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this founders’ mind: 抉擇的一刻] 陳鉅儒 Ken Chen, 烘焙找材料 共同創辦人
疫情當前,希望在螢幕前工作的朋友都有落實防疫規定喔!Inside this founders’ mind 系列第三篇,這週和大家分享的,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16 校友、垂直電商烘焙找材料共同創辦人 Ken 陳鉅儒,關於他如何抉擇去從零開始、長期經營烘焙社群,並獲取顧客信任的故事與心路歷程。
以下,為大家帶來 Ken 第一人稱分享的內容。
#背景故事 #沒有消費者信任,投再多廣告也徒勞
當初出來創業,是因為那時候我覺得網路很酷,能以最小的資源投入規模化一個事業,同時也被 Zappos 與許多 Y Combinator 團隊發想的點子與創業熱情感染,激發了我的創業夢。在 2018 年,我與我的夥伴踏上了烘焙找材料的創業旅程。
但我們的開局並不順利,商品上架後並沒有銷量,投再多廣告也是徒勞。不明所以的我們只能不斷地尋找解方。本以為是選品或是定價的問題,但在和一些烘焙人交流後,我們得到最大的反饋是:「消費者對品項的要求是很高的,不是在網路上吆喝就會有顧客自動下單,而是要創造足夠的信任後,消費者才會願意持續下單購買」。沒有信任的基礎,商品上架再多也是沒有用的。
該如何與消費者創造足夠的信任呢?觀察了一些烘焙人經常下單的社團後,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社團其實都缺乏專業、組織化的經營;而在與一些烘焙人的交流中,他們也回饋說希望有一個專業、有信任感的社群,讓他們能彼此交流。這不禁讓我們思考,如果我們花時間建立了一個專業的烘焙社群,深耕於此並和這些烘焙人交流,是不是就能奠定好我們與顧客的信任基礎呢?
然而,我們並不是很確定改以社群優先這條路對不對。因為經營一個互動、信任度高的社群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這是一個相對沒效率的獲客方法。舉例來說,產出有價值的內容,如濃縮烘焙專業知識,或是熱門食譜更新等,一篇可能就要花上好幾個小時才能產出,並得時時依據社群回饋做調整;營造出一個開放、有信任感的討論空間也是非常困難的,也需要花時間建立基礎。因此,我們當時其實不確定該不該繼續往前走。
#抉擇:為了建立顧客信任,該不該從零開始經營社群?
因為這是創業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抉擇,所以不確定感格外讓人不安。幸運地是,當時向 Jamie (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 和一些其他創業的前輩請教後,他們都認同深耕社群這個理念,認為這個社群會成為我們未來最有力的武器。而社群正式開始經營後,三個月內人數也達到了一萬,也無疑給了我們一劑強心針。
有一次,一位成員在社團發問想要一種特殊的模具,在了解他的需求後,我們詢問他是否有意願向我們下單。出乎意料地是,這篇文釣出了許多有同樣需求的烘焙人,導致購買的 Google 表單一開再開 (當時我們還沒有架網站),並且讓更多消費者願意主動詢問其他不同的商品並尋求建議。在看到社群建立起來的力量與黏著度後,我便十分確定,建立顧客的信任沒有捷徑,以社群為主體的模式是我們該走的路。
直到現在,我們依舊全心全力鞏固、深化與社團成員的交流,聆聽他們的需求,甚至成員們也能不斷帶給我新的觀點。經營社群兩年多來,社團成員從一萬到現在逼近十萬,使我們認識了更多烘焙人,也更加了解這些潛在消費者,乃至於整個烘焙市場。
#反思:慢慢來反而比較快
慢即是快。回想當初,因為決定好好打底,我們選擇建立了一個互動度、信任度與黏著度極高的社群,使我們有能力找到第一批忠實顧客並建立了他們對我們的信任。在經營社群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斷從社群中學習、獲取 insights 和數據,累積經驗。隨著社群的擴大,我們也更有能力描繪出消費者的輪廓與需求,辨認出準確的 persona,進而有能力貼著市場開發新商品與爆品,並依據經營社群累計的數據和經驗控管進貨量,降低庫存風險。
屬於烘焙人的社群是我們最擁有珍貴的資產,而我也相信烘焙找材料能與這個社群一起不斷成長,成為台灣甚至亞洲首屈一指的烘焙電商品牌。
#關於 Ken & 烘焙找材料
Ken 陳鉅儒,烘焙找材料共同創辦人,過去曾在新創公司擔任第一號員工暨行銷負責人。立志透過網路創業改變傳統餐飲界生態。
烘焙找材料是以社群為主體的垂直電商,官網商品皆由烘焙老師三階段把關,為烘焙者提供方便、專業的購買平台,解決採購原料與各式器具時的困擾;同時也提供詳細的商品資訊、烘焙知識降低新手進入烘焙世界的門檻,讓更多人能體會烘焙從無到有的驚喜感受。
https://www.heybaker.com/
* 回顧前兩週 Inside this founders’ mind 系列:
(1) Joe Mak,ANIWARE 創辦人:https://bit.ly/33QU1VN
(2) Blue Chen 陳柏儒,RelaJet 共同創辦人: https://bit.ly/2QS4j4W
#AppWorks 加速器 23 屆招募正式啟動啦!
AppWorks 加速器 23 屆正開放申請中,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NFT、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們加入這個社群,在這個社群與更多創業者一起切磋、成長。有興趣申請請點此:https://bit.ly/3wz8DoT
營造採購工作內容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為工作關係 也常與各種營造廠有所接觸
也擔任過監造人員 對於這次的事件有些版友的疑問提供一下可能的答案
1.為何工地主任停工日要到親自到工地?
停工日不代表工地現場沒有事情需要處理
也不代表所有人員都不可進入工地
很多工地會把一些日常文書表單放工務所
蠻多工地主任或助理會在假日或雨天停工時整理文件
另外一些器材 材料的盤點 整備 也可以在停工時進行
停工期間 某些重要的工地巡檢也仍然得持續進行
所以停工日 不等於整個工地都沒有人
更何況多數公部門契約 仍然會將假日 停工日計入日曆天算契約工期
所以有些機具材料或文書作業 在停工日時反而得提早準備
.
2.為何開工程車巡視工地?
這得看甚麼樣的工地 還有巡視過程中有打算一併做些甚麼事
提防 道路 水道 這類工程施工路徑長 而且施工路徑不一定平整
工程車底盤和輪胎都比一般車輛適合行駛施工道路
另外有時巡視過程順便可以將某些物品或機具運到另一處
或是工程車上固定擺放某些工具
巡檢時有狀況時可以用到
所以開工程車巡視工地的情況並不算特別
.
3.手煞車沒拉緊?
就算手煞車拉緊無故障
工程車輛停放於非規畫平面區域時
都需要在後輪處放置輪擋
因為這是最後的保險 而且輪檔有無放置
比起手煞車的狀況在工地現場更容易做確認
除了駕駛外 經過的人都可以提醒安全措施和流程尚未完整
進而避免車輛滑動的意外產生
另外施工前要提交相關的計畫書 說明工地施工時的區域規劃和動線
有些工作區域坡度不明顯 也未整理成坡度<2%的平面時
車輛沒放輪擋一樣有發生意外的可能
不過國內對此計畫書內容的要求和執行落實度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台灣施工還是習慣現場隨機應變 許多計畫和現場都有落差....)
.
4.5年19個標案總金額近2億就是標案王?
平均下來一年也只有不到四千萬.....
每個標案平均約一千萬
這種在業界只是承攬小型土木工程案常見的工程規模
工程5千萬以上達查核金額 2億以上達巨額採購
一千萬的工程標案只是公告金額的範圍 不算甚麼大工程
5年拿2億的工程案 絕對稱不上是甚麼標案王
.
5.圍籬架設的必要性
圍籬主要的功能還是避免無關人士進入工區
防護部分砂石 泥漿操作時噴出或溢出到工區外
在軌道旁邊坡面邊緣增設圍籬意義有限
因為一般臨時圍籬 紐澤西護欄也可能擋不住工程車輛滑落
如果在斜坡旁增設有基礎的圍籬
圍籬施工時可能增加額外風險
不過整體來說 各種安全性的評估和工程風險的應對
這都會在施工計畫書中檢討和列出對應措施
所以得請機關拿出當時核備的施工計畫書作為重要的佐證文件
回歸到最主要的事故因素
仍然是工程車輛停放違反多項安全準則導致車輛滑落
.
6.廠商黑歷史部分
李義祥在2009到2010年因違反相關規定被台鐵列拒絕往來廠商1年
又在2014年修改工程資料照片 意圖詐領工程款55萬元 並遭判刑定讞
這是蠻嚴重的狀況 代表廠商誠信出了嚴重問題
又15次的違規紀錄中 有許多是車輛未檢驗
而且過去該工程行也發生過員工駕駛故障車輛墜谷身亡紀錄
所以蠻有可能與該廠商對車輛和機具安全持續漠視有關
缺乏誠信又藐視安全的廠商施作工程 自然風險會大幅提升
但很遺憾 在以最低價格標作為工程採購方式的政府工程案
許多小規模的案子也只能選到水準很差的廠商.....
.
7.黨證及黨代表對於政府標案取得的幫助
政府標案的形成 標案的打聽 標案的取得
工程進度是否延長 周邊民眾是否抗議 懲罰輕重 驗收標準
這些在貪腐度越高的區域或國家 有政治力量作為後援 就越有影響力
至於台灣的貪腐程度有多高 這我不太清楚 請別問我QQ』
Re: [新聞] 李義祥「有違規紀錄還承包工程」被起底有黨證 台鐵回應了 https://disp.cc/b/163-do9m |新聞原文 https://disp.cc/b/163-do93
營造採購工作內容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人前握手🤝 人後下毒手 🔪
柯文哲市長才剛剛要大家團結對抗威脅,主動向桃園朋友問好。
柯市長愛將 陳思宇 晚上就馬上發文抹黑桃園市政府。
一個當過局長的人,卻連桃園機場不屬於桃園市政府管理都搞不清楚,看到黑影就開槍!
這種素質,我都要為台北市納稅人流淚了。
而且,我覺得搞錯情況其實不可恥,可笑的是開錯槍就刪文,難道以為大家都不會備份?
正常的情況,不是先道歉洗門風嗎?
台灣民眾黨這種主動向桃園市朋友們「問好」、人前握手,人後下毒手、兩面手法雙面人的方式。
真的應該被桃園人唾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841366875883868&id=100000318105226
王振錞:立法委員辦公室主任陳思宇連桃機的主管機關都不知道,原來是看顏色罵就對了,難怪民眾黨立委也常常質詢出錯。
#回收垃圾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76215502391560&id=100000094528104
鄭運鵬:剛剛有一位民眾黨的朋友因為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廢標的案子而點名我,以為這次終於抓到弊案了,還扯出之前她的(前?)老闆早就說第三航廈是弊案而被我打臉的事情,
剛剛查了一下,她似乎因為內容怪怪的而刪文了,我還是說明一下好了:
1,首先,這次第三航廈廢標的原因是:
「
機場公司表示,然而本案工作小組在進行審查時,發現該共同投標團隊的服務建議書內容,將本工程最有利標的評選委員列入其工作成員名單中,違反「採購評選委員會審議規則」第14-1條規定,因此將依採購法規定,不予決標該共同投標廠商。
」
2,所以這是,機場公司的工作小組發現評審和投標廠商成員重疊,[主動]停標。這就是內部防弊成功,何來弊案之有?民眾黨的高人沒有給予肯定就算了,還扣帽子是弊案。
3,她以為機場公司主管是桃園市政府,要鄭文燦市長講幾句話,這個離譜到我懶得說明了。即使她講的主管機關是交通部好了,就不是弊案,是要交通部負什麼責任?
4,她因為我之前打臉柯文哲市長說第三航廈是弊案而點名我,我再講一次:
第三航廈是因為設計過頭,導致營造技術困難,工程標乏人問津而一直無法發包,沒有發包當然就不會是弊案。
因此,即使這是馬英九時期發包的設計案,民進黨也沒有說是弊案,只是必須變更設計、追加預算,非常麻煩。
5,這一次,因為一位評審和投標團隊成員被發現重疊,主動停標,當然也不是弊案。
到底在北市府訓練過的民眾黨高人是滿腦子怨恨,還是有多搞不清楚狀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4954595698470&id=1835962972
周軒:
1. 桃園機場公司主管機關是交通部
2.桃園機場到底干鄭文燦什麼事?
3. 鄭運鵬委員說的有錯嗎?「五大弊案」變「五大案」,柯文哲超棒欸。
4. 桃機第三航廈標案是被行政系統糾錯機制發現擋下,鼓勵公務員都來不及,還要罵?
5. 我知道妳是把「桃園航空城公司」跟「桃園機場公司」搞混了。
民眾黨品質,有口皆碑。
果然是來「大鬧國會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06860029454067&id=584986081641475
【另】
【回顧】
一「國發會通過「桃園鐵路地下化」千億規劃案」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711431315663607&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陳思宇挨轟!議員老爸不捨護航 揭全台「連勝文們」有多少」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41433582663385&id=58498608164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