能量去理解。例如說:“可愛、美麗” 這樣的字詞千百年來無數的人們抱著類似的心意無數次的發出這樣的聲響,這樣的字詞自然就累積了 “可愛、美麗” 的隱藏實力,只要有人說你美麗,不論真心假意,在那個當下過去所有關於“美麗”的堆疊都會一整包一起隨著聲響浮現 (戰國世代的美人、羅浮宮、哀愁、林志玲、馬...etc.)這裡故意舉了可愛的例子,日常生活的那些聲響和各種用語又是什麼樣的來源、長久來累積了什麼樣的狀態呢?
.
那麼什麼樣的人持續不斷的重複唱誦 Mantra 呢? 修行者、悟證者
會在什麼樣的狀態持續唱誦呢? 誠心、虔敬、寧靜、合一...
.
這些質地會吸引正在尋找他們的人,也會在你我準備好的時候、持續唱誦Mantra時,浮現這些隱藏實力,你我的練習就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無數修行者的誠意一直都還像千年前一樣保存在Mantra的聲響之中。
.
畫一下重點 #你我 #準備好的時候 #持續 #唱誦 Mantra
#你我
在瑜伽傳唱的Mantra 誰都可以學習、進而練習。想要就可以,沒有高門檻,不用會唱歌、不用會梵文,自己不要擋住自己就好
#準備好的時候
只有我們真心想要的時候,才會展開魔法旅程,否則根本不會出發。拿鑽石給肚子餓的猴子?鑽石亮晶晶,但他不會也不需要吃。
想要什麼呢?
有些人想要超脫、有些人想要平靜、有些人想要安心、有些人想要自在、有些人想要回家...
#持續
接下來就看我們願意投入多少在真正想要的事物上了。很簡單直接的:珍貴的每口呼吸、精力選擇投資在哪?面臨挫折或阻礙時是否選擇退出?
台積電漲10%時,賺100萬還是10萬,就看當初投入的本金是多少。哇~而且也一樣喔~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
#唱誦
直接透過你我唱誦是最直接簡單的,也是最有誠意的方式
常見的Mantra:Om Gam Gaṇapataye Namah、Om Namah Śhivāya、Om Namo Bhagavate Vāsudevāya、Gāyatrī Mantra、Mahā Mṛtyuñjaya Mantra
順風補充:Bīja Mantra又是什麼呢?譯為種子音,是更為濃縮的型態,未必適合所有人練習。
.
ॐ #Kīrtana/Sankīrtana
常見中文翻譯:梵唱
不同的傳承也許有不同的解釋。在瑜伽的傳承裡,大多指的是一種練習Mantra的方式,一群人聚在一起,前面加個San的字頭更加強調聚在一起唱。以輪唱方式進行,可以說是一種集體動態靜心,一唱一和,仔細聆聽、完整表達。通常有比較豐富的音樂性、通常“歌詞”較短、較簡單,以期普遍觸及多樣群眾、疏通身心情緒。
常有古詞新曲:流傳千年的 Mantra 配上自己譜寫的曲,以 Kīrtana 的方式和大家一起來往唱誦。音樂風格與時俱進,可以配大提琴、也可以配電吉他、當然也可以清唱。有的悠遠、有的 E Minor唱到天亮、有的叮咚熱鬧。歌詞不一定是梵文,可以是英文、中文...
.
ॐ #Bhajana
常見中文翻譯:梵唱、拜讚
不同的傳承也許有不同的解釋。禮讚神性的梵唱、廣義來說不一定是梵文(例如 Hanumāna Chālīsā)可以長到數小時、也可能幾句短短,短短幾句的就有可能被拿來以 Kīrtana 的方式和大家一起練習。然而 Bhajan 的練習方式更常是持續不斷一路深入、齊唱眾口合一 或 個人練習。可以沈穩的吠陀古調念/唱誦,若是依著該首 Bhajan 相關連的旋律系統唱誦,通常更為動人、優美入心。較少有新曲,因其背後通常有較為複雜的內建節奏、旋律傾向與發音美角。
.
ॐ Aṣhṭakam、Paṭha、Stotra、Stuti、Sūkta
常見中文翻譯:梵唱
以上幾個字也常常出現被直接翻譯為梵唱,它們之間的確有差異,有的指曲式、有的是很廣義的指讚美詩,有的在形容走向...分別遇到它們時再說吧!否則就要困在名詞裡了。
.
ॐ 最重要的來了:
以上都不是練習梵唱的必要知識。我開始練習的那天什麼都不知道,也很有可能因為這個什麼都不知道讓我能夠持續不斷一直唱到今天。梵唱的世界很單純,仔細聆聽、持續唱。
.
如果要說梵唱有什麼進入門檻,那就是它實在太單純了。
單純到令人不可置信。
.
只有全身跳入才能發現:在判斷可不可信的哪個腦袋之外,還有無限的通達的、#所有問題的根源答案。
.
#Yoga #MantraYoga #MantraSādhanā #Kīrtan #Bhajan #MantraMeditation #Meditation #瑜伽 #梵咒 #梵唱 #真言 #冥想 #拜讚 #DurgaDevi陳瑜
然而吉他譜 在 蔡健雅 Tanya Chu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蔡健雅 #Bluebirds #陳珊妮
向自由不羈的許諾 化作追尋萬善的青鳥 振翅於顛倒之上
〈Bluebirds〉承接整張《DEPART》專輯的首要概念 - 人們對於未知的嚮往。然而現狀不安的暗潮洶湧,是非紛擾讓初心動搖,但我們何不就像青鳥一樣?義無反顧地向天空振翅高飛、懷抱單純的信念朝希望奔去。
編曲上,吉他及曼陀林撐起了整首歌的基調,彷彿人心中的純粹,正往設定的道路前行。Ricky Ho 為歌曲譜寫的弦樂,邀來保加利亞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演出錄製,將他運用對歌曲的想像化成恢宏的樂曲,賦予〈Bluebirds〉更加磅礴厚實的音樂份量。蔡健雅與 Ricky Ho 運用弦樂與陶笛,展現如同青鳥的翱翔於天地的寬廣。展現我們對於善的渴望、自由的追求,在聽覺上,也有史詩般的畫面感受。
〈Bluebirds〉邀來陳珊妮擔任 MV 導演。她選擇以「青鳥」的角度,檢視疫情之下的當代生活,試圖拋出「究竟何為幸福」的大哉問。MV 中透過多段俯瞰角度的影像,紀錄了流淚的空姐、揮汗送餐的外送員、辛苦的醫護人員,以及平凡的情侶和學生等等人物的日常畫面,陳珊妮表示:「大部分的人,都不認為自己是被幸福眷顧的,但其實你可能也不是最痛苦的,端看自己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生活。」
加入蔡健雅 Tanya 臉書粉絲團:http://goo.gl/FO5Gd
追蹤蔡健雅 Instagram 官方帳號:https://reurl.cc/qgopjp
訂閱蔡健雅 YouTube 官方頻道:https://goo.gl/XhaU7T
關注蔡健雅 Tanya 官方微博:http://goo.gl/mPx3Qq
Bluebirds
詞曲:蔡健雅
Bluebirds bluebirds in the sky
Tell me that 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it will be alright
眼前的路 看似有點模糊 我看不清楚
我甩不掉 心中那份絕望 該死的絕望
好想飛到 沒有人的地方
在那地方 徹底把它埋葬
望著天空吶喊 請你還我自由
Bluebirds bluebirds in the sky
Tell me that 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it will be alright
星光閃爍 給了無數承諾 煽情的煙火
厭倦謊言 厭倦人間是非 該死的是非
好想飛到 最遙遠的地方
在那地方 萬物都是善良
望著天空吶喊 請你還我希望
Bluebirds bluebirds in the sky
Tell me that 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it w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in the sky
Tell me that 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it w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in the sky
Tell me that 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we will be alright
Bluebirds bluebirds flying high
Tell me we will be alright
音樂製作團隊
Producer:蔡健雅 Tanya Chua
Arrangement/Orchestration:何國杰 Ricky Ho
Acoustic Gtr /Mandolin:蔡健雅 Tanya Chua
Recording Engineer:蔡健雅 Tanya Chua
Recorded at Tangy Music Studio Taipei
Ocarina:許凱翔 Rit Xu
Cello solo:Christo Tanev
Percussions programming:何國杰 Ricky Ho
Strings performed by Bulgarian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Conducted by Grigor Palikarov
Orchestra Manager:Slav Slavtchev
Strings Recording Studio:Doli Studio (Sofia)
Orchestra Recording Engineer:Marco Streccioni
Mix Assistant:Ilian Apostolov
Service:Sud Ovest Records Srl
Orchestra on-line recording studio:新奇鹿錄音室 Saturday studio
On-line recording engineer:Randy Wei
Ocarina recorded by Leonard Fong @Horus Studios Singapore
Mixed by Leonard Fong & Ricky Ho @Horus Studios Singapore
Mastering:John Greenham
音樂製作公司:天涯音樂工作室 Tian Ya Music Productions
MV 製作團隊
導演 Director:陳珊妮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談宗藩
製片 Producer:吳容宸
攝影師 D.O.P:張誌騰
美術 Art Designer:梁碩麟
剪接 Editor:陳珊妮
選角 Casting:陳靜媚
造型 Costume:林芷妤
燈光師 Gaffer:李佳翰&TEAM
場景協調 Location Assistant:李宗勳、蔡宜棼
執行美術 Art Assistant:陳冠霓
美術助理 Art Assistant:李曉翠
選角助理 Casting Assistant:陳冠綺、陳鈺萱
攝影大助 First Assistant Camera:胡晉瑋
妝髮 Make up & Hair style:洪丌涵、蔡秉珊
現場製片組 Production Support:郝翊展、王琦凱、黃小綺
防疫組 Protect Taiwan:鍾佳瑩、何劼穎
美術協力:鄭子棋、簡承德、廖家辰、李宜臻、黃瑄、張維展
演員 Extra:
街頭藝人 - 楊鈞富
外送員 - 陸子刊
隔離者 - 許毓庭
洗手的人 - 陳冠綺
畫圖的孩童 - 張玉涵
母親 - 劉怡君
嬰兒 - 程日均
街友 - 江忠明
啜泣的旅館員工 - 高以柔
在淋浴間大哭的人:陳彥嘉
霸凌者 - 許順誠、彭星諳、長井優治
被霸凌者 - 張凱喆
繭居族 - 樓一安
翻牆學生 - 林立元、晨加昱、龔健朗
幫忙的路人 - 蔡宜真、陳育萱、李宗勳
摔車傷者 - 唐榮允
病患 - 薛齡高
妻子 - 曾彩雯
住院醫生 - 黃紹宇
護理師 - 林書瑜
護理長 - 曲天尚
夫妻 - 李旻洵、河淵真也
寵物 - 赤柴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妄想機攝影器材
燈光器材 Light Equipment:鉦鶴影業
交通Transportation:廖桑車隊
調光 Colorist / 後期 Post Production:談宗藩
合成 Compositor:QFX
攝影協力:施郡欽
特別感謝:LINION is not Linion巡迴演唱會台北場
藝人工作團隊
藝人經紀公司:水晶共振股份有限公司 Crystal Resonance Co., Ltd.
藝人經紀:連秋雲 Apple Lien
企劃:楊駿章 Eloi Yang, 周世啟 Cheer Chou
服装造型:方綺倫 Chi Lun Fang
造型助理:楊孟築 Meng Chu Yang
化妝:陳俐伶 Venny Chen @Diva Beauty
髮型:Sydni Liu @Zoom Hairstyling
影像側拍:張皓評 Marcus Chang
平面側拍攝影師:黃義文 Evan Huang
* 本片於拍攝期間均遵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15日發布之三級警戒的九大防疫指引
然而吉他譜 在 DSP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首次聆聽〈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至多時,都還悠行在一股精修過的美麗感知和情緒之間。然而,要判定該曲真正的情緒,首先必須將主歌開始往後的佈排一併拋棄,僅須對準曾稔文於歌曲開始即哼出來,也就是「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旋律構成的單音段落,便能明白這是一首極度悲傷的歌。
對於這樣的定奪,或可再以導演朱旻修為〈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執導的 MV 作為參照。導演有意識將歌曲的情緒軸線凸顯,並隱忍哀傷一步步揭開他對此曲的投射。片中兩線人物因山中奇遇有了交點,彼此映照出對生命輕重的體悟與態度,作為劇中第一道悲傷的門;再往原初的情緒軸線於兩方各自察發異樣而對應出的竊鬧和疑諱,劃下第二道悲傷的痕跡;而再更掘一層,是在課室間導演無奈又任性的揭露兩方於世代上根本存有的無能諒解,作為他悲傷的至大狀態。
這樣絕對的安排同時也帶著未明謀和的手法,讓原本不相干的全都牽扯一起,悲傷於是更泛了無邊;看導演穩穩抓著憂哀的軸線,在片中一刻都無鬆脫,以兩方襯伴出來情緒上以及角色的重塑、對倒並又疊合的手法,呈現著現實裡始終相伴的哀傷的趣味,鏡像般令觀者內外全知。當發現劇終不提供絲毫解答或說明的時候,才注意到歌曲始末都有的卡帶收播聲,便告示這可能是一樁無心的回憶,又再次證明每顆心之間,必然斷層的狀態。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的 MV 整體十分符合樂團個性,又能感受到導演跨度自身對該曲的印刻,以一個主要詮釋者來進行創作。因此,無論上述腳本中常是對照的兩線人物、入山的緣由、不同世代間的斷層,或單純生命態度的輕重等,都存在一念對無情世態當之必然的承受。甚至在導演與樂團之間,也同樣存有這樣輕可平淡無傾,重則牽動感知的引力;兩方的默契和信任,創造出來凝實複雜的感受,讓〈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的文本膨起豐富性,接收更多向度的觀點。這以歌、以劇本可獨立看待又能疊合品察的兩個優秀主體,使兩方都呈現出創作上的開放性。」
截自 耳道運行式Phantasmagoria 文章 「樂評:悲傷是白馬的樣子」 _ 林睿哲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
Just catch me babe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
What you gonna do? Just catch me babe
進去一個又一個的世界裡
偷偷的帶走一些東西
找到祕密隧道在牆壁
簽上我的名
啊 每一個瞬間
我都將帥氣地大步走過
向更豐盛的地方去
我會跟著你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
Just catch me babe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
What you gonna do? Just catch me babe
也許我們偶爾稍作休息
慢慢搭著巴士等天明
耳機塞進剛醒的耳朵
let’s go and see
啊 每一個瞬間
我都將帥氣地大步走過
向更豐盛的地方去
你會跟著我
woo
我就在這裡 等你
別擔心 你可以大聲的哭
你的脆弱和堅強並不牴觸
woo
我就在這裡 等你
別猶豫 人都是自由來去
若我們能同行 i'll give you my big greetings in peace
/
DSPS
Vocal & Acoustic Guitar | 曾稔文 Ami Tseng
Guitar | 詹詠翔 Yung Hsiang Chan
Bass | 鐘奕安 I An Chung
Drum | 莊子恒 Tzu Heng Chuang
/
導演 Director | 朱旻修 Min-Hsiu Chu
攝影 D.O.P | 劉哲均 Che-Chun Liu
製片 Producer | 劉彥宏 Harry Liu
美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 廖音喬 Yin-Chiao Liao
燈光 Gaffer | 林洋 Yang Lin
髮型化妝 Makeup Artist | 洪丌涵 Edna Hung
造型 Stylist | 周雅萱 Miyabi Shuu
主演 Cast | 巫建和 Chien-Ho Wu
藤原希 Nozomi Fujiwara
DSPS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 | 何語樂 Ule Ho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王裕勛 Yu-Hsun Wang
跟焦師 Focus Puller | 程鼎暘 Young Cheng
攝影組 Assistant Camera | 楊子毅 Jason Yang
楊季寰 Chester Yang
美術助理 Set Decorator | 謝慧萍 Huei-Ping Hsieh
燈光助理 Electrician | 周榮竹 Chou Jung Chu
剪接 Editor | 朱旻修 Min-Hsiu Chu
器材 Equipment | 乒乓影像
器材支援 | 賴謙暉、林劭軒、梁敦學、翁悅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Pimo
蔡弦剛
張雨晴
張盛文
姚登元
葉廷皓
賴謙暉
乒乓影像
中和高中
紅花鐵馬映像所
宜蘭縣協拍中心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
作曲 Composer | 曾稔文 Ami Tseng、鐘奕安 I An Chung
作詞 Lyricist 曾稔文 Ami Tseng、鐘奕安 I An Chung
製作人 Producer | 吳奕宏 Yi Hung Wu、鐘奕安 I An Chung
編曲 Arrangement | DSPS
混音 Mixing | 吳奕宏 Yi Hung Wu
錄音 Recording | 吳奕宏 Yi Hung Wu at 荒原錄音室 Wasteland Studio
母帶後製 Mastering | Tomomi Nemoto at Saidera Mastering
/
Release Label | Big Romantic Records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dspstw.com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dspstw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dspstw/
Twitter. http://twitter.com/dspstw
然而吉他譜 在 蕭敬騰 Jam Hsia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蕭敬騰 Jam Hsiao x 林俊傑 JJ Lin ✨👑
《Hello》🎧 https://wmt.lnk.to/HelloAY
Hello?Hello!
每一句“Hello”都是相遇的序曲
它將帶來怎樣的故事 又能帶走怎樣的回憶
首支合唱作品、共同譜曲、聯手製作
締造最經典的黃金舞台
唱出真實的感動,留下滿席的餘韻
從創作的醞釀到演唱的情感,每一份精細的體會與內化,都將透過表演,精準地傳遞歌曲故事與精神,而化為一場稱之為精采的演出。
金曲歌王 蕭敬騰在《歌手 當打之年》的決賽上邀請相識多年的同門唱作天王 JJ林俊傑合作,共同創作一首致「舞台表演家」的歌。能站在舞台上表演並將自己的作品獻給觀眾,對所有歌手來說是一生追求的夢想,人生能做夢想一生的工作是相當幸福的,只要舞台在哪裡,歌手就在哪裡;然而光鮮亮麗的背後,歌手們卻也承擔無人知曉的情緒,無論心情如何,他們都得打起精神將歡笑帶給大家。
JJ在兩人歌曲創作定案後,為這首歌留下了這樣的註解:「我始終難忘第一次踏上舞台表演的第一聲“hello”... 以及那之後的很多次“hello”。每一次的“hello”之間,我們都經歷了什麼?我們付出了多少、又經過了多少次教訓才得以再次說“hello”?」而作詞者奶六也依創作理念,為他們的旋律鋪上了動人的歌詞。兩人都經歷過無數的舞台、眼中穿梭過無數的觀眾,但無論過了多少年,他們都珍惜每一次與歌迷的“hello”,也期待下一次的“hello”。這首歌不僅是兩人一起合唱的第一首歌,也是他們在舞台上最真實的心情。
歌曲一開頭,兩人合聲娓娓道來“hello hello”,搭著乾淨的鋼琴,純粹且真誠的感性一湧而上,綿延推開的歌曲,情緒瞬間凝結了。歌曲中段,樂器逐漸磅礴地堆疊,表演者的情緒釋放出來,真切地渲染開,那不只是一首歌曲,也是一段真心地訴說。老蕭與JJ將舞台上感動全場的音樂搬進了錄音室,精緻地重現到歌迷耳中。
#蕭敬騰
#林俊傑
#Hello
_
■ Hello
詞:奶六 |曲:蕭敬騰 &林俊傑
Hello Hello 一字一句 的唱著
Hello Hello 寫下渺小 的自我
用盡全力 只希望你 被感動
直到那天再對你說 Hello Hello
為你歌唱的歌手
這令人著迷的歌手
難過時陪著我 脆弱 歌頌
重新定義人生的夢
帶給我光芒的衝動
如此瘋狂也執著
是我 wow~
還不夠 渴望依舊
Hello Hello 一字一句 的唱著
Hello Hello 寫下渺小 的自我
用盡全力 只希望你 能感動
直到那天再對你說 (Hello)Hello
沿路上的意外
倔強就是答案 woo~
緊握不放 因為知道未來
有你同在 woo~
Hello Hello 一字一句 的唱著
Hello Hello 寫下渺小 的自我
用盡全力 只希望你 能感動
總有人被感動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別忘了
唱出對自己的承諾 別回頭
就算此刻感到顫抖 聽我說
我們並不寂寞
Hello Hello 一字一句 的唱著
Hello Hello 寫下渺小 的自我
用盡全力 只希望你 能感動
直到那天再對你說 Hello
直到那天再對你說 Hello
_
作詞:奶六 Yorick Chen
作曲:蕭敬騰 Jam Hsiao / 林俊傑 JJ Lin
製作人 Producer:蕭敬騰 Jam Hsiao / 林俊傑 JJ Lin
配唱製作 Vocal Production : 蕭敬騰 Jam Hsiao / 林俊傑 JJ Lin
製作協力 Production Assistance : 黃冠龍 ALEX.D / 阿火 Afire Lee
/ 周信廷 Shin Chou
編曲& 鍵盤 Music Arrangement & Keyboards:黃冠龍 ALEX D. / 阿火 Afire Lee
弦樂編寫 String Arrangement : 黃冠龍 ALEX D. / 阿火 Afire Lee
鋼琴 Piano : 蕭敬騰 Jam Hsiao
弦樂監製 String Producer: 蔡曜宇 Shuon Tsai
弦樂 Strings: 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 蔡曜宇 Shuon Tsai / 沈羿彣 Yi-Wen Shen / 黃瑾諍 Chin-Cheng Huang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 朱奕寧 Yi-Ning Ju / 黃雨柔 Nala Huang
中提琴 Viola : 甘威鵬 Weapon Gan / 牟啟東 Wayne Mau
大提琴 Cello : 劉涵 Hang Liu(隱分子) / 葉欲新 Shin Yeh
吉他 Guitar : 黃冠龍 ALEX.D
低音吉他 Bass Guitar : 寗子達
鼓 Drums : Brendan Buckley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蕭敬騰 Jam Hsiao / 林俊傑 JJ Lin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蕭敬騰 Jam Hsiao / 林俊傑 JJ Lin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JFJ Sanctuary (Taipei) / THE JFJ LAB (Taipei) / JAM Studio / Layer Cake Studio (Silverlake CA) / 玉成戲院錄音室 YuChen Cinema Studio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林俊傑 JJ Lin / 周信廷 Shin Chou / 劉品賢 / Brendan Buckley / 楊敏奇 Micky Yang
錄音助理 Assistant Engineer:徐振程 Jason Hsu
混音室 Mixing Studio:mixHaus (Encino, CA)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Richard Furch
後期母帶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林俊傑 JJ Lin / 蕭敬騰 Jam Hsiao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Bernie Grundman Mastering, LA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師 Mastering Engineer :Mike Bozzi
_
製作團隊:意團隊ABOOK Studio
導演:林炳存
監製:趙鑫
製片:阿蜓
執行製片:高銘均
攝影師:鄭鈞睿
攝影大助:黃煒程、邱竑鈞
燈光師:李奇祥
燈光助理:宋兆生、陳錫銓、鄭得壽
美術:陳錫甫
執行美術:李珊蓉
場務組:黃正達、唐偉城、張家瑋、朱芸庭
工作花絮與側拍攝影:林俊甫、大帥
剪接師:小菁
調光師:良奇(時間軸)
_
蕭房車 Jam's Car 🚗 💨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quXY2qIs40nsx4nz5RKX6GyWREeRJv9
_
■更多 蕭敬騰 相關資訊:
蕭敬騰官方網站: http://www.jamhsiao.com
蕭敬騰新浪微博: http://tw.weibo.com/iamxiaojingteng
蕭敬騰官方Twitter:https://twitter.com/jamhsiao0330
蕭敬騰官方ints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am_hsiao0330/
蕭敬騰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amHsiao/
華納音樂官網:http://www.warnermusic.com.tw
華納音樂 (華語部)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
華納音樂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arnermusictw/
華納音樂 官方 LINE:http://nav.cx/3sTa2ck
華納音樂 官方 TikTok:http://vt.tiktok.com/JPWMLQ/
然而吉他譜 在 艾爾頓吉他譜 的推薦與評價
『周興哲_永不失聯的愛吉他譜《「小妖的金色城堡」 主題曲》』 ... 他的創作「以後別做朋友」、「你好不好」創下破億點播率,然而他的歌聲卻永遠那麼澄淨,像是不曾. ... <看更多>
然而吉他譜 在 Re: [求譜] 然而- 看板guitar | PTT影音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引述《inebriety ()》之銘言: 然而作詞:陳昇作曲:陳昇編曲:陳昇A Asus4 . ... 學會吹口琴另外幫自己問的如果想吹上面這個吉他譜的口琴間奏應該買什麼調的口琴呢? ... <看更多>
然而吉他譜 在 吉他弹唱教学《然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吉他 弹唱教学《然而》. 3,065 views3K views. Mar 12, 2013. 27. Dislike. Share. Save. Sean Liu. Sean Liu. 15.7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