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臺灣院線新片】 2021年4月 第一週
戴上你的口罩,進電影院欣賞好電影囉!
這禮拜大家選哪一部呢?
.
本週有16部院線新片(含舊片重映):
▶《#無名弒》Nobody
一個路見不平的人竟成為毒梟老大的復仇目標,有時候一個毫不起眼的人才是最危險的人。一個看似平凡的邊緣男人,總是受盡侮辱忍氣吞聲,但千萬別小看他!
.
▶《#當男人戀愛時》Man in Love
討債流氓看似兇狠,實際上有顆柔軟的心;他在一次討債時對債主女兒一見鐘情,提出要用以約會來抵銷她們家的債務;兩人完全不對盤性,究竟會擦出怎麼樣的火花?
.
▶《#誰殺了大個子》City of Lies
改編自真實懸案,美國東西岸兩大嘻哈教主死亡命案,揭發撼動警察體系的驚人真相。強尼戴普聯手佛瑞斯惠特克主演,調查的過程中揭發了執法機官的謊言和貪污行為。
.
▶《#煙囪小鎮的普佩》Poupelle of Chimney Town
改編同名繪本作品,獻給想要向前邁進的人們,充滿感動的冒險故事!魯必為了家計開始做煙囪清潔工,他堅信失蹤父親口中的「星星」,和普佩決定一同踏上旅程。
.
▶《#神鬼網戰》Silk Road
看天才罪犯運用暗網「絲路」,兩年狂賺360億台幣!20多歲的哲學家羅斯烏布里希特創立了一個出售毒品、軍武,甚至是性交易的暗網,而讓DEA探員瑞克鮑登盯上。
.
▶《#警慌失措》U30 Days Left
廢警魯到沒藥醫,耍鏘緝毒放手一搏!警察萊恩被醫生宣布生命還剩下30天能活,他在經過一段放蕩的日子後,決定要破獲毒品販賣網絡,好好當一次夢想中的英雄。
.
▶《#南巫》The Story of Southern Islet
各路宗派法脈一一登壇,探索詛咒同時是覽目這塊土地上信仰的廣度,也是垂探人心深度,彷彿馬來西亞版《哭聲》,卻是非一般鬼故事。
.
▶《#青春電幻物語 數位修復版》All about Lily Chou-Chou
《情書》導演岩井俊二作品,大膽解剖日本青少年的網路文化與音樂狂潮!《情書》的絕美影像揉合《燕尾蝶》冷冽的寫實批判,關於「莉莉狂」Lilyholic的殘酷青春物語。
.
▶《#盡孝的滋味》The Wandering Chef
韓國自然養生創意廚師主廚林祉鎬的親情人生。人生出於對他人生中3位母親的敬意,林祉鎬獨自開啟3天的連續烹飪,最終端出象徵佛教108種生命苦痛的108道菜。
.
▶《#男人與他的海》Whale Island
《一首搖滾上月球》《飛行少年》黑糖導演7年前開始潛水,看見了大海的美麗,開始思考每個台灣人都應該擁有機會,了解這片該被珍惜的大海,決定拍攝大海的故事。
.
▶《#綑著你,困著我 經典數位修復》Tie me Up, Tie me Down
阿莫多瓦經典之作,電影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配樂。李奇的真情告白慘遭瑪麗亞拒絕。在這段被綑綁的日子,瑪麗亞漸漸意識到眼前這個男人全心全意愛著她。
.
▶《#愛慾情狂 經典數位修復》Kika
阿莫多瓦的第10部長片。充滿爭議的凶殺、性愛、亂倫的內容。專業化妝師姬卡愛上作家尼可拉斯的兒子雷蒙,而雷蒙卻是有偷窺狂傾向的攝影師。
.
▶《#BTS崛起傳奇》BTS: Global Takeover
韓國天團BTS首部成軍崛起紀實電影,帶領觀眾跟BTS團員們一起經歷每段生命轉折起伏,探索每個成員從生澀到成熟,記錄著每個精彩瞬間。這是屬於他們的故事。
.
▶《#衝鋒戰士劇場版恐龍世代》Hello Carbot the Movie: Stone Age
延續電視版《HELLO CARBOT衝鋒戰士》劇情,車皓與汽車變身機器人Carbot們將面對史前時代的恐龍?!為了找尋恐龍出現的原因,車皓穿越時空來到恐龍世代。
.
▶《#愛在地平線》Close to the Horizon
改編自德國作家潔西卡科赫自傳性小說,相愛不再時間多長,而是愛有多深!丹尼魅力無限且充滿自信,但在他俊俏的外表下,有個極為黑暗的祕密及複雜的過去。
.
▶《#最後的愛人》Last Love/Lover
放棄夢想的中年男子與罹患憂鬱症的年輕女子,跨越年齡差距,譜出忘年之戀。男與女、吉他與舞蹈,這是一段沒有盡頭的旅程……。
.
.
.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
#本週新片 #電影 #院線 #新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瓦 里 克 鎮 命案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過去24小時 2016.11.01 摩洛哥】(內文:https://goo.gl/krLxnw)
摩洛哥:沸騰的街頭,與一個被垃圾車絞死的魚販。
在摩洛哥發生的事,令人想起2010年冬天那個突西尼亞菜販的自焚。北非國家摩洛哥的北方港口胡塞馬(Al Hoceima),上周五晚間爆發了重大執法事故。一名31歲的當地魚販穆赫森.費克里(Mouhcine Fikri )在阻止警方取締的過程中,遭到銷毀漁獲的垃圾車當場絞死,慘死的過程也被旁觀者錄影,在網路散播後震撼全國,數萬名憤怒的示威者更從周末開始走上街頭,指控警方的「殺人執法」。
這起駭人的命案發生在10月28日晚間,31歲的摩洛哥魚販費克里與兩名同伴從魚市場批回一批500公斤的劍魚漁獲後(市價約新台幣36萬元),運送半途卻被警方攔截。由於摩洛哥沿海目前正處於劍魚禁捕期,因此警方當場沒收這半噸的漁獲,並聯絡民間的垃圾車前來銷毀,但不滿的費克里卻因拒絕配合而與同夥爬入垃圾車中,企圖阻止警方銷毀行動。
費克里與警方、垃圾車的對立,當下也被旁觀民眾的手機給錄下。根據事件影像,費克里與兩名友人先是爬進了垃圾車,兩名友人站立著阻止警方行動,而費客里則側臥在垃圾車內企圖撈回那即將被銷毀的半噸魚貨。但正當雙方僵持的同時,垃圾車的壓縮裝置卻突然啟動,車尾的兩名同伴即時逃開,但費克里的半個身體卻慘遭絞壓,影片頓時成為費克里痛苦慘叫的煉獄,目睹費克里只剩半身一手的周遭路人更是一片驚駭。但在一陣嘶嚎之後,還等不到救援費克里卻氣絕斃命,僅剩慘死的半截屍身露在垃圾車外頭。
費克里慘死的影片,很快地就在摩洛哥網路上瘋傳,包括網路與地方媒體也不斷釋出警方是因為索賄不成才強行要銷毀漁獲,甚至傳出目擊者聲稱:執法的警察在看到費克里爬進垃圾車後,竟下令催促「絞給他死!」,種種說法也激起了地方民怨,翌日胡塞馬一帶——素以剽悍與排斥中央統治聞名的里夫地區(Rif)——也出現上萬人的悼念示威,民間的激憤並進一步延燒全境,就連首都拉巴特(Rabat)都出現了抗爭的大批人潮。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在胡塞馬陷入憤怒之後,人在海外訪問的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King Mohammed VI)也緊急下令調查,並指示內政部長親赴費克里家慰問遺族;然而包括內政部與地方警察卻都否認「下令絞碾費克里」,並對各種「網路謠言」發出警告,只不過摩洛哥警方在否認「犯行」的同時,對於垃圾車為何會突然啟動?誰按下啟動鈕?有沒有人喊出要軋死費克里?民間的各種憤怒疑問,至今當局也還交代不清。
事件之後,引發了摩洛哥網友的串聯,「#طحن_مو」(#軋給他死)也成為了推特上的熱門關鍵字,而費克里之死也讓外界聯想到了「阿拉伯之春」的起點——2010年自焚的突尼西亞菜販,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當時在街上賣水果的布瓦吉吉,因為違法擺攤而遭到地方警察取締,不僅作生意的家當被抄掉,執法的女警甚至當眾對布瓦吉吉吐沫、摑掌,悲憤的他於是在2010年12月17日於地方政府前自焚,而這把火激起的民怨,亦讓突尼西亞民眾走向街頭,並於隔年初逼迫獨裁的強人本.阿里(Ben Ali)流亡沙烏地,「阿拉伯之春」就此揭開波瀾的序幕。
不過在阿拉伯之春的席捲中東北非之時,位處西與隅摩洛哥卻是相對平靜。當時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先是主動推動憲政,並在沙烏地等一干海灣油國的金援支援,推動了多項經濟利多方案,因此國內的政治氣氛儘管緊張,但卻未出現突尼西亞的「革命」景況。
但在平靜的外表下,摩洛哥民間對於官僚腐敗的怨懟卻與日俱增,穆罕默德六世轄下的摩洛哥,也因大規模激烈的私有化、自由化經濟,而讓社會貧富差距的一再擴大——像是讓費克里「誤觸法網」的禁魚令,也被部分意見指責是摩洛哥政府與歐盟簽署的漁業合作協定的不公,進而讓近海漁業枯竭以及小型漁民無力與跨國船隊競爭的惡果所致。
此外,這次的怒火最盛的里夫地區,就以驃悍的柏柏人部落文化聞名。在里夫山脈一帶的柏柏人部落,不僅曾長期抵抗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對於摩洛哥王室欲推動的「阿拉伯化/正統伊斯蘭化」亦有不滿。
在過去,里夫的柏柏人曾於1921至1926年間,建立「里夫共和國」(如圖中的旗幟),但最後卻在西班牙、法國與摩洛哥王室的聯手打擊之下滅亡。而當摩洛哥於1956年取得主權獨立之後,里夫地區也曾在1958年爆發起義,但卻在穆罕默德五世 (King Mohammed V)動員全軍鎮壓下,以慘痛的死傷告終。
(完整文章:https://goo.gl/krLxnw)
#摩洛哥 #抗爭 #阿拉伯之春
瓦 里 克 鎮 命案 在 小聖蚊的治國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被消失的節日
3月24日,是一個屬於名字超長的國際節日,叫做「瞭解嚴重侵犯人權行為、追求真相權利與維護受害者尊嚴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Right to the Truth Concerning Gross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for the Dignity of Victims)。
啊靠北,這節日名字這麼長,誰記得住啊!其實你只要把這個節日濃縮成:「代誌無解決,原諒無可能國際日」就好了,是不是好記多了?
這個節日其實是為了紀念一個曾經是「中立理性客倌」的人。這個人就叫做奧斯卡·羅梅羅(Óscar Romero),以下簡稱羅梅羅。他是一個薩爾瓦多籍的神父。
先來說說薩爾瓦多到底在哪裡咧?這你去問中華民國外交部的人應該就會知道。因為薩爾瓦多是這個「中華民國不存在政府」(洪秀柱說的)僅剩的二十二個邦交國之一。
薩爾瓦多位在中美洲,國土面積兩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六百多萬人。跟台灣一樣,國土都是多山地形,也一樣多地震,有著火山之國封號,自然也跟台灣一樣盛產硫磺。
其實我們台灣人跟薩爾瓦多人有著相似的背景,都存在著被外來政權給搞爛成鬼島的歷史,都發生過平民被獨裁政府大肆屠殺鎮壓的事件,都經歷過獨裁軍政府的白色恐怖時期,都有著一長串莫名被失蹤、被槍斃的政治受害者名單,都隱藏過被軍政府假選舉真做票的黑歷史。
事實上,我們台灣跟薩爾瓦多還曾經兩女共事一夫過…啊不是啦,是在同一個時期有過共同的殖民主,也就是西班牙。當1626年西班牙首次從基隆登台殖民的時候,薩爾瓦多當時早就已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了,台薩兩國的原住民在十七世紀還曾經同時當過十六年的難姊難妹。
巧合的是,西班牙在基隆和平島所建築的軍事城堡就叫做「聖薩爾瓦多城」。「薩爾瓦多」(Salvador)就是西班牙語中的救世主之義。當然,這個從歐洲來的「救世主」不是要來救世的,是來挖錢當黨產的。就像那個從藍色中國來的「救國團」也不是要來救國的,是來挖錢當黨產的。你以後也不要相信那個可能從紅色中國來的「解放軍」是要來解放你的,他們也是要來挖錢當黨產的。
扯遠了,回到羅梅羅神父的故事。羅梅羅曾經是標準的「中立理性客倌」,就跟那些會投票給國民黨的人所自我標榜的一樣。當羅梅羅在1977年2月被梵蒂岡提名為薩爾瓦多大主教的時候,獨裁的薩爾瓦多軍政府真的是開心到差點要開趴慶祝。
因為軍政府深知羅梅羅不但是一個只會死啃書的書呆子,還是一個看見權勢會下跪,看見不公不義會沉默不語(簡稱沉默的大多數),看到人民抗議與佔領廣場會說他們是暴民,然後還會標榜自己是政治歸政治、宗教歸宗教的「中立理性客倌」。
羅梅羅甚至在大主教的就職儀式中表示教會必須要嚴守「中庸之道」,並且譴責反政府的「激進份子」。即使旁人跟他詳述了薩爾瓦多軍政府屠殺人民的暴行,他依舊不相信這種事情曾經發生過。這種人簡直就是獨裁政府最愛用的奴才典範啊。由這種「星雲大屍級」的大主教來催眠薩爾瓦多的廣大信眾,獨裁的薩爾瓦多軍政府根本可以回家洗洗睡,開心省下一堆「維穩」、「洗腦」與「查水表」的費用。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上帝總是巧妙地安排一個看似違逆神旨意的人來完成神的旨意。這位因為懦弱鄉愿、怯勢懼言、保守反動的個人特質而當上薩爾瓦多大主教的羅梅羅,卻在一次意外當中,整個翻轉了他的政治態度與人生走向。
1977年3月12日,就在羅梅羅當上大主教不久之後,羅梅羅的好友,同時也是支持薩爾瓦多貧農的葛拉迪神父,被薩爾瓦多軍政府給槍殺在車內。葛拉迪神父被殺的那天,他什麼也沒做,沒有去罵政府,也沒有去抗議什麼,他只是在幫新生的嬰兒舉行受洗儀式。結束之後,他開車載著村民回家,然後就被軍政府請來的槍手在路上給射殺了。除了葛拉迪神父,在車內同時被射殺的還包括一個無辜的老人與一個小男孩。
親眼目睹了自己好友的屍體慘狀,原來冷漠畏勢的羅梅羅也在政治意識上產生了徹底的質變與覺醒。他決定要挺身對抗這個蠻橫獨裁的軍政府。羅梅羅開始在教會宣揚反抗獨裁政府的概念,他自己也逐漸成為過去仍是「中立理性客倌」的他口中所批評的「激進人士」與教會中保守反動派口中的自走砲。羅梅羅不再「政治歸政治」,也不再是那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他在教會佈道時開始大量加入爭取自由與反抗迫害的語彙,鼓勵人們要無懼地去爭取自己身為人該有的權利。
開始受到羅梅羅大主教挑戰並被要求調查槍殺葛拉迪事件的薩爾瓦多軍政府總統也回送給羅梅羅一封很瞎的信,裡面只寫了一句話:「我國沒有政治犯。」這就跟郝柏村說二二八只死了五百人,白色恐怖時期抓的都是共產黨一樣瞎。
當然,薩爾瓦多軍政府跟中華民國的國民黨政府一樣都不是吃素的。這個獨裁政府開始使用各種手段對羅梅羅大主教施壓與警告,包括派人去監視跟蹤羅梅羅,派軍隊去佔領天主教徒平常會去聚會的教堂,對羅梅羅身旁的友人進行關押刑求,派白臉使者去暗示「回頭是岸」就有好康可拿。對於已然從母體覺醒的羅梅羅大主教而言,這些俗世的威脅與誘惑都已經比不過那個天上國度所要求的公義與慈愛要來得真實與重要。
羅梅羅神父因為看見薩爾瓦多的人民長期被美國所支持的軍政府給秘密處決與大肆屠殺,所以他在1980年寫了一封信給美國的卡特總統,要求他不要再把武器賣給薩爾瓦多軍政府,但是卻遭到了美國政府的忽視與回絕。
諷刺的是,在羅梅羅要求美國總統卡特停售軍火給薩爾瓦多的前一年多,也就是1978年,卡特才剛剛為了發展「人權外交」,派了費浩偉(Harvey Julien Feldman)到台灣跟陳菊秘密會面。美國政府以對台軍售為籌碼向國民黨政府換取了陳菊等黨外人士不被判處死刑的交易。這讓早就想對黨外民主人士動刀動槍的國民黨軍統特務系統恨得牙癢癢。台薩面臨同樣的局面,美國卻有不同的外交處置方法,這就要從美國利益計算、戰略角色的區別、美國全面堵共的策略與輿論走向的變化去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蘇冷戰的架構之下,美國所控制的軍事獨裁政府之下經常會出現一種「三合一敵人」的荒謬思維,也就是只要強調人權、想要爭取獨立、為弱勢說話、幫貧農出力的人、不支持軍政府的作為,不管你的意識形態跟共產黨如何南轅北轍,不管你有沒有看過馬克思,全部都會被打成共產黨的同路人,然後因此被關押或是殺害。台灣如此,薩爾瓦多也是如此。美國在台灣投下了一個國民黨,在薩爾瓦多也投下了一個軍政府。這兩個軍政府對台薩兩國都造成了比原子彈還深遠的負面影響。
中華民國政府使用過的言論管制、暗殺、刑求、白色恐怖關押、被失蹤、被自殺的手段,薩爾瓦多軍政府一項不少地全都做過。國民黨做票的「中壢事件」在薩爾瓦多更是比比皆是。最常見的就是軍政府在各個交通要道設置攔檢站阻止反軍政府的選民去投票,或是用反政府游擊隊會攻擊他們的「安全」理由來滯留全車的選民,讓他們無法去投票。我現在可以理解薩爾瓦多軍政府為什麼跟中華民國政府的關係那麼好了,這兩國從1941年建交後就一直攬牢牢到現在,根本死黨。
總之,羅梅羅對美國政府要求停售軍火給薩爾瓦多的事情徹底惹惱了已經與左翼陣線爆發內戰的軍政府。對羅梅羅無計可施的薩爾瓦多軍政府,跟國民黨政府一樣,最後都選擇了同樣下賤與便宜行事的方法,就是殺人滅口。
1980年3月24日,羅梅羅在一間醫院的禮拜堂做彌撒的時候被軍政府指使的軍官槍手當場射殺。羅梅羅倒在血泊之中,身旁圍繞著修女哀泣與呼喊的黑白照片震驚了全薩爾瓦多甚至全世界,這張黑白照片比任何一幅基督受難圖的油畫都還要讓人動容。羅梅羅的葬禮也因此從世界各地湧入了上百萬人前來哀悼。當然,薩爾瓦多軍政府還是依舊不改吃屎性格,在羅梅羅葬禮的那天當眾屠殺了四十幾位抗議民眾來做為威脅警告。
羅梅羅生前說過:「我時常受到死亡的威脅,如果他們殺了我,我將在薩爾瓦多人民之中復活。讓我的血成為自由的種子以及一個即將成為現實的徵兆(sign)。」或許羅梅羅一個人的血還不夠喚醒薩爾瓦多人的腦袋,所以在羅梅羅死後,薩爾瓦多依舊持續了長達十二年的血腥內戰。不過如羅梅羅所說,他的確是從薩爾瓦多人民之中復活了,只不過晚了三十年。
聯合國從2010年起將羅梅羅受難的3月24日那天,訂為「瞭解嚴重侵犯人權行為、追求真相權利與維護受害者尊嚴國際日」。原來視他為左翼異端的梵蒂岡教廷一改之前排斥羅梅羅的立場,現任的方濟各教宗也在2015將原來不被承認的羅梅羅冊封為聖人。
如果這位羅梅羅先生一輩子都是「中立理性客倌」,那他死了,也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會記住他。就因為他覺醒了,他為弱勢與貧困的一方說話,他為追求真相與抗議侵犯人權而努力,他為遭白色恐怖的受難家屬奔走勞累,所以即使他死了,全薩爾瓦多甚至是全世界的人至今都依然記住他的名字與長相,猶如他重新復活在人們的心中。
羅梅羅曾說過:「令人不安的真相,很多人選擇不去聽它。」我知道這些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中立客倌」支持者不但厭惡聆聽真相,甚至還會把這個「瞭解嚴重侵犯人權行為、追求真相權利與維護受害者尊嚴國際日」轉譯成:
「炒作消費轉型仇恨政治鬥爭綠色恐怖分化社會撕裂族群日」。
這種雞歪修辭法就是中華科舉(聯考)奴才唯一通曉的舞文弄墨本事。怎麼辦?難道現在是要請蔡英文放過聯合國嗎?還是聯合國也變成了民進黨的外圍組織?
好笑的是,馬英九在2014年6月還跑去薩爾瓦多的聖薩爾瓦多大教堂去向羅梅羅致意哩,這是自打臉嗎?你先回來台灣叫國民黨把二二八還有一堆白色恐怖陳案的代誌解決好吧你。
其實對國民黨最尷尬的還是兩年前的3月24日發生在台北的「行政院血腥鎮壓事件」,一群學生與群眾被打得頭破血流。還真巧!跟這節日還同一天哩!所以那個打人的警察找到了沒?那個扣押白色恐怖時期文獻的憲兵事件是怎麼回事?學術研究者與政治受難者所爭取的國家檔案近用權呢?跟羅梅羅神父血案發生在同一年的林宅血案與楊清化血案哩?還有陳文成命案哩?這些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的眾多案件到底是怎樣啦?
「瞭解嚴重侵犯人權行為、追求真相權利與維護受害者尊嚴國際日」
「瞭解嚴重侵犯人權行為、追求真相權利與維護受害者尊嚴國際日」
「瞭解嚴重侵犯人權行為、追求真相權利與維護受害者尊嚴國際日」
你連念三次這個聯合國制訂的國際節日,就等於對一堆中國黨支持者連打了三記耳光。終於理解為什麼這個節日的名字要設定得如此落落長,根本是拿來打臉婊人用的。
糟糕,除了64要被屏蔽,324也要被屏蔽了嗎?
所以你永遠別想在國共兩黨的官方行事曆上看到這個國際節日。這一天甚至也是個對美國相當尷尬的節日,因為造成這個紀念節日的幕後主兇就是當年也支持薩爾瓦多軍政府的美國政府。要紀念這個同時打臉中國、中華民國也打臉美國的節日,還真的比一次集滿臉書六種表情還難。所以你在主流媒體上幾乎看不到對於這個節日的任何報導,一個要追求消失真相的節日也被消失了。
再說一次,3月24日,「代誌無解決,原諒無可能國際日」。
代誌解決了嗎?
還是你不想解決代誌,只想解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