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些時間沒發文了
2020真的是很可恨的一年
壞事多過好事
也可能又剛好29
真的是萬惡的一年
但還好都度過了也熬過了
什麼檻也都慢慢跨過
會越來越好的
今天想分享的
單純都是自己的想法、經驗
沒有任何絕對的意思
更沒有以偏概全
以下正文!
—————-我是分隔線—————-
我想扣除掉非不必要的理由
當媽了之後絕大部分都會希望陪伴自己的小孩
度過「美好的童年」
希望自己能夠一手陪伴他的成長
直到學齡前...
這是個分水嶺也是個情緒的轉換
我想大部分的媽媽都會想馬上把小孩送去讀書
然後狂奔回職場
因為帶小孩真他*的累啊
雖然會捨不得
但是我也絕對不要再帶小孩了
這時候是個選擇題
公幼與私幼的天人交戰
我一樣先撇除非逼不得已的理由
這真的比要不要答應老公的求婚還難欸
下面我以自己的經驗分析了幾點
是以我喔以我喔以我喔
拜託認真魔人饒過我吧
第一點
「第一實際-學費」
錢啊錢啊錢啊就是重要很重要
一個是註冊費
另一個是註冊費月費才藝費教材費還有超時費
公托就是一次收完然後等著下學期再一次
(除了課後班的額外收費)
斯托就是一個加一個又一個
好多朋友媽媽都說薪水直接乾一半
當然這個也是要評估自己的能力啦
第二點
「怎麼都抽不到排不到啦」
這個無關乎好與不好對與不對
因為都很難
抽籤、排隊抽籤、一出生就卡位、找人幫忙卡位
這個真的就是看小孩以及父母的運氣了
第三點
「那麼早下課怎麼還有寒暑假啦!」
這個就是很多抉擇的一大原因
公托真的八點上課然後四點下課
(最晚額外收費課後班到五點半)
不像私校有些可以七點到六點半
最可怕的是小孩界的鬼門
寒暑假準時開
嚇得爸媽都束手無策
所以公托私托呢?你選擇什麼呢?
第四點
「怎麼吃這樣!!!!」
耳聞身邊私托的朋友
他們小孩的餐非常的不好
我很慶幸姐姐的學校(公托)
菜單拿出來真的好像什麼五星菜單
有的沒的都有
還有臘八節的臘八餐
雖然水果的部分
有些週期拿回來的重複性高到
我都可以成為中盤商
但吃的這塊我真的很滿意!!
姐姐都被學校養的肉肉的
(當然還有也有很棒的學校餐啦)
第五點
「你們老師是不是學歷都比較高啊」
學歷不代表一切
只要受過專業教育的都是好老師
老師跟小孩的磨合期還有他們的關係
都跟談戀愛一樣
並不是人人都可以人人都適合
要磨合也要尋找
所以師資問題是家長要做功課的環節
小孩與老師合不合適不能強求
但就是盡量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小孩性格的老師
第五點
「你們活動怎麼那麼多」
欸我真沒想過公托的學校活動這麼多
我不是說什麼運動會、還是要家長同樂的那種
是學校教育課程的一個環節
女兒學校時常有什麼月
運動月、美術月、台語月....
這學期的運動,老師除了請來體能教練、足球教練之外,還讓他們學會跳繩、騎兩輪腳踏車、搖呼拉圈...
台語月的時候教了好多台語的諺語還有故事...
活動也都很特別,她們在聖誕節的時候寫信給聖誕老公公,寫信沒什麼但她們要自己去郵局寄信!
她們也參訪過挖土機公司、警察局、鐵工廠、博物館、美術館、鐵路公司、特教學校、學校周邊地理介紹、去早餐店做早餐、去商店買東西....(這些就是上課的日常爸媽不用到場的那種)就是一個走出教室實際行動的教育...我女兒的學校是這樣!真心覺得很棒!
當然每個學校的教育方針方案不同!所以這也不是什麼絕對的比較!但周邊的私幼家長還真沒聽過這些活動...
第六點
「你們怎麼都沒有教....」
這個真的是個問題所在
我沒有說小孩必須或是絕對要學這些
但對於很多家長來說
他們覺得幼稚園注音符號、簡單的英文、基礎的數學
這都是應該要學會的
公幼因為教育部的關係
所以他們在學校是不能教的
女兒的老師都是用遊戲「帶過」
如果沒有另外去上正音班或是自己教
她大班來說ㄅ到ㄦ排序還是搞的亂七八糟
數學更不用說
那是女兒自己有興趣外加我有買題本
不然根本還在1+1=2
英文其實也不是絕對
我都很難想像
我女兒這樣上了小一
到底能不能跟上進度
雖然有什麼所謂的預備週
但是大部分的老師
就好像覺得她們應該都有基礎所以快速帶過
好多上公托的小孩都跌得七零八落摔得東倒西歪
但另件問題也存在
私幼對於分工合作、以及邏輯還有生活的應變能力就會有所差別
所以我說
幼稚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是一個學會團體生活、品格品行教育的開端起頭
還是基礎課程的奠基
我以為幼稚園就是快快樂樂的上學這樣而已
但到了準備升小一時
我又開始擔憂銜接跟進度的問題
第七點
「我小孩又生病了啦!班上又停課了吼!」
這是每個家庭聞風喪膽的訊號
感冒這回事如果家中又有小小孩
就是個無限循環的可怕輪迴
女兒他們學校很硬的規定
只要37.5左右就是麻煩回家休息
到了目前大班停課過一次,沒有什麼特別的大病
但朋友私校的小孩
老是因為什麼小孩停課沒去學校
同學生病了吃完退燒藥竟然家長又送去
或是學校竟然收了發燒的小孩
其實這點真的是自律的問題
已無關乎能什麼上班請假的問題
生病=休息=不能上學
這是保護自己保護別人的基本
曾經在公園遇到阿嬤帶著腸病毒停課的小孩出來玩
還一副他在家關不住所以出來透透氣的樣子
我聽到真的帶著小孩拔腿就跑
回家立馬洗澡換衣服
到!!!底!!!
為什麼會覺得沒什麼啊啊啊啊啊啊啊
這個也是每個學校的問題
有些學校很嚴格有些就比較隨意
跟公私幼我覺得沒有太大的關係
第八點
「怎麼辦?我小孩生日要送什麼給同學?」
什麼意思!?
我不太懂這到底是什麼時候衍生出來的傳統
我記得我的小時候
一個乖乖桶人人有大家都開心
結果現在的家長十八般武藝
還要會做小禮物蛋糕的
甚至還有裝扮出場的
一個一個生日派對比離譜比誇張的
小孩就開始學會攀比
為什麼他生日送那麼好我也要送那樣
對於一些時間、金錢不充裕的家長
真的是一大難題
好多朋友都說好險她小孩過年生日哈哈哈
我當初也好害怕學校會有這樣的傳統
因為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不能吃糖果、不能吃巧克力、對蛋過敏、送這個是不是都要一樣不然會吵架....
還好學校老師杜絕這樣的行為
他們統一由老師準備蛋糕舉辦每月壽星生日活動
對這個愛庸人自擾又怕麻煩的媽
真的是一大福音
雖然或許這是個分享的學習但我更怕小孩從小學會比較
那媽媽我生日是要送全家禮物嗎😅
其實
雖然自己的大女兒是讀公托
明白與私幼部分的不同以及很多非常的不同
但是這個也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對與不對
雖然我讓她有個愉快的幼稚園生活
但在準備升上小學的這一段時間
她開始要面對各種的壓力
甚至會突然覺得
上了小學怎麼不像幼稚園一樣快樂
還有也要有著剛開戰會很煎熬的打算
因為這樣
媽媽我也開始猶豫弟弟的教育
究竟他要的是什麼(他應該不知道
是他適合什麼?應該要如何?
很多人會覺得
到目前為止
他們別無選擇
因為工作以及無後援
所以他們非得要私立不可
當然公立也是有能應變這些困難的方式
因為幼稚園是如此
上了國小也是一樣啊
除了週三的半天
其餘的時間沒辦法接送也是只能上課後安親班
我想表達的只是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
當然好壞對於每個家長期許小孩的未來而有所不同
我希望小孩快樂成長
我希望他能贏在起跑點
我希望他能趕快上軌道
終究
我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他們好
終究
都是為了他們
欸我好想問問我女兒你怎麼想
但想當然答案絕對會氣死
現在的她應該無法完整好好的表達
但我想她的幼稚園生涯是很快樂的啦
至於弟弟
喔我真的好頭痛喔
#不要把自己達不成的未來變成他們的過去
#他們要的不一定是我們想的
我太囉嗦了
很煩啊
2021
我想會好的
#我沒有要製造對立
#拜託正義魔人不要鞭我
玩呼拉圈英文 在 噗兒馬迷的加州育兒點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噗噗美國上學去~]
前兩天噗噗要上學前,
發了一個母女倆都好緊張的貼文~
感謝大家的鼓勵啊~
睡前還反覆練習「i want to go to the restroom」
準備了10袋小糖果,讓噗噗作為見面禮
來更新一下噗噗上了兩天學的狀況
不得不說這小妞真的是太厲害了XD
第一天送噗噗到校門口
校長和老師都很熱情的歡迎我們
霹哩啪拉的說了一大堆英文
好想內建翻譯軟體啊!!
其實我一直以為噗噗第一天不會直接上學
上網看資料,新入學的外籍學生,
都會先做一個英語語言程度測試(ELD),
英文程度不夠的孩子,都要先加強語言,
等英語能力與同年級孩子差不多以後再正式入學
沒想到一來因為疫情的關係
家長通通不能進到學校
二來也是疫情關係,評估的測試也都暫停
我跟老師說,她英文程度不好
老師只說,沒關係~她很快就會了
簡單寒暄兩句,告知接孩子的時間後
老師就把噗噗帶進學校了!!
我連午餐也沒準備啊,
老師說沒關係學校有提供~
噗噗也就這樣跟著老師進去,
跟我們揮揮手~就跟著進學校了
放學時間一到,立馬買了subway衝去接她
很擔心她遇到挫折,想用美食安撫她
沒想到這小傢伙披頭散髮的跟老師一起走出來
老師提了一大袋用品,還有一台筆電
在跟我講解的時候,
一個同班的小女生騎著腳踏車要回家
叫了噗噗的英文名字,跟她說掰掰~
有夠厲害!交到朋友了~
噗噗說,老師都用翻譯軟體跟她溝通
班上有兩個小朋友會說中文
她還跟班上一個不會中文的小女生交換紙條
交換紙條??HOW???
她說:他們用翻譯軟體翻譯.....
而且美國電腦沒有注音,她用語音的.....
拿小糖果給同學,同學都好開心
噗說她用英文問「be friend?」
然後他們就說OK,然後就一起玩了
她還有一招,同學在玩,她就靠過去
他們就會邀她一起玩,她就說OK
這小孩有一套啊XDD
然後問她都在學校做什麼?
她說:都在玩啊~老師給我們粉筆在地上畫畫
去草地上跳繩,玩呼拉圈,還有吹泡泡
吃午餐的時候,老師就去跟他同事一起吃
也不會管我們有沒有吃完,
上課要去廁所也不會生氣,還給我蓋印章XD
以前的老師,我們上課要上廁所
都會一直唸「怎麼下課不去上,上課才要上...」
(是不是很有臨場感)
哈哈哈哈~~~這也太開心了吧
第一天聽到最多的英文
「wash your hand」
學校分成AB組,分組上課
一週2-3天輪流到學校
班上只有八個孩子,師生比很高啊XDD
明天是美國的星期一,
噗噗要開始上網課,有點期待啊~
先更新到這裡~
請大家也給噗噗掌聲鼓勵鼓勵吧❤️
=============
都看到這裡了,也不要錯過工商時間XD
台灣冷翻了啊!!
我已經千交代萬交代爸媽把暖風扇打開
這個冬天太寒冷了!
Bmxmao MAOair cool-sunny
清淨冷暖循環無扇葉風扇
12號就要結團,最近熱銷都要缺貨了
這一批都有保留貨量給我們
商品一月中到貨就會趕緊出貨,
再來只會越來越難買到
冷風/暖風/空淨三合一的功能,外加紫外線消毒
價格真的很親民,還可以分六期
一次真的可以帶兩台回家~
暖房效果真的很棒,還有智慧恆溫裝置!
這裡買最優惠(記得加購醫療級濾網)
https://reurl.cc/6yVxQy
玩呼拉圈英文 在 吳柏蒼 Pochang W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社團補助的慘劇沒有澆熄大家的熱情,寒假開始前,我幫 Echo 報名了春天吶喊,當時沒有「春吶」這個詞,大家都是說「叫春」,報名方式則是上官網填完資料後,再把 demo 燒成 CD 郵寄過去。我直接寄了整張合輯,勾上自己創作的曲目,老實說心中沒抱太大的期望,但已經下定決心,即便沒能入選上台,也要去這個台灣的 Woodstock 朝聖。
我又寫了幾首歌,但不同的是,我不再需要先找一首歌當範本來模仿,一但摸出喜歡的和弦進行後,就能自然地唱出旋律來,這成了我往後多年一貫的寫歌方式,幾乎所有的歌都是先有曲才填詞,而想旋律時胡亂唱的類英文,被後來的回聲樂團經理 Keiichi 稱作 Changlish。
大三下學期,我幾乎沒有出現在電機系的課堂上,即便有,也是去教室補眠。練團、錄音、喝酒、打麻將,這四件事就是我生活的全部。Echo 持續積極地找做場的機會,任何有可能需要樂團演出的店家我們都會主動去詢問。當時新竹市區新開了一家 Hooters,我們不知道哪來的直覺,認為美式食物、呼拉圈女郎和搖滾樂團是很速配的組合,一行人就直接殺去登門拜訪,沒想到店經理還真的請我們進他的辦公室。他是個留著八字鬍頂上微禿的老美,長得很像達美樂的老闆,我們一邊放合輯一邊聊,他說自己的確有思考要在店裡做樂團演出,但要我們避免唱一些客人不喜歡的歌。當時 CD 正播到 Unreally Confused 結尾一段超長的吉他 feedback,破音吉他亂加了 delay、flanger 而產生類似機關槍(也有點像樹枝孤鳥前奏那個啾啾啾)的怪異聲響,那是我在錄音時無意間錄到,自己覺得屌到爆所以刻意留下的段落,他指著音響說:「像這種就是你們要避免的,沒有人想聽。」
最終我們還是沒去幫呼拉圈女郎伴奏,但得到了在一家新開張酒吧演出的機會,比起初登場的旗艦 Pub,這家店「正常」許多,老闆也沒特別要求,於是我們在曲目裡偷渡了幾首自創曲。那天台下有四五桌,算是我們在酒吧唱過最多人的一次,在演出接近尾聲前,收到生涯第一張點歌單,一桌菲律賓朋友點了 Radiohead 的 Creep,當下有種遇到知音的感動,也因此即便不在準備的曲庫裡,還是很帶勁地唱完,那是第一次,我們在酒吧裡收到熱烈的掌聲和歡呼。然而幾天後收到老闆的通知,說表演不合他的胃口,不用再去了。
一連串的打槍之餘,還是有些好消息,冠文的歌 I Don’t 入圍了政大金旋創作組前十強,同時 Echo 也入選了春天吶喊,而且也許是合輯錄得很唬人的關係,被安排在週六下午六點的黃金時段,印象中後面就是濁水溪公社。不巧的是,金旋決賽就在叫春隔天,也就是表演完隔天一早就得從墾丁殺回台北,正當操煩如何趕場時,冠文說他那幾天要打系際盃排球賽,Shipy 則說要回台南,兩個人根本沒打算去春天吶喊,雖然理由都很充分,我們另外三個人還是不免覺得OOXX,但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我們去叫春,因此只剩下找人代打這個選項。
代替冠文的是家駒,他雖然在 Echo 彈 bass,但其實真正拿手的樂器是吉他,只是因為社團 bass 手很少,可以尬更多團。他提議不如他來彈冠文的部分,鍵盤反正歌裡面出現的也不多,我們只要再找一個 bass 手就可以上了,畢竟他編得沒有太複雜。
Bass 後來找了一個不熟的朋友,叫做阿漢。春佑從大二就跟陳慧明學鼓,在那裡認識了冠群,他的家族事業海國樂器代理 Fender、Marshall 等一堆品牌,我上大學前也在海國的音樂教室學過一陣子電吉他,老師就是賽璐璐的阿義。冠群有一群玩改裝車的朋友,春佑跟他們混得很熟,阿漢就是其中一員,他 bass 彈得很好,而且身材高大,外型激似長髮時期的蘇永康。我們靈機一動,想說找他來代打,結果他很乾脆地答應了,練了兩次團之後,阿漢表示一切 OK 沒有問題,大家直接墾丁見。
(待續)
Keiichi Inada 張冠群 王信義 何家駒
玩呼拉圈英文 在 英典美語/英典英語EDEN LANGUAGE CENTER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What do you play with outside? 你在戶外都玩些什麼? 1. ball 球2. bat 球棒3. hula hoop 呼啦圈4. jump rope 跳繩5. scooter 滑板車6. tricycle 三輪車(tri-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