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版的眠月線|特富野古道
近來眠月線美景廣為人知,然因途中需要經過崩塌地,及走在有一定高度鐵道橋的陳年枕木上,其暴露感讓一些人望之卻步,只能心嚮往之。然而也在阿里山的特富野古道,因過去同屬一林業鐵路系統下、也有山林鐵道的美景之外,更不必通過危險地形,是CP值極高的羽量級健行步道。我這次穿著美國潮戶外第一品牌 Teva 專為羽量級健行設計的Gateway健行鞋來探訪特富野古道,讓整體的體驗加成不少。
▌特富野古道的歷史
特富野古道因通往特富野部落而得名,最早是鄒族人的獵徑,日治時期,則是阿里山林業鐵道的支線水山線。水山支線架設於1941年,並於1971年禁伐天然林後廢棄,直到2001年才整理為步道。水山線過去與哆哆咖線的分歧點為兒玉車站,現址為已不再使用的雪峰派出所。兒玉一名原為紀念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後因蔣介石覺得此地頗似國軍將領張自忠的陣亡地,故又改名為自忠,因此特富野古道的此端稱為自忠端入口,另一端則為特富野入口。
▌特富野古道上的美景
從自忠端起算,舊水山線鐵道止於3.7KM處,接著還有約3公里、多為下坡的山路,才會抵達特富野端。我這趟因為時間關係,只有走完3.7公里的舊水山線段。此段由於過去爲鐵道,因此地勢平緩,走起來輕鬆寫意,而沿途的美景卻不因此減少。除了筆直高大柳杉林間的蜿蜒鐵道外,還有數座古色古香的木造鐵道橋,以及許多過去伐木後遺留下來的巨大樹頭。雖比眠月線少了隧道群,但可看性卻不減。而且越走到後頭、越深入山林中,鐵道保留的越完整、美景也越讓人驚嘆。其實古道也是阿里山山椒魚的棲地,可惜此行並無所獲,就待下次再來尋訪吧。
▌特富野古道健行的建議一:儘早抵達
因為特富野古道相當熱門,人多時甚至會相當喧鬧。因此若想要能在寧靜中獨享美景,建議越早來越好。多數人,尤其疫情期間的團客,會在早上九到十點左右抵達,因此建議在此之前,甚至天一亮時抵達。這時天氣通常較為清朗,在自忠端的入口處,還能遠眺玉山。接近中午時,則易起霧,是一番不同的景色。
▌建議二:穿著 Teva Gateway多功能健行鞋
另一個造訪特富野古道的建議,就是選擇適當的健行鞋。這樣優美又有人文歷史的古道,值得悠閒漫步、細細品嚐。為了更能沈浸於美景之中,一雙穿起來輕盈、沒有負擔感的高機性戶外健行鞋就相當必要了。相較於攀登百岳時,穿著較為沈重、鞋底較硬的登山靴。走特富野古道這類羽量級的路線時,就適合穿著輕盈的Teva Gateway。
Teva創立於1984年,其名源自希伯來文,為「自然」之意,也象徵自由意志的最終表現。就如Gateway這款城市戶外的穿搭鞋款,因為結合了時尚外型與健行鞋的功能性,模糊了城市與戶外過往分明的界線。穿上Gateway,在城市中可以當做生活穿搭的潮流單品,在戶外則變成高功能性的健行鞋,可以隨心所欲地來去城市與戶外之間,生活毫不受限。此外,Teva未來的品牌核心也十分強調環保永續,如產品織帶部分皆使用環保快乾再生織帶。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外,也讓所有熱愛戶外的人,在未來皆能持續探索大自然。
Gateway也採用了防潑水鞋面,在氣候瞬息萬變的山林中,尤其是常常瞬間就起霧飄雨的阿里山區,更能放心前行,保持雙腳乾爽。就算踩到泥水,鞋面也速乾好清潔。同時Gateway的 Rugged Durabrasion Rubber 高耐磨橡膠大底除了耐穿外,也有強悍的抓地力,即便地形崎嶇也能放心落足其上。特富野步道雖然地勢平緩,但是有時仍要走在鐵軌、枕木、土徑與石徑上,加上水氣浸潤,因此有時仍會濕滑。這時穿著抓力地強的Gateway,走起來就更安心與得心應手許多。
Gateway也特別在大底的前後增加橡膠,這樣的設計可以在山徑中增加耐磨度,大底加深的刻痕則能增強抓地性。事實上,Gateway的抓地力是我這次體驗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之一。許多我以往認為會打滑的地形,Gateway都能緊緊攀附其上,除了驚艷之外,也帶來安心感。讓我不必擔心滑倒,可以將注意力全部放在欣賞山林的美景。
▌結語
特富野古道富含自然美景與人文歷史,且難度低好親近,非常推薦喜愛健行,尤其是不敢走眠月線的人,穿著適當的健行裝備前去造訪。
於2020/1/8- 2021/1/29期間, 購買Gateway系列有9折優惠。結帳時輸入折扣碼 : tevachang ,可以再折$500
購買網址: https://bit.ly/2XloVCd
#teva_tw #跟著teva輕裝健行
特富野古道難度 在 張芷瑄 Chih-Hsuan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踩點網美打卡勝地景點特富野古道💓💓💓
從來沒跑過真正的越野路線的我,加上我的反應力極差,一開始很擔心會不會拐到,或跟不上變步兵之類的,不過在真男人張嘉哲Chia-Che Chang的帶領下安全順利的完成幼幼班越野路線🤘🏻🤘🏻
正好出發前有下雨,跑的路幾乎都是爛泥巴,地形不太平整,有鐵軌、小橋、小坡、還有幾段階梯,一整路都上上下下的,需要極專注的踏每一步,在每一步踏下去的瞬間都要思考踩這石頭會不會拐,踩那爛泥會不會滑,不過真心覺得好好玩唷🥰🥰🥰難怪有許多跑者會愛上越野😄
雖然沒有拍到網美照,但在古道上跑著也是另一種享受,謝謝Marathon PT 馬拉松治療師邊跑邊看路邊拍照,高難度演出,我看到都捏一把冷汗了😅
天天跑柏油路,偶爾換換口味跑個土路還有各種障礙也是很新鮮很好玩,重點還能強化下肢小肌群,就是「一兼二顧,摸喇仔兼冼褲」的概念🤣🤣
#阿里山
#長跑甜心
#移地訓練
#高地訓練
#高海拔訓練
#富特野古道
#國手匯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一間二顧 公益行銷平台
特富野古道難度 在 曹純玉 Chun-Yu Tsa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早些年前,在一個名為「叫你們小姐來」的部落格中,看見由許教頭所率領的「亞運馬拉松培訓隊」,在阿里山上的公路進行長距離訓練時,就非常嚮往自己有天也能夠在上面訓練。
跑在台18線新中部橫貫公路往塔塔加的道路上,涼爽氣溫、低氧刺激,被雄偉群山、巨大的神木群包圍著,令我想起當年那隻暈車上來的小白狗狗🐶。
這次來到今年夏季高地訓練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一站-阿里山高地訓練。將這個地區規劃為高地訓練銜接到平地競賽專項訓練的時程,我個人覺得是相當合適的。
今年因疫情因素而無法出國訓練,因此特地在國內尋找環境條件相近、類似,盡量符合長距離選手訓練需求的場地。
上個月的高地訓練第一階段-觀霧山莊,因地理位置關係,適合訓練的只有兩條道路-大鹿林道東線與大鹿林道西線,都是屬於上下坡度較大的石頭土路。其它公路部份的坡度太大,加上路窄車多,較不適合當作主要訓練路線。因此,將此場域放在第一階段的訓練基礎期,來增加有氧耐力、肌耐力,搭配少許的速度訓練。
而高地訓練的第二階段-梨山,則是完全都在柏油路面上進行訓練。
主要的訓練路線為台8線中部橫貫公路83.5公里~88.5公里之間。偶爾會往上到福壽山農場前的一圈2公里的杉林路進行放鬆跑,因為這段的上下坡度較大,所以我們大約95%的訓練都在台8線的83.5公里~88.5公里上進行。
在這個階段的訓練場所,因為都是柏油路面,在跑步過程中的推蹬提夾落腿都會比較有效率,對於速度上相較於觀霧山莊的石頭路面而言要快上許多。但由於坡度還是有大約0.5%~1.5%左右,因此放在第二階段中間這種過渡期來說,剛好可以當作一種調整適應作用。
高地訓練第三階段-阿里山。
有兩條訓練路線:台18線公路與特富野古道。
特富野古道大多是廢棄的鐵軌、枕木、若干階梯與石頭土路交織而成的越野道路。若山區起霧下雨,抑或是天色昏暗時,難度就會大大增加,是個較適合輕鬆慢跑的訓練場所。
而台18線公路,是新中部橫貫公路,
又稱:阿里山公路。
比較平坦的路段為89.6公里~97.6公里處,這中間還會橫跨嘉義與南投,是我們主要的訓練路線。如果說我們在梨山的訓練路線的坡度是0.5%~1.5%的話,那阿里山這裡的這段主要訓練道路,大概就只有0.1%~0.5%,非常適合放在訓練強化期銜接比賽專項期的這時候。
山上的氣溫大約落在11°C~20°C,濕度較高,平均約在80%~95%左右。
早上時常出太陽,中午過後通常會起霧或是午後雷陣雨,傍晚雨勢較容易減緩,偶爾會看見黃昏晚霞。再加上,這裡的生活機能還不錯!大都是在阿里山園區內解決。有許多家餐廳、兩家7-11、一家早餐店、一小棟美食街、一間郵局,是個滿適合在台灣炎熱的夏天訓練的環境。
依稀記得,當年率領著「亞運馬拉松培訓隊」在阿里山上進行40公里長距離訓練的許教頭,曾在補給車上說過的一段話:
「我們大家常常聽到,為什麼中國、日本、韓國,這些鄰近的國家都可以訓練出優秀的長跑人才,而我們台灣卻不行呢?我個人則是認為,台灣,一定行的!」
是的,台灣長跑選手一定行‼️
車燈的閃爍聲與車內的民謠樂聲,
不絕於耳。
#台灣夏季高地訓練
#森林跑站 #國手匯 #真男人文創商行
#Bodydoor #Aminovital #Niketw
#白蘭氏雞精
特富野古道難度 在 難度0.5顆星-特富野古道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還開箱素有台灣最美鐵道的特富野古道這次是由自忠入口進入,自忠入口旁有廢棄警察局及公共廁所,沿路都可以停車,所以即使開車來也不會麻煩喔,特富野古道全程都 ... ... <看更多>
特富野古道難度 在 fun!輕鬆登山健行自組團~我們是週週開團,平日假日也不 ... 的推薦與評價
急徵同伴,欣賞美麗特富野古道之美(8/18要關起來維修了,要走的要快喔8/6出發,德恩亞納+密境多林+特富野一日遊台中彰化雲林出發,欠二位喔,感謝. ... <看更多>
特富野古道難度 在 [遊記] 阿里山公路x 特富野古道- 看板bicy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https://bikepackingtaiwan.com/bikepacking15
第一天
行經路程:54K
爬升難度:1000m
耗費總時:5 hours
阿里山,是我一直想騎但沒有去成的地方,因為它離台北實在太遠了。藉由這次的連假加
上氣溫尚暖之際,趕緊成行。
這次要騎的路線主要是從阿里山的〃石槕〃出發,一路騎上阿里山公路(台18線),騎經阿
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然後到達“特富野古道〃,接著下〃達邦〃住一晚,隔天再從台
169線騎回石槕。
由於有阿茅大大的前行筆記,讓我可以少做不少功課。根據經驗,前一天先上阿里山睡一
晚是最好的選擇。於是我下班後開了五小時的車,來到了各條公路交會的中繼點石槕。
由於出發時間較晚,到石槕是已經晚上八點半,加上又是平日的關係大部分的商家也都關
了,所以打消了在商家前面紮營的念頭。
阿里山公路晚間還是不時有車子呼嘯而過,所以我挑了條小路往上,順利的找到僅能搭一
頂帳篷的小塊營地。我迅速的搭好帳篷,順便測試了一下這次借來的ISUKA AIR 280X睡袋
。
隔天早上內建的露營鬧鐘六點鐘響起,賴了個床收拾收拾行李,一直到七點才開始有車從
我旁邊經過,我想應該是上山去茶園的車子吧~
營地位置:https://goo.gl/maps/tZoeLN9Wo8x
今天上午必須先騎33K爬升800m的路程,依爬升陡度來看是滿輕鬆愜意的。沿路邊欣賞阿
里山公路的美景,呼吸著跟當年在太魯閣一樣的新鮮空氣,很快的(其實花了三小時)到了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https://youtu.be/WAMqHgP4g3k
上來只有16度其實有點小冷,趕緊躲進7-11取暖。阿里山的導覽折頁是我看過最多種語言
的,有八個國家,而且很多是東南亞的語種,看來我們政府的要做的南向政策真的有在做
ㄎㄎ
在7-11補充熱量吃頓午餐,順便搭訕了旁邊的正妹遊客,用很破的英文跟她男朋友哈啦。
話說她男友是突尼西亞人(知道在哪嗎ㄎㄎ),英文也不太好,他們國家是講阿拉伯語跟法
語,而會認識是因為都在香港工作。然後他男友竟然不喜歡吃蚵仔煎,看來是無緣享受我
們的兒時滋味~
跟他們道別以後,還有8K就到特富野古道入口。基本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大概已經可以算
是此段行程的最高點了,再往前騎沒多久就開始下坡,還會經過一棵1600歲的紅檜神木,
跟另一棵應該已經被做掉的神木...
下滑8K的公路林道真的是很舒服的一件事。約莫30分鐘後就到了特富野古道的入口,旁邊
還有工程水泥塊擋住了之前坍方的坡,挺好找的。
特富野古道取名來源於特富野部落,特富野為鄒族部落,而古道則是過去原住民打獵的獵
徑,後來日本人將步道後段建築用於運送木頭的"山水線"鐵路。古道總長6.3km,前段平
緩適合騎車,後段則有3km的樓梯陡下。
出了特富野古道以後,其實也不是直接到特富野部落,而是還有6km的產業道路要下滑。
一進去特富野古道,舊鐵道長驅而入往森林,騎枕木被震的不要不要,陽光灑落路人拍照
好靠普。真的不要是因為太遠,我就每個禮拜都來散步。
照片8910
https://youtu.be/iwlOGSEi4mM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快,騎完前面的3K聽說後面要再扛車走3K。有鑒於之前騎車上桃
源谷步道的經驗,我知道Bikepacking還是登山車,扛3K的路鐵定去掉半條命。不過路已
在前方,勇者當然只好繼續前進!
實際走過以後,個人評估覺得只要你的技巧夠好、車子能抗的住濕滑的石頭,其實有滿多
段可以猛烈下滑的,個人覺得等級跟太和山步道有得比。但特富野古道處阿里山山區,濕
氣重地又更滑,然後你時不時會擔心入口處〃注意熊出沒〃的牌子是不是真的XD
因為騎的過程蚊子因為我的汗液不斷靠近,加上我已累到靠北,所以只想趕快離開古道。
沒拍什麼照附上幾段off road下坡影片給大家看看~
https://youtu.be/Qnp8_yRjo-Q
https://youtu.be/8R2a7U5ZNLc
下滑到特富野古道的出口,看了一下google地圖,還是無法看到自己在哪。不過眼前就一
條路,走就對了!
雖然出了古道往達邦的下坡是水泥路,不過由於山中水氣造成地面濕滑,中間還有落葉讓
你容易打滑,所以下坡真的要多注意,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滑倒。
我是有很順利的車滑倒人跑出去(7分鐘的時候車噴出去啦~~~),人沒事但幫車QQ
https://youtu.be/2M7PMtdznmA
https://youtu.be/I-Z-8tAoShE
下滑約莫30分鐘後,終於到了山凹的特富野部落,也看到了部落舉辦重要慶典的建築:庫
巴。原本有想說是不是在此前的廣場砸營,但考量到想洗澡且還是不要亂侵犯這個場域,
於是順著路繼續往下滑行來到了達邦。經過達邦大橋以後,應該也算正式進入達邦部落。
原本打算再往前騎尋找上次阿茅大大搭訕的商家,不過因為又開始上坡我又不確定找不找
的到那家店,加上時間也差不多快天黑了。剛好過橋後有一戶人家,又剛好地方的弟弟在
騎他嶄新腳踏車,感覺是同道中人(笑),所以我發揮了厚臉皮的本事進去詢問是否可在前
面的草皮紮營。
結果當然是營地Get!然後又再一次亂入人家的晚餐,吃的超好!有牛排、哇沙米生魚片
、龍蝦沙拉、炸甜不辣、新鮮秋葵。主人家請我幫忙把菜掃空,這種任務我當然都是義不
容辭伸筷相助。
這是我Bikepacking第一次不是在野外而是找地方人家砸營,於是今晚睡前也沒待在帳篷
裡,而是跟主人家聊了好多好多。也因為男主人是台北人,很久沒遇到同鄉(在台灣要遇
不到台北人的同鄉我看也只有在部落裡面有機會吧呵呵~),女主人在部落裡當公務人員
,所以我們又聊了更多。
從動物聽聲判定、打獵要領、山上生活動態,到小孩子教育學習、偏鄉資源分配、部落工
作狀況,真的很開心能跟他們多聊天!
主人家還很有心有成立部落互助社團,會幫忙把一些大家多餘的物資食材做資源分配送到
地方人家,真的是地方表率!!!
第二天
行經路程:13K
爬升難度:300m
耗費總時:1.5 hours
第二天因為只剩12K的路程(+5小時的車程XD),睡到快七點才起床。早上主人家還煎了手
工蝦餅請我吃,超級好吃!
如果有時間,真想再住個幾天,但假當然沒有這麼多,該面對的總要面對。跟妹妹狗狗羊
咩咩(羊咩咩是真的道別QQ)道別以後,開始了今天的行程。
今天要走台169線向上爬回到石槕。出發後先去了“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以偏鄉來說
,個人覺得規劃的很好,除了文化與原住民介紹以外,也有飲水機、免費Wifi可以使用。
回程的路上不是純上坡,也有許多長下坡可以滑行,風景也是好到不能再好,山景、茶園
、樹林、竹林穿插在回家的路上,12K的路程根本就一塊蛋糕,只想讓人流連忘返~
中午回到了石槕,去吃了當地人推薦萊爾富旁麵店的肉羹麵,大碗跟我臉一樣大。湯超好
喝肉羹Q彈,連我這種平常不吃肉羹麵的都覺得超強,不愧是在地人推薦!
此次行程,最美的風景不是山景壯麗、不是古道優美,而是在地人的人情味。美景再多,
沒有談天說地的朋友,也是枉然。
經過了這次Bikepacking以後,說不定我之後的旅程,會有更多跟人接觸的不同嘗試~
--
★那些Bikepacking的日子 - 單車露營、腳踏車旅行★
https://www.facebook.com/bikepackingtaiw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88.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515681665.A.1C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