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前晚說:「後院的七里香開花了,你打坐前可以去聞一下,或許會有不同感受」
於是我一大早四點就很期待的想要學佛陀在樹下打坐,看是否能達到開悟的境界。但樹的根部充滿了陸龜的糞便味,完全蓋過了七里香的花味。而且陸龜一看到我以為我要餵他,興奮的衝過來要撞我,他們這三隻加起來已經超過二百公斤,雖然是年齡只有十二歲的小孩,但他們的愛我承受不住。於是我去二樓陽台,看能不能接近花香一點,離開糞臭味遠一點。
嗯~這裡感覺不錯,鳥語花香,還有從變色龍口中脫逃的蟋蟀在角落吱吱的叫著。 就決定了,可以在二樓陽台打坐一整個早上享受虫鳴鳥叫。這是我首次嘗試在自家戶外打坐,我有點興奮,不知道會體驗到什麼呢? 我期待著打開葛印卡老師的唱頌,從觀息法開始。
很快我就感受到了,感受到蚊子的叮咬,癢癢麻麻的。 我打開眼睛,靜靜的看著蚊子吸著我手臂上的血。 我感到好奇,如果我就這樣不打他,一直讓他吸飽的話,他是不是就會放過我。 佛陀說過,一切都是無常。 任何痛苦或快樂都不是永恆,任何感受都會生起,也會滅去。 我想,癢一定也會滅去。
於是我就守著持戒(sila), 也就是五戒之一的不殺生, 在自己的每一個呼吸,每一個時刻,保持著覺知跟平等心,閉上眼睛感受身體的每一寸肌膚的感受,而不去特別注意蚊子叮咬的部位。
漸漸的,癢的部位好像沒那麼癢了,因為有別的地方更癢了。 我守著定(Samādhi). 忍著不張開眼睛,堅定的不移動姿勢。保持著好奇心,想了解身上的癢多久會消失,自己是否能從中得到Paññā(修慧),從中體會到無常。
當我的身上擁有越來越多蚊子叮包時,我發現我的呼吸越來越急促,我的心定不太下來,我張開眼睛看了時間,才只被蚊子叮十五分鐘就受不了了。 可見我修行還不夠。
嘆了口氣,還是把打坐墊搬去室內,抺上止養膏再繼續打坐。
最近的我,似乎特別能跟動物連結,(蚊子不知道算不算)。 或許是因為我心情輕鬆,不管是工作壓力多麼的大,疫情之下經營公司多麼辛苦,我保持著活在當下的心情,用幽默輕鬆的眼光看自己的生活。 於是動物牠們也能夠感受得到我的那股輕鬆,總是用水汪汪的眼睛看著我,狗要我帶他出門散步,貓要我餵她肉泥。
連龜見到我都是衝過來叫我不要再餵他們菜市場撿剩的高麗菜葉。 但最近高麗菜市價很高啊,又加上他們三隻亞達伯拉象龜加起來體重超過二百公斤,食量實在是很驚人。 雖然我總是像流浪漢去菜市場撿人家不要的最外層葉子。 我都會泡水洗二次以上再餵他們。
但昨天我良心發現,不應該一直餵他們農藥那麼重的菜,於是丟了些台東野菜給他們,夠有機了吧。
餵完龜還要清理他們的泳池,餵完貓狗還要負責把他們的大小便處理乾淨。 然後還有變色龍,要餵活蟋蟀或大麥虫他才會吃。
打完坐處理完家裡全部竉物,就已經是一整個早上,雖然好像很廢沒有生產力,但是這過程可是運動以及吸了飽滿的戶外空氣來回饋我的身體, 我感到有活了起來。
然後收到簡訊,好多男性友人寫來感謝我,昨天的文章把他們的苦悶描寫的很清晰,他們的老婆也都停工很久了。 連女性讀者也留言,說多麼希望她老公的手不是在滑手機,而是在滑她的身體。
這些曠男怨女們,你們都還好嗎? 你們的辛苦我都感受得到,但我老婆已經念過我了,最近我的CEO形象要hold住,因為下星期要開賣提提研的線上美容展,有很多新進來的粉絲正在觀望,希望我的言行舉止不要嚇到這些還在觀望品牌的新人。
但我的確蠻喜歡分享我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因為對某些人來說還是會有一些幫助。
像是昨天有很多人問楊浴平眼科診所的眼藥水是不是真的有效? 楊醫師是我在華園飯店泳池的泳友,(底下圖三照片是好幾年拍的,那時我們倆都喜歡光著上身練健身)。 我的二個小孩有一陣子看太多書,曾經近視到0.3. 去普通的眼科看他們都說要立刻配近視眼鏡。 但去楊伯伯那邊看,他會仔細的幫你檢查,然後用他研究幾十年的國外不同品牌眼藥水的搭配方式跟他配的矯正遠視眼鏡(讓孩子必需拿遠一點才看得到),把孩子的視力給救回來。 前題是,只要是15歲之前都還有救。 所以我的二個孩子都固定會回去被救一下,視力維持在0.8~1.0左右。
但他很狂,堅持不用勞健保,所以收費還真的是不便宜。但品質沒話說,就像提提研一樣, 但我們提提研沒他那麼貴啦。但我們全家只找他。
我想說這陣子應該很多家長有共同的視力困擾,尤其是孩子的視力,所以在這跟大家分享我的人脈。 這不是業配文,因為楊醫師的生意已經太好,其他縣市都會特地來高雄找他,所以要事先預約哦。
昨天我們開會討論提提研下星期一的線上美容展時,我觀察到我們的設計總監yy一直摸著她的肩頸,不停的轉動頭。 我的同理心在此感受到她的肩頸一定很酸痛,她過去這些日子做了大量的設計,包括素材,包裝,教育,公關行銷。想必壓力一定很大。
所以當她的團隊報告完接下來一整個星期的排程,等待我的反應時,我的第一個回覆不是提醒他們教育推廣哪個環節可以改善。 而是介紹她要去找黃博士。
「y我跟妳說,黃博士是專門治療奧運國手的,像朱木炎也都是找她,王宇佐也找他,李昆霖也找他(我誰啊??), 她這樣的國際水準在國外收費都隨便是好幾百美金起跳的,在高雄就是高雄的收費水平,是高雄的隱藏型國寶」
我本來是打算把她的住址打出來的,但這一打出來我老婆肯定會非常生氣,會比昨天我亂寫那個撥開花瓣的文章還生氣, 因為一公開我們夫妻就會很難排得進保固時間(我們每星期會進場保固一次)。 因為以黃博士的身價,他收費太便宜了,我怕她診所會人滿為患啊。眼科楊醫師我倒是不怕因為很貴所以不會有太多人搶。
有需求的再私訊我,但我不一定會告訴你,除非你真的有很嚴重的問題,要不然還是要留一點飯碗給其他的整脊師啦。
以上是我用書寫日記的方式,來輸出我的焦慮感啦,這是我目前面對壓力的方式之一啊啊啊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I’m Spr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i我是春春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按小鈴鐺 我們下支影片再見! 𝐈𝐧𝐬𝐭𝐚𝐠𝐫𝐚𝐦 ▏https://www.instagram.com/spriing____/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 可以的話,幫我看完廣告:) 不略過能有微薄的廣告收益...
理大眼科檢查收費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病沒錢醫的美國中產階級》
Grace 有幾次在網路上跟別人議論健保的議題
不過不是因為網路上最夯的議題
「僑民是否該禁止用健保?」(註)
而是因為台灣人是否該以健保為傲
Grace來美國前在醫療業待了四年多
我的主張是台灣醫療第一真的沒什麼好自豪的
因為台灣的醫療業真的太血汗了呀⋯⋯
過低的勞動工資跟過多病人、過長的工作時間
以及趨向廉價服務業化的工作環境
導致青年不願意投入護理或照護甚至調劑工作
這產業不但面臨原廠藥紛紛撤出的危機
二十年後也會產生可怕的年齡斷層
再不改善 未來全體台灣人要共同承擔
這些感觸在我實際定居後美國越發得到應證
美國醫療以精緻和昂貴聞名
為了給予每位病人最良好的服務
預約各科門診通常都要等上兩週至一個月
因為所有人都是預約制
當你到達醫院或診所時
你不會像台灣一樣
在候診室看見滿滿的人
頂多有一兩位跟你預約同時間但不同醫生的病人
也因為如此櫃檯通常都已經知道你是誰
在你到達後很快的把你迎到單獨的診間
由護士進行基礎的檢查後
醫生會出現並且幫你做後面的問診跟治療
幾乎所有的診療都只會在診間裡進行
病患能感受到充分的隱私
而且Grace自己的經驗是
一個看診通常長達半小時至一個半小時
完全不會有醫生趕著要看下一位的感覺
而且由於醫生問診時間較久
他們會像認識新朋友一樣自我介紹並問你問題
他們會記得你的姓名、家庭成員、喜好等資訊
並且在下次你去看診時從裡面找話題
此外在下次看診前
你對你這次看診有任何疑問
是可以打去診所找醫生問
而且醫生真的不用翻病例也記得你是誰
既然一次看診要消耗醫生一小時的寶貴時間
醫療費用當然所費不貲
在Grace有醫療保險前
有一次不得不帶女兒去看眼科量視力
自費竟然花了$256美金
痛的Grace一週吃花生醬吐司度日
後來Grace有正職工作開始有醫療保險
決定在美國看牙醫洗牙
Grace本身因為是公務員保險已經相當好
而且Grace因為有小孩給付保到最高
去看牙醫的結果是洗牙要分三次洗
而且每次自付額還要$49.60元
如圖一 而且如果保險不給付
帳單竟然高達$248元
相較於Grace上次回台灣自費洗牙
帳單竟然只有1200台幣
相同的服務在美國的價格竟然是近二十倍
後來Grace還去做了保險給付的身體檢查
檢查完醫生給我開了一個月份的藥
右圖 拿十五顆藥再扣除醫療保險給付後
竟然也還要自付$23元 是不是很驚人
Grace自己認為這裡的物價跟台灣比較
頂多是兩至三倍左右
更顯得台灣的醫療廉價的不合理
那麼在美國誰看不起病呢?
一般人會認為是底層的窮人
但其實美國收入低於政府標準的族群
是可以享受美國的紅藍卡 (Medicare) 和白卡 (Medicaid)
他們只需付非常少的月付金額
就可以享受各種療程吃到飽
在美國真正看不起病的
其實是收入超過標準又低於平均值
家裡還有老小的中產階級
這些人往往家裡有人生疾病或重病
只能抵壓房產治病或是欠下一大筆債務
付了大錢換得的治療卻不到窮人的一半
Grace就聽過有人得了癌症
卻沒錢把一整個化療療程做完
或是明明有心臟病卻得花兩三年時間存錢動手術
一個疾病可以把原本小康的家庭經濟拖垮
所以在很多世人努力移民美國的同時
有一群美國人是拼了命想要移民加拿大
為著加拿大有免費的醫療卡制度
當然這裡也有慈善的免費醫院
Grace去過一次
候診室裡面滿滿的人
空氣混濁 感覺很糟雜
不過當時因為Grace不符資格
所以沒看診就離開了
還有另外一種診所叫urgent care
是由護理師開的
收費低廉很多
但是他不能做很多醫院可做的處置
特別是慢性病跟外科手術
這邊不多討論
Grace喜歡美國的自由空氣
因此覺得付貴森森的醫療費用也覺得還可以
只希望六十五歲之前不要生太多次大病
(美國六十五歲之後有社會保險基金支付大部份醫療)
總之 隔岸觀景總是只會看到好的一面
實際搬到新的國家生活前
記得調查好當地風俗民情確定自己喜歡
對優缺點徹底分析免得之後後悔
最後在行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才不會花了大錢只換得後悔
註:僑民其實不會沒事就回台灣用健保,因為大部份的人跟Grace一樣,都是上班族且自己在當地有醫保,沒時間也沒閒錢特別為了小病坐飛機回台灣治療,真的生大病更不可能有體力坐飛機回去治療。根據健保局的數據顯示,僑民付的健保費其實是高過僑民申請的健保給付,所以僑民容許加保其實對台灣健保是有好處的。健保會入不敷出其實是因為慢性病患跟洗腎患者的龐大醫療費用。至於僑民用健保為什麼被污名化,大概是因為少部份的僑民言行舉止讓人討厭吧。
理大眼科檢查收費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住院住院兩晚: 天價醫療帳單及後續帳單協商
在美國生活,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醫療保險很貴、看病不容易。 我剛來美國讀碩士的時候,和一位美國白人同學聊天, 她提到她的牙齒那時候很痛不舒服,但是因為她沒有牙科的保險, 所以也只能買止痛藥來吃。 從台灣來的我那時候很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能就買保險並去看病就好了, 我和她說在台灣使用健康保險去看個牙齒一次只要大概美金 $5 , 許多簡單的牙科治療收費也很合理, 她邊撫著痛牙的臉頰,邊和我說她好羨慕, 她從脫離父母的保險以來, 沒有牙科的保險好多年了。
在美國工作的話, 一般公司也都會提供健康保險,美國健康相關的保險分為 3 種: 一種是看各式疾病的 health insurance, 舉凡感冒、頭痛到各式家醫科、或是各種專科相關的疾病及檢查都是這個保險所給付。 第二種是牙科 dental insurance, 各種洗牙、補牙、及牙齒相關問題, 都是需要用到牙科的保險。 第三種是眼科 vision insurance, 檢查視力、眼睛的各式問題、以及眼鏡、隱形眼鏡的配戴, 都是要用到眼科保險, 大部分公司對於員工自己的保險費用都有一定金額補助, 而以矽谷大公司來說, 很多時候會全額給付員工的 health insurance 保險費用、而牙科及眼科也都補助很大比例。
2017 年時我和我親愛的老婆分別在 Facebook 及 Tesla 工作, 為了花費最少健康保險費用,我們都是各自和各自的公司健康保險。在平常沒有任何健康大問題或是重大事件時候, 這樣是最省錢的作法。 然而我們在那年懷上了我們的女兒, 需要做許多定期檢查。 而且在 2017 年底的時候,在我們參觀醫院產房的時候, 因為當天稍早好像有疑似羊水漏的跡象, 我們便也在當天臨時預約醫生檢查一下。
沒想到不檢查還好, 一檢查醫生就說羊水已經漏了, 在那時候寶寶還沒滿 32 週的狀態是很危險的, 因為有漏就代表隨時可能會感染, 而且寶寶隨時會出生。 我們一聽都慌了, 我們原本計畫當天參觀醫院完後要去買嬰兒床, 沒想到寶寶有可能比床還早來!
我們不死心的詢問醫生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 醫生說從顯微鏡下看到的的確是羊水, 他已經執業近 10 年了, 可以肯定, 因為寶寶不到 32 週, 強烈建議我們立刻住院監控檢查,準備寶寶隨時到來。 我們雖然不甘心, 但也只能辦了住院手續, 親愛的老婆被推入病房後就被接上各式儀器監控她和寶寶的心跳及各種數據。
在住院一開始的時候, 婦產科醫師、小兒科醫生都來了, 和我們解說寶寶可能在任何時候出生、因為不足 32 週, 所以一出生就要把寶寶帶去寶寶的 ICU (加護病房) 到寶寶 36 週才可以出院,我們有可能會都會生產完出院了, 寶寶還要在醫院一陣子。 而緊接而來的是各種點滴注射、超音波檢查、打針及其他檢查, 在超音波檢查的時候,檢查人員並沒有看到羊水減少很多的跡象, 我們就在疑問及驚魂未定的狀態下度過醫院冷冷的第一晚。
第二天早上, 是一位不同的婦產科醫生前來, 在看了我們的報告後, 也說了和第一位醫生類似的言論, 我們詢問了是否有不同的方式來確認羊水是否有漏的問題, 她建議了使用化學試紙的驗證。 在使用了化學試紙測試之後,發現是 nagative ,沒有羊水的跡象。 新的測試是否定的讓我們很困惑, 親愛的老婆為此已經挨了好多針,並且很難受的一直要帶著檢測自己及寶寶心跳的檢測近一天,這些折磨是第一天的醫生誤診造成的嗎?
因為兩個檢測結果相反, 第二天的醫生還是希望我們持續治療及檢查,到隔天再看情況。 第二天餘下的時間我們就在困惑中度過。 在第三天早上的時候,來了一位婦產科的主任醫生, 他了解了前 2 天的狀況後, 決定來再做一次檢查。
而他再次用顯微鏡來看新取下的樣本後, 最後判斷是否定的, 我們平白無故擔心受怕了大概 48 小時後,終於可以安心寶寶不會立刻出生了。 婦產科主任認為應該是第一天的醫生誤判了,也宣布我們可以當天收拾好就出院回家。
我們回家兩週後,寶寶還沒出生, 醫院寄來帳單, 我們不看還好, 一打開就看到了天價的帳單, 住院 2 個晚上, 住院費用 9 千多美金, 各式檢查、點滴、及藥劑的費用差不多 5 千多美金, 總共加起來大概近 1 萬 5 千美金 (折合台幣大概 45 萬),大約5 千美金要我們自己負擔, 剩下的部分保險給付 1 萬美元。
美國的保險一般看病會有一個 Copay, 就像是掛號費一樣, 而一年有一個 out of pocket 的額度,是一年最多有可能會需要付出的費用。 親愛的老婆當時的保險一年 out of pocket 就是 5 千美金, 而我們住院的費用就是要付出所有的應付費用, 剩下的保險才會給付。
我們看到帳單很沮喪, 在我們參院醫院的時候, 醫院人員告知我們的保險在生產住院的時候, 一天的費用大概是 3 百 美金。 沒想到這次的帳單竟然一天是大概 7 千多元,和我們被告知的差距天差地遠。 而且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住院折磨都是一開始的醫生誤診造成的, 如果沒有一開始的誤診的話, 我們也不用經歷所有的擔心受怕、親愛的老婆也不用在醫院冷冰冰的病房挨針打點滴及做檢查。
美國的醫療一直被人詬病的問題就是很不透明, 很多時候去醫院看病, 醫院的人員也沒辦法告訴你可能的收費是多少。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每個人的保險都是不同的, 就算用的是同樣的保險, 不同公司的保險給付的額度也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 我和我親愛的老婆都是用 Kaiser 保險, 一個加州擁有自己保險及醫院的系統, 我的公司的保險每次看病的 copay 是 $10 美金, 而我親愛的老婆的保險看病 copay 是 $20 美金。 在各式醫療行為的保險給付也都有差距。
因為醫生有誤診的關係, 我就開是研究大家都是怎麼樣處理這樣的狀況。 以下就是我的處理程序:
1. 首先打電話和保險公司,因為親愛的老婆那時候快要生產了, 所以希望我來處理這件事情, 要保險公司提供授權的文件, 讓我們簽名寄回去授權我就這次事件來代表她和保險協商。
2. 要求保險公司對於帳單開立 itemized receipt, 對於每一項收費都明確的寫出來收費的原因及金額。 有許多人收到天價的帳單, 要求開立 itemized receipt 就會發現醫院可能廁所衛生紙收費 $20 美金, 提供的餐點收 $100 美金之類的離譜帳單。 有細項後的協商會比較容易溝通。
3. 和保險公司申請上訴。 每個保險公司應該都會有專門的部門及專員來接受。 我們的理由是一開始醫生的誤診, 因為後來的醫生都沒有看到羊水的痕跡, 婦產科的主任醫生也認為是誤診。
開始上訴後我們就只能等待, 我不時的會打電話詢問進度, 但得到像是開始受理案件、開始調查報告、等待諮詢委員開會討論等等。 而上訴是有時效的, 好像是案件上訴的 45 天內要有結果, 而且結果出來後是沒辦法再上訴的, 如果我們上訴失敗的話, 最後就是要付 $5000 美金的帳單。
我的上訴專員在上訴期限最後 2 週時好像和我在玩躲貓貓, 每次我打電話去詢問的時候, 她都不在, 我每次留言詢問, 並請她回電, 她都沒有回覆。 有回覆的時候也說還在等待諮詢委員的結果,有消息會再打給我。時間很快就到了上訴期限的最後一天早上, 我又打電話給專員, 她還是沒有接。 到了下午 1 點的時候, 我受不了打到 Kaiser 一般客服, 並請她幫我轉接我的專員, 這樣才通了。
專員在看了我的上訴報告之後說, 因為第一位醫生的報告顯示有羊水的跡象, 所以要我們住院, 其他委員看報告也覺得沒問題, 所以我們的案件在下午 5 點就會結案, 駁回上訴。
聽到她的解說之後我立刻爆發, 我當初的上訴報告的理由就是第一位醫生的報告判讀有問題, 第二位及第三位醫生的報告都是反駁第一位醫生的, 沒想到專員的調查根本沒有去看後來醫生的報告。 我要求她聯繫最後讓我們出院的婦產科主任, 來確定我們的報告及狀況, 她還很不願意的說這個時間她聯絡不到那個主任醫生。
我親愛的老婆那時候在我旁邊聽到這個說法也是理智斷線了, 我們覺得這個專員根本沒有做好她的工作, 於是我們要求和她的直屬上司講話。 她一開始還很不願意, 在我們說如果不幫我們轉接的話,我們就要申訴她失職的事情。
在經過了蠻長的等待後, 她的上司終於來和我們通話了, 時間也已經到了下午 3 點, 只剩下 2 個小時就要截止了。 我和她的上司從頭講我們的狀況, 上訴沒有諮詢最重要的婦產科主任外, 專員也一直逃避沒有告知我任何狀況。 她的上司理解後自知理虧和我們道歉, 說會去聯繫主任醫生來做最後的裁決。 我們那時候很急了還要他不准掛上電話, 因為誰知道如果他掛上電話後拖了 2 個小時我們之後就求助無門了。 他原本還是堅持一定會給我們回覆, 但我們的上訴經驗讓我們無法相信他們。 我和親愛的老婆那時候要求他告訴我們他個人的手機號碼, 當下就打給他確認可以找到他之後才願意掛上電話。 他很不願意, 但我們很堅持,強硬的說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接下來就要申訴他的專員失職還有他也管理不當,造成我們的損失。 這時他才願意告訴我們他的手機號碼, 我們確認可以打通聯繫他之後才掛上電話。
到了下午 4 點 40 分, 我們正焦急的等待準備要再次打電話給上司的時候, 他回電給我們了。 通知我們說他們聯繫到了婦產科主任, 確認了他當初的報告及判斷, 我們是因為第一位醫生的誤診才住院的, 所以所有的醫療帳單都會一筆勾銷, 我們不用付一毛錢了。
在美國,有句話說只要有任何關於錢的事情, 都是可以協商的。 之前我的兩篇文章: "面試中談到錢怎麼辦? 問到你期望薪水如何接招?", "面試得到 Offer 薪水如何談? 三明治溝通法及最後簽約前的談判招式" 是探討找工作中的薪水談判。 生活中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談判, 醫療帳單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很多時候醫院或是保險的帳單很不合理, 為了自己的荷包及權益, 就要積極協商來減低或消除應付款項。
這次的經驗我們另外的一個心得就是醫療保險, 如果能力許可的話, 最好買最好的保險, 像是我們現在全家所有的醫療保險都是跟著我, 一年保險費大概要近 5 千美金 ( 15 萬台幣),最多 out of pocket 全家是 3 千美金。 如果親愛的老婆自己保她自己的話, 因為她公司比較小, 保險費一年大概 3 千美金, out of pocket 自己一人就 5 千美金了, 而且她每次看病的保險給付也沒有我高, 平常如果都沒事的話我們自己分開保可能比較省, 但如果遇到了大的事件,她的醫療帳單就會高很多。
美國居大不易, 沒有保險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 在台灣的朋友有健保看病是很幸福的。在美國, 看個病住個院就會收到美金 5 位數以上的帳單, 如果沒有保險的話, 是可能生個病就要破產的。 當然因為保險制度的關係, 大家收到帳單最好也要詳細檢查,在必要時候不怕麻煩的協商,才可保障自己的權益。
大家有什麼重大醫療協商的經驗嗎? 歡迎留言分享。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20/01/NegotiateMedicalBill.html
理大眼科檢查收費 在 I’m Spr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i我是春春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按小鈴鐺
我們下支影片再見!
𝐈𝐧𝐬𝐭𝐚𝐠𝐫𝐚𝐦 ▏https://www.instagram.com/spriing____/
合作邀約 ▏springoh158@gmail.com
∞∞∞∞
可以的話,幫我看完廣告:)
不略過能有微薄的廣告收益
補助我拍片幕後資金
也是支持我繼續努力的動力之一
▸我隨意講講話
一直都很喜歡買各式各樣小直徑隱眼
不管是台灣的還是韓國牌子(▰˘◡˘▰)
最近最喜歡Lenstown
有美妝大神PONY跟SOLO女王請夏加持
整個又不知道燒了幾把火去了
之前一直想找代購
沒想到OPT就代理到台灣了(內心放煙火)
3個系列共8款影片裡全實戴+心得分享給你
希望你會喜歡♡
►Mystarry系列-天生虹膜款,純變色無放大,但變色的很自然
#MR格雷灰
#MR曼妮紫
►Lightly Rose系列-清透大方,知性氣質款,眼睛圓潤可愛
#茉莉裸杏
#茉莉玫瑰
#茉莉暮灰
►Bohemian系列-輕華麗的閃亮漫畫眼,有綻放的網點漸層
#波希米亞蜜桃
#波希米亞卡其
#波希米亞摩卡
#Lenstown #像星星般閃耀的存在 #屈臣氏上市 #OPT
▸商品資訊
https://lihi1.com/xGo3I
屈臣氏、西門ChaCha門市就能買到
新品打8折優惠期間
原價450,現在360元就可以入手了⁂
● 配戴一般隱形眼鏡須經眼科醫師或合格驗光人員驗光配鏡,定期接受眼科醫師追蹤檢查
● 本器材不得逾中文仿單建議之最長配戴時數、不得重覆配戴,於就寢前務必取下,以免感染或潰瘍
●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衛部醫器製字第006594號、桃市器廣字第10902006號、桃市器廣字第10904010號、桃市器廣字第10904011號
▸這支影片使用設備
CANON M50
▸BGM♪
NTR.MND(네이쳐마인드) cozy
https://soundcloud.com/ntr-mnd/cozy
▸小提醒
影片如有任何收費內容
我會在資訊欄標記清楚
沒有就不是「專屬合作廣告」
更沒有給品牌端過稿修改
是第一手真實分享呈現:)
這樣以示我對讀者負責的公正公開
FTC: This video is sponsored by OPT(lenstow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KtXj3uXmxk/hqdefault.jpg)
理大眼科檢查收費 在 高度近視一定要定期檢查眼底!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Patrick, 欢迎关注我的频道:派脆客同学。 也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微信公众号。 #香港理工大學#高度近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