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腦中突然一直出現德布西的月光曲,決定查了樂譜之後來練。
我從四歲多就開始學琴,講真的一開始真的很辛苦,還常被老師打手手,但是到七八歲的時候,這種「反覆練習」的事情竟然變成我的「個人特色」,書法、鋼琴、繪畫這種對這年紀孩子來說有點辛苦的安靜時刻,我竟然還蠻享受的。有時候雖然手停下來了,腦子卻不能,很期待自己隔天再回到鋼琴或桌前。
當然啦!不想練的時間也很多。人總是不太可能每天都想做同樣的事,特別是我。今天畫畫、明天彈琴,後天寫書法,再來玩玩樂高。但是似乎回想起來,我在青春期之前喜歡做的事情還真的就蠻默默的,甚至不願意參加表演、比賽或檢定,就安安靜靜地練習。
成年之後因為工作需要,我開始練習走入群體,甚至享受群體。其實和人在一起也很有趣!不過我也總還是需要有一個人的時間。
大約八九年前,當我事業忙到一個段落了,終於開始在女兒學畫的畫室教室外頭偷閒學起油畫。到了德國,孩子睡了我也終於才能好好畫畫,寫書法。而鋼琴,是我去年送給女兒的生日禮物,私心其實也是希望自己能重新開始,延續過去十多年的練琴歲月。
同樣地,不用為了什麼原因,或證明什麼,也沒有什麼偉大的目標,就單單純純地享受自己獨處和學習的時間。好享受啊!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學這些「才藝」是孩子們的事,我們帶著他們去練習就好,但其實當我們樂在其中,孩子們也自然有自己選擇的興趣,會開心地單純地去做吧!
兒子每次看我練琴,就央求著我教他,我就選了最簡單的「瑪麗有隻小綿羊」,才五個音符重複輪唱,我也不用「教」的,而是重複地彈給他聽、彈給他唱、彈給他看,結果今天他自己也用「一指神功」彈了完整的兩個小節呢!
我從四歲練琴,但其實當時手指頭還未發展完成,用力和撐大的結果就是現在關節變得很大,而且冬天很容易疼痛,所以也不要操之過急,開心玩樂就好。等到真正想練習也足夠年歲的時候,就得要拿出認真的態度去熬過「困難」和「枯燥」。這也是當初學習這些「才藝」所給我人生的一個重要功課。很謝謝我的父母親當時又花錢又花時間地讓我學這些,沒想到老媽說的「會變成你成年後的休閒興趣」這種當時聽起來很假的話,竟然還成真了。
我總在鋼琴前鬼叫「好難啊!」,然後繼續練習。
昨天又在鬼叫的時候,五歲兒子跑到我身邊說:「媽媽,妳只需要一直練習,妳就會了。就是要一直練習喔!」
好啦!媽媽會加油。
這首曲子看起來譜不難,但怎麼這麼不簡單?!而且德布西還是在我女兒這個年紀寫下這首曲的,實在是折騰我的老手指!不過,我相信四十幾歲彈起來,會有十多歲沒有的韻味吧(自己安慰自己)!
#我們老在搬家所以只買電鋼琴
#每天練一點就覺得自己又進化了
#還欠老公一幅畫
瑪麗的小羊簡譜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已經陷入錯誤的避免陷於錯誤」,是神父研究「思維缺陷」的一個重點.
明明已經犯了錯,置身於錯誤之中,而人仍不願面對問題,修正錯誤,反而想像自己沒有犯錯,或還在陷入錯誤之前的那一段時間,「我看到錯誤,我正在避免它,我還沒有陷下去」產生這樣在錯誤中,試圖使自己「避免陷於錯誤」的心靈防衛機制.
就好像戰場的落難武士,戰爭已經結束了,他們敗了,卻還揮著刀,尋找敵人,或者到處砍殺百姓,假裝自己不曾戰敗,也像是孤魂野鬼一般,身已經死了,卻還在不斷重複生前的行為,希望能彌補自己陷於錯誤,想像自己仍然活著.
這樣的狀態是危險的,基本是處於一種「妄想狀態」,在錯誤已經造成的情況下,還無法察覺錯誤,以為自己沒有犯錯,認為自己是對的,設法繞過、避免,這不是「修正錯誤」,因為他並沒有「正視問題」,並沒有「自覺」,所以,錯誤就會越犯越多,越來越荒謬,比原本的錯誤還要更深,更不可自拔,他做出來的行為,更會令周遭的人感到匪夷所思.
而他們可能自以為,那就是在修正錯誤了.
柯文哲先是以「欸,你要自焚拜託你去公園裡自焚好不好?你不要在公寓裏面自焚,呵呵呵」
「對阿,你自殺能不能去公園裡面自焚?你不要在公寓裏面自焚好不好?你自焚就搞得大家烏煙瘴氣.」
這一個極嚴重的錯誤,主要是對於生命的蔑視,以及不當的將他人的痛苦情境,當成笑話來談,這是屬於欠缺一般常人擁有的同理心(最低層次的那種),甚至更顯得「殘酷」.
在這邊,還不論他的身分,市長,以及說話的情境,公開的演說場合,他還對於有自殺意圖者進行「雙重剝奪」,也就是說,一個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就代表他對周遭的一切已經沒有眷念,甚至用最大程度的手段去破壞自己,已經陷入於「絕望的狀態」,我們說的直白一些,他必定經歷一些痛苦的事情,而不能被解決,甚至缺乏他人關懷,多屬於「自我厭惡」的情境,所以走上絕路,就某個角度來說,他們可能是「善良」的,他們不把自己的困境訴諸於外部,無論是情緒或者焦慮,他們不選擇傷害別人,卻選擇傷害自己,在意識上,已經極大程度的「為他人設想」,卻還要把他定性成「為他人製造麻煩」,當一個生命在眼前逝去,你不去救他,反而還要命令他,照自己的意志行走,說這話的人,基本上已經失去人性可言.
而我們只要代入自殺者的想法,多半是自我責怪,對自我存在的根本否定「我存在對這世界沒有價值」、「我活著對他人一點貢獻也沒有」、「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我活著沒有意義」、「沒有人需要我」、「沒有人喜歡我」等等,正常觀點來講,他們都是需要被關懷的人,缺乏關懷的人,應該要被補足或施予,但是否,不但沒給,還譴責他們「搞得大家烏煙瘴氣」.
換句話說,這是在打落水狗,或者將沒有退路的人,繼續逼迫他們縮短路徑,死亡的路徑,已經對生命失去信心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的人,光「自己覺得」還不夠,還要藉由柯文哲等他人,「再度否定他的存在」,這種重複、反覆施加壓力的行為,就是所謂「雙重剝奪」,而人為什麼會去施行這種事情,除了嗜虐性格,還有算準了對方群集「不會反抗」,已經失去生存意義的人而言,怎麼壓迫他都是不會被反擊的,所以自己是站在很安全的地帶,又,當一個個體已經決定「不傷害他人」,那麼傷害他自己就會很安全,但是,這不是決定「不傷害他人」而已,而是決定「不傷害他人,卻傷害自己」,在一個決定「傷害自己」的人身上,再去傷害他,那就是二度、三度,在旁人來看,就是超過身而為人價值,的超過負荷量傷害.
我們可以想像,在高壓的城市裡,活著,就很不自由,就連死,也要遵守市長的指揮去怎麼死,連死,都不是自己能選擇的,可以看見其中的冷血荒謬了.
在柯文哲這個言論傳開以後,我們會很驚訝的,發現一些社會現象,比如心理門診擠滿了詢問「怎麼自殺才不會干擾其他人」的患者,有死意的人,多半處於心靈耗弱的狀態,是很容易被影響的,當他們自覺已經不想干涉其他人而選擇死亡的時候,居然再被一個意見領袖定性成為「你們的行為再干擾其他人」,自然就必須再進行超義務的行為,去詢問怎麼樣才能去符合「不干擾其他人的死」.
在常人來看,這幾乎已經接近都市傳說的地步,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現象,柯文哲說的話已經夠不合理了,居然會有人相信這個「假領袖」的說詞,當真,並且去做符合他想法的行為.
水泥城市原本就冷漠,如今這市長幫他加上一級,變成了冷血.
柯文哲犯了這樣的錯誤以後,居然不認「自焚說」失言,堅持不道歉,稱「我只是講實話,每個人都說我失言」.
煞有介事的說「沒有統計,就沒有統治」,還在演出「質疑」的戲碼,說什麼「自殺怎麼會選自焚,這一點自己一直想不通,怎麼會變成流行呢,過去看過數據,北部自殺大部分都是選擇跳樓,以前從來都沒有選擇以自焚方式自殺的,這到底是從哪裡學來的.」
彷彿是探討什麼學術或統計的問題,居然還說那些人「到底從哪裏學來的」
而你自己想不通,也不能去責怪別人阿.
他當初在那個場域之中,是探討社會或學術問題的姿態嗎?充滿笑聲,戲謔,視生命於無物,把他人當成不存在一樣.
而更誇張的錯誤又出現了,柯文哲說,
「自己是知道以前西藏喇嘛會用自焚的方式自殺,一次死一百多人,當時造成中共很大的困擾,但是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自殺方式,怎麼會選這個呢.」
西藏喇嘛,是為了反抗中共的高壓統治,那不是一個單純的自殺,而是想要活下去的人,具有生之意識的人,因為各種反抗無效後,才選擇燃燒自己的方式,犧牲自己去抗議中共暴政.
正確來說,他們是為了別人,為了群體的福祉,為了普世價值,貫徹信念,所以才去死的,所以才犧牲自己的軀體,表達抗議,那與其說是死,不如說是將活的意念,轉而化作能量去對抗欲讓他們死的人.
而柯文哲居然將加害者的行為去除,說被害者造成「加害者很大的困擾」,然後貶低他們的自焚是「不是很好的自殺方式」,我不相信柯文哲在閱讀這個訊息的時候,不會讀到他們自焚的原因,自焚的訴求,自焚的困境,而將他的行為整個「去語境化」掉了,變成只是一群想死的人想不開造成了中共的困擾.
這近乎是白癡,但也白癡的恐怖,更恐怖的充滿惡意,為了圓自己的說法,居然把其他正直的人曲解到這個地步.
無論是白癡,還是偽裝成白癡浸入骨髓的惡意,這,就是「已經陷入錯誤的避免陷於錯誤」,說了一個謊,必須用更多謊來圓,傷害了一個人,必須傷害更多.
為了自己,施暴於萬物.
柯文哲繼「自焚說」以來的「中共很困擾說」,坦白說,已經不知人間煙火,白癡到了一個地步,其程度,大概比法國大革命時謠傳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的說法「沒麵包吃不會去吃蛋糕就好了?」還要誇張.
「已經陷入錯誤的避免陷於錯誤」,也反映在柯文哲的粉絲身上,他們選擇了相信柯文哲,而這是個錯誤,他們已經陷入這個錯誤(文哲和他團隊製造的美好的阿北幻影),卻還想著要「避免陷於錯誤」,於是文哲的各種失言、謊言,傷害他人、破壞群體價值的行為,他們必須用各種解釋去美化他,逼迫自己與其他人往「好的方面想」,當作那個錯誤不曾存在,也就是這個心靈防衛機制的大規模反映的現象.
他們的行為和話語,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也無法控制,但是在柯文哲掌握了他們的「相信」以後,他們已經被制約、支配,而且不可自拔,於是話越說越離譜,行為越來越偏離事實,對於他們的假想敵,告訴他們真相的人,也越來越充滿仇恨,因為他們必須保護住自己的形象、判斷力,以及,綑綁他們使他們痛苦的阿北,「阿北不是這種人」、「我沒有犯下錯誤」,才能使自己保持完整.
這就是kofan的一個大規模的,集體的現象,brother.
用簡單的例子來說,就像被詐騙的老婦,即使警察跟他們陳述事實,你被詐騙集團騙了,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我沒有被騙」,所以不斷的重複肯亞的外交官是多麼缺一筆錢,或者那個人多麼真實,並且痛罵幫助自己的警察有多麼愚蠢,指稱他們才是騙子.
這也是一個典型的公正世界觀偏誤.
你說,老太太真的在意肯亞的帥哥外交官嗎?或者只是在意自己的面子?
你會發現,事情沒那麼單純,他們表達的,彷彿真的有那麼回事,在那個狀態下,他使自己這麼深信不疑,這個就是為了要維繫,那一連串構成的,知的完整性.
「我不曾犯下錯誤」.
所以,肯亞的帥哥必須是真的,警察必須是假的,用以保持自己情緒的,思維上的利益,他們必須恆為真.
所以,錯誤也越來越多,社會成本也越來越高,除了匯款以外,還可能會攻擊警察,大鬧銀行.
這就是陷於那種狀態,是怎麼回事.
柯文哲現象,存在著一些弔詭,就是柯文哲和部分支持群眾,其實處於「雙極的兩端」.
部分,呃,我是說部分,支持柯文哲的群眾,其實無論是觀念、處境、想法,針對議題的觀點或是意識形態等等,其實和柯文哲所處的立場,是完全相反的,而這使得他們被迫經常用一些極端手段,去解決他們內在信念的衝突.
我們先不說他倡導的兩岸一家親,文化上的中國人,和他的某些支持群眾,是完全相反的,他們原本自稱台派、獨派等等,在勞工議題上,一些進步青年,也曾經支持他,儘管,他反對一例一休,反對縮短工時,這和那些促進勞權者的年輕人是相反的.
柯文哲也不太贊成同志,同婚投下反對票,他基本上是親中的,極端的,保守的主義者.
不過我們會發現,那些支持者會說一些謊,例如「兩岸一家親是實質強台」、「市長職權無涉國家主權」或者是「我喜歡部分的柯文哲,不代表我要接受他的全部」等等,作為自己的旋轉門,為了自己喜歡柯文哲而解套的說法.
這種割裂式的思維,當然有一部分原因要歸類成柯文哲大規模移動光譜,或者徹底改變價值,並使用一些話術有關,但另一部分,可能是「已陷入錯誤的避免陷於錯誤」,也就是自我保護式的,自戀式,自我催眠的防衛機制.
但就在這樣「我喜歡部分,不代表認同他全部」的情況下,柯文哲反映出的行為和顯露的真面目,敦使他們不斷地去否定柯文哲呈現出來的負面行為,「我喜歡xx,不代表我認同他xx」當這樣一步一步的否定下去,我們會發現,他們幾乎否定了柯文哲的全部,卻還是喜歡他,所以到底是喜歡什麼?那裏頭的柯文哲,剩下的,幾乎是無形的東西,就是單純的喜歡和偏愛而已,無論他做什麼.
所以我們會發現,他們反對他人質疑柯文哲的方式,通常「不懂、不了解」,「你變了,你以前不是這樣子的」去挪動門柱,最後,通常會以「你只是討厭柯文哲而已」覆蓋以這樣的解釋,去合理化自己和眾人應該有共識和想法,將質疑的人架高、綑綁在一個地方,因為他也真的就只是「單純的喜歡他」而已,所以,你也只會是「單純的討厭他」.
這種和他人彼我不分的情況,是很不健康的,屬於低等的移情作用,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同理心的濫用,你將一個完全否定自己的人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就像羊,移情上了狼一樣.
他們想像柯文哲是很有同理心的,但柯文哲其實沒有,部分,呃,我是說部分柯文哲的支持者,他們有不少,都是屬於社會邊緣人,或者遭遇挫折的人,甚至是有死意的人,他們可能以為柯文哲是和自己一樣的,是能彼此對等,同理的人,和自己遭遇處境相同的人.
不過,柯文哲卻是這樣子,去聊關心社會邊緣人的議題,而關心他們,好像只是為了避免他們對自己不利.
應該可以想像,原本聊這個議題的時候,他們期待的,應該是柯文哲用一些關心、共感、溫暖的話語,來建構他們我群的認同才是,但是他卻是搞這樣的用語.
這讓這個不當的連結和美麗的誤會顯得格外的壯烈.
「雙極的兩端」與「雙重剝奪」,其實柯文哲很早以前,就呈現了這種行為,只不過,在當時迷思的浪潮下,他被掩蓋的很好,在大規模「擱置懷疑」的情況下,他並沒有被凸顯.
曾任市府秘書長,也就是曾在柯文哲那裏工作的人,李文英提供的說詞,十分具有信度.
那就是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破殼小雞」,事實上,那正是柯文哲對自己支持群眾的形容詞.
「李文英談到,柯文哲曾於內部會議,在白板寫下英文單字『imprint(銘刻)』,自誇年輕人看到他,就像小雞破殼而出,會把第一眼看到的東西深深烙印在腦海中,『第一眼看到他,就愛上他』,好像柯文哲做錯做對都無所謂,因為年輕人永遠支持柯文哲.」
把自己的支持群眾,也就是從他們身上獲取利益的人們,用破殼小雞去形容,就是去「雙重剝奪」他們,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又因為吃定他們相信自己,不會反抗自己,所以到處說個不停,自創了一個假的理論,驗證自己的偉大.
理所當然,Kofan不會相信這件事,或者無法相信,因為不能反抗柯文哲,所以只好去攻擊那些說出真相的人,說他們都是在抹黑、政治攻擊、為了選票,忌妒阿北,抹紅阿北,你們都在陷害他.
我想,這一點也不是什麼「imprint」,真相是,「已經陷入錯誤的避免陷於錯誤」.
我們必須制止柯文哲不斷製造出這種錯誤,我們必須提醒他們,真相是什麼樣子,「人的價值」原本到底是什麼樣的.
雖然會遇到那種被厭惡或「厭憎」的感覺,感覺自己可能會遭遇生命危險,但是不要害怕.
那不過是錯覺罷了,他們會甦醒來的,因為,
他們和我一樣都是人類呢,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解開心理的謎】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瑪麗的小羊簡譜 在 Sophie's Keto Choice-低醣生酮無麩質食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天鵝湖堡 迷你遊記💕
.
喔耶!今天我有司機了😆😆😆
.
早上從慕尼黑開車到新天鵝湖堡約1.5小時,先來介紹一下這邊租車的方式,基本上歐洲通用,我推薦Sixt,最便宜,要注意這邊大部分的車子都是手排,所以在訂車的時候記得要選自排,如果你會開手排,那恭喜你!手排車種多又便宜(比自排少了20-30%)
.
除了手排自排之外,租車地點也會有價差,通常熱門地點像是中央車站,就會比較貴,我們住東站Ostbahnhoft,在這邊租一天就便宜$20歐,如果不在地鐵站,但在離地鐵10分鐘腳程的地方租就再少$20歐,這樣一天就整整差了40歐,差超多呀!但不在熱門地點租的缺點是車種少,很有可能到那邊才發現沒自排給你(如果你開手排則不用擔心一定有車),或是也可以請旅館人員先幫你打電話過去問。
.
在這邊租車不像在美國,早一點晚一點到都無所謂,你訂了幾點領車就要在那個時間到,可以用美國駕照不需國際駕照,台灣駕照應該是要換國際駕照吧?(不確定)
.
在德國開車最酷的地方😏除了租台BMW不貴之外,當然就是「無速限」囉!我有開到200公里,但是腳會毛毛的我怕怕,BMW是好車但200公里也會開始飄飄的,所以精神要很集中,一不小心的GG了,壓力太大啦😰所以我只有小試一下,不過是很特別的經驗。
.
並不是所有的路段都是無速限,大家要注意喔!如果號誌上是空白的才是無速限喲!還有在這邊如果不是要超車不可以霸佔左線,會被開罰單。
.
新天鵝湖堡距離慕尼黑1.5 小時的車程,有沒有覺得它看起來似曾相識?迪士尼的城堡就是以新天鵝湖堡為雛形,(前面3張是Gary之前冬天去照的,白雪覆蓋的城堡更是夢幻)從瑪麗安橋遠眺城堡是必打卡的地點,但如果你再繼續往上走5分鐘還有一個觀景臺離城堡更近,而且沒什麼人可以拍到爽,本來Gary已經查好要去爬山的地方,可以拍到以Alpsee 為背景的城堡,就是所有明信片上的角度,必須要從城堡後面的小路爬上山,很可惜沒有開放通行了,Gary非常不甘願地在那邊探頭探腦,硬生生被不只一道,是兩道鐵門給擋住的爬山道,死不肯走站在前面查了好久的資料,最後發現人家2016年開始那條路就關啦!poor Gary一路上一直嘟囔好sad,最後在下山的時候發現,城堡現在正面正在裝修,所以要是爬上山也是照不到,終於才讓他死了這條心⋯⋯😆
.
下一站我們開去奧地利🇦🇹因斯布魯克Innsbruck
.
開去奧地利一定要買Toll Pass通行證,在任何加油站都可以買,$9.2歐,然後一定要貼在駕駛座左上方的擋風玻璃上,我們之前就是有買但是放在擋風玻璃中間,就被開了$120歐的罰單,而且一定要把貼紙撕下來貼上去,如果只是放著沒貼上也會被罰,它是在路上有裝攝影機,不是警察隨機臨檢,所以沒照規定一定會被罰。
.
傍晚抵達因斯布魯克,以阿爾卑斯群山做背景的小鎮,Inns river傍著小鎮蜿蜒,有山又有水就讓人覺得好美好放鬆,彩色的房子🏠沿著河濱如詩如畫,有許多人沿著河濱跑步,真是羨慕可以住在這人啊!這邊的人穿衣風格也比慕尼黑活潑,天藍色、鮮黃色的大衣綻放初春的氣息。
.
晚餐在Das Schindler ,位於小鎮上最有名的大街-Maria-Theresia 上,以歐洲的物價來說這裡頗貴,但以北加灣區的水準來說是平價,三個course 一人$51歐, 我點了乾煎干貝、烤羊排、巧克力慕斯,Gary則點了菠菜濃湯佐羊奶乳酪,烤牛肉、芒果冰沙,每一道都超好吃!😍😍😍 .
.
那個干貝煎得恰到好處,嫩到不行,其實干貝要煎好不簡單,因為它水份很多,如果直接放下去煎一定煎不出金黃香脆的外殼,等到外面焦黃了裡面一定早就過熟,它一定要先用鹽醃過出水,再用紙巾吸乾水份才能去煎。
.
羊排是我愛的三分熟,也是超嫩超好吃,完全不腥羶,搭配帶著一點酸味紅椒番茄purée剛剛好的平衡。
.
Gary點的菠菜濃湯佐羊奶乳酪也讓我驚艷,不知道是哪種羊奶乳酪,入口即化,並帶著酸味,原本喝著有點平淡的菠菜濃湯在抿到乳酪的時候突然有一股酸氣從舌根噴出,給人美妙的驚喜!之前我也有做過菠菜濃湯佐酸奶油,自認我的菠菜濃湯跟它煮的類似,但酸奶油的酸度不夠,就少了那股勁,原來是要加酸的乳酪呀!在這種高級餐廳享用的不只是美食佳餚,品嚐主廚們的創意與用心才是讓我驚喜,也激發我許多烹飪靈感☺️
.
菠菜濃湯佐酸奶油的食譜:https://sophiesketochoice.com/sour-cream-spinach-soup/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餐前麵包,其中一個是上面撒了罌粟籽,帶有嗆鼻胡椒味,外脆內軟的法國麵包,胡椒味超香,讓我想到台灣的胡椒餅💕!它的橄欖油和香草鹽盛裝在十分fancy的容器,Gary一直說鹽是它最好吃的東西...我真心無言,那個鹽我們家就有啊!就是Maldon salt, 人家只不過跟香草扮一扮而已啊!
.
對了,在奧地利的餐前麵包通常是要錢的,他不會特別講,就端來給你,如果你不想要也不用跟他說,只要都沒碰他之後收走不會算錢。
.
#新天鵝湖堡 好像不太迷你的迷你遊記。完。
👋
#因斯布魯克 #innsbruck
瑪麗的小羊簡譜 在 瑪莉有隻小羊鋼琴伴奏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推薦與評價
How to Download. 瑪莉 有隻 小羊 鋼琴伴奏. 縮圖. 點選下載的格式大小後,新開影片視窗,點選右鍵即可下載影片. AddThis Sharing Buttons. ... <看更多>
瑪麗的小羊簡譜 在 兒歌---瑪莉的小綿羊(簡譜)---大家來合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兒歌---16002 瑪莉的小 綿羊( 簡譜 )---大家來合奏C調4/4拍子. ... 大野狼與七隻 小羊 | KONDOSAN 中文- 童話故事| 兒童動畫| 卡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