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Giloo紀實影音 的邀請,參與了這次「2020金馬影展|影迷許願片單」活動的投票,同時也撰寫了這次金馬影展五部作品推薦,主要以未在台灣上映的作品、紀錄片為主,文章如下,請各位影迷斟酌參考。
.
個人認為今年金馬影展最打動我的作品,無疑是蕭菊貞執導的紀錄片《 #銀簪子》(2000)。導演在映後受訪時提到,當年她以《紅葉傳奇》(1999)榮獲金馬獎之後,大家都勸她應該拍一些有關本土意識的題材(剛好隔年又適逢首次政黨輪替),怎麼可以去拍這些老兵。但身為外省第二代的蕭菊貞,有感父輩的故事從來沒有機會被述說,仍然堅持訪問自己的父親,請他回顧自己的人生際遇。
.
我自己本身也是外省第三代,從小朝夕於祖父相處,但卻從未理解過他的處世觀念,也從不覺得重要。然而,透過導演蕭菊貞的角度,重新去注視這些被歷史拋下的存在,才意識到這些人不是什麼大人物,但卻都有一段蕩氣回腸的悲劇故事埋藏在記憶之中,從未有機會獲得傾吐。這段觀影過程中的感動與震撼,難以言述,只能淚目以對。
.
另一部特別有感的紀錄片是動保主題的《 #海象海象不要哭 The Walrus and the Whistleblower》(2020)。請想想,你以為這些海洋公園的海象是從哪兒來?答案是,與海洋公園合作的獵人必須前往海象棲地,先將牠們的父母殺害之後,再強行捉捕嬰兒海象,並利用人類藥物強制餵食控制。看不下去園方長期虐待動物,也不忍再繼續作為共犯的職員們,最後終於站出來揭發這些秘辛,也成功喚起社會關注。看完之後,你還敢去那些陳列海生動物的展館嗎?
.
身為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腦粉,不免俗地還是要談一下《 #鬼迷費里尼 Fellini of the Spirits》和《 #生活的甜蜜二三事 The Truth About La Dolce Vita》(2020),雖然這兩部作品的觀點梳理未必周全,前者著重太多怪力亂神的面向,敘事角度稍嫌混亂,後者的主角則根本不是費里尼,而是監製朱賽佩.阿瑪托(Giuseppe Amato)。這些作品仍能讓觀者對費里尼的生平與創作多一份理解,只是你得接受這些討論的視角實為「旁門左道」。
.
劇情片部分,就選一部特別偏門的。本屆金馬影展是我第一次觀賞異色名導約翰.華特斯(John Waters)的作品,感受真是妙不可言。這部《 #女人的煩惱 Female Trouble》(1974)的導演手法看似業餘,演員的演出也拙劣地令人發笑,情節更是欠缺邏輯。但細看之下,卻能看見導演的可觀意圖,即凸顯「醜的美妙」。當我們認為一部美的人、美的電影該是怎麼樣子,他就偏要反其道而行,破壞觀眾對世界的既有認知。
.
他的御用「女主角」蒂凡(Divine)(如附圖)在片中飾演連環殺人魔頭,但她的每一次殺人行動,卻總是唐突地令人發笑。話說回來,每回我們看見社會新聞的殺人事件,總會說自己對加害人的行徑難以理解。約翰.華特斯其實只不過是想要讓我們透過一個社會認知的「瘋子」的角度去看待並理解她所感受到的世界而已。至少在觀影當下,我們幾乎能同理她的每一個殘暴舉動,甚至與之同樂。導演對觀眾心理的高效操弄,實在令人驚異。
.
https://reurl.cc/14ady8
2020金馬影展影迷許願投票
金馬影展 TGHFF #金馬影展
生活的甜蜜 劇情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年度影迷大拜拜活動即將於 11 月盛大展開,#金馬影展 今天釋出完整片單,上百部電影怎麼挑?簡易版選片指南看過來!
首先是與影展同步進行的競賽部份。入圍金馬獎的電影,都會在金馬影展做放映。在缺乏中國電影報名的情況下,想要補齊本屆競賽片,是相對容易的。今年許多入圍的國片都剛在/仍在/即將在戲院跟大家見面(除了蔡明亮的《日子》可能要等到明年,錯過北影的蔡粉們可以先搶票)。然而最令人想要一睹為快的莫過於雙開幕片《同學麥娜絲》、《腿》,以及雙閉幕片《狂舞派3》、《手捲煙》。
《#同學麥娜絲》入圍 9 項金馬獎,為《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的新作。集結劉冠廷、鄭人碩、納豆,以及施名帥,帶來一齣中年男子的社會諷刺黑色喜劇。《#腿》入圍 4 項金馬,包含在片中飾演夫妻的桂綸鎂與楊祐寧,為小說家張耀升的首部執導作品,圍繞著一場「奪腿計畫」。
《#狂舞派3》入圍 6 項金馬,包含新演員霍嘉豪 —— 香港導演黃修平與顏卓靈再度攜手,帶出一群浮沉星海、為理想打拼的舞者的故事。《#手捲煙》入圍 7 項金馬(包含最佳劇情長片、男主角林家棟),為香港新銳導演陳健朗一鳴驚人之作,巧妙以犯罪動作類型切入香港在地身分與族裔認同,並有袁富華、太保、白只三位男配角合力演出。以上四部除了《手捲煙》之外,在金馬皆為全球首映。
世界首映的作品還包含入圍最佳紀錄長片的《#爺爺和父親》、入圍最佳動畫長片的《#中山魂》、易智言的動畫長片《#廢棄之城》、星台合拍片《#今宵多珍重》、被譽為「宛如蔡明亮拍《粽邪2》」的馬來西亞電影《#南巫》、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執導的《你是豬》等等。而香港創作者的作品則還有紀錄片導演李哲昕的《#迷航》、以「香港紀錄片工作者」群體匿名發布的《#佔領立法會》、陳果導演的《#墮胎師》等。
三大影展部份,今年的 #坎城影展 入選片包含:《默愛》(Ammonite)(也同時入選多倫多影展、特柳賴德影展等)、河瀨直美的《晨曦將至》(True Mothers)、歐容的《85年的夏天》(Summer of 85)、《醉好的時光》(Another Round)、麥雯的《摯愛之路》(DNA)、《他的模樣》(A Good Man)、《抓狂演訓班》(The Big Hit)、《寂靜之死》(Beginning)、紀錄片《松露獵人》(The Truffle Hunters)、《記憶之屋》(Memory House)、《虛情真意》(The Real Thing / 本気のしるし)、《她的迴轉練習》Slalom 等。另外還有一部去年坎城片:奪得 2019 一種注目評審團怦然心動獎的《婊兄弟上路》(The Climb)。
#柏林影展 的主競賽單元作品包含:《水漾的女人》(Undine,影后)、《DAU:娜塔莎》(DAU. Natasha,傑出藝術貢獻獎銀熊獎)、《深夜裡的美味祕方》(First Cow)、《黑色童話》(Bad Tales,柏林影展最佳劇本)。其他單元的有:「電影大觀」單元、獲得柏林泰迪熊獎的《未來的我們》(No Hard Feelings)、「新世代」單元獲獎的《甜蜜出走》(Sweet Thing)與《小狼居家守則》(The Wolves),以及「邂逅」單元的豬豬紀錄片《Gunda》。
#威尼斯影展 也強片如潮,包含金獅獎《游牧人生》(Nomadland,同時入選特柳賴德影展、多倫多影展、紐約影展)、開幕片《不愛的那些年》(The Ties)、最佳導演黑澤清的《間諜之妻》(Wife of a Spy)、評審團特別獎《親愛的同志》(Dear Comrades!)、最佳劇本和影評人費比西獎的印度電影《追尋音樂的靈光》(The Disciple,艾方索柯朗監製)、酷兒獅獎《愛獄王子》(The Prince)等。來自威尼斯「地平線」單元的也有開幕片《蘋果的記憶》(Apple)、評審團特別獎、未來之獅獎《聽見心聲音》(Listen)。
其他影展焦點還有 #安錫動畫影展 最佳動畫長片水晶獎的《災星少女》(Calamity)、去年 #多倫多影展 傳出佳評且今年有望角逐奧斯卡影帝的《靜寂的鼓手》(Sound of Metal),以及 #日舞影展 的幾支強片:NEXT 觀眾票選獎《戀你在他方》(I Carry You With Me)、世界劇情片評審團大獎《全民審判秀》(Yalda, a Night for Forgiveness)與美國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進擊的正義》(The Fight)等。
明年 #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 代表/「可能」的候選者包含:《醉好的時光》(丹麥)、《摯愛之路》(法國)、《親愛的同志》(俄國)、《追尋音樂的靈光》(印度)、《寂靜之死》(喬治亞)、《水漾的女人》(德國)、《蘋果的記憶》(希臘)、《晨曦將至》或《間諜之妻》(日本)。台灣則將由《陽光普照》代表競逐。
另外還有其他經典修復與老片單元,影迷們可以多加把握難得的機會,在大銀幕朝聖《怵目驚魂28天》(近期上映)、《恨》、《關公大戰外星人》、《驚魂記》、《蠻牛》等。如果錯過今年經典影展的朋友,少數 #費里尼 作品也將再度放映,包含《八又二分之一》、《生活的甜蜜》、《小牛》等經典之作。本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 #侯孝賢 導演的《戀戀風塵》與《童年往事》也會放映。另外,今年還有兩位焦點影人 —— 英國導演 #亞倫帕克(Alan Parker)與日本導演 #河瀨直美,後者獲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的首部劇情長片《萌之朱雀》也將會放映。日本影人如黑澤清、青山真治、深田晃司、藤井道人等的新作品也都會在金馬與觀眾見面。
大概就是這樣啦!開始排片單囉!
-
10月23日選片指南
10月24日開始售票
2020 台北金馬影展 𝟏𝟏. 𝟓 - 𝟏𝟏. 𝟐𝟐
-
影展消息、電子專刊下載、紙本專刊預購、場次表查詢請洽 金馬影展 TGHFF 或金馬官網。
生活的甜蜜 劇情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五):費里尼與安東尼奧尼與大麻)
.
作為同樣在20世紀下半葉征服國際的義大利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與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之間是否存在瑜亮情節?
.
費里尼本人常常成為箭靶,秉持原則從來不對同業放砲的他,卻經常遭到提拔自己的恩師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公開嘲諷,在上一篇也提到他因為以《大路 La strada》獲得威尼斯銀獅獎而得罪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
.
對於當時乃至後世影迷而言,談論到義大利電影,的確免不了要問一句「你是費里尼派?還是安東尼奧尼派?」似乎將兩人歸類為壁壘分明的兩種屬性的導演。但其實費里尼早期的執導作品《白酋長 The White Sheik》(1952)便是安東尼奧尼編劇的作品,他們的關係並未像大家想像中那麼疏離。
.
兩位導演作品的風格的確差距甚大,在他們共同參與執導的集錦電影《城市愛情故事 Love in the City》(1953)便能察覺。其中費里尼執導的《婚姻介紹所 Marriage Agency》描述一名男子聲稱自己的朋友患有狼人症,想幫他尋找結婚對象,是一部典型的劇情片。而安東尼奧尼的《自殺未遂》(Attempted Suicide)則是一部紀實性作品,記述了城市中幾個對生命感到絕望的女性。
.
與兩位導演都合作過的演員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的觀察或許更為犀利。談到這兩人,他說:「跟安東尼奧尼拍片,就像去動心臟手術。不過不是我自己的心臟。跟費里尼拍片,則像去野餐。」(註1)
.
兩人在國際影展、電影獎的競逐上各有勝場,也都在九〇年代獲得奧斯卡榮譽獎(又稱終身成就獎)殊榮,但實際上他們彼此之間並不存在真正意義的競爭關係。至少他們公開對彼此始終保持尊敬與友善的態度,從沒有公開批評過對方的作品(雖然也曾傳說他們私下都對於對方的風格不予苟同)。
.
有一個故事或許可以說明他倆的友誼。當時安東尼奧尼人在好萊塢拍攝《無限春光在險峰 Zabriskie Point》(1970),後來他為了要去倫敦的卡納比街看看嬉皮景觀,便刻意在轉機時出去晃晃。怎料當他回去搭飛機時,藏在鞋裡的大麻被警方發現,使得這件事立刻成了傳遍國際的醜聞。
.
後來安東尼奧尼回國之後,一眾電影圈好友為他辦了一場派對洗塵,但現場卻一遍尷尬,因為不知該不該提大麻一事,也不知安東尼奧尼對此的態度是什麼,深怕說了造成冒犯。演員吉安卡羅.吉安尼尼(Giancarlo Giannini)請了在場費里尼想辦法出面化解。
.
費里尼得知之後,竟當著眾人的面走到安東尼奧尼的面前,脫下自己的鞋子,舉到他臉前,對他說:「哈一口吧!」(註2)
.
你是費里尼派?還是安東尼奧尼派呢?
.
註1:Charlotte Chandler,"My Dinners with Federico and Michelangelo",Vanity Fair
註2: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
.
延伸閱讀: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一):費里尼寫給庫柏力克的一則電報〉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596827237086670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二):費里尼重新「發現」龐克教母〉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27525860683474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三):費里尼與米老鼠)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32848743484519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四):1954年威尼斯影展的一場傳奇互毆,費里尼與維斯康提的十年冤仇)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37980079638052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六):費里尼到底拿了幾座奧斯卡獎?)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56947251074668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七):費里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64392776996782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八):《生活的甜蜜》裡的「海怪」影射的是惡名昭彰的義大利疑案?)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72611029508290
#費里尼100 #費里尼 #金馬經典影展 #CharlotteChandler #MichelangeloAntonioni #FedericoFellini
.
.
(圖左為安東尼奧尼,圖右為費里尼。)