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小組 (#IPCC) 在近日發布了第六次評估報告,距離2014年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中間隔了八年。這份長達3000頁的AR6報告,乃是由234名科學家協力撰寫,檢視了超過1萬4千份與氣候變遷相關的研究文獻後所提出的。
綠盟統整這份報告以下幾個重點:
🔴 人類導致氣候危機已殆無疑義
長久以來,有許多氣候變遷懷疑論者仍然不願面對「氣候變遷是人類造成」的事實,這次IPCC的AR6報告則徹底敲醒了仍不願意面對真相的人們。
#極端氣候 的主要肇因,是人類行為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地球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來到了200萬年以來的最高濃度,甲烷的濃度也達到80萬年新高。
AR6報告指出,從1990年代以來的冰川融化、北極海冰層減少的現象,有高達90%的可能性是來自人類行為所致。報告結論更指出,「毫無疑問,人類使大氣、海洋和陸地暖化(It is unequivocal that human influence has warmed the atmosphere, ocean and land)」。
🔴 極端氣候已經來臨,「明天過後」就是現在
自從1970年代以來,極端氣候已越來越頻繁,這50年中以來的升溫超過了過往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段,過去五年更是1850年以來最熱的五年。此刻全球均溫與跟1850年代相比,已經升溫了1.07度。海平面上升速度是3000年以來最快,科學家也在世界各地觀察到越來越頻繁的熱浪、災難性降雨、乾旱,以及海洋酸化等。
報告也指出,原本每十年才會發生1次的極端高溫事件,在升溫1度的此刻,頻率已提升到每十年發生2.8次,原本「五十年一遇」的事件,現在頻率則提高為約五十年5次。倘若升溫持續且來到4度,那麼「十年一遇」的高溫將成為「每年一遇」,此外包括旱災、水災,也都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
種種證據顯示:電影《明天過後》裡的末日景象已經不再是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畫面,氣候危機下的極端氣候如野火、熱浪、旱災、水災、颶風等,早已經在世界各地造成巨大的傷害。
🔴 抑制升溫1.5度目標日益急迫,但仍然有可能
本次IPCC報告的路徑預測採用「共享經濟路徑(Share Social-economy Pathway, #SSP)」,根據未來GDP、人口成長與都市化程度的不同,IPCC報告中共列出了SSP1到SSP5的五種情境。
不論在何種情境之下,在未來20年內,地球升溫都將突破1.5C。倘若我們的經濟仍持續地以化石燃料作為主要驅力,那麼SSP5情境下的升溫甚至會在世紀末來到4.4度。
在諸多情境之中,強調教育普及、人口成長趨緩、低物質消費成長、化石燃料轉移的「永續性路徑」SSP1,是最有可能抑制升溫的路徑。SSP1-1.9情境,雖然同樣會在2040年前達到1.5升溫,但也有機會可以在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1.5度以內。
🔴 快速大量減少排放,達成淨零碳排,是唯一出路
雖然此次IPCC報告的結論不容樂觀,五個預估情境都會在2040年前突破升溫1.5度的大關,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未來已經毫無希望,更不代表我們束手無策。
這份報告雖然沒有針對未來的能源配比有多著墨,但毫無疑義地,全世界都需要大量且快速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以及甲烷。這份報告強調,「倘若不進行立即性、快速與大規模的溫室氣體減量,那麼要守住升溫1.5度甚至是2度的目標,將困難重重」。
此刻的暖化趨勢是由過去人類活動所排放的 #溫室氣體 累積所造成,雖然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但未來的溫室氣體排放程度仍然決定了未來的升溫趨勢。就如同SSP1永續路徑所呈現的,一個致力於更為公平的永續發展、#淘汰化石燃料 的情境,即使仍未能阻止地球在2040年前升溫1.5度,但最終能夠幫助我們達到世紀末抑制升溫的目標。
🔴 當冬季漸暖,台灣升溫已1.6度
報告中也指出,在東南亞區域觀察到日益增多的熱浪、極端降雨及乾旱,上述這些現象,台灣的民眾也絕對不陌生,過去一年來我們除了迎來史上最高溫,更遭遇了極為嚴重的乾旱,許多水庫亮起了紅燈,嚴重衝擊農業與農民生計。此外,不下雨則已,一下雨便豪雨成災。
根據科技部、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交通部氣象局、台師大地球科學系、國家災防中心所共同發布的資料,台灣的平均氣溫在過去110年之間上升了1.6度,且台灣的冬天長度已由90天縮減至20到40天,夏天長度則是延長至120天到150天。
假如升溫趨勢延續,在碳排最高的SSP5路徑下,台灣在本世紀末的升溫將來到3.8度,且增加48天的36度以上極端高溫天數,世紀末的夏天將長達210,而冬天的天數更將在2060年後歸零。此外,颱風數量將可能在世紀末減少55%,但強颱比例提升50%。
🔴 氣候危機進行式,沒有人是局外人
種種證據皆顯示,面對全球性的氣候危機,台灣毫無置身事外的本錢與藉口。
自從去年開始,各界紛紛提出修改《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呼籲,包括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在內的眾多環保團體,也已與立法委員洪申翰共同提出《氣候變遷行動法》的草案,幾乎所有主要在野黨也都各自提出相對應的版本,甚至連產業部門也都呼籲加速修法,蔡英文總統也在今年世界地球日時宣示「淨零排放也是台灣的目標」。這顯示「強化台灣氣候治理政策」已經是跨政黨乃至於跨公私部門的共識。
在此難得的高度社會共識之下,綠盟呼籲行政院盡速提出《#溫管法》修法草案,以利民間氣候法版本以及各黨團修法版本可以盡速在立法院審議與通過。今年年底在英國舉行的巴黎協定締約國大會 #COP26,我們希望台灣可以帶著一部具有明確 #2050淨零排放目標、完善治理架構、有效管制工具與調適策略的氣候變遷行動法共襄盛舉,讓世界看到台灣的承諾與決心。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總統蔡英文連任政見之一「高雄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今天進行第二次環評初審。由於近日傳出台積電2奈米廠,可能落腳「橋科」,環保團體推估,「橋科」開發、加上台積電設廠,用電、用水量將會相當驚人。環評委員要求開發單位,評估園區全面使用回收水的可行性等,等到資料補正後,再繼續審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
環保團體 英文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產疫苗有沒有效就很簡單啊,幹嘛還要闢謠??
三期實驗結果拿出來給大家看,不要拿那種小規模的千人來搪塞。有用就有用,沒用就沒用,有效就一定有人打,說不定還能外銷。這還會是妳民進黨的大政績,幹嘛害怕拿出來?』『沒有三期,誰知道這疫苗只是要生產來拿政府補助還是真的有效果?
不要忘記妳之前政見跳票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隨便舉都幾十件....
1.保障勞工,保的是老闆資方
2.台灣正名,結果下禮拜五還在中華台北
3.經濟不傾中,出口中國創新高改稱是中國依賴我們
4.承諾齊柏林導演要保護台灣土地,
結果就地合法農地工廠,保障財團繼續挖山
5.承諾環保團體要藻礁永存,跳票就算了
還出動側翼去打這些當初支持妳政見的人
6.承諾食安,結果放寬的標準比馬政府還低。
7.開支票承諾選手坐商務艙,結果坐經濟艙,
網路發個牢騷還要被妳的側翼打成不愛台灣。
8.說不漲電費、台灣不缺電,結果跳電、漲電費。
9.在野說要修集遊惡法,結果上台打死不改。
10.罵國民黨公股用肥貓,結果自己養的肥貓更多搶的更兇。
11.2018承諾台鐵要改革,改到2021死得更多人。
12.公投害別人的改的很勤快,一動到自己馬上改難。
13.罷免罷別人的要趕緊修法改易,一遇到自己被罷免就刁難。
14.討好棒球迷搞個棒球三枝箭,射到哪裡了?
15.南向政策完全失敗,擺脫傾中繼續跳票
16.司法改革? 社會安全網? 司法越改越慘、網越補越破。
還有沒有多的跳票承諾? 推文補一下』
Re: [新聞] 高端疫苗獲EUA 蔡英文講話了:請黨公職幫忙闢謠 https://disp.cc/b/163-dS53 |新聞原文 https://disp.cc/b/163-dS4v
#二級警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
環保團體 英文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政府訂定的法條不符公益、甚至可能影響基本人權,想提起行政訴訟,卻因為法條中政府沒有明訂公民訴訟權而求助無門,你會不會覺得莫名其妙?
這樣荒唐的情境,真真切切發生在臺灣的「環境基本法」。
臺灣的環境基本法中,雖已於第34條設有公民訴訟條款,但卻並未真正賦予人民公民訴訟權利,因該條明定:「人民或公益團體得依法律規定,提起公民訴訟。」意即僅在環境「專法」中也設置公民訴訟條款時公民才能提訴;換言之,當一部管理溫室氣體排放、空氣污染、水污染、礦業開發的法律中沒有設置公民訴訟條款,即便政府的法條訂的再怎麼不合常理、毫無邏輯,但因為沒有公民訴訟條款與具體的損害事實存在,人民都難以提訴。
綠色和平與 環境法律人協會 Environmental Jurists Association, EJA 攜手,於今年 2 月向經濟部提起了氣候訴訟,並在 4 月與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Environmental rights foundation, ERF 等環保團體合作,召集許多法學界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氣候訴訟法學論壇,就是希望透過持續不斷的討論、實際對體制的碰撞,讓臺灣的法律也能成為環境運動者的利器,保護現在與未來、可能因氣候變遷造成生命財產受損的弱勢群體。
氣候變遷在今時今日,已是跨領域、跨專業,影響不同角色的議題,律師圈與法學界的參與,更凸顯人權和法律在氣候緊急時代的重要性,期待未來臺灣的法學界也能與時俱進,做出對公眾、對氣候有益的辯護與審判,共同捍衛我們和下一代的氣候正義。
-
你有興趣深入了解臺灣的氣候訴訟嗎?
綠色和平法律專員 Sylvia Wu 受國際法學論壇 A4ID 邀請
將在 6/25 臺灣時間晚間 10:30
向全世界分享臺灣如何以氣候訴訟追求氣候正義!
歡迎大家上線觀看,給 Sylvia 滿滿的支持 ❤️
觀看連結請由此註冊:https://www.a4id.org/annualconference/
*論壇將以全英文進行
環保團體 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總統蔡英文連任政見之一「高雄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今天進行第二次環評初審。由於近日傳出台積電2奈米廠,可能落腳「橋科」,環保團體推估,「橋科」開發、加上台積電設廠,用電、用水量將會相當驚人。環評委員要求開發單位,評估園區全面使用回收水的可行性等,等到資料補正後,再繼續審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73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環保團體 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總統蔡英文連任政見之一「高雄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今天進行第二次環評初審。由於近日傳出台積電2奈米廠,可能落腳「橋科」,環保團體推估,「橋科」開發加上台積電設廠,高雄市用電量,一年可能會增加61億度電,約是高雄市家庭用電量的1.5倍,呼籲環評委員審慎評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73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環保團體 英文 在 陳偉杰•淡水魚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環保團體見蔡英文總統表達要維護藻礁、勿蓋三接站 的立場,卻被總統直接打槍!以前跟環團是夥伴,現在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全球暖化導致嚴重氣候變遷,中、美兩國責無旁貸要做領頭羊!共同簽署氣候協議是真合作?還是檯面下再來角力?
🙋🏻♂️來看偉杰在【台灣向前行】討論時事➰
#破壞藻礁 #全球暖化 #護國神山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 #淡水魚丸
#淡水_八里_三芝_石門
#Your_Life_Is_My_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