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花蓮黨部成立
扎根地方 邁向2022
時代力量花蓮黨部於昨日舉行成立大會,由時代力量黨主席暨立法委員 陳椒華、 王婉諭委員與秘書長白卿芬博士揭開序幕,宣示時代力量再度於花蓮扎根,為地方鄉親服務。
活動由在地藝文工作者陳水南率領非洲鼓團隊與舞者演出開始,象徵時代力量活力充沛。在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郭應義副執行長、花蓮縣楊華美議員、花蓮縣張美慧服務團隊、#台灣環保聯盟花蓮分會長鍾寶珠、#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李志芬副分會長,與時代力量黨公職共同見證與祝福,時代力量於花蓮紮根的腳步更加穩健。
黨主席陳椒華致詞時表示,在2020立委選舉期間,曾到花蓮與多位在地朋友討論當地議題,即有於花蓮成立黨部的想法。希望透過經營地方組織,為花蓮鄉親提供服務。陳椒華指出,時代力量的核心議題,如環境、文教與社福等,均與花蓮發展息息相關。在環境方面,近來卜蜂養雞場向農委會提起訴願成功,引起地方鄉親對養雞場的反彈,是時代力量重回花蓮之後立刻就要協助處理的問題。未來會結合國會三位委員各自專業的領域,共同為花蓮服務。
立法委員王婉諭致詞時表示,自己是花蓮的媳婦,因而與花蓮產生連結。王委員進一步表示,環境一向是時代力量關心的重點,花蓮先天擁有好山好水,需要大家共同守護,這也是時力在花蓮成立黨部後關注的焦點。至於花蓮的文教與社福問題,未來也會持續透過國會辦公室、黨部與其他在地關注這些議題的朋友合作,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秘書長白卿芬博士指出,時代力量過去曾在花東缺席一段時間,如今重新回到花蓮,一定會全力以赴補足過去缺席的這段時間,並在2022地方選舉推出優秀候選人角逐地方議員。白卿芬指出,時代力量會以在地議員,於在地議會所展現「典範轉移」的精神,改變陳舊的議會。花蓮黨部成立後,一定會更積極為地方服務,為接下來的選舉做準備,也希望花蓮鄉親能給時代力量機會。
活動最後,由陳椒華主席、王婉諭委員及白卿芬秘書長共同種下象徵時力的犀利問政的辣椒、生命力旺盛的巴黎美人及有助於空氣品質的虎尾蘭,為活動畫下完美句點,並祝福花蓮黨部營運順利。
時代力量花蓮黨部位於花蓮市區,鄰近東大門夜市,並將黨部空間打造成繪本閱讀角落,營造出老少咸宜的藝文氛圍,打破一般民眾與政黨辦公室間的距離。未來,花蓮黨部將規劃政策論壇、公民行動、藝文展演等活動,讓花蓮鄉親的生活與政治自然靠近,請花蓮的鄉親平時有空務必到花蓮黨部走走看看喔!
📫️花蓮黨部地址:花蓮縣花蓮市中山路58號
☎服務電話:03-832388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上午9:00-下午5:00
環保聯盟 電話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 當年政府公報或立法院記錄都明擺著蘭嶼就是要蓋核廢料儲存場,何來欺騙之有?
2. 長期監測下蘭嶼的環境背景輻射量比台灣本島許多地區還低,哪來侵害之有?那蔡英文政府即將「回朔補償25.5億新台幣」是在補償啥?
3. 那為何謠言可以反覆回收再利用?請看經濟分析怎麼說。
【環保團體大絕招-\-\「謠言回收再利用」的經濟分析】
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了一個「核廢料是你們台灣的責任:核廢遷出蘭嶼」活動。
該活動宣稱:
「1974年原子能委員會展開蘭嶼計畫,選址蘭嶼作為核能廢料場,在未經達悟族人的同意之下,國防部蘭嶼指揮部片面將土地撥付給原子能委員會使用,更以興建魚罐頭工廠的名義蒙蔽,自1982年開始將核能廢料運至蘭嶼,總共運送了10008桶核廢料,迄今"暫存"了35年。」
而偏偏這是一個被攻破多次的謠言,卻還能被地球公民基金會這種環保團體反覆地回收利用繼續欺騙大眾。
早在民國69年的立法院公報就明白指出:「為計畫處理與儲存此類放射性待處理物料...至民國63年經本會多次討論....建議以台東縣蘭嶼島龍門地區為陸儲場所,並於64會計年度起列有蘭嶼計畫專案預算...預計於今年九月可完成碼頭工程,其餘工程亦可於明年五月全部完成...」
哪有什麼「魚罐頭工廠」的欺瞞情形?更甭提現場施工豎立的大型看板(參見圖片)也明白標示「蘭嶼計畫碼頭及堤防工程,主辦單位為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除非你中文爛到認為原子能委員會是在賣魚罐頭的。
同年的聯合報亦有報導:「放射性待處理物料將送蘭嶼貯存 -場地係岩石構造而且設備周全 對附近居民安全不致發生損害」
之所以選擇蘭嶼龍門是因為:「...因地形封閉(呈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的「凹」字地形)、5公里內無民眾居住、可利用土地面積達1平方公里以上...」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5公里內無民眾居住
5公里內無民眾居住
5公里內無民眾居住
這麼明白的謠言,卻不斷地被環保團體一再拿出來宣傳使用,居心何在?甚至連最早的謠言出處都被找出來「呂建蒼, 台灣核廢料問題 ,環保聯盟台北分會季刊-\-\台北環境第15期」,呂姓作者只是道聽塗說地宣稱政府欺騙蘭嶼人民。
而蘭嶼居民因為核廢料受損了嗎?
從事實證據來看,根本沒有。
一者,輻射本來就可用掩體技術圍住,同時離輻射源越遠,輻射量越少(輻射劑量與距離平方成反比,一台運作中的X光機,距離超過3公尺就幾乎不受影響),這都是基礎物理學常識;二者5公里內根本無居民。
實證調查也發現不但蘭嶼地區的背景輻射是全台灣最低,甚至比台北市與台中市都低了約六成、比高雄市低了約五成、比阿里山低了約七成五。換言之,你住在阿里山受到的輻射量還是蘭嶼人的4倍!
環保團體不斷宣稱蘭嶼人受到輻射污染,可是台北人、台中人或阿里山人受到更多輻射影響,怎麼你們都不拿來說嘴了呢?
蘭嶼低階核廢料究竟有什麼損失可言未可知,但可以確認的有:
1. 台電給蘭嶼地區30億元台幣成回饋居民基金(蘭嶼居民僅5,068人,相當於一人60萬元)。
2. 蘭嶼居民依據《離島建設條例》享有免費電力,而依據經濟學的價格理論,果然發生「蘭嶼用電免費冷氣24小時開不停 台電虧損1億全民買單」
蘭嶼居民平均用電是本島的2倍以上,而且還是免費!等於是你我補貼其用電,而立法理由宣稱「蘭嶼地區用電費用免收的規定,係基於達悟族人特別犧牲而給予的合理補(賠)償」。
特別犧牲了什麼?事實證據上看不到。可享受真金白銀的利益倒是很明確。
這就回到主題:為什麼環保團體要/可以這樣一再重複使用同樣的謊言?
經濟分析如下:
1. 蘭嶼有個人工輻射源可指責並從中獲利;但是台中台北乃至於阿里山的背景輻射是上天安排,即便高過蘭嶼,也因跟上帝計較又沒錢又沒選票可拿,所以不會有政客或環保團體要跟天公伯拼命或罵其黑心。
2. 當一個故事(即便是謊言)可以帶來利益時,則可從中獲利者必然會重複使用。這點呂秀蓮2002年當副總統時就說得很明白了:「蘭嶼放射性廢棄物場沒有問題,是有些政客每年就要去挑它一下。」
就像「蜂蜜不純砍頭」招牌到處有,而販賣摻糖蜂蜜者多,販賣純蜂蜜者幾希。因為蜂蜜純正與否的檢驗非常困難,供應者算準一般消費者不會為了幾百、幾千塊的蜂蜜花大把銀子送實驗室跑質譜儀驗碳同位素。(是的,很多人教的目測或簡易辨別蜂蜜真偽方法,99%都是無效)
蘭嶼核廢料議題之所以能一再被提起,就是其蘊含的巨大政治、經濟利益妙不可言,才會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
3. 典型金融詐騙手法
你可能疑惑這謠言既然被攻破,怎麼環團還好意思再提?這就牽涉到一種典型金融詐騙手法。
假設有人介紹你買股,報明牌給你。第一天,準!第二天,準!第三天,準!....連準十天,到第11天,你心不心動?你大概開始猜疑這傢伙不是有內線就是天賦異秉...
而這只是常見的大數機率手法。
當你每天打電話給非常多人報明牌,總會有幾個人那麼「註死」真的天天給你猜中。電話那頭則會被你的「日日精準」給唬住,從此成為「感恩seafood、讚嘆seafood」的誠心信徒。這時候要套取經濟利益就相對容易,因為你已經大幅降低他心中的資訊成本,即便只是幻象。
那我們把這個手法「反過來」使用。
你每天找不同人講述同一個假故事,假設每天宣傳100人中,有那麼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迷糊蛋相信了。10天后就有10個迷糊蛋相信,1年後就有365個迷糊蛋。而這過程又有「三人成虎」效應 -\-\ 開始越多人相信,就會讓原本不信的人也信心動搖甚至改變想法。
你的謊言,如此成就了一個有政治影響力的利益團體,團體成員還會自我催眠、自我加強與自我圓謊,讓你最初可能粗糙且漏洞百出的謊言被打磨得無堅不摧、煞有其事,進而影響更多人。
這就是為什麼即便蘭嶼龍門低階核廢料儲存場的「魚罐頭工廠」謊話會這樣不斷被回收再利用。
這過程其實也經過前述的「打磨」,早先版本宣稱是「鳳梨罐頭工廠」,但稍有商業經驗者就知道「鬼扯淡!」蘭嶼又不是鳳梨產區,神經病才把工廠設到蘭嶼,再徒增海運費用地把又重又高材積的鳳梨運到蘭嶼加工。沒見過水果加工廠遠離產區還能營運的。所以謊言就改成魚罐頭,聽起來稍微合理了一點。
過去我也曾戳破「反對化妝品動物實驗」的動保團體謊言,可作為延伸閱讀素材。
世上謀生方式千奇百怪,花點時間看懂環保團體使用的詐騙手法,一樂也。
https://wp.me/p9ffS3-up
環保聯盟 電話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核煤一家親,以核擋綠不可行 ! 非核低碳才是能源轉型!」記者會臉書直播完整版,以及記者會中團體發言摘要 (09/06/2018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以馬前總統作為代言人的擁核公投「以核養綠」,今日已達到連署門檻送至中選會,想要趕在十一月大選一併公投,但事實上公投主文並無一字支持綠能,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舉辦記者會表示將正面以對,希望在大眾重新聚焦能源政策的同時,能釐清近來關於能源政策的誤解與流言,其中尤其馬前總統公開倡議未來增加燃煤比例,號稱「以核養綠」,實係「以核擋綠」,支持核電還加碼贈送燃煤,並沒有因此減少空污,令人錯愕不已,是證明「核煤一家親」的證明。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邀請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民進黨立委高志鵬、環團代表出席,說明以核擋綠不可行,核電與燃煤不是二選一議題,能源轉型必須做到廢核減煤,不但不再新增燃煤機組,也不該恢復老舊核電。
「以核養綠」公投連署書上主張的其實是恢複核電,也就是延役高風險的老舊核電廠與續建狀況連連的泡水核四廠,但這真的是台灣人要的嗎?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核電缺乏調度彈性,難以與太陽能、風能等間歇性再生能源搭配;地熱不受日夜與氣候影響,核二、核三和核四均有地熱潛能,足以顯示地熱潛能區的廣布,我們不應冒險延役或續建核四,要將資源用在節能或地熱發展。資源有相互排擠效應,若把國家資源用在為核電延命,將排擠再生能源發展空間,號稱「以核養綠」,實係「以核擋綠」!
「核煤一家親」核電與空污無關
地球公民基金會蔡中岳表示,馬前總統近日提出2025年的能源規劃,綠能10%、核能20%、氣電30%、煤電40%的能源配比,分明不是進步而是退步,燃煤比例比現任政府提出的30%還要多10%,空污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證明了用核電也不會減少空污,因為傳統能源政策的思維就是「核煤一家親」,兩者相輔相成,反之,隨著三座老舊核電廠屆齡除役,核能發電量也越來越少,真正取代核電缺口的其實是「再生能源」及「推行節能」的成果,並不是火力發電!
擁核人士喜歡用「非核家園導致用肺發電」話術,不僅刻意將燃煤與燃氣混為一談,更是利用人們對乾淨空氣的渴求,來為老舊核電復辟找藉口。事實上,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落實節能,並以天然氣作為轉型過渡期的能源,我們就可以同時做到廢核、減煤,使用乾淨、安全的能源,根本不必落入核電或燃煤二選一的假議題。
台灣需要能源轉型,而非到期老舊核電
目前台灣需要的是能源轉型,而不是使用年限已到期的老舊核電。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說明,今年用電已趨穩定,未來不會面臨缺電,相比於過去兩年,近期我們的電力供需已經實質恢復到有餘裕的穩定水準,今年下半年後,陸續還有新大林二號機、新通霄二號、三號機、林口三號機等機組陸續上線,因此每年尖載備用與每日備轉容量(每年尖載備用電力在14%~15%以上表示不會有缺電問題),只會再更高。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徐光蓉教授指出,能源轉型過程中,核電是最先被淘汰的角色,資料顯示2018年6月30日全球風與太陽能發電裝置已超過1013 GW (1TW) ,下一個TW估計將在2023年中達到,而且成本將是第一個TW的46%,一半不到。風與太陽光電總裝置容量已約是核電裝置的3倍!
環保聯盟理事長劉志堅認為,擁核人士推動「以核養綠」公投連署,可以予以尊重,但就其所舉的理由,是荒謬、邏輯論述有問題的,今年八月,台灣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已達1.8 GW,於每日的用電尖峰用電時刻,穩定供電達1.0 GW,已接近核一廠兩部機組合計最大供電能力1.28 GW規模。
另者,發展再生能源,除提高能源自主外,也同時可改善、解決空污及排碳問題。國際上半導體產業所面對的RE100壓力,即要求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完全使用綠能。要化解壓力,藉著再生能源的發展、非核低碳的能源轉型路徑,不僅可供應台積電公司的N3廠的綠電需求,也能使台灣更在國際產業鏈中不缺席。
台灣正走在能源轉型的路上,雖然一路難行,卻已經在前進的方向,此次「以核擋綠」公投通過,令人憂心保守派的反彈,會讓好不容易有一些進展的再生能源再度重挫,社會已經因核電反覆不斷的爭議浪費許多年,應盡快跟上國際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進入能源改革的下一步,而非重回對核電與燃煤的依賴,公投如在大選合併舉行,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將呼籲社會大眾投下不同意票,堅定反對核電,支持能源產業轉型,以核擋綠不可行、非核低碳才是能源轉型的未來。
記者會主辦單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
環保聯盟 電話 在 中華環保世界交流協會電話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環保聯盟,2021 台灣環保議題,環保相關,台灣環保行動,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地址,台灣保育團體,環保團隊. ... <看更多>
環保聯盟 電話 在 [情報] 台灣環保聯盟徵求工作夥伴- 看板NTUEP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情報] 台灣環保聯盟徵求工作夥伴各位好, 台灣環保聯盟目前需要1位專職的工作伙伴, 協助環保活動的工作處理、電話聯繫,會議記錄整理、還有編輯電子報等等不用怕經驗 ... ... <看更多>
環保聯盟 電話 在 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 · Page ·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 屏東縣屏東市台糖街39號 · +886 8 755 0922 · [email protected] · pepaorg.blogspot.tw · Closed now · Se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