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資訊整理第五集
#植牙術式那麼多種怎麼選
植牙治療發展至今,在『植牙植入的過程』有了許多改進及變化,在民眾的資訊搜集過程中,除了前4集的內容外,還有植入術式要考量。
植牙過程常見術式整理如下:
微創植牙、導引植牙、雷射植牙、立即植牙、無痛植牙、舒眠植牙、3D植牙、Allon4植牙、一日完成植牙、專利導板植牙等等。
這些名稱大致是目前植牙手術進步及科技整合的縮影,而出發點主要有3個:『精準』、『不要讓病人痛』及『讓病人植牙後當天就有牙齒用』,而些目標就是希望讓植牙手術的過程,讓病人在心理上能減壓,在生理上能達到成功的要求。
以下我跟大家說明以上各種手術術式的差別,難度分類1~5顆星,最難的是5顆星,最容易的為1顆星,收費參考各縣市自費標準表
#微創植牙~最熱門的術式之一
目的: 『不要讓病人痛』
過程: 植牙時傷口盡量小
誰適合: 骨頭、牙齦及空間都條件良好的
病人
難度: 3.5顆星
特殊情況:當醫師有植牙導引科技,也可用
微創植牙在條件不佳的病人上
特殊器械:牙科顯微鏡、顯微手術專用器械、
牙齦定位裝置、專用手術導引板等
收費差異:醫師會依照微創手術時的工具及
導引裝置來收費,而費用高低會
依照實際的評估來進行。
#導引植牙或3D植牙~新型植牙定位的科技(I)
目的: 『精準』+『不要讓病人痛』
過程: 影像AR設備定位植牙區域後,
醫師可減小傷口範圍進行困難的
植牙手術,例如『立即植牙手術』
誰適合: 全範圍的病人
難度: 3顆星
特殊情況:全口無牙的情況須額外定位器
特殊器械:AR導引設備、口內定位裝置、
口內掃描機等
收費差異:手術會收取導引設備的
相關材料費。
#專利導板植牙~新型植牙定位的科技(II)
目的: 『精準』+『不要讓病人痛』
過程: 與上面的『導引植牙』大同小異,
醫師使用的是『手術導板』來進行
手術,一樣能減小傷口範圍進行
困難的植牙手術,而差別請參考
下方說明
誰適合: 植牙區域在『前牙及小臼齒』的
病人,因為導版需要很大的張口
範圍,不容易在大臼齒區處使用
難度: 3顆星
特殊情況:全口無牙不易使用,建議使用在
局部缺牙的病例中
特殊器械:口內掃描機、導板手術專用器械、
3D列印機、研磨機等
收費差異:手術會收取導板製作的相關材料費。
#雷射植牙~另種微創植牙的術式
目的: 『不要讓病人痛』
過程: 醫師使用鐳射刀取代一般手術刀,
達成傷口小、流血少
誰適合: 全範圍的病人
難度: 3顆星
特殊情況:大範圍或全口的狀況下,雷射刀
可能需要較長的手術時間
特殊器械:雷射刀機、光動能機、
低能量雷射機等
收費差異:雷射刀手術會收取相關技術費及材料費
#立即植牙~『搶癒合黃金時間』的高階植牙術
目的: 『不要讓病人痛第二次』
過程: 醫師拔牙的當下也同時植入植體,
讓收口癒合的時間等於植牙再生的
時間,縮短整體治療的程序,
也避免拔牙傷口癒合後的再次手術
誰適合: 有健康殘留牙根的區域
難度: 4.5顆星
特殊情況:不建議做在拔牙區有牙周病或是
正在進行中的感染
特殊器械:顯微拔牙工具、可能搭配使用的
導引機或導板模板
收費差異:由於立即植牙通常會伴隨補骨
或補牙肉,此部分請參考
第三集的內容
#無痛植牙或舒眠植牙~植牙的輔助術式
目的: 『不要讓病人痛』
過程: 醫師植牙時配合麻醉科醫師的鎮定
麻醉,讓病人在淺層睡眠中完成
所有的手術治療,等同健檢的
無痛胃鏡及無痛大腸鏡的方式
誰適合: 經麻醉醫師評估身體適合的人
難度: 2顆星
特殊情況:因為病人鎮定舒眠下可能十分躁動
而無法使用全程舒眠
特殊器械:舒眠相關設備及氧氣供應機
收費差異:以舒眠時間計算麻醉收費
#Allon4植牙或一日完成植牙~
目的: 『讓病人植牙後當天就有牙齒用』
過程: 醫師在植牙後的當下,將預先
製作好或當天製作好的牙橋與植牙
結合,讓植牙能立即使用
誰適合: 經牙醫師評估條件適合的人
難度: 5顆星
特殊情況:術前評估十分複雜,需要多種影像
醫學判讀及咬合空間模擬,
當天會依照手術實際的狀況來調整
裝牙橋的時機
特殊器械:All on 4特殊植體套件、
預先製作的牙橋、口內掃描機、
特殊植牙設計軟體、3D列印機、
研磨機等
收費差異:以植牙顆數、難度或範圍計價
以上是常見的手術術式整理,所以實際在植牙時,#依照病況通常會結合數個術式同時進行,例如All on 4可能會搭配『舒眠+微創+導引』這樣的組合,或是上門牙植牙的組合能是『立即+微創+一日完成+專利導板』等等。
以上再搭配『第三集的補骨補牙肉』,就會形成完整的植牙治療的全貌,舉例來說:
上門牙撞斷需植牙復原時,因為是門面需要趕快有牙齒,醫師的術式可能是『立即植牙』+『微創植牙』+『一日完成植牙』+『專利導板植牙』,因為牙齦厚度必須有3mm且骨頭必須完整包圍植體2mm,就會合併進行『補骨補牙肉』共同進行。
所以一個完整的植牙手術是十分複雜的過程,醫師並需詳盡考量最適合病患身體情況及需求下,才能明確安排最適當的術式。#最近看到一堆廣告每顆植牙36000包了以上全部術式及補骨補牙肉,再看看實際上我們複雜的植牙決策過程、動用的技術及設備....
病人想植牙,理應是醫師主導並共同負責治療成果,而不是價錢主導治療才是。
#不廉價與廉價的差別不是價錢
#差別在醫師主導治療還是價錢主導治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林榆芩牙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凸嘴矯正後對臉型的影響和側臉美觀線。為什麼國外很少拔牙矯正?|林榆芩醫師 作為一個專做牙齒矯正的醫師,我發現很多病人在尋求二次矯正諮詢時會用觜唇還凸在美觀線(鼻尖跟下巴的連線)外來評斷前一位醫師改嘴凸的量不足,但這有一個問題,就是你只考量了嘴凸矯正正後側臉的變化,而忽略了正臉的效應,這集影片就是要...
「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打開嘴巴說亮話 曹皓崴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Celine C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Celine C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林榆芩牙醫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討論] 牙科手術理賠- 看板Insuranc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但近年已有較多保險公司將牙科手術納入理賠範圍,通常拔牙 的評價
- 關於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根管治療牙套保險有賠嗎?ptt熱議3大自費項目 的評價
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Celine C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C的矯正日記]
這兩天收到好多網友的私訊給我打氣,發現真的好多人都有矯正牙齒的經驗或是正在矯正當中。
自己剛剛晉升入門菜鳥一員,要叫大家一聲學姊~~~哈哈
當自己真的戴上牙套的時候,才覺得這時候有同伴一起加油打氣很重要,
在我開始矯正前,我也翻閱過無數無數的網誌記錄,看得很多人的案例紀錄做參考,真的很感恩這些人願意花時間分享她們的紀錄,對我有極大的幫助,
所以也希望自己在這過程中也能分享給需要的人,或是和正在一起奮鬥的人努力。
[牙齒問題]
輕微骨性暴牙/深咬/牙齒歪倒
很多人乍看我都覺得牙齒沒問題,但其實我有輕微骨性暴牙深咬的問題,這是我自己非常困擾的問題,
特別是我又超愛大笑,每次都有牙齒要飛出去的感覺....有暴牙的人ㄧ定懂我在說什麼。
除了主要是外貌會不好看之外,連帶會影響咬合,說話咬字,唇型下巴等等問題。加上智齒推擠,原本整齊的牙齒也開始東倒西歪。所以我大約10年前就開始詢問矯正的可能性。
問過10個醫生有9個跟我說,我的問題只有正顎手術能解決骨性暴牙,所以都不建議我矯正牙齒,有8個醫生都叫我算了。聽到手術我就放棄了,自己的問題並不是很嚴重,完全不想為了推進去那1公分的骨頭去動這種大刀!但是明明一些矯正過牙齒的朋友都說骨性問題是可以矯正的,每次只要身邊有朋友矯正牙齒我都會詢問他們的醫生,然後再燃起念頭。一直到這次終於有醫生給了我很忠肯的建議,讓我決定矯正牙齒。
[決定矯正]
這次選擇Invisalign 隱適美,主要是它可以先以電腦算出矯正的成果(但最後成果還是會因為每個人牙齒狀況而有點差異。)
醫生了解我的困擾後,跟我說:骨性暴牙深咬的確是開刀能徹底解決,矯正也可以,差別在於,開刀可以改善10分,矯正可能只能改善6-7分,那妳可以接受嗎?“
我的問題沒有很嚴重所以對我來說能改善個5分就很高興了,難道我就因為不能百分百改善就放棄嗎?不做就是會一直困擾我,做了有改善,不管多或少 都會比現在0分好,覺得醫生分析蠻客觀,我就決定試試看。
[矯正規劃]
矯正時間: 11 個月/ 22副牙套
拔牙:沒有拔牙
矯正幾乎都會面臨拔不拔牙的問題,我也是!
由於要把牙齒推進去需要空間,若空間不夠就會需要拔牙。剛好我前面有三顆牙齒是瓷冠牙套,很久以前做的,當時年紀輕也不懂,醫生做不好,牙齒做太大,還把三顆做成連在一起,也變成我矯正的阻礙之一。
醫生建議我矯正完後重新做一個適合自己大小的瓷冠,目前剛好就可以把這些過大的瓷冠牙套磨小磨出空間,利用這些空間來推牙齒。醫生做了拔牙和不拔牙兩種方式的programe給我比較,計算出來的結果,兩個方式牙齒推進去的距離竟然是一樣的,而且因為不拔牙,所需要的時間矯正更短,所以我就決定不拔牙。
決定不拔牙後,也開始煩惱那原本黏在一起的瓷牙怎麼辦?又碰上了要不要拆除換成臨時牙套的問題,如果可以維持原本的瓷牙當然最好,因為材質比較好也比較穩固。於是醫生把我送去了另一個牙科醫生那裡,他們一來一回的討論,決定試試看把它們分開...要是分開的過程中瓷牙損毀,那就換成臨時牙。
做這個步驟的時候,我要命的緊張擔心,因為是前面牙齒,我真的很不知道走出診所門口的時候,我會變怎樣....
幸好醫生手很巧,很無感的狀態下,很快的就把三顆連在一起的瓷牙順利分開!現在除了有巨大的牙縫之外,牙齒狀態都和原本ㄧ樣,咬東西也沒問題,而牙縫就是要用來推牙齒的空間。
我的牙醫只做矯正,其他牙齒問題都是要另外讓牙科醫生做,一開始很擔心,但最後還是蠻慶幸醫生都會溝通,也會給與選擇,不會說只能有一個方式。若是牙齒的問題比較複雜,有一個耐心願意想辦法解決的醫生很重要!
[矯正第一副牙套]
第一天終於順利戴上牙套後,真的覺得非常的開心!! 因為前面的過程問題讓我非常揪心...前前後後花了快一個月時間才解決。第一天配戴Invisalign 牙套,發現巨大牙縫其實就看不出來了,所以外觀上沒有太大的影響,若是有拔牙缺洞的,牙套上可以塗上牙齒的顏色,戴上去也會看不出來缺牙,真的還蠻方便的。
開始的兩個小時後,牙齒就因為牙套緊緊地套住而感到不舒服,很像是被打了一拳黑青的感覺軟痛無力,不要說吃東西,光是連抿嘴都會痛。第一,二天真的很難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吃飯時間,並不是因為肚子餓,而是可以把牙套拿下來休息一下,吃完飯戴回去的時候,真的很像重新戴上金箍套,緊/痛...。
不能隨時吃東西,吃完要用牙線要刷牙,這些我都覺得還好,因為這其實本來就是吃完東西該有的好習慣,只是我們原本就懶得做,可以這樣逼自己養成習慣不是件壞事。
打這篇的時候,已經第三天,不舒服的感覺已經大量的減少非常的多!預計第四,五天應該就可以完全適應。這幾天最大的優點就是,會瘋狂不停的喝水,想要去減緩轉移不舒服的注意力。現在就只是需要時間,希望牙齒乖乖的聽話,照著設計的programe走,不要有任何問題,也希望這是一個對的決定。
目前這篇就不放矯正照片啦~等真的有差別變化再來放比較,之後再來更新囉~照片其實也很符合文字~牙齒痛的姿勢...
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Celine C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C的矯正日記]
這兩天收到好多網友的私訊給我打氣,發現真的好多人都有矯正牙齒的經驗或是正在矯正當中。
自己剛剛晉升入門菜鳥一員,要叫大家一聲學姊~~~哈哈
當自己真的戴上牙套的時候,才覺得這時候有同伴一起加油打氣很重要,
在我開始矯正前,我也翻閱過無數無數的網誌記錄,看得很多人的案例紀錄做參考,真的很感恩這些人願意花時間分享她們的紀錄,對我有極大的幫助,
所以也希望自己在這過程中也能分享給需要的人,或是和正在一起奮鬥的人努力。
[牙齒問題]
輕微骨性暴牙/深咬/牙齒歪倒
很多人乍看我都覺得牙齒沒問題,但其實我有輕微骨性暴牙深咬的問題,這是我自己非常困擾的問題,
特別是我又超愛大笑,每次都有牙齒要飛出去的感覺....有暴牙的人ㄧ定懂我在說什麼。
除了主要是外貌會不好看之外,連帶會影響咬合,說話咬字,唇型下巴等等問題。加上智齒推擠,原本整齊的牙齒也開始東倒西歪。所以我大約10年前就開始詢問矯正的可能性。
問過10個醫生有9個跟我說,我的問題只有正顎手術能解決骨性暴牙,所以都不建議我矯正牙齒,有8個醫生都叫我算了。聽到手術我就放棄了,自己的問題並不是很嚴重,完全不想為了推進去那1公分的骨頭去動這種大刀!但是明明一些矯正過牙齒的朋友都說骨性問題是可以矯正的,每次只要身邊有朋友矯正牙齒我都會詢問他們的醫生,然後再燃起念頭。一直到這次終於有醫生給了我很忠肯的建議,讓我決定矯正牙齒。
[決定矯正]
這次選擇Invisalign 隱適美,主要是它可以先以電腦算出矯正的成果(但最後成果還是會因為每個人牙齒狀況而有點差異。)
醫生了解我的困擾後,跟我說:骨性暴牙深咬的確是開刀能徹底解決,矯正也可以,差別在於,開刀可以改善10分,矯正可能只能改善6-7分,那妳可以接受嗎?“
我的問題沒有很嚴重所以對我來說能改善個5分就很高興了,難道我就因為不能百分百改善就放棄嗎?不做就是會一直困擾我,做了有改善,不管多或少 都會比現在0分好,覺得醫生分析蠻客觀,我就決定試試看。
[矯正規劃]
矯正時間: 11 個月/ 22副牙套
拔牙:沒有拔牙
矯正幾乎都會面臨拔不拔牙的問題,我也是!
由於要把牙齒推進去需要空間,若空間不夠就會需要拔牙。剛好我前面有三顆牙齒是瓷冠牙套,很久以前做的,當時年紀輕也不懂,醫生做不好,牙齒做太大,還把三顆做成連在一起,也變成我矯正的阻礙之一。
醫生建議我矯正完後重新做一個適合自己大小的瓷冠,目前剛好就可以把這些過大的瓷冠牙套磨小磨出空間,利用這些空間來推牙齒。醫生做了拔牙和不拔牙兩種方式的programe給我比較,計算出來的結果,兩個方式牙齒推進去的距離竟然是一樣的,而且因為不拔牙,所需要的時間矯正更短,所以我就決定不拔牙。
決定不拔牙後,也開始煩惱那原本黏在一起的瓷牙怎麼辦?又碰上了要不要拆除換成臨時牙套的問題,如果可以維持原本的瓷牙當然最好,因為材質比較好也比較穩固。於是醫生把我送去了另一個牙科醫生那裡,他們一來一回的討論,決定試試看把它們分開...要是分開的過程中瓷牙損毀,那就換成臨時牙。
做這個步驟的時候,我要命的緊張擔心,因為是前面牙齒,我真的很不知道走出診所門口的時候,我會變怎樣....
幸好醫生手很巧,很無感的狀態下,很快的就把三顆連在一起的瓷牙順利分開!現在除了有巨大的牙縫之外,牙齒狀態都和原本ㄧ樣,咬東西也沒問題,而牙縫就是要用來推牙齒的空間。
我的牙醫只做矯正,其他牙齒問題都是要另外讓牙科醫生做,一開始很擔心,但最後還是蠻慶幸醫生都會溝通,也會給與選擇,不會說只能有一個方式。若是牙齒的問題比較複雜,有一個耐心願意想辦法解決的醫生很重要!
[矯正第一副牙套]
第一天終於順利戴上牙套後,真的覺得非常的開心!! 因為前面的過程問題讓我非常揪心...前前後後花了快一個月時間才解決。第一天配戴Invisalign 牙套,發現巨大牙縫其實就看不出來了,所以外觀上沒有太大的影響,若是有拔牙缺洞的,牙套上可以塗上牙齒的顏色,戴上去也會看不出來缺牙,真的還蠻方便的。
開始的兩個小時後,牙齒就因為牙套緊緊地套住而感到不舒服,很像是被打了一拳黑青的感覺軟痛無力,不要說吃東西,光是連抿嘴都會痛。第一,二天真的很難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吃飯時間,並不是因為肚子餓,而是可以把牙套拿下來休息一下,吃完飯戴回去的時候,真的很像重新戴上金箍套,緊/痛...。
不能隨時吃東西,吃完要用牙線要刷牙,這些我都覺得還好,因為這其實本來就是吃完東西該有的好習慣,只是我們原本就懶得做,可以這樣逼自己養成習慣不是件壞事。
打這篇的時候,已經第三天,不舒服的感覺已經大量的減少非常的多!預計第四,五天應該就可以完全適應。這幾天最大的優點就是,會瘋狂不停的喝水,想要去減緩轉移不舒服的注意力。現在就只是需要時間,希望牙齒乖乖的聽話,照著設計的programe走,不要有任何問題,也希望這是一個對的決定。
目前這篇就不放矯正照片啦~等真的有差別變化再來放比較,之後再來更新囉~照片其實也很符合文字~牙齒痛的姿勢...
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林榆芩牙醫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凸嘴矯正後對臉型的影響和側臉美觀線。為什麼國外很少拔牙矯正?|林榆芩醫師
作為一個專做牙齒矯正的醫師,我發現很多病人在尋求二次矯正諮詢時會用觜唇還凸在美觀線(鼻尖跟下巴的連線)外來評斷前一位醫師改嘴凸的量不足,但這有一個問題,就是你只考量了嘴凸矯正正後側臉的變化,而忽略了正臉的效應,這集影片就是要告訴大家改善嘴凸對整個3D臉型的影響。同時回答很多住在歐美國家的海外華人做矯正最大的疑惑,就是為什麼我的白人矯正醫師都不肯拔牙幫我改嘴凸?
今天的主題重點是要回答“成人的”凸嘴矯正的一些網路上大家最常留言詢問的問題
兒童矯正正在這👉 https://youtu.be/IoDBd5hE_P0
很多朋友在之前的留言區問我關於改善齒性暴牙與骨性暴牙在改善嘴凸量的差異,以及凸嘴矯正正改善後臉型的變化以及如何跟國外醫師溝通等等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而關於如何與醫師溝通我認為原則上還是要遵守醫師專業,因為他們考量的點絕對比病人多祝大家都能與醫師達到共識擁有滿意的的整牙體驗
💡影片重點
00:00搶先看
00:08嘴凸不一定有「咬合不正」?
00:48 「成人」如何改善嘴凸?
01:33齒性和骨性暴牙哪個改善比較多?
02:14改善嘴凸如何改變臉型?
04:24美觀線不是評估嘴凸改善的唯一標準
05:14東西方審美觀如何不同?
08:18如何跟國外醫師溝通改善嘴凸?
08:53有自信的最美的體操選手Morgan Hurd
10:42 類II橡皮筋能改善下巴後縮嗎???️
相關文章
艾瑪史東與愛馬華森的牙齒矯正案例
https:// follow-heart。 COM / emma_corr
如何只用戴牙套改善骨性暴牙
https://follow-heart.com/protru_brace
矯正牙齒狀語從句:唇形的關係
https://follow-heart.com/tee_lip
✉️歡迎追踪臉書專粉| https://follow-heart.com/protrutee_fb
IG起來追| https://follow-heart.com/protrutee_ig
#骨性暴牙 #改善嘴凸 #牙齒矯正 #東西方審美不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3iLMzFDZ48/hqdefault.jpg)
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但近年已有較多保險公司將牙科手術納入理賠範圍,通常拔牙 的推薦與評價
... 差異,建議與自已的保險業務員作詢問,才能保障自身的權益。 全文連結http://www ... 除部分口腔外科手術外,大多牙科手術包括牙周手術都是不需住院的,因此可能無法 ... ... <看更多>
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根管治療牙套保險有賠嗎?ptt熱議3大自費項目 的推薦與評價
自費根管治療與健保根管治療基本有著相同的流程,主要的差異除了費用之外,自費根 ... 高倍數顯微鏡已成為牙科手術治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台北牙醫推薦-典雅牙醫診所 ... ... <看更多>
牙齒手術牙科手術差異 在 [討論] 牙科手術理賠- 看板Insuranc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因前陣子買第3張實支保單時,針對牙科手術部份有做了一些XHB和HX的資料查詢,
貼上來分享給有興趣者參考,但目前僅就保單條款內容做分享,
自己本身缺乏實際理賠經驗,
有待實務理賠經驗者補充說明與分享。
*富邦現售的實支因自己沒研究,所以有待其它人補充。
全球的實在醫靠醫療費用健康保險附約(XHB):
被保險人因第五條之約定而以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對象身分於醫院或診所門診,
接受附表三的手術或附表四的特定診療時,本公司按被保險人門診手術
或門診特定診療當日所發生,且依全民健康保險規定其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及不
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該事故費用核付。
台新的住院醫療費用健康保險附約(HX):
被保險人因第十條之約定而以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對象身分接受門診手術診療時,
本公司按被保險人當次門診手術診療所發生且使用,且依全民健康保險規定其保險
對象應自行負擔及不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核付。
由上可知,兩者都是門診手術費與雜費都會理賠。
*台新人壽的HX就是以前的保德信HX,條款內容一模一樣連保費都一樣。
=============================
以下是全球的實在醫靠醫療費用健康保險附約(XHB)
關於牙齒手術的理賠是放在附表四的門診特定診療第85~104項裡。
*年度給付次數限6次
項目計有:
二、牙醫
85.囊腫摘除術 (小)-<2 公分
86.囊腫摘除術 (中 )-2-4 公分
87.囊腫摘除術 (大)->4 公分
88.口內軟組織腫瘤切除
89.軟組織切片
90.硬組織切片
91.囊腫造袋術
92.廔管切除術
93.腐骨清除術-簡單,1/3顎 以下
94.腐骨清除術-複雜,1/3顎 以上
95.口竇廔管修補術
96.神經撕除法
97.涎石切除術-在腺管中
98.皮瓣手術 (小)-4 平方公分以下
99.皮瓣手術 (中 )-4-16 平方公分
100.皮瓣手術 (大)-16 平方公分以上
101.骨瘤切除術-2 公分以下
102.骨瘤切除術-2 公分以上
103.複雜性拔牙,有縫合
104.牙周病翻瓣手術
以上。
再來是台新的住院醫療費用健康保險附約(HX)。
它的門診手術與雜費理賠有限制範圍,
但其實細看會發現可理賠的範圍非常廣泛,
且無年度給付次數限制。
*門診手術限:
227
或 3342
或 附表三[手術項目表]內的手術(附表三裡有1580項手術)
或 附表四[一般處置項目表]內的處置(處置表有110項目)
意即只要符合上述其中一項的條件,即理賠門診手術與醫療費用。
其中3342項目包括:
1.單純齒切除術
2.複雜齒切除術
3.口內軟組織腫瘤切除
4.口竇廔管/相通修補術
5.骨瘤切除術
6.手術去除陷入上顎竇內牙齒或異物
7.手術拔除深部阻生齒
8.手術去除解剖間隙內異物或牙齒
9.唾液腺摘取術(每部位)
而附表三裡關於牙齒的部份,經查閱主要是在支付標準3343[牙科開刀房手術]項目裡,
表三第1558~1580項(那些看起來應該會需要住院)。
附表四項目關於牙齒的部份是第78~110項,
經查閱不只有3342,還有3341,以及332[根管治療]這一節某些項目,
都有收錄在表四裡,計有:
1.根尖逆充填術
2.牙齒再植術
3.根尖成形術
4.牙周骨膜翻開術
5.牙周骨粉、再生膜移植手術
6.牙齦切除術
7.口內切開排膿
8.口外切開排膿
9.顎間固定法
10.環繞結紮法
11.單純齒切除術(分成 2段)
12.複雜齒切除術(分成 3段)
13.牙周囊腫摘除術
14.口內軟組織腫瘤切除
15.軟組織切片
16.硬組織切片
17.牙冠增長術
18.囊腫造袋術
19.廔管切除
20.骨瘤切除術
21.腐骨清除術
22.齦蓋切除術
23.前齒根尖切除術
24.小臼齒根尖切除術
25.大臼齒根尖切除術
26.牙齒切半術或牙根切斷術
27.神經撕除法
28.口內植皮
29.涎石切除術(在腺管內)
30.皮瓣手術(牙齦移植)
31.齒槽骨成形術
32.牙脊重建術
33.齒槽骨增高
以上。
如果有買這兩張保單,
做牙科手術時,診斷證明書上的文字可以參照上面有寫的手術名去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2.169.19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surance/M.1641092612.A.351.html
都沒人覺得有疑問嗎XP
XHB: "當日"所發生、
HX: "當次"所發生且使用。
如果是植牙或其它處置,會不會可能比如說先處理好牙齦或牙冠等其它牙周問題,
最後,才是約下一次門診開始要植牙或裝牙套等後續處理。
如果最後那次才約做牙齒或裝其它牙科材料,
會不會就陷入除外條款裡呢?
被保險人因下列事故而住院診療或接受門診手術診療者,本公司不負給付各項保險金的責
任:
一、美容手術、外科整型。但為重建其基本功能所作之必要整型,不在此限。
二、外觀可見之天生畸形。
三、非因當次住院事故治療之目的所進行之牙科手術。
四、裝設義齒、義肢、義眼、眼鏡、助聽器或其它附屬品。
又或者是我解讀有誤,其實是做以下解讀:
"當日"所發生--但沒有說只限當日所使用。
"當次"所發生且使用--但沒有說要限當日所使用完畢。
這就是我說的,沒有實務理賠經驗,需待其它人幫忙補充說明。
※ 編輯: winth (175.182.169.193 臺灣), 01/03/2022 00:18:00
三、非因當次住院事故治療之目的所進行之牙科手術。
這條不是這樣用的,這是一條順風車除外條款。
比方說你如果今天是急性盲腸炎住院開刀,想說順便做植牙手術,
那這個牙科手術就不賠。
請問治療牙齒是你本次住院的目的嗎?
不是,治療盲腸炎才是。
而治療盲腸炎的方式是割盲腸,而不是植牙,所以植牙不賠。
這條款的除外意思是這樣。
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門診手術有符合那些列表的牙科手術,就是會賠,
不可能列了一大串手術說會賠,
最後又以一行條文跟保戶說不賠,邏輯上不通。
不想理賠直接不要列在處置表就好了,何必多事列了一大串讓保戶有申訴空間。
全球無論是XHR或XHB,也都是有這條除外條款啊!
XHR:
第十三條 【除外責任】
被保險人因下列事故而住院診療或以門診手術治療者,本公司不負給付各項保險金的責任
三、非因當次住院或門診手術事故治療之目的所進行之牙科手術 。
XHB:
第十八條【除外責任】
被保險人因下列事故而住院診療者,或於醫院、診所接受門診手術、門診特定診療者,本
公司不負給付各項保險金的責任。
三、非因當次住院事故、門診手術或門診特定診療事故治療之目的所進行之牙科手術。
以上,不知調整是指哪方面呢?
再則,"保險公司用這條上評議基本上沒輸過":
請問是保德信的HX嗎?又,真的是用這條上評議的嗎?
以及,保戶的狀況是什麼呢?e大目前尚未提供,
因為第三款說的是住院時順便做的牙科手術不賠,
他問的卻是門診牙科手術除外?兩者明明是不同的事件,
所以他家人到底遇到什麼問題,其實看不出來。
甚至連買的是哪家的哪張保單也沒有提供說明。
再則你提到的聽聞保德信理賠牙齒不賠,
我之前查找資料時沒看過,
只看到有人連小孩拔乳牙也賠,結果被金管會糾正後只好改不賠了,
但複雜性有切開、縫合的手術還是賠。
另外,還有一則新聞是說補牙時用的骨粉只有按手術比例賠,所以被保戶投訴
因為該保單(非HX)是將骨粉列為手術費(按比例)而非雜費(全額),所以不給全額理賠。
因此即使同公司,不同保單的理賠條件也未必相同,
沒有提供確切資訊,很難確認當初被拒賠的詳細原因。
如果E大願意提供更多資訊,包括診斷證明書內容為何,
會更有助釐清當初拒賠原因。
補上該新聞連結:
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WebArticle.aspx?id=42686&p=1
※ 編輯: winth (175.182.169.193 臺灣), 01/04/2022 00:41:20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植牙手術不在保單條款理賠的手術項目內,
也就是不在上述的227/3342/表3/表4內,所以當然不賠呀。
跟19條除外條款根本無關,19條第三款那是指住院手術除外的部份,
不要和牙科這種不住院的門診手術搞混了。
牙科門診手術只要有在上述可理賠的項目列表內,就是會理賠的。
以上。
※ 編輯: winth (175.182.169.193 臺灣), 01/09/2022 12:00:44
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的,而不是[不限227],但要理賠時,
卻告訴保戶這不是[手術],所以不賠,這樣我寧願像HX那樣,
哪些門診有理賠的項目直接列出來,清清楚楚,
因此我並不認同 [不限227],就一定對保戶有利。
對保戶相對不利的是可理賠的門診手術項目太少的,
而非HX列了加起來大概有幾千項的這種。
既然你提的那間拿除外條款擋人的不是保德信,
就不該預設保德信也會這麼做,
除非它的條款是像你說的相對寬鬆的那家一樣的內容,那也許有這樣的可能,
但現在HX是白紙黑字列出來可理賠的項目,
顯然和你說的那間不同,不一樣的列舉方式怎能等同視之呢?
明明有明確列舉可理賠的項目,最後卻不理賠,
這是很嚴重的指控,等同於詐欺行為了,
如果不是真的遇到該公司的實際案例,我認為不該講這種話。
買保單時叫保戶不要過度相信可融通,理賠都是照條款走的;
真要照白紙黑字條款走時,卻又要拿別家沒有明確定義的來說有除外?
我還是相信某人說的,買保單就是買它的條款,
那種被拿除外擋掉的,該做的是看它的條款有沒有什麼問題,
讓保險公司有上下其手的解釋空間,
而不是用來質疑另一家有明確定義理賠項目的保險公司。
※ 編輯: winth (175.182.161.248 臺灣), 01/21/2022 20:43: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