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留之間,廣告人如何決擇?】
社會驟變,不少廣告人在猶豫自己及公司的去留之際,Tomorrow Communications創辦人之一鄺志傑決定心動不如行動,將公司擴展至鄰近亞洲市場,從此香港外地兩邊走。
「想expand亞洲業務其實唔係近期嘅事,幾年前已經有哩個idea,又去當地睇過office,只係一直冇put into action。」他說。
決定走出去,因為在其他亞洲市場,鄺志傑希望找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Digital experience、動畫、品牌建立等。他認為,現時香港廣告的主題過於單一。
「時下廣告太熱衷於二創、用明星,得返一兩招玩。客戶保守咗,冇乜安全感係事實。個個都衝流量,thematic、 branding創作變相少咗好多。我始終希望做有substance、有溫度啲嘅廣告。」
早前他為Breakazine第65期《離留誌》製作的短片「離留之間」,便是例子之一。
去片:https://madman-magazine.com/blog/chikit/
影片以「身份混沌」為起點,以「懸置未來」作結。有如此構思,因為香港移民潮湧,絕對是值得探討的社會議題,也是文化期刊《離留誌》希望聚焦的原因。
「一個人嘅作品唔多唔少都反映到一個人嘅characters。所以我做多咗關心社會嘅廣告,例如之前幫傷健協會嘅project,就覺得好有意義。」
廣告用黑白漫畫風描繪都市男女月台踏進地鐵車廂,和爬樓梯的一步之遙,再以「To you, it’s just a small step」串連系列,一句到位,帶出傷健人士面對的困難。
識玩、肯玩,NGO廣告都可以好好玩。
講到關心社會,不能不關心去年7月1日後在香港繼續做廣告的「前途問題」。當紅線越來越模糊,廣告界自然也不能獨善其身。然而,鄺志傑相信:「香港廣告唔會冇得做。難關每隔幾年都會出現一次,捱過就好。」
萬變不離其宗的過渡方法,依然是國際視野。
「我哋眼光唔應該只係喺香港,要國際化啲。以前香港嘅廣告經常入圍國際獎項,世界其他地方嘅人會有共鳴。宜家嘅香港廣告就算translate做英文,人哋都未必睇得明。」
我們仰望的日本、泰國等廣告各有特色,有些充滿著細節,有些閃爍著人性,世界通行。就算玩搞笑,笑位都應該click到香港以外的觀眾,至少亞洲觀眾,他說。
要帶領香港廣告再次走出去,在亞洲城市開設分公司只是第一步。在開拓市場、招攬regional 客戶之上,打外地市場也為了兼作橋梁,為香港創作人搭橋舖路。
「有多一個亞洲市場,就可以互相轉介唔同範疇嘅creatives,例如導演、3D製作人等,幫佢地衝出香港。最終,我哋想喺幾個亞洲城市都有分公司,遊走亞洲。」
「遊走」,也許正是這年頭的生存之道。想對家鄉有實在的貢獻,留底不是唯一道路。畢竟,天時地利人和都完美配合,哪裡還需要創意?
「香港人嘅能力可以周圍都做到野,只要自己equip返哩個能力,香港廣告唔會冇得做。」
#廣告人誌
「獨善其身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廣告狂人 Madman Magazin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白瑜 心星占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求書] 想改變世界或是不獨善其身的爽書- 看板CFantasy 的評價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獨善其身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獨善其身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獨善其身兼善天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獨善其身兼善天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獨善其身意思教育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獨善其身意思教育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獨善其身相反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獨善其身相反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都是作不潔解。 回到標題,搞懂了不屑的由來後,我們要來看 ... 的評價
- 關於獨善其身例子 在 Re: [經驗] 風水只能「獨善其身」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獨善其身例子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他們有接受訓練,而你沒有,這種知識差距隨時是致命的——因為他們準備好了,而你沒有。
那些刑偵手法可謂相當古老,但不代表一般人有經驗應付它,因為一般人萬萬想不到自己竟會親歷其中。他可能一時慌張了,就一五一十和盤托出,後來才懊悔自己的稚嫩株連他人的一生。
這裡的「稚嫩」是指甚麼?
是指他們會利用我們的善良,利用我們的誠實,利用我們想盡快告一段落的倦意,利用我們想盡快脫身的自私,令人放下防備與他們合作,將自己和他人推向一個更不利的位置。
一群餓極的街頭青年怎會想到一個好心請吃飯的人原來是來刮他們的罪證?
這些青年的第一課教訓是: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
他們已經將你身邊的同事親朋戚友改造成一個個告密者。最近流傳一封滙豐職員的告密信,他們看不過眼有人在搞辦公室私情,所以希望利用國安來收拾他們——這些發生在前蘇聯的情節竟已在香港發生了——情婦告密收拾元配,老師得罪學生而被誣告,為爭升職而告發同事……告密制度的存在令社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人人為免自己稚嫩,便紛紛變得陰險。人與人充斥猜忌,而他們亦正好利用這份猜忌來對付我們。它不僅謀殺我們的生活自由,更在謀殺集體的道德。
所以第二課教訓是:提防他們把我們改造成一丘之貉。應付狡猾時,也要提防自己變得陰險。人民僅餘的良知多寡將會主宰最終的勝負。
然後,要懂得忍受孤獨。這有甚麼關係?因為偵訊者將會利用我們重返人際的渴望。
「受查人的孤獨!這就是不公正偵查獲得成功的又一個條件!整個機關撲上去摧毀這個孤獨的受壓意志。從逮捕那一刻起,以及在整個偵查的最初突擊期,囚犯應當處在理想的孤獨狀態:在監室裡,在走廊裡,在樓梯上,在偵查室裡——無論在什麼地方,他都不應與自己的同類接觸,不應在任何人的微笑中,在任何人的眼光中,汲取到同情、忠告、支持。機關盡一切力量去遮住他的未來,歪曲他的現在:把他的親友都說成是已被逮捕的,把一切物證說成是已經找到的。誇大當事人累及自己及親人制裁的可能性,誇大當事人獲得饒恕的權利(機關根本沒有這種權利),把真誠「悔改」與減刑和勞改營的待遇聯繫起來(這種聯繫根本就不存在)。當囚犯驚魂未定、受盡痛苦並失去自制能力的短時間內,從他嘴裡盡可能取得多一些不能推翻的供述,盡可能牽進多一些清白無辜的人。有人精神頹喪到某個程度,甚至請求不要再念筆錄,受不了喇!拿來簽吧!甚麼我都簽吧!只有在那以後,才把他從單人監室放到大監室去,在那裡他將後悔莫及地發現並回味自己的錯誤。在這場決鬥中怎能不犯錯誤呢?誰能不犯錯誤呢?」
索忍尼辛還舉了一個例子解釋蘇聯國安部的人怎樣利用囚徒的孤立狀態。在你受盡折磨,怎也不肯招供的時候,就會有一個看像正統派的人走過來跟你說:
「我已簽名交出了三十五個人,所有的熟人都交出來了。我也勸你:盡可能多說出一些姓名,盡可能多拉一些人進來!那時就會明白,這是無根據的,自會把大家放了。」
你可能會覺得很有道理:係哦,交愈多人名對我愈有利,反正不關事的人被查明真相後自會被放走吧。
「這就正中機關的下懷!」索忍尼辛疾呼:內務人民委員部正正需要大量不關事的名字來擴大生產,正正需要找到一個藉口逼這些不關事的人政治表態!
「那該怎麼辦呢?你,一個觸膚知痛、柔弱、眷戀親人、毫無準備的人,怎樣才能頂得住?需要甚麼才能夠強過偵查員和整個圈套?」
索忍尼辛的答案是:
「應該在走進監獄時把留在身後的溫暖生活置之度外。在牢門口就應當對自己說:生命已經完結,稍稍早了一點,但有甚麼辦法呢?我永遠也不會重獲自由,我已注定滅亡。現在或者略遲一些,但遲些將更難受,還是早一些好。財產我再也沒有。親人們對我說來已經死了——我對於他們說來也已經死了。我的肉體從今天起對我已經無用,非我所有。只有我的精神和我的良心依然是我所珍惜和尊重的。在這樣的囚犯面前——偵查機關將會發抖;只有割斷一切塵念的人才會取得勝利!」
我常感嘆索忍尼辛把人的道德標準定得太高了。100年前的初民尚且無力對抗這些磨難,帶有良知基因的人亦已被殺得七七八八,我們還能指望今天的人發揮甚麼屁的人性光芒呢?人人能夠獨善其身已算萬幸。
陶淵明的邏輯是:沒法兼善天下,就唯有獨善其身。
索忍尼辛的邏輯是:唯有做到兼善天下,獨善其身才得以可能——否則人人也沒法獨善其身。
其實,我們都渴望在其他人身上發現:原來你沒有令我們失望。或許是失望的人太多,才弄成互相辜負的境況,但起碼在偵訊的思想準備上,每個人都有能力由自己開始扭轉一切——最起碼由不告密開始。
作者
獨善其身例子 在 白瑜 心星占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自我矛盾中痛苦著?
最近一樣收到同學們不少私訊——
為什麼我做什麼都沒有動力?
我覺得我很失敗,怎麼辦?
想把一件事做到完美就這麼難嗎?
是不是我的堅持是錯的?
沒有原因,就是想哭,我怎麼了?
討厭自己一事無成的懶散,該怎麼改變?
為什麼不努力的人活的那麼輕鬆?
希望自己可以再理性一些⋯⋯
這些疑問叫「挫折感」也好,叫「自我懷疑」也好,或者有的人覺得這是「完美主義」、「爭強好勝」、「想太多」、「太閒」都好⋯⋯你有發現嗎?其實這些問題,有錢的、沒錢的,有權的、沒權的,單身的、有伴的,無論什麼條件、處於人生什麼階段,大部分人心裡多少都有這些疑問。
在我看來,這些問題,跟我們所謂的現實狀況關係不大,但個個都跟「情緒」二字有關。
有人會說:不是啊!怎麼跟現實無關呢?如果我沒有經濟壓力,我的痛苦就會少很多!如果家人不反對我,我就會快樂很多!如果不是他,我原本可以更好的⋯⋯
�不得不說,現實問題確實是誘因。有因才有果。但,這只是表面的現象。事實上,我們的情緒,才是導致這些結果的真正推手。怎麼說呢?
🔔我們把人分為:身、心、靈,三部分。
身:對應到日常,就是我們的物質世界。
心:就是我們的情緒。
靈:就是覺,是我們的「本性」。
比如說,你想要賺錢卻沒有動力。這就是,在「身」的世界,你知道自己需要獲得資源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心」卻不聽話,一點都不想去爭取這些資源。
再比如說,你想要談戀愛,但總是很被動。在「身」的世界,你知道自己需要陪伴,但是你的「心」卻不願意去努力。
🔔想要經濟獨立卻提不起精神,想要愛情美滿卻還是獨善其身。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矛盾呢?
關鍵在於:你沒有關注到自己的「心」。
#情緒影響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但 #情緒本身是無形中累積的隱形殺手,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和自我覺察, #絕大部分的情緒是很難被即時察覺的。
「身」:很容易我們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靈」:很容易知道自己期待什麼。
但是「心」很難猜。
#心就是情緒。
遇到人和事,你能第一時間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嗎?很難。
就如上面的例子:想賺錢,卻沒動力。這個想賺錢可以拆分成很多情緒的來源。
想賺錢,是因為同輩比你賺的多,所以你覺得自己應該賺很多?想買的東西很多,希望自己吃的好、住的好、用的好,好像這樣就是成功、就能被看得起?家裡需要錢,你應該要完全背負起這個責任,這樣才是被肯定的?想要賺錢經濟獨立,滿足自己的自由感、遠離控制?
你看, #想賺錢的背後已經有一層又一層的理由。而這些層層理由的背後有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有些來自別人,有些來自你自己。所有的情緒加總起來,經過時間、不同人、不同事的參與,裡面的情緒排列的複雜程度,恐怕連自己的認不清了。如果沒有能力對自己的情緒抽絲剝繭,一層一層的還原,你很難清楚了解自己「想賺錢,但總是有一股情緒卡著讓自己沒有動力」的原因在哪。
感情的部分也是一樣。想談戀愛,但總是被動。到底是緣分問題?還是你設定的條件有問題?或者你很難信任別人?還是你連自己都不能相信。但人就是這樣, #越不相信自己的人越想要找一個人來陪伴,這樣才不會感覺孤單、害怕、慌張。到底是要慢慢找個值得信賴的人?還是耐不住寂寞趕快找個照顧自己的人?這些想法「雞生蛋、蛋生雞」,導致腦袋一片混亂,不知不覺,你就會被情緒推著走。一開始急於戀愛,傷的夠重之後,又怨嘆遇不到好的情人。
🔔所以說啊,覺得應該做卻總是動力不足、沒有信心,千頭萬緒,深陷在自我矛盾的痛苦中,這些都是「不能即時覺察自己的情緒」、「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不了解自己」的情緒在作祟。
現在的社會不一樣了。物質的目標,不再是終極目標。
如果你感覺到空虛、覺得不滿足、執著於完美,恭喜你!有一股力量正在推動你。
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頂端,最讓人嚮往的「精神滿足」、「幸福感」已經在你的心裡覺醒。
如果你趁著這股「矛盾與痛苦」,發掘自己的情緒、看懂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幸福就會在你人生的後半段等著你。
#你是心的主宰, #你可以為自己創造美好的每一天。
你最近被哪些自我矛盾困擾呢?
祝你人安、心安、被愛包圍!
喜歡我寫的文章嗎?歡迎你分享給需要的人看喔!
#生活觀察
#與自己對話
#白瑜心星占星
獨善其身例子 在 獨善其身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獨善其身 的意思/解釋/典故/出處/例子/注音_成語字典- 繁体字成語出處. 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成語簡拼, dsqs. 成語注音, ㄉㄨˊ ㄕㄢˋ ... ... <看更多>
獨善其身例子 在 獨善其身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獨善其身 的意思/解釋/典故/出處/例子/注音_成語字典- 繁体字成語出處. 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成語簡拼, dsqs. 成語注音, ㄉㄨˊ ㄕㄢˋ ... ... <看更多>
獨善其身例子 在 [求書] 想改變世界或是不獨善其身的爽書- 看板CFantasy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對於主流的求長生、求物慾或是求天不要鬼遮眼的小說有點膩了
想請各位大德推薦些糧草以上如標題的小說
主角是善是惡無所謂,畢竟角度不同有時候很難定義
只要是不滿足於現狀,並努力把世界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那種就可以
希望是爽書,所以不能虐、不能失敗,最好是給其顛覆(書中)常識的實力
畢竟是小說,要是想看平凡人努力改變/統治世界,讀偉人或暴君傳就好
類型不限,不過若是都市類,照理說結尾應該統治世界了,所以可能有河蟹問題
以版上曾經介紹過的一些書當例子:
<異常生物見聞錄>,老王,道德暴君真帶感,可惜他失敗了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李安平,後期有點亂,不然還蠻想看多一點理想國的生活
<大聖傳>,李青山,小世界俠王時期,人人有功練,不過是被世界意志壓迫才行此舉
要是沒有外在因素也會這樣做就好了
<死神逃學日記>,聖殿或教廷,其實都符合,只是立場不同
所以最後誰成功才是爽書的主角
<我為紂王笑傲封神>,書名毒了點XD,人道與天道,變成"我為鴻鈞笑傲封神"就真爽書了
另外像<死亡筆記本>,奇樂也算,不過是漫畫所以就不算在內
總之希望這樣能說明想求的書,文長、表達得不是很好請見諒
請各位多多推薦啦 謝謝
P.S.順便問下,這個版以前求書的文,事後需要自D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35.1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antasy/M.1429670155.A.6E2.html
我想要的是像那種為了物種永存、一般人的善念、滅絕犯罪之類
把某種意念付諸實現而改變世界,不是很會表達,抱歉
假設原本是改變劇情、拯救親人
應該說會造成生命消逝的這種惡意與環境是不被主角承認,所以把握機會改變
怎麼說呢..不是回到過去把兇手宰了或是練等阻止殺人,而是對抗這種環境或社會
讓殺人的念頭根本不被允許存在之類的
同樣都絕食用以表達想法,甘地跟被寵壞的孩子,能否相提並論
應該說改變世界中不中二,是看自身與旁人認不認可這種需求
以某些條件而言我也不覺得需要,故同樣情形,有人高喊改變世界,也中二中二的(誤)
至於小說嗎,就看作者如何塑造他的世界觀囉,所以要有需要被改變的社會
才會有去改變的主角吧
我就毒發了,其他的可能試看看吧
其實如果悲風是主角,然後想讓所有人都一樣"博愛",雖然畫風怪了點,還蠻符合要求的
所以我還蠻喜歡一些瘋子(逗逼)救世的小說,因為其實他只是不符合書中的社會
才顯得像瘋子,至於連讀者也覺得像瘋子的,我是看不下去啦XD
※ 編輯: blankdemon (114.47.3.31), 04/22/2015 13:53:17
※ 編輯: blankdemon (114.47.3.31), 04/22/2015 13:55:4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