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不只重機會被玩爆水箱,汽車也會....
其他阿宏影片 https://goo.gl/4Iq5sz
阿宏機車記 https://goo.gl/sCkpvM
狗屎環保局 測噪音測到爆水管了
不知道原地空催會出事嗎?
台灣的環保局根本是政府的打手
下雨天就冒煙的工業區排煙管就測不到
只會搞這種出頭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北士林的仰德大道一段,從今年開始啟用固定式高噪音車輛偵測攝影系統,來取締車輛噪音。但日前有市議員質詢的時候,被在地里民質疑是否要施壓環保局拆除現有的科技執法,因此前往市議會抗議。但議員出面澄清,並沒有要拆除科技執法,環保局也聲明,不會撤掉聲音照相的設置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
環保局測噪音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北士林的仰德大道一段,從今年開始啟用固定式高噪音車輛偵測攝影系統,來取締車輛噪音。但日前有市議員質詢的時候,被在地里民質疑是否要施壓環保局拆除現有的科技執法,因此前往市議會抗議。但議員出面澄清,並沒有要拆除科技執法,環保局也聲明,不會撤掉聲音照相的設置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88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環保局測噪音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智翔的議會質詢-環保局(4/13)】
#大潭電廠微型感測器設置
為監測空氣品質與污染源,工業區周邊會加裝微型感測器,但依照地圖分佈來看,相較於觀音工業區週邊遍佈的感測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的大潭電廠周邊,設置量卻寥寥無幾,即使大潭電廠是使用天然氣發電,但燃燒甲烷依然會產生PM2.5,難道大潭電廠周邊不需要做空氣品質監測嗎?
局長回答,目前微型感測器主要監測PM2.5(懸浮微粒)與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大潭電廠不會產出VOC,PM2.5產出量也不比燃煤機組,但智翔反駁,當未來發電量提升時,PM2.5的產出量一定與目前的狀況不同,環保局應該未雨綢繆。
況且大潭電廠目前監測PM2.5的設備在自己廠內,如果設備出問題,公部門即使有做連線,也無法及時得知污染的狀況,事後檢討難免又上演互踢皮球的戲碼。
因此智翔認為,環保局勢必要在電廠周圍設置自己的微型感測器,才能從另一方面得知空氣品質與污染源的現況,所以請環保局現在就開始研擬在大潭電廠周邊設置微型感測器的辦法。
#電動車火燒車救援廢水處理
前陣子桃園發生電動公車火燒車意外,無論以何種方式滅火,都會產出污染源,例如廢水流進溝渠,進而影響居民的問題。
而按照趨勢,台灣電動車數量是逐年上升,若一台電動車燒起來,撲滅鋰電池火勢的唯一辦法就是使用大量的水持續噴灑,按特斯拉滅火SOP需3000加侖的水(約13公噸水)。
若桃園市大力推廣綠能,也鼓勵機場的運輸車輛電氣化,那麼就應該及早做好功課,為將來著想,盡快來研擬電動車消防廢水的處理方式。
#噪音車聲音照相執法追蹤
持續追蹤噪音車科技執法的議題,今天智翔再次向環保局建議,採取深入鄰里的噪音熱點並架設更多偵測裝置來取締噪音車的方式。
由於目前的檢測器材,是採取移動式到路口監測,需要警察人力到現場守株待兔,因此有類似酒測臨檢的問題,噪音製造者可能從遠方得知,並提早迴避,環保局也表示,目前使用的器材桃園也才兩台,全國不過50台的數量。
所以智翔建議,如果換個方式,事先向地方里長搜集噪音熱點,並採用類似天羅地網監視錄影系統的作法,如果是大量採購也許有辦法向廠商來壓低價格,還請環保局再思考看看。
#桃園市成立化學檢驗處之必要性
延續昨天向衛生局提出的想法,也是智翔從上任第一個會期便曾提過的,由桃園市政府設立化學檢驗處,統一檢測所有在業務上涉及化學物質檢測的局處所負責的項目。
包括今天在議場中,聽到許多議員也有質詢到化學檢測相關的問題,例如龜山污水處理廠的水肥,在檢驗上就曠日費時,採樣加送外部單位化驗就要一個月,且其他局處同樣都有化學檢驗的需求,包括衛生局、農業局、環保局、水務局等,業務相當龐大。
所以桃園市應可整合資源,額外成立獨立檢驗單位,不僅可針對空氣污染、河川污染、土壤污染等進行採樣檢驗,也能加快檢驗速度,提升效率,也能省下許多送外部單位的費用。
雖今天局長稱要思考是否該為了一杯牛奶養一隻牛,但智翔認為比喻不對,以桃園市的牛奶來比喻,可能足夠養十頭牛了,且就是因為業務龐大,檢驗數量夠多,統整起來才有效益。
以上倡議,未來的總質詢智翔會繼續請教市長的想法。
#好桃器共享容器推廣追蹤
去年桃園市政府為推廣減少一次性餐具,推出好桃器方案,與十家業者合作,可租借容器餐具,並且可以A店借B店還,立意良善。
但隨著後續追蹤發現,合作店家現已剩五家,其中一家還歇業了,合作店家減少的原因為何? 是否環保局在推廣宣傳方面的力道不足? 今天由於時間問題無法完整質詢,希望會後環保局再提供相關資料。
而今天也聽到環保局稱今年會繼續推動,並與超商業者合作,那麼就拭目以待囉!

環保局測噪音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去年五月我接到民眾陳情,新市地磅站由於大車頻繁進出而造成極大噪音,造成附近居民困擾,找來南市環保局會勘後,早晚尖峰時段的噪音確實超標,因此發文給高公局希望能夠施作隔音牆。沒想到過了近一年工程遲遲沒有下文,行政效率極差,我要求高公局也對全台的44個地磅站做檢測,並加快新市站的進度。
此外,去年底發生了兩起由於地磅站回堵造成的重大死傷事故,林部長也馬上回應,往後若減速車道回堵或是主線塞車就要暫停過磅。但最基本的設備至今都未更新。以新市站為例,北向的攝影機被橋墩擋住,根本看不到車道的狀況,南站則更離譜,連監視器都沒有,我要求高公局馬上改善第一線設備的不足。
這些雖然都是非常細微的問題,但國道的危險性容不下任何失誤,重大事故往往也是從小地方的疏忽而釀成。新的會期開始,希望交通部也上緊發條,全力保護民眾行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