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4DFWD & 4DFWD PULSE
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
adidas推出4DFWD跑鞋最新配色及全新4DFWD Pulse跑鞋,推動跑者跑得更快更遠。adidas 4DFWD結合17年的運動員數據與獨特的3D打印技術,帶來前所未有的流暢跑步體驗,助你感受到每次的進步。
adidas 4DFWD
$1,799
adidas 4DFWD Pulse
$1,399
adidas 4DFWD及4DFWD Pulse系列跑鞋將於8月19日起於adidas香港官方網上商店及下列指定門市發售:
adidas香港官方網上商店
www.adidas.com.hk
海港城Sportswear Collective 專門店
地址:九龍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場四樓4102舖
more: http://www.hk-kicks.com/2021/08/18/adidas-4dfwd/
🔥明天下午 HK-KICKS FB 有直播,有LOKMAN AK IAN,STAY TUNED。🔎🔎🔎
#HKKICKSGRAM
@adidashk
#adidashk
#adidasrunning
#adidas4dfwd
#焫焫焫焫焫焫著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科健籽:好動之城】 近年越來越流行跑步,市面跑鞋眾多,不過想找對最fit腳形的跑鞋,踏破鐵鞋也未必搵到。有品牌推出一款新跑鞋,獨特網面設計,跑手可於網面上任何洞穿鞋帶,物理治療師吳俊霆(Elton)最近登了珠峯,還常常參加越野跑及三鐵賽,他認為自行調節鞋帶的綁法十分靈活,但跑手要嘗試最適合的穿法,...
特步跑鞋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東奧64真相:Tokyo Olympiad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
今晚東京時間八時(香港七時)舉行東京奧運揭幕禮,與之前歐國盃一樣,在這個像被疫情停頓了般的世界時空,名義上仍稱2020年東奧,世人卻身處2021年,與其自欺說是new normal,實是有種身不由己,失去自由的感覺。至今晚還有半天,介紹大家趁這幾小時上網觀看這部當年東奧特別找名導演市川崑拍攝的官方紀錄片,get in the mood 吧!
市川崑固然是上世紀日本最著名導演之一,但據說日本奧委會當時首選導演是黑澤明,不過,黑澤大導要求完全百分百創作自由,東奧委會怕了,找了市川崑,不過市川大導「俾面」都只是多些少,畢竟他自己成名作品中不乏爭議題目之作,這次亦不是為了拍一部歌功頌德、集中勝利者的祝賀式紀錄片,而是從人性角度,把這「東奧64真相」,呈現出來。
結果,紀錄片得到一致讚賞,甚至被後世列為「1001部一生必看電影」[1] 中少數紀錄片之一,不過,多年來亦曾被剪輯為多個不同版本,有些cut了幾乎一半,當中最方便大家今天找來看的,可以在奧委網站的原裝超過2小時45分鐘的原日文版,或在YouTube官方奧運頻道上的英文2小時版本。我推介日文版,原汁原味但數碼修復,有多國語言字幕,而英文版除了cut短,旁述似乎亦被簡化,略去不少。
日文版:https://olympics.com/en/video/tokyo-1964-official-film
英文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t0eAdCCns
市川大導從片中第一個shot,已經有他的話兒要說。好一個白色太陽在一個紅色背景上,似是代表日本「日出之國」,但顏色卻把日本國旗反轉了,鏡頭一轉,變成一個黑色大鐵球wrecking ball,把一棟一棟的舊建築物破壞、擊毀、拆除,片中最先出現的人,不是奧委會主席,不是日皇,不是運動員,是一個表情茫然的建築工人。當鏡頭一直破壞,旁白卻「正經」而且抽離地,逐一讀出每屆奧運會主辦城市的名字。
這短短一幕,令我不禁想起之前為大家介紹過的柳美里作品 《JR上野駅公園口》(Yu Miri: "Tokyo Ueno Station") [2] ,這本呼應1964和2020東京奧運會,描寫弱勢社群的小說。
鏡頭再轉,全球聖火傳遞由希臘雅典開始,片段包括途經香港,而當聖火在飛機上飛向日本第一站的廣島,首個影像就是廣島原爆圓頂樓(廣島原爆ドーム,Genbaku Dōmu),也許是表達和平、反戰,和重生?
當年的奧運會,原來是在「雙十」十月十日當地下午二時舉行開幕禮,是十月,而非現在的夏季奧運會的七、八月。下午二時,也許是因為晚上燈光照明未及現在高明,要在天黑前完成典禮吧,而當年電視尚未普及,而奧運一向亦不特別遷就美國主要電視直播市場的時區,事關日本下午二時,北美東岸是半夜一點。不過今年的日本晚上八時,香港固然方便,對歐洲時區還好,美國東岸卻是早上七時,西岸更是半夜四時,不利收視了。
從片中看到開幕禮出場運動員的衣服設計,蠻是有趣,因為多數西方國家的女子制服,很像當年的航空公司空姐啊!而當年仍以歐美國家代表團人數最多,普遍都是白人面孔,一些非洲國家代表團只得幾個人,但有趣的是,東、西德原來早已聯合參賽(雖然德國在1990年才真正統一),這早已忘記了(冷知識,原來德國聯隊協調用上的「國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樂!);另外,鏡頭出現「台灣」數十人代表團(英文卻是ROC),還有「南越」(不是越南)和南韓(可惜卻沒有播出北韓當年首次參加奧運代表的片段)。當年祖國和黨還在忙別的事情,沒有參加,可以理解。
再想今晚的開幕禮,人數因疫情將大幅減少,實在可惜。
奧運是運動會,紀錄片當然花最多的時間和片段介紹各項比賽,而佔最多篇幅的,不意外是田徑部分。男子100米美國選手以十秒正完成,平了世界紀錄;英國美少女選手Ann Packer意外地在最後段後來居上勝出800米跑,過終點後直衝向她的未婚夫兼隊長擁抱親吻(兩人今天已八十歲)....日文版的確比較原汁,片段較完整,包括多些選手受傷和落敗者的片段,應該也是導演原意。十月天時,有些項目要在雨中比賽,只得攝氏十多度,而導演在鏈球雨中比賽用上黑白菲林拍攝,捕捉獨特氣氛。導演後段在拳擊部分亦用上黑白菲林,像後來馬田史高西斯的經典拳擊電影《狂牛》,也許是英雄所見略同吧!
田徑後有體操項目,當年仍是白人選手為主,亞洲體操運動員中,除了日本男子隊,尚未上位,就是游泳項目片段中,還是美國代表為首,而當澳洲選手勝出時,當年播出的國歌,仍是採用英國國歌「個個揸住個兜」。其他出現的賽事片段,還有舉重、摔角、劍擊、射擊、馬術、足球、曲棍球、籃球、水球、划艇、風帆、競步等。
此外,較特別的還有穿過美麗日本郊外田野的公路單車賽,和男子柔道決賽,6'5"的荷蘭選手擊敗了「細一個碼」5'9"的日本選手,在日本柔道主場擊敗日本選手,固具特別意義,但這位荷蘭冠軍獲勝後仍保持頭腦清醒,鏡頭見他走向場邊揮手示意,原來是叫隊友們守日本規矩,不要踩上柔道蓆慶祝,以示尊敬,可敬。
不知道是否導演總有點偏心,播出美國選手勝出的最多,雖然他們當時亦是獎牌榜之首,但實在比第二位的蘇聯出鏡多太多,美國國歌也播多很多次了。日本當年在獎牌榜排第三,以主辦國而言導演主要只在體操等對他們落墨較多,另外就是首次成為奧運項目的女排決賽,日本對蘇聯,當然是瘋魔一時的東洋魔女最後勝出!
導演最後花上較多時間在最後的比賽項目,當然是馬拉松!那個閉幕前又熱又潮濕的下午,跑手經過橋底時,頭上還有火車經過,而萬人空巷的東京街頭,不乏分別身穿小黑帽和水手服的制服男女中學生,看得有趣。而在比賽部分,導演特別描繪不支退出比賽的選手的失望和痛苦、落敗選手在完成後脫下跑鞋的傷勢。
紀錄片中段有一段關於非洲小國乍得(Chad)選手的特寫,是日本版才有,在英文版被剪走的部分。喜歡電影的,欣賞本片時會留意導演拍攝手法的流暢、取鏡角度的多元、配樂的細緻、氣氛的掌握,他應該在have fun,我們觀眾也enjoy!
最終,一如傳統,閉幕禮各國選手「撈亂」進場,可惜今屆又是因為疫情可能只找些代表算了。本片中,紅日落下,1964年的選手閉幕派對,銀幕打出SAYONARA,天上煙火,奧運火焰熄滅,好樣我們預先重溫這今屆可能將會的失落。
結束前,導演分享了以下詩句:
(英文版)
"Night,
And the fire returns to the sun
For humans dream thus only once
Is it then enough for us
This infrequent, created peace?" (英文有點怪)
(日文版中的英文字幕)
"The sacred flame returns
Humans share a dream every four year
Is it enough for this peace
To be merely a dream?"
(我嘗試綜合翻譯)
「晚上,
聖火回歸太陽
人們四年才一次同夢
這和平足夠嗎?
還是不過一場夢?」
最後一個shot,是個空空如也的場館,場中剩下最後一人的工作人員。市川大導,最後都要玩一玩嘢,幽奧委會一默。
最後一提,今屆東奧找了近年多部傑出作品的女導演河瀨直美(《甜味人間》、《光》、《晨曦將至》等)執導2020東奧的紀錄片,珠玉在前,但要表達這沒有觀眾的奧運,又要反映疫情下的困境、無助、希望、重生,挑戰極大,亦令人格外預望!
#TokyoOlympiad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 #市川崑
#東奧1964 #東奧2020
#光影評 #影評 #電影 #電影介紹
Note: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001_Movies_You_Must_See_Before_You_Die
[2] https://www.facebook.com/CharlesMokOffice/posts/348050616677454
特步跑鞋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課來到半途,進便利店買飲品止渴,相信不是那麼多跑友會執著於品牌。
冰櫃裡即使沒有閣下最常飲的那款運動飲品,可能你會信手就拿起另一品牌。再不是,隨便拿起一瓶蒸餾或礦泉水都可以。那刻決定你拿起哪一瓶的,很有可能是它的價錢。
手上的飲料如此,但腳蹬著的跑鞋卻不可能是同一回事。
每個跑友,對不同品牌都各有一套見解。你覺得A品牌最有型,他覺得和B品牌的某個型號跑鞋最是一拍即合,她則認為C品牌的價值觀與自己最匹配......價錢嘛,相比之下,變得輕如鴻毛。
運動產品穿在身上,代表著用家品味,更可能影響用家運動表現。種種特性,使運動品牌不同於很多其他類型的消費品。一旦用慣、喜歡上某個運動品牌,那將意味著一份忠誠逐漸建立,你未必會因為區區一個折扣就貿然換上另一品牌。
然而運動品牌也畢竟是一盤生意,說到底它們始終希望能脫穎而出。「抵食夾大件」的策略或許可以用來賣麵包,但卻難以照搬去賣運動鞋。所以如何巧妙建立形象,苦心改進產品,其中的進退策略,極為值得消費者回顧與玩味。就像最近的新疆棉事件,不同品牌有不同取態。牽引出的連串後續,例如品牌代言人尷尬割蓆,又例如某些群眾抵受不了品牌魅力而繼續狂購產品,發展更是精彩非常。
有些朋友常希望運動可以「單純一點」,不要牽扯到政治。可惜,現實一次又一次告訴大家,運動裡頭不單有政治,而且還有經濟、美學、社會、歷史、心理學......無盡無盡的百縷千絲。早前出版的《運動次文化修羅場》,正是難得一本由香港出品,論述世界運動品牌文化的著作。
據書中介紹,作者REFRACT是一家「網上文化品牌」,所以一系列的文章大概是由一支團隊撰寫了。他們在好些本地網媒以至本刊亦有供稿。對於這位(隊)同文,本人早有留意。更不怕老實說,因為內容特別,所以他們在《Sportsoho》的不少文章我都有剪存。如今看到他們作品結集,自是先睹為快。
書名中的「修羅場」是甚麼意思?根據維基解釋,這詞源於佛教,於日語中指現實的戰場,也可以指需要競爭、「作戰」的場合(例如趕工)。從這個書名,讀者已可意會到作者眼中運動品牌世界「商場如戰場」的含義。
《運動次文化修羅場》書分四章,分別從品牌龍頭、次文化、運動明星及香港作切入點,透視不同運動品牌的sidetrack故事。即使Nike、adidas這些品牌看來熟悉不過,但翻閱此書你才知道自己對它們所知極少!舉個例吧,這兩大牌子的名字起源,閣下是否立即說得上?
除了熟悉的品牌,書中更多是一眾你似乎見過與聞所未聞的運動品牌。它們定位或有不同,但同樣需要在殘酷的商業修羅場中力求生存。遠至歷史,近至新聞,給REFRACT團隊信手拈來皆成另類體育文章。如此定位之著作,即使在英文世界也不算多,在香港來說更是鳯毛麟角了。
對跑者而言,此書論及跑步的篇幅不算多,但其中談及Onitsuka Tiger鬼塚虎的一篇卻也頗為精彩。讀畢你就會知道這品牌嶄露頭角是因為1951年的波士頓馬拉松,而且更會知道沒有它就沒有後來的Nike!類似的故事,書中尚有許多。所以就算閣下並非體育迷,將此書視作現代社會觀察文集來看,內容也保管令你眼界大開。
原載於2021年5月號Sportsoho
蝦叔專欄「巴克利一頁」
特步跑鞋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科健籽:好動之城】
近年越來越流行跑步,市面跑鞋眾多,不過想找對最fit腳形的跑鞋,踏破鐵鞋也未必搵到。有品牌推出一款新跑鞋,獨特網面設計,跑手可於網面上任何洞穿鞋帶,物理治療師吳俊霆(Elton)最近登了珠峯,還常常參加越野跑及三鐵賽,他認為自行調節鞋帶的綁法十分靈活,但跑手要嘗試最適合的穿法,得費點心力。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特步跑鞋香港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渣馬已過,熱愛跑步的人不甘停步,思考如何跑得更好。我偶而跑長跑,有時為了選跑鞋傷腦筋,有沒有其他可能性?突然靈光一閃,腦海閃出「赤腳跑」三字。2009年,被喻為赤腳跑界聖經《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面世。作者前往墨西哥尋訪隱世部落,模仿族人赤足時用前腳掌着地的跑法,傷患不治而癒。香港亦有赤腳跑手模仿,同樣發揮神效,奈何現代人穿慣鞋子,要回到過去學習原始人的步法,是否每個人都適合呢?學者就勸大家停一停、諗一諗,咪亂試。
盧松昌去年初開始赤腳練跑,其跑姿特色是前掌落地及步伐平移,雙腳移動幅度比一般人跑步小。
沒有跑鞋前,眾人皆赤腳跑步,更跑得甚遠。追本溯源,古希臘在馬拉松戰役擊敗波斯軍隊,菲迪皮德斯跑回雅典報捷,這42.195公里便是經典一例。另一把炮例子,就是埃塞俄比亞選手阿比比,1960年赤腳贏得奧運男子馬拉松冠軍。往後也有歐美選手赤腳訓練,但成績不能超越阿比比,風潮沉寂一時。2001年熱愛跑步美國記者Christopher McDougall,遍尋名醫治腳部各種傷患不果,卻不甘放棄跑步,毅然前往墨西哥的山谷,尋訪史上最強的長跑族群塔拉烏馬拉人,觀察他們赤腳跑步的習慣,2009年把自己經歷寫成《天生就會跑》,世界各地跑手爭相模仿。
在香港,赤腳跑文化未算普及,16年前參與香港長跑賽事的盧松昌,受《天生就會跑》一書影響,去年1月起赤腳練跑,並於facebook成立「香港赤足跑步」群組分享心得,群組現時有352人。
盧松昌於去年5月3日的國際赤足日,假尖沙嘴海濱舉辦赤腳跑活動。《天生就會跑》一書,令赤腳跑近年再掀熱潮。郭健龍於今年渣打馬拉松,赤腳跑完半馬,他說喜愛雙腳被雨水沾濕更舒服。
赤足戰半馬 「雙腳更涼爽」
「赤腳跑不是標奇立異,從前我曾患腳底筋膜炎,用很多方法治療都不斷尾,後來嘗試赤足跑,一至兩星期後筋膜炎消失了。」聽畢六十多歲的盧松昌的一席話,覺得不可思議,更厲害的是,他的最長赤腳跑距離達30公里,心想他腳底會否十分骯髒,或滿腳水泡,但竟然毫無傷痕,「我從來沒起過水泡,每逢腳底痕癢或刺痛便停跑。」而所跑的速度及成績跟穿鞋無異,無鞋一身輕,告別腳患驅使他對傳統跑鞋說再見。他說赤腳跑的秘訣在於步伐輕盈:前掌不用落力着地,要無聲。他認為大部份跑手對跑鞋過份依賴,保護雙腳不是靠對鞋,而是靠日積月累鍛煉的筋腱, 「跑鞋過份保護腳踭,弱化腳部肌腱,所產生的撞擊力由膝頭傳上盆骨及腰,日積月累會不自覺受傷。」他主要赤腳跑平地,如遇山路或石路,他會穿自製的橡膠鞋保護腳底。
有十多年本地長跑賽經驗的郭健龍,曾受左腳筋膜炎及左膝痛困擾,去年5月參加盧松昌舉辦的赤腳跑活動後,踏上赤腳跑訓練之路,「初初只試一至兩公里,覺得雙腳不焗汗,加上傷患沒復發,便逐漸加長訓練距離。」他於剛舉行的渣打馬拉松赤腳跑畢21公里半馬賽事,雨中作賽沒令他舉步維艱或跣倒,反而覺得雙腳更涼爽,沾滿雨水及塵埃的雙腳他視作等閒,「預咗,返屋企洗乾淨咪得囉。」但他提醒,赤足訓練需要循序漸進,不能一步登天。
學者:跑姿不當令傷患轉移
現代跑鞋於七十年代面世後,有些人因穿鞋受傷,令他們有意慾赤腳跑,看看能否減低傷患。美國足科醫學會(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指出,現時還未有足夠證據顯示,跑步受傷和穿鞋有關。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穿鞋跑及赤腳跑的最大分別在於跑姿,「穿鞋跑主要是腳踭着地,對膝關節負荷較大,赤腳跑是前腳掌着地,可改善部份人的膝關節痛症,但傷患可轉移至足部,例如引致足底筋膜炎等。」赤腳練跑,能否幫助跑手治療腳患,他認為每個人跑姿不同,成效是因人而異,「原始人赤腳周圍跑,但現代人走路穿鞋,跑手需花一段時間適應姿勢。」此外,他指香港多石屎路,赤腳跑容易令雙腳磨損及起水泡,加上道路骯髒,有機會受細菌感染。雷雄德舉例指,2011年男生馮允謙赤足跑全馬,為內地山區學童籌款,結果跑到生水泡見血。雷雄德提醒跑手如要轉換跑姿,應先諮詢專家意見。
赤腳跑姿示範
Step 1
身體挺直,彷彿有條直線在半空牽引着,踮起腳尖,髖關節用力,帶動腿部及身體向前傾。
Step 2
前腳掌輕力着地,再輕力平移另一隻腳向前。
特步跑鞋香港 在 特步 的推薦與評價
「剛猛前掌」特步160X3.0 PRO 45公裏體驗,我願稱它為特步最強競速跑鞋! ... 《開巿睇珍啲》21/06/2021 主持:林小珍黃嘉俊嘉賓:郭思治郭Sir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 ... <看更多>
特步跑鞋香港 在 勘履跑鞋俱樂部| 特步260初體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 有一間連鎖店叫pro-runner,專攻跑步跑山的,Brooks的貨量頗多。不過不是品牌贊助,那裡有店就樓主自行網上找尋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