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的一月是史上最熱的
----
FB 追蹤我們,按讚、搶先看!
IG 搜尋 https://www.instagram.com/engadgetchinese/
TG 加入 https://t.me/engadgetchineserss
----
#科技 #Tech #新聞 #評測 #香港 #台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記得開cc字幕 #急救知識 過馬路等紅燈時🚦,突然有人倒下,全身抽搐、意識不清。這個時候,你除了打119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這回泛科學與「安妮怎麼了?」聯手出擊,聊聊6個你可能從小錯到大的急救知識,像是被毒蛇咬該怎麼辦🐍,親友疑似中風該怎麼處置等等。下回萬一遇上這...
環境資訊中心fb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鄭龜今天嗑什麼 Day 21
「這是哥吉拉的世界,我們只是活在裡面」,看預告片時聽到這一句,覺得好實際。
前幾天代表公司,到監察院跟幾位委員談談自己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政府打造 #創業生態系 有哪些不足之處等等。
監察院最近因為別的事情引發爭議,委員跟我們開會前,也一直在回應記者。不過那件事我還沒搞懂,就先不多談。
現場除了我,還有另外五家公司的創業者代表,領域都不太一樣,有生物科技、醫療健康、產業物流、空間營運等。面對態度謙和的委員,我心裡其實蠻不好意思的,因為我對這場會議的期望很低,認為自己出席的目的只是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打算真的掏心掏肺。
雖然到監察院是第一次,但類似的場合我幾年前參加過很多次了,特別是在上一任政府末期,各個層級的長官都見過、聊過。近幾年來受邀則是都婉拒出席。原因很單純,就是覺得(從一個不太成功的創業者的角度來看)政府始終沒有想通。
政府很喜歡用「打造創業生態系」這個詞來比喻自己的任務,但這或許就是他們一直沒想通的根源。趁這個機會,就跟大家一起聊聊我的看法。首先想像一下,你認為健康的雨林生態系,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大概就是樹木繁盛、蟲魚鳥獸真菌微生物都順應環境而生生滅滅,水與大氣循環正常,偶有擾動但規模不大,整體具有自我修復的韌性,是吧?
這大概也是歷來政府所想像、認為自己該為創業圈打造出來的生態系,很自然、很蓬勃、每個創業公司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當個小蟲、小鳥、或是小草。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有創業的經驗,就會覺得這想像不太對勁。
在一座正常健康的雨林裡,會有一粒種子像龍貓裡一樣,只花一個晚上就發芽茁壯變成超級參天巨木,並且把周遭其他本來也很高大的樹木都遮蔽掉,把陽光通通搶走,並施放花粉讓所有動物都成為殭屍嗎?
在一座正常健康的雨林裡,會有一隻蜥蜴從孵化到成為100公尺高的哥吉拉,只花一個月,然後口吐放射線把整個雨林毀掉,並快速移動到其他地區、沿途不斷破壞嗎?
正常健康的生態系當然不會發生這種事,但科技創業公司會。所以當我們在討論「創業生態系」的時候,絕對不要搞錯了,從來就沒有「正常健康」的狀態,我們所處的情況其實是《哥吉拉:怪獸之王》的世界。哥吉拉(Google)、基多拉(Facebook/IG/WeChat)、摩斯拉(Amazon)、拉頓(Apple)......在對戰,許多尺寸差一兩級,但同樣可以把我們當螞蟻踩死的正在趕來,這狀況已經很多年了。而我們政府所謂的打造創業生態系,就是在他們的腳下認真忙碌做園藝、或外包給法人搞魚菜共生。
有些過時的法令限制是該檢討,搞些育成中心孵化加速器比賽參展是可以讓大家熱鬧熱鬧。沒人說100公尺高的怪獸在打架,我們就不用吃喝拉撒睡,但也不要誤以為吃喝拉撒睡就可以不用被怪獸踩過去。
政府可以採取的有效手段遠超過上面這些,例如我們幾十年來控制匯率來幫助製造業出口就是一例,而到現在我們也正在承受這麼做的苦果。
(延伸閱讀:〈台灣的房子到底為什麼那麼貴?〉https://www.facebook.com/noodleswithturtle/posts/563539810808056/ )
但,在那之前政府得先改變認知,不要以為自己做了上述這些事情就叫做「打造創業生態系」。要先認知現在我們活在很誇張、一點都不正常不健康的怪獸世界,已經很久了。而如果想看見台灣自己有怪獸能加入戰局,說句帥氣的「Let them fight」,也要先對牠可能帶來的破壞有心理準備。
延伸閱讀:
〈徐挺耀專欄/為何政府創業政策會失敗〉
https://panx.asia/archives/27177
〈徐挺耀專欄/別再搞那些無關宏旨的經濟改革了〉
https://panx.asia/archives/17117
好,以下是今天的「鄭龜嗑什麼」:
--------------------------
1. 〈會後觀察:2019年Facebook F8幾件有意思的小事/詹太太〉(來自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 吐納商業評論 Tuna Business Review )
https://tuna.press/?p=11732
感想:的確很有意思,能從中看見 FB 作為一間企業的變化,包括參加者的屬性跟年齡層、新聞媒體的角色、網紅電商的推動、公關接待人員的態度等等。
--------------------------
2. 〈陸生觀點:言論自由?還是造謠自由?〉(來自 立報 )
http://www.limedia.tw/edu/2802/
感想:沒想到立報又復活了,雖然已非我熟悉的那樣。我認為這篇作者看到了部分台灣人的盲點,但也展露出自己的盲點。也讓這篇文章更值得看。
--------------------------
3. 〈愛地球錯了嗎?環境信託稅制不合理,公益捐款變罰款〉( 來自 環境資訊中心 )
https://e-info.org.tw/node/217962
摘錄:「在不合理的稅制之下,造成公益信託相關法規立法20多年,至今只有一例環境信託。近年來,環資會收到許多聲音,有些人想要捐款、有些人想要捐地,在在顯示台灣大眾想要參與環境信託,卻礙於種種的不合理稅制,讓原本應該是美意的公益行動被強加了很多不必要的代價,也讓專業的環境組織在守護棲地的工作面臨許多困難。」
--------------------------
4. 〈菲律賓「民心反指標」?受困同溫層的崩潰大學生〉( 來自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3827709
摘錄:「「是投票的多數人都沒在上網嗎?」「還是他們根本沒在用任何社群媒體?」不少年輕人在發出這般的怒吼之後,隨即衝高了菲律賓Google「移民去哪裡」的關鍵字搜尋排名。
事實上,這樣的選舉結果並不是無跡可尋。除了總統杜特蒂於去年年底創下滿意度超過七成的民調紀錄之外,民調機構「亞洲脈搏」(Pulse Asia)於今年3月公布的民調,也與實際結果相去不遠。當18至29歲的青年佔總投票人數將近三分之一的比例時,我們該怎麼看待菲國大選這樣的落差?是世代之間的差異所導致的後果,還是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往往都會成為「社會的反指標」?」
--------------------------
5. 〈產業界「要求供電」 不如「合作產電」〉(來自 udn.com 聯合新聞網 )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828875
感想:作者是台電的獨立董事,蠻好奇為何突然寫這篇。就內容來說,我頗有同感。
--------------------------
6. 〈川普這樣的美國總統,是中國應得的〉(來自 The New York Times Chinese -Traditional 紐約時報中文網 )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90522/china-trump-trade/zh-hant/
感想:我後來才發現,我喜歡的許多書的作者,可能都是比較嚴謹的知識份子吧,都不喜歡湯瑪斯佛里曼(這篇作者),有點視他為「名嘴」的感覺。但不管怎樣,我覺得這篇嘲諷度很高的文章寫得真是不錯。
以上就是今天的 #鄭龜嗑什麼。週末愉快。
環境資訊中心fb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3-06影音檔
來賓粉絲頁: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海洋教育資源中心
出版社粉絲頁: 三民書局與三民網路書店
本集主題:「8個你不可不知的海洋議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陳正昌 老師
內容簡介:
世界正在行進,身為世界公民的你,腳步跟上了嗎?
所有人類,都是海的子民。海洋是生命的起點,占地表最大範圍,而陸地上的我們對它的實際認識,還不到十分之一。人類對自身起源的探祕之旅才正啟航。
▎起點,從海洋意識開始
●你還記得臺灣是個海島嗎?
●被海洋環抱的臺灣,有海洋文化嗎?
●臺灣人熱愛的海鮮文化=海洋文化?
●海洋生物的肚子為何填滿了塑膠垃圾?
●大海=人類的超大型海鮮倉庫+遊樂場+垃圾筒?
●與海有關的各種新興產業,正是未來趨勢?
●是島還是礁,有這麼重要嗎?世界各國在海上吵什麼?
●遠在天邊的另一個海島馬爾地夫,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揚帆,8個海洋旅程航向世界
休閒的海、自然的海、科技的海、
權謀的海、經濟的海、人文的海……
8種海洋,8個議題,
邀請你從書桌起身,走出陸地,參與這趟探索旅程。
透過海洋,與世界相連吧!
人類文明持續演進的此刻,我們正面臨人與人、人與自然間關係的緊張與失衡,國際上公認的解方是提出「永續發展」概念,作為改變的行動指引;而《世界進行式》正是提供指引的知識基礎──運用淺顯易懂的知識,自然的、人文的,為我們梳理當前的文明課題,促使我們思索出文明正向提升的方向。──彭瑞祥(環境資訊中心主編)
作者簡介:
吳靖國/主編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創立人,現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教授。曾任教育部專員、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主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及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專長領域為教育哲學、海洋教育、生命教育。著有海洋教育專書《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海洋教育:海洋故事教學》及海洋教育學術論文五十餘篇。
嚴佳代
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沈玫姿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新店高中地理科教師
林鳳琪
暖暖高中歷史科教師
高淑玲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陳正昌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執行祕書、新店高中地球科學科教師
黃素真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新北高中地理科教師
葉宏毅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致用高中自然科教師
黎美玉
基隆女中輔導科教師
蔡仲元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基隆高中地球科學科教師
謝文順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松山高中體育科教師
環境資訊中心fb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記得開cc字幕 #急救知識
過馬路等紅燈時🚦,突然有人倒下,全身抽搐、意識不清。這個時候,你除了打119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這回泛科學與「安妮怎麼了?」聯手出擊,聊聊6個你可能從小錯到大的急救知識,像是被毒蛇咬該怎麼辦🐍,親友疑似中風該怎麼處置等等。下回萬一遇上這些偶發事件,可千萬別再做錯囉!
🚑【章節重點】
00:54 面對癲癇患者,嘴巴該塞什麼?
02:50 用嘴吸蛇毒,有效嗎?
04:39 受傷的人要扶他起來嗎?
06:08 CPR要不要人工呼吸?
07:25 你看得出中風嗎?
09:36 誤喝清潔劑要催吐嗎?
11:24 關於「安妮怎麼了?」
🚑【追蹤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
除了按讚影片、訂閱頻道,開啟小鈴鐺🔔
還可以到這些地方和我們一起聊生活中📱、時事裡📰、課本上📚沒有的科學 ↓↓↓
PanSci 科學新聞網|https://pansci.asia/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nSc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ansci/
Telegram|https://t.me/pansciasia
💻【新增工作人員】
助理剪輯|楊詠鈞
🚑【參考資料】
👉安妮怎麼了?
(1) 線上急救教育平台|https://www.anne.education/
(2)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hathappenedtoanne/
(3)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HZnqu05VawWrdloAjRY8Q
👉政府公開資訊
(1) 回應「遭最毒鎖鏈蛇咬,台中沒血清!醫搭末班高鐵救命」報導 _ 衛福部公關室|https://ppt.cc/fzcRDx
(2) 以健保資料庫分析2008–2012年抗蛇毒血清使用之情形 _ 衛福部疾管署|https://reurl.cc/W4pjQ5
(3) 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 把握黃金3小時,中風是可控制的 _ 衛福部|https://ppt.cc/fYaJGx
(4) 中風 _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https://ppt.cc/ffln9x
👉論文或研究報告
(1) 台灣毒蛇咬傷預防及處置 _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3(2)|https://reurl.cc/A1GGW3
(2) Effects of 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on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 a Brief Report|https://ppt.cc/fwfsTx
(3) 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Determine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Out-of-hospital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https://ppt.cc/fv0b5x
(4) Time Is Brain: The Stroke Theory of Relativity|https://ppt.cc/fS5eFx
(5) 腸胃道腐蝕性傷害─機轉及處置 _ 內科學誌|https://ppt.cc/ftDXSx
(6) Updat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ustic Ingestion|https://ppt.cc/fvaFLx
👉其他相關網站或資料
(1) 什麼是癲癇症?_ 台北榮總|https://reurl.cc/D1Wa7d
(2) 媒體錯誤報導 癲癇發作不會咬舌 別再塞東西進嘴裡|https://ppt.cc/fYEocx
(3) Seizure First Aid_CDC|https://reurl.cc/W4pjgx
(4) The Truth About Snakebites and Sucking Out the Venom|https://youtu.be/x34rgXhVA3M
(5) 談毒蛇咬傷 _ 高醫資訊|https://ppt.cc/fIaRbx
(6) 台灣蛇毒傳奇 _ 環境資訊中心|https://reurl.cc/1QrrW8
(7) 出車禍別亂搖傷者 – 急性脊髓損傷(懶人包)_ 照護線上|https://reurl.cc/ZnYDg6
(8) Cervical Spine Anatomy|https://reurl.cc/Qp88A9
(9) How long should you continue CPR? Longer than 30 Minutes|https://ppt.cc/fw6OHx
(10) 何為腦中風 _ 台中榮總|https://ppt.cc/fPmd0x
(11) 腦中風的預防與保健 _ 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https://ppt.cc/fUq6rx
(12) Recognize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Stroke - Use GFAST|https://ppt.cc/f7aTbx
(13) 一失足成千古恨 – 上消化道之腐蝕性傷害 _ 高雄榮總|https://ppt.cc/fdkvVx
👉新聞
(1) 唉呀!加油突然倒地 阿伯癲癇員工急搶救|https://youtu.be/b5sy0Gp1ju0
(2) 揪甘心!4熱心騎士路過 聯手搶救癲癇男|https://youtu.be/JMAnEn-qupU
(3) 癲癇男發作抽搐 警塞筷防咬舌|https://youtu.be/vObz87kiIjg
(4) 男購物突癲癇 女警官「插筷」救一命|https://youtu.be/wowRinFSTdg
(5) 手機套塞嘴!"正義哥"救癲癇患者|https://youtu.be/pci5nj_gsu4
(6) 乘客癲癇! 公車.稽查「即刻救援」給他咬|https://youtu.be/HYsEpskvi10
(7) 開毒趴癲癇發作 狠咬同伴指|https://youtu.be/WshazBnlI7k
環境資訊中心fb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8個你不可不知的海洋議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陳正昌 老師
內容簡介:
世界正在行進,身為世界公民的你,腳步跟上了嗎?
所有人類,都是海的子民。海洋是生命的起點,占地表最大範圍,而陸地上的我們對它的實際認識,還不到十分之一。人類對自身起源的探祕之旅才正啟航。
▎起點,從海洋意識開始
●你還記得臺灣是個海島嗎?
●被海洋環抱的臺灣,有海洋文化嗎?
●臺灣人熱愛的海鮮文化=海洋文化?
●海洋生物的肚子為何填滿了塑膠垃圾?
●大海=人類的超大型海鮮倉庫+遊樂場+垃圾筒?
●與海有關的各種新興產業,正是未來趨勢?
●是島還是礁,有這麼重要嗎?世界各國在海上吵什麼?
●遠在天邊的另一個海島馬爾地夫,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揚帆,8個海洋旅程航向世界
休閒的海、自然的海、科技的海、
權謀的海、經濟的海、人文的海……
8種海洋,8個議題,
邀請你從書桌起身,走出陸地,參與這趟探索旅程。
透過海洋,與世界相連吧!
人類文明持續演進的此刻,我們正面臨人與人、人與自然間關係的緊張與失衡,國際上公認的解方是提出「永續發展」概念,作為改變的行動指引;而《世界進行式》正是提供指引的知識基礎──運用淺顯易懂的知識,自然的、人文的,為我們梳理當前的文明課題,促使我們思索出文明正向提升的方向。──彭瑞祥(環境資訊中心主編)
作者簡介:
吳靖國/主編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創立人,現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教授。曾任教育部專員、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主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及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專長領域為教育哲學、海洋教育、生命教育。著有海洋教育專書《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海洋教育:海洋故事教學》及海洋教育學術論文五十餘篇。
嚴佳代
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沈玫姿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新店高中地理科教師
林鳳琪
暖暖高中歷史科教師
高淑玲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陳正昌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執行祕書、新店高中地球科學科教師
黃素真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新北高中地理科教師
葉宏毅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致用高中自然科教師
黎美玉
基隆女中輔導科教師
蔡仲元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基隆高中地球科學科教師
謝文順
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種子教師、松山高中體育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