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昇作為粉絲創作的〈牯嶺街那年〉,唱出楊德昌的導演故事】
陳昇自稱年輕時迷戀楊德昌的電影,即便同世代的人都看不懂,他仍覺得是「好酷的電影」,而這也影響了他日後對音樂的創作。陳昇2017年專輯《南機場人》中的〈牯嶺街那年〉,就是在歌頌楊德昌,歌詞描繪出了陳昇對他的懷念與感傷。
楊德昌在2007年逝世,享年59歲。〈牯嶺街那年〉不僅呼應楊德昌的電影,也能看見作為觀眾與粉絲的陳昇,試圖在歌中捕捉楊德昌英年早逝作品未完的遺憾,以及身為外省一代的漂泊,整首歌渲染著哀傷……
#牯嶺街那年 #陳昇 #音樂 #楊德昌 方格子 vocus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編劇魂:說故事是本能,寫劇本沒有教條,用文學素養和科學思維孕育你的傑作」介紹 訪問作者:小野 內容簡介: ★「臺灣新浪潮電影重要推手」首次公開四十年編劇心法,科學方法直指核心,突破框架激發潛能。★ 編劇是可以教的嗎?說故事有沒有通則? 故事大綱...
牯嶺街那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編劇魂:說故事是本能,寫劇本沒有教條,用文學素養和科學思維孕育你的傑作」介紹
訪問作者:小野
內容簡介:
★「臺灣新浪潮電影重要推手」首次公開四十年編劇心法,科學方法直指核心,突破框架激發潛能。★
編劇是可以教的嗎?說故事有沒有通則?
故事大綱要寫多長?劇本有所謂的「格式」嗎?
正邪對抗、角色轉變是鐵律?導演期待看到什麼?
文學電影和電影小說有什麼不一樣?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人物從二十個變成兩百個;「三廳電影」帶來錢潮,也帶來局限;《成功嶺上》扭轉了僵化的愛國主義,學生電影一再翻新。田野調查只是基本功課,故事的選擇要像顯微切片一樣精準。創作關乎思想,技術只能輔助;故事和風格都是為了描繪主題,角色之間的關係隨時都像化學變化一般質變,情緒節奏帶來如力學原理般的力量,劇情發展發展簡直像是一場考古發掘的過程。劇本結構是用來表達創作者的創作觀點和形式。
被稱為「臺灣新電影浪潮運動重要推手」的作家小野,第一次公開從七○年代初入電影圈沉澱至今的心路歷程,並以特殊的「科學/文學」斜槓背景,帶來一套難忘的「野式編劇法則」,用第一手經驗帶領讀者認識電影劇本,然後,超越電影劇本。
於臺灣電影產業起飛、沉寂,又再度興盛的四十年間,小野曾身為電影的企劃、編劇、製片、原著作者、版權銷售和劇本改編,甚至行銷等角色,也歷經兩家電視台在變革時的重要角色。近四年更擔任台北影視音實驗敎育機構的校長及教授編劇實作課。
本書中,小野首度把電影圈如此豐富的實戰經驗轉化為文字,並透過八十部經典電影賞析,佐以珍貴的部分劇本原稿,傾囊相授獨門心法,深入淺出趣味十足。若你是電影工作者、學生,或喜愛電影的人,亦或是電影研究者、評論者或是相關內容製造者,本書都將帶給你全然不同的觀點。
「我們得充滿真摯的情感,有一種非說不可的慾望,一切才可以開始。」──小野
【PART 1 我就這樣開始寫劇本】
在中央電影公司,我陸續遇到了一些天才型的編劇和導演,和一堆正要燃燒熱情的電影人。八年來他們天天坐在你的對面,天天到你家來煩你,天天談的都是劇本,當然也會發些牢騷,傾吐祕密。當一起得奬時在臺上相互擁抱流下眼淚。其實和那麼多的天才在一起工作和生活,並不是什麼幸福的事。因為和天才在一起,學不到什麼東西,他們在創作過程渾然天成,你看不到什麼具體技巧,更糟糕的是,你會越來越自卑。我扛著一大袋自己寫的企業書、行銷計劃、票房紀錄和劇本回家,告訴自己暫時安靜下來,把這些非常難得的經驗寫成一本「工具書」。而這本書的構想,一放就放了三十年。
【PART 2編劇的六種科學方法】
對我而言,要替電影編劇找到一套可以教授的方法,是不太可能的。可是在我自己編劇的過程中,卻不斷的冒出一些自創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卻是一些科學方法。所謂的科學方法,是從科學知識中找到一個最接近劇本創作的思考及運作方式,所以最终仍然是要依靠人腦。這些方法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像是靈感一樣忽然跳出來,本身也像是另一種創作。終於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我把這些科學方法公開。在公開之前,我陸續在一些大學的編劇工作坊試著告訴學生,像是找到一種新藥,做人體實驗,效果不錯。
【PART 3文學如何改編成電影】
我不斷把文學作品引進電影和電視,除了想讓更多人藉由大衆傳播媒體認識文學作品外,更貪心的希望能因此促進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對我而言,浸淫在大量的文學改編成電影的寶貴經驗中,終於也發現到一些奇妙的東西,一些過去不曾思考過的問題。於是我決定把這些「發現」寫出來和大家分享。同時也覺得用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是給初學者最好的方法之一。讀一本好的小說,看一部好的電影,如果能夠找到改編的方式,我想你會距離「寫劇本」又更接近了一些。試試看你的潛力,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作者簡介:小野
本名李遠。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曾經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攻讀分子生物學,也曾經擔任國立陽明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助教。
1981年受明驥總經理之邀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擔任製片企劃部企劃組的組長,和當時的同事吳念真及新鋭導演侯孝賢、楊德昌、柯一正、萬仁、張毅等共同推動影響台灣電影發展深遠的「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電影劇本五度入圍電影金馬獎,並以《恐怖分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刀瘟》等獲得英國國家編劇獎、亞太影展及金馬獎最佳劇本獎。
二十四歲時以《蛹之生》、《試管蜘蛛》等小說成為七○年代暢銷作家。創作類別豐富多元,小說、散文、詩及童話。並屢次獲獎,包括第二屆聯合報文學獎首獎、中國時報舉辦讀者票選「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蛹之生》一書獲選為七○年代十大最重要書籍。目前文學創作已經超過一百部、電影劇本三十部。
曾經出任台北電影節創始第一、二屆主席。在電視工作方面,擔任過台灣電視公司節目部經理,及中華電視公司公共化後第一任對外徵選的總經理。長年參與不少社會運動,包括敎育改革、環境保護、基本人權、土地權等,為「千里步道運動」的發起人之一。
近年來更努力倡議「文化在野」的觀念及投入影視音人才培育的計畫,現任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及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成為大家口中的「小野校長」。《編劇魂》是他在長期創作及敎學後第一本工具書,想要和讀者們分享自己長期累積的創作經驗。
作者粉絲頁: TMS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出版社粉絲頁: 積木生活實驗室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牯嶺街那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親密:高俊耀劇作選」介紹
訪問作者:高俊耀
內容簡介:
如果我要說阿爸的故事,我要從哪個點說起?從阿爸跟著阿公阿嬤來 \到馬來西亞這塊土地說起?還是從他和媽認識然後生下我們開始說起?還是從阿爸的葬禮開始說起?到底從哪個點說起才會更清楚?到底從哪個點說起,才不會太輕易?--《死亡紀事》
編導演三棲的高俊耀,被評價為臺灣劇場「少數具有魔鬼視野的創作者」,他的劇本不只是角色、對話、情節三者的構成,更是文字、語言、聲音的三重奏,通往歷史的幽徑,一如他寫下:「文字會說話,有時比創作者更自覺,一個字的來歷比一個人的出生更為久遠。」於是,其創作眼光每每忍不住伸入樓起樓塌、半夢半醒之間的那人那死那生,「數字是人的代號,數字亦成了欲求的對象,人在自身內部分裂,是時代精神分裂的徵候。」
《親密:高俊耀劇作選》精選高俊耀近十年的三部劇作《死亡紀事》(與蔡承燊合著)、《大世界娛樂場II》(與莫兆忠合著)、《親密》,主題遍含馬來西亞族群政治、澳門賭場資本主義、離散華人的精神地理。本書同時收錄四篇創作手記、兩場對談紀錄,完整呈現一位劇場創作者的藝術階段。
作者簡介:高俊耀
窮劇場approaching theatre聯合藝術總監。當代劇場導演、編劇、演員。ACC亞洲文化協會受獎人。馬來西亞藝術學院戲劇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
長年關注亞洲族群遷徙歷史議題,屢受邀赴港澳及東南亞合作,與不同文化脈絡工作者相互激盪,映照彼此對生存關注以及導/演美學的思辨,持續探索當代表演者身體與意識之訓練,深耕亞洲劇場美學。其導演調度獨樹一幟,敘事凌厲精準,靈活轉換于多重語境之間。執導創作備受讚譽,曾獲「台新藝術獎」年度入圍、「牯嶺街小劇場」年度節目及評審團大賞、首屆「臺北藝穗節」明日之星大獎等殊榮。
作者粉絲頁: 窮劇場 approaching theatre
出版社粉絲頁: 斑馬線文庫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牯嶺街那年 在 Tigers' Coffee Roas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2:43 跟警察吵架的咖啡店
06:50 要有特色就必須被討厭
07:58 我咖啡不是完美的,消費體驗預防針
陳小藍,可是不是那個有名的網美。台南人,北上唸大學,戲劇本科系畢業之後就一直做劇場到現在,好像剪不斷理還亂的一段戀情那樣。
2013到2015在現正整修中、不知修多久的牯嶺街小劇場擔任行政正職,碰碰大小事,期間曾策劃《2015為你朗讀IV》及《2016為你朗讀V-文本出走計畫》。2016年回歸自由工作者身份,領域持續在小劇場&文字工作,編導演作品有:心酸酸工作室《身體的海離散》、女節《起承轉合的板式搖》、栢優座《畢方之國》、回桃看藝術節《耳朵眼睛手》……等。
現仍為劇場裡的流浪者。
牧羊人 ▶ https://goo.gl/ENknvm
勇氣配方 ▶ https://goo.gl/X7gktp
訂閱虎記商行 ▶ https://goo.gl/HEpst5
虎記蝦皮 ▶ https://shopee.tw/alexhan.tw
FB ▶http://fb.com/tigerdrinks
Line ▶ https://line.me/R/ti/p/%40ikn7625q
Bilibili ▶ https://space.bilibili.com/371731547
微信 ▶ alexhan_tw
台北市中正區寧波東街1-1號
(02)3343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