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的九份:偷看A片的日本人、與神隱少女無關的老街、在地住宿美食推薦 ]
上週末去了九份,以前每次來都是白天,其實一直都覺得景點不是很好玩,總是人山人海、擁擠嘈雜,壓力簡直比都市還要大。這次決定晚上造訪九份,週四訂房週五出發,沒想到一個隨隨便便臨時起意的行程,竟然獲得了一些有趣的小回憶。
#1
我爸在金瓜石的寂寞童年
其實我跟金瓜石是有點淵源的。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在台北市做生意,生活很忙碌,幾個孩子照顧不來,於是把我爸爸託付給住在金瓜石的外婆照顧。我爸說以前的金瓜石晚上簡直像鬼故事場景一樣可怕,荒郊野外,細雨濛濛,半夜上廁所憋個半死,就怕走出去會遇到鬼。前幾年我有回老房子去看,從前的茅屋還在,就是在遠離主屋的荒地裡挖一個黑洞,往下望去一片漆黑,難怪我爸小時候都不敢上廁所。我爸也說,小時候的他因為想家,常常在路上的柵欄上坐著,望穿秋水,希望爸媽來接他回家。我爸現在是個很討厭大自然的人,無論帶他去爬山還是遊湖看海,他評論十之八九都是「有點陰森」,不知道這是不是跟他童年的經驗有關?
#2
九份其實不是《神隱少女》的靈感來源
有人說,夜晚會為一切事物染上一層魔幻,而晚上的九份老街,真的比白天還有魅力。
雖然商家都關門了,但紅燈籠還開著,人潮少了很多,空間變大,在蜿蜒小巷中穿梭有種奇異的超出日常的感受。散步到稍遠的地方回望九份山城,雨夜燈霧既燦爛又迷濛,看著看著,然覺得這山城其實長得很像一座巨大的墳場,英文裡 Necropolis 是古代墳場,acropolis 是雅典衛城,polis 指的則是一種希臘古典城邦,這些字詞,讓我想到死人與活人住的地方,其實很相似。我們覺得人死了,也會想要像活著的時候那樣活著,有遮風避雨的房子,還要有金錢可花,天堂地獄似乎還承襲了人間的政治階級制,不知道我們燒給祖宗們的錢,要怎麼換算成陰間的貨幣呢?
很多人都說宮崎駿的《神隱少女》場景受到九份的啟發,但其實他早在公開訪問中否認這件事,他甚至沒來過九份。但是,假如這是事實,我會覺得很有道理。當我站在遠處眺望黑夜中的山城時,真切地感受到白天看,這座屬於活人的山城長得就像山頂的墳場,但等到半夜大紅燈籠點亮,染上的一層魔法,靈魂神祇們「活」了起來,在這座城裏飲酒作樂,就像《神隱少女》裡的場景。
#3
偷看A片的日本人
以前想去阿妹茶樓,總是人太多,懶得人擠人,所以一直沒去。這次晚上到九份,阿妹的客人寥寥無幾,於是就上樓去坐坐。
晚上在茶樓泡茶吃點心,在雨中眺望山海,滿放鬆的。我們前面那桌坐了一桌人,聽對話,應該是一家台灣大公司的員工帶一個日本來的代表到九份玩。他們的對話中日交雜,但是一群台灣人講中文還是比較順,所以到最後都在用中文聊天,那位日本代表看似有點無聊,就把手機拿出來玩,沒想到他竟然點開 A 片網站,就這樣在客戶面前,看起 A 片來。
過了好幾分鐘他才突然意識到後面有人,他猛地轉過身來,剛好和我對上眼,我嚇了一跳,趕快禮貌地朝他點頭微笑(好像我才是被抓到偷看A片的人),他也收起心虛的眼神點頭微笑,然後就默默把手機收了起來。
#4
九份住宿分享:九份海論 Jiufen The Ocean Theory
這次住的房子,是九份的「九份海論 Jiufen The Ocean Theory」,地理位置很好,就在有名的阿柑姨芋圓往上走一分鐘。旅館小小的,風格結合了一點工業,一點波希米亞,一點極簡,每一間房都用不同的礦石命名,旅館四處也散佈了關於九份山城的藝術創作與知識訊息。我訂的是一晚 2600 附早餐的海景房,窗戶望出去的前景雖然是略為凌亂的房子,但是山海就在遠處,眺望起來還是很美,早上起床看到這景心情馬上雀躍。海論的公共區域弄得很漂亮,早上的早餐很簡單,就是一般的清粥小菜、台式炒菜和烤麵包等,不過照片隨便拍隨便好看,多虧民宿主人在裝飾上的用心。
海論住起來滿舒服的,唯一的缺點是浴室很小,馬桶就在淋浴間裡,不過總體還是很乾淨舒適。這裡晚上也非常安靜,讓人身心徹底放鬆,很適合這種兩天一夜的輕便旅行。
#5
茶壺山感人的陌生人們
隔天早上起床,我們跑到茶壺山去健行。從遠處看,真的滿像無耳茶壺,但到了山腳下看就是一堆疊在一起的巨石,我旁邊的大媽還一直質問健行隊友「茶壺在哪裡!?沒看到茶壺啊!?」
很多人在那堆巨石裡爬進爬出,雖然地形難度不高,但如果不小心還是有點危險,這種時候,往往會激發人的熱情善心,一群陌生人,彼此幫忙、照看、給予攀岩建議,還有一個爸爸帶了兩個小孩來,在爬洞的時候,大家還幫忙照顧。我在茶壺頂上邊看山海美景,吃了一根香蕉,覺得心滿意足。
#6
阿嬷的廚房&瑞濱海鮮小吃店
這次本來想去「食不厭」、「老宅」、「Cafe&Me」這幾家餐廳咖啡廳的,但不是路過的時候人實在太多,不然就是偏離原本路線行程,所以最後都沒去到,可能要留給下次了。
不過我們從茶壺山下來後,沿途中發現了一家滿好吃的小吃店「阿嬷的廚房」,賣香煎白帶魚、古早味雞捲、炒米粉之類的東西,後來到了靠近瑞芳火車站的瑞濱,去吃了一家當地小吃店,就叫「瑞濱海鮮小吃店」,這家店沒有菜單,就到冷凍櫃裡跟老闆娘直接點,我沒點過這樣的東西,就叫老闆娘跟我稍微介紹一下。最後點了吻仔魚煎蛋、某種煎魚(忘了問是什麼魚,),還有辣炒箭筍,兩個人吃,配白飯,一人 280 元。這家店外觀看起來很隨便,但是食物真的很好吃,口味就像厲害的家常菜,有稍微驚訝到。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九份 #山城 #夜晚 #瑞濱 #旅遊 #jiufen #茶壺山
#少女A #abbychao 阿妹茶樓 Amei-Teahouse in Jiufan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
猛爸爸 合 菜 快 炒 菜單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是一個古舊的長方鐘,隨逐秒每分,滴答滴答地洗滌了繁喧。
平心細瞭,方才發現粉褪的殘鏡角落,鑲製了「好到底麵食專家」七個銀字。哈,好直接的名字。
起步皆難
暗忖之際,一塊白布倏然伸到銀字之上拭抹。抬頭一看,是位戴着金絲眼鏡的大叔,頂着青銀參半的側分短髮,一臉穆然。店裏的收銀姐姐見大叔,即禮貌地點點頭,稱他作事頭。他,是陳祺欽,老店的第二代,人稱「大哥」。他拍拍抹巾,說起這「好到底」,正是他已過身老爸陳波,即第一代事頭所起的名字。他先拭起第一個「好」字來,「好」就是品質好的意思,店裏的所有食材,都由陳波親自挑選研製,一直沿用至今;輪到第二個「到」字,意思很簡單,就是招呼周到;布子擦到第三個「底」字,他噗哧一笑:「底咪就係抵食囉!攞個諧音呀嘛。」語一出,他收起笑意,把餘下數字都一一抹淨,甚是疼惜。
時針踏正八時一刻,一名老婦步進店內。問起店子歷史,大哥即指一指老婦,着她解畫。眼前嬌小的老人,白髮蓋頂,燦笑如花,正是他的媽媽,人稱「好姨」。她自四十年代起,已經與陳波一同擺街邊檔賣雲吞,她笑言:「我個名冇個好字㗎!好字係代表好到底,元朗老街坊好多都識得我。」其實不止元朗,香港九龍各區,都見小店影子,但都一律只賣乾麵,要吃一碗煮好的生麵,就只此元朗一家。一直生活於元朗的好姨,瞬間陷入了思憶。她說,那個年代很艱苦,住木屋,食米碌。陳波跟隨兄長入行做麵,及後合力開麵檔,擔擔挑到圍村賣雲吞麵,當時好姨剛好申請來港,就於麵檔幫忙。奔波兩年,在現時合益街市的位置租地鋪,正式經營麵店,並取名「好到底」。最初只賣生麵,並無乾麵餅出售,至五十年代,陳波見港九地區客人眾多,他們投訴太遠,於是就想到做乾麵餅,讓客人買回家保存。如此一來,生意漸佳,終於一九六一年,將店鋪遷往現時的三層高唐樓。偌大地方,地下及二樓為堂食,三樓作廚房。那時候,孫子還未出世,好姨包雲吞、收錢、賣麵、寫外賣,可謂一腳踢。一做,就做到一九九一年,才正式交由大兒子祺欽接手。今時今日,她年已八十七,退休、退休,退而不休。當初為何偏做飲食業?她呆住了,彷彿從未遇此一問。那年頭,根本沒有選擇餘地,一切只為生活。
本心續行
說着說着,不自覺尾隨着兩位上了二樓。同樣是木枱木櫈,但四面牆則換上了淡淡然的黃,配以舊式的鐵窗花。看着看着,大哥也就掉進憶潮。他記起了小時候,因為讀書不成,老早就到店裏幫忙學做廚房。以前主賣雲吞麵、水餃麵,當時爸爸陳波教他做麵,但對於淥麵,他更具心得,強調要水滾方能煮麵,並且要看麵的粗幼,濕還是乾,濕麵不能煮太久,要拿揑。這一來講經驗,二來講心,自己研究如何煮才好吃,就是用心來做麵:「最用心嗰個就係我囉。」沒有丟爸爸的臉,他一臉自豪。
一陣馥郁喚回思緒,「香哩?我個仔喺樓上廚房炒緊蝦子。」大哥開腔,遂領頭步上三樓,看來,第三代即將出場。腳踏樓梯之時,見其腳步有點不穩,他即搔搔頭坦言自己將近七十,現時已交棒予第三代,自己則從旁指導。甫至廚房,就見一個大爐頭,一男子手執鑊鏟,使勁地炒起蝦子來。一頭清爽黑髮沾上濕汗,同樣是戴着眼鏡,一臉敦厚之人,就是老店第三代,陳仕傑,阿傑。看他年約四十五,功夫卻已十分熟練。原來早於廿來歲時,已經到店裏工作,對於廚房一切,甚是了解,如今所有師傅,都由他親自調教,但這裏的所有調味之方,都只可由陳氏親自落手,不傳外人。大哥教其炒蝦子,蝦子一定要炒過才夠香,最重要不能猛火炒,感覺到有香味上升就可。一旁的大哥,忽而講起蝦子麵的由來。以前蝦子很便宜,一百幾十元一斤,初初用來煮湯,後來陳波覺得熬完湯後,把蝦子丟掉很浪費,於是想到把蝦子混入麵內,變成蝦子麵:「阿爸叫做蝦子麵嘅起源人,好受歡迎,鮮味之餘又唔使自己熬湯,後來愈嚟愈多人跟住做。」由陳波那代開始,他們一直用同一種蝦子,縱使現時蝦子要一千元一斤,都不改用廉價貨。又堅持親力親為,麵類全都自己製造,有粗麵、幼麵、伊麵等。做麵不能有鹼水味,於是他們一直用優質鹼水,走鹼時間亦足夠,味道十年不變。
炒畢蝦子,阿傑走到後廚房,開始做小店的靈魂——雲吞。每日用新鮮豬肉,先把豬肉起筋,再於切肉機絞碎,雖用機器,但仍需人手過機十遍八遍,再加入肥豬肉,方有口感。處理好肉類,把蝦脫水,加入調味混合,秘訣是加入蝦子。餡料一做好,好姨與一眾女工已坐於長桌旁,包起雲吞來。好姨年紀最大,手卻巧得很,其他人根本追不上她的速度,而且粒粒大小勻稱,一口一粒,這是他們的堅持,她解釋傳統雲吞麵是一個小食,一啖雲吞一啖麵,爽。她又續指自家雲吞麵的好吃之處,在於喝湯後不會口渴,她直言:「冇落味精係呃人嘅,只係我哋用好啲嘅,落少少就夠,我講真話㗎!」一旁的阿傑聞言,即為奶奶的直率大笑,又邊笑謂:「整嘢邊呃得到人?最緊要用心製作,過到自己,過到人。」朗笑背後,是一腔熱誠。說他是否一直如此生性,倒也不是,十來歲開始落鋪幫忙,及後開始跟爺爺學整麵,只是後來好玩,畢業後就到懲教署打工,兩年後,陳波想退休,他就回來幫忙。起初,做廚房學得慢,嫌其又熱又髒,甚至會中途離開崗位。當時,他心態是父母必然照顧自己。不久後,陳波過身,又有師傅辭職,他才硬着頭皮奮發,不讓爺爺失望。
大哥聽畢,臉帶淺笑地離開廚房,似乎是放下心來。邊走,他邊呢喃着,這份本心,外間難尋,幸而兒子繼承下來。
穩步就好
回到地下食堂,已經滿座,牆上舊時鐘指向十二,正值午市。這又是大哥最開心的時刻。雖能退休,但大哥仍然天天回到老店坐鎮,以為是他不放心兒子一人,其實是捨不得一眾街坊熟客,畢竟有些客人從小吃到大,現在還會光顧,十分熱情及支持。故此,他都特意保留傳統裝潢,讓人懷舊一番。他不忘本,記得自己都是靠街坊才有今日:「唔會忘記街坊,街坊賞面,搬走咗都返嚟,為咗食碗麵,又見我哋一面。」說起遠道而來的街坊,他又想起一件往事。九十年代,他曾經於旺角豉油街,試過開一間分店,好讓客人不用特地來元朗進餐。只是,附近太多食店,大多用低價錢賤賣,他們成本高,實在辦不到。結果,分店只維持一年左右,就沒有再經營下去。
回過頭來,一頂銀絲穿梭於人潮之間,原來好姨也下來湊熱鬧了,步經大哥,她即接話:「好到底呢,由我嗰代開始都冇諗過賺大錢,我哋腳踏實地,足夠開銷就得。」扔下一句話,她就走到樓面姐姐跟前,打着哈哈。此時,阿傑也來到麵檔幫忙,他負責淥麵,大哥則於對面盛湯放配料。明顯地,二人默契雖有,卻沒甚話題,因為自他小時候,爸爸就於店裏做主力,二人聚少離多。然而,一碗雲吞麵對阿傑而言,依然是快樂的回憶,他壓低了聲線道:「爸爸煮麵我食咪開心囉。」大哥還是聽見了,雙方尷尬一笑,又把話題牽扯到麵上,大哥說到自己的表現,他毫不忌諱地自誇比爸爸做得好,亦覺得兒子保持到九成水準,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旁的阿傑頗感壓力,低喃着要保住爺爺的金漆招牌,真的不易。「好到底」嗎?「好」,他說做到了九成;「到」嘛,由於請人艱難,請到好招呼的阿姐不易,如若自己,招呼一定好;「底」,以新界區而言,他認為這個價錢對得住人。前來捧餐的好姨聽着,又搭訕:「係咁解咩?我就話好到底意思係一路做落去,好到底!」三人面面相覷,終於嘻哈大笑。
時針又轉兩圈,人潮依舊未減,看來這一家老店,確實被三代好好守護着。閒來,又注目鏡中似遠非遠的大馬路,你看這啊,到底是人走得比車慢。只是,生生不息,跬步終究千里。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好到底麵家
地址:元朗阜財街67號地鋪
電話:2476 2495
營業時間:10am-8pm
詳情: http://bit.ly/2Pn2433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